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18:56: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律实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律实践

法律乡村行社会实践

对法律在农村的宣传状况及其现实的实用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法律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可以在农村遇到不少关于法律的问题,其中很多正是国普法特别是农村普法盲区。为此组员之间交换过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农村普法调查的意义所在国,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真正懂法的少,能用法敢用法的更少;少数精通某一类法律知识的农民,却是因为长期诉讼而不得不加以学习用以维护切身利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和进步。如今中国法制建设的大潮中,依法治国在农村仿佛还是空荡荡的口号。此,想有必要谈谈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问题,及所思所想,希望能为法制建设尽一点点微薄之力。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群众,有幸参加了大学法学院组织的法律乡村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进行普法宣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以期用我所学的知识。为他答疑解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次社会实践的实践地是崇左市绥县。具体的活进行当中,小组成员选择了绥县城以及岜盆乡和渠离镇等几个有代表的乡镇进行普法宣传和社会调查。

(一)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就法律的实用性这一点来说,我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在绥县城发普法传单时,我们分发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群众大多乐意接受新的知识并为亲戚朋友传递法律知识。但我们同样面临着不解和拒绝,深层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们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实用性。例如,就婚姻法来说,有的群众认为自己已经结婚惑离婚就用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认为只有离婚才用得上婚姻法,因此他们抵触我们的普法宣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法律宣传对农民群众是不到位的,至少是缺乏实用性的,以至他们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就如上所说的婚姻法问题,很多农民群众或许就不了解家庭暴力,不赡养父母,不抚养子女等行为是违法行为,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威胁社会和谐的细胞。这种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宣传的缺失惑缺乏,无疑是农村普法过程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其次,是关于法律宣传方面的问题。黄赌毒一直是我国打击的重点,但我们在渠离镇的集市上却很容易的发现很多农民群众显然沉迷于的现象,而且没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缔。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虑和忧患,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精神文明的滞后和法律意识的淡薄,无疑将衍生一系列农村问题,进而影响农村地区的稳定。同样的情况我们在绥县城也曾遇到过,一对夫妇向我们咨询离婚的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言语中透露,夫妇俩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可惜却因赌博导致感情破裂,最终走向婚姻的失败。试想如果农村法律宣传及时、到位,这种情况又如何会屡屡出现。

第三,是农民群众在看待法律的态度方面的问题。农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潜规则。淳朴热情却又相对缺乏知识的农民群众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对他们有利或值得去干,他们便会给以衷心的支持和拥戴。相反他们便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并且在农民群众中扩散开来。这也许就是农村地区老大难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吧!在岜盆乡,我们遇到一位前来咨询的老大爷,向我们咨询土地纠纷问题。看得出老大爷很无奈也很无助。老大爷似乎并不满意我们给他解释的法理知识,摇着头说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弊病所在,认为这应该就是官官相互的结果。在他看来自己翻阅了各种法律条文之后,法院的不予立案理由纯属无稽之谈。看着老人家无助的眼神,听着他对时效的问题的不解和追问,我们隐隐意识到老大爷对法律的信心几乎已经丧失。交流的互动中,他曾多次提到希望我们能帮他联系媒体曝光,或者帮他联系一下去高院上访的事宜。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农民群众最初都是很愿意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之所以最后放弃使用法律或是另辟蹊径,是因为缺乏对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常识和法律途径应有的了解和掌握。最终导致了维权的积极性受挫,进而产生对法律的偏见。在农村潜规则催化下扩散开来,又往往是百害而无一利,积重难返。

查看全文

法律实习报告范文实践报告

*想向所有为*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岳麓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及*的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帮助和努力。

*的实习是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和岳麓区人民法院共同安排的。通过实习,*在*的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几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实习期间,*了解了大量庭审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在一些案件的立案过程中*还担任了具体的案卷整理工作,并且对部分参与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间,*进一步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对立案的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注意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习结束时,*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实习期间*主要对以下案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参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审判的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73户居民诉市规划局侵犯其采光权、阳光权、通风权案

