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接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6:13: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二级接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冬虫夏草二级接种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在做二级接种实验时所用的材料: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sacc)一级种是由2005年5月从西藏采来的冬虫夏草子实体经无菌分离培养所得。根据多次试验培养基成分结论如下:葡萄糖10g、磷酸氢二钾1g、蛋白胨7g、维生素B2两片、七水硫酸镁0.3g、水1000ml、650ml大米。

1.2方法

药品的称量:对于一克以下的用精确的天平称量。在称量过程中,先调节天平所在的平面平衡以及天平平衡,并在左盘中放张滤纸后也要平衡。然后,制定规格,用药匙向左盘中放入所要称取得药品直到平衡。但要注意先把天平放下来,再取盘中的药品。

大于等于一克的物品用托盘天平量取即可。首先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先把游码调到零点,调平后按左物右码的规则。移动游码直到所需的规格,然后,用药匙向左盘中放药品直到平衡,则左盘中的药品即为所称量的。

查看全文

冬虫夏草二级接种分析论文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在做二级接种实验时所用的材料: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sacc)一级种是由2005年5月从西藏采来的冬虫夏草子实体经无菌分离培养所得。根据多次试验培养基成分结论如下:葡萄糖10g、磷酸氢二钾1g、蛋白胨7g、维生素B2两片、七水硫酸镁0.3g、水1000ml、650ml大米。

1.2方法

药品的称量:对于一克以下的用精确的天平称量。在称量过程中,先调节天平所在的平面平衡以及天平平衡,并在左盘中放张滤纸后也要平衡。然后,制定规格,用药匙向左盘中放入所要称取得药品直到平衡。但要注意先把天平放下来,再取盘中的药品。

大于等于一克的物品用托盘天平量取即可。首先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先把游码调到零点,调平后按左物右码的规则。移动游码直到所需的规格,然后,用药匙向左盘中放药品直到平衡,则左盘中的药品即为所称量的。

查看全文

医疗卫生监督效果分析

1监督评价方法

1.1资料来源。评价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统一表格,由河南省卫生监督局对执法人员统一培训后,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三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监督时填写、评分、汇总、评价。1.2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周口市全面参与并实施全国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实行分类监督,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等三类机构分别进行监督;对每一类机构就综合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七大项目分别进行监督;最终按医疗卫生机构类别(3类)对监督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按每一类别的监督项目(7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按照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名单,周口市参加全国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的医疗卫生机构共64家,其中医疗机构54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4家,一级医院4家,其他医疗机构34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家、采供血机构1家。分别从上述7大项和53个小项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以100分计算,大于85分的为合格单位;60~85分为待改进单位;小于60分为重点监督单位。

2结果

2.1综合监督评价结果。2.1.1总体评价结果。64家试点单位总体监督评价结果为合格单位25家,占39.1%;待改进单位36家,占56.2%;重点监督单位3家,占4.7%,见表1。2.1.2医疗机构评价结果:(1)二级以上医院:共监督评价二级以上医院16家,合格单位11家,待改进单位5家;(2)一级医院:共监督评价一级医院4家,其中待改进单位3家,重点监督单位1家。(3)其他医疗机构:包括乡级卫生院、门诊部、诊所等,共监督评价34家,其中合格单位7家,待改进单位25家,重点监督单位2家。2.1.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评价结果。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家,评价合格单位6家,待改进单位3家。2.1.4采供血机构评价结果:评价中心血站1家,评价为合格单位。2.2分项监督评价结果。对64家试点机构的综合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进行分项监督评价,其得分大于85分的机构比例分别为53.1%、59.4%、67.2%、32.8%、35.9%;对55家承担预防接种的机构进行监督评价,其预防接种项得分大于85分的机构为52.7%;对30家具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机构进行监督评价,其生物安全管理项得分大于85分的机构为70.0%。总体情况为:三类机构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总体得分较低;疾控机构的疫情报告、疫情控制、预防接种工作做得较好,而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疫情控制、预防接种得分普遍较低。疾控机构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加强,见表2。2.3试点工作成效。预防接种监督得到加强,通过试点工作逐步将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纳入监督范围,推进了预防接种工作的依法开展和依法监督。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医疗机确定了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相关制度齐全,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城区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得到推进,解决了城区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散处置的状况。消毒隔离工作得到加强,医疗机构加强了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有关设施设备的更新配置,市卫生监督局建立了消毒供应中心模拟执法室,卫生监督机构查处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相关案件力度加大。

