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17:47: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对立统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奇数与偶数对立统一论文
算术公理1+1=2蕴涵着的基本原理、道理、哲理:......
数学中的奇数与偶数对立同一蕴涵着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原创)
作者:感恩、齐东
课题与问题:初等数学只认识到了1/2是最大分数单位,这是远远不够的,1/2是最大分数单位还没有体现出其真正的数学意义与其深刻内涵,要运用哲学的自然辩证法辩证认识,不能形而上学或者说不能长期坚持形而上学的数学自然观而不放,...。
一、有必要首先认识几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与定义:
1、分数整:0/1=0,1/1=1,-1/1=-1,2/1=2,-2/1=-2,3/1=3,-3/1=-3,
分析人与神的对立统一
稍有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哲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矛盾体两面的对立统一。比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高,就没有矮;没有富,就没有穷;没有好,就没有坏......
然而,无神论者自封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承认有“神”,一切靠我们自己。否定了“神”,最终结果是也否定了人,否定了我们自己。中国现时的世风日下、道德败坏、贪污腐败、买官卖官、、假冒伪劣、没有诚信、金钱至上......等等丑恶现象,无不最终可以归结到国人的信仰迷茫,灵魂的丧失。因为人一旦失去了“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没有方向的“迷途羔羊”。
人与“神”是对立的统一。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神”。不管这个“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万能的真“神”;还是真人活“神”,总之人离不开“神”。我们中国大多数的人不信上帝、不信耶稣、也不信佛祖,但过去我们还有一个人造的大神——,一个人造的小神——雷锋。所以,还能万人景仰,作为思想指导、行动的榜样。而现在这两个人造的大神、小神都被我们从神坛上请回到了人间,成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原来这尊大神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缺点错误。于是,人们的信仰崩溃了,精神上的信仰迷失了,灵魂就必然空虚,就必然会走向“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切唯物质至上,一切唯金钱至上。既不信上帝、佛祖,也不信了,只信“钱”、信自己了。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认识问题、人的信仰问题,那么中国即使到本世纪中叶经济发展、科学教育等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在精神文明上将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穷”国。物质上富裕起来的国人还是一个个的“穷”人。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政治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哲学上的矛盾,对立、统一、基本含义。
2、能力方面: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了解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觉悟方面:运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认识到无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哲学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并且学生容易把哲学上的矛盾与生活中的矛盾混同起来,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学好这一知识应该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深入浅出,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
诠释国际私法是对外国法的限制与适用的对立统一
摘要国际私法就是在适用与限制外国法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限制和适用外国法的对立统一。在分析适用外国法制度的基础上,揭示国际私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国家利益,各个国家无论是限制还是适用外国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在国际私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要把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结合起来。
关键词:限制;适用;国家利益;外国法;国际私法
所有法律都会表现出一种价值上的判断(valuejudgments),也就是对社会中的特定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看法。[1]国际私法是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部门法,它主要调整国际私法关系。但是国际私法对私法关系的调整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即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发展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从国际私法的起源和发展趋势来看,虽然国际私法涉及到外国法的适用,但是国际私法对外国法的适用和承认同样受制于一国主权和国家利益,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际私法是对外国法的限制和适用的对立统一。
一、国际私法的起源
在近代意义的主权观念及主权国家产生以前,正像沃尔夫所指出,西塞罗所处的罗马时代,他们认为,“除了我们的市民法外,所有其他的市民法是怎样的粗制滥造和几乎达到可笑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拒绝采用外国诉讼人本国’的特定法律,显然这是因为,如果这样做了,也许要造成法律的退化。”[2]自12世纪以来,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在欧洲形成了许多城邦国家,各城邦国家除继续适用罗马法以外,还制定了许多城邦法则,城邦之间的法则各异。此时欧洲地中海诸国,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如威尼斯、热那亚、弗罗伦萨等城邦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十分发达,产生了大量的民商事交往。当时的意大利法学家巴托鲁斯(Bartolus)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提出了“法则区别说”(Theoryofstatutes),他主张把法则按不同的顺序分为三种:即关于人的法则、物的法则、关于行为的法则;进而指出:住所地法为人的法则;物之所在地为物的法则,行为地法为行为法则。不同性质的法则调整不同类型的涉外民商事关系,他指出:用住所地法来调整当事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方面的法律冲突,用物之所在地法来调整不动产物权方面的法律冲突;用行为地法来调整行为方式方面的法律冲突。他首次提出了法则的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的问题。他反对严格的属地主义的法律适用原则,主张内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适用有关的外国法律,这就是最早的国际私法理论。[3]沃尔夫曾深刻地指出,冲突法“在中世纪时代的意大利城邦产生时,人们曾经认为它是超国家的法律;那时佛罗伦萨、波罗尼亚和摩德纳没有个别的国际私法体系,它们有着同一法律,这个法律是所有的城邦所共有的,而且出自同一的渊源。”[4]
