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2 01:06: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多元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文化策略与多元文化探讨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
1.多元文化的概念界定
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由multi与cultural复合而成。而英文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和colera,最初是指“土地的耕耘、种植”及“身体和精神的护理”,由此可延伸为培养、栽培的含义。Multi意为多种的、多重的、多方面的,是世界文化多端性与多元性的表示。站在世界文化的角度下,我们得知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要发生转变,由于广泛性和复杂性是文化特有的属性,所以文化的发展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会有属于自身特定的价值。
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
在多元文化的产生下,学者们会相应的提出一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达到怎样的效果的问题。然而教育的宗旨,在不同范围内的界定,一般都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尊重不同文化和了解不同文化。接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必须先从认识自身文化开始,然后不断接触周围的音乐文化。由于音乐是一门重视欣赏的学科,也是接触文化、迈向文化的基础之一。音乐所呈现的内容与了解“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首先“人”去创造音乐,就有许多“人”去学习音乐,“人”从音乐本身的内涵可以透视一个社会,从音乐背景文化里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透过当时的“社会”就能够透视一个“人”(民族)的个性、情感等。
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
由于族群、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阶层等差异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文化多样性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社会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学校教育及教师面临多元文化的教学情境,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和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回应多元文化社会、导向社会重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而积极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淤,因为“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并非源于人们不能阅读和书写,而是源于来自不同的文化、种族、信仰和国家的人们无法一起合作解决世界性的难题冶,而“在多元民主社会中,有文化的公民应该是在普遍联系的世界中具有反思能力、有道德的和活跃的公民冶[1]2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兴起并发展。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兴起的主要动因源于对“技术至上冶工具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批评,寄希望于通过多元文化教师教育为少数族群学生培养优质教师、提高城市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推动社会正义。[2]“文化多元性冶不仅指种族、民族的多样性,而且包含社会阶层文化的多样性。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特质与英、美、加、澳等西方国家“大熔炉冶式的、主要由移民带来文化迁徙而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不同在于,历史、社会(职业分工)和文化传统等因素使得阶层文化及其冲突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重要表征。面对阶层分化及其相互间冲突的加剧,学校教育如何在阶层流动及其利益格局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美好生活,规避社会结构固化的发展风险,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有效的教育计划应该帮助学生审视和澄清他们的文化身份冶,而教师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态度又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中复杂的学生文化身份与特征有所认识并敏锐而熟练地做出回应冶,“教师应学习如何促进学生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求,帮助他们成为共同的公民和国家文化的有效参与者。冶[1]129-130生活在当下中国社会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每一位教师都会面临多元文化及社会价值教育的挑战。培养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和特质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亦应成为我国教师教育谋求新公平的发展目标。然而,在我国各类教师教育中,多元文化育的理念熏染、知识传授、方法示范及能力锻炼等都相对不足。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特点凸显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不仅重要而且紧迫。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增强文化敏感性,凸显社会公正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及教师教育都面临着有效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使命,为所属不同阶层文化群体的学生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全体学生获取知识、态度、技能以满足在多元文化社会的交往需要,创造利益共享的公民道德社会。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应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致力于增进未来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正义感。