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8:39: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儿童心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儿童心理

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农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其中,农村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在缺乏经济支持、父母关爱的条件下,由于其身心发展问题而作为一个弱势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心理健康与人的正常生活和身心成长都有很密切的关系,面对农村儿童这个群体,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其心理状态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这其中的作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治理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对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吴雪文编著的《我国东部农村儿童健康服务模式探索》一书聚焦农村儿童这一群体,从应用心理学角度出发,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梳理了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全面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农村儿童心理的作用机制,以求探索出应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并展望了未来农村儿童的抚养模式。此书对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参阅价值。从整体看,全书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色。

1从专业心理学理论中溯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渊源

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农村儿童的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相关报道看,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不言自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要获得解决,从研究人员的角度看,首先要从专业角度对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机制作全面的剖析。作者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研究现状,点明了国内儿童健康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并从心理学最经典的理论出发,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放到心理学理论的场域下进行关照研究,分别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和增权理论体系出发,尝试对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验证。作者并未就哪一派理论更符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机制作出直接回答,而是客观展现各种理论中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部分,并就相关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在做到客观、理性的同时,也留给读者一定的思考空间。

2实证案例分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诱因与健康干预效果

农村儿童现实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作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秉持对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敬畏,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多个层面探究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以获取最具说服力、最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作者以浙江省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为分析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多样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该书在借鉴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颇具创新性地探析了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三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环境适应方面,该书探讨了儿童对环境产生适应障碍的具体表现,并给出了具体的心理调适办法。在上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健康干预的探索,从“干预前评估—干预中实施—干预后评估”全环节对健康干预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后续农村儿童健康发展对策的提出提供实证支持。

3展望未来农村儿童的健康服务模式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

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基础时期,而此时父母的亲情和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陪伴和教育引导,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造成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揭示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情绪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首先是从情绪改变开始的,当人们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生活发生不良变化时,就会通过情绪的发泄来表现对外界的不满。儿童时期身心发展变化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特质,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差,情绪的稳定性差。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失了最佳交流倾诉对象,缺少亲情温暖和安全感,也缺乏周全的监护和良好的家教,情绪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孤独感、焦虑恐怖感、沉默寡言、喜怒无常、脾气不好、自暴自弃等。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情绪控制不住’的孩子占68%,与同学、老师、监护人发生争执并次数大于三次的占了27%。”[1]

(二)行为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潜移默化性、长期性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个性特点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步形成的。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既缺乏亲情关爱,又缺少严格管教,加上监护人监护不力,社会环境负能量影响,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偏多。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抽烟、饮酒、逃课、撒谎、打架行为的概率都高于非留守儿童[2];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铺张浪费、卫生习惯差、不团结同学、不尊重关心他人、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也明显偏多。

查看全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究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安全感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分别对460名留守儿童进行施测,结果显示:①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呈现性别、年级和与谁生活在一起(与父母一方、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显著差异;②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呈现年级和父母务工情况(单方出外务工和双方出外务工)的显著差异;③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安全感存在显著相关,即社会支持系统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的高低。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感现状

一、问题提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而被长期留在家的不满18岁的未成年儿童。作为未成年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造成的种种心理不健全的偏差现象。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拓展,旨在了解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安全感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探究社会支持系统是否会影响其心理安全感,通过了解这批特殊人群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安全感的关系,提醒外出务工的父母关注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问卷调查对象为江西省Z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一共发放465份问卷,经整理去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数据439份,回收率是98.2%。(二)方法。采用社会支持系统问卷和儿童安全感量表。正式问卷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个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社会支持系统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有多少个朋友、与邻居、同学的关系,遇到困难会向哪些人求助等十道题目,从朋友、邻居、同学、老师、父母等多个角度去衡量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三部分是儿童安全感量表,该量表一共24道题目,每个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分为5个等级。

查看全文

舞蹈创编与儿童心理适应性论文

摘要: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事儿童舞蹈创编应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编排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文章指出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关键;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编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矫治思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从而使孩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方面缺少了正确的指引,不仅对儿童个人的性格、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引起整体国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变动。

