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16:47: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对冲基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对冲基金在国内展望
对冲基金于20世纪5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其英文名称为Hedge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是一种以私人合伙企业或离岸公司的形式组成的投资工具。由于其操作手段的多样化,关于对冲基金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形象地概括它:最先进的投资理论+最灵活的投资策略+最大胆的投资杠杆+最优秀的经理人=对冲基金。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自身的投资风险,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但其大胆的杠杆操作却有意无意造成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数次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潮,如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2年铜期货大涨、2003年美元暴跌,都是以对冲基金为首的投机力量冲击市场的例子。
中美、中欧签署的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对中国的证券市场有一系列具体的开放要求,其中包括: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最初成立时,外资可拥有33%的股权,3年后可增加到49%,5年后可增加到51%。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洪流之中,更多的外国证券投资资本将会登陆中国的资本市场,给中国的投资管理领域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力。
在证券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冲基金自然会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在国际对冲基金几乎还没有涉足的市场中,中国是最大的一个。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和各种投资工具的创新,对冲基金的数量和所管理的资产有了很大的增长,基金数量和资产规模都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作为一种最为放任的金融机构,对冲基金已经成为金融领域中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
一、我国本土对冲基金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本土对冲基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我国的基金市场上还缺乏对冲工具与卖空机制。缺乏对冲工具与卖空机制将会限制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2006年推出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将要推出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可以填补国内无对冲机制和对冲金融工具的空白。国内的私募基金可以通过向证券公司办理融资融券业务以对冲基金资产中的部分股票、共同基金和债券的风险头寸,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使我们为私募基金中的部分成分股票的系统风险进行对冲成为可能。
对冲基金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对冲基金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因应环境转变而千变万化,这就是对冲基金创新之处,也是它有异于传统基金的地方。按照金融创新理论,若对冲基金未能成功继续创新,有可能发展到某一阶段,其创新性和灵活性会因过管治而减弱,与其它传统基金不再存在任何差别,对冲基金会因此而消亡,或被其它更新的投资工具所取代。对冲基金现正处于十字街口,行业正需要新产品,新市场,新治理模式等方案,而本文是对上列的问题作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对冲基金;金融创新;公司治理;透明度
一、对冲基金市场规律的演变
我们从调查中获证,对冲基金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全球每年倒闭或清盘的对冲基金数以百计,但同时新成立的对冲基金,几乎是每天都在增加中,现时在不同国家地区运作的对冲基金已超过10,000多只,较亚洲金融风暴前的6,000多只对冲基金,还多出了近60%。自2000年开始,科网股热潮的冷却,9.11恐布袭击,美国会计丑闻,油价大幅上升等一连串事件。令全球股市步入长达五年的熊市。因传统的投资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同报,这就为擅长在跌市下以短仓沽空的对冲基金提供了生存空间。但真正令对冲基金数目和所管理资产增长的原因,是因为在高度市场竞争的经营环境下,特别是为了吸引寻求投资新的另类资产的机构投资者,例如退休金、慈善基金及其它保守基金等,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变得多元化,透明度也相应提高。对冲基金应机构投资界的需求,被迫要增加透明度,公开披露投资策略,采取较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杠杆倍数,放弃高风险的投机策略,甚至主动与投资者商讨投资策略,或以公开信件形式说明重大事件等,以提高基金治理水平。但是,业界内的反应和行动不一致,进步程度不足。严格来说,传统基金此时的运作模式已渐进地改进,与对冲基金慢慢地趋于一致,所不同的是,对冲基金仍能以传统基金所不能采用的高杠杆借贷、沽空、及衍生工具等投资方式,以换取高的绩效回报。但这种优势可否长期存在,是值得业内人士探讨的问题。