(一)课程目标:增强文化敏感性,培养社会正义感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特征使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并非由单一文化价值观所主导。教师需要积极适应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并采取措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校生活,使其能够与不同民族、语言、阶层等文化背景的人友好相处。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时首先具备敏锐的文化敏感性,能够从不同文化的视角来合理地诠释个体及其所属群体的经验并恰当地采取教育行动。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师能够了解并依据不同文化族群和社会阶层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文化经验等,来发展课程、设计教材、实施教学、开展评价,并将多元文化议题融入课程。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内容解释与举例时能否顾及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避免呈现、传递对异文化的负面信息;能否给不同背景的学生以平等参与的机会;是否经常反思自己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言行有差异等,这些都体现出教师的文化敏感性程度。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不能仅仅停留于传递和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而应拓展到文化(特别是学科文化)本身的特征、作用及发展过程,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数学、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与价值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并学会从文化多样性视角来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群体的生活经验,在认知结构中形成西方学者所说的“多元文化的内置冶[3],这种“内置冶有助于未来教师敏感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与反应,更能理解、欣赏不同文化差异的合理性,消弭和避免文化刻板印象,生发社会正义感。(二)课程内容:深进学科文化内核,凸显社会公正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多从主流文化传统出发,较少考量如何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视野、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并具有跨文化教学能力的教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城市化倾向、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现象也缺少必要的揭示和探讨,不利于教师形成多元文化视野,自觉而敏锐地关怀与尊重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及胜任多元文化教育。敏锐的文化认知离不开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教师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帮助教师学习者正确、全面地看待和理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知识的学习,促进教师理解影响教与学的背景因素(比如,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学生认知、学习、发展的影响)等,注重与特定文化群体形成与发展相关联的知识学习。虽然要求教师具备所有文化群体的背景知识几乎不可能,但应倡导和鼓励教师以多种途径关注和了解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亚文化特质、不断丰富和拓展跨文化视野。当然,课程内容还需要关注到知识的文化基础与内核,而非知识本身。美国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multiculturalteachereducation)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始从添加多元文化教育知识转向加深学习者对多元文化公平性、正义性的理解,要求所有教师能够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公平性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设计体现文化多样性和教育公平性的教学;将“社会公正冶作为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核心,强调教师教育应面对社会政治、平等、种族主义等“艰难话题(hardtalk)冶,更加重视设置社会正义价值转向的课程(如“为平等和社会正义而教冶),使教师意识到每一个教学行为就是一个政治行为,通过挑战不公正的教育来对社会负责,致力于社会变革(如教师应对各族群学生持相同期望水平、不应对学生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为教师学习者提供深入探索教育公平问题的机会,帮助其了解教育如何加剧或缓和社会不公平,发展其质疑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的批判性反思能力。
二、课程实施与评价:寓情感于知识中,反思教育公平
近10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取得可喜突破,但知识本位倾向仍依稀可见。未来教师能否具有开展多元文化教学实践的能力,并非单纯取决于知识(即便是多元文化知识)的多寡,是否拥有正确对待不同社会亚群体文化特质的态度和情感更为重要。为此,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应注重渗透对待不同文化群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并加强学习者的体验与反思。(一)理论学习中渗透多元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英、美等国在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教学能力时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单独学程模式冶,即单独开设旨在增进学习者多元文化知识与能力的课程,如“民族艺术冶“区域地理冶“跨文化心理与学习风格冶等课程,帮助学习者了解特定文化背景群体的历史发展、生存环境、生计方式、文化形态及学习心理等,促进学习者认同、接纳多元文化,并发展相应的文化适应性教学能力。二是“整合模式冶,即不改变已有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只是将多元文化经验材料整合、融入相关课程,如在社会学、历史学等课堂上介绍不同民族、种族团体的经验知识,使学生检视自己对于族群多样性的态度并思考应采取的行动[4]。无论哪种模式都要求教师教育者随时反省自己的课程意识与教学过程,发自内心地尊重由于文化多样性而表现出的不同学习行为及其特点,避免因自己的意识形态偏见而忽略对异文化的尊重,注重渗透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师范生的多元文化理念与意识。