法律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20:00: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律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律问题

BOT的法律问题

一、导论

在福建省泉州市的东南角,屹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特大型公路桥梁,这就是我国首例民营经济以BOT方式建成的泉州刺桐大桥。这是一个官民并举、以民为主、完全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模式的建设项目。在国内,以民营经济为主,通过BOT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刺桐大桥工程实属首例。它开创了以少量国有资产为引导、带动大量民营资本投资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1]笔者的家乡在泉州,所以对刺桐大桥给家乡带来的重大经济效益关注较多。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这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当薄弱,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发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必然要进行各项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BOT投资方式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鉴于BOT是一种效应很好的投资方式,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急需通过BOT方式引进外国资本,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鉴于此,以下笔者拟对BOT的主要法律问题作一肤浅论述。

二、BOT的内涵界定与法律特征简述

BOT名称是对Build-Own-Transfer(建设—拥有—转让)和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形式的简称。现通常是指后一种含义。关于BOT投资方式的定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至少有下列几种观点:1,BOT是一种涉外工程承包方式;2,BOT是项目融资方式;3,BOT是一种国际技术转让方式;4,BOT是政府合同或行政合同;5,BOT是融资租赁方式;6,BOT是委托管理;7,BOT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2]

笔者认为BOT是一种新型、特殊的投资方式(观点1到6均只是其内容的某一方面)。具体而言,它是指东道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本国或外国均可)签订特许协议(以授予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将某一公共基础设施或基础产业项目交由私人投资者成立的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贷款、回收投资及获得利润,而政府则从行政角度对BOT项目进行行政管理、监督;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移交给所在国政府或其授权机构。[3]

BOT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同以往其它融资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法律特点:

查看全文

微商法律问题浅析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领了各行各业的新型发展。就电子商务这一领域而言,已经从传统的淘宝PC端模式发展出了B2B、C2C模式,使社交平台增添了新的功能和意义。但新的模式的出现也带来一系列社会、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微商为切入点,分析微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有关微商法律地位的见解,并为微商的后续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微商;电子商务;主体界定;法律规制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淘宝的出现为起点,消费模式经历了几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巨变。购买商品不再需要自己亲自到商铺去选择,足不出户也可以买到最心仪的商品。而传统的买卖关系,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当有各种各样的软件都可以构建交易平台时,商家开发多种推广模式主动出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也被赋予更多的形式。出售商品的人从职业的商人扩展至各个行业,出售商品的平台也从淘宝pc转到各个能接触到人群的APP。比如拥有微信账号的人就可以在朋友圈他所拥有的商品信息,他的任何一个微信好友都是潜在的客户。所以,一个全新的群体崭露头角———微商。微商的出现给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变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本文即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专业建议。

一、微商的定义

根据《中国化妆品微商标准(执行草案)》,微商的定义有广义侠义之分。在狭义上,微商指的是依托腾讯公司出品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微信”平台所展开的各种商业活动;在广义上,微商不仅仅限于微信,而是泛指依托移动互联网,运用各种个人或企业应用终端或移动互联网技术自行开发具有移动电商或社交属性的工具,而开展的各种商业活动。笔者所说的微商则是广义上的微商。由此,微商的特征有如下几点:第一,广泛存在。此处的广泛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从业者身份、地位广泛,因为这是一个没有从业门槛、硬性限制的行业,只要有意愿有资源均可从事。第二,依托互联网的各类终端或自我开发工具。不像传统的店铺销售,微商可以生存于各式各类的移动终端,如QQ、微信等。还有自我研发的工具,如微商城等。第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商品交易实现盈利。

二、微商的背景与现状

查看全文

国际保理法律问题影响论文

摘要

国际保理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以赊销、托收等为结算方式,由保理商向供应商提供集贸易融资、销售账务管理、应收账款回收、信用销售控制和坏账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业务是继收汇、托收、信用证等支付方式之后最近几十年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出口商为扩大商品出口,多为买方提供优惠的结算方式,由于保理业务可以很好地解决赊销中出口商所面临的资金占压和进口商信用风险等问题,使它逐渐流行并成为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典范,在国际上蓬勃兴起,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业务。