(一)性格障碍

在儿童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在成长的重要环节上缺少的恰恰是这份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缺少了常人所无法给予的爱,处在身心迅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儿童,有了烦恼和焦虑却没有了可以倾诉的人。没有了他们至亲至信的人的呼唤,在心灵发展上就会感到无比的空虚,至于他们的看护者或因为年事已高或由于农活太多或由于科学文化水平有限而无暇顾及儿童情感上的变化,他们最起码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由此丧失。儿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性格上就会表现出自卑、任性、悲观、暴躁、行为怪僻、内心封闭、不愿与外界接触等特点。这种特点经过日积月累,对自身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二)人格发展障碍

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期,随着与父母及外界关系的日渐疏远,在人格的成长发展上也遇到了障碍。一系列的人格缺陷如嫉妒他人、憎恨他人、与他人的交往不真诚、不友好、欺骗老师和家长等问题由此滋生,甚至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严重影响了儿童心理素质的提升。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5%,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旷课甚至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这就足以说明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存在相当大的障碍,实在令人担忧。

查看全文

儿童心理学手术室设计研究

摘要:[目的]合理地布置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方法]通过儿童心理学的概念解析,以儿童病人作为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和生理需求进行考虑,对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设计进行研究,通过结合福州市第一医院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设计实例进行解析。[结果]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设计必须契合儿童的心理需求,缓解患儿紧张不安的情绪;设计要遵守儿童心理特殊性原则、空间功能与性质原则、重视舒适性和治愈效果原则、协调统一各元素原则;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设计要重视空间色彩设计、材料设计和人文关怀的注入。[结论]通过对医院手术室患儿等候区的合理设计,不仅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且能让患儿尽早康复。

关键词:儿童;等候区;心理学;手术室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0~14岁儿童占全国人口的16.60%,约为2.23亿人[1]。作为社会上特殊的群体,他们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新的希望,具有变化快、可塑性大的特点。但儿童无论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相较成人有明显差距[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仅关注儿童的生理方面,其心理层面也越发得到关注。医院作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重要载体,在儿童成长的经历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相较其他医院部门手术室带给家属或患儿的压力较大,容易引发儿童脆弱的心灵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进而有紧张、害怕等心理,甚至出现哭啼、抗拒等反应[3],导致手术的进行遇到一定的阻碍,甚至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计势在必行。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WilliamThierry.Preyer出版《儿童心理》[4],为儿童心理学出现奠定了基础。21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理论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从儿童教育方面[5-6]到身心健康[7]、保健[8]等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心理方面的依据。现阶段,对于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设置的研究较为少见,虽然许多医院手术室开设了儿童病人等候区,但缺乏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儿童心理学就是研究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9]。本研究基于儿童心理学概念对手术室如何设置儿童病人等候区进行解析,并总结出设置儿童病人等候区的作用和意义,以期为其他医院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置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