1:案件由来

73个原告认为市规划局规划的“亚大数码港”从占地面积到与居民住房间距都严重违反了*强制性国家标准,违反〈〈*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具体技术规定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并且其通道与防火安全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多次请求政府协调未果后,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行政许可,赔偿用户损失。

查看全文

法律专业实践汇报材料

又是一年将至,民事法律诊所半年的课程也即将结束。半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诊所的学习对我来说却是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曾经带着对民法学习的热情,对司法实践的渴望进入了民事法律诊所,半年后的今天,在这个诊所内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

一、课堂学习

在进入诊所学习之前就听往届的师兄师姐说过,法律诊所教育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是百闻不如一见,第一次走进教室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桌子围成圆形,老师和同学坐在一起,让大家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和学习。接下来就是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往的法学授课难以摆脱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很少展开讨论,法律思维的培养完全建立在已知案件或虚拟想象的基础上。考试中更多的是对记忆而不是对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测试,这很难培养学生思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诊所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说,而老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下指导。通过办理真实案件、参与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判断力、职业责任心,并深刻理解法律和律师的社会角色。

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还包括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张老师在讲证据方法时做的游戏。30个人分成两组分别传一句相同的话,最后的一位同学把自己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过程中,我们却出现了很多笑话和问题。首先是老师给的话都很长,你要在听到一个同学说完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准确的语言转述给下一个同学。然而传到最后一位同学那里总是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从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传来证据和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及距离的远近对证据证明力的影响。这种方式比起我们在传统的课堂上去记忆传来证据和原始证据的特征、概念一类枯燥的东西更有助于理解和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的适用。

在诊所的课堂上还有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大脑风暴。每节课我们都会有一个主题,大家分成小组围绕主题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同学自由进行发言。诊所课堂上同学们的发言既轻松又活泼,就连我这样一向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的人也被那种课堂气氛所感染了,也是踊跃发言。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争论,可以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即使是这样大家同样会感到很开心,因为在讨论中会发现自己的观点存在的问题及学习其他同学在分析问题方面的优点,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说的“学习在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法学教育诸种理论的熏陶,但诊所教育更多的注重操作层面的东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我们的学习内容包括文书写作、法律职业道德,就连接待当事人也在我们的演练范围内。诊所老师的和善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融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所以说诊所的每次课我必定去,从来不会缺课。

查看全文

妇幼法律保障探索与实践报告

*区是*市的中心城区,正如她名称中所蕴含的“天天安宁”之意一样,这里已经连续四年蝉联省社会治安安全区。20*年7月,该区妇联组织推动成立全省首家“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此举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当年被列入“*市依法治市为民办事十件实事".总结两年的工作经验,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的最大创新,在于一改相对分散的维权体系,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的妇儿维权之路。

第一,强化整体联动,集聚维权资源。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由*区妇联、区法院、茶山街道联办,开创了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群团组织、社会力量联合维权的新格局。学校成员由来自妇联、街道、法院、司法局、派出所、社区等各个方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并延伸设立了6个片区法律保障分校。学校主要开展法制教育、法律咨询、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疏导、扶贫济困、打击违法犯罪等各项工作,这些维权资源在同一个学校的集聚、整合与联动,为辖区妇女儿童搭建起了一个强有力的维权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妇联组织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突出法制教育,集中维权理念。作为一家学校,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始终突出法制教育主题,两年来结合“五五”普法工作,开展各类培训、讲座50场次,受教育人数超过2000人次(其中妇女1200人次,儿童800人次)。法制教育针对部分妇女维权方式不理性、不科学的实际,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列为必修课程;针对外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增长趋势和少年儿童应对危机能力薄弱的实际,我们开展座谈、讲座、参观学习、防火防灾防劫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在学习中广大妇女儿童强化了法律意识、提高了法律素质,在维权的理念上更多地关注法律途径,在维权的方式上表现得更加理性和谐,例如辖区朝阳三村金某的母子矛盾、丽华南村再婚夫妻矛盾等多起纠纷都在学校的调解中妥善平和地得以解决。可以说通过学习,妇女的维权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切实改善。同时,学校积极投身社区矫正工作,与法院少年庭、街道司法所、社区等共同配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开展结对帮教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情况达到“三清两明”:即,生活状况、思想状况、行为习惯清楚,考核情况明确,活动范围明确,5名矫正对象无一例重新犯罪。