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国内与国际保理的发展比例不协调等许多问题,其中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涉及了出口商、进口商和保理商,其中包含着各方当事人之间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围绕应收账款转让这一国际保理交易的核心内容和其他服务项目,产生出许多具体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各国的债权法、担保法、破产法等一系列法律,还要考虑国际保理公约和惯例规则的规定,故而国际保理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法律问题的研究也是国际保理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比较晚,而且经营规模小,发展缓慢。近几年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在拓展国际保理业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我国的保理市场开始迅速成长并表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基于此,本文共为分四章,对国际保理业务及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提出了建议。第一章国际保理概述,概括介绍了国际保理的概念、主要种类、运作机制以及与其他结算方式的比较。第二章国际保理中的基本法律机制,着重论述了国际保理的法律部分。本章介绍了与国际保理相关的公约和机制,并对国际保理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应收账款转让和国际保理业务中产生的许多相关法律问题,并对当事人之间的这些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国际保理的风险及防范,该部分具体分析了所购买债权的风险、出口商的经营风险、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和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等,并结合国际保理实务,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风险的若干建议。第四章是建议部分,本部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保理业务的特点、在发展中受到的制约以及法律现状,并对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际保理,法律机制,国际保理的风险

查看全文

互联网团购涉及法律问题探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兴起,极大的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团购成为时下一种重要的网络购买行为,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本文主要是对网络团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团购;电子商务;法律

网络团购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互联网购买行为,其所涵盖的团购模式比较广泛,包括自发式、商业团购、营销团购等,这些不同模式的团购行为促进了团购的发展,但是团购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例如诈骗风险、售后服务风险以及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等。

一、网络团购概述

网络团购是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网络购买行为,源自于美国,目前对于网络团购的定义还存在很多的争议,没有一个完全的统一化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作为新事物而出现的网络团购,主要指的就是团体性的购买行为,这样的购买有一定的数量要求,正是因为满足了一定的数量要求,才使得购买的整体价格要低于市场价格,对于团购供应商来说是一次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段,而对于团体组织来说则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再加上网络购物本身的便捷性、高效性、灵活性,使得其成为越来越多个人以及团体所钟爱的购物方式。网络团购的模式有很多种,笔者在此从不同购买对象角度将其分成三种,自发式购买、商业性购买以及营销性购买。自发式购买,主要是指买方团队是由网上一些志趣相投的消费者聚集在一起集中购买的一种行为,这样的一种团体是以购买某种特定商品而自发形成的。自发式购买的团体本身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其与卖家的信任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是商业性购买,商业性购买在网络团购本身成本较低,是当前较为主流的一种团购形式,主要是卖方为买方提供相对较为权威的商品,买方是商业团体,在达成某种协议的前提下,买方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得相关商品。营销性购买,主要是针对厂商而言的,厂商自身组织团购,将网络团购纳入到自我的网络营销体系之中。

二、网络团购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三变”改革法律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的稳步推进和实施,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依靠农村固有资源来促进农村发展的道路虽然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贵州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改善贵州省本地年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贵州省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三变”政策。这一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如股权、土地、企业经营主体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则值得分析。明确了“三变”政策所反映的具体法律问题后,这一政策才能更好地指导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三变;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以及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相应的改善,那么势必会进一步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贵州省自身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三变”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三变”政策概述及推进情况

