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7:20: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二人转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二人转艺术特性

内容摘要:二人转是当今广大群众喜爱的戏曲艺术,其艺术特质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同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三省地方文化的精髓。文章从二人转独有的艺术特质来探究二人转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喜爱二人转的广大民众对这门土生土长的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二人转民间戏曲艺术特质文化遗产

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情趣,充满了大东北的乡音乡情,在东北民间就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二人转也是一部全面反映东北地区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是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的是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二人转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借助传媒的力量,其流行范围甚广。可以说,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艺术已然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探究二人转艺术就要从其发源说起。

一、二人转艺术的历史源头

关于二人转到底起源于哪里众说纷纭,如果想要详细地追其源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二人转艺术产生于民间,与其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全面,但是目前有3种观点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第一种观点,地处辽西走廊东端的黑山县是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已知最早的艺人是王纶生(艺名“老叉婆”)。据1918年编撰的《锦县志略》之《名伶》篇记载:王纶生(1723—1776年),名蹇,字纶生,艺名笑尘,锦州镇远堡(今黑山县)人。1734年(雍正十二年),他在锦州东关老爷庙演唱“蹦蹦”。“蹦蹦”就是二人转当时的民间称谓,还有俗称“双玩艺儿”的,也是二人转最早的称谓之一。在发现《锦县志略》记载王纶生的史料之前,学者认为二人转有250年的历史。但根据对王纶生身世和演出情况的记载,学者们便把二人转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年,因此便有了“300年二人转”之说。2008年,辽宁有两位二人转艺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是赵本山,另一位就是黑山县老艺人李秀媛。

查看全文

二人转表演艺术魄力

二人转这种作为以口头说唱文学的艺术形式,经过百年的历史演变,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体裁、样式、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下面就二人转的表演、唱腔、舞蹈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人转艺术形式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点:

1.在表演上有说有唱,说唱相间,有歌有舞,化出化入,虚实结合。

2.在唱腔上行腔运调粗犷、火爆、委婉、风趣、节奏多变。

3.在语言上有说口,有逗趣,善于与观众直接交流。二人转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歌唱、表演、音乐、舞蹈、杂技、美术、造型等各种艺术之大成,它的音乐唱腔丰富多彩,大约有曲牌二百多个,常用的也有几十个。在表演上,舞蹈浪漫开放,优美大方,演唱、说、舞相结合,异常生动活泼,独具一格,在表演人物时,采取化出化入和虚似的手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二人转音乐曲牌的编排上,唱腔设计上都是极其丰富的,有的高亢豪放,有的激越雄壮,有的喜悦流畅,有的轻松委婉,有的深沉低哀,有的悲伤荡魄,能够表现各种环境、气氛、情感和人物性格。在二人转的表演中,舞蹈有重要地位,它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上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一般有两种类型:表现情节的和抒发情感的。表现情节的舞蹈是通过舞蹈的动作,帮助交待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推动矛盾冲突的发展;抒发情感的又有两种,一种是激情舞,是表现情感强烈奔放的;另一种是抒情舞蹈,它的主要特点是轻松舒畅、深沉优美,动作节奏平稳,大方舒展,慢而不断,柔中见美,造型和谐、均称。

二人转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首先,因为它扎根于东北农民群众之中。我们知道二人转的文学制作、音乐、唱腔、表演、舞蹈等等都是东北民间文学家、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过去的演员也有些是农民。他们农忙劳动,农闲演戏,走村串庄,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情况,现在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同农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新恢复的县级剧团很多,是农村青年和老人很是喜爱的团体,一些乡镇剧团的演员则是农村青年和少数老艺人,这些民间艺术团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常年活动在农村。其次,从二人转的传统剧目中可以看出,农村曾经运用二人转这个艺术工具揭露旧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他们向往冲击的封建伦理道德,倡导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颂扬正义勇敢的进步人物,批判卑劣恶毒的无耻小人,如《西厢》中的红娘,《双锁山》中的刘金定,《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都是个性解放,敢于在婚姻问题上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进步人物。建国以来,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指导下,农民运用二人转这个艺术形式,反映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颂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批判旧事物、旧思想、旧风习,使二人转获得了新的生命。

查看全文

二人转--新小拜年

二人转--新小拜年

男:正月里来是新年啊

女:我和我老公来拜年啊

男:回头看真新鲜啊哎哟哟哟看的我发了呆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女:(白)咋的拉?发哈呆啊?

