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18:30: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对外贸易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对外贸易理论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吸纳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使这一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数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李嘉图之前,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只能出口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收益。按照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的范围,包括国家和商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倘若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那么这个国家便不能出口任何商品,而由于进口终归要由出口所得来支付,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能进口任何商品,因此,该国便不能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的理论改变了这一认识,从而给国际贸易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使各国找到了自己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准则。李嘉图以英国和葡萄牙两国为例说明他的理论。他假定英国生产一单位毛呢要100人/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葡萄酒用120人/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毛呢用90人/年的劳动,生产葡萄酒用80人/年的劳动。按绝对优势理论,这两个国家之间是不可能进行贸易的。因为英国在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所以不能出口;因为不能出口,当然也就不能进口。而李嘉图认为这种结论是不对的,英国可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毛呢,而进口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葡萄酒。同样,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比生产毛呢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出口葡萄酒而进口毛呢,这样两国都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好处。李嘉图由此提出国际分工理论,认为英国可专门生产毛呢,而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这一理论可用下表表示。

表1分工前所需的劳动量

1单位酒1单位毛呢共计

英国120人/年100人/年220人/年

葡萄牙80人/年90年/年170人/年

查看全文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吸纳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使这一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数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李嘉图之前,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只能出口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收益。按照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的范围,包括国家和商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倘若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那么这个国家便不能出口任何商品,而由于进口终归要由出口所得来支付,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能进口任何商品,因此,该国便不能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的理论改变了这一认识,从而给国际贸易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使各国找到了自己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准则。李嘉图以英国和葡萄牙两国为例说明他的理论。他假定英国生产一单位毛呢要100人/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葡萄酒用120人/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毛呢用90人/年的劳动,生产葡萄酒用80人/年的劳动。按绝对优势理论,这两个国家之间是不可能进行贸易的。因为英国在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所以不能出口;因为不能出口,当然也就不能进口。而李嘉图认为这种结论是不对的,英国可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毛呢,而进口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葡萄酒。同样,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比生产毛呢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出口葡萄酒而进口毛呢,这样两国都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好处。李嘉图由此提出国际分工理论,认为英国可专门生产毛呢,而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这一理论可用下表表示。

表1分工前所需的劳动量

1单位酒1单位毛呢共计

英国120人/年100人/年220人/年

葡萄牙80人/年90年/年170人/年

查看全文

对外贸易理论研究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吸纳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使这一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数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李嘉图之前,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只能出口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收益。按照这种理论,国际贸易的范围,包括国家和商品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倘若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那么这个国家便不能出口任何商品,而由于进口终归要由出口所得来支付,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能进口任何商品,因此,该国便不能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的理论改变了这一认识,从而给国际贸易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使各国找到了自己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准则。李嘉图以英国和葡萄牙两国为例说明他的理论。他假定英国生产一单位毛呢要100人/年的劳动,生产一单位葡萄酒用120人/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毛呢用90人/年的劳动,生产葡萄酒用80人/年的劳动。按绝对优势理论,这两个国家之间是不可能进行贸易的。因为英国在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优势,所以不能出口;因为不能出口,当然也就不能进口。而李嘉图认为这种结论是不对的,英国可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毛呢,而进口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葡萄酒。同样,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比生产毛呢有比较优势,因此可以出口葡萄酒而进口毛呢,这样两国都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好处。李嘉图由此提出国际分工理论,认为英国可专门生产毛呢,而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这一理论可用下表表示。

表1分工前所需的劳动量

1单位酒1单位毛呢共计

英国120人/年100人/年220人/年

葡萄牙80人/年90年/年170人/年

查看全文

农产品造价对外贸易论文

摘要:对外贸易过程中,建立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可以提高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优化控制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合作博弈效益。传统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采用的是弹性均衡分配模型,对经验数据的依赖性较强,在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评估效果不好。构建对外贸易中农产品的效益量和代价量的参数控制模型,建立一种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采用合作博弈标准化控制方法实现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量化控制模型改进,根据合作博弈方的贡献程度,选择主成分的个数,最终使得博弈模型达到均衡,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控制精度较高,提高了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预测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

关键词:合作博弈;对外贸易;农产品造价;控制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扩展,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管理和控制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量化控制是一门系统性交叉性学科,通过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管理,实现对对外贸易活动的造价成本控制。通过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管理,建立有效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控制模型,实现成本控制和造价开销预测,为对外贸易活动的进行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通常,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农产品、人工、设备、设计规划、物流等,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作博弈关系,通过构建合作博弈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效益量化标准控制模型,实现对对外贸易活动的整体管理,达到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优化控制的目的,研究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效益量化标准控制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1,2]。传统方法中,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主要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通过工程开销预测线性建模,实现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制约因素的量化控制,其中,文献[3]提出一种基于异构融合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控制模型,基于对外贸易中农产品对服务质量需求的非单调性特征,采用多属性决策(MADM)选择方法实现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控制,降低了对外贸易中总体成本;文献[4]在随机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贸易农产品造价的效益量化控制模型,基于经验评估和结构寿命预测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成本模型设计,不符合规定年限内基本状态因子最大化的原则。可见,传统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采用的是弹性均衡分配模型,对经验数据的依赖性较强,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评估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标准控制模型。采用合作博弈标准化控制方法实现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量化控制模型改进,根据合作博弈方的贡献程度,选择主成分的个数,最终使得博弈模型达到均衡,该模型对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控制精度较高,提高了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预测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