(一)“三变”政策概述。三变政策是贵州省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而提出并落实的一项政策,简而言之,“三变”政策是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具体而言,资源变股权是指以农村的闲置自然性资产和其他经营性从财产入股本村的经营主体,将本村的优势资源集中于该经营主体,保证该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资金变股金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将投入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通过合理的整合,转化为农村集体组织或者是农民持有的资金,农村集体或农民作为该经营性主体的股东;农民变股民是指,如果农民以其自身的土地使用权入股,该农民会取得一定的分红;如果该农民在经营主体中务工,则会取得劳动收入。由此可以看出,“三变”政策是充分利用了农村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将农村的自然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国家的政策优势以及广大农民整合的资金优势整合在一起,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最终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二)“三变”政策在贵州省实施概况。在2015年中央文件将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这一要求提出之后,全国各地均充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基本精神。贵州省也是如此,并且在2015年中央文件的要求之前,2013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已经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三变”政策。改革的实质就是将国家、农民、社会等多方扶贫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力量精准扶贫,有效解决贵州偏远山区“三农”问题。①在“三变”政策的指导下所成立的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在我国,尤其是贵州省农村集体合作社发展起步时间较晚,正因为如此,贵州省在“三变”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总结外国及发达地区的先进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贵州本地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从2013年就实施了三变政策。在“三变”政策的指引下,六盘水市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六盘水市舍烹村,从2012年-2016年,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该村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具体而言,该村具有1326亩耕地、897.3亩水田、3970亩山地和林地,并且该村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②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传统种植业发展出来了山地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这些产业的融合,促进了该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整合;此外,在2012年之前,该村的集体资产较少,但是“三变”政策实施后,该村集体资产已经增加到60万资金和部分集体合作社股权,大大提高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数量;同时在资源整合后,该村也发展了4A级旅游景区,同时该村也成为了“三变”改革的发源地,具有较大的实地考察和旅游价值;此外在该村也成立了普古银湖中止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合作社。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三变”政策实施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六盘水市“三变”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果后,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在这一方案中,省委省政府要求在贵州省全省内推广六盘水市“三变”的改革经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资源优势,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④目前贵州省“三变”政策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诸多的法律问题存在,笔者将对贵州省“三变”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三变”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查看全文

投融资模式法律问题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BOT是本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本文了简述BOT的内涵界定与法律特征,并对BOT特许协议的性质等BOT投资方式中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最后简要提及了BOT投资方式的优势。

关键词:BOTBOT特许协议经济合同

一、导论

在福建省泉州市的东南角,屹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特大型公路桥梁,这就是我国首例民营经济以BOT方式建成的泉州刺桐大桥。这是一个官民并举、以民为主、完全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投资模式的建设项目。在国内,以民营经济为主,通过BOT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刺桐大桥工程实属首例。它开创了以少量国有资产为引导、带动大量民营资本投资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1]笔者的家乡在泉州,所以对刺桐大桥给家乡带来的重大经济效益关注较多。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这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当薄弱,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发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必然要进行各项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BOT投资方式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鉴于BOT是一种效应很好的投资方式,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急需通过BOT方式引进外国资本,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鉴于此,以下笔者拟对BOT的主要法律问题作一肤浅论述。

二、BOT的内涵界定与法律特征简述

BOT名称是对Build-Own-Transfer(建设—拥有—转让)和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形式的简称。现通常是指后一种含义。关于BOT投资方式的定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至少有下列几种观点:1,BOT是一种涉外工程承包方式;2,BOT是项目融资方式;3,BOT是一种国际技术转让方式;4,BOT是政府合同或行政合同;5,BOT是融资租赁方式;6,BOT是委托管理;7,BOT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2]