唯此,才能真正地促进未来教师将多元文化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情境,使未来教师耳濡目染地感受和学习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恰当地运用公平、正义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而有效地服务于多元文化社会。(二)实践锻炼中加强对多元文化体验与反思的指导研究表明个体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对于形成多元文化观念与态度、提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以及对于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批判反思等具有重要作用。师范生及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多元文化体验除了来自于渗透在教师教育各门课程教学中,通过正式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的安排乃至潜在课程的营造所提供的日常生活接触之外,主要来自以教育见习、实习为主的教育实践性课程。但这类实践性课程大多限于课堂上的学科知识教学,很少引导实习生感受和思考学生文化背景对其学业、个性及社会性等发展的影响。事实上,教育实习不仅为师范生演练和改进教学技能,增加教师职业认识,了解自我职业兴趣、特长与不足,以更好地规划自我职业发展方向而开放真实的教育现场;更要为增强其多元文化敏感性和理解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创设环境。有目的、有组织地提供跨文化教育实习机会,让实习生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体察不同文化对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自己与学生、家长的文化差异,并在实际教学中检视自己已有的教育信念等,将有助于师范生学习思考、反省自己对异文化的态度,增强对异文化的包容与适应,注意规避自己对不同阶层文化的偏见和刻板印象,锻炼、提高自己尊重、理解、欣赏和沟通不同文化的能力,进而促进师范生日常生活中自觉增加不同文化的接触体验,提高文化敏感性。为此,教育实习应注重增加实习生与文化多样性学生的交往机会,提供尽可能广泛的实践使其体验和理解多元文化。美国在多元文化教师教育中采取的实地实习(fieldexperiences)、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现实性途径(realisticapproach)等多种方式以增加职前教师与少数群体接触的机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此外,教师教育课程在形式与结构上还应注重拓展通识教育课程,丰富教育类选修课程,并探索合作、探究等多种有效学习方式。(三)教学过程中探索“文化关联性教学冶能力培育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并非增加一门名为“多元文化教育冶的课程,而是将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贯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学习者主动将文化知识、社会情境知识、学科内容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等融为一体。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应致力于通过丰富课程体系,帮助师范生提高利用学生背景的文化多样性来进行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的“文化关联性教学(culturallyrelevantpedagogy)冶[5]能力,以培养未来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教育信念,切实提高他们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技能。首先,积极倡导开展“文化关联性教学冶。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文化胜任力,即能够从根源上有效理解与运用某种文化,才可能使学生满意其教学并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就。比如,鼓励来自弱势群体的师范生通过阅读和撰写传记作品,丰富批判性审视不同人生经历的机会;鼓励其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为自己代言冶,从而反省自身在多元化课堂中的经历与体验;帮助教师学习者在他们遭遇与传记人相似或相异的经历与体验时能够有意识地重新审视自身的主体性,自觉地体现自我的主体性;促进教师学习者学会在未来的文化多元课堂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并且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并有勇气追求社会正义。其次,增加教育实践场所的文化多样性。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仔细规划、严格督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同时,还应注重将教育实践从学校拓展到社区,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体验。比如,选择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小学校作为实习学校,组织师范生参加社区实践,开展内容广泛的“服务性学习冶(如为当地社区成员进行健康与安全知识普及、为家长学校开设教育讲座,以及开展其他学术性服务活动)等各种旨在推进社会正义的活动,帮助和促进师范生探索学校和社区情境中的社会文化多样性,并开展教学与反思,深刻检视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信念等,切实提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又如,注重在多元文化社区中(而非只是在城市优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更多进入薄弱学校和课堂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活动的机会,强调师范生浸入性经历的重要性,帮助师范生在多元文化社区中亲身体验并理解弱势群体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文化特质,学习“如何教与自己不一样的学生冶。再次,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贯穿课程始终。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种族、民族、性别、阶层、语言等形成多重身份。因此,每一门教师教育课程都要努力开展“文化关联性教学冶实践,都可以运用生活史回溯、自传叙事、文化浸润等教学方法,帮助师范生重新审视自我及他人的多元、交互身份;都可以将“自我检视与反思冶作为重要的支架式教学方法,坚持不断地培养师范生自觉审视自己的伦理、文化特质,理解自己所属阶层认为的“正当规范冶很可能是一种优势文化的自我优越感,从而学会主动探索文化对学习的复杂影响;都应组织实践活动,要求师范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儿童校内外表现等大量实践活动,从中学习如何了解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思考如何选择和使用与学生校外经验相匹配的教学材料,如何设计与学生个性及其文化属性相关联的教学活动,如何在课堂管理中充分考虑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的差异性,如何利用各种评价策略最大程度地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等。
