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养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19:28: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律素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深化研究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法律建设也在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国家领导人尤为重视我国教育,特别是法制相关教育,他们曾很多次的在各大会议中指出,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就是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让他们具有法律观念,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才会越来越好。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自身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法律教育体制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相对来说较为乏味,没有一点特色,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导致学生在法律认知上较为匮乏,他们法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二、加强高中学生法律素养,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就是为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国之栋梁,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通过近些年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逐年上升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当前高中生法律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可以说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而产生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少年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不懂得法律知识,甚至在做出某些行为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碰了法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而高中学校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了深化法制教育的策略。这样做,第一,能够让高中学生知法和守法,紧守法律底线,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避免学生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三、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我国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学习法律知识,具备法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高中生的法律教育这一板块上却存在着让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法律观念极其薄弱,存在明显缺陷。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根本不关注,对于我国的各种法律也只是停留在听说的范围。他们只知道我国有宪法、民法以及刑法,却不知道这些法律都用作于哪些方面,他们从不感觉这些法律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在各高中学校里产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很少有学生会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所以当他们自身权益被侵犯时,往往都是无可奈何,根本不知道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知晓的法律知识也少的可怜,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有很大关联。现在,我国倡导实施法律教育,但是法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大于法律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尤其是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国外思想的侵袭,让他们在法律意识上产生了很大矛盾。高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正在调整、定型,也是最容易受到波动的时候。他们容易被传统思想所禁锢,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一知半解,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觉得周边事情与自己无关,容易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二)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我们容易冲动、暴躁,无法对自身进行良好的情绪控制和情绪管理。同时也因为处于这个敏感的阶段,我们对于学校所展开的法律课程并不感兴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法律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在对法律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再加上当前的高中学生个性比较张扬,攀比心理、拜金心理和享乐主义都比较严重。一旦遇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问题时,他们难以使用法律途径来解决自身问题,而是将其寄托于各种渠道,这也表现出了当前高中学生依据法律开展利益诉求的能力比较低下。(三)我国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整体法制水平比较差。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且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所以十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与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和法制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的关系,首先我国整体法律意识就比较淡泊,国民整体都对法律不够重视,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和手机都比较发达,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观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很多违法犯罪案件,高中学生十分容易就受到影响,走下坡路。例如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案件等等,都一直是典型的案例。总而言之,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律环境对高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四)从思想观念上缺乏对法律的深刻认识。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十分了解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从思想观念上我们对于法律就缺乏深刻的认识。虽然高中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法律类课程,但是很明显迫于高考的压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课程,学校不够重视。每年只有很少的几节课来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授课时间段、授课方式传统无趣,学生很难在这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在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以及理综等几个部分组成,法律教学只属于文综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一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其次,学生接触的法律教育渠道也只有法律讲座、网络法律知识学习等形式了。但这些比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最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课程安排,特别是在高中法律课程中出现了很多漏洞。