在AmarnathAdvisorsLLC(Amarnath)的事件发生后,很多观察者都预计它的倒闭将会震动全球的金融市场,因为A-marnath亏损了60多亿美元,远比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LTCM)在1998年所亏损的40亿美元还多。可是Amarnath的崩溃几乎对世界金融市场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美国联邦储局并没有因此召开紧急会议或采取任何紧急措施,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也无制订任何拯救行动。其后,在A-marnath出售资产时,还有不少大型对冲基金竞相出高价来投其出售的资产。Amamath对冲基金倒闭之所以未产生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1)LTCM事件发生后,各国政府加强外部治理产生了好的效果。在发生LTCM事件后数年内,各国政府和观察者都担忧,如再有大型对冲基金倒闭将会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系统性的影响。他们从LTCM倒闭事件中汲取的教训之一是,对冲基金之所以能够进行超额的大型杠杆借贷,是由于基金透明度低,主要经纪们和其它信贷提供者没有在风险管理方面保持高度警惕。所以在LTCM事件后,国际监管机构一直呼吁主要经纪、投资银行和其它信贷提供者制订和执行严格的风险措施。(2)这次Amarnath倒闭后,金融市场维持着基本平稳和安静的局面。大型对冲基金倒闭而没有带来金融灾难,这对业界来说是一件幸事,这说明国际监管机构尽责地落实其风险监管措施是正确和有效的。但这个事件也提醒我们:业界、机构投资者、信贷提供者等有关方面应联合一致,对对冲基金的治理尤其是内部治理的问题须作出深入的检讨,找出弱点所在,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并要共同连手彻底地执行,从而防范和避免大型对冲基金的倒闭。但如同样事件再次发生,有关监管机构会增加和提高监管的要求,限制对冲基金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对冲基金的发展将会因此而受到阻碍。
二、金融创新的循环
对冲基金、金融市场与民族国家
关于1997年以来的东亚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不少包含了很强的感情色彩,例如“阴谋论”的指责,或者“全球化”的渲染。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回到经济学的基本传统中去,用朴素的、古典的经济学方法去分析这一事件。这意味着,第一,本文认为这一事件中的所有当事人都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第二,这些行动的途径和结果却有可能不同;有些行动具有“以邻为壑”的性质,以损害他人的方式为自己牟利,有些行动则有着双赢的结果,当事各方皆大欢喜。
由于我们将不仅涉及一国内部的情况,也要涉及国与国的互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情况作一区分。第一个区分是,在一国之内,是一个有政府的社会;而在国际上,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众多的民族国家实际上生存在一个无政府社会之中。第二个区分是,在一国之内,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而在国际上,人民是不能自由迁徙的。这两种区分将会使同一种行为或政策,在国内和国际上带来很不相同的结果。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的经济自由,是遵循规则的经济自由,它将那种“以邻为壑”的行为排除在外,使得追逐自己利益的行动能够增进社会的福利。迄今为止,这种规则只有在存在着一个政府的条件下,才能近似地实现。因此当我们讨论国际问题时,我们显然应该注意“自由”含义的变化。我们的目的,是探寻一条形成规则的道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行动达成互利的结果,否则损人利已的行动不仅导致不公正的财富分配,而且会与受害者的报复一起使全球(包括“以邻为壑”者)的福利下降。
在这场危机的多种角色中,我们选择了对冲基金、金融市场和民族国家作为主要的角色加以分析。有趣的是,这三个角色既是三种不同的制度,又代表了不同的人群。我们将在制度和人群的互动中展开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探索。
一、民族国家与货币体系
一个货币体系就是一种制度,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由民族国家提供。民族国家不过是政府这种制度安排在当今世界中的具体形式。因为迄今为止政府提供保护的人群还是以历史的、文化的、或生理的因素而划分开来的。那么,为什么货币体系是一种与民族国家范围相对应的公共物品,有什么因素阻止它成为一个世界一统的体系?在货币体系的运转中,政府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对冲基金、金融市场与民族国家
关于1997年以来的东亚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不少包含了很强的感情色彩,例如“阴谋论”的指责,或者“全球化”的渲染。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回到经济学的基本传统中去,用朴素的、古典的经济学方法去分析这一事件。这意味着,第一,本文认为这一事件中的所有当事人都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第二,这些行动的途径和结果却有可能不同;有些行动具有“以邻为壑”的性质,以损害他人的方式为自己牟利,有些行动则有着双赢的结果,当事各方皆大欢喜。
由于我们将不仅涉及一国内部的情况,也要涉及国与国的互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情况作一区分。第一个区分是,在一国之内,是一个有政府的社会;而在国际上,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众多的民族国家实际上生存在一个无政府社会之中。第二个区分是,在一国之内,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而在国际上,人民是不能自由迁徙的。这两种区分将会使同一种行为或政策,在国内和国际上带来很不相同的结果。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的经济自由,是遵循规则的经济自由,它将那种“以邻为壑”的行为排除在外,使得追逐自己利益的行动能够增进社会的福利。迄今为止,这种规则只有在存在着一个政府的条件下,才能近似地实现。因此当我们讨论国际问题时,我们显然应该注意“自由”含义的变化。我们的目的,是探寻一条形成规则的道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行动达成互利的结果,否则损人利已的行动不仅导致不公正的财富分配,而且会与受害者的报复一起使全球(包括“以邻为壑”者)的福利下降。
在这场危机的多种角色中,我们选择了对冲基金、金融市场和民族国家作为主要的角色加以分析。有趣的是,这三个角色既是三种不同的制度,又代表了不同的人群。我们将在制度和人群的互动中展开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探索。
一、民族国家与货币体系
一个货币体系就是一种制度,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由民族国家提供。民族国家不过是政府这种制度安排在当今世界中的具体形式。因为迄今为止政府提供保护的人群还是以历史的、文化的、或生理的因素而划分开来的。那么,为什么货币体系是一种与民族国家范围相对应的公共物品,有什么因素阻止它成为一个世界一统的体系?在货币体系的运转中,政府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证券私募基金发展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就金融期货和卖空机制的缺位、资本项目的不完全开放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这四个制度因素对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组织管理、资金运用和法律地位上的约束,及其引发的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的差距进行了探讨。但是,本文认为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将要实行的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我国逐步开放的资本市场及有可能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将使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最终演化为对冲基金。
