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工作室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23:15: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多媒体工作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作室多媒体主任竞职演说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我会竭尽全力地向你们证明,我胜任多媒体工作室主任一职。
我叫XXX,1995年毕业于XXX大学信息管理系,1999年就读XXX大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2002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从1995年7月开始,我先后在档案管理科、技术科工作。自1996年1月至今一直在声像科任职。多年来,我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档案整理一丝不苟,外出拍摄兢兢业业,编辑制作精益求精。由于工作积极投入,我被评为1997年基层先进个人和2001年局先进工作者。
我来竞聘,是因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善"学"。七年来,我善于学习和思考,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工作给予了我学习探索的动力,学习赋予了我工作的激情。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象的水印算法。照片盗版的泛滥是当前声像工作中的一大困扰。我以城建档案馆的标志作为水印,设计了一个新型算法,嵌入到数字图像中,作为版权的保证。实践证明算法是相当可行的。学有所用,用有所成,那一刻,我充满了激情。我的论文在答辩中被评为唯一的优,不久又被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录用。工作和学习的互相促进,使我找到了自我提升的价值。
第二,会"管"。我具有组织管理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1995年底声像科成立,我是伴随着声像科一块成长的。七年前,声像科还没有一卷照片档案,没有一份电子文档。我主要负责照片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1996年我参与了*城建声像档案分类方案的制订,1998年起草了《声像档案接收内容和编制要求》。通过我和全科同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今天,我们拥有声像档案12000多条,电子照片档案6000多张,图片库的数据量超过80G。
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改革。本文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
0引言
据统计2011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680万,2013年699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大学就业越来越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大学毕业生应选择多条出路,为自己制造就业机会。多条出路中自己创业便是一种很好选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是高职院校各专业普遍想解决的问题。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相对模糊交叉性较强的概念。高晓杰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杨芳在《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主要载体,以开发、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人格、知识、思维、能力等的素质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新指认,而且是具体的、真实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实施的新指认。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关于创造新的伟大事业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它是关于创造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走上主动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活动。曹胜利、雷家骑在《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根本区别是突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它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将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中,创新是灵魂,创业是载体,创新创业是一种实践行为。它强调了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论文3篇
第一篇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手工艺教育
清末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在长期督鄂期间,除了在湖北大兴实业外,也兴办了多所实业学堂。湖北工艺学堂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应运而生。张之洞在《札委张鸿顺等督办农务、工艺学堂》中提到了创办工艺学堂的原委:“工艺一切尤多拘守旧习,不能用新法制造,以致利权外溢,民生益困,亟应创设农务、工艺各学堂,采用西法,实力讲求,以开风气而广利源。”“又工艺学堂现暂设铁政洋务局(武昌大东门)内,延订东洋教人。”[1]当时,学堂开设汽机、车床、翻沙、绘图、木作、打铁、打铜、玻璃、蜡烛、香水(肥皂)等工艺共十门,其中有多门工艺与设计课程相关。此外,对学制也作了要求,“第一第二两年,学徒须专学一门;第三年,兼学堂所有各艺。”[2]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并移址武昌昙华林。1913年,又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在其染织科的课程设置中,开设有制图、绘画、染色等相关课程。1922年,再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设置有“机械、染织、图案三科。附设有印刷厂,其中设备有石印、玻璃版、铜版、锌版,木工厂,机械厂……”[3]湖北工艺学堂是清末最早一批开设与艺术设计相关课程的实业教育机构,艺术设计教育在湖北地区亦由此滥觞。与此同时,社会上也陆续出现一些民间教育机构,所设课程多与实用美术工艺相关。1909年成立的“工艺传习速成所”,校址设于武昌积玉桥,旨在“为兴工艺而维利源”。课程包括“洋肥皂、西法照相、修整轧片,漂白粉、酒精、照相化身、蓝色相片、荷兰水、金粉、相片刻花、照相药料、消强水、布帛印相”等。1908年成立的“淑贤文艺女学校”,校址设于汉镇观音阁仁里巷,学校“悉遵学部颁定女学章程,专授女子有益科学,而尤注重于女工,……分正科预科艺科三级,艺科修身、国文、算术、图画、编物、裁缝、造花、刺绣、体操、音乐”[3]。从1890年代末到192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北艺术设计教育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二、1920年代至1950年代末的图案教育
