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9:11: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二语习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二语习得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摘要】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为教师增加了更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外来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和畏难心理,这也会使教师失去教学的积极性和不断创新性,这样就会使英语教学发展停滞不前,但是,通过引入二语习得理论就会对英语教学的现状有所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语习得对英语教学的重要影响,能够体现出二语习得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第二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二语习得;英语教学;重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体系和模式中逐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尤其对于英语语言的教学,传统的方式使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同时学生因为学习困难也不愿意学习外语,所以,二语习得理论的引入十分重要,不仅仅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将教学重点逐渐转化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纠结于某些语言上的错误,这对于教师来说,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自由主动地研究英语语言的基本内容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使英语教学不再成为难题,而是教师和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语言学习过程,促进英语教学能够快速地发展。
一、二语习得理论介绍
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内容。二语习得理论结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基本理论构成了二语习得理论,其中主要包括普遍语法论、监控理论以及环境论等三个构成部分。首先,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通过遗传基因能够赋予人类最普遍的语言知识,这种先天性的语言就叫作普遍语法,科学家认为,如果没有该天赋,那么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都无法习得,因为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数据在输入的过程中并不充分,不能够达到习得的程度,所以,普遍语法论能够广泛适用于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也是最基本的理论;对于监控理论主要包括了情感过滤假说、语言输入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以及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这5种假说。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介绍一种假说为例,针对其中的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而言,克氏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需要经过习得和学得两个过程,其中习得主要是指学习者借助与外界的广泛交际和实践,并没有意识到接收到了该语言,同时能够在无意识下,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得主要是指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并且通过理性的方式理解这种语言,所以能够充分地看出,习得能够使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更加充分和自由,表达方面也比较流利,而学得则会使语言的学习更加趋于刻板化和教条化,是对语言有规则的监控,这就证明了习得的重要性,这就是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总之,二语习得主要取决于主体对于目标语的文化的趋同、接触、接受以及适应程度。
二、二语习得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二语习得视野任务型教学研究
摘要:二语习得不能决定学习者语言发展的方式,随着教师开展交际活动,研究人员开始评估这些活动的有效性。任务型教学对以意义为基础的活动关注和研究表明,该方法将学习过程视为一种学习实践过程,它主要通过参与来鼓励学习者的系统发展。实践研究确认这些面向任务型学习者的举措是有益的,因为该策略模式避免了PPP模式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语言教学;二语习得;任务型教学
1第二语言习得再认知
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是PPP:呈现、实践和产出。重点介绍阶段之后是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旨在使学习者能够快速、轻松地呈现活动内容。在实践阶段提供自由、灵活地应用习得的语言机会,目的是巩固所学内容并扩大其应用范围。这种方法有许多优点。首先,这让老师很欣慰。教师负责教学全过程,并具有明确的专业角色,组织起来相对容易,因为教师掌握“教学过程”,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确保学习过程。PPP方法与融媒体技术捆绑在一起,这些技巧使教师能够编排课堂行为,其实质就是教师使用一种防御性的方法论思想来促进学习,其结果是教师有信心决定学习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外语学习的成就水平很低,学生通常离开学校时较少应用所学语言。换句话说,大多数语言学习都与相对失败有关。有天赋的学习者才能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熟练程度。类似地,比较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方法因素对语言习得总体成功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1]。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对比鲜明的语言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语言输入,不管是如何提供的,只要提供了一些原始材料,学习者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回顾他们对目标语言系统的看法。第二语言习得(SLA)实践研究已经证实,教学模式不能决定学习者语言发展的方式,学习者操作的过程是“自然过程”。教师和学习者不能简单地选择要学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教学大纲是“内置”给学习者的[2]。因此,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是考虑到这种语言观的变化,并探讨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Long(1983,1988)已经证明了教学确实有效果(尽管上面引用了Fathman1976的研究结果),但是这种效果是间接的和非即时的。Long通过研究认为,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是很重要的[3]。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在特定的课程中关注特定的形式。因此,为学习者提供教学是很重要的,但是人们不应该期望看到任何特定的教学“目标”对任何特定语言“目标”的直接和具体的影响。
2任务型教学新视角
2.1任务型教学