教师审视教师法律素养分析
摘要:教师权威是一个多因素构成的概念,其中法定权威是学者们普遍认可的构成要素之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教师权威奠定了合法的基础。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法制化时代的教师已经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的守法者与执法者,因此,当代教师的法律素养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权威;教师权威;法律素养
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权威由三部分构成。一种是传统的权威,即在长期的传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权威;第二种是感召的权威,是由个人魅力所获得的权威;第三种是合理合法的权威。本文探讨的就是三者之中的法定的权威。回顾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长久以来教育相关法律一直为教师群体提供着自身权威方面的法律支撑,但是这不应该仅仅被认为是一条单方面仅仅由某一方为某一方提供帮助的单行道。教师们也需要应和如今法制社会依法治国、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社会环境大背景的要求,调动自身能动性去学习与自己职业、专业切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与修养,从而做到两个方面,在法律保障教师群体合法权威的同时,教师们也通过学习法律提高法律素养,依照法律为教师们提出的要求规范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从侧面间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与职业形象,进而获得来自社会、学校、学生等的认可与尊重,实现自身权威的正当合理性,促进教师提高法律素养,有利于挖掘埋藏在教育法律中的积极能动的因素,使法律法规不再仅仅只是一款款静态的条文,而是通过教师们的学习和内化融入到教学活动、思想行为,甚至日常生活等等方面中去,将法律法规和教育制度等等对教师素养和教师权威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到最大。这既符合对教师权威中法律来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为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教师素养的呼声愈加强烈以及教师权威的不断变化应做出的主动出击。长期以来,外界持续密切关注的、通常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等素养。教师的法律素养却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育法律素养就是教师的教育法律知识、教育法律观念、遵守教育法律和维护行为的综合认知和行为特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治教是必要的,教师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作为教育公共生活中的一大主体,其法律素养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依法执教的前提。我国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在国家层面了相关法规,对教师的法律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1991年,教育部的前身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的岗位要求(试行)》,《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学校校长必须认真学习“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法规的基本知识”。同时,根据国家对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与法律法规,国内部分师范院校也增设了一定课时的教育法律课程。然而通过以往的调查显示,教师的教育法律素养培养趋势还不容乐观。此外,通过对教师教育法律知识的分析,研究者们发现,不同地区和教学阶段的教师在这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县城中小学的教师,初中教师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调查结果与教师学校的地点和教学阶段密切相关。因此,该研究同时反映出了教师法律素养偏低,以及教师法律素养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等等诸多问题。
一、教师法律素养的现状
1.教师缺乏自觉的法律意识。部分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时,没有将法律作为其思想和行事的基本标准,导致一些不应存在的不良趋势的出现和传播。与此同时,一些我们不愿见到的恶性事件,或教育悲剧也频频在大众媒体中被报道。例如全国多地幼教机构虐童事件持续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并且随着相关执法人员的介入和调查,掌握和曝光越来越多的证据,以及媒体相继披露受害儿童及其家长描述的各种详细情节,致使事态不断发酵升级。一次又一次将教师这一群体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教师的权威及其教育行为的法律边界也一再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质疑。2.教师缺乏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正规途径。从研究结果来看,虽然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自教学以来,参加过超过三次以上相关的教育法规知识学习的活动。但是从教师学习法律法规的角度和方法来看,学校和教育机构组织的正式课堂学习并不是教师理解和掌握教育法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正规学习的比例不高,只有22.59%。许多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是以非正式的自学形式进行,这部分人占23.92%。最常被教师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和其他媒体的推广,比例高达42.19%。因此,学校、教育机构和教育当局组织教师以听取讲座、观看视频或要求教师自学的形式学习教育法。即学校、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多是以非正式的途径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法的,而非正规课程学习的形式。在没有任务和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光取决于教师对教育方法学习的主观意识和热情,其效果不见得尽如人意。此外,教师从各种不同的非正式渠道获得的教育法知识可能绝大多数是零星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可以想象如果教师用上述漏洞百出的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其后果令人忧心。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依法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努力学习教育法的知识。但是教育部门、学校和教育机构在组织教师学习法律知识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提高教师教育法律素养的建议
高职生法律素养培养论文
