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9:50: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俄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俄语

俄语语言文化简析

摘要: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需要有一个新的视角。“语言文化特质”概念及解析方式就是这样一个视角。它包括русский,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личность和язык四个核心词,通过文化特质的聚合体和线性组合物来分析俄语的语言文化单位,展现俄语语言文化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其分析方式可归结为函数式Y=F(X),而“形+名”(AN)型结构是其解析个案。它使语言成为了解“社会现实”、认知语言与文化互动的过程及其本质、理解语言文化特质的象征性指南。

关键词:俄语;语言文化特质;语言文化单位;分析

一、“语言文化特质”释义:

所谓特质(личность,或译个性、人格)是个人或民族行为、准则和制度等诸成分的综合体,受制于社会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开发和改造世界,含有交际间性、认知间性、规范间性、“设塑”间性(разрядка);其与特质直接相关的功能有:人类化(гоминизация),社会化,“文化间化”和个性化。它是语言民族文化价值的主核。

“语言的文化特质”(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是揭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和辩证发展的核心词。特质和文化的联系极为密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质由文化来支撑,文化由特质来实现,特质愈多样,文化愈繁荣。在语言与文化的互动作用中,语言文化特质作为其枢纽,既用语言(文本)表述,又是语言物质。

在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中,宗教性十分明显,基督教像一股溪流注入其间。俄语语言文化特质的完整性表现在它的精神性(духовность),而它的多样性、可分性、可测性和稳定性则表现为实体性或物质性,其外在表现是它与社会文化个体和物质文化的关联,存在于待人接物和语言场景之中。每一个元素都展示着整个特质。

查看全文

俄语素质教育研究

1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

现如今的大学生道德问题屡见不鲜,而造成道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应有的素质教育。因此,近些年来我党在高等素质教育问题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曾经明确的提出了必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一举措,要求各个高校必须要强化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人文精神。这是因为只有素质教育,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现如今仍有不少高等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缺乏素质教育的融入。因此,就我国目前素质教育开展的总体情况而言,绝大多数院校虽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但是素质教育工作并没有被放在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上,也就抑制了高等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与提升。

2俄语教学的重要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始终保持着十分良好的外交关系,且两国的人民也保持着十分深厚的情谊。因此,两国之间无论是在政治、文化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上,都始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往来。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领导人与俄罗斯领导人通过定期会晤,更是进一步加深了两个国家的合作关系,可以说现如今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俨然已经从原有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小额交易合作,转变为现如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大项目合作,联合开发,并且在未来中俄两国还会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正是因为中俄两国交往领域的越发广泛,交往层次的越发深入,我国就需要大量优秀的俄语人才,去进一步加深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双方贸易合作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因此,高等院校作为俄语人才的主要输出地,更应该做好俄语教学工作。

3素质教育给俄语教学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俄语教学中,其更注重于对学生专业能力、个性化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选择的也多半为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教学内容,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如在俄语教学过程中,俄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方式、竞赛教学方式,来调动与激发学生对俄语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现如今许多学生对于俄语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往往是重量不重质,且缺乏深入的探索,也就造成了不少学生的实际俄语水平仅仅只够应付俄语考试用,无法发现俄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无法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在俄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事物,对事物进行思考,进而发现事物特点、本质,提出相应的问题,有效锻炼自身的推理与思考能力。因此,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俄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俄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需要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所以,在俄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对俄语专业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俄语教学过程中,恰恰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方式,去对一切事物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这对俄语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的关注重点是学生是否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在现如今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观能动性始终是教育工作者重点探究的热点问题,俄语教育教学工作势必也不会例外。而素质教育在俄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恰恰就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对一切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思考习惯,进而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恰恰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所在。所以,素质教育在俄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查看全文

俄语动词前缀的构词语义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俄语动词前缀化的特点,从语义研究的角度,对俄语构词中的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了论述:前缀构词与体学的关系,前缀的构词结构语义,前缀的功能语义,以及构词的词汇-语义场等,并对一些有疑义的命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主题词:构词,功能语义,前缀化