三、课程支持与保障:开展高水平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多元文化的思政教育认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全面快速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活跃。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文化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生成多元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而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更使得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种复杂共生的多元局面:前现代的、现代的与后现代的纷至沓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纷纭激荡。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元素,文化上的多元化势必会带来价值观的多元与多变,并进一步引发人们在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相关反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即人化”,文化的形成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创造着人,文化也是化人。文化一经形成,其各方面因素会凝固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发展成独特的文化传统,积淀在创造某一文化形态的主体的深层结构之中。而且,这一文化模式或传统,还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社会形式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打上烙印。总之,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言行举止都要借助于文化符号来不断获得展示、丰富和深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当文化作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外部条件存在时,我们称其为文化环境。在每一个现实的人所处的时空格局中,都积存着由前人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资源。这一文化资源所营造的文化环境既是构筑人的认识能力的知识基础,又影响着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处在内在结构的两极,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思想信息的者,而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则是思想信息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作为受教育者,客体是在不断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思想结构的,所以,社会的文化环境构成客体形成思想结构的直接凭据,给客体接受思想教育以极大的影响[1](P104-105)。
文化以其内在性、微观性、渗透性的机理性图式弥散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状况。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性质来说,存在着促进和阻碍作用两个不同的方向。一般说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绝大多少人的利益和愿望,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一切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意识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着干扰和阻碍作用。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内容来看,则存在着多样化的取向。受教育者理想追求上的多层次、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等,都会对文化环境在作用方向上带来多维的影响。总之,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应有文化的视野和文化的眼光,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整个文化环境中来思考,通过对文化环境的净化、优化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消费,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P17。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借助文化的力量,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挑战
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种文化生态构成一个互动的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这里所谓“多元”意味着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不可否认,在我国现实的文化环境中,主流文化是科学的、大众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时要看到,各种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也在起作用。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仍然有深刻的社会影响。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积极、健康、合理的,也有错误、丑恶的东西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而西方敌对势力乘我对外开放之机,千方百计以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进行渗透和腐蚀,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我们已经进入文化多元时代,多元价值取向导致绝对价值的消失,个人价值的相对化,从而引发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社会整合度的下降。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多元文化护理研究论文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摘要]护理学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护理专业知识,为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提高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并与多种学科、多方面文化相结合,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实践与自学,另一方面来源于护理教育者系统性的跨文化教育[1]。本文就护理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多元文化特征、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进行分析。