3讨论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传染病防治的重要职责,但实际工作中,医疗废物处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与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通过两年多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周口市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不断加强和规范了法律法规赋予的传染病防治职责,取得了显著成效,分类监督工作值得坚持推广。但是在实施分类监督过程中,发现不同医疗机构存在不同问题。3.1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64家医疗机构中合格率39.06%,其余存在不同问题。(1)二级以上医院:问题主要集中在传染病疫情报、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三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传染病登记填写漏项;检验科或放射科传染病登记填写不齐全,阳性结果无反馈记录;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不经常,发热门诊建设达不到要求;一些医院消毒供应室建设不达标;重点科室消毒、灭菌过程不符合规范要求等。(2)一级医院:此类多为民营医院,多项监督评分不足85分,得分率低于60%的过半,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置问题突出,亟需加大监督力度。(3)其它医疗机构:该类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诊所等,总体综合管理能力较低,综合管理得分在85%以上的仅占35.3%;问题较多的项目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及预防接种等,主要表现为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缺少或不全,或相关记录漏项较多;消毒供应室建设严重不达标,或运行不正规、消毒灭菌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未进行或未按规定进行;个别单位手术前不进行“三项传染病”检测;医疗废物收集、暂存、移交、登记等违规问题明显;消毒产品进货查验未开展或不符合要求等。该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任务艰巨。以上问题主要集中在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方面,同北京、湖南、安徽等地情况类似[1-4],应作为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的长期重点关注对象。3.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较多的是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具体问题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卫生安全防护有缺陷、实验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规定、消毒产品进货查验不到位等。各地卫生监督工作中较少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传染病防治监督关注对象[5-6],而实验室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强弱[7]。通过分类监督管理,我们认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本身的消毒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3.3采供血机构的主要问题。采供血机构如果监管不力极易传播传染病[8]。总体评价较好,但疫情报告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医疗废物暂存、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等环节需要完善加强。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分类监督工作经验,针对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中存在问题,我们建议:(1)加强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备案工作。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评价中,周口市新建、改建、扩建一、二级实验室均未向市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备案。建议国家、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规范。(2)着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基层民营医院和小型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亟待加强,监督检查标准需要修订,分值权重需增加,监督检查及其违法查处力度需要加大。(3)建议对“评分标准”进行再细化量化。当前执行标准定性判断多,量化评定少。建议对某监督检查内容按“是”、“否”及“不齐全”、“漏项”、“不完整”、“记录错误”、“资料不实”、“逻辑错误”、“有但未运行”、“有但缺几人”、“有转诊但无记录”、“有记录但未索证”等定量用语描述,使评分标准更具量化操作性。

查看全文

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1—2013年新生儿数据来源于鞍山市统计年鉴;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资料来源于“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AFP监测数据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资料为鞍山市免疫规划历年工作痕迹资料;麻疹疫情数据来源于中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2评估指标

按照《2014年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方案》,根据得分情况综合判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总分由3项一级指标评分乘以不同权重系数后相加得到,根据总分分值获得情况判定风险高、中、低的分级。一级评估指标包括人群免疫情况、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每项一级评估指标由相对独立的二级指标构成,各二级指标根据相关标准给出评分,各二级指标分数相加,得到一级评分,见表1。对15岁以下人口数少于10万人的地区,应累计年度计算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2结果