二语习得在英语教育的作用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英语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阶段,人们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的培养,认为英语教学是现代化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素。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英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在很多领域都涉及英语的使用,所以加强对学生的英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各个阶段学生的英语教育,还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但是在此期间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而言,仅仅掌握母语是不够的,这样并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地发展下去,要想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二语习得;年龄问题;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在原有的英语教学体系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在英语课上,教师采取较为传统的方式授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心学、用眼看、用耳听、用脑记,教师则需要将学习内容讲述给学生,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体系也有了新的认识。在21世纪,英语教学被很多教育学专家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课程,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合理地运用合作式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式。[1]很多教师对于英语教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因为很多时候教师认为英语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英语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现如今学生不仅仅要精通母语,还必须学好英语,二语习得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的必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掌握好另外一种语言,首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才会更好地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
一、二语习得的教学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英语教学几乎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所以二语主要指的就是母语(汉语)和英语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现有的母语教学做得比较好,小学主要讲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初中和高中开始一些古诗和文言文的讲解,而到了大学,如果涉及汉语言课程的时候,就会研究一些更加深入的内容。除此之外,第二语言教学已经深切地融入实际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很多教师也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有着过高的要求,甚至出现了学生超负荷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小学和初中较为常见。一些小学生已经被迫去背更多的英语单词和英语词汇,实际上教师和家长的这种做法并不能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孩子家长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注重适龄学生的教学方式。[1]
二、二语习得中英语教育存在的年龄问题
二语习得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探讨
摘要:对于国内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而言,如何做好英语教学工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就此阐述了二语习得理论的几种假设,进而探讨了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本质;假设;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这一观念形成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与规律的深入研究,对于现代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者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着眼于不同角度来研究二语习得理论,其中以克拉申所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最为完善。笔者基于克拉申关于二语习得的过程与本质的几种加设展开论述,并就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展开如下论述。
一、二语习得理论的几种假设
(一)习得与学得加设
克拉申提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能够通过两种途径获取语言的能力内化目的语,首先是利用语言习得,基于语言体系的无意识构建来获取语言能力,利用自然习得,通过目的语的无意识交流提高语言能力。其次是利用语言学得,即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并获取语言能力的过程。
二语习得在母语教学中运用论文
摘要: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语言的共性特征与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习得进程,要适当利用母语资源,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在教学中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关键词:二语习得母语积极作用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及影响是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研究者的共识,但也一直是语言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许多学者坚持母语表达习惯和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就是逐渐克服母语干扰,养成目的语表达和思维习惯的过程。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促进作用。McLaughlin和Taylor认为,母语的使用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过程,即运用以前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1]11。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文秋芳,郭纯洁等)也认识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2]。
一、语言共性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语言共性大致有以下几点:
(1)所有的语言都使用有限的离散语音,它们相互结合构成有意义的成分或单词;这些成分和单词可组成无限的句子。
二语言习得中输入研究论文
一、综述
在二语习得范畴内,研究者们对输入概念的界定各有侧重。R.Ellis的定义是讲母语者或二语者对其他二语者所说的语言。[2]他的定义只有口头输入,没有包含书面输入。Richards等人认为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接受到的并能作为其学习对象的语言。[3]该定义比较全面。国内学者给出的输入定义和Richards等人的接近[47],兼顾口头输入和书面输入,这也是本文采用的输入概念。
最初的输入概念是Coder在“学习者的错误的意义”一文中作为一个理论话题提出来的。[8]最早引起语言学界重视的是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他提出了“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veinput)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基本公式是“i+1”。“i”代表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知识部分。[9]Krashen和Terrell随后又论述了“输入假说”有四个方面的含义:(1)可理解的输入理论与习得(acquisition),而不是与学得(learning)有关;(2)习得是通过理解稍微超出已有的语言知识而完成的,需要借助于语境和非语言信息;(3)当交际成功时,当输入得以理解时,也自然就有了可理解性输入;(4)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逐渐显现出来的。[10]
Long认为,二语学习者和母语学习者一样,学习成功者总是以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特征的。他认为互动式输入比非互动式输入更重要,充分强调了使语码变成学习者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重要性。[11]
Schachter概括出四种输入:简单输入(simplifiedinput)、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否定输入(negativeinput)(指向学习者提供其交际的意图并不成功的信息)和充分输入(sufficientinput)。对以上四种输入,Schachter觉得它们都不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1213]
Vanpatten建构了“输入加工假设”(inputprocessinghypothesis)。从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角度来考察输入如何在二语习得中发挥作用。认为人脑只会对有意注意到的输入集中精力进行加工,从而促进二语的习得。[14]
