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6:30: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儿科护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儿科护理学

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探究

摘要:目的实现传统教学为主向混合式教学转变,实施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方法教师团队通过学习培训,进行课程设计并建立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学生通过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按照学习指南完成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任务。结果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立与应用,收到护理学院师生好评。结论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而且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深化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

在社会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全国各大高校等教育机构、网络媒体陆续推出在线课程资源;教育部办公厅连续多年举办全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生源较多,虽然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成长于信息化、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乐于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解决了教师资源短缺和班级授课人数受限问题;打破传统教学在学习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实现师生课内外教学的信息传递与对接,全面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师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1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以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等为代表的MOOC在线教育平台,给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文本、视频、图像等丰富、明快、清晰的学习资源。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多,课时数量少,临床实践课时数更少,而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与技术常滞后于临床护理;又因近年来学生人数增加,教学科研任务重,传统教学的学习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固化,不仅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影响师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教学效果。通过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仅能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促进“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

查看全文

整体护理在儿科护理学的运用

整体护理属于新兴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将现代护理理念作为基本指导,将护理程序当做护理核心内容,系统化护理管理以及临床护理的所有环节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实施的基本目的就是,依据人心理、生理、精神、社会、以及文化等基本需要给出的最合理护理方法。整体护理是基于现代科学交叉综合发展和大科学观形成干预方法,是不断认识疾病和自身情况的必然趋势。

1整体护理理念

医学现代模式下发现健康基本内涵不但需要没有身体疾病,也需要存在完整社会适应能力、生理情况以及心理情况。所以,护理重点不局限于某生物学角度疾病中,需要将人当做整体,依据患者文化需求、身心需求、社会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且舒适的护理。随着不断开展现代护理实践活以及推出现代医学模式,将护理4个基本概念进行进一步展示,形成整体护理理念[1]。所以,理解整体护理为整体的护理对象,也就是将患者和疾病当做统一整体,将社会、生存环境以及生物学患者当做统一整体,将患者从入院至出院过程当做连续整体。此外,将医院作为护理整体,也就是连续、系统护理患者,确保患者从人院至出院开始予以其不间断护理,予以患者积极且主动的护理服务,依据基本护理程序开展有计划的护理模式,确保防患于未然,予以患者整体且全面的护理。易利纯等[1]研究中,在200例患儿中进行分组,一组纳入100例,对照组患儿开展功能制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儿开展责任制度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优良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优良率87.00%(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仪表仪容满意度98.00%、举止言谈满意度99.00%、工作态度满意度98.00%、主动服务满意度98.00%、技术操作满意度97.00%、健康教育满意度96.00%、生活护理满意度98.00%、出院指导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员仪表仪容满意度90.00%、举止言谈满意度88.00%、工作态度满意度90.00%、主动服务满意度84.00%、技术操作满意度88.00%、健康教育满意度89.00%、生活护理满意度84.00%、出院指导满意度89.00%(P<0.05)。