[摘要]电力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电力行业优质人才的摇篮,应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加强法制教育,促使学生适应电力行业工作。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电力行业对从业人员法律素养的要求,结合调查和了解到的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现状,分别从“知法”“信法”“用法”三个维度,探析培养和提升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培养;提升
党的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接班人,对其加强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不移至理。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在校大学生约3709.2万人①,其中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科大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专业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探索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研习。长此以往,容易淡化学生对于人文社科知识,包括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但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素养又是新世纪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电力高职生毕业后大部分将奔赴电企一线作业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法律问题,若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电力高职生将难以成为电力行业的合格人才。
一、法律素养的概况
(一)法律素养的内涵。素养一般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能力或习惯。法律素养则应是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和实践,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并运用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法律素养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法律知识,即熟悉和掌握法律知识;第二层次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内心将法律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信仰法律;第三层次是法律能力,即遇事首先想到法律,用法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履行法律的裁决,。(二)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应有之义。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已逐步进入深水区,电力体制改革更进一步明确了电网企业的公共服务属性,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与之前相比将更加重大,使命将更加艰巨。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和法律素养。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有:1.电网建设法律风险,即随着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征地补偿问题、“线树”“线房”问题、施工扰民问题等。2.电费回收法律风险,当下电费回收问题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而得到总体解决,但电型工厂和公司的生产用电,长久以来都是先使用后付费,一旦出现欠费,便是巨大的金额,除此之外,个别地方政府为保护企业,还以文件或会议纪要形式给予企业暂缓缴纳电费的优惠等。①3.劳动关系法律风险,从业人员从事高空、高压作业,人身触电伤亡时有发生,死亡赔偿额度不断攀升;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劳资纠纷不断。从以上不难看出,电力高职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企从业人员,其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是,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尤其是电企可能涉及的专业法律知识,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具备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法律实践和运用能力。
二、电力高职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犯罪事件频发引发人们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和高校教育的质疑,寻求有效的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发展驱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自我需求;二是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诱因。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培育遵循“需求产生———形成动机———产生行动”这样的学习过程,学校应该运用各种方式促进这一机制有效运转。
关键词:法律素养;大学生;法治精神;期望理论;归因理论
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思想的深入,公民法律素养的培育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大学生是社会精英的主要来源,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对弘扬法治精神至关重要。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显得格外迫切。随着依法治校的深入,高校在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就显得薄弱,传统的培育机制效果不佳,我们必须寻找更为有效的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针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较少,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将法律素养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国外大学的设立以法律为基础,所以国外研究更注重制度层面的研究;苏振芳等学者认为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跟国内的恰好相反,他们更多的是隐形教育,法律素养的培育融汇到生活中,而国内更多的是显性教育,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国内关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研究也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方面。吴敏英、马丹(2008)指出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意义:第一,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第二,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三,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基础”课程的根本任务。韩益凤、陈玉祥(2011)认为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法律知识认识不足认;缺乏法律认同感;缺乏相应的法律实践能力。邓辉(2008)认为高校要改善法治教育的模式,同时分析了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对自身的意义。陈毓(2009)认为高校应该从法治教育向法治教育转变,改变传统的法制宣传模式,以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为重要目的。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涵
高职生法律素养分析