19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一是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部门法——国际私法本身更加完善。除了原有的冲突规范外,产生了大量的实体规范。在实体规范中有统一实体法——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也有各国的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专门的实体法。二是,统一实体法的产生的发展有的已经从国际私法之中分离出去形成了很多部门法。如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
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对立研究论文
在西方哲学辩证法发展的历史星河中,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是两颗明耀的巨星:一个是古希腊自发辩证法高峰上的皇冠,一个是德国古典哲学唯心辩证法上的魁首。两颗巨星遥相呼应,构成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两个超越感应的光环。恩格斯把亚里士多德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并且还指出:"辩证法直到现在还只被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这两个思想家比较精密地研究过。"[1](466页)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博,以致在各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构建成了包罗万象的体系。但是,深究他们两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两种辩证法形态的代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触及到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探索了辩证法本质的深层结构。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曾作了深刻的概括:"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和它的主要特征。黑格尔是这样提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也经常在这周围兜圈子。为了进一步深入把握辩证法的理论实质和总体特征,扩展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比较研究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一个人使人类困惑的思维之谜:矛盾是否真实。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从不同的入口抓住了对立统一。
古希腊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表述了事物的矛盾,即对立面统一的思想。他说:"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2](23页)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象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强劲地震动着人类的思维,启开人类的智慧之窗。但格言警句似的哲理却未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力论证,因此在往后的发展中出现了相对论和诡辩论的逆流。赫拉克利特的弟子克拉底鲁以及埃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芝诺等人相继举起了砍杀赫拉克拉利特的长刀,战争围绕着"矛盾是否真实"的问题紧张进行。芝诺以他的"两分法"、"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著名诡辩一时稳握胜券,似乎矛盾是不真实的,对立统一是一种主观幻想。
亚里士多德站在这样的历史入口,以他特有的智慧和博学审视这场思维的苦斗,他的思维也经历了一场阵痛和难产。他一方面跨入了反对赫拉克利特的行列;另一方面又从不同的入口抓住了对立统一。这是一种矛盾,然而却是十分真实的。他指责赫拉克利特,说:"传闻赫拉克利特曾说’同样的事物可以是亦可为非是’,这是任何人所不能置信的。"[3](60页)批评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说"辩证家与诡辩派穿着与哲学家相同的服装","哲学在切求真知时,辩证法专务批评;至于诡辩术尽管貌似哲学,终非哲学。"[3](60页)
>可否据此认为亚里士多德就反对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法则呢?当然不能,因为事情是复杂的。应当说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确立在辩证法发展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赫拉克利特的格言警句虽然处处显示天才的光辉,但形式逻辑和辩证思维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并没有明确的分野。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他十分清楚地看到古希腊哲学之所以受到诡辩派和相对主义袭击而无法自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思维的过程中不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则。所以在形式逻辑的范围内亚里士多德举起了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旗帜,十分强调事物质的稳定性和概念的确定性,认为不能说一个东西是"这样又不是这样"。没有充分的事实说明亚里士多德反对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学说。恰恰相反,亚里士多德对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学说作了认真的探索。在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到亚里士多德与黑格尔选取了不同的入口,也就是辩证思维的不同突破口。
探究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
摘要:极限理论贯穿整个微积分学,是微积分的重要内容和难点。认识极限思想是把握和理解极限理论的前提。通过极限思想与辨证哲学的紧密联系,加强极限思想的辨证理解,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极限思想;辨证哲学;对立统一
0引言。
微积分是研究客观世界运动现象的一门学科,我们引入极限概念对客观世界运动过程加以描述,用极限方法建立其数量关系并研究其运动结果[1]。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整个微积分学。要学好微积分,必须认识和理解极限理论,而把握极限理论的前提,首先要认识极限思想。极限思想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变与不变、过程与结果、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以及否定与肯定的对立统一。
1极限思想与辩证哲学的联系。
1.1极限思想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极限思想的辩证深究
摘要:极限理论贯穿整个微积分学,是微积分的重要内容和难点。认识极限思想是把握和理解极限理论的前提。通过极限思想与辨证哲学的紧密联系,加强极限思想的辨证理解,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极限思想;辨证哲学;对立统一