1920年,蒋兰圃、唐义精与徐子珩共同创办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这既是湖北第一所现代专业美术教育机构,遂也成为湖北和华中地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中心。学校自成立初始,就设立了与图案[4]相关的专业和课程。1930年,武昌艺专艺术教育系设置图工组,课程涵盖图案、手工(含手工理论)和各门绘画等。1932年,图案专业单独成系,课程包括基本图案、专门图案以及美术史、解剖、透视等。在教授图案课的老师中,有留日学者王道平、林葆菁等。他们从国外带入最新的图案设计理念,为湖北艺术设计教育注入新的内涵[5]。1949年,武昌艺专被解放军中原大学接管,成为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的组成部分,其美术系开设的课程包括“实用美术课”(图案)等,由林葆菁授课。1953年,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与其他艺术院系合并成立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设于武昌,学校除设有绘画、雕塑系外,还专门设有图案组,学制三年。同时在1949年,湖北教育学院成立,其艺术科下设美术组和音乐组,美术组后来演变为华中师范学院图画制图系、武汉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6]。1951年,著名工艺美术设计家李一夫先生从香港北上入鄂,来湖北教育学院艺术科任教,主持图案教研室工作,把在香港所接触到的国际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带到湖北[4]。
三、195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工艺美术教育
新媒体艺术在艺术实践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传统习惯,重构了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息传递方式,而人类的艺术审美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新媒体形式下,人类的感官催生了艺术的变化,新媒体与艺术的融合,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结合的艺术形式,成为现代艺术形式的新目标。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艺术实践教学尤其重要,文章基于对新媒体艺术特征的分析,提出实践教学改革和对新媒体艺术的认知和运用。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融合;实践教学
新媒体艺术是多种技艺的综合体,是将人类的艺术创意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在信息化的影响下,新媒体艺术的迅速发展,已不再是艺术家们的专属,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一、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艺术主要表现出多种特征,如多媒体性、虚拟性、融合性、交互性、大众性等,在表现时往往应用多个方面的内容形式,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结合新媒体特征进行艺术创作,以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发展[1]。(一)新媒体艺术的实现和表达以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平台。新媒体艺术在表现时需要自然、人文、科学、美学、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除此之外,还需要数字网络技术的加持,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最终制作出在网络上的图形、动画、视频等艺术表达方式。新媒体艺术不仅突破了传统艺术单一表现形式的限制,还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作品做出分析,将多种跨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合理利用,将新媒体技能融合,以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平台,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这不再局限于表现形式上,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艺术作品的内涵,向人们展示更加大众化的艺术作品,扩展了艺术作品的创作空间。(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示结合多元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传统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最大的不同是平台。传统媒体的平台单一,表现形式有限,创作空间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新媒体艺术是利用数字媒体表现艺术,它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拟性的表达,新媒体艺术家可以将现实世界和头脑想象出的事物做数字化处理,最终创作出新的虚拟世界[2]。新媒体艺术是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依靠数字媒体平台,将音乐、绘画、动画、特效等艺术融入新媒体艺术中,展现更多的艺术形式,使艺术作品的呈现更具多样化,更好地诠释作者内心想法,使观众和作者达到共鸣。(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开阔了视野和艺术认知。新媒体艺术突破了传统媒体艺术的展示方式,艺术作品不仅仅能被“看”,还可以被“听”“摸”,人们不但能够用视觉欣赏艺术作品,还可以用其他感官去感知,艺术作品不再是一张画,一个物体这么单一,还有音效跟着一起律动,用触摸的方式与之互动,这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拓宽了人们的艺术视野,对艺术的认知也进一步加深。各种艺术都可以用其他方式去表现,例如摄影作品,添加动态效果,制作成有动效的展示方式,在创作过程中能更加自动化、数字化地进行艺术创作,突破了传统艺术创作方式和展示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新媒体艺术,拍电影已经不是电影导演和他的团队的专属,普通人也可以用简单的设备拍摄短视频,摆脱专业方面的限制,用简单软件剪辑视频,制作微电影。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了大众的艺术领悟能力,开拓了大众的艺术视野和认知,让更多民众能够参与到新媒体艺术创作的队伍中,使之全民化。
二、构建新媒体艺术课程体系
多媒体工作室主任竞职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我会竭尽全力地向你们证明,我胜任多媒体工作室主任一职。
我叫***,**年毕业于***大学信息管理系,**年就读***大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2002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从**年7月开始,我先后在档案管理科、技术科工作。自**年1月至今一直在声像科任职。多年来,我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档案整理一丝不苟,外出拍摄兢兢业业,编辑制作精益求精。由于工作积极投入,我被评为**年基层先进个人和**年局先进工作者。