第三,实施六大行动,集合维权实践。为了达到“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情,培养实实在在的事例,建立实实在在的机制,推广实实在在的经验”这一目标,区妇联在推进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不务虚功,但求实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了“维权办实事六大行动”,在大维权中取得了大成效。学校实施了网络拓展行动、专群结合调研行动、互动教学学习行动、诉调对接维权行动、平安和谐家庭行动、假期法制实践行动,着力解决了法制教育软硬件建设、妇女儿童违法犯罪的情况掌控、妇女儿童应对外来侵害能力培养、反对家庭暴力、平安家庭创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警示教育等一系列课题。六大行动中派生出了社区与行政村结对共建、贫困对象工作信息档案、以案释法巡回宣传、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站,法院巡回审理点等多项工作载体,丰富了活动形式,提高了活动成效,建立了卓有成效的综合维权机制。

第四,注重改善民生,集成维权成果。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始终把学校发展放到“两个率先”目标中去谋划,把维权的成果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去考量,坚持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学校对地区上23个生活困难而又不够低保条件的对象开展结对帮困,对12多名贫困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群体募集善款6800多元,经常性地组织走访慰问活动,尽己所能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妇女儿童的心中。学校工作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思想领域,也体现在生活领域;不仅突出了源头治理,还突出了后续保障;不仅实现了对妇女儿童的保护与引导,更实现了对妇女儿童的关心与呵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

查看全文

法律与道德在司法实践的作用

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自法律出现以来就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笔者以埃尔默杀死祖父案和四川泸州遗产纠纷案为视角,比较研究两案在审判以及适用法律等方面的不同之处,阐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结合法律与道德更为合适。

关键词:法律;道德;司法实践

一、案情介绍

(一)埃尔默案。埃尔默知道他的祖父在现有的遗嘱中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但是由于最近他的祖父准备再婚,他害怕这位老人会因为再婚而改变遗嘱。为了防止老人改变遗嘱使得他失去大笔遗产,埃尔默将其祖父杀害。一审法院判决埃尔默监禁,但是并未剥夺他继承遗产的权利。上诉中,法官在对埃尔默是否应该继承遗产产生分歧,形成了以格雷法官和厄尔法官为代表的两种不同观点,最终埃尔默被剥夺了继承权。(二)泸州遗产案。黄某在婚内与张某同居,张某在他去世后手执其于2001年4月立下并经公证的遗嘱向黄某之妻蒋某要求继承遗产,蒋某拒绝后张某起诉至法院。法院一审认为,黄某之遗嘱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当认定为无效,原告张某不能获得黄某之遗产。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二、两案的不同之处