词缀化是俄语构词的重要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构成不同词类的同根词。在词缀化方法中,前缀因其对词汇的构成和派生所起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动词前缀化的语义及结构十分复杂,动词的前缀化构词研究始终在构词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本文拟根据俄语动词前缀化的特点,从语义研究的角度,就俄语动词前缀构词中的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以论述。

1.构词与体的关系

动词前缀化与动词体的关系问题,或者说,词缀问题是否属于体学范畴,不仅是一个复杂、且尚无定论的问题,也是许多研究者刻意回避的一个问题。

查看全文

OBE教育理念混合式俄语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教育部“双万计划”的全面实施,国家精品混合式“金课”及线下“金课”进入实践领域。界定OBE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等概念,分析OBE教育理念下混合式俄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优化OBE教育理念下混合式俄语教学的改革设计,说明混合式俄语教学改革实践,搭建“网络、课堂、终端”三位一体教学平台,构建在线精品课程开放体系,实施多元化动态评估机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混合式;俄语;教学改革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1OBE教学理论

成果导向理论(OutcomesBasedDducation,简称OBE),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在《Output-basededucationmodel:controversyandanswers》中,首次提出成果导向理论,随后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广泛应用[1]。OBE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优化”,贯彻“以生为本”,遵循“以学定教”原则,以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需求为目标,确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内容,全方位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2]。

1.2混合式教学模式

查看全文

小议俄语舌音的练习方法

很多刚来俄的学员都问过我:“老师,俄语的大舌音应该怎么发啊?”“老师,我觉得这一辈子都发不好这个音了。”“老师,你当初是怎么练习发大舌音的?”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的学员有这样的疑问,很多刚开始接触俄语学习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今天我就给大家谈谈怎么练习发俄语“Р”的大舌音:

1、练习舌头灵活度:把舌尖顶在上颚,然后吐气,利用气流把舌头冲开,发音的规则就跟发汉语的"特"这个音的规则一样,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以上,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练习,比如走路、上网、写作业的时候,练习的时间长了以后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儿头晕,不过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也就证明:你已经很用心练习了,离成功不远了,加油。

2、过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同学就能使舌头轻微颤动了,这时就应该加入双音节辅助练习了,比如把:“Ра,Ро,Ру,Рэ,Ры”这几组音节反复练习。

3、如果你的舌头已经能灵活地带动上述的单音节发音以后,就开始转入单词的训练了,多拼读一些带“Р”的单词,比如“Страна,Рано,транспорт”等等。然后是句子练习。

4、如果你的时间足够多,还可以搜索一些带“Р”的绕口令,加强语音语感的练习。

熟练掌握大舌音的时间因人而已,按照上述办法练习一般一个月基本上就能掌握了,如果同学们还不能准确发出这个音,请你们不要气馁,请继续加强练习,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在成功以前,把“Р”发成英语的“L”,可以帮助你们暂时解决交流问题。