2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2.1理论教学护理前评估实际上是采取交谈、观察、查询资料以及护理体检的基本流程过程。临床教学中重点是评估教学内容,促使学员能够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基础数据、既往健康情况、遗传疾病史、家族史、社会状态以及护理体检结果的意义,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患者以及家属阐述的护理评估有价值资料。护理诊断实际上就和社区、家庭以及个人对目前潜在或者现存健康问题重点展现的判断过程,是护理人员为了满足预期效果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涵盖四个部分,即为定义、名称、相关因素、诊断依据。临床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医疗诊断和护理诊断之间的差异,不可将二者进行混淆。护理诊断更加注重潜在健康诊断和心理诊断,并且和病情变化情况结合将关键问题及时发现,开展规范且准确的判断。护理计划实际上是基于护理诊断结果开展的有组织地的护理实践方案。计划整体护理方案的根本目的是依据患者基本需求,依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对护理工作进行安排。并且临床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让学员了解能护理涉及的次优问题、中优问题以及首优问题,对近期护理目标以及远期护理目标进行确定,制定合理护理措施以及计划。在朱晓红[2]研究中显示,将2010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参与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随机分成两组,即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纳入42例患儿,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38%(P<0.05)。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长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长满意率92.86%(P<0.05),证实,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显著作用,可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且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青睐和欢迎。实施护理计划实际上属于漫长的过程,需要结合护理操作和临床教学,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首先对护理计划进行了解,明确护理技术和知识基本要求,对可能发生的临床情况进行预测,合理安排护理工作时间,对人力物力实施科学应用,同时和实际情况结合健全护理方案,定期指导和检査学员的护理记录,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效果。护理后评价实际上是整体护理后对患者开展的出院评价以及每日评价。每日评价应该结合护理査房方式实施针对性的有效教学计划,出院评价是通过集中教学模式评价每月出院病历护理记录的护理方案,促使学员能够对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正确掌握[2]。2.2临床带教课程目标的明确。临床带教目标实际上就是被课程支撑分配的,护理目标包括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运用技能知识的培养、学生展示优秀的专业行为等3个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合理教学大纲,并且需要带教教师需要将学生培养方向明确,为学生创造基本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对学员心理和性格进行全面了解。临床活动中实习学生可能产生害怕、焦虑等心理反应,不能及时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异,认为自身能力不足,且怀疑自身护理水平。临床环境逐渐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源,带教教师需要给予实习学生充分表达内心心理感受的机会,鼓励实习生间及时交流。在徐飞华等[3]研究中显示,研究的30例反复护理到感染患儿,将其作为RRTI组,选取同期研究的3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均开展整体护理干预,RRTI组儿童林白细胞亚群检测中的CD3、CD4、CD8、CD4/CD8、NK水平对比对照组呈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RRTI组儿童IgA、IgG、IgM、C4、C3水平对比对照组呈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整体护理属于应用性学科的一种,所以,需要注重合理设置护理课程目标,让学生充分结合临床工作和理论知识,让学生以护理人员角色及时处理,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基于此需要带教教师符合学生解决以及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对运用的知识进行回忆,有利于思考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患者实际病情,偶尔提出问题,并且予以学生更多决策处理的机会,学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可依据自身决策实施护理。整体护理模式实习最后1周的时候组织学生对护理病例进行总结讨论,学生间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同时定期开展考核。考核主要内容有仪表素质、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护理程序、资料的收集、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方案、设置预期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提出理论问题[3-5]。

3讨论

查看全文

案例在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应用

1前言

案例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合适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知识进行掌握,这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相关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对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案例合理性进行保证,为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保证奠定基础。

2对案列教学模式的概述

案例教学模式最先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提升,所提出的时间为上世纪,此教学模式一旦被提出,就被广泛应用到医学、法学、师范等多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并且教学效果相对较为显著。我国教育学家也对案例教学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所谓的案例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让学生能够在所营造的情境中进行讨论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对于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被进一步扩大,在应用案例模式的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把教学目标作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切入点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加以相关问题的提出,在所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通过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组织对案例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会更加直观的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把握,并能够促进其把所学的内容加以应用,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案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3.1选择案例,设置问题

查看全文

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研究

摘要:由于儿科护理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及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目前很多中职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来探索适合于中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中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预防及临床护理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小儿疾病的防治与保健,能为小儿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服务,以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儿科护理学不仅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而且与内、外科护理和护理学基础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开课时,学生对部分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学习儿科护理学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再加上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这就更加使我们的教学难以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1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且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厌学心理较为严重,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去了解学生、多和学生交流与沟通,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教师还要多加留心,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因势利导,把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查看全文

情境教学在儿科护理学的运用

【摘要】高职《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课程中的主要课程,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护理的基本知识、专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而想要有效教学效率,首先要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高职《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也能更好的掌握所需的技能。本文根据高职《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在教学过程应用情境教学方法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

高职教育中《儿科护理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调动一切因素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情境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设置生动、形象的相应情景,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高职《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1情境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而教学情境一定要是能够促进学生情绪发展的,并且是生动形象的学习场景。这样的教学情境能够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临床护理中,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疾病护理情境,在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护理知识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具体的学习情境能够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在优化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儿科护理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难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就能够增加课堂容量同,也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丰富起来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情境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查看全文