查看全文

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问题

一、融资租赁合同主体的法律问题

传统租赁是以实物流转为主要特征的,而融资租赁是以实物、技术流转为前置继而进行货币流转为主要特征的。因此,按照我国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从事以融资金融手段进行租赁经营业务的企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此类企业在取得工商注册登记后必需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如果以外汇从事融资租赁经营活动的,还要取得《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10月17日颁布的《关于金融机构设置或撤并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即明确规定,租赁公司属于金融机构,应当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1991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关于金融机构办理年检和重新登记注册问题的通知》【银发(1991)38号】中又明确规定,金融租赁公司经验收合格给予换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经营外汇业务的换发《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1994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融资租赁公司属于金融机构;第四条规定:金融租赁属于金融业务;第六条规定:法人型金融机构要取得《金融法人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者一律不得经营金融业务;第二十一条规定:经批准开业的金融机构,凭工商营业执照领取《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经营外汇业务的另按规定申领《经济外汇业务许可证》,办妥以上手续始得营业;2000年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对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作了专门规定,上述的规定中始终体现我国对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采取法律上严格管制措施,对其主体资格作了严格的限定,其特征之一就是许可证资格准入制。

我国允许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宗旨为利用外资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到80年代中期,我国形成了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至今为止约近50家)为主体,从事以国际货物买卖为前置的国际融资租赁业务,国内银行也设置了专门从事国内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但由于行政部门之间政策上的协调和沟通不够,管理上的衔接性和统一性不足,出现了政出多门,各执一端的现象。加上立法上的滞后,导致融资租赁合同出现争议后,司法机关不能形成整体和统一的司法评价。例如,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由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成立,批准成立后既持批准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规避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在未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金融租赁业务,在未取得《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外汇金融租赁业务,对这类企业,发生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而诉讼人民法院时,必然要涉及主体资格被审查的情形。如认定其主体资格合法,就否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职能,否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权力。如认定其主体资格不合法,又否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职能,否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企业经营主体资格的权力,在司法评价上处于两难境地,其本质体现出维护国家法律的整体性、统一性、权威性上的无奈。所以,对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在未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和《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即取得从事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工商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合法性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否定说、肯定说和折衷说。这些争论还在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融资租赁合同签订、履行和争议的解决,笔者认为融资租赁合同主体资格认定的法律问题是应当重视和解决的法律问题。

二、回租赁形式的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问题

按照国际租赁契约统一规则和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分四种并列方式,既直接租赁、回租赁、转租赁、委托租赁。直接租赁是以国际货物买卖或国内杂物买卖为前提的融资租赁业务。转租赁是以国际货物租赁或国内货物租赁为前提的融资租赁业务。这两种租赁方式是以具有先进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物资(技术、设备)形态的运动为前提,继而进行货币形态(租金)的运动,这种以金融为手段把工业、金融、贸易集于一体,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先进的生产要素实现企事业单位技术进步,可以直接和显见地体现我国对融资租赁业的产业要求,体现我国对外开放的宗旨和立法目的。委托租赁是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居间服务,是融资租赁业务的延伸。回租赁业务是将承租人享有所有权的设备买入,再租给承租人收取租金,回租赁合同履行终结时,再将设备所有权回转于承租人。这种租赁业务设备的物资运动形态仅有观念上的运动,涉及实际上的运动是以货币形态的运动为主要特征。本质上体现的是资金市场的融资和物的担保。回租赁业务如不在立法上和行政管理上严格规范,极易造成我国关于融资租赁业利用外资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国内企业贸易发展,实现企事业单位科技进步的产业政策发生冲突,也极易规避我国对金融行业的严格管理和外汇严格管制的法律规定。例如,有些回租赁合同的当事人为了规避企业间不得相互借贷的法律规定,利用回租赁合同与借贷合同极为相似的特征,达到既为“承租人”解决资金,又为“出租人”牟取高于贷款利息租金利润的目的,而订立形式要件为融资租赁合同,实质要件为借款合同,这是融资租赁合同争议纠纷中常见的规避法律的行为。由于回租赁合同与借款合同有较多相似之处,加上实施操作不规范,故二者在实践中比较难以区分和认定。由于回租赁合同与借款合同在主体、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标的物流转方式等方面的极为相似,将此类问题全部归于司法环节中解决难度极大。笔者认为,第一,在立法上要明确和具体地规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从事回租赁业务的资格,并且应当严格限制,实行回租赁业务的特别准人制度;第二,有关行政管理机关要对回租赁业务的资格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和监管制度;第三,融资租赁行业要建立自律制度,在回租赁业务自律方面应更加严格。回租赁业务并不体现进口技术和设备的租赁业务的主要宗旨,仅是租赁业务的补充形式。回租赁业务规避法律的行为,客观上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外汇管理秩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成为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的祸源之一,应当是国家在经济活动中重点治理和整顿的对象。笔者认为,回租赁业务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应当限制其发展,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以回租赁业务方式实施融资租赁的合同行为,应当进行严格的治理和制裁。