二、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效益量和代价量参数模型

(一)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量化评价参数模型。在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标准化控制的基础上,需要构建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量化评价参数模型,通过建立农产品的最大效益量和参数量模型,在每一个对外贸易环节与农产品选配等方面实现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的合理控制。在对外贸易农产品造价量化评价参数模型中,物流就是其中一大重要的影响参数,这是因为当今物流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对外贸易农产品造价中物流参数的相关概述。物流经济学是新兴产业所衍生出的一门学科,在对目前经济活动研究下,物流活动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物流经济学利用了微观、宏观、工程、产业经济、运筹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利用与推动发展物流行业市场以及农业的发展,为它们的共同发展提出解决办法的决策性建议;与此同时,又要利用微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和理论依据作为辅助,重视在目前微观物流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问题并且对相应问题做出正确决策和改革方案,为农业微观物流活动的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最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讨论。(三)对外贸易农产品造价效益量中物流参数的影响。影响物流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全球化,“技术控”的劳动力,增长方式,消费习惯,货运共享化以及安全性。其中全球化就是所说的“走出去”,农业对外贸易发展中就要坚持对外开放,此时就需要借助物流来实现农产品的出口。物流业发展得越快,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激烈,那么农产品在运输造价这一方面的造价就会越低,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造价效益量就会越高。安全性则主要指物流的客户信息以及运输产品的安全性。

查看全文

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关系探讨

一、国外研究

根据MichaelEPorter的钻石模型,一国的经济兴衰取决于该国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优势性的主导产业。波特认为,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最基本要素。将这一理论应用到物流发展层面,对外贸易作为物流业的相关和支撑产业是物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保证。Samuelson指出,运输成本既是国际贸易商品定价的基础,也是一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和物流是相互影响的。Krugman首次探讨了国际贸易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等国的双边贸易会推动物流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

葛飞秀用货物周转量作为衡量新疆物流业发展的研究指标,对新疆对外贸易、GDP和物流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外贸与物流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会促使货物周转量的提升,但是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和外贸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刘海涛、王茂林以港口货物吞吐量来衡量天津市的国际物流发展程度,通过协整理论研究了天津市对外贸易和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发现天津市国际物流对外贸的影响大于外贸对国际物流的影响,这与其他省市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罗淯新运用货物周转量和货运量来代表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规模,得出我国外贸和物流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张光明对广西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是进出口贸易对物流的推动力小于物流对外贸的推动力,作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广西物流和外贸发展的针对性建议。欧阳碧媛梳理了广西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现状并对两者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论述,指出两者互为载体、互为助推器。胡勇军用货物运输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来衡量物流的发展,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了广东省进出口和物流发展的关系,发现物流的发展对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较高增速的外贸却没有有效拉动广东国际物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广东省物流企业与外贸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陈晓艳、陈晓宁对新疆进出口贸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文中选取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产值作为衡量现代物流的指标,对样本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研究得出,新疆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影响显著,而对外贸易对物流业的发展作用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新疆的外贸方式较为单一,以边境贸易为主。唐心智研究了内陆省份四川的进出口贸易、物流发展与GDP之间的关系,发现进出口贸易与物流发展存在互补关系。陈杨用物流供给(物流运营里程总数)、物流需求(货物周转总量)和国际贸易(主要衡量货物贸易)指标构建数理模型,对我国1981-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三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物流供给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对物流需求的影响为正;从长期看,国际贸易对物流需求的影响是对物流供给影响的4倍。程伟、龚新蜀通过历史数据研究了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和物流的发展,发现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外贸对物流的影响高于物流对外贸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有针对性的物流发展建议。秦金中采用区域物流业总产值代表广东省的物流发展水平,建立VAR模型研究得出,广东现在的物流业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不匹配的。芦丹提出,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得以诞生,其物流发展规模随着贸易发展进一步扩大。同时,物流发展壮大,对外贸易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向敏、于洁对重庆港口物流和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展两者发展程度并不协调一致,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作者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对重庆市港口物流的发展提出建议。胡炯杰对浙江省物流产业与外贸出口互动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从理论上,作者认为:外贸企业的出口频率及出口量影响着物流企业的发展,为物流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及潜在市场;物流企业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服务,其运输风险影响着外贸企业的出口。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形成互动机制。作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滞后1-4期的情况下,浙江省物流业的发展是外贸出口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从滞后3期开始,外贸出口才是物流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两者的互动在时间上体现出差别性。李建春探讨了贸易开放条件下广西商贸物流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者指出,广西可以基于比较优势,开发出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的物流产品。林青研究得出: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是港口物流现代化进程,港口物流的建设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作者以港口集装箱和进出口贸易总额为指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关系。分析得出:我国对外贸易与现代港口物流相互促进,但对彼此的影响不尽不同。陈夏妍实证检验了深圳市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发现两者相互促进。但是,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共同发展,作者在文中并没有探讨。李彦萍认为,一国年进出口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了国际物流量的大小,货物主要进出口地,决定国际物流线路的分布特点,进而决定国际物流网络的布局特点。李雪指出,国际物流因国际贸易而存在,外贸的发展对企业物流管理及预测等活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促进了物流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成为物流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厉关强指出,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物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物流无国界化”会促使物流企业向着规模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王领以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衡量对外贸易的指标,以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作为衡量物流发展的指标,通过对上海市1978-2008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短期内,外贸的增长会促使货物运输量增加,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李慧通过对天津物流与外贸的发展研究得出:不同贸易产品对物流功能的需求偏好有异。

