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歌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7:42: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儿童歌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儿童艺术歌曲探讨
学界对歌剧的历史性与戏剧性、艺术歌曲的文学性与思想性、民歌的地域性、群众歌曲的大众性等研究者较多,但对儿童歌曲涉及较少。当下流传较多的儿歌,多融合了童谣、经典儿歌、三字经、古诗等作品,有的还编配成精美的动画,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不可否认,这些形式对儿童歌曲的传播有着较大贡献,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还掺杂着成年人的流行歌曲。虽然各种儿童歌曲集大多内容丰富,但这些歌曲并没有取代《小苹果》《两只蝴蝶》等流行歌曲。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书中只提供乐谱,这对于不识谱的人来说学唱较为困难,而流行歌曲却时常响遍街头巷尾,随处可听。另一方面,这些书中的歌曲很少有音频和伴奏,而流行歌曲的伴奏却可以从网络上轻松下载。因此,儿童歌曲亟待改良。基于笔者多年对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的研究,现提出儿童艺术歌曲这一新体裁,并据此创作了十余首作品,配合钢琴伴奏并将其编纂成《新学堂乐歌》一书,由华夏文化出版社出版,希望对推动儿童歌曲创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新体裁名称来源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人声、钢琴相结合的一种独立的歌曲种类,因奥地利浪漫派作曲家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的作品风格而得名。其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大音乐元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力和欣赏性。艺术歌曲这一名词在中国可追溯到1919年前后,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从国外留学归国,带回欧洲艺术歌曲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并得到国内文化界人士的欣赏与喜爱,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组成部分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李叔同、黄自等一批文人、学者、音乐家的共同努力,艺术歌曲于上世纪40年代初达到了一个推广与创作的鼎盛时期。更可贵的是,他们把西洋的创作技法与中国的民族风格、民族语言、民族音调等本土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例如《教我如何不想她》《花非花》等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歌曲作品。儿童艺术歌曲可以算是艺术歌曲门类下的衍生物,笔者借用这一体裁为儿童创作歌曲。我国知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陈田鹤(1911-1955年),一生创作了27首儿童歌曲,多采用音乐理论家廖辅叔(1907-2002年)的歌词,也有些歌词由文学家赵元任、陶行知、韦瀚章等人创作。其中,绝大部分作品编写了钢琴伴奏,不单是和声的跟随,更多是与儿童演唱形成互动,成为演唱的伙伴。笔者认为,其为儿童艺术歌曲的原型。
二、儿童艺术歌曲与艺术歌曲的区别
(一)音域。成人创作的艺术歌曲(以下简称艺术歌曲),因要表现美声唱法以及演唱者的个人声音魅力,音域一般比较宽,常见十一二度,甚至更宽。但儿童的声带及歌唱方法都较为稚嫩,歌曲的音域要窄一些,一般控制在一个八度为宜。当然,一些经过正规声乐训练的年龄稍大的儿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巧,音域也可适当地扩展,但十度或十一度已是极限。(二)结构。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分节歌、通体分节歌等,篇幅比较长。而儿童歌曲的音乐结构应较为短小,以单乐段为宜。即使是大于单乐段的结构,其内部结构规模也相对较小。通常用两个或四个小节构成一个乐句,乐句等长,四个乐句形成方整结构,这与中国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起承转合的韵味。针对较大年龄儿童的歌曲,也可以采用两段体,或者带有再现的两段体结构,这样歌曲的内容比较容易展开,能够叙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如歌曲《村居》,整首歌曲共八小节(谱例1),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只有上下两个乐句,没有重复,却完整表现了整首古诗的内容。(三)旋律特点。艺术歌曲的旋律动机相对复杂,旋律线起伏较大,为了表现歌词内容,又极富戏剧性,矛盾冲突激烈。但儿童艺术歌曲为了让儿童易学易背,旋律要尽量简单,节奏接近口语,多使用重复,既可以旋律重复,也可节奏重复。在旋律创作方面可多采用五声音阶,五声调式的音程关系更易被低幼龄儿童接受,也便于儿童日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四)歌词。传统观念认为,艺术歌曲的歌词源于诗歌。从当前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歌曲的概念已被人们扩展并突破了,只要是旋律优美、格调高雅并有成谱钢琴伴奏的歌曲,无论歌词是否为诗歌,都可以归属为艺术歌曲。外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叙事,同时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中国艺术歌曲借物抒情比较普遍,多以歌颂祖国,思念家乡、父母等为题材。笔者认为,儿童艺术歌曲的歌词也应具有诗的特征,但是在选择和创作时,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有童真、童趣、童心。