查看全文

工科院校俄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工科院校大学俄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工科院校大学俄语课程教学现状。随着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特别是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为我国与国际社会在诸多领域提供了国家保障。在此制度保障下,需要一大批致力于各个领域应用型的人才。而现实却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奇缺,不能满足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需求。这种现状也表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是高校正面临的新挑战。以我校为例,有的学生是以个人兴趣为学习动机,其俄语学习目标不过止于入门知识和简单交流,有的学生是以适应工作需要为学习动机,这些学生并不渴望系统而全面地掌握俄语这门语言的知识与相关技能。这种传统的学习现状与大格局的国际型人才需求相悖。尽管大格局的国际社会对俄语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现实中各高校学习俄语的学生人数非常少。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每年大学俄语的学生也就是10人左右。并且这些学生集中在少数几个系、几个专业。上课时间常常安排在周三下午或周末,有时甚至还会安排在晚间。这种授课时间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因为学生在上俄语课的时候,其他同学在进行课后业余活动,学生就会出现情绪不稳,上课静不下来心的情况,甚至个别学生还需要请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这样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高中毕业的学生虽然都具有一定的俄语基础知识,但由于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的俄语基础参差不齐;而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与高中不同,学生在知识衔接上存在问题。我校大学俄语教学一直沿用2001年的全国统一大学俄语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规格与模式。虽然这种传统的大纲、目标与授课模式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我校大学俄语的教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不能突出我校是工科院校的特点。(二)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工科院校大学俄语教学现状的另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没有相应的工科俄语教材,凸显的问题就是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并且大学俄语教材内容与高中没有很好的衔接。大学俄语课程比高中难度大,很多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适应大学俄语的教学。多年来,大学俄语教材一直跟不上教学发展的实际需求,没有全面系统适合新形势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阅读、听说等配套教材。而且我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使用同一种类教材也存在诸多问题。(1)忽视了实际技能的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教材与我校工科院校的特点脱节,统一的大学俄语教材无法与不同的专业相匹配。(2)教材改版更新的速度较慢,不能与时俱进,缺少时效性。(3)注重理论,缺少实际应用的训练。(4)在听力训练方面,听力的训练课时分配较少,听力内容更是与所学专业脱节。(三)缺少复合型的俄语教师。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培养复合型语言人才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传统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各高校俄语教学应不断改善传统的教学培养方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高质量、复合型语言人才,以此推动俄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为此要求我们俄语授课教师了解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目前工科院校的俄语教师大部分都是俄语专业毕业的,无论是俄语专业水平还是授课能力、科研能力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那种既有俄语专业知识,又了解一些相关工科专业的复合型俄语教师普遍不足。众所周知,工科院校大学俄语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把外语作为交流的工具,能够与国外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与技术交流,准确地看懂相关的俄文资料、说明书,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等。而承担大学俄语教学任务的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工科专业的知识,再加上教材内容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势必会影响大学俄语课程教学质量。(四)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就业需求。我校大学俄语课程开设三个学期,课时量少,难以满足工科学生对大学俄语课程知识的需求。大学俄语课程的学生生源不同,学生俄语基础参差不齐,造成基础不扎实的学生直接学学俄语有时会出现衔接不上的情况。在短短三个学期内,大多数学生学好大学俄语的可能性相对比较低。导致学生大学俄语的学习达不到与专业要求相匹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授课方式单一影响了学习效果。一直以来大学俄语课程的授课形式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这样的授课方式有其有利的方面,如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听课,有利于学生掌握连贯而扎实的知识。弊端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虽然扎实,但活用能力欠缺,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衔接不上,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再加上有的学生对俄语课程的认识不足,俄语的学习效果欠佳。

二、工科院校大学俄语课程教学改革

(一)与时俱进转变师生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也从传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转变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高校的教师就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在教学理念上,要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把单纯讲授知识放在次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学方法与模式上,改变之前一直以来以授课教师为核心,授课教师一言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力图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授课内容上,教学应由句子为中心转变到语篇为中心;由单纯重视语言运用的精确性转变为既重视语言精确又重视语言流利性,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转变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观念的转变。1.学生必须明确大学俄语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大学俄语课的学习和专业课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提高的,同样是为就业服务的。2.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由依赖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力。3.让学生意识到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重要性。如: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等。总之,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高度。(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俄语能力的培养。2014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在浙江杭州成立。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这对大学俄语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听说语言实践能力,为社会服务。这就要求大学俄语课程的教学必须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实践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使教学必须将知识、交际、创新和创业能力等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教师上课时可有意识地、有目的地穿插带有专业性且十分重要的知识内容,如传真、进口设备的俄文使用说明书、俄文合同书、俄文邀请函、委托书等,以此来使学生自然融入大学俄语学习的语境;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将课堂搬到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把大学俄语的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提高俄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三)注重工科院校大学俄语课程教材的选择。目前在许多先进的国家重点本科院校都开设了俄语专业课程,俄语也是我国最早开设的外语专业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扩大与苏联的经济合作,培养俄语人才,使我国的俄语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很多高校开设了俄语课程。十年浩劫再加上后来的中苏关系恶化,俄语教育受到了致命的冲击。各高校纷纷取缔了俄语课程,俄语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其它工作。造成的后果就是俄语教育停滞不前,俄语方面的人才不足,学生使用的教材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俄关系发展迅猛,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中俄边贸活动的增加,推动了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学习俄语的人数急剧增加。这种俄语教育的需求与现实脱节的矛盾尤其显得突出。以我们学校为例,开设了大学俄语课程,也有选择大学俄语课的学生,但矛盾的突出点就在于教材的选择方面。我们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尽可能选择有针对性的、配合学生专业学习的、含有技术资料、设备操作规范及工厂的工作场景等内容的教材。(2)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在选择应用型教材时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时效性。一定要选择出版日期新、内容先进、正规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3)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需要,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此外,为了能尽快让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大学俄语课程教师还应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走出去,请进来,以此来提高学生学学俄语的质量。(四)强化工科院校的特点,注重俄语教师能力的培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到来,以及“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这个理念的提出,对于工科专业来说,是一场时代变革。大学俄语教师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养,强化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促进工科院校大学俄语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才能使工科院校的大学俄语课程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这种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的大学俄语水平才能有质的飞跃,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提升适应力和竞争力。