1多元文化相关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它包括由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的多元化社会,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多元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多元文化下民族音乐探讨
一、日本“保护多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措施
在“保护多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中,值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借鉴和学习。总的来说,日本采取的是一种先封闭然后逐渐开放的措施。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成为最具西方化特征的亚洲国家。但是,日本民众和政府很快就发觉到了保护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并迅速退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法律法规,以尽可能的提高民族传统音乐的生命力。政府采取行政化的命令对于传统音乐及从事传统音乐的艺人实施了保护措施,将其和西方音乐完全隔离开来,成为两个互不相关的独立个体。后来,等到日本国内的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都逐渐发展成熟之后,又开始逐渐放宽对这两个体系之间的限制,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允许二者进行结合,而从其效果来看,这种模式的确是非常简单而有效的。
二、我国保护民族传统音乐的措施和教训
自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传统音乐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部分音乐甚至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才开始着手进行一些列的保护措施,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中西结合,但是当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未能起到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消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未明白传统音乐的概念之下就贸然行事了,许多“新音乐”反而被误认为是“传统”,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真正的传统音乐却被日渐遗忘和抛弃,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刘天华的二胡和琵琶音乐,事实上这些是属于在西洋理论上而进行的带有典型民族风格的音乐,应当是“新音乐”范畴,然而已经被看做了传统音乐的代表。这些也都加大了各界人士对于传统音乐保护的决心。
三、新时期多元文化下的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策略
(一)以开放性的视野来看待中国和其它国家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信息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难以避免的和其他文化进行相互交流、接触以及碰撞,所以民族音乐在发展中应对文化的多元格局有明确的意识。要以开放性的视野来看待上一切优秀音乐文化,以不断开阔我们音乐视野,提高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正确看待弘扬民族文化和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文化也许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明确地成为激烈争夺的基本资源,一种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文化自觉已经决心要永远结束某一种文化的权威乃至霸权地位,而且这股来势凶猛的潮流业已得到它的命名:文化多元主义(multiculturalism)。
本文将要探讨的文化多元主义限于过去十年中主要发生在第一世界、尤其是美国的一场文化大论战。①这是一场狂欢节般的论战,形形色色的\"文化左派\"们结成彩虹大联盟(RainbowCoalition),②向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发起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举凡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有共谋之嫌的文化经典、文化表象、社会体制、历史叙事及民族认同等等,无不受到严厉的质疑和无情的拷问。一时之间,差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高奏胜利的凯歌,而同一性,同质性和普遍性则显得左支有细,溃不成军。就在苏联集团土崩瓦解,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以资本主义大获全胜而告终之际,第一世界内部的文化左派,凭借其微观政治(micropolitics),险些创下\"美国解体\"的奇功。①相距万里之遥,难免隔雾看花,不易把捉此中究竟。
文化多元主义,对于处在边缘地位的群体来说,就象无边的荒野中一片百花齐放的文化乐园,既是一种诱人的承诺,又是其拖延已久的兑现。在自由主义者断言\"历史的终结\"之后,更主要的,在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进步\"与\"解放\"的宏伟叙事(grandnarrative)作出不可调和的决裂姿态之后,文化多元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人人终将各得其所的代用乌托邦。显而易见,从主流的或保守的观点来看,文化多元主义无异于文明的灾难,一场摧毁一切价值及其标准的\"文化战争\",典型地体现了后工业社会向\"新部落主义\"的野蛮倒退。另一方面,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激进性持怀疑的批判立场,他们坚持总体性的分析方法,在文化多元主义与全球资本主义之间发现了某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共谋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文化多元主义不过是杰姆逊(FredrickJameson)所谓\"颠倒的太平盛世说\"的一种表现形式。②