三、融资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承租人破产的法律问题

查看全文

国企招投标模式与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国企在经济市场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企在发展过程中,对工程、物资以及技术的采购,都是通过招投标实现的。国企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招投标。但是,目前我国国企的招投标体系还有欠缺,尤其是招投标的风险预警体系和应对措施不完善,国企在招投标管理方面还有漏洞,导致招投标有失真实性和公平性。所以为了国企招投标的公平,要完善招投标的模式并且对相关法律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企;招投标;模式;法律问题

在经济市场发展中,为了让国企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我国允许国企对工程、技术和物资进行招投标。通过公平公正的招投标,让各个企业都能受益。但是目前国企招投标模式还不完善,在与招投标相关的法律问题上也存在漏洞。所以,很多企业通过招投标的规则漏洞,达到自己的不良目的,扰乱正常的招投标市场秩序,最后致使企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适应招投标的完整体系和规范制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招投标体系的建立和规范以及主要法律问题

企业招投标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并且规范行为,才能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第一,要根据项目特性,利用互联网制作招标信息。第二,公开招投标的性质,以及开采使用会带来的预计收益。第三,参与招投标的企业必须具备国家认证的资格。第四,公开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个企业所出的标底。第五,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的内容必须相符合。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透明公正。招投标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是避免个人和单位把招投标项目化整为零,为自己牟利;要严格查处某些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围标和串标。但现行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因此,要完善招投标的法律。

二、招投标风险防范预警与应对措施

查看全文

网络银行法律问题

一、网络银行又称为网上银行,是指利用互联网作为其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渠道,向其公司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和服务的银行。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存贷、账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账务支付、以及其他一些诸如电子货币等支付的产品与服务。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对建立在传统社会制度上的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一般意义上的网络银行都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讯技术;二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三是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的消费者。由于网络银行具有成本低廉、效率提高、服务范围广、信息来源大等特点,自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简称SFNB)于1995年在美国诞生以来,网络银行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席卷了全球的每个角落,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致比尔盖茨断言,传统银行犹如庞大的恐龙将会在下一世纪灭绝。根据美国研究机构调查,2000年元月有16%的家庭使用因特网上的银行业务。在欧洲,网络银行的份额也在急剧扩大据统计,到2000年2月欧洲已有网络银行122家,网络银行的渗透力不断增强,已有1/3金额约为1580亿欧元的储蓄通过互联网来进行。

目前,中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多家。随着网络银行这一新生事物的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妨碍网络银行的发展,而且会影响我国社会整体化的信息水平。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普遍对电子商务业务缺乏必要的规定,在网络经济面前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管是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网络银行的法律性质

网络银行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依赖于Internet发展起来的全新电子银行,这类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交易都依靠Internet进行;另一种发展模式是目前的传统银行运用Internet,实现传统的银行业务的网上延伸,既为其他非网上分支机构提供辅助服务,也单独开展业务。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大多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是通过互联网开展存贷等银行业务,但其基础是传统银行,其法人资格、组织机构等都属于传统银行,可以说,这种模式的网络银行在本质上是传统银行利用Internet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其法律性质和传统银行完全一致。