1儿童心理学与等候区设计研究

1.1儿童心理学对等候区设计的影响。儿童病人等候区的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使用,还具有影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所处的空间直接刺激到儿童的感知,因此在手术室儿童等候区的空间设计这一独特的空间时要关注其心理及生理的发展。要根据患儿的生理、心理对其所在空间的需求对等候区进行调整[10]。对于儿童来说,对手术室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之后的一系列情绪和表现,如果儿童病人等候区设计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就有利于手术室在儿童心中塑造出积极的形象。1.2儿童病人等候区的特殊性。1.2.1儿童的特殊认知性。儿童时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抱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却没有安全常识。此外,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应对心理压力解决能力低下,在医院容易引发悲观消极的情绪[11]。因此,在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置中要根据儿童的特殊认知性进行空间设计,激发儿童积极情绪。1.2.2儿童的强烈依赖性由于儿童处于神经系统发展育不完善的时期,身体机能仍未达到可以保护自己的水平,他们自己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出于保护自己的天性,会对于周围环境和身边的人产生依赖感,特别是熟悉的人或物有强烈的依赖性。儿童作为生活环境变化的反应者,在应对环境的变化和缓解或消除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相较于成年人低很多。儿童没有能力去预防和消除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儿童只能被动地对这一变化做出反应[12]。所以,大多数患儿在手术时由于人或物的陌生而产生不良的反应,导致出现悲观情绪。1.2.3儿童的年龄特征。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经历不同的事物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大脑内神经中枢系统间联系,儿童以此不断学到新的知识。对于儿童来说,外界的所有事物尤其新奇,也使得其成长速度极快[13]。随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不同的空间尺度对儿童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计中应根据儿童生理的和心理的特征,充分考虑儿童的空间尺度需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设置等候区空间。1.3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设计原则。1.3.1符合儿童心理特殊性原则。在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内部空间设计时尤其需要关注儿童的感受。紧张、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不仅会影响病情的好转,还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患儿病情。所以,这也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工作期间要格外关注患儿的情绪,并对患儿消极反应进行疏导和缓解。在进行手术室等候区空间设计时要努力为患儿营造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需求的空间,使患儿在欢乐的感受下进行治疗[14]。1.3.2符合空间功能与性质原则。在进行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设计时要求平面布局、色彩设计及材料运用上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所以,等候区空间设计要符合空间的功能需求和性质。使得等候区在达到空间使用需求时也充分迎合了儿童病人对等候区空间的生理和心理需求[15]。1.3.3重视舒适性和治愈效果原则。有调査显示:医院手术室要注重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为儿童病人服务的硬件设施,此外也需要关注等候区在缓解、慰藉患儿心理软件设施。手术室压抑的空间会使儿童出现不良反应,而等候区空间有缓解患儿紧张不安情绪的作用。因此,通过对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内空间合理设计,营造一个让患儿满意的治愈空间,对患儿产生良好的康复效果。1.3.4协调统一各元素原则。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相互联系的,需确保所有元素协调统一,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内部空间设计,不可忽视每个元素的作用。色彩设计、材料设计同时也对平面布局有较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感受。协调统一设计等候区中所有元素是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内部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方面,也是展现空间特质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2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设计———以福州市第一医院为例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较多,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查找近7年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期刊论文,并对符合要求的论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为后绪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查看全文

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品质提升策略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引导和管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领路人,更应主动肩负起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任务,多路径走进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真实的心理,开展多样化活动引领他们心理品质的提升。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实际,尝试以心理社团为载体,以绘本阅读为抓手,对留守儿童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以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品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社团; 绘本阅读; 留守儿童 ;心理品质

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之后,城市中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目前,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生活状态层面,对留守儿童心理品质关注不够。因此,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以心理社团为载体,以绘本阅读为抓手,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品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同类组团,精准发力

借助心理社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首要任务是科学地组建心理社团。在组团时适宜采用同类组建的方式,以便教师实施精准辅导。1.采集信息同类组团建立在学生信息采集基础上,围绕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进行多方面的信息采集。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交流,初步掌握社团成员信息。为更好地获取留守儿童信息,深入留守儿童家庭,通过与爷爷奶奶、亲戚和邻居等交流,获得更加翔实的信息,也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获得了精准把握,梳理出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心理脆弱、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缺乏自信心、自我封闭现象严重、不善于与人交往等。2.组建社团在采集信息基础上,需要教师合理地组建团体。社团成员由于是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缺乏较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如何提高团体辅导的有效性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小组组建时,在遵循儿童意愿基础上,再根据小组学习需要进行适当的微调,确保各个小组之间的均衡性。组长采用自荐和推荐的方式,小组成员进行自我推荐,在此基础上综合小组成员推荐,给小组成员自主选举组长的机会。再由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做到扬长避短,发扬小组成员优点,规避组员不足。3.激励评价心理社团组团后,为了更好地发挥心理社团载体效应,还应建立起激励性评价机制,以奖励为主。小组成员颁发一个荣誉册,每次得到荣誉后,将荣誉贴贴在荣誉册中,每满5个荣誉贴就可以换取一个小礼物,主要是学习用品、玩具、食物等。再根据不同的活动周期,对学生进行相应激励,一个月为一个周期,根据社团成员一个月获得的荣誉贴进行月度评价。获得月度“荣誉之星”的成员,不仅可以获得心仪的礼物,而且教师也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喜报等。激励评价将过程性激励与终结性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激发了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心理。