查看全文

狂犬病风险评估及防控策略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1],病死率几乎100%。全球每年超过55000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5%以上来自亚洲和非洲,我国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2位[2-3]。1949年后我国狂犬病先后出现3次流行高峰,虽然疫情得到控制,但缺乏长效机制,疫情可再度上升[4]。近年来,北京市狂犬病有流行趋势,顺义区也出现病例增多现象。通过对顺义区有档案记录以来的狂犬病病例历史数据、2002-2016年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监测数据和2010-2016年发生的一犬致伤多人事件进行分析,评估顺义区狂犬病的发病风险,为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狂犬病病例信息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顺义区CDC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人口资料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狂犬病暴露监测资料来源于顺义区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2002-2016年就诊登记数据。1.2方法。1.2.1狂犬病暴露分级。2008年及以前数据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执行,2009年后狂犬病暴露分级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执行。1.2.2狂犬病诊断标准2007年10月15日前根据《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4-1997),之后根据《狂犬病诊断标准》(WS281-2008)。1.3统计学处理。将登记资料核对无误后录入EpiData数据库,利用SPSS13.0和Excel2010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狂犬病历史发病情况。1960-2016年顺义区共报告狂犬病26例,其发病情况与全国狂犬病流行基本一致[4],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末出现第1个高峰,1992-2009无病例报告,2010年出现病例,发病数及发病率见图1。2010-2016年顺义区共报告狂犬病病例6例,男女性各3例,年龄为43~56岁。病例分布后沙峪镇3例,赵全营、李遂和北石槽镇各1例。其中4例被犬致伤后未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进行正规处置,1例无明确咬伤史,1例先在非狂犬病门诊进行伤口缝合后再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疫苗,未进行正规伤口处置。从发病到死亡一般≤7d。伤人犬中2只为自养犬,4只为流浪犬;3例患者家中出现犬只异常死亡现象,表现为异常吼叫、吃煤、脑脊髓膜炎等疑似犬间狂犬病疫情。2.2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设置。顺义区2005年前仅有区卫生防疫站1家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2002年顺义区卫生防疫站根据上级要求分为顺义区CDC和卫生监督所2个单位,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设在顺义区CDC),于2005年底增设杨镇卫生院门诊,2007年6月增设空港医院门诊,2009年7月增设牛山卫生院门诊,2010年3月顺义区CDC门诊停诊,增设顺义区结核病防治中心和马坡卫生院门诊,2014年3月增设木林卫生院门诊,目前,顺义区有6家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2.3狂犬病暴露情况。2.3.1狂犬病暴露致伤概况2002-2016年顺义区共接诊狂犬病暴露致伤患者124019例,自2002年开始暴露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00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回落,2014年再次升高,见图2。致伤男女性别比为1.26∶1,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450,P<0.05)。2.3.2暴露时间分布2002-2016年各月均有狂犬病暴露发生,2005年前季节分布不明显。2005年后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5-8月致伤人数达54665例,占全年总病例数的44.10%,见图3。2.3.3暴露部位患者下肢和手为易受伤害部位,共100955例,占病例总数的81.40%;其次为上肢,占2.3.4暴露人群职业和年龄分布暴露人群中最多的为工人及农民,占暴露总数的32.68%;其次为职员,占30.91%;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分别占15.00%和9.30%;离退休、待业、无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占12.11%。自2002年开始,暴露人群中职员比例逐渐增多,工人及农民比例逐渐减少,离退休、待业、无业人员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暴露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其中20~49岁年龄组占51.13%,各年龄组暴露人群年度变化基本稳定,变化趋势不明显。2.3.5暴露者致伤动物顺义区2002-2016年致伤动物主要是犬,犬伤人数占所有致伤后就诊人数的75%以上(图2),其余为猫及其他动物。2007-2016年致伤犬为92527只,其中32918只在1年内有狂犬病疫苗免疫史,占总数的35.58%,各年度免疫史在29.00%~40.00%之间,无明显变化趋势。2.4狂犬病暴露后处理情况顺义区参照规范对狂犬病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及疫苗接种等。自2008年开始统计暴露前免疫人群,2010年出现狂犬病病例后开始统计病例密切接触者,共包括344人,占所有暴露人数的0.35%。疫苗接种一直采用第0、3、7、14、28天接种程序,2014年启用第2-1-1接种程序(即第0天2剂、第7和21天各1剂)。2002-2008年动物致伤后24h内就诊并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比例为89.87%[5],2009-2016年为75.41%~80.32%。2009年前使用被动免疫制剂为抗狂犬病血清,2009年增加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08-2016年Ⅲ级伤口病例49356例,占所有就诊致伤人数的50.08%;使用被动免疫制剂者8432人,使用率为17.08%,见表2。2.5一犬致伤2010年报告一犬致伤8人事件中的其中1名致伤者后,北京市自2011年开始要求一犬致伤>2人事件要进行报告处理。目前,顺义区共报告20起一犬致伤多人事件,共涉及87人,其中男性48人、女性39人,男女性别比为1.23∶1;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80岁,中位数43岁。被致伤者Ⅰ级伤口1人,Ⅱ级伤口7人,Ⅲ级伤口79人。对其中8起一犬致伤多人事件中的44人进行追踪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情况,40人完成全程接种,占追踪总人数的90.91%。对其中5只伤人犬进行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检测,狂犬病病毒阳性2只。