摘要:高职教育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技能教育,我们同样要肩负着对青年人公民意识、道德修为、法律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使命感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将公民意识、道德修为和法律素养带入到思政课堂,同时又能够内化于学生的思想之中,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主题。本文在对高职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成因做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了一些针对思政课如何提升法律素养的途径探索。
关键词:新疆高职生;法律素养;思政教育
一、新疆高职生法律素养的主要表现
法律意识是否薄弱的最基本检测方式,并非单纯依靠所储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对事务做处理,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是否有逻辑严谨的规则意识、是否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尤其是当发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非自己所愿时,采取什么样的释疑手段等进行判断。因此,对高职生基本的法律素养教育,不能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地灌输为基础,也不能以课本偏理论的讲授为检验目标;而是结合高职生的实务性特点,有准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并且能够在主观意愿与客观要求相冲突时,正确而理智地做出选择。但就目前一些实际情况而言,这种目标导向的法律素养提升任重而道远。(一)规则意识淡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高校思政课程的原因之一在于将很多对世界、对事物的理解系统化、具体化地讲授,提供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其中就有对事物之间因果联系分析,基本的践行方式就是能否对自己的行为及其行为导致的必然结果和可能性结果的准确判断;又或者,断然割裂这种联系,凡事任意为之,根本不考虑后果,或者轻信自己可以逃脱对后果的承担。例如,在对违纪学生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会询问其是否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校纪校规,得到的答案基本上都是肯定的。换言之,在了解规则的前提下,无视规则的约束力,对规则毫不畏惧的人对法律也不会心存敬畏。对规则不知情、知情却轻信可以钻漏洞、知情却毫无所谓地违反是对待规则的三种消极表现,且程度有别。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确实要面对很多程度相对较重的学生,这种对行为适当性有判断却无约束的思维一旦固定下来,就容易演变为在工作领域的投机取巧、逃避责任,于社会无益。淡漠的规则意识是法律素养薄弱最基本的表现,除去明文规定的校纪校规以及约定俗成的课堂秩序外,生活中有很多规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尤其是一些不规则行为并不会直接导致接受法律制裁的时候,也能够因心怀敬畏而自我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能否具备基本法律素养的条件之一。(二)法律常识不足。在一次简单的课堂小调查中,发现同届大概200位的高职生(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过半),超过七成的学生不知道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各自的职权划分是什么;超过八成以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合法权益被侵犯后可以采取的救济方式有哪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一个简单的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甚至还有些学生不知道校纪校规和违法犯罪的界限在哪,天真地以为只要是学生,就不会因为伤人毁物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规则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对基本法律常识的漠不关心的态度,也往往导致对自己行为边界的认知出现模糊状态。尽管教学目标中通常不会将法律知识的系统掌握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却是一个人社会经验乃至生存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思政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法律常识应该如何普及,而这个问题在目前所使用的课本中寻求答案难度较大,因此探索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和目标实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不合时宜的维权意识。西方民主、人权等概念传入我国,很多年轻人知其概念不知其运作,因而对于一些权利有着错误的认知。耶林曾说斗争是法的生命,呼吁人们应该为权利而斗争,获得权利的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但是学生却想当然地理解为各类职能部门应该拥有超能力一般为自己提供救济和服务,维权过程中的这种“私人定制”式地服务一旦得不到实现,就有可能导致偏激的行为,尤其是所谓维权,究竟是否属于理应维护的正当权利都会出现被无视的情况。就新疆当前的实际区情而言,如果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确保新疆的长治久安是社会各项事业的重心,那么培养的学生就必须有意识地参与其中,将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当做自己情感的组成部分去成全。然而,事不关己以及不顾及大局的小事例时有发生,个人利益至上,无知却理直气壮主张诉求。思政教育始终致力于探索的主题就在于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使得思政课必须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弘扬正能量服务。这一主题就要求思政课不止解决这些年轻人行为上的不当之处,还要引导其思想上的偏颇之处。因此,思政课堂如何开展教育教学才能实现这种特殊的目标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升新疆高职生法律素养的途径探索
(一)以教材理论为基础进行实践化扩展。目前,能够指导高职生法律素养提升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近年来教材进行了几次调整,尤以法律部分的几个章节的变化明显,并且逐步突出了理论性和体系性。理论性和体系性的提升对于构建学科结构式学习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必要的,但对于本就理论领悟较差,同时又重视实践技能的高职生而言,就有点不合时宜了。基于实践应用性的考虑,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企图从理论入手地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可以适当的考虑从知识本身的实践性入手。法律其实也是一门实践重于理论的学科,可以适当考虑以课本内容为基础,不脱离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做出调整。例如,课本中提到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但仅仅点到为止,学生其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我用了一个更为实际的方式,就是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从案件发生到最终审理结束做了一个梳理,学生一目了然。在书本提及民商事法律部门时,仅仅是列举了有哪些法律部门,而学生更需要了解的是怎么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着重讲解了签订买卖合同、婚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学生就比较受用。(二)课堂实践活动提升针对性的主题化探索。课堂实践活动是思政课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优势,可以结合需解决的知识点进行主题实践的探索。1.