二、用心取材,架设支点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留守儿童社会性事件的发生,留守儿童群体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视角也呈现多样性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本文对近年来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经济发达地区务工[1],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半年以上,孩子(18周岁及以下)[2]留在户籍当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3]。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一方缺席或双方均缺席的儿童更易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5]。与此同时,我国留守儿童的犯罪率较高,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6],这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我国各界人士呼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论述,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水平,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1心理弹性的概念

学术界对于心理弹性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弹性是指一个人成功度过挫折和困难的能力[7]。LUTHARSS等[8]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困境、重大压力或挫折等消极事件时能成功应对的过程。有些学者如MASTENAS[9]认为心理弹性侧重于结果,是指个体在经历困境或重大压力后仍能适应良好,产生积极的结果。OLSSONCA等[10]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归为3类,分别为个人能力、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这为我们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思路。虽然学术界对于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公认的一点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紧密相关,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11]。

2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现状

查看全文

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而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应运而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现象十分普遍。父亲作为子女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从性别角色意识、社会化发展、人际情感、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等方面,论述父亲缺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剖析内在原因,在文末对父亲缺位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关键词]父亲缺位;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父当以教为事”;“父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早已为古人所重视。尽管我们有注重父亲教育的传统,但在实际生活中,承担教育子女重任的往往是母亲。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男性把大多数精力投放在供养家庭,逐渐淡出教育子女的中心,这种现象在留守家庭体现得尤为明显。长期与子女两地分离的居住生活模式,使得成年男性很难完成作为父亲的教育职能。事实上有父亲,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父亲的陪伴,这种困境对处在快速发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父亲缺位(fatherabsence)”(又译“父亲缺失”、“父亲缺席”)是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1]。父亲缺位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形:一是躯体层面的缺位,即父亲“身”的不在场,包括外出工作、离婚或去世等情况;二是心理层面的缺位,即与儿童情感疏远,无法尽到父亲职责的功能性缺失。本文主要关注第二方面,留守家庭中父亲因外出务工无法实现教育功能的缺位,对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2]心理造成的影响。上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参与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995年瑞典《父亲法》生效,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近二十年来,国内研究人员着手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探讨,开始关注父亲缺位对儿童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但研究对象多为全体儿童,没有观照父教贫瘠的留守儿童群体。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领域的成果虽然丰富,但与父亲缺位现象相关的已有研究中,大多为针对其影响留守儿童某一方面心理或行为的量化实证探索,尚未出现关于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的研究。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其中96%的儿童由祖辈监护人照顾[3],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现象严重。因此,本文聚焦于留守家庭中的父亲缺位现象,重点探讨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层面产生的影响,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种与自身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4]。个体的性别角色意识与文化密切相关,其获得与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社会或文化所认可的价值观念的内化。