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20:53: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独立董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司独立董事述职
(一)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总体情况
2009年本人能积极出席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历次会议,认真审议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各项议案,对相关事项发表独立意见,积极维护公司及公司股东尤其是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勤勉尽责地履行了独立董事职责,较好地发挥了独立董事的作用。
(二)出席会议情况及投票情况:
1、出席会议情况:2009年度公司共召开董事会会议8次(含临时会议2次)和股东大会2次,本人均能亲自出席会议。
2、投票表决情况:本着对公司和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能够主动关注与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认真审阅提交董事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及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等,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个人意见。投票表决中,除对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持保留意见外,对其他各项议案均投了赞成票。在日常履职中,能认真履行作为独立董事应当承担的职责,为公司的发展和规范运作提出建议,为董事会作出正确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发表独立意见情况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规定,在本年度召开的董事会上本人发表的独立意见如下:
独立董事博弈探究
摘要: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旨在加强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督机制,而独立董事的引入又涉及到股东、经营者及独立董事自身三者的利益,所以如何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文章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独立董事与大股东之间以及独立董事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揭示了独立董事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独立董事;博弈
一、引言
独立董事指具有完全独立意志,代表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董事会成员。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在公司董事会中引入了两名以上的独立董事。经过近几年的运行实践,业界普遍认为,虽然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但独立董事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独立董事缺席董事会会议、对公司的重大交易听之任之、做重大经营决策时“搭便车”等现象普遍存在,有关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只有非常微弱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固然有其各方面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但独立董事在与被监督对象——大股东与经营者博弈中处于劣势则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剖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失效的原因,提出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改善博弈双方的信息和支付,并由此改变博弈双方的行动和战略,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二、分析方法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决策主体的战略选择问题的理论,其中的核心概念是纳什均衡。通过对纳什均衡的分析,揭示了一项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即制度安排所涉及的战略是行为者最优战略的组合,也就是一种纳什均衡。
独立董事制度探究论文
一、独立董事的概念界定
以董事是否能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的判断为标准,可将其分为独立董事与非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是指那些独立于管理层,与公司没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做出独立判断的交易或关系等情形存在的外部董事。他们并不是公司的成员,而是公司的外部人士。由于独立董事与公司管理层没有个人的和经济利益上的联系,所以,他们能够较为独立地做出决策上的判断和公正地监督管理层。
2、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一股独大”对股东大会的操纵,“内部人控制”下董事会成为大股东的代言人以及监事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不仅控制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而且也控制了监事会。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对资产的侵占很严重,关联交易频频发生,上市公司弄虚作假,发生了“银广夏”等案件。人们对监事会彻底丧失了信心,把目光转向了英美独立董事制度,希望能够通过引进这一制度解决上市公司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但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路途也并非平坦。我国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情董事”泛滥,独立董事难以独立
独立董事制度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独立董事;公司治理;独立性;独立董事职责