3讨论

查看全文

脊髓灰质炎野病毒风险评估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迟缓性麻痹[1]。2000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证实无脊灰[2]。近年来,世界上多个非本土流行国家发生脊灰野病毒(简称WPV)输入并引起持续传播[3]。本土流行的国家中2个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与我国相邻,持续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2011-08,新疆发生脊灰野病毒输入[4]。截止2011-12-14,新疆自治区累计确诊I型脊灰野病毒病例20例[5]。2014年,全球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仍未阻断,多个国家发生了脊灰野病毒的跨境传播。2014-05-05,WHO宣布2014年WPV的国际传播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脊灰野病毒的局部流行若控制不当,有扩大流行的风险。风险评估能为公共卫生工作者科学有效应对脊灰疫情提供依据,切实保护公众健康安全[7]。现就成都市青白江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以发现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为青白江区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基本资料来源于《青白江区统计年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来源于“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资料来源于“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麻疹疫情资料来源于“麻疹监测报告管理系统”。1.2方法。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的通知》,用两级指标进行风险评估。一级评估指标包括人群免疫情况、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每项一级评估指标由相对独立的二级指标构成,各二级指标根据相关标准给出评分,各二级指标分数相加,得到一级评分。一级指标评分乘以不同权重系数(其中人群免疫情况权重为5,AFP病例监测情况权重为3,输入风险权重为1)后相加得到总分。1.3风险级别评价标准。3项指标评分乘以不同权重系数后相加得到,总分分值<10分判定为低风险地区,分值在10~20分判定为中风险地区,分值﹥20分判定为高风险地区。

2结果

2.1基本情况。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北,东连金堂县,南邻龙泉驿区,西接新都区,北靠四川省广汉市,距中心城区17公里,幅员面积面积378.9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街道)、121个行政村(社区),2016户籍总人口41.96万,出生率为10.01‰;2014年、2015年、2016年的新生儿人数分别为3325人、4457人、4202人。青白江区是成都重要的商用车制造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境内交通、能源、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成南、成绵高速公路和国道108线3条主干线及省道唐巴路穿境而过,成青快速通道、货运—北新干线等多条入城通道15分钟可直达中心城区;3条出川国家干线铁路成渝、宝成、达成经过青白江,亚洲最大的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国际铁路物流枢纽、西南地区重要现代物流基地和成都地区铁运唯一口岸平台。同时我区也有劳务人员前往新疆和西藏地区从事经商、采棉、建筑等工作。2.2人群免疫状况。2.2.1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情况2014-2016年全区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和加强免疫的报告接种率都达到了90%以上;2014-2016年开展的接种率抽样调查,脊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52%、100%和98.10%,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5.24%、93.81%和95.71%。以全区户籍新生儿数为分母,脊灰疫苗第3剂次(OPV3)实种数为分子,2014-2016年OPV3常规免疫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5.19%(3165/3325)、66.30%(2955/4457)、84.67%(3558/4202),3年平均估算接种率为80.76%。该项评分为2分(表1)。2.2.2百白破疫苗接种率情况2014-2016年全区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百白破疫苗基础和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都达到了99%以上;2014年全区百白破疫苗第一剂次(DTP1)实种3702人,2015年DTP1实种3383人,2016年DTP1实种3947人,以2016年DTP1实种人数减去2014年DTP1实种人数,得到的差值除以2014年DTP1实种人数,得到全区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变化趋势为6.62%,该项评分为0分(表1)。2.2.3AFP病例的脊灰疫苗免疫情况2012-2016年全区共报告完成调查了12例本地AFP病例,其中无“0”剂次免疫史病例,无未全程免疫(少于3剂次)病例,该项评分为0分(表1)。2.2.4麻疹发病情况2014-2016年,全区麻疹1~14岁人群发病率为依次为0,0.56/10万,0。3年平均发病率为0.18/10万。无麻疹暴发疫情发生,该项评分为0分(表1)。2.3AFP病例监测情况2.3.1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014-2016年全区报告本地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依次为1.35/10万、4.37/10万、4.29/10万,全区整个监测系统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该项评分为0分(表2)。2.3.2样品采集和及时送达情况2014-2016年全区完成调查的本地AFP病例,14天内双份合格便采集率3年均为100%;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送达率3年均为100%,该项评分为0分(表2)。2.3.3高危病例全区2014-2016年无高危AFP病例及聚集性高危病例发生,该项评分为0分(表2)。2.4输入风险。我区存在劳务人员前往新疆、西藏、青海高风险地区从事经商、采棉、建筑等工作,该项评分为1分(表2)。2.5评估结果青白江区总分为11分,被判定为中级风险地区。