Biller等人将性别角色划分为性别角色定位、性别角色偏爱以及性别角色采择三部分,分别对应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知评价、情感态度以及行为取舍等方面[5]。由于社会分工和角色期待的差异,父亲和母亲在儿童性别角色意识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已有研究发现,相比父母双全的家庭,离异家庭中单独抚养子女的母亲大多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她们的日常行为中传统意义上女性的性别角色行为较少。留守家庭中,由于父亲的长期缺位以及日常抚养者的相对高频接触,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榜样示范作用势必会对儿童的性别角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父亲缺位对留守男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在农村,男性劳动力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和权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的父亲在很多方面都是男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1.长期与母亲或祖辈共同生活,弱化留守男童的男子气概由于居住地和工作地路途遥远,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进城务工的父亲往往很少回家。一年或几年回家一次,每次相聚时间十分短暂,种种因素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父亲的记忆比较模糊。无论是与母亲共同生活,还是由祖辈隔代抚养,“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以及“阴盛阳衰”的家庭气氛,导致部分留守男童缺乏阳刚之气,形成内向阴柔的个性,攻击倾向下降,暴力行为减少,男子气概弱化。因为父亲外出工作,家庭原有的平衡结构被打破,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的一切事物都需要交给母亲打理安排,日常频繁的互动极大提高了男童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程度。与此同时,女性情感细腻、温和内敛等性格特质逐渐对男童的个性产生影响,母子联系空前紧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不再满足于母亲的安排和掌控,母子关系又会陷入紧张和矛盾状态,短暂的平衡再次被打破,这种亲子互动模式也会对男童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2.父亲外出务工,强化留守男童的家庭责任感父亲依靠自身辛勤劳动,改善了家庭原有生活水平,为子女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好处被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因此,父亲进城工作给整个家庭带来的积极变化值得肯定。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家族中的男孩往往被寄予厚望。从小目睹父辈为了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外出艰辛打拼,母亲含辛茹苦操持家务,照顾幼子侍奉老人,会激发男童的家庭责任感以及改变现状的信念。在成长的关键阶段,虽然没有父亲的陪伴,但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树立了榜样,男童尚且年幼时便会形成家庭观念,将父亲的做法作为自己日后的选择,待到成年时同父亲一道肩负供养家庭的重任。总之,长期与父亲分离的确对留守男童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会促进其家庭意识的萌发,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二)父亲缺位对留守女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父亲作为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异性,会对其身心成长等各方面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父亲对女儿性别角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女性的认识层面,还体现在对男性的定位和偏好方面。1.繁重的体力劳动,消减女童的女性个性特质成年男性是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缺席使得与祖辈或母亲共同生活的留守女童往往要承担一定的体力劳动以及照顾老人的任务,与同龄非留守女童相比,她们得到的呵护较少,生活的磨练使其易形成刚强的个性。因此,她们具有某些男性化的人格特征,例如较强的攻击性和控制欲。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女生较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等四项症状因子得分高[6]。女孩多愁善感,心理较为脆弱,在情感上更依恋父母,心境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父亲缺位造成的家庭结构失衡对女童的影响更大,她们容易产生情绪障碍,进而出现攻击行为。小学阶段是儿童强化各自性别意识的关键时期,父亲在这一阶段具有母亲不具备的独特作用。他们可以帮助儿子加强对男性的理解,同时辅助女儿区别男性与女性的不同。而这一时期农村家庭中的父亲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子女成长。父亲的缺席使得女童无法得到来自异性的足够呵护,繁重的体力劳作又迫使她们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种种因素都影响留守女童女性特质的形成。2.父亲缺位影响女童成年后的择偶偏好研究发现,女儿的理想择偶偏好和实际择偶偏好会受到父亲在位与缺位的影响,父亲高在位的女儿在择偶时会更加偏好与父亲长相相似面孔,父亲中等在位、低在位以及缺位被试没有表现出这种偏好[7]。面对父亲长期离家务工的现实,部分留守女童选择理解并体谅父亲的辛苦和不易。如若母亲适时向儿童灌输父亲对她们的牵挂,以及为了全家打拼的观念,女童们年幼时便会形成对父亲的崇拜,同时在内心勾勒出男人的形象。她们认为养家是男性的职责所在,父亲的做法是极具家庭责任感的体现,待到成年,女童们便会偏爱并选择和自己父亲具有相似外貌或品质的异性。另一部分长期与祖辈或母亲生活的女童,因为长期无法获得缺失的父爱以及受到现实生活的磨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想法。她们更青睐“顾家”的男性,认为陪伴家庭的男性才会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这些女童日后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和父亲相似度较低的男性作为伴侣。

二、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