歌词的形式还要具有“韵美”的特质,一首好的歌词必定是一首好诗,语言精炼,主题集中,即使脱离了音乐,仍然是一首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当下的儿童歌曲歌词中说教意味较浓,需要将“美”和“教”相结合,借助于优美、生动、富于儿童情趣的形象,表达高尚的情调。知名词作家金波曾说“要赋予儿童歌词以诗的品格”。因此,无论从体裁、结构还是内容、意义上,古诗和儿童诗都是不错的选择。(五)钢琴伴奏。相对于艺术歌曲,儿童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部分似乎更为重要。第一,伴奏部分是旋律的依托,儿童需要依据伴奏把握曲调和音准。因此,儿童艺术歌曲的伴奏要“旋律化”,不能完全使用不带旋律的伴奏手段,可以有旋律与无旋律交替使用。第二,风格要儿童化,简洁、明了、精致,活动的低音尽量不要在较低的音区,要巧妙运用钢琴各音区的音色来表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伴奏织体不能像成人艺术歌曲那样丰富,尽量选择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与分解和弦。三种织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乐曲的段落交替使用。如果是两段体的歌曲,可以使用不同的织体来区分情感,烘托不同的气氛。第三,不忘民族化。和声的民族化最重要,用二音或四音代替三音,从而改变和弦的三度排列;用平行四、五度代替主、属、下属的进行;少用大小七、减七等色彩强烈的和弦。织体方面,不建议使用低音加和弦式的形式,因为这种织体适合用来表现气势恢宏的类似于进行曲的歌曲。建议多用短琶音,以及变化的旋律模仿,与旋律相互映衬,犹如一问一答般地充实整首歌曲。《绝句》的伴奏中几乎没有柱式三和弦的出现,完全用二、三度音程叠加(谱例2)。音区基本高于旋律部分,多用跳音及舞蹈性节奏。伴奏与旋律你来我往,生动地表现出两只黄鹂鸟在枝头嬉戏的场面。
三、儿童艺术歌曲的意义
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透析
摘要: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近些年来儿童歌曲的创作,得到了创作者们极大的重视,大批反映童心世界、志趣各异的儿童歌曲佳作相继问世,并且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和所有的歌曲创作一样,其形象的生动、意境的优美都是创作的艺术特点所至,而艺术特点是构筑音乐作品的核心和必然。
关键词:儿童歌曲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歌曲是音乐创作的一种体裁,它具有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特点。
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其年龄对象、形象生动、情感纯真、活泼童趣是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儿童歌曲对于儿童美感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儿童歌曲创作的体验和感悟,拟就儿童歌曲《心连心手拉手》(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①的创作为例,对儿童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旋律发展、节奏设计、乐段安排四个维度的艺术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儿童歌曲创作中主题动机的选材特点
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是表达乐思内容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乐汇。是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更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基础。为此,歌曲创作的成功与否及风格突显,往往取决于主题动机的选材。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中捕捉特点鲜明、富有儿童个性的动机音型作为创作的基础,是创作一首儿童歌曲成功的关键。
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论文
摘要: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近些年来儿童歌曲的创作,得到了创作者们极大的重视,大批反映童心世界、志趣各异的儿童歌曲佳作相继问世,并且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和所有的歌曲创作一样,其形象的生动、意境的优美都是创作的艺术特点所至,而艺术特点是构筑音乐作品的核心和必然。
关键词:儿童歌曲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歌曲是音乐创作的一种体裁,它具有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其年龄对象、形象生动、情感纯真、活泼童趣是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儿童歌曲对于儿童美感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儿童歌曲创作的体验和感悟,拟就儿童歌曲《心连心手拉手》(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①的创作为例,对儿童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旋律发展、节奏设计、乐段安排四个维度的艺术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儿童歌曲创作中主题动机的选材特点
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是表达乐思内容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乐汇。是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更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基础。为此,歌曲创作的成功与否及风格突显,往往取决于主题动机的选材。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中捕捉特点鲜明、富有儿童个性的动机音型作为创作的基础,是创作一首儿童歌曲成功的关键。