一、日薄西山的欧洲中心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文化一元主义(mono-culturalism)而言的。不过,在当代文化政治中,后者有其特定的所指,即西方中心主义或欧洲中心主义,因为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占据霸权地位的一直是西方文化。文化多元主义者正是在颠覆欧洲中心主义这一共同目标下集结起来的。诚如斯坦姆(RobertStain)和肖哈特(EllaShohat)所言,\"文化多元主义与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离开后者,文化多元主义只是世界文化的大杂烩;离开前者,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有可能导致现存等级结构的颠r倒。\"①
按照文化多元主义者的一般理解,所谓欧洲中心主义乃是现代殖民主义的产物,在这个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欧洲列强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霸权(hegemony)。在他们看来,现代殖民主义与古代世界诸帝国的侵略征伐与殖民扩张有一个显著的区别,这就是它的全球规模,它的让全世界都臣服于一个\"普遍\"真理,迫使所有异质文化都纳入一个\"普遍\"的规范模式的权力意志。换言之,不能把欧洲中心主义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种族中心主义,而应当理解为主宰全球的那种种族中心主义,即欧洲中心主义。与此相应,文化多元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全球文化的非殖民化\"。②
多元文化对文学创作冲击
进入21世纪,经济、科技以及部分物质文化的发展日趋全球化、一体化。那么,含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伦理文学的精神文化发展是否也会出现一体化的趋同形势呢?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有必要,或者说,精神文化有没有一定的可能朝着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呢?尤其是与多元化文化紧密相联的日本文学。
一多元文化的形成
一直以来,历史的发展是事实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纵观历史三千多年,深刻影响人类的不仅仅只有一种文化,而是多种文化同时发生,共同改变着世界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依旧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保持着对外来文化的友好态度和开放心理。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艺术、文学以及宗教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都受益于印度佛教,而印度佛教在中国也获得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欧洲文化之所以到今天依旧生命力旺盛,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大大引进了外来文化,即在丰富自己文化体系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血液。总而言之,一个文化体系、文化宝库的形成来源于差异中的不同文化,而这些差异又是激发人们灵感和创新力的源头,它们共同促进了文化的与时俱进和不断革新。文化的差异成就了文化的多元性,成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
二日本多元化文化的特点
1日本多元文化里的单一性复合文化对于单一性复合文化的理解可能比较难,但是站在英语的角度去思考可能会比较容易些,也就是日本文化包含于Mono-Bi-Culture。其实,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简单,日本从中国引进了不少先进而堪称精髓的文化内容,而这也从一定程度奠定了日本文化的基础,并使其展现出复合性文化的典型性特征。例如:漆器,英文中叫做“Japan”;陶器,英文中叫做“China”。而事实上,无论是漆器还是陶器以及最后日本传统文化里的漆器技术最初都来源于中国。但是,日本却将这种复合性文化慢慢地转变为具有本国特色的单一性文化,以致后来漆器成为日本的国粹。换句话说,日本最终形成的单一性文化最初来源于复合性文化,在后来不断地加工、消化以及统一的过程中,才逐渐显露其特色。
2日本多元文化里的南北结构问题日本南北纬度相差大约二十度,因此气候冷暖悬殊较大,而这也造成了住在南方的人向往北方,而住在北方的人对南方满怀憧憬之情。这样的情节在日本一些文学著作中也曾提到过,如中西进的《日本文化的南北结构》。而《奥洲小记》这篇著名游记所阐述的正是南方人对北方在精神上的向往、追求与探索。日本风土本身就有着不一样的南北结构差别,因此在日本文学理念里,也存在着南方和北方两种因素;但它拒绝单纯于北方,抑或是纯粹于南方这样单一的精神追求,而是南北方两者的高度结合。在中西进的《日本文化的南北结构》里,在北方诞生的平田冯岚从师于南方的本居宜长,他一直抱着敬仰的情怀,但在其灵魂深处却有着不一样的理念,甚至完全相反。在本田宜长眼里,可悲的是死亡,但其拥抱的是以人为本的处事观念。值得一提的是,中西进认为,文学家的出身地不是一个绝对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精神的归属点。
接触文学话语多元文化认同
1.前言
英语作为使用最广的世界通用语,由于历史、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当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资深教授卡曲儒(B.B.Kachru)。“接触文学”(ContactLiterature)这一概念最早便由卡曲儒提出,它指非本族语作家创作的英语文学。显而易见,它从“语言接触”(LanguageContact)引申而来。众所周知,当不同语言交际者密切接触时,各种语言的语音、句法、语义等都会随着频繁的接触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非常具有社会语言学的意义,引起了语言间的相互融合,激发了语言的创作力,但更多的是形成了语言的杂合。同理,当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作家用某种相同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时,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就有可能带有多元语言和文化的烙印,带有使用者本土化的特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卡曲儒在研究印度小说家、哲学家RajaRao创作的英语小说Kanthapura时发现,当一个印度作家用英语讲述发生在印度、有关印度人的故事时,RajaRao使用了语义转借(calque)、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本土化(nativization)等手段把印度南方村落的语言传统融入到英语语言中(Kachru1987:125-140)。因而,当我们阅读这部小说时,便会有一种陌生的体验。它既不完全是英语的,也不完全是印度语的。它是印度语言和文化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杂合。