儿科护理学教学与育婴师培训的融合

摘要:二孩政策催生了诸如育婴师等新兴职业,其发展前景广阔。本着中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中职卫校可以利用自身医学院校优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儿科护理学教学与育婴师培训相融合,使护生扩大知识面,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育婴师;培训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迎来二胎潮,“二胎经济”逐渐显现,在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职业,如育婴师、营养师、早教师等。由于目前我国母婴护理还未形成连续服务体系,使得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过程中,母婴护理出现服务缺口,因此育婴师等专业人员的社会需求逐渐增大。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中职卫校可以利用自身医学院校优势,将学科教学与职业培训相融合,不但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掌握一项实用技能,还能使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1育婴师职业现状及给中职护生带来的发展机遇

育婴师是指对0~3岁婴幼儿进行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教育,辅助家庭完成科学育儿工作的人员[1]。育婴师的主要职责是育人,不同于保姆和保育员,其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全面掌握0~3岁婴儿的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相关专业知识,清楚不同年龄段婴儿的言行、思维和情感方式,懂得与婴儿相处和沟通的技巧,能够适时开发婴儿潜能。目前社会上从事育婴工作的人员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大多数只接受过短期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尚未达到行业标准,这就使得该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为迫切。中职护生通过在校系统学习,已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职业道德,若从事育婴工作,将会获得早教机构和家庭的青睐。故护生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增强育婴师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2我校中职护生对育婴师职业的认可程度

查看全文

儿科护理学教学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校护理系2016级本科护理由同一个任课教师教学的2个平行班级护理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对两组学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护理成绩均取得理想成绩,但是使用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教学的护理学生,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取得理想成绩,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通;应用

混合式的教学是把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优势互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将老师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1]。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来探讨它的理想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校护理系2016级本科护理由同一个任课教师教学的2个平行班级护理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8例,女42例,平均年龄(17±0.5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男10例,女40例,平均年龄(17.01±0.4)岁,采用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医学基础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记笔记,完成课后习题练习,完成课堂小测验,复习错题,围绕教材进行期末复习。观察组的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法。①老师提前备课,事先将需要准备的材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关于儿科护理的案例具体呈现在课堂上,包括住院患儿的护理、健康儿童的护理等相关典型案例,并设置相关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逐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②老师可以提供可以学习的手机软件例如护士笔记和执业护士万题库等,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浏览及时补充一些难度较高的护理知识也能自己学习,例如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以便及时弥补自身护理知识的不足。③告知学生利用教务系统特地开设的学习通,制作自己的护理专题,展示自己对儿科护理知识的认知,和同学互相分享,加强交流,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课堂小目标。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帮助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利用视频播放直观展示护理过程,能够丰富学生对护理的认知,也丰富了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并重。1.3疗效判定标准。通过分析两组学生使用不同教学方法之后的期末考试护理成绩来判定信息技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理“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否效果良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探讨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009年国务院制定了新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对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够培养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方式上要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目前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单一的传统讲授法显然不能满足教学改革需要,因此,研究该采用何种教学法才能适应现代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儿科护理学学科特点及中职生学情分析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临床学科。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采取的传统教学法太过单一,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过分依赖教师的讲授,实际操作能力很差,再加上中职生本身生源素质较差,有一大部分是所谓的“差生”“后进生”,不但文化基础较差,年龄偏小,而且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使得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利用中职生兴趣广泛、动手能力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鲜观念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新的教学法,增加动手机会,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发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一定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LBL教学法与PBL教学法

1.LBL教学法

查看全文

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09~2011年分别招收护理专业学生,每级三个班,分别有198名,203名及211名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本校已就读一年半,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

1.2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临床主干学科之一,我校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下学期讲授,是护考必考课程,儿科护理学试题一般占护考总试题的13-16%。随着笔者对教学、护考认识和实践的深入,自2011年起,采用儿科护理学教学与护考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提高护考认识,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级1班、2班共100名护生为观察组,3班、4班护生10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为统招生,在年龄、性别及平均成绩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传统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教学。根据改革后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实施观察组教学,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实施模块化教学:调整教学学时,以护士职业资格证为方向开展教学,重点培养护生就业能力。

1.2.1教学内容模块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