从话题辩论到模拟法庭的审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入法律部分得学习时,常用的一个课堂活动就是话题辩论,例如“道德和法律哪个更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思考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以及二者的区别,虽然热闹,但实际收货甚小。因此模拟法庭这种更为专业、更为严谨的教育教学方式就可以适时采用。考虑到我们的主旨不是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而是实践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这项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方面,我们需要注重的是理性与情感应如何博弈,基本的法律常识应如何掌握,规则意识的养成与重要意义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例如,有高职院校就子女与老人的赡养这一主题进行模拟法庭的活动,就正面引导了学生关于孝道、审理的基本规则、法律规范与人情的取舍等方面的知识。2.从视频案例到学生模拟案件教师在视频案例播放过程中由于已有专业解读,因此教师引导的空间就比较小,学生一气呵成地看完之后,只是了解了一个故事,也没有思考的空间,具体应掌握的知识就相对不足。选择较为经典的案例,有学生自己充当其中的角色进行演绎,这个活动方案的探索,较之以往的视频教学,虽然在学术、专业领域有所欠缺,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为高涨,学生参与程度也更高,尤其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录制案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排,将引导学生思考的部分作为课题讨论的环节,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根据需要的掌控课堂。3.从教师提问引导思考到学生自己提问并思考以往会有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学生对于问卷的回答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虽然针对性更强,但学生的思考空间就会相对缺乏,因此,由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向学生自己组织问题并思考就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例如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可以由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组织分发问卷,自己回收整理答案,发现其中的问题,最后自己写成调查报告。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了解学生自己的关注点在什么问题上,学生对于法律的理解到底是什么。(三)其他渠道的探索。结合新疆的实际问题,我们所需指导学生的还有维稳方面的警示教育,这一类主题教育通常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听讲座的实际效果如何是有所保留的。法律本身就具有教育警示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与新疆维稳事业相关的案例当事人为学生进行访谈式的教育。这些当事人可以是政府工作人员、参与维稳的前线人员,也可以是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员,通过这样一种类似的访谈,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新疆实际区情的同时,也提升自己对法律的认识程度。
高中生如何提升法律素养
1何为法律素养
1.1何为素养。“素养”一词原本是用来描述人的生理层次的机能的一个概念[1]。后来不断发展中引申出更广义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主要体现在人的思想政治、文化道德,业务技能,身心健康这四个方面。多用于对人的评价中,所以它是一个带有主观能动性的词语。但是,它又有着一定的评判标准,这是它的客观性的体现。1.2何为法律素养。对法律素养最直接的解释就是个人在法律这个领域的素质教养。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层面的法律素养,一是专业人士的法律素养。社会层面的法律素养的标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大众所应该具备的法律素养的程度,专业层面的法律素养就是以一个专业的法律人士来评判个人所掌握的专业的法律知识框架和体系。这二者的标准不同,自然要求也是不同的。
2高中学生与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的培养是需要对知识的不断汲取和补充的,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应战高考,这就使得法律素养的提升和高中学习之间既有矛盾又有共性。2.1高中学习和法律素养的共性。高中阶段的学习既是应试教育的学习也是学生素质全方面培养的阶段。这个素质既有政治思想素质,也有文化道德素质,自然而然也少不了法律素质,也就是法律文化素养的学习和提升。从这个层面来说法律素养的提升培育和高中阶段学习之间是有着共通之处的。2.2高中学习和法律素养的冲突。高考指挥棒一挥起,所有学子应声而动。不论高考的利弊如何,目前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是以高考为中心而开展的,这是大局势。但是在高考中并没有一门学科是和法律有直接关联的,所以,培育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必要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有的一部分群体会认为是浪费时间,这就是法律素养提升和高中阶段学习的矛盾所在。
3提升高中生法律素养的对策
虽然法律素养和高中阶段学习有着一些矛盾,但是从国际的大格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作为提升国民法律素养重要阵地的高中生的法律素养的提升是必须的。对此笔者提出一下两方面的建议:3.1从社会大众素质的角度。高中阶段的学生即是学生,我们也是社会大众的一员,更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未来肩上的担子不轻,我们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要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干出不简单的业绩,达到不一样的目标。就必须对国之利器———法律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最基本的大众法律意识观。所以,对于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从普通大众的标准出发,进行和我们生活有关的普法教育。例如:基础的民法知识,刑法知识。这样使我们的高中生时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守法的公民。3.2从专业法律人士的角度。高中生学习的首要目标是———高考,高考的意义是好的大学和好的专业。虽然睡说:只顾耕耘,莫问前程。但是如果我们从高中阶段的伊始,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理想的大学和心仪的专业,那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就如同有了指路的明灯,这样才不至于盲目耕耘。而法律———作为大学所开设的学科中的一门,它有着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法律,走进法律,使我们体会到法律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意义所在。提升我们的法律素养,打好我们作为未来法律人的最基础的要求。这样即是提升我们的法律素养,也是为我们法律事业培养后续接班人做好准备。
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研究
我国从改革开放后,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也由原先的“计划经济”慢慢地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虽带来社会的大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的社会问题。纵使中华文化以其包容性来兼收并蓄国外优秀文化,但终究抵挡不住一些大国进行的文化渗透以及不良风气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少年强则国强”,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身为建设祖国美好明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主力军——当代青少年,应该成为面对这一切困难的中流砥柱。
一、当代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匮乏的现象