我来竞聘,是因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善"学"。七年来,我善于学习和思考,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工作给予了我学习探索的动力,学习赋予了我工作的激情。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象的水印算法。照片盗版的泛滥是当前声像工作中的一大困扰。我以城建档案馆的标志作为水印,设计了一个新型算法,嵌入到数字图像中,作为版权的保证。实践证明算法是相当可行的。学有所用,用有所成,那一刻,我充满了激情。我的论文在答辩中被评为唯一的优,不久又被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录用。工作和学习的互相促进,使我找到了自我提升的价值。
第二,会"管"。我具有组织管理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年底声像科成立,我是伴随着声像科一块成长的。七年前,声像科还没有一卷照片档案,没有一份电子文档。我主要负责照片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年我参与了广州城建声像档案分类方案的制订,**年起草了《声像档案接收内容和编制要求》。通过我和全科同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今天,我们拥有声像档案12000多条,电子照片档案6000多张,图片库的数据量超过80G。
多媒体工作室主任竞职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我会竭尽全力地向你们证明,我胜任多媒体工作室主任一职。
我叫***,**年毕业于***大学信息管理系,**年就读***大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20**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从**年7月开始,我先后在档案管理科、技术科工作。自**年1月至今一直在声像科任职。多年来,我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档案整理一丝不苟,外出拍摄兢兢业业,编辑制作精益求精。由于工作积极投入,我被评为**年基层先进个人和**年局先进工作者。
我来竞聘,是因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善"学"。七年来,我善于学习和思考,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工作给予了我学习探索的动力,学习赋予了我工作的激情。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象的水印算法。照片盗版的泛滥是当前声像工作中的一大困扰。我以城建档案馆的标志作为水印,设计了一个新型算法,嵌入到数字图像中,作为版权的保证。实践证明算法是相当可行的。学有所用,用有所成,那一刻,我充满了激情。我的论文在答辩中被评为唯一的优,不久又被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录用。工作和学习的互相促进,使我找到了自我提升的价值。
第二,会"管"。我具有组织管理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年底声像科成立,我是伴随着声像科一块成长的。七年前,声像科还没有一卷照片档案,没有一份电子文档。我主要负责照片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年我参与了广州城建声像档案分类方案的制订,**年起草了《声像档案接收内容和编制要求》。通过我和全科同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今天,我们拥有声像档案12000多条,电子照片档案6000多张,图片库的数据量超过80G。
竞聘多媒体工作室主任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我会竭尽全力地向你们证明,我胜任多媒体工作室主任一职。
我叫XXX,1995年毕业于XXX大学信息管理系,1999年就读XXX大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2002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从1995年7月开始,我先后在档案管理科、技术科工作。自1996年1月至今一直在声像科任职。多年来,我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档案整理一丝不苟,外出拍摄兢兢业业,编辑制作精益求精。由于工作积极投入,我被评为1997年基层先进个人和2001年局先进工作者。
我来竞聘,是因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善"学"。七年来,我善于学习和思考,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工作给予了我学习探索的动力,学习赋予了我工作的激情。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象的水印算法。照片盗版的泛滥是当前声像工作中的一大困扰。我以城建档案馆的标志作为水印,设计了一个新型算法,嵌入到数字图像中,作为版权的保证。实践证明算法是相当可行的。学有所用,用有所成,那一刻,我充满了激情。我的论文在答辩中被评为唯一的优,不久又被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录用。工作和学习的互相促进,使我找到了自我提升的价值。
第二,会"管"。我具有组织管理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1995年底声像科成立,我是伴随着声像科一块成长的。七年前,声像科还没有一卷照片档案,没有一份电子文档。我主要负责照片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1996年我参与了广州城建声像档案分类方案的制订,1998年起草了《声像档案接收内容和编制要求》。通过我和全科同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今天,我们拥有声像档案12000多条,电子照片档案6000多张,图片库的数据量超过80G。
艺术设计课改革新
1背景分析
1.1目前教材情况分析目前对应艺术类基础课程出版的教材非常丰富,主要有:《素描》《设计素描》《色彩》《设计色彩》,基本写法也是以基础素描写生、色彩写生为主,比较重视造型基础训练,这类教材比较适合美术专业学生使用,课时量要求也比较大,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学习才能见成效。因此,针对没有太多美术基础、没有太多课时量的艺术设计学生而言,相对不太实用。
1.2学生自身能力分析从大多数艺术设计类院校新生的入学情况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课水平相对较低,或者基本没有学习过艺术专业的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2)学习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的时间非常短,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基础绘画,这无疑增加了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设计表现技法等课程的学习时间,并且相关艺术设计类的知识非常少,更有甚者不能完成教学内容;(3)在学习态度上轻视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完全不理解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意义,不明白素描、色彩等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之间的前后承接关系,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认真等各种厌学情绪;(4)多数学生片面追求上大学、盲目选择专业,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能够明确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1.3专业技能对素描色彩教学需求状况分析基础课程中的素描课程主要训练学生对空间的理解、认识、概括能力,以及对物体的整体塑造能力,通过基础素描的训练和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图形创意能力和审美判断力;色彩课程主要训练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知识及其应用方法,为专业实训、专业技能课的正常进行打下牢固的色彩基础。没有经过基础训练,只是掌握了电脑应用软件的人,就没有办法将设计作品深入进行下去,就没有办法充分理解顾客的要求,不能根据不同条件和状况灵活设计造型,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永远不能真正认识到创意设计的真谛,永远只是受雇于人的工具。