于是卡曲儒指出:“在本族语的语境里使用非本族语语言,可以更好地展现新的主题、人物和环境。这就好比将语言的语义和符号潜势重新定义,让语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部分。这种尝试赋予了英语新的非洲或亚洲的认同感,使得接触文学的话语获得了额外的意义维度。而这一维度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依然是模糊的、神秘的”(Kachru1982/1992:316)。事实上,接触文学话语是研究英语变体特征的最好素材。首先,因为文学本身可以让人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拥有最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其次,接触文学话语必然涉及不止一种语言和文化。多元语言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会引起人们对诸如身份、语言、文化等认同问题的思考。我是谁?我应该说哪种语言?正是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文作者开始对中国作家的英文作品发生兴趣。这些中国作家都有很好的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背景,接受过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长期教育和熏陶,但他们都能用英文写作,有些甚至移居国外。根据Zhang(2002)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有20多位双语作家的44部作品畅销英美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比较流行的有林语堂的《京华烟云》(MomentsinPeking1941)、叶君健的《山村》(TheMountainVillage1936)、韩素音的《目的地:重庆》(DestinationChungking1942)和《生死恋》(AMany-SplendouredThing1952)等。20世纪90年代后,比较知名的有张戎(JungChang)的《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WildSwan1991)、哈金(HaJin)的《在池塘里》(InthePond1998)、《等待》(Waiting1999)和《新娘》(TheBridegroom2000)等。本文主要选取张戎和哈金的小说作为语料,分析接触文学话语中的多元文化认同。分析基于两个假设:首先,由于这些作者本身带有对中国本土语言和文化的民族热爱感,并以此为写作源泉,因而其创作产生的英语语言文学就具有明显的中国语言与文化的认同感。其次,由于两种认同感(在语境中汉语化和英语化)的激烈碰撞,作者在挣扎、斗争中把握平衡。
2.主要语料
2.1张戎的《鸿》
《鸿》于1991年在伦敦首次发表,赢得了当年的NCR奖及1993年的英国年度图书奖。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以中国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三代中国女人(外祖母、母亲和我)的故事。这三代人见证了清王朝覆灭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小说揭示了三代中国女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命运遭遇。外祖母出生于1909年,经历了中国军阀混战的时期。她曾是军阀时期一名将军的小妾。将军死后,嫁给了一位医生。外祖母就是当时中国女人的典型代表。母亲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后来嫁给了一位当地的共产党干部,经历了战争和后来共产党政治运动的种种事件。小说中的“我”出生于1952年,经历和见证了1949年后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曾当过红卫兵、赤脚医生、工人和大学生。后来,飞往英国,成为了“鸿”。三代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但对于爱的渴求、美的追求和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读小说《鸿》时,我们不仅为她们的故事所感动,同时,我们的心灵也会被这些历史所触动。
2.2哈金的《在池塘里》和《等待》
多元民族文化管理调研报告
当前,州各级各部门正通过各种形式,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届六中全会精神,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将突出边疆民族地区党建特点,紧紧围绕州委提出的文旅活州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的模式,为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州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用民族语言文字宣传党的政策法规。一是利用《报》文版宣传党的政策。每一期报纸免费送到乡村文化站、每个教堂和每位教牧人员手中,成为广大族、怒族群众学习政策、文化、法律和了解信息、开阔视野的一块重要阵地。二是通过人民广播电台语播音宣传党的政策。每天45分钟用语广播,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族群众带去了重要和有用的信息、科技知识和精神财富。三是通过电视台宣传党的政策。在电视台一周要闻中用语向全州各族人民及时通报全州的大事要事,让各民族群众及时了解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工作动态及州内要闻。四是各级各部门通过民族语言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州民委系统把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条例的宣传材料翻译成语、独龙语、怒语、普米语书面宣传材料和图文并茂的VCD光盘,深入机关、学校、部队、厂房和农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二)用民族文化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一是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体现民族文化元素。积极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工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民居特点,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协调,与当地民居样式相适宜,既富有地方特色又突出民族文化特点,成为村里标志性建筑。二是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中体现民族文化元素。建成292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实现全州站点全覆盖。在建好站点的基础上,针对卫星站点资源有限、语言不通、边境线村民集中培训困难等实际问题,制作了一批民族语本土教材,刻录成12个专题1000多张VCD光盘,发放到各站点,方便边境一线党员群众学习,提高远程教育站点的使用效率。三是在基层组织活动中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州委、州政府重视开发利用民间歌谣、民族舞蹈、民族体育资源,编制《民族八套舞》,制作成光盘发到各村;每年在全州各乡镇轮流举行农民运动会,开展文体竞赛。