另一种模式以“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成立为标志,常常被称为“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下的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如其组织结构扁平化、业务经营虚拟化、无国界性等,但其以下的几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1)有独立的组织结构、资本金和业务经营的物质条件,并以其财产独立对外承担有限责任。(2)以营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为其主要业务。由此可以明确,“纯网络银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是法人企业;第二,是商业银行。也就是说,网络银行是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法人企业。

查看全文

中小企业电商物流法律问题分析

在电子商务业迅猛成长的当下,电商物流已然成为沟通客户与商家的最佳途径。据统计2019年我国快递总量已达600多亿件,每天都面临着16000万件的快递运送量,从2010年到2017年单件快递服务价格逐渐下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电商快递已经成为物件、资金、信息交融的新型服务领域,其已经取代传统邮政成为电子商务最主要的物流方式。近期正式实行的《电子商务法》弥补了我国法律长期以来在物流这一领域的种种空白,其中草案的第3节“快递物流与交付”明确规定了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的各项权利与义务,其中更是强调了加盟方式的物流服务,虽然在正式实行的《电子商务法》中删除了这一部分内容,但我国对电商物流的法律规定已小荷露角。

一、电商物流中的法律概念分析

在讨论我国中小型企业电商物流的法律问题之前,首先应当明确其法律概念与法律性质。依据我国200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流是指货物由供应地出发往目的地实体运动的客观流动过程,它是一系列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其中包括存储、处理、信息传递等。同时,物流的基本目的也得以澄清,是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物流前进或后退活动以及相关信息。依据《电子商务法》第38条,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为电子商务提供快递物流服务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中即涵盖了我国《合同法》、《海商法》、《公路法》等明文法律规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物流这一概念的法律界定较为模糊,最高院采用的也属于传统案由,在一级案由“服务合同”之中,唯有二级案由“邮寄服务合同纠纷”与电商物流相对应,但不能涵盖所有情况。在电商物流因迎合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的当下,传统法律概念已经无法准确界定。

二、企业电商物流中的法律主体

电商物流涉及多元法律主体,除最前与最后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收件人消费者,其还涉及一系列主体,如托运者、承运者、仓储管理人等,权利义务的交接错综复杂。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层面,问题较为集中的是加盟式的服务主体,以及挂靠经营的物流服务主体。1.加盟方式提供快递运输的主体问题以加盟形式为电子商务提供快递物流服务,是指两个以上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统一的商标、商号或者运单等,共同组成服务网络,遵守共同的服务约定提供快递物流服务的行为,其要求是,在加盟地域与业务领域均具备主体资格。在《电子商务法(草案)》制定时明确了加盟形式的归责方式,加盟方与被加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由此可见,加盟与被加盟方都是物流中的法律主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形,某一件电子商务的商品跨越几个省份到达消费者手中却发生损害,每一分阶段的运输主体又不同,难以确认该损害是在哪个阶段发生,责任主体又难以确定。2.挂靠方式的电商物流主体问题作为中国独特的管理方式,附属挂靠管理在物流领域尤其是交通领域很是普遍的,也具有特殊背景和意义。在我国从计划管控经济时代向市场自由经济转变的特殊时代中挂靠经济诞生,在其中隐藏巨大风险,且该不规范性仍将持续存在。如何在不受监管的市场中寻求发展以及如何控制附属业务的风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该类型的物流主体的主要问题在于:规模小、数目大、抗风险与竞争能力弱、规制难度大等。依据目前的理论与实践观点,有学者认为应当以运输证或行驶证的主体挂靠企业为责任对象,由其承担相应责任;也有反对者认为,挂靠企业并不拥有运输工具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在实际中也无法控制运输具体过程,因此个人(如运输车辆的车主)才是责任主体;同时也有学者采用折中的态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挂靠车辆交通事故的处理态度,挂靠者与被挂靠者承担连带责任,则两者皆为法律主体。本文认为折中的主体形式更为合理,兼具可操作性与公平性。

三、企业电商物流中责任承担的法律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