论文摘要: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国家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由于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同于英美国家的一元制结构,在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独立董事的职能合理配置到现行的治理框架内,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为独立董事制度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机制,既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效用,又避免与监事会的功能冲突。在逐步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旨在改变董事会的运作状况和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存在一种授权行为,这种授权的行为很容易引起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而董事会承担着公司经营和发展的主要责任,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可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责和作用,对公司长期发展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形成及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进程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1940年,美国颁布的《投资公司法》中,就有“至少需要40%的董事由独立人士担任”的规定。195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规定公开上市公司至少必须选任两位外部董事;197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再次要求美国的每家上市公司“在不迟于1978年6月30以前设立并维持一个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AuchitCommittee);这些独立董事不得与管理层有任何会影响他们作为委员会成员独立判断的关系”。其后美国股票交易所(ASE)亦做了类似的决定。至此,独立董事作为美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成为一种正式制度被确定下来。
我国是在1999年首先从境外上市的公司开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1999年3月,国家经贸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动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要求境外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200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提出“董事会中可以设立非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独立董事”;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步入实施阶段;2002年,中国证监会正式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独立董事制度研究论文
一、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制度
科斯认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正因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因此,“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的出现”。[1](P5,7,356)但支薪经理层(企业家)的出现导致了委托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受雇管理企业的经理在工作时通常不会像业主那样尽心尽力。[2](P303)1932年伯利与米恩斯指出,作为人的经营者由于与委托人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其机会主义行为(如偷懒和自利行为)将与所有者之间产生利益和角色冲突。[3](Jensen和Meckling(1976)以及Fama(1980)的研究表明,随着股权的分散,企业的价值出现了偏离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目标的情况,而所有者亲自监督企业的动因却相应降低,由此产生成本和监督成本便成为一种必然。[4](P131-133)尤其在大型的公众公司中,投资者可能完全或基本不参与企业管理,加上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和委托合同的不完全,经营者可能出现偷懒和自利行为,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严重。[5](P131-133)另一方面,以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Lishny(简称LLSV)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通过将法律引入公司治理领域,以及把公司治理研究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新兴市场国家、转轨经济国家和欧洲大陆国家,发现现代公司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问题也成为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之一。[6]
解决公司中利益冲突和问题的机制存在二分法。其一是外部治理机制,即通过资本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法律规范等外部压力,迫使公司的经营者或大股东放弃一己私利,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其二是内部治理机制,也就是通过建立内部分权制衡结构,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降低成本。但是,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弥补、互相依存的系统关系。不同国家由于法律、经济、金融系统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如英美等国,公司治理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和法律保护,而在日本和欧洲大陆,公司治理更多地依赖于机构投资者和银行的作用。
在内部监控制度设计方面,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监控的职能由监事会来行使,监事会拥有业务监督权和财务监督权,负责监督董事、经理的行为和公司财务的合法性、妥当性。而在美英等国家,上述职能则是由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来行使。独立董事是指那些从公司外面聘来的、与公司股东和管理层没有人事上、或情面上的关系(如亲友关系等)以及经济上的利害关系的非全职董事,他们不在上市公司内部任职且与公司不存在可能影响其独立判断的利害关系[7]。尽管监事会或独立董事形式上不同,两者都试图通过内部监控机制的设计来弥补公司外部监控机制的失灵,使公司董事、经理等经营管理人员能忠于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股东最大利益。
二、独立董事制度起源的经济学分析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它具有法人性、营利性、社团性三大特征。由于法人特征的存在,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股东成为投资风险的承担者。为确保公司经营不偏离增进公司股东利益的航线,人们从古老的民主智慧和传统中发现了股东大会这一民主机制,并将其确定为公司的最高意思决定机构。由于股东人数众多,立法者创造了资本多数决原则和一股一票原则,将投资额较多的股东们的意志作为股东们的主导意见拟制为公司的意思。
独立董事制度研究论文
[引言]
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开始全面铺开。《指导意见》开宗明义地指出,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但是,在现有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内,良好的愿望能否得以实现呢?