(一)适用法律原则标准不同。在埃尔默案中,当时美国纽约州的法律并未就杀死被继承人的继承人能否继承遗产进行规定,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对于有关继承的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并且两位法官所运用的解释方法也不尽相同。格雷法官按照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的方法,得出不应剥夺埃尔默继承权的结论。厄尔法官则依据立法者的意图即主观解释的方法解释法条,总结出人们不能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利的原则,得出应当剥夺埃尔默继承权的结论。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是使用法律原则作为判案依据,但是得出这一原则的过程是法官依据法律规则本身并运用各种解释方法,并在穷尽法律规则也不能找出判案依据时,可以依据法律原则进行判案。在泸州遗产案中,法院在有具体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排除了继承法的适用,而是适用了《民法通则》第七条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婚姻法》关于配偶间忠实义务的规定,判决张某不得继承遗产。法院在适用法律原则判案时并未穷尽法律规则的适用,依据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和具备更强的理由这两个标准适用了法律原则。[1](二)合理性不同。埃尔默案中我们需要评价的是杀人行为,杀人行为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法律对于杀人行为是无法容忍的必须进行调整。加之本案发生在1882年,当时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还不完善,我们可以理解并认同法官在当时情况下依据人们不能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利这一原则判案。我们再看泸州遗产案,在本案中必须考虑的就是“同居”和“杀人”在道德评价上是否存在差别。作为一个正常的理性的人,对于“杀人”的道德谴责程度明显高于“同居”,即“杀人”行为与“同居”相比显然更加恶劣。[2]既然已经确定“杀人”和“同居”的道德评价存在差别,那么应当认识到,法律对于“同居”这一行为是可以容忍的,这一行为必须谴责但并不是在法律上进行谴责而是一种道德谴责,法院不应该为了批评一个道德问题而越过已有的法律规则去适用法律原则判案。(三)对法律与道德伦理关系认识不同。埃尔默案中法官在法律规则穷尽的情况下适用了法律原则,本身就将法律与道德放在了一个相同的位置上,只是由于法律没有规定才适用了与道德有关的法律原则。泸州遗产案中法院在法律规则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所谓“个案正义”直接适用了法律原则,其实隐含着一种道德高于法律的思维,这显然与现代法理学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同。埃尔默案中,尽管两位法官观点截然相反,但是他们都是立足于对案件本身和法律所蕴含的法理进行分析,以法理入手总结出一条合乎伦理的法律原则,即先法理后伦理思维。泸州遗产案中,法院用法律谴责了一个本应由道德谴责的问题,更加侧重于伦理,体现我国几千年来一种传统的儒家思维,对于法理的考虑则比较忽视。法院谴责婚内同居,并以此入手寻找法律中能够支撑此种观点的条文,最终以公序良俗原则和婚姻法中有关配偶间忠实义务的条款等为判案依据,排除了保护张某权利的继承法的适用。这无疑是一种先考虑伦理,将法律设定为支撑伦理的支柱的行为,显然也并不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

查看全文

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关系

“衡量一种法制理论的价值如何,主要的一个标准是看它对法制实践是否发生作用、发生什么样的作用;衡量一种法制实践科学与否,主要一个标准是看它能否自觉接受理论指导、接受什么样的理论指导〔1〕。”法学研究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和实践的指引作用,而法律实践也对法学研究具有反作用,这种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联动作用已经成为法学家、司法工作者、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联动的必要性和价值功能

(一)法治的发展和完善的要求。高品质、同质化法律职业群体的存在是现代社会实现法治治理的基本前提。它在社会分工方面顺应了现代法治专业化的要求,顺应了实现法制统一和司法公正的需要,表现了不同法律职业之间所具有的共性,为高水平的法治提供了重要的标识。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开放以来,国家的法治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对建国三十年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提出,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期间包含了丰富复杂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如果我们从法治的角度作宏观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到其中发生的从立法到实施,从注重制度规范的完备到关注组织构造和人员素质的重心转移。“法治是一项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实行法治,首先意味着构造系统完好的法律体系,同时更要求将系统的法律要求通过品质良好的组织和人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付诸实现〔2〕。”(二)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关系的必然性要求。我们深知,法律制度、法律内容、法律技术的发展往往依赖于一大批法律专家以及更多的受过法律教育的社会成员的研究和推动,从这个角度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法律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法律的文明进步同时还取决于诸多的社会因素。东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推动法律文明的动力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法律实践,是社会现实的法律经验。在法律实践、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几个攸关法律进步的重要环节中,法学教育处于核心的基础性的地位。法学教育不仅承担着法律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还一定程度上肩负法学研究的使命和责任。法学研究承担着法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包括法学理论的论证、法律框架的设计、具体规范的拟定、法律实施的纠偏,对法的精髓及法的理念的把握具有较高的理论层次;法律实践承担着法律实施的重要任务,关乎到法的精髓、法的理念及法律制度在社会中发挥有效地作用。(三)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相生共长的需要。任何再完美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法学也不例外,可以说所有的现行法律都是长期实践的结晶,都是法学家们经过长期实践,千锤百炼最终形成的,所以说,理论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法学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我国法律体系总体来看,即庞杂又不完善,有时遇到具体问题,难以用一条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解释,这就需要用法律最根本的原理来分析、透视具体事件方能解决实践问题。法律职业化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素质全面提升,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法律工作者所从事的法学理论研究,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论文本角度)开始、延续、深化实践者所进行的法律实践中的理论争议。其所产出的法学知识,正可视为内在于法律实践中的深度阐述。〔3〕因此,当前法律工作者应当紧紧围绕实践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法学研究的可应用性和法律实践的准确性。(四)法律职业共同体协调配合的必然选择。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乃是一项持久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全民族的智慧与努力。法律从规则的角度说是法律的统治,而从实现法律调控和法律载体的角度说,“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统治就是法律人之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造就高品质的同质化的法律职业共同体队伍。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指以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律师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它必须经过专门法律教育和职业训练,是具有一致法律知识背景、模式化思维方式、共同法律语言的知识共同体;它以从事法律事务为安身立命之本,是有着共同的职业利益和范围,并努力维护职业共同利益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间通过长期对法治事业的参与和投入,达成了职业伦理共识,是精神上高度统一的信仰共同体。就目前的司法现状与职业共同体的理想状态的差距来看,调整、理顺不同法律机关也即不同法律职业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不同法律职业者间因相互肯定而紧密地结合,也因相互妨碍和否定而权责分明相互制约,这是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所应具有的状态。实现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联动,就可以将法学家的法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司法实践,使理论与实践保持紧密相连。在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脱节时,用法律实践指导法学研究,从而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二、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联动机制的模式