男:(白)媳妇啊,平时没注意,你这一收拾,可真神经啊!

查看全文

东北二人转艺术品质

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情趣,充满了大东北的乡音乡情,在东北民间就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二人转也是一部全面反映东北地区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是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的是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二人转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借助传媒的力量,其流行范围甚广。可以说,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艺术已然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探究二人转艺术就要从其发源说起。

一、二人转艺术的历史源头

关于二人转到底起源于哪里众说纷纭,如果想要详细地追其源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二人转艺术产生于民间,与其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全面,但是目前有3种观点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第一种观点,地处辽西走廊东端的黑山县是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已知最早的艺人是王纶生(艺名“老叉婆”)。据1918年编撰的《锦县志略》之《名伶》篇记载:王纶生(1723—1776年),名蹇,字纶生,艺名笑尘,锦州镇远堡(今黑山县)人。1734年(雍正十二年),他在锦州东关老爷庙演唱“蹦蹦”。“蹦蹦”就是二人转当时的民间称谓,还有俗称“双玩艺儿”的,也是二人转最早的称谓之一。在发现《锦县志略》记载王纶生的史料之前,学者认为二人转有250年的历史。但根据对王纶生身世和演出情况的记载,学者们便把二人转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年,因此便有了“300年二人转”之说。2008年,辽宁有两位二人转艺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是赵本山,另一位就是黑山县老艺人李秀媛。

(二)第二种说法,二人转是由河北“莲花落”于清末在东北民间衍变出来的一种歌舞演唱形式。“莲花落,起源于隋唐,是由僧侣们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曲牌《落花》和《散花》演变而来的,二人转和“莲花落”在演唱的基本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认为“莲花落”是二人转的母体和源头。二人转大部分唱调都与“莲花落”有关,其中有一些是“莲花落”的原型,另外有许多唱调则是“莲花落”唱调的衍变形式,在结构上也采用了“莲花落”唱调,所以说二人转源于“莲花落”有大量的考证与论据。

(三)第三种说法,二人转与东北地区的民间萨满歌舞有密切联系。两个人的演唱形式是典型的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的承袭,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来自于萨满神歌,唱段曲目多数也出自萨满神歌。二人转的舞蹈动作也与萨满祭祀歌舞非常相似。这种说法由于萨满教的失传也已经无从考证了。

查看全文

二人转对地方特色艺术发展的启示

二人转所所表演的素材全部源于生活或取自人文历史、社会现象等,其表演起来亦通俗易懂、节奏快、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这些特点顺应了当今快节奏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满足当今世人的精神需求。二人转表演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汇社会百态于一身,深得人们喜爱。二人转的演员善于观察社会、善于扑捉社会现象,同时他们都很注重自身表演才能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表演者“说、唱、扮、舞”样样精通,这里面既融入了曲艺、歌舞的成分,也包含了戏曲的成分,表演者还要有自己的绝活。二人转演员在台上通过熟练运用自己的演技和绝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所观察的社会现象演绎给观众,这就使得二人转的表演不呆板、有时代特征的新鲜元素在里面。