由于国内证券市场过去一直没有买空机制,缺乏进行对冲和套利的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相关法律对私募基金的缺失,这些都使国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演化过度到如乔治·索罗斯(GeorgeSoros)的量子基金(QuantumGroup)困难重重。虽然近期推出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都将拉近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的距离,但是目前法律法规对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运作在以下方面还存在相当的限制。
一、金融期货和卖空机制的缺失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无从对冲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
海外之所以将此类投资于证券及其衍生工具的私募型基金称之为对冲基金;是因为这些基金在最初都采取了对冲的交易方式规避市场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我们所谓的对冲基金并非都采取对冲手段,但如果完全不能进行对冲交易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很难称得上是对冲基金。建立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却不可以消减系统风险。目前我国股市价格波动幅度大,系统风险约占市场风险的6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部分只占30%,因此,对国内股票的系统风险进行对冲十分必要与迫切。在债券市场上,由于国内还未实行利率市场化,债券的收益率波动较小,还未形成对债券类对冲工具的强烈需求,但是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开放与创新的必然趋势,对这方面工具的需求也将日益暴露出来。由于缺乏金融期货等对冲工具及卖空机制,国内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只能在单边上升市场中获利,而在证券市场的单边下降趋势中无法规避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不能如同海外对冲基金一样,在双边市中同时获利。表1对不同类型对冲基金的波动率进行了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了对冲交易规避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的对冲基金,除做空倾向基金和新兴市场基金外,其他的收益波动性都远不及标准普尔指数基金,而它们的Sharpe指数却基本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
由图1可以看出全球对冲基金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显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而且在1998年到2002年之间还低于普尔指数,但是从1999年开始却优于道琼斯全球指数,且它的波动性远远小于标准普尔500指数与道琼斯全球指数。
私募基金运作监管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私募基金(PrivateInvestmentfunds)这一概念之所以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或许并不在于它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集合投资方式,而更可能是因为它的“私募”(PrivateOffering)特征。对于长期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内经济体制和思维环境来说,后者的冲击显然更为显着,也更容易使人们的神经处于敏感状态。在这种氛围下,“私募”令人联想到“暗箱操作”以至于“非法操纵市场”等情境或许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从客观角度分析,私募基金本身是自由化市场经济的合理产物,如果以非自由化经济的本位出发去认识这一事物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偏差。换言之,如果我国经济体制对私募基金的接纳与融合存在问题,那么更可能是因为经济环境中某些内在机制(例如产权结构)的不适应作用,而不是直接源于私募基金自身的缺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是证券市场管理高层、投资者抑或学者都很少基于这一前提来评价私募基金,结果是有意无意地导致在私募基金的界定、运作模式、立法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探讨缺乏客观性。
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较少信息披露的特征使其即使在美国也处于隐秘状态。如果没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大出风头以及后来1998年发生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崩溃事件,恐怕世人现时所津津乐道的对冲基金(HedgeFunds)也会继续处于韬光养晦的面纱之下。因此,目前世界上对于私募基金的研究和了解仍旧是不完整的,这对于我国私募基金的运作及监管研究无形中形成了另一障碍。
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笔者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1)以成熟市场中的私募基金运作与监管模式为参照;(2)在具体私募基金的研究对象方面以目前曝光度最高的美国对冲基金为主;(3)研究重点不在于求全,而是针对我国未来私募基金发展进程中的运作问题和监管模式尝试提出一些有益的解决思路。本文后续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个方向而展开的。
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这里涉及到基金组织形式本身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的问题,在目前《投资基金法》的立法过程中实际上已有反映。首先,在社会信用机制效率低下的背景下,监管方对于信托行为的控制存在逐渐强化的趋势(例如在信托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信托成立”及“信托生效”分离辨别,很明显是立法机关对于社会信用状况缺乏信心的表现)。没有民间信托行为的健康发展,探讨私募基金的运作与监管是缺乏其土壤的,而政府是否有魄力让私募基金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仍然不可预知;其次,鉴于我国潜在私募基金的资金影响约在7000亿人民币左右,政府很难对如此巨大的经济资源放任自流,“加强监管”不会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涉及了相当复杂的利益分配关系和政治考虑。