(一)法学研究对法律实践作用的模式。1、法学专家在法院或检察院挂职。早在1994年,海淀区检察院便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协议,开始实行学者挂职机制。这一尝试被认为有利于学术和实践的双向交流,后来在北京、山东、黑龙江等地被不少检察机关采纳。法学专家学者到法院或检察机关挂职,授予行政职务,赋予相应权责,介入司法操作一线的实践,承担起领导和指导的双重任务,为当地法院或检察工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专家学者积极参与集体领导、案件研究和专项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分管工作,工作有职有权;结合工作实际,宣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体会,举办法制专题讲座,介绍法学理论研究前沿课题,讲解案例和法律实务等。密切了司法机关与法学界的联系沟通,浓厚了法学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氛围,提高了领导班子处理复杂疑难案件的能力,促进了司法工作实践向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2、法学专家在专家咨询委员会中提供专业指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法院的案件审理面临严峻挑战,疑难复杂案件持续增加。法院通过引进专家资源,把专家智能嫁接到审判资源上来,有利于促进法院提高审判水平,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好各类案件。同时,通过司法实务界与法学理论界的联系与交往,也能够丰富法官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专家型法官队伍的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审判业务咨询机构,其任务是对审判工作中遇到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疑难性的专业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对加强法院改革工作提供建议,对专项调研课题提供咨询意见,反馈社会各界对审判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3、法学专家进行理论培训和专题讲座。目前法律实务工作者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理论研究和认识相对落后。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不具有延续性,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人员在高校进行了专业的法学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基本上是以旧的知识指导实践,忽视了理论的更新。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依然有部分法律实务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理论修养不够。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条文和法律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进步,这就需要通过一种方式不断提高法律实务工作者的理论认识。邀请法学专家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针对理论研究热点、法律条文的最新修改、法律理念等问题进行理论培训和专题讲座,就可以及时的为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知识更新,使观念和思想认识得到升华,跟上法治进程的不断发展。