地方特色艺术深受其当地人文历史、环境的影响,都有自己的独特地域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特色艺术因无法融入社会新元素,大多不能被年轻人所接受,年轻人不再喜欢这种古老、淳朴的地方艺术。如山东快书、河南梆子,这些赋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态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或许只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和生活圈子里,它不像二人转那样家喻户晓,且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接受和喜欢。为了传承地方特色艺术,保证这些地方性的艺术形式都能像二人转这样可持续的发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建立健全地方特色艺术保护机构。很多的地方特色艺术已面临失传,这些艺术形式没有市场,不能带来效益,造成没有年轻人主动的去学习、掌握它。为了继承发展地方特色艺术,文化部门应该通过建立保护机制,可向当地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推荐,鼓励人们去学习、了解它,成立业余爱好小组,以传播这项艺术。(2)深入研究该艺术的成长历程,研究其形成的背景文化,寻求与当今社会的切入点,争取不断融入时代新元素,以获得青年人们的喜好,把大众喜爱的元素纳入,如二人转吸纳了不少的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使得二人转赋有现代元素气息。(3)地方文化部门适时组织演出,加大宣传力度。这种宣传必须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中,同时要讲求其效果,在进行演出时,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观众对与大方特色艺术的重视度。多举办地方特色艺术表演,多向社会广大群众展示地方特色艺术的风采,鼓励其文化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生活蓬勃发展。(4)加强地方特色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地方特色艺术的人才建设是发展地方特色艺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各地的街道文化中心,成立少儿班,请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从娃娃抓起,通过开展地方特色艺术,弘扬民间优秀艺术,通过开展特色艺术表演、对特色文化了解,邀请专家对演出做出指导,不断充实表演者的理论指导,提高表演水平。(5)坚持平民化的艺术风格,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地方特色艺术要把握好发展方向,在人民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必须坚持走“通俗”之路,坚持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提高自己的艺术追求与文化品位。避免在演出中出现低俗污秽的尔言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在人们群众的喜好。(6)地方特色艺术是产生于民间的艺术,在长久的传承中,吸取了的很多好的方面,但是也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地方特色艺术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地方特色艺术演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可以对表演者进行专业培训,对其后备力量进行培训和选拔,使地方特色表演队伍的思想水平与艺术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发展地方特色艺术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发掘民间艺术特色,建设地域文化的需要,我们要不断完善地方特色艺术,加快人才培养,推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地方特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现在,很多地方特色艺术文化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们一定要保护这些特色文化。坚持艺术创新,不断促进地方特色的发展。

本文作者:于洪浩工作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民间艺术的发展

摘要:东北二人转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作为其分支之一的海伦二人转也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变的今天,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不断变化,给具有典型北派二人转风格的海伦二人转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商业化发展迅猛的今天更好地将海伦二人转传承发展下去,这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政府的支持、民间艺人的传承、传承人的传承、观众对二人转的喜爱程度,都将会对海伦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起到巨大作用。

关键词:二人转;传承;发展特定

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共同催生了特色的地域性艺术形式。东北文化的野性之美是其公认的特点。可以说,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滋生了属于东北特有的文化,一种充满关东风情、北国豪气的地域文化。就像细腻的沪上江浙选择了委婉柔丽的越剧,黄土高原的汉子们选择了高腔大嗓的梆子,草原上的蒙古民族选择了燎亮高远的草原民歌……这些艺术形态的存在,说明了群体性格对艺术形式的选择,东北二人转也同样是东北人民的选择。

一、海伦二人转的发展脉络

(一)建国前的“跟班卖段”

海伦二人转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那一时期的二人转由两个男性表演,通常称为“双玩意”,较为著名的艺人有海伦镇北疆:朱万山;绥化大彩霞:吕红章;北安金不换:福等。民国以后,开始有许多艺人活跃在海伦市文艺舞台上。他们为后来的海伦二人转乃至于整个北派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著名歌唱家郭颂的师父艺名“金蝴蝶”的付海清、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北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桂琴的师父任刚、当年海伦会戏最多艺名“四季花”的韩德祥,以及海伦市第一位女演员,大鼓书演员程小芳等。他们都将自己的艺术在海伦大地开枝散叶,形成了早期海伦二人转的雏形。