从私募基金本身来看,在缺乏上述环境支持的情况下,我国的私募基金有可能一开始就处于畸形状态。如果这种经济格局不出现实质性变化,那么无论在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监管政策还是业绩评估方面,都很难指望出现一种合理、公平、客观的约束及评价机制。对比现在常常被作为私募基金对立面而加以标榜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情况,不能说这种担心纯属过虑。
小议国际期货投资者的发展及借鉴
摘要:期货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期货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机构也是重要参与者。本文介绍了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特点、在不同市场投资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发展及与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及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期货投资基金;对冲基金;机构投资者;期货市场
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封闭基金、信托基金、对冲基金以及进行投资交易的投资银行和期货公司等。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是其中的三大绝对主力,目前,养老基金仍然是美国最大、也是世界资本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机构投资者很少投资期货市场,包括美国的机构投资者。
主要是因为政府的管制限制了投资者参与期货的愿望。但是,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机构投资者面临逐步加大的风险,机构投资者开始大量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如利率期货、国债期货、指数期货等,从而在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提高市场及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取得很好效果。
将机构投资者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准确区分是困难的,本文的区分是模糊和相对的。下文主要通过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特点及其在不同市场投资的比重,来对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发展以及与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和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类型
私募基金运作与监管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私募基金(PrivateInvestmentfunds)这一概念之所以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或许并不在于它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集合投资方式,而更可能是因为它的“私募”(PrivateOffering)特征。对于长期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内经济体制和思维环境来说,后者的冲击显然更为显著,也更容易使人们的神经处于敏感状态。在这种氛围下,“私募”令人联想到“暗箱操作”以至于“非法操纵市场”等情境或许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从客观角度分析,私募基金本身是自由化市场经济的合理产物,如果以非自由化经济的本位出发去认识这一事物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偏差。换言之,如果我国经济体制对私募基金的接纳与融合存在问题,那么更可能是因为经济环境中某些内在机制(例如产权结构)的不适应作用,而不是直接源于私募基金自身的缺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是证券市场管理高层、投资者抑或学者都很少基于这一前提来评价私募基金,结果是有意无意地导致在私募基金的界定、运作模式、立法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探讨缺乏客观性。
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较少信息披露的特征使其即使在美国也处于隐秘状态。如果没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大出风头以及后来1998年发生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崩溃事件,恐怕世人现时所津津乐道的对冲基金(HedgeFunds)也会继续处于韬光养晦的面纱之下。因此,目前世界上对于私募基金的研究和了解仍旧是不完整的,这对于我国私募基金的运作及监管研究无形中形成了另一障碍。
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笔者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1)以成熟市场中的私募基金运作与监管模式为参照;(2)在具体私募基金的研究对象方面以目前曝光度最高的美国对冲基金为主;(3)研究重点不在于求全,而是针对我国未来私募基金发展进程中的运作问题和监管模式尝试提出一些有益的解决思路。本文后续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个方向而展开的。
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这里涉及到基金组织形式本身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的问题,在目前《投资基金法》的立法过程中实际上已有反映。首先,在社会信用机制效率低下的背景下,监管方对于信托行为的控制存在逐渐强化的趋势(例如在信托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信托成立”及“信托生效”分离辨别,很明显是立法机关对于社会信用状况缺乏信心的表现)。没有民间信托行为的健康发展,探讨私募基金的运作与监管是缺乏其土壤的,而政府是否有魄力让私募基金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仍然不可预知;其次,鉴于我国潜在私募基金的资金影响约在7000亿人民币左右,政府很难对如此巨大的经济资源放任自流,“加强监管”不会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涉及了相当复杂的利益分配关系和政治考虑。