(二)法律实践对法学研究作用的模式。1、法律实务工作者在高校任兼职教授。聘请法律实践人员在校任兼职教授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法学院都是存在的,且收效非常好。究其原因,高校法学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存在很大欠缺,由于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当前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形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法律专业毕业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实践能力较差。这说明我们的法学教育在方法和技能传授与培训工作方面没有到位,反映了法学本身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从法律实务界聘请个别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同时又具有较高理论造诣的专家进入高校作为兼职教授,通过课堂讲学、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大学课堂带来鲜活的案例,供学生研究探讨。他们提出具有典型性的一些案例,对其中涉及的问题,从证据、事实等程序与实体上的问题一一展开辩论。最后再给学生讲解他们办案的想法、处理结果,通过理论法学与法律实务的良性互动,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办案实践的融合,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有助于学生提升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2、为理论研究和法学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唯物辩证法中“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决定,任何一种认识、理论和学说,只能放在实践中、放在客观现实的语境中去检验、评价。针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应当通过法律实践为法学研究提供实践平台。法律实践部门,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可以定期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或者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旁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以实践为法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那些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用实践这个平台检验法学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应用性。由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三家与沙河口区法院共同创办的辽宁省首家法学研究教育实践基地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法院挂牌成立。这一基地的成立不仅实现了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的互动,也密切了专业院校间的联系。3、提供理论研究的课题。法学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要紧密联系实际,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的范围具有局限性,主要是前瞻性、现实性、开放性不够,进行法律实务讲座可以弥补这一点。通过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间的互动,从中发现具有研究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课题,使理论研究的选题具有针对性,避免理论研究的空洞。要适应当今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以全新的观点审视现行法律和法律实践、审视当今社会的状况,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学研究方向。

查看全文

大学生法律实践分析

摘要:大学生法律实践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实施的前奏。法治教育的现状导致了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缺失,如何丰富法律实践形式,将法律实践类型化,最终提升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运用类型化理论将目前几种主要的法律实践类型予以分类并探讨其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实践;类型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不断开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大学生法律实践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实施的基础,开展大学生法律实践成为目前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历来被各所高校重视,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提升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成为当下一个热门的研究主题。

1大学生法律实践的基本形态

1.1法律援助服务。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援助一般指由政府直接或间接设立的机构组织相关人员,为经济困难、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费或由当事人分担一定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1]根据司法部法律援助司统计数据,十八大以来,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案件167万余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920万余次。[2]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办理案件的数量和受援人数都在持续不断地增长,并且法律援助需求的缺口仍然很大。目前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主体依然是职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却忽视了法学专业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本科院校法学院都不同程度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站)。据统计,目前在校法学生的人数达到30余万人。通过学校专业系统的教育,这些法学专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虽然其一直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但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去锻炼法律技能,造成了我国大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薄弱。因此,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法律援助体制下,法律援助机构仍属于民间法律援助组织。由于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等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阅历、职业能力、职业技巧等不足,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无法像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那样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主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调解等。其实,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一方面能弥补其经验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随意性,进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2模拟法庭。模拟法庭即“通过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进行演练,使学生熟悉开庭以及法庭调查程序,法庭调查中7种法定证据的各种举证和质证方法。”[3]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对各种法学理论学说的掌握以及对法律条文立法意图和作用的理解,却忽视了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会使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知如何操作具体的法律实务,而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中进行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有利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从事法律职业前就得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从而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工作实践的距离。但有时模拟庭审流于形式,不注重案例的分析和理论的学习,此种情况应予以避免。1.3普法宣传活动。法律的权威来自公民的自觉遵守,如果制定的法律无法落到实处,法律便毫无意义。因此,实施依法治国,必须提高政府以及人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普法”是法治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前奏,是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这就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实践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深入扎实的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普及各类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更能提高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并在社会中起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作用。1.4大学生法律诊所。“诊所”的概念源于医学院的教学方式,其是将专业学习与法律实务操作相结合,将现实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真实案件或从事其他法律实务工作的一种实践方式。法律诊所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法律思维和实务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其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法律诊所式教学”对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参加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理论结合实际,以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各个具体环节的模拟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可见,“法律诊所”让学生在实际办案和模拟训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4]

2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类型化的价值

查看全文

法律进社区教学与实践

摘要:在法学实践教学活动中,一般的实践教学难以适用开放教育的教学,采用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方法很有必要。教师引导法学学员自己准备法律故事,并将电子稿的法律故事制作成PPT动画或者VCR(视频)形式,然后以法律故事为桥梁,法学学员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让法律进入社区群众心中,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法学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的新时期新情况下,达到探索创新法学实践教学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新型;实践教学;法律故事;桥梁;社区