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红歌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教堂活动”,组织翻译了《党啊,亲爱的妈妈》等一批经典红歌语版,推广到民族山村,引导农民群众学唱,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用民族文化促进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一是立足民族文化展示打造旅游品牌。利用、独龙、怒、普米等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着力打造节庆品牌和宣传名片,连续四年开展了“阔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相继成功举办“北4+2旅游论坛”、“首届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首届少数民族酒歌大赛”、“首届中国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百名记者聚焦”、“百名作家行”等重大活动。推出大型舞蹈史诗《人》,电影《走路上学》、《浪漫的心》、《碧罗雪山》等一批文学艺术、体育、影视等作品,并获国家、省级大奖,打响了民族文化品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有利时机,突出各地民族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开发,扶持农户对自家空闲的房屋进行修缮,依托景区景点发展优势,兴办了一批以白族风味、族风味、怒族风味、普米族风味为主的“农家乐”餐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三是结合民间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族女能人邬小凤团结和带领泸水县鲁掌镇鲁掌村委会子克村民小组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组建了“泸峰艺术团”,在中央、省、州、县、乡演绎族民间文化,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把昔日出了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车子门前过,电灯屋里照,饮水用龙头,吃穿有剩余,站在村头看,片片白瓦点绿荫”的全国文明村。
二、州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
旅游文化多元价值探析
一、旅游文化的教育价值
现代旅游业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拓宽旅游者视野、解放思想等方面更有着深层次的意义,无论在提高全民族文化教育与个体生存价值方面都是如此。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进一步开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用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为促进某些欠发达地区发展,鼓励人们到沿江沿海较发达地区拓宽视界、增长见识,政府鼓励旅游,居民参与旅游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商品经济观念与文化消费观念,被旅游春风吹到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心中。在落后思想方面难以冲破的禁锢意识,通过旅游的渠道被冲破了。出境旅游热带来的观念变革与文化精神觉醒的潜在功能是难以估量的。大量境外游客的到来,大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回大陆旅游、带来了海外文化中的新鲜血液。
旅游是弘扬民族文化教育,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旅游景观中积淀着丰富的民族多元文化。各类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建造工艺、图案雕饰等,都折射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资源的风土人情,有关景物的诗词歌赋与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伦理道德。观赏这些旅游对象,自然会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感。这些都是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深厚土壤。
二、旅游文化的美学价值
旅游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文明程度较高的当之无愧是审美享受。它以旅游风景、风情为中心,广泛包括绮丽的湖光山色、花鸟虫鱼、云蒸雾绕等自然风光,亭台楼榭、寺塔庵观、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雕刻绘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民俗风情、集市、建设等社会风貌……从而多方面获得美感。旅游还在吃、住、行、游、娱、购诸方面获得生活乐趣,实在是综合性的审美享受。
这种旅游者审美心理,是文化设计者真正需要着力透视的对象。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在对美的认识中,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涉及到其中主要的四种心理因素为: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所谓感知,“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和与之俱来的知觉综合活动”。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感知因素起一种先导作用,只有激发审美主体感知,才能进一步在自由和谐的推移中引发更高层次的想象和情感,将审美体验推向深入。想象:“想象大概是审美中的关键,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断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构造另一个多样化的幻想世界。”在创造性想象中整合成的各种意象,使审美主体理想的自由本质得到充分发挥。理解: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以感性的形式对客体意蕴的、直接的、整体的把握和领会”。理解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在审美欣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审美主体对客体理解程度或深或浅,会形成不同水平的审美体验。对社会美的欣赏惟有基于这种内在的深刻理解,方能真正把握其间内外交融的美。情感:情感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客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表现为对客体一定的主观情绪反应。审美情感是个异常活跃的心理因素,贯穿于整个审美体验之中。四种审美心理因素,在审美实践中彼此诱发、相互渗透,并以某种结构方式协调、均衡和作用,构成完整和谐的美感心理流程。由此,审美主体才能从形式到内容,从内部实质到深层意蕴来把握审美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