《心连心手拉手》是一首活泼、欢快、极富特点的童声二部合唱歌曲。全曲为二段体结构,共二十四小节,F大调,4/4拍。在该歌曲创作时,作者紧紧抓住活泼、欢快这一基本情绪为主线,在主题动机的选择与应用上,采用大调主三和弦的五音开头,同音重复并以二度级进和下行四度跳进到主三和弦的五音,构成该歌曲极富动感和充满朝气的儿童音乐特点。随着旋律的不断重复与推进发展,儿童的心境表达更为突出。由于第一乐句的主导动机(55·555)是以主调主和弦为起句而成,因此在第二乐句动机的发展中形成下属和弦向属和弦、主和弦三音的模进重复,而且在音程跳进安排上紧紧围绕第一主导动机乐句来发展进行。在全曲二十四小节中,重复交替出现歌曲的动机音型,并且以音程的跳进手法,为主导动机的音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近些年来儿童歌曲的创作,得到了创作者们极大的重视,大批反映童心世界、志趣各异的儿童歌曲佳作相继问世,并且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和所有的歌曲创作一样,其形象的生动、意境的优美都是创作的艺术特点所至,而艺术特点是构筑音乐作品的核心和必然。
关键词:儿童歌曲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歌曲是音乐创作的一种体裁,它具有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其年龄对象、形象生动、情感纯真、活泼童趣是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儿童歌曲对于儿童美感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儿童歌曲创作的体验和感悟,拟就儿童歌曲《心连心手拉手》(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①的创作为例,对儿童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旋律发展、节奏设计、乐段安排四个维度的艺术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儿童歌曲创作中主题动机的选材特点
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是表达乐思内容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乐汇。是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更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基础。为此,歌曲创作的成功与否及风格突显,往往取决于主题动机的选材。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中捕捉特点鲜明、富有儿童个性的动机音型作为创作的基础,是创作一首儿童歌曲成功的关键。
《心连心手拉手》是一首活泼、欢快、极富特点的童声二部合唱歌曲。全曲为二段体结构,共二十四小节,F大调,4/4拍。在该歌曲创作时,作者紧紧抓住活泼、欢快这一基本情绪为主线,在主题动机的选择与应用上,采用大调主三和弦的五音开头,同音重复并以二度级进和下行四度跳进到主三和弦的五音,构成该歌曲极富动感和充满朝气的儿童音乐特点。随着旋律的不断重复与推进发展,儿童的心境表达更为突出。由于第一乐句的主导动机(55·555)是以主调主和弦为起句而成,因此在第二乐句动机的发展中形成下属和弦向属和弦、主和弦三音的模进重复,而且在音程跳进安排上紧紧围绕第一主导动机乐句来发展进行。在全曲二十四小节中,重复交替出现歌曲的动机音型,并且以音程的跳进手法,为主导动机的音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职学前教育儿童歌曲弹唱探究
摘要:音乐教育承担着发展幼儿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是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之一的艺术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开端,音乐教育契合学前教育长远性发展需求。儿童歌曲弹唱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音乐技术课程。未来的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具备相关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儿童歌曲弹唱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从前单纯的应试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有效了,教育实实在在地变成了学生取得进步的工具,而不是应付升学和考试的敲门砖。由此,音乐课也获得了更多的教学时长和更高的教学地位。与其他学科不同,音乐课侧重于学生艺术敏感性和气质、性格、情感的培养。好的音乐教育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用音乐去表达情感,抒发内心,对完善学生的性格以及培养核心素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而儿童歌曲弹唱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
一、研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模式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儿童艺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2]。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儿童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艺术的基本鉴赏能力,让儿童拥有一个有艺术氛围、有欢声笑语的孩童时期。儿童歌曲弹唱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歌曲弹唱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信息技术背景儿童歌曲弹唱教学研究