查看全文

二人转语言修辞艺术研讨

一、二人转语言修辞艺术的渊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二人转的修辞艺术特点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东北的汉人,大都来自山东、河北等我国北方诸省。“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原本就是慷慨豪迈性格的北方汉人,来到东北之后,在大风大雪的磨炼中,在本土各族人民的那种固有的勇武、剽悍、粗犷、豪放性格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勇敢、坚强、豪爽和大气。王肯《土野的美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东北有茫茫大草原,莽莽大森林,刮大风,下大雪,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抽关东大叶,花钱大手大脚,说话大声大气,待客大盘子大碗,吃了管添……总之,不大不过瘾。”大,就是强烈、痛快、火爆、豪放、粗犷……这确实是东北人性格的主导方面。东北人喜欢喝酒,为了调侃气氛,讲点荤段子,大伙乐呵一下,这就使这种语言文化的传播得到了一定的推进。东北民俗语言对二人转唱词、说口的语言特色形成影响巨大。与其他艺术作品的语言相比较来说,二人转的语言是独具特色的。二人转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而又不失艺术张力,是东北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这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所无法超越的。而且在二人转艺术的带领下,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如小品、戏剧、电视剧等,也深受其影响,将二人转的元素加入其中,使艺术形式的表演效果大大增强。二人转语言中夹杂着很多东北方言词汇,造成强烈的听觉效果。演员十分善于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如语音修辞(押韵、谐音双关、歧义等)、词汇修辞(熟语、歇后语的仿拟、引用,语音偏离与变异等),增强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带来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

二、二人转语言修辞艺术特点

二人转语言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修辞运用,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娱乐感受。

(一)语音修辞特点

二人转特点之一就在于语音丰富,利用语音修辞出奇制胜,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个人的感受,获取不一样的效果。

查看全文

民族声乐与二人传融合思考

一、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性

二人转是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曲艺形式,具有突出的音乐特性。二人转的音乐以东北秧歌与民歌为母体,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连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传统二人转常用的唱腔如:文嗨嗨、武嗨嗨、红柳子、靠山调、小翻车、抱板等,均是由二人转艺人按演唱习惯顺势搭配唱腔,来摸索着演唱。二人转源自民间,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二人转发展有300多年历史,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传统二人转的传承与其他曲艺形式一样,采取口传心授的模式,艺人除了具有固定的二人转曲目、名段和拉场戏曲目外,多数说口、唱口都是根据现场观众需要即兴演唱。正因为表现形式更随性更加“接地气儿”才深受人民喜爱。

二、二人转作品的创作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曲艺形式的代表,若将民族声乐与其融合,首先要具有时代特征的二人转作品。我们以“互联网+”为主题创作了一部名为《互联网+鸡蛋》的二人转作品,反映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利用电商带动村民致富的主题,以现代人的视觉审美讲述了当下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曲艺作品创作是词先行的,然后表演者根据词来装调演唱。既然是新作品,那么词创作一定要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为现代观众所接受。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词创作通过翻阅资料、向民间老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调研后,沿用传统二人转词创作方法;同时启用青年词作者,使其语言符合角色身份的同时,融合了时代特征和当代语言特色。因此,这部作品的唱词,既保留传统特色又符合当代观众语言习惯和审美。另一方面,在音乐特性和旋律特点方面,根据剧情的需要和现代人的审美标准,选用胡胡腔、武嗨嗨、喇叭牌子、红柳子、慢西城、靠山调等旋律优美的二人转代表性曲牌;过门儿则选择了传统东北民歌的音乐元素和传统二人转曲牌中适合当代舞台的部分。

三、民族声乐与二人转融合方式

(一)民族声乐演员演唱二人转。选择年轻的民族声乐演员作为表演者,而没有选择传统二人转的戏曲演员来演唱。这个作品准确地说更像一部具有二人转风格的表演唱,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曲艺二人转是以说、唱为主的艺术,想要在各方面达到表演的完整性,民族声乐演员必须通过二人转唱法及表演的训练、学习之后进行表演。另一方面,民族声乐演员具备较好的演唱、表演的基本能力,同时相对稳定的气息运用,咬字行腔方面的基础与二人转演唱要求比较契合。整个作品表演过程中都要边舞边唱,在角色转换中也有多角度的舞台调度,所以演唱表演技术不稳定就会出现大喘气、咬字不准等问题,也会影响整个的表演状态,因此受过专业训练的民族声乐演员可以更准确、更精彩地表现作品,同时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二)沿用传统并有所突破的表演形式。传统二人转通常是采用一男一女(一副架)的表演形式。本文中的二人转《互联网+鸡蛋》内容、情景丰富,人物角色较多,需要在同一场景下同时展现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对此,一副架的表演形式比较传统,缺少活力,所以本作品采用三副架的表演形式代替传统一副架表演形式,上装(男演员)三位、下装(女演员)三位跳进跳出,边舞边唱,充实了舞台,加强了表现力,烘托了气氛,使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三)秉承二人转的神韵和精髓。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的,因此舞蹈是二人转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二人转《互联网+鸡蛋》在传统二人转表演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二人转的舞蹈语汇,选择了二人转舞蹈动作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既优美又不失传统二人转的特色,既符合现代观众审美又继承了传统二人转舞台表演的特点,深受观众喜爱。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是边唱边舞,演员的舞蹈动作要与演唱,剧情表达形成一致,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演绎。所有戏曲及曲艺形式在表演上,都有“手”、“眼”、“身”、“法”、“步”的要求,要学会二人转的浪、俏、艮等特点,在表演上要在以上五种要求中,做到更协调、更戏剧化的表现,才能抓住二人转的“神”、“味”。选择年轻民族声乐演员进行表演显然更具优势,但对于学院出身的民族声乐演员在表演方面则是挑战和有益的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学习和严格训练,演员们掌握了二人转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表现出了二人转的神韵和精髓。