一、什么是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的形式、目的和定义
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国有企业的股行制改造开始的,但真正引起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关注,则源于近年来证券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2001年6月,沪深两市股价大幅下挫,之后,持续震荡,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造假”和“掏空”现象风行,上市公司公信力下降却无疑是第一位的。这使得公司治理在监管层、学术界乃至更大范围内成为最热门问题之一。
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当前,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存在一定分歧。一些学者按着公司治理的形式给公司治理下了这样的定义: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其他利益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和上市规则等。另外一些学者则从公司治理的目的出发给公司治理下定义,指出:在经营情况下,由于出资的股东与经营公司的职业经理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股东就要想出“招”来激励和监督经理,这个“招”就是公司治理最基本的含义。也就是说,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选择能胜任的管理者,并给予其激励和监督,以对付管理者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目标的“逆向选择”,以及不做什么错事,但也不十分卖力的“道德风险”,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
小议独立董事规章的时效
在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合理地对其功能和使命进行定位。我们不能期望独立董事们完成太多的工作,他们的可投入的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为公司或股东做太多的事。我们应该实际一点,确定给独立董事的任务少一点,明确一点,或许他们还可能起到一些真正的作用。
一、独立董事现有功能定位的有效性难以发挥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一条第二款对独立董事的定位有了明确规定: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本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独立董事应当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与上市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指导意见中将独立董事定位偏向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独立董事要发挥这一功能定位的有效性需要很多前提条件,但我国在这些前提条件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以至于独立董事有效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1、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
独立董事研究论文
1.设立独立董事之缘由
(1)监督者弱势影响权力制衡
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可以保护全体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可以减少市场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实现股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证监会主席史美伦2001年在“中国上市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公司治理”大会上指出,良好的公司治理应当做到:全体股东的职能和责任界定清晰;内控机制健全,各方制衡;严格的档案制度;依法运作;及时、真实、充分地向公众披露企业信息。在世界上并没有一种公司治理模式可以完全实现上述目标。
西方股份公司的治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一元制。在这种公司中,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由其代行财产所有权、经营者聘用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另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实行二元制。例如日本的公司,由股东大会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聘用经理层;监事会对董事和经理实行监督,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监事会共同对股东大会负责。又如德国,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监事会任命董事会,董事会对监事会负责,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一元制模式缺少专门的监督机构,难以保证董事会科学决策,并对全体股东负责,而不是对股份控制者负责;难以保证经理层既尽心尽职打理企业又不错位越位操纵企业。这样,内部人控制无法保证法制化运作和信息的真实披露,最终将降低企业运作效率,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独立董事就成为必然。即使在二元制公司中,也并不能真正实现权力制衡。作为常设监督机构的监事会总是处于相对弱势,面临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完全的局面,难以有效约束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行为。因此,二元制公司也仿效一元制公司,纷纷设立了独立董事。
(2)所有者不能从经营层面扩大到决策层面
众所周知,西方私有企业在创业初期,常常采用家族型合伙制形式。这时,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经营者,他既是董事长也是总经理,同时行使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随着管理成为一门量化的理性科学,洛克菲勒时代的企业主们开始认识到: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生产力,可以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不是简单的权威象征。于是,开始产生“委托——”现象,不再是简单的“资本说话”。这样的制度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
改善独立董事的理论
一、独立董事的定义和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
独立董事(outsidedirectors)是指排除执行董事(executivedirectors)、关联董事(affiliatedirectors)、灰色董事(graydirectorsorgrayoutsiders)后的董事会成员(markandli,2001),也即是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不存在与公司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作出独立判断的交易和关系的非全日制工作的董事。之所以要将独立董事和关联董事、灰色董事区分开来,就是因为他们和公司之间的关系足以使得人们有理由对他们作出的判断的独立性提出质疑(hermalinandweisbach,1988)。
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股权日益分散化、所有权和控制权日益分离、管理层日益获得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股东权益不被管理层侵害而设置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也是全球公司治理结构收敛趋势下各国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的一个趋势(郑长德,2002)。