【摘要】幼儿教师如果具备儿歌弹唱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歌唱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本文从高职院校儿歌弹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制订提升幼儿教师儿童歌曲弹唱水平的改革方案,通过建立儿童歌曲弹唱“翻转课堂”,增加弹唱课时容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和儿歌弹唱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儿童歌曲;儿童歌曲弹唱教学
弹唱教学是幼儿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儿歌弹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一定要求。本文以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为导向,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弹唱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提升弹唱教学的简便性、敏捷性、充分性和实用性,融合儿童歌曲弹唱教学和信息技术[1],提高幼儿弹唱教学的灵动性,创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中熟悉和了解弹唱知识与技能,掌握弹唱技巧,并在后期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一、儿童歌曲弹唱的教学特征
(一)儿童歌曲演唱的作用
1.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儿童歌曲的音域一般在八到十度之间,旋律线起伏不大,主题鲜明、题材短小。歌曲多为分节歌,一般为四句或六句,易学、易上口,调式单一,没有或很少有转调,大部分在主和弦上行进。通过简短的音乐旋律带动儿童轻轻哼唱,让他们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进而喜欢上音乐,是儿童歌曲演唱教学的重心[2]。2.快速领会歌词内容儿童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虽然这些认知不是很深刻。通过老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演唱歌曲,幼儿可以了解歌词的内在含义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儿童歌曲《两只小象》演唱教学为例,歌词中提到“两只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勾一勾”“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握握手”,这些“小象”惯用的动作可以加深儿童对小象的认识。而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帮助儿童在表演时记住歌词,准确领会歌词要表述的情愫,对音乐产生新的认识[3]。
信息技术背景儿童歌曲弹唱教学探讨
【摘要】幼儿教师如果具备儿歌弹唱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歌唱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本文从高职院校儿歌弹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制订提升幼儿教师儿童歌曲弹唱水平的改革方案,通过建立儿童歌曲弹唱“翻转课堂”,增加弹唱课时容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和儿歌弹唱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儿童歌曲;儿童歌曲弹唱教学
弹唱教学是幼儿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儿歌弹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一定要求。本文以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为导向,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弹唱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提升弹唱教学的简便性、敏捷性、充分性和实用性,融合儿童歌曲弹唱教学和信息技术[1],提高幼儿弹唱教学的灵动性,创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中熟悉和了解弹唱知识与技能,掌握弹唱技巧,并在后期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一、儿童歌曲弹唱的教学特征
(一)儿童歌曲演唱的作用
1.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儿童歌曲的音域一般在八到十度之间,旋律线起伏不大,主题鲜明、题材短小。歌曲多为分节歌,一般为四句或六句,易学、易上口,调式单一,没有或很少有转调,大部分在主和弦上行进。通过简短的音乐旋律带动儿童轻轻哼唱,让他们踊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进而喜欢上音乐,是儿童歌曲演唱教学的重心[2]。2.快速领会歌词内容儿童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虽然这些认知不是很深刻。通过老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演唱歌曲,幼儿可以了解歌词的内在含义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儿童歌曲《两只小象》演唱教学为例,歌词中提到“两只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勾一勾”“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握握手”,这些“小象”惯用的动作可以加深儿童对小象的认识。而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帮助儿童在表演时记住歌词,准确领会歌词要表述的情愫,对音乐产生新的认识[3]。