从私募基金本身来看,在缺乏上述环境支持的情况下,我国的私募基金有可能一开始就处于畸形状态。如果这种经济格局不出现实质性变化,那么无论在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监管政策还是业绩评估方面,都很难指望出现一种合理、公平、客观的约束及评价机制。对比现在常常被作为私募基金对立面而加以标榜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情况,不能说这种担心纯属过虑。
次贷危机发展论文
[摘要]2007年2月,美国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宣布2006年第四季度业绩将出现亏损,美国次贷危机出现。随后次贷危机全面暴露,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破产,对冲基金被迫清盘,投资银行宣布亏损,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全球股市大跌,次贷引发的信用风险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本文从次贷危机的起源与发展为切入点探求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次贷危机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起源与发展
1.利率上升使房地产泡沫破碎
2000年网络科技股的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的经济进入了低谷,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在很短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调低至1%,缓解了经济衰退,在2002年,在房地产行业的复苏的重要作用下,美国经济出现了回暖。但此时,房地产金融机构产生过度放贷的行为,有些机构把目标对准了没有资格申请优质贷款的潜在客户。在高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经纪公司大量推销次贷,甚至不考虑购房者的收入和信用情况。
在房价上涨期间,房主可将被抵押的房屋的增值部分以较低的利率再次抵押,进而取得二次贷款,获得的资金用来偿还前期贷款,甚至用于投资。但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这使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碎,2007年美国住宅房地产的销量和价格均持续下降,第二季度的整体房价甚至创20年来的最大跌幅。在这种情况下,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增加,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借款者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违约风险全面暴露。
私募基金运作监管论文
内容提要:私募基金(PrivateInvestmentfunds)这一概念之所以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或许并不在于它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集合投资方式,而更可能是因为它的“私募”(PrivateOffering)特征。对于长期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内经济体制和思维环境来说,后者的冲击显然更为显著,也更容易使人们的神经处于敏感状态。在这种氛围下,“私募”令人联想到“暗箱操作”以至于“非法操纵市场”等情境或许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从客观角度分析,私募基金本身是自由化市场经济的合理产物,如果以非自由化经济的本位出发去认识这一事物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偏差。换言之,如果我国经济体制对私募基金的接纳与融合存在问题,那么更可能是因为经济环境中某些内在机制(例如产权结构)的不适应作用,而不是直接源于私募基金自身的缺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无论是证券市场管理高层、投资者抑或学者都很少基于这一前提来评价私募基金,结果是有意无意地导致在私募基金的界定、运作模式、立法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探讨缺乏客观性。
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较少信息披露的特征使其即使在美国也处于隐秘状态。如果没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大出风头以及后来1998年发生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崩溃事件,恐怕世人现时所津津乐道的对冲基金(HedgeFunds)也会继续处于韬光养晦的面纱之下。因此,目前世界上对于私募基金的研究和了解仍旧是不完整的,这对于我国私募基金的运作及监管研究无形中形成了另一障碍。
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笔者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1)以成熟市场中的私募基金运作与监管模式为参照;(2)在具体私募基金的研究对象方面以目前曝光度最高的美国对冲基金为主;(3)研究重点不在于求全,而是针对我国未来私募基金发展进程中的运作问题和监管模式尝试提出一些有益的解决思路。本文后续的内容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个方向而展开的。
可以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这里涉及到基金组织形式本身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的问题,在目前《投资基金法》的立法过程中实际上已有反映。首先,在社会信用机制效率低下的背景下,监管方对于信托行为的控制存在逐渐强化的趋势(例如在信托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信托成立”及“信托生效”分离辨别,很明显是立法机关对于社会信用状况缺乏信心的表现)。没有民间信托行为的健康发展,探讨私募基金的运作与监管是缺乏其土壤的,而政府是否有魄力让私募基金获得自由发展的空间仍然不可预知;其次,鉴于我国潜在私募基金的资金影响约在7000亿人民币左右,政府很难对如此巨大的经济资源放任自流,“加强监管”不会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涉及了相当复杂的利益分配关系和政治考虑。
从私募基金本身来看,在缺乏上述环境支持的情况下,我国的私募基金有可能一开始就处于畸形状态。如果这种经济格局不出现实质性变化,那么无论在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监管政策还是业绩评估方面,都很难指望出现一种合理、公平、客观的约束及评价机制。对比现在常常被作为私募基金对立面而加以标榜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情况,不能说这种担心纯属过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