三、结束语

大学俄语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创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精华,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重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地去探索、去完善、去实践。

查看全文

高校商务俄语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随着中俄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商务俄语越来越受到各高校俄语教学的重视。它既基于常规俄语教学,又有别于纯语言教学。无论授课方式,还是师资上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商务俄语教学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语言规范性较高,尤其在书面上体现明显,教学内容的情景性强,因此,商务俄语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场所等诸多因素。

【关键词】商务俄语;课程;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于既能熟练使用俄语,又掌握国际商务知识、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旺盛。很多学校因此开设了商务俄语课程。商务俄语课需要在俄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行业领域知识和综合技能。课程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手段。和一般性的语言课程相比,商务俄语课的教学设计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目前,高校商务俄语课程的设置方式主要还是在低年级语言教学(精读、俄语语法、俄语阅读、俄语写作、俄语口语等)的基础上,在高年级阶段开展商务俄语教学,通常是开设2、3门课,有的是专业必修课,多数是专业选修课。由于各校都在压缩教学总学时,所以商务俄语课的门数和学时通常不会太多,以此来保证基本的俄语语言教学。由于商务俄语的出现晚于俄语语言文学教学,且一些学校的传统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对培养应用技能的商务俄语课程不够重视,所以,目前高校里的商务俄语教学还存在着缺少经验、课程设计不科学等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商务俄语课程设计需要在引进有行业经验教师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尽可能地采取案例式、互动式、情景式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助以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相关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论概述

课程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门学科内容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规划,系统地、有效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其要素可做以下分类:一是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表明了该学科学习各阶段需要达到的标准;二是内容,内容可以从范围和顺序两个方面来把握,顺序指的是教学内容纵向的设计,一般是由浅入深,范围指的是教学内容的横向设计,即所学内容的宽度;三是教材,教材是授课的主要工具,对教材的设计和选择体现了整个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四是模式,指的是具体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五是评估,是指对教学成果的判定;六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指课程设计总体和各阶段的教学长度,空间指的是教学的场所,比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调研场所等等。课程设计根据模式还可以分为三类: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社会为中心。

查看全文

高职俄语课程教学应用思考

一、课程概述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校应用俄语专业自2005年创办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强化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多次将《旅游俄语》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根据应用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将其安排在离校实习前的学期。从制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旅游俄语》课程被列入专业选修课中,作为职业技能课备选。该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俄语为外国游客服务,能够较为熟练地向外国游客介绍我国国情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旅游常识,使学生能以俄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为实习和就业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打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旅游俄语》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突出应用性教学;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负载俄语导游工作岗位对应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俄语交际基本技能,在不同场合下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形式有效地表达思想,为全面提高涉外俄语能力打基础。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丰富的旅游文化、景点和民俗知识,掌握必需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导游业务知识,熟练进行导游实务操作,具备从事导游工作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和实践中去。