谭丹认为对外贸易从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方面对国际物流业提出新要求。作者使用改进的P-中值模型研究了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展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制度路径。孔原选取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HYL)作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动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现代物流对进出口贸易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长期影响更为显著;从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发展具有微弱的拉动作用,短期波动较大。这表明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并没有有效提升我国物流产业水平,物流产业没有充分享受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带来的增值收益。作者指出:加工贸易占主体地位且缺乏贸易竞争力的对外贸易结构、国际物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是国际贸易对物流业发展驱动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张宝友采用货运周转量和物流网络里程作为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指标,运用相关性和弹性等分析工具,就我国1995-2004年间的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我国物流业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物流外包、拓展消费者的选择空间等途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栾淑彦认为,国际贸易与现代国际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探讨了以国际贸易为导向的国际物流运作体系建设。

查看全文

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论文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吗

从上面的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对于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争论,主要存在促进论,阻碍论和折衷论。促进论的代表是罗伯特逊,他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而普雷维什则以“中心—外围论”表示反对。

为了支持各自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对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大批学者运用我国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大都支持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因为进口贸易也是对外贸易的一方面,所以也有很多学者把目光转向进口贸易,考察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外贸易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要对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不能一味崇拜出口,也要重视进口贸易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出口而排斥进口,认为进口会减少GDP的增长,从中世纪的欧洲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看法,包括重商主义的“奖出限入”,贸易乘数论也认为出口会带动经济的增长,而进口会抵消这种作用,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明显的告诉人们净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看到进口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重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加工制造业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内的许多制造业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对出口加工类的企业打击更大,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退,出口增幅下降。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有限,我国的制造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所以出口贸易是否对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有重大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被重视。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新理论与外贸战略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然后对国际贸易新理论进行了介绍,着重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启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外贸战略启示

在如何开展对外贸易上,发展中国家大都是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力和资源优势。这样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但是也因此强化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使其长期发展缺乏后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要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实施创新的对外贸易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外贸增长方式为粗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外贸规模扩大较迅速,但仍是粗放型的,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低。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外贸发展战略转型。另外,由于我国目前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力素质问题,三资企业加工贸易升级换代难度也较大,使得我国有可能失去一部分中低档产品的国际市场,同时失去一次参与新一轮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机会。

查看全文

经济效益指标毕业论文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查看全文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节的必要性

摘要:从世界经济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较多的不利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势在必行。但是优化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从目前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障碍,正确看待制度变革中的问题是我国建立新型对外贸易战略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对外贸易战略原因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是以加工贸易及粗加工为主的出口方式导致我国经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我国出口商品正面临激烈的竞争、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倾向,调整和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优化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思路,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行世界经济秩序以及国内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对外贸易战略的优化还存在较多障碍。

一、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

(一)现有的出口增长方式导致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粗放型的出口增长越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国,如果我国继续保持这种以高耗能、高耗原材料为基础的粗放型出口增长,那么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并不是为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而是为其他国家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让本来已经很脆弱的资源和环境来承担这种高消耗的发展道路,只能是拥有短期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通过出口廉价商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拿低工资,却让其他国家享受世界低成本的产品,显然不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期望。

查看全文

跨境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研究

摘要: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地位不断提升,带来了贸易方式、营销方式、业务流程和竞争模式方面的创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通过VAR模型分析得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关系研究

一、我国跨境电商现状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网络化的发展,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跨境电子商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进、出易规模分别为1.2万亿元和5.5万亿元,跨境电商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2016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比例分别为17.92%和82.08%,出口占八成比重,进口比重逐年增加。有效释放了消费者对全球商品的需求和企业对全球采购的需求。

二、跨境电子商务与我国对外贸易相互影响

跨境电商让市场营销由大众化、标准化变得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附加值增加,营销模式随之变化。影响营销渠道和利润空间,如图2,跨境电商可能选择渠道3和4,两者比渠道1、2的价值空间更大。外贸市场份额庞大,传统贸易方式不能满足外贸需求,催生出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跨境电商,实现全球范围内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为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互联互通的平台。图2国际贸易销售渠道结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