歌曲创作主题动机选材特点论文
摘要: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近些年来儿童歌曲的创作,得到了创作者们极大的重视,大批反映童心世界、志趣各异的儿童歌曲佳作相继问世,并且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和所有的歌曲创作一样,其形象的生动、意境的优美都是创作的艺术特点所至,而艺术特点是构筑音乐作品的核心和必然。
关键词:儿童歌曲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歌曲是音乐创作的一种体裁,它具有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其年龄对象、形象生动、情感纯真、活泼童趣是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儿童歌曲对于儿童美感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儿童歌曲创作的体验和感悟,拟就儿童歌曲《心连心手拉手》(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①的创作为例,对儿童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旋律发展、节奏设计、乐段安排四个维度的艺术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儿童歌曲创作中主题动机的选材特点
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是表达乐思内容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乐汇。是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更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基础。为此,歌曲创作的成功与否及风格突显,往往取决于主题动机的选材。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中捕捉特点鲜明、富有儿童个性的动机音型作为创作的基础,是创作一首儿童歌曲成功的关键。
《心连心手拉手》是一首活泼、欢快、极富特点的童声二部合唱歌曲。全曲为二段体结构,共二十四小节,F大调,4/4拍。在该歌曲创作时,作者紧紧抓住活泼、欢快这一基本情绪为主线,在主题动机的选择与应用上,采用大调主三和弦的五音开头,同音重复并以二度级进和下行四度跳进到主三和弦的五音,构成该歌曲极富动感和充满朝气的儿童音乐特点。随着旋律的不断重复与推进发展,儿童的心境表达更为突出。由于第一乐句的主导动机(55·555)是以主调主和弦为起句而成,因此在第二乐句动机的发展中形成下属和弦向属和弦、主和弦三音的模进重复,而且在音程跳进安排上紧紧围绕第一主导动机乐句来发展进行。在全曲二十四小节中,重复交替出现歌曲的动机音型,并且以音程的跳进手法,为主导动机的音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幼儿歌曲创作历程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凸显,社会各界对幼儿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此发展背景下,歌曲作为辅助学前教育开展的重要手段,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学前教育中,歌曲教学可以通过灵活的旋律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活泼的曲调也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在学习中拥有更高的关注度。从整体上看,幼儿歌曲创作呈现出的均是乐观、积极的特征,但是在新中国幼儿歌曲创作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创作效果。本文立足于新中国幼儿歌曲创作历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新中国不同阶段幼儿歌曲创作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幼儿歌曲创作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歌曲;创作;发展历程
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幼儿也如此,唱歌是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演唱时的成就感。儿童歌曲的创作及历程前人有过一些研究,但是研究方向更多的还是把幼儿、儿童、少年期混为一谈,对于学前儿童歌曲的研究并不深入和具体,本文主要从分析儿童歌曲创作历程入手,分析其中属于幼儿歌曲创作的部分,通过创作历程研究得出有利于幼儿歌曲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一、20世纪初期幼儿歌曲创作
这个时期幼儿歌曲创作受学堂乐歌的影响开始萌芽。学堂乐歌主要是指20世纪初学堂中传唱的歌曲,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受时代环境影响,这些作品均采用西方一些国家的经典曲目。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在音乐教育中倾尽了毕生心血。他是最先针对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特点,以接近口语式的新词来编写乐歌教科书的音乐教育家。由于他十分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歌曲创作和教学中都紧扣孩子的心理特点,编写的歌词意浅而不俗。他从描绘孩子的现实生活入手,呈现出平易近人的特点,创作出的《竹马》等歌曲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学堂乐歌时期,幼儿歌曲的创作秉持中西合璧的原则,推动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随着接踵而至的五四运动,幼儿歌曲创作又发生新的变化。