剖析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埃利斯,1985)。在这里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在教学情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近年来,人们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日益重视。
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焦点话题之一。也可以说,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最明显、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学习第二语言呈现低龄化趋势,在我国,有些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多数为英语),对于那些连母语都不能完全掌握的孩子而言,过早学习第二语言真的有利于语言发展吗?人们普遍认为,儿童比成人更擅长学习第二语言。对此,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研究。
1关键期假说
在这个领域,影响最大的研究是伦尼伯格所提出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PeriodHypothesis)。关键期假说认为儿童习得语言更有优势是由于生理因素,他认为人的大脑在两岁至青春期(10-12岁)之前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的学习者不会像在关键期内的学习者一样成功,而且很容易产生外国腔。这是因为,青春期以前,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参与了语言学习,大脑可塑性较强,语言习得较快,也较为成功;而在青春期后,大脑发生了侧化,逐渐失去可塑性,语言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
2关键期的相关研究
小议年龄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埃利斯,1985)。在这里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在教学情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近年来,人们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日益重视。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焦点话题之一。也可以说,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最明显、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学习第二语言呈现低龄化趋势,在我国,有些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多数为英语),对于那些连母语都不能完全掌握的孩子而言,过早学习第二语言真的有利于语言发展吗?人们普遍认为,儿童比成人更擅长学习第二语言。对此,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研究。
1关键期假说
在这个领域,影响最大的研究是伦尼伯格所提出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PeriodHypothesis)。关键期假说认为儿童习得语言更有优势是由于生理因素,他认为人的大脑在两岁至青春期(10-12岁)之前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的学习者不会像在关键期内的学习者一样成功,而且很容易产生外国腔。这是因为,青春期以前,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参与了语言学习,大脑可塑性较强,语言习得较快,也较为成功;而在青春期后,大脑发生了侧化,逐渐失去可塑性,语言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
2关键期的相关研究
关键期这一假说,是针对母语习得提出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对于关键期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学者们看法不一。反对关键期假说的学者提出非生物基础的解释,认为语言输入和认知发展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习得水平出现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赞成关键期理论的学者则以实证研究为依据,坚信关键期假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被推翻。
第一语言练习研讨情形
摘要:本文对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理论性的综述,从语音,句法,语义等方面介绍了近十年国内外母语习得研究的新发展,旨在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学习第一语言以及第二语言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第一语言;儿童;第二语言
一、引言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第二语言的学习,但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母语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儿童很容易就能掌握他们的母语,然而对于二语的学习,特别是课堂上的二语学习,学习者常常遇到很大的困难。是否可以从相对系统完善的一语习得研究中获得启发,从而更好地进行二语的教与学呢?本文的出发点是:了解第一语言习得是认识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国外已有很多研究(Skinner1957;Chomsky1965;Bloom1971;)专门针对儿童的母语习得这个领域;国内也有部分学者(朱曼殊1986;李宇明1992&1995;李行德1997)对儿童的汉语习得进行了观察总结。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回顾第一语言的早期理论和研究。接着重点介绍第一语言习得在过去10年(1997-2007)的研究发展。
二、第一语言习得早期理论和研究的简单回顾
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源远流长。最早的语言习得实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埃及法老Psammetichus为了验证语言起源,命人将两个刚出生的婴儿置于荒山茅屋中,严令照料的仆人不得在两个婴儿面前讲出一个字来,否则格杀勿论。据说当时得到的是现在土耳其北部边陲某部落的语言。同样的在15世纪,苏格兰的詹姆斯四世重复了当年Psammetichus的实验,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希伯来语。由此可见,人们对一语习得的关注由来已久。当然,从现代语言习得的角度分析,这些实验的可信性很低,但是这些实验暗示了以前的人们对语言习得的这样一种看法:语言能力是天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习得母语的独特能力,第一语言习得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生物学,人类学,病理学,心理学,神经学,社会学等等。下面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回顾。
英语教学语言理论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而不是二语教学。接着在克拉申理论中的语言“习得”和“学得”的基础上,就如何把语言习得的许多经验转移到外语教学活动中,改良外语教学的模式,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二语与外语克拉申理论习得与学得
现阶段英语教学涉及面很广,反映在外语学习或教学上就存在着许多看法和观点。由于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习得的机制对于我们显得既异常又熟悉,同时又是那么陌生。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本人一直希望能探索一条适合国人学习英语的捷径,但又始终有不尽人意之处。究其原因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就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着重点。本文就英语教学现阶段的语言“习得”和“学得”展开一些探讨。
一、现阶段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究竟是二语还是外语,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二者的差异问题。目前大家对此的看法比较一致(Stern,1999:16)。“二语”常常指两种情况:第一,任何一门晚于母语而被习得的语言;第二,从掌握语言水平的角度看,指的是一个人所讲的‘弱式’语言和“次要”语言。所以“二语”指的是在本国内,人们学习并使用的某个非自己母语的语言;第二语言一般指在本国与母语有着同等地位的一种通用语。“外语”指本国语言以外的语言,自己国家以外的某个言语社区所讲的、非自己母语的语言。因此,英语在我国不是第二语言,而是外语。在我国环境里进行的不是第二语言习得而是外语学习。或者说,中国的英语教学至少在目前仍属外语教学。
二、语言“习得”和“学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