“道德是依道之德、以德为道,是一定地域内人们共同遵守和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1],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所谓法律,“就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体系”。[2]道德与法律是两个重要的社会调控体系。不少青少年不能很好地认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导致作出一些合道德却不合法的行为、合法却不合道德的行为及既不合道德又不合法的行为。(一)合道德而不合法的现象。法不容情,生活中合道德却不合法的现象很多。我们的传统文化崇尚“士可杀不可辱”,我们的课堂教材歌颂英雄先烈的宁死不屈。然而,实际的法律实践从“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在最后的成果上否认了我们传统的道德认知,即否定了于欢在维护其母亲免受讨债者侮辱这一过程中的道德应激行为的正当性。(二)合法而不合道德的现象。考试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道德的立场上去看待。放在古代,一人作弊被发现了,不仅要承受牢狱之灾,更会受到世人的指责与唾弃,身心都会受到巨创;但是放在现在,学生不用承受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作弊的成本比过去少得多了,致使作弊现象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常见。而这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当舞弊现象是极个别人的行为时,并不可怕,但当舞弊逐步构成一种习尚,教育系统的价值观念慢慢变混乱,这能否代表着我们在道德诚信机制上的滑坡呢?(三)既不合法又不合道德的现象。在当代青少年中,也存在很多既不合法又不合道德的现象。例如发生在2016年的“篡改同学高考志愿”事件。山东青岛胶州高三毕业生常升高考志愿被同窗郭某某出于嫉妒的原因而修改,没有在道德信仰与法律信条的控制下,最终酿成了大祸。郭某某这种损人害己的行为致使他将面临道德的拷问和法律的制裁。
二、当代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匮乏的原因
当代青少年道德与法律素养匮乏的现象严重,而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方面,社会环境方面。(一)家庭教育原因。马克思曾说“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3],自孩子出生那刻起,家长就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教孩子说话、行走、吃饭等,可以说孩子的第一堂课是来自于家庭的。某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方式上存在缺陷。“虽然说家庭教育方式已经显示出理性化的倾向,但是这并不绝对意味着大多数家庭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能够采取民主的平等的教育方式”。[4]很多家长,尤其是一些农村家长不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认为“棍棒底下出才子”,往往通过暴力手段甚至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来捍卫自己身为家长的权威。这种“高压型”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性格上会出现缺陷,以至于作出一些不符合道德并触犯法律的行为。(二)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是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学习的大本营,青少年在学校里由浅入深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和相应的法律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校教育决定着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水平和性质。许多学校教育工作存在弊端,学校法制教育乏力。在很多学校中,法制教育被看作思想品德教育的补充内容,认为法律教育包含于思想品德教育,青少年学到的法律知识只是局限于思想政治课本中提到的寥寥内容;到了大学,法制教育往往只限于大一时期公共课《法学基础》,教师在教的过程与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都不会放更多的精力在公共课上。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三)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环境错综复杂,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监管机制。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化极易使人形成一切以金钱为中心的思想,一些青少年经不住吸引,又具有强烈的攀比心,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认为“金钱万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传媒的普及,一些充斥着打打杀杀的暴力网游、不健康的黄色网站等,容易使一些道德观念不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青少年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不1.完善立法,把基本道德义务纳入法律规范“道德需要法律强制力的支持和保证,法律的强制性、威慑力是道德规范得以遵守和弘扬的保证”。[7]通过立法,将基本的道德规范变为法律规范。再者是通过立法,以奖励性的方式可以提高当代青少年对道德素养的追求。邓小平讲过“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8],所以社会应建立道德回报机制,对青少年的行善之举给予物质或者是精神的褒奖。2.利用网络媒介的舆论导向,加强道德与法律宣传当代传媒具有涉及范围大、渗透力强、影响大的优势。首先应以法治网,让网络在法律的监管下健康运行。利用网络媒介的舆论力量,有利于把道德观念与法律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普及到各位青少年。学校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方式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结语
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论文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整体不高,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我国高校安排了法律理论的学习,为各专业的学生设置了《法律基础》课,但是这门课的学时不限,本科32学时,专科28学时,在这有限的学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再加上大学生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法律基本课这类公共课都不重视,考试时突击,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2.主动法律意识明显缺乏
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也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我们经常看到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因违法犯罪所受到的惩罚,使大学生感觉到的是法律的无情,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准则,是他们利益的维护者,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认为只要我不违法就无需学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3.高等院校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