微积分是研究客观世界运动现象的一门学科,我们引入极限概念对客观世界运动过程加以描述,用极限方法建立其数量关系并研究其运动结果[1]。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整个微积分学。要学好微积分,必须认识和理解极限理论,而把握极限理论的前提,首先要认识极限思想。极限思想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变与不变、过程与结果、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以及否定与肯定的对立统一。
1极限思想与辩证哲学的联系
1.1极限思想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变”与“不变”反映了客观事物运动变化与相对静止两种不同状态,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例如,平面内一条曲线C上某一点P的切线斜率为kp。除P点外曲线上点的斜率k是变量,kp是不变量,曲线上不同的点对应不同的斜率K,斜率k不可能等于kp,k与kp是变与不变的对立关系;同时,它们之间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曲线上的点无限接近P点过程中,斜率k无限接近kp,变化的量向不变的量逐渐接近。当无限接近的结果产生质的飞跃时,变量转化为不变量,即“变”而“不变”,这体现了变与不变的统一关系。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以及诠释
微积分是研究客观世界运动现象的一门学科,我们引入极限概念对客观世界运动过程加以描述,用极限方法建立其数量关系并研究其运动结果。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整个微积分学。要学好微积分,必须认识和理解极限理论,而把握极限理论的前提,首先要认识极限思想。极限思想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变与不变、过程与结果、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以及否定与肯定的对立统一。
1极限思想与辩证哲学的联系。
1.1极限思想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变”与“不变”反映了客观事物运动变化与相对静止两种不同状态,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例如,平面内一条曲线C上某一点P的切线斜率为kp。除P点外曲线上点的斜率k是变量,kp是不变量,曲线上不同的点对应不同的斜率K,斜率k不可能等于kp,k与kp是变与不变的对立关系;同时,它们之间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曲线上的点无限接近P点过程中,斜率k无限接近kp,变化的量向不变的量逐渐接近。当无限接近的结果产生质的飞跃时,变量转化为不变量,即“变”而“不变”,这体现了变与不变的统一关系。
1.2极限思想是过程与结果的对立统一。
过程和结果在哲学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极限思想中也充分体现了结果与过程的对立统一。在上例中,当曲线上的点无限接近点P的变化过程中,k是变化过程,kp是变化结果。一方面,无论曲线上点多么接近点P,都不能与点P重合,同样曲线上变化点的斜率k也不等于kp,这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对立性;另一方面,随着无限接近过程的进行,斜率k越来越接近kp,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无限接近的变化结果使得斜率k转化为kp,这体现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所以,通过研究曲线上点斜率k的变化过程得到P点的斜率kp就是过程与结果的对立统一。
创新思维的科学基础探讨论文
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世界能动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阶段。科学的思维取决于思维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基础。而要实现领导思维的创新,必须夯实科学思果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理解,它是把模糊与精确有机统一起来的至理名言。五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二者既对立,又一脉相承,现代是对传统的“扬弃”。有的人不适应现代,觉得没有前途,从思维的角度来看,是没有维的基础。
首先,要把握思维方法。现代领导思维创新是丰富多彩的,但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必须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矛盾都有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何在对立中求得统一,是思维方法的真缔。现实中,需要把握如下几个对立统一: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九斤老太”的思维不对,的态度也不对。二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要善于从现象深入本质去看问题。“农夫与蛇”中的农夫、“东郭先生与狼”中的东郭先生,由于没有深入本质看问题,所以犯了极大的错误。三是感情与理智的对立统一。感情与理智是人的情感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从认识上看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情上升到理智是认识发展的必须。因此,过于“理智”或过于“感情”都是错误的。四是模糊与精确的对立统一。模糊与精确是内部对立的两个概念,然而模糊与精确永远只具有相对意义。“难得糊涂”是古训,如论文把握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其次,要重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指思维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思维的重心总在真假、好坏、对错之间转移。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需要重构思维模式。怎样重构呢?现代思维模式应该是真假、好坏、对错三大系统的有机统一。“真假”是回答是否符合规律;“好坏”是回答是否符合目的;“对错”是回答是否符合行为规范。
只有既符合规律,又符合目的,才会符合行为规范。这种思维模式告诉我们,现代领导者面对问题时,总体上可以也应该分为“是什么”———认识的真假性质问题;“有何用”———价值的好坏大小问题;“怎么办”———行为规范的对错问题。分清和区别这三个不同的问题,是领导艺术的基本要求。公务员之家
第三,走出思维误区。有些思维误区影响着领导职务的正确履行和决策的科学作出。这些思维误区主要有:一是一成不变的“惯性”思维。忘记了万事万物都在变,不变是相对,变是绝对的道理,不能因地制宜处理问题。二是急于求成的“快捷”思维。忽视任何政绩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都是一个奋斗过程,而是急功近利,追求“三把火”效益。三是追求时尚的“跟风”思维。有的认为“新的就是好的”,不顾条件讲派头、摆阔气;不脚踏实地搞工作,而热衷于搞关系;不扎实练内功,而想方设计“包装”自己。四是固执己见的“独立”思维。有的过于自信,忽视他人的存在和必要的尊重,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这种固执己见的思维,是思维封闭性的表现。
第四,强化思维素质。强化领导的思维素质,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方方面面去努力。主要是加强理论修养。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就存在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培养过程。没有较深的理论修养,即使有大量的方法,也无从掌握,无从使用。而要加强理论修养,最好的方法是认真学习革命导师的理论著作,学习哲学,学习科学知识,同时努力加强思维能力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