一、开展新型法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开放教育的法学教学和其他大学的法学教学活动一样,也是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围绕知识的传授和吸收,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而展开的双向活动。不过,由于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要求和学员本身独特的特点,导致开放教育的法学教学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尤其在开放教育法学实践教学中,更加要把握其特点,达到培养一个自身信仰法律,且知法懂法,并能用法律知识保护基层群众利益的普通法律工作者或者有法律知识的劳动者的目的。现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大学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度的时期,而法学专业又基本上是大学普遍设置的专业,这就造成了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泛滥,从而也增加了法学实践教学的难度。如果法学实践教学还是都将学员派到公检法单位去实习或者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就变得难以实现或者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的逐步深入,基层居民社区、广大农村的普通群众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越来越需要法律知识来规范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而,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做法就是让法律深入社区、农村。总之,开放教育的法学实践教学在新时期下就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创新法学实践的方式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即通过讲法律故事的形式让法律进社区、农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也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员准备法律故事,制作PPT动画或VCR(视频)故事

本人经过多年的法学教学实践,摸索出卓有成效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并已经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运用,具体做法如下:在第三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法学责任老师利用在前二个学期已经搭建好的平台(班级QQ群)上,布置学员每人写一个电子稿的法律故事,然后助学辅导员老师在平台(班级QQ群)里将班里学员分组,一般是四到五个学员一组。两个星期以后,法学责任教师安排每个组的学员都将自己写的法律故事拿出来在组里讨论,在讨论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写好了法律故事的法学学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用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来证明自己法律故事中的法律内涵以及故事趣味性。然后各个组员都对该法律故事进行分析和辩论,提出自己对该法律故事的观点和看法,达到一个理不辨不明,法不钻不深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也使学员对法律故事中蕴含的法学理论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最后,每个组评出自己组的优秀法律故事,将优秀法律故事拿到班级中再讨论,看看哪个学员写的法律故事新颖动人,有现实意义,有教育意义;哪个法律故事中突出了哪些法律知识点,是否在法律故事中,所有的法律知识点都着重阐明讲清了。选出有生活实际意义的,法律知识点丰富的法律故事,法学责任老师收集法学班级交上来的法律故事,在班级QQ群里进行法律故事点评讲解,指出法律故事中反映的法律知识点,评选较优秀的法律故事,并将各个法律故事发回各组,让各组对每一个法律故事进行精细修改。这样做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达到了能力培养的目的。法学责任教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了学员之间的沟通联系,让法学学员从相互不认识,到彼此熟悉,到一起探讨法律故事,学习法律知识,达到了合作学习、培养能力的目的。2.培养了法学学员自觉钻研法律的精神。通过相互讲述法律故事这一兴趣点,法学学员对故事中包含的法律知识点进行钻研,达到研深研透法律的目的。3.指明了一条法律理论和实践怎样结合的道路。通过讲故事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达到法律深入基层群众心中的法学实践目的。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法律故事再进行交叉精细修改,将修改稿拿回本组讨论定稿后,利用开放教育教学每个学期都举办的办公自动化知识培训机会,恶补计算机知识,然后汇聚全组的团队智慧,将一般电子稿的法律故事创作成PPT创意动画的法律故事,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创作成VCR(视频)法律故事。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组员自己的办公自动化技能,二来也可以提高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制作PPT动画或短VCR(视频)的能力,将小组精彩缤纷又有生活教育意义的法律故事,制作成PPT法律故事动画图片或者短VCR(视频)模拟法律故事图像。最后利用录播室的便利条件,在责任老师的指导下,在录播室工作人员的辅导下,每个小组的学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这些法律故事录制并保存下来。在这个二次创作法律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制作法律故事PPT动画或VCR(视频)的探究学习,学员不但可以弄清制作PPT动画或VCR(视频)的方法技巧,在计算机知识上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又对法律疑难问题有较清晰的分析,对学员自己的法律思维也有所启迪。同样,在此过程中,也让每个小组的每个学员深刻领会了自己的辛勤劳动及法律知识和办公自动化知识的融合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法学阶段实践教学的目的。最后,法学责任老师布置每个法学学员写一篇此过程的心得体会,以加深法学学员对准备法律故事的认识;同时,将这些法律故事PPT动画或VCR(视频)收集、整理,既准备下阶段的法学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应用,又为以后的法学教学作资源备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查看全文