三、教学内容设计

《旅游俄语》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设计,既要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又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既要立足于新课改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笔者在教学中一改以往按书本内容顺序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而是以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导游实务工作任务分析,设计了接团、带团、送团和应急工作4个大项目,下设机场接机、酒店入住、旅程安排、景点游览、文化介绍、传统节日、饭店就餐、商店购物、送团致辞、应急措施10个子项目,将导游实务和社会文化常识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导游工作过程。每个子项目都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根据项目的内容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查看全文

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职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现阶段,高职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高职院校俄语专业根据教育部指示精神,通过中俄合作办学,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探索出一条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应时顺势的前进之路。本文旨在阐述中俄合作办学对高职院校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俄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国际化的进程中,积极吸取国外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加深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合作,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各种模式的国际合作办学方兴未艾。随着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日益推进,我国同俄罗斯等国的政治经济互动日益频繁,俄语人才的社会需求日趋旺盛,黑龙江省的高职院校把握契机,利用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掀起了开展对俄合作办学的热潮。与此同时,教育部16号文件的颁布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改革提上日程,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将职业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阶段。黑龙江省广大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借中俄国际合作办学之力,努力打造特色的优质的高职教育,推进俄语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俄语专业大多出现在世纪之交,正值中苏(俄)两国外交及边贸复苏,急于向社会输送“经贸型”俄语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交际能力、忽略文法的实用性人才。而今,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全球化不断加强加深,俄罗斯各领域飞速发展,与我国交往日趋频繁,社会需求俄语人才的领域更加宽泛,标准也更高,要求更全面。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转变,高职院校的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应随之调整,由“技术应用型”转变为“高素质技能型”,从“学科专业性”向“社会职业化”转变,主要培养从事旅游、经贸、农业、建筑、产品加工等行业的一线俄语工作者。开展中俄国际合作交流办学,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中俄合作办学,在原有的办学体制基础上增加新的办学模式,扩大现有的办学规模;将两国不同的教育体系、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扬长避短,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经验,使彼此融合,促进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我省高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俄语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俄语人才培养探究

毋庸置疑,我国和俄罗斯都是传统体育大国。中国曾先后主办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南京青奥会等重大赛事,还即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俄罗斯也曾主办过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足球世界杯等汇聚世界目光的赛事。国际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世界各地运动健儿梦寐以求的舞台,更是各国体育爱好者之间文化交流的平台。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在为外语人才提供不可多得机遇的同时,也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体育俄语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体育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大型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纷纷移师到中国举行,造成体育翻译人才需求量日益增长的状况。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显示,中国每年会举办约一百场国际体育赛事,而每一场赛事都离不开外语人才的“桥梁”工作,如北京奥运会就招募了上万名外语志愿者,广州亚运会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派出了5441名懂基础体育翻译的志愿者[1]。中国科学院翻译科技工作者协会曾一篇《中国地区译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人员中62%为外语专业毕业生,仅2%为翻译专业教育背景[2]。根据对译员擅长领域的统计来看,擅长体育翻译的译员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1.29%,位列全部22个翻译专业的倒数第四位。由此可见,体育外语人才严重短缺,远远无法满足大型赛事举办需求。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最大邻国俄罗斯的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已逐步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典范。两国已将交流合作拓展到各个领域,包括文化与体育方面的合作,如“中俄体育交流、大众体育与健康合作论坛”“中俄区域间体育交流合作会议”“中俄跨境马拉松赛”“哈尔滨中俄体育交流周”等。除俄罗斯之外,俄语还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官方语言或第二官方语言,在乌克兰、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国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通晓俄语。随着我国与这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之间的体育交流逐渐增多,在对体育外语人才的培养中,俄语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门语言,并且在未来与各国关系不断升温的前景下,全社会对体育俄语人才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