最早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是美国。1977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经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正式要求美国上市公司最迟在1978年6月30日设立并维持一个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这些董事不得与公司的管理层有任何会影响他们作为委员会成员独立判断的关系。英国则在1991年cadburyreport中明确提出董事会应该至少有3名非执行董事,其中2名必须是独立董事(鲁桐,2002)。其他国家是在90年代中期之后逐渐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1994年,加拿大正式要求建立独立董事制度。1995年,澳大利亚和法国正式要求建立独立董事制度。1998年比利时要求正式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日本也于同年在其的公司治理原则中对独立董事的比例、资格、职责等作了明确的规定。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印度、马来酉亚、墨西哥、南非也都正式提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鲁桐,2002)。
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的内部机构适当地外部化,形成独立董事对内部人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比较公正和客观地发表意见,有助于保证董事会运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保障股东的权益(famaandjensen,1983;hermalinandweisbach,1988;rosensteinandwyatt,1990)。从国外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的组成和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已越来越重视和强调股份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按oecd的调查,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中的比例情况,美国是62%,英国是34%、法国是29%,而且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独立董事的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
但是在英美国家,对独立董事的批评、怀疑也一直没有中断过。jensen(1993)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公司的独立董事并没有很好地维护股东权益。在独立董事和ceo就公司的决策发生冲突时,独立董事往往不是采取公开的反对态度(hermalinandweisbach,2001;williamandbrown,1996)。william和brown(1996)认为,独立董事存在缺乏保护所有者权益的激励。fosberg(1989)的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和公司的资产回报率没有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监督效果没有关系。fam和jensen(1983)认为内部董事掌握比外部董事更多的公司信息,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就公司的决策问题上比外部董事更具优势,内部董事的过分减少反而有损于公司的经营管理。bhagat和black(1999)用参数托宾q代表公司价值的增加,检验参数q和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比例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ford(1988)的研究甚至表明混合董事会在战略、预算、危机管理等方面比全部由执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更差。
小议独立董事规章的质疑
独立董事是除了他们的董事身份和董事会中的角色之外,既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领取薪金,在公司内也没有其他实质性利益关系的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作为独立董事,必须同时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独立的财产;二是独立的人格;三是独立的业务;四是独立的利益;五是独立的运作。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出现于美国的《1940年投资公司法》。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美国大公司的董事会虽然由股东选举产生,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如ce0)对董事的提名有着实质性影响,使得董事会在确定公司目标及战略等方面无所作为,丧失了监督经营者的职能,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正是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缺陷
1.委托问题。在所有权与管理权从而控制权分离的现代公众股份有限公司中,由于负责经营决策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自己的非人力资本,他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剩余索取权者(风险承担者),而经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总是握有相当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不对应的情况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合同的不完全,管理者便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引入独立董事的目的是让他们来监督管理层,避免内部人控制。但是独立董事也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承担风险,即权力与责任(风险)的分布并不对称,其控制权还是一种“廉价投票权”,因此也不可能解决股份公司内的各种问题,而只能是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引发更大的道德风险,有可能造成独立董事和管理层达成共谋,损害承担风险和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的利益。
2.信息问题。独立董事要有效发挥经营决策和监督作用,取决于对公司及其业务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说,及时地获取信息来了解公司及其业务情况是独立董事有效作出决策和判断的关键,而管理层是董事会和独立董事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管理层的两类行为会威胁独立董事的独立判断:一类行为是不完全或歪曲的信息披露,尤其是有目的的误导、歪曲、掩盖和混淆等企图;另一类行为是非欺骗性的信息误导或信息提供的不完全性,也就是信息披露的重大遗漏。在这种情况下,连审计师都担心他们充分阅读公司帐册后不能发现欺诈,怎能期望独立董事仅仅读了提交给董事会会议的漂亮专业文件后就能察觉不诚实的行为呢?可见独立董事难以掌握公司经营的各种信息,对公司的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等无法保持足够的敏感,因此也就不太可能有效监控管理层的行为。
3.责任和薪酬问题。为了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企业给独立董事支付报酬主要以年费和出席会议费等形式,与公司的业绩无关。但这往往导致了独立董事的谨慎和保守。由于独立董事的报酬通常与公司的利润无关或关系不大,在风险项目成功时并不能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在项目失败时却可能名誉受损并承担法律责任,这就决定了独立董事总是倾向规避风险。而且独立董事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他所了解的信息大多来源于现任经营管理层的介绍和相关记录,再加上公司业务日趋复杂专业化,独立董事没有时间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情况下,最有利的监督行为莫过于谨慎和保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其报酬与公司业绩更紧密地挂钩,但似乎又带来其他问题:其一,金钱奖励对这种董事可能并不重要,一般而言,专家往往视声誉为生命;其二,强有力的报酬鼓励可能在效果上适得其反,若独立董事由于公司业绩良好而获利颇丰,就会极欲保持其职位,因而在关键问题和有争议的事项上就不愿自由发表意见,而偏向于采取短期行为,丧失独立性。在维系“独立性”中薪酬和责任制度陷入了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