3讨论

查看全文

医疗保障局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

根据《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关于印发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的通知》(卫规划〔2020〕69号)和《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学习借鉴“三明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通知》(医改组〔2020〕3号),经研究同意,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深化医改中的支撑作用,全面推进县“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现就我县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通知如下:

一、完善区域平台便民惠民应用

(一)完善公众健康服务平台。推广“12320热线服务平台”,完善“健康”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基于电子健康卡的预约挂号、在线报告、健康档案查询、移动支付等便民惠民服务应用,提高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到2022年,公众通过平台可实现各类医疗健康便民惠民“一站式”服务。

(二)建设“多码融合”应用平台。建设县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应用平台,推广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卡(虚拟卡),贯穿就医诊疗、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信息查询、健康管理等各类场景,逐步减少院内临时就诊卡发放,推动“e点通”应用,保证实名制就诊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有效落地。到2022年,实现“多码融合”应用在县乡医疗机构覆盖使用。二级医院临时就诊卡就诊率应低于20%。

(三)建设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建设县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内医学影像资料共享;实施数字影像“云胶片”服务,实现个人医学影像查询调阅。到2022年,实现辖区内医疗机构医学影像共享互认,患者随时随地查看个人影像资料和诊断报告。

(四)建设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县互联网医院平台,为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统一、规范的平台支撑。县医院要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到2022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查看全文

某街道疫苗接种实施方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继续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决定扩大人群接种范围、分阶段做好各类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设立疫苗接种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明电〔2021〕66号)和《市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疫苗接种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确保我街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区分轻重缓急。从4月1日起对符合接种人群实行全民免费接种。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和疫情防控形势要求,按照重点地区优先、重点行业优先、重点单位优先的原则。对不同岗位、年龄、人群等排出先后顺序,初期要考虑必要性、需求性,先慢后快,不断总结经验,扎实稳妥推进。现阶段疫苗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疫苗接种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负担。

二、工作目标和阶段任务

按照“知情同意、免费接种、应接尽接”的原则,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尽可能实现全民接种,目前疫苗接种人群年龄范围18-59周岁,确保在6月底之前完成常住人口的40%即18456人的接种任务。

主要分三个阶段:

查看全文

动物疫病紧急疫情防治方案

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已被国家列入动物的一类传染病和已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入的A类传染病紧急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我县动物饲养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人类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农业部、市政府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原则

(一)口蹄疫、猪瘟、新城疫坚持以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和免疫、消毒、监测、检疫为主。

(二)疫情的分级

1、一级疫情:县境内2个以上镇(乡)、街道办事处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或在30日内发生5个以上疫点;或在30日内发病畜200头(规模500头)以上,禽400只(规模场1000只)以上;特殊情况需要划分为一级疫情的。

2、二级疫情:县境内在1个镇(乡)、街道办事处区域内发生口蹄疫、禽流感病例;或在30日内发生猪瘟30头(规模场100头)或新城疫50只(规模场200只)以上。

查看全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实施“居民健康促进工程”,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措施,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强化能力建设和作风转变,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为加快建设“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民生实事项目

(一)加快构建济莱卫生一体化发展格局。深化联合办医,充分利用省级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带动全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努力实现资源互补、优势共用、共同发展。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急救、传染病救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合作,提升服务能力。

(二)全力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全市统一管理和属地组织管理相结合、资质准入和划片包干服务的原则,为6-8岁适龄儿童免费实施窝沟封闭,使目标儿童口腔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5%以上,口腔疾病筛查率、口腔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90%以上,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完好率达85%以上。继续加快推进市医院扩建工程建设,年内完成主要安装工程。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有序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处方行为,引导合理用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中标企业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强化基本药物货款统一支付监管。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政策,完善绩效考核和人事分配制度,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范乡村医生执业管理,落实多种形式的补偿政策,积极探索养老保障政策措施。配合做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工作。

(四)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认真学习试点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积极落实价格调整、财政补偿、医保支付等改革政策,同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和科学薪酬制度。改革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办法,实行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建立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优先配备使用制度。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规范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管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高技术劳务价格,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年底前全市至少建立2个紧密型医联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