1.4背景结论分析事实证明: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能力、空间塑造能力、色彩搭配和表现能力、独特的审美能力,多是经过扎实的美术基础课训练获得的;没有扎实的基础设计能力,艺术设计作品一切内涵的提升均无从谈起。因此,注重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采取符合专业特色需求的教学措施和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2创新与实践
赛教融合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现代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机制,而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建筑装饰技能大赛作为切入点展开论述,重点探讨赛教融合视域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行,为职业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赛教融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技能大赛
一、建筑装饰技能大赛概述
建筑装饰技能大赛是针对中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展开的技能赛项;包括由部级、厅级和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分别主办的国赛、省赛和市赛。该赛项的主旨是以建筑装饰行业需求为导向、专业职业技能为核心,引导中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建筑装饰行业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该赛项目标是促进建筑装饰企业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之间的交流,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营造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崇尚技术技能的社会氛围;深化教学资源改革,提高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该赛项的考察内容为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与材料测算、建筑装饰施工操作为核心,使参赛选手更好地掌握当代建筑装饰工程中的两项基本技能,即计算机应用和装饰施工技术,促使参赛选手具备一定的现场施工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参赛选手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概述
“工作室制”是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的人才培养机制,它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为教学案例,在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组成的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进行为竞赛服务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工作室制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建筑装饰技能大赛的考察内容相一致,这就为后续技能竞赛的训练指明方向素[1]。本文所述“工作室”是针对中职院校建筑装饰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参加建筑装饰技能大赛而展开的,它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创建,立足于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为目标。
多媒体工作室主任竞选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接下来的十分钟里,我会竭尽全力地向你们证明,我胜任多媒体工作室主任一职。
我叫XXX,1995年毕业于XXX大学信息管理系,1999年就读XXX大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2002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从1995年7月开始,我先后在档案管理科、技术科工作。自1996年1月至今一直在声像科任职。多年来,我的工作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档案整理一丝不苟,外出拍摄兢兢业业,编辑制作精益求精。由于工作积极投入,我被评为1997年基层先进个人和2001年局先进工作者。
我来竞聘,是因为我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善"学"。七年来,我善于学习和思考,并不断地自我提升。工作给予了我学习探索的动力,学习赋予了我工作的激情。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象的水印算法。照片盗版的泛滥是当前声像工作中的一大困扰。我以城建档案馆的标志作为水印,设计了一个新型算法,嵌入到数字图像中,作为版权的保证。实践证明算法是相当可行的。学有所用,用有所成,那一刻,我充满了激情。我的论文在答辩中被评为唯一的优,不久又被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录用。工作和学习的互相促进,使我找到了自我提升的价值。
第二,会"管"。我具有组织管理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1995年底声像科成立,我是伴随着声像科一块成长的。七年前,声像科还没有一卷照片档案,没有一份电子文档。我主要负责照片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1996年我参与了广州城建声像档案分类方案的制订,1998年起草了《声像档案接收内容和编制要求》。通过我和全科同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今天,我们拥有声像档案12000多条,电子照片档案6000多张,图片库的数据量超过80G。
第三,能"写"。我文字能力强,有多篇论文获得奖励,其中3篇获得全国或全省城建档案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入选省档案学术年会,1篇被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录用,2篇在全国计算机核心期刊上发表。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多媒体教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