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高校金课建设推动下,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出现了改良的契机,基于法律诊所教学的真实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从科技、案源和专业认证等方面充分发挥教学功能。然而,我国目前法律诊所教学存在定性不明、与传统体制龃龉、保障体系不健全、资金短缺和师资配置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属性,即解决实践中的真问题,建立和修复良性运行机制,开拓引进案源,拓展资金来源,妥善解决师资配置,从而构建适应高校金课建设要求的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金课;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改革

一、高校金课建设视域下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背景

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在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含金量的课,是指课程有深度、有难度和有挑战度。高校“金课”的提出是为了服务学生,力求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本科教学金课目标的引导之下,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法律诊所是法学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它依托理论学习,注入实践操作,通过匹配医学诊所的模式,让更多学生真正参与法律实践,从而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法律诊所属于“舶来品”,最初源于美国,借鉴的是医学院以诊所实习的方式培养医生的教育模式。通过真实案例或情景再现,让学生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帮助解决问题,避免成为眼高手低的屠龙之技。新中国法学教育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愈加健全和成熟的大框架下,加之高校教学金课目标的强力推动,法律实践教学愈发重要。高校法律诊所虽然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二十年,但仍需要与时俱进并不断优化。

二、高校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案件的真实性

查看全文

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对于医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意义,通过构建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保障为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方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出色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医事法律人才。

关键词: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医事实务能力

1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与医事法学本科相比,医事法律硕士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更强调医、法结合的应用能力、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的提高,着力于培养高端应用型医事法律人才。而与普通法律硕士相比,医事法律硕士更凸显复合性特征,在法学教育基础上突出医学特色,旨在培养融会贯通地运用法学和医学知识解决涉医涉法问题的实务能力。众所周知,医学与法学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针对医事法学这一相对陌生的领域,实践应是最好的探索、认识和检验的标准,也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在短短三年内实现医学与法学知识、技能的互通协调,加强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方可让学生灵活应用法学和医学知识解决医事法律实务的能力得到锻炼,更好地掌握从事医事法律工作的基本技能,以有效满足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司法和法律服务等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

2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计划缺失。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更多地重视基础理论的讲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根据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其中专业理论课程学分占据较大比重,实践必修环节学分仅占15分,医事法律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也依此进行设定。但相较于普通法律硕士,学生需在短短一年内完成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学习负担更重,这就导致目前开设法律硕士专业的院校,大多没有单独设定实践教学计划,除了专业实习,其余实践训练主要通过在现有的专业理论教学中穿插进行,实践教学的学时和质量得不到保证。2.2实践教学未实现医法融合。医事法律硕士以培养医法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特色,但现有医事法律硕士的培养存在医法脱离现象。一方面,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主要以法学专业教师为主,绝大多数不具备系统的医学与法学双知识、双学位背景或者没有丰富的医事实务经验,运用法律分析解决实际涉医法律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使得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单纯的法学思维训练,医法知识融合能力得不到提高[1];另一方面,虽然安排了医学与法学实习,且时间较为充足,但实习内容设计没有凸显医事法学专业特色,缺乏对医事法学专业特色内容的理解和融合,尤其是医学实多将临床医学实习形式、内容生搬硬套,模糊了医事法律专业学生在实习中的角色定位,无法实现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的衔接和转化。2.3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医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所培养的研究生具备医事法律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实践教学为依托,但由于大多数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考核陷于形式主义,缺乏一定的考核标准,主要以撰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法律诊所心得、毕业实习报告或进行一次模拟法庭演练等形式完成,缺乏真正意义上对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考核,因此,不利于学生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的养成[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