二、高校体育俄语人才培养现状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七十余年,从一开始一边倒的“俄语热”,到六十年代初全国各类院校极大压缩甚至取消俄语专业的设置,再到九十年代随着两国政治、经济逐步展开合作,对俄语学习的兴趣逐步回温,直至今天的进一步升温,我国高校俄语专业几经波折、历经坎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俄语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也经历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逐步转变,即从单一型语言人才到复合型“俄语+”高级应用人才的转变。一部分外语院校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了新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与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商学院合作,推出了“俄语+知识产权”“俄语+国际政治”“俄语+工商管理”的“3+2”跨学科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3],中央民族大学俄语专业则调整为“俄语+一门中亚语言+俄罗斯、中亚社会与文化知识”的培养模式,开设了中亚国家语言、中亚宗教、中亚研究等特色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了“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双学位模式[4],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将俄语与法律、金融、数学等专业结合,还有其他一些高校设置了“旅游俄语”“商贸俄语”“石油俄语”“地质俄语”等跨学科课程。然而,体育学科在俄语人才的培养中并未受到重视。从2002年起,我国体育类院校陆续开设了体育外语类专业,目前已有十余所,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旨在培养掌握熟练英语和一定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的,能在外事、教育、体育、文化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从事翻译与教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据了解,除了北京体育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17年增设了俄语专业外,其他体育院校的外语专业目前均仅招收体育英语方向的学生,并未重视体育俄语人才的培养。虽然体育俄语人才严重不足,但国内综合性高校和外语院校并未将体育学科纳入专业学习,也没有推出“俄语+体育”的培养模式,而体育类院校也将体育外语的教学聚焦在体育英语上,并未重视对俄语的需求。所以,具有针对性的体育俄语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补缺。探究该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高校俄语生源极度匮乏。由于前苏联解体,世界范围的俄语学习陷入低谷,我国目前中学俄语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曾经开设俄语课的中学陆续停开俄语课程,导致参加高考的俄语考生数量锐减。目前,开设俄语课程的中学主要集中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北等省份,其中俄语学习氛围最好的是黑龙江省,但中学俄语教学也在严重萎缩,而且主要集中在县级中学及农村中学[5]。我国中学俄语教学已经陷入困境,这一现状影响并限制了高校俄语教学的发展。(二)高校学生学习俄语积极性不高。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增多,全国上下普遍掀起了学习外语的热潮。然而,不难发现,在这股热潮中也存在某些倾向。除了英语之外,高校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日语、韩语、法语、德语等语种上,而俄语则少有人问。大部分学生选择法语、日语作为二外进行学习,选择俄语的则少之又少。(三)高校俄语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我国高校俄语人才培养采取的主要是学术型和应用型的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的人才,前者倾向于为高等和中等学校培养师资力量,后者则更侧重于塑造从事翻译工作的译员。然而,需要俄语译员的领域千差万别,从文艺、体育、外事、商贸,到农业、通信、地质、石油,不管哪个领域都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俄语专业毕业生通常知识结构单一,仅具备单纯的语言能力,而缺乏自己将要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初入职场时十分吃力,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来熟悉该领域,造成时间与机会的浪费。(四)高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相近。我国高校俄语专业通常以传统的俄语语言教学为重点,旨在培养具有俄语语言技能的工具型人才,课程设置以语言技能为核心,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主,一般开设的课程有“精读”“语法”“视听说”“写作”“国情”等,再加上一些“文学选读”“报刊选读”之类的课程。虽然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经贸俄语”“法律俄语”这样带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性质的课程,但与其他课程缺乏有效连接,且课时较少,能够教授的内容极其有限,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俄语界大力提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有少部分高校推出符合本校特点的“俄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如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五)体育俄语师资力量不足。目前我国高校俄语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属于语言文学类教师,本身缺乏体育方面的学习、实践经验,对体育学科知识知之甚少。若学校开设体育俄语相关课程,教师往往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准备工作,效率低下且备课内容难以深入。(六)体育俄语教材建设滞后。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及内容,也是教师授课的参考与依据。国内体育俄语教材严重缺乏,目前了解到的仅有北京体育大学编写的《体育专业俄语阅读》和《俄语体育字典》作为俄语公共课教学的教材与参考资料。

三、高校体育俄语人才培养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