依法治国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法治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张和约束下,全社会都要不断增强用法、守法、尊法以及学法意识。大学生作为当代年轻有为的群体,应该成为中国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因此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落实。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要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生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大学生只有树立宪法为上的法治精神,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终成长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二)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校首先要做到依法治校。只有科学、法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必须要与提升大学生法律修养相结合,高校才能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依法治校水平,即在学校管理者提升自身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同时,也让高校的教师、学生处以及各个部门在进行高校的日常管理时,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行,最终才能构建高校依法治校的良好基础,提高大学生懂法、知法以及用法的水平和能力。(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依法治国的保障。法治环境的建设和法治精神的普及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其中法治环境的构建和法治精神的宣传都离不开公民法治精神、方式、思维以及意识等方面的有效提升。大学生也是普通公民的一员,因此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更容易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培养,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信仰,在这种信仰的激励下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同时,最终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目标的成功实施。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内容
第一,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树立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推崇感和认同感,才能积极地在大学生群体中打造法治社会的精神根基,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树立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内在权威地位,最终才能积极提升大学生对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认识;第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是法律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所谓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大学生善于运用多样化的处理、分析以及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然而受法律本质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也是一种更具理性化和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出积极引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全体公民,靠法解决问题、遇到事情找法律以及日常生活自觉遵守法律的发展趋势。在高校的法律教育中更要积极把握大学生法治思维训练的方向,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守住法律底线;第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于法治方式的训练。所谓法治方式就是凭借法治思维的引导,按照法律的规范、规则、程序、方法以及手段执行法治化的实践和监督的过程。在当前的高校法律教育中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提升大学生运用现在法治形式解决和处理法治问题的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所谓的法治精神即法律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以及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精神,同时我国的法治精神也是大学生法律教育最终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只有在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中慢慢渗透法律所主张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义务观念以及自由意识等,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彻底融入法治信息和理念。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
高校生法律素养现况与法制教育强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法制建设不断深化与发展。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尤其是法制相关教育,他曾在多次会议中指出,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同样,法制教育也应该从娃娃抓起,全社会都应该进行这样的教育。学校教育中高职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由于较多的高职院校前身为普通中专及大专学校,因此在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相对陈旧,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的法律教育没有自身特色,导致学生在法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1、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尽管高职院校人数几乎占高等教育中学生人数的一半左右,但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却明显弱于其它高等院校,学生的法律素质、法制观念存在明显缺陷。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并不关注,对于宪法、民法以及刑法,一些学生只是“听说过”这些法律,却不觉得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对于高职学校里产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能从法律视角进行反省的学生甚少。当学生自身受到权利侵害时,往往束手无策的学生居多,真正能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很少。学生的法律意识如此淡薄、法律知识也不够充足。究其原因,与当前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也有很大关联,目前国内整体倡导普法教育,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并不鲜见,法律在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威信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尤其一些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沿袭,外来资本主义思想又不断侵袭,他们在法律意识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矛盾性。由于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正在调整、容易受到波动的高职学习时期,很容易受到传统思想禁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觉得周边事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有人在。
2、依据法律开展利益诉求能力低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伦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