在歌曲创作的过程中,民族元素的应用成为这个阶段重要的特征,走出西方音乐形式的束缚,推动了幼儿歌曲民族化的发展。黎锦晖是这个阶段幼儿歌曲音乐创作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歌曲创作中把握了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将舞蹈与歌曲创作相结合,创作出儿童歌舞剧。黎锦晖所编写的歌词大多数都通俗易唱、非常口语化,剧情的发展也很适合儿童的理解力,音乐语言比较简练、生动、明快,他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沈心工等音乐教育家在学堂乐歌方面重视儿童特点的优秀传统。他创作了不少儿童歌舞剧。例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这使得幼儿歌曲创作的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20世纪30—40年代幼儿歌曲创作
儿歌与幼儿集体教学分析
儿歌,也被称为童谣,是儿童的主要歌曲。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儿童的歌曲因其节奏押韵,充满乐趣和吸引力而在幼儿中很受欢迎。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经常将儿童歌曲的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不是教学手段,幼儿也只是为了“学”儿歌而学。目前,课程改革第二阶段的概念更多地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和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
(一)儿歌教学的方法
1.情境表演法。情景表现方法是基于儿童歌曲的内容,创造生动有趣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让儿童受到视觉感染,从而加深儿童对儿童歌曲的理解和表达的常用方法。使用情境表现方法的关键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让他们对主动学习感兴趣。设置情境一般可以按以下两个方式:(1)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情境创设;(2)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模拟情境。2.符号图示法。一种引导儿童用直观的图形符号感知和表达儿童歌曲教学内容的方法。用彩色图片吸引幼儿,有效增强孩子对儿童歌曲教学的兴趣。这类方法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引导:(1)在学习活动中使用图片引导孩子学习儿童的歌曲;(2)使用图标引导孩子们在墙面环境中学习儿童歌曲。3.多媒体或者录音机跟读法。这种方法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强烈节奏感的儿童歌曲,以便儿童在听歌时能够阅读。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孩子的听觉需求,使孩子有愉悦感,并吸引孩子的兴趣。这类方法有两大优点:(1)允许幼儿练习正确的发音,纠正错误的发音;(2)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培养孩子的性格。
(二)儿歌内容的选择
1.学习符合幼儿生活规范的儿歌。儿童的歌曲首先与生活密切相关,并规范儿童活动的规则。由于对幼儿的记忆和理解,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故事,一首歌,一张图片,一个孩子可能只记得一个有趣的经典词汇。但可能就是让这个孩子搞到有趣,幽默的语言规定了幼儿某些活动的规则。加深对幼儿的了解,丰富幼儿的认知能力。例如通过对儿童歌曲语言的理解,还可以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例如孩子们的歌曲《洗手》(取自幼儿生活书)“拧开水龙头,冲湿小小手,手心、手背、手指头,全让肥皂走个够,黑的脏的全不留。”这首歌的这句话生动形象,运用拟人化的词汇显得更有趣,特别是当孩子们洗手时自然而然会唱起这首歌,然后仔细的洗手使肥皂泡真的足够,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认真做事的习惯。2.幼儿生活经验的儿歌。孩子们的歌曲是孩子们生活的感受。我记得在春天来临的那个季节,我们带着孩子们去春游,孩子们兴奋地在路上说话。我想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并记住他们眼中的春天?所以,根据孩子们所看到和讨论的内容,编成一首儿歌《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玉兰花开了。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来了。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春天来了,小朋友郊游了。”在孩子们经历过的同时,将经历总结为孩子们可以轻松理解和记忆的儿童歌曲。当我问他们什么是郊游时,他们起初并不是很了解,我指导:今天我们就去郊游了。这时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知道郊游就是出去散散步。这就是幼儿对儿歌的理解,通过感受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总结出来的含义。老师总结为孩子们创作的歌曲,他们学了两次就会了,因为这是他们理解的儿歌的语言。3.选择一些带有旋律的简单儿歌。音乐和儿歌的整合使幼儿不易遗忘。儿童歌曲教育的形式相对简单,学习后儿童将失去兴趣。为孩子们的歌曲添加音乐节奏就可以使孩子们的歌曲更加直观和有趣。优美的音乐旋律能给人美的享受。儿歌,简洁生动,节奏优美,连贯流畅。作为一名教师,在儿童歌曲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拓宽思路,结合多媒体课件,选择一首好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表达语言的节奏和流畅度。要充分体现儿童歌曲的独特教育魅力。但与此同时,孩子们的歌曲只是为了帮助教学服务,而绝不能喧宾夺主。保持幼儿的学习动机,让孩子们愉快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