查看全文

地方戏创新分析论文

一、东北地方戏新的地方化概念

现在所谓地方化,并非单指东三省的黑土地,随着二人转在全国的普及,尤其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生根开花,地方化的概念也要与时俱进,过哪的河脱哪的鞋。

现在二人转剧本的创作,也不再是东北剧作家的祖传剑法,内蒙、河北、山东,甚至福建也有人写二人转。二人转作曲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东、福建就有人为二人转谱曲了。至于演员,东北流动到全国各地的就数不胜数,甚至在广东、福建沿海开放城市有以二人转为主的“都市大篷车”,并且具备编导演整套的原创人马,也曾风风火火、风风光光地令人刮目相看。

因此,我们说二人转的地方化,要有新概念,也就是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与当地民间艺术谈婚论嫁,当上门女婿,让当地人喜欢,让当地人留恋,并且把根给当地人留下。久而久之,二人转就会从东北走出去,在各地建立根据地,形成新的地方化。如果二人转的地方化能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划出许多条条块块,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五光十色、南腔北调的“多民族”的二人转艺术。这种大视野中的二人转,是我们东北地方戏导演应当追求的,丢下坛坛罐罐,打到全国去。

二、从“农民化”到“平民化”的转变

过去一谈起二人转,首先提“农民化”问题,强调“一要合乡情,二要合民意”。合乡情,就是要有地方特色;合民意,就是要符合农民的审美习惯。

查看全文

地方戏丑角分析论文

首先是相同之处。这又有如下几点:

一是美学特征相同。从美学的角度上说,龙江剧丑角与二人转丑角都是美的,“丑”不是丑陋,更不是丑恶,而是“美玉出乎丑璞”(葛洪),“狂欢发于丑趣”(田子馥),是一种形式美与内涵美的另一种表现。或滑稽突梯,或谲谏讽刺,或戏谑诙谐,或逸趣幽默,旨在揭示社会与人生本质,以夸张之法再现社会现实,不过这种再现采取的是曲折迂回的方式而已。

二是历史渊源相同。从历史渊源上讲,龙江剧丑角与二人转丑角都不是独立产生的,而是中国戏曲与中国曲艺的延续与发展。据史料所载,丑角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关于丑角艺术的记述;至唐代的参军戏中,已有“参军”与“苍鹘”两个角色,其中的“参军”,便是丑角。再后来金院本中的“副净”,元杂剧中的“丑”,正式确立了丑行之名及其作用与地位。

三是表演功法相同。龙江剧的丑角,不论是文丑(“三花脸”或“小花脸”)。还是武丑(武三花脸),都与二人转的丑角的表演功法相同,都是说、唱、扮(相)、舞、绝五功。

四是艺术效果相同。龙江剧的丑角与二人转的丑角,都共同起到造气氛、提精神、抖包袱、引观众、活剧场的艺术效果。

五是艺术风格相同。龙江剧的丑角与二人转的丑角都以“黑土风格”为其共同特征,具有土野火爆、粗犷豪放、大棱大角等地域特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