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16:11: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对比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对比研究

青少年教育对比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样本特征

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广州市为主要研究地点,珠三角地区的东莞、佛山、中山等3个城市作为辅助研究地点。以省内青少年、教师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以社区、学校为研究载体。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文献法、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座谈等方式对省内青少年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文献研究方面,梳理国内外有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文献资料。本次调研访谈教育工作者、家长、青少年以及相关专业人士15人,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问卷调查方面,课题组于2012年11月对广州、东莞、中山、佛山四市的8所中小学进行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情况调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取得样本。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35份,有效问卷953份,有效回收率为86.6%,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样本特征

在年龄方面,调查对象为1992—2003年出生的在读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青少年,年龄最小值9周岁,最大值20周岁,平均年龄14.5岁。在性别方面,女性略多于男性,占52.8%。在学历分布方面,普通学校比例相当,职业高中、技校生比例略低,占10.3%。

二、青少年社会教育途径与社会化载体

查看全文

中日企业金融的对比研究

中日中小企业金融比较分析

与日本相比较,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成长速度可观。中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已从公有经济的补充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中小企业拥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中小企业金融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意义同等重要。其次,政府支持对中日中小企业金融都至关重要,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同,中日中小企业金融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中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单一,但中小企业金融发展迅速与日本商业银行、政策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等组成的多元化、多层次中小企业金融体系相比,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仍显单一。但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呈现不断加速趋势,中小企业资金状况有明显改善。课题组调研数据也表明,虽然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但其重要性已显著下降(表1)。除受危机影响严重的2008年出现增长停滞、坏账率增加情况外,各受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图4)。(二)中国征信体系建设发展迅速,但银行融资仍以抵押担保为主相比于日本中小企业信息数据的详实完备,中国中小企业信誉度较低,银行获得企业真实信息难度大,贷后管理成本高。近年来,人民银行致力于征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息采集已取得一定成效。此外,为解决无信用记录或信用历史欠佳的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各地还注意引导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并通过风险补偿等方法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征信体系虽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评价企业信誉度提供了参考,但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相对谨慎,信用贷款比例普遍不高,抵押、质押和保证仍是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其中,抵押物以固定资产为主,其他权利抵押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中小企业大多为轻资产企业,房地产及机器设备总价较低,通过抵押贷款获得资金的难度较大(表2)。表2浙江省某市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结构(2011年末)来源:课题组调研资料整理。(三)中国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受限,企业互保联保蕴含较大风险针对中小企业信誉度较低的现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存在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可能性。与日本融资担保公司运作成熟稳定相比,中国融资性担保公司运作不规范,监管不严格。因此,银行通常要求较高的资产保证率,担保公司的杠杆效应大大降低。2010年,融资性担保公司平均放大倍数只有2.1倍,远低于3倍的保本点及5倍的盈利点。2011年开始,银行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要求的保证率持续上升,更有甚者要求100%。担保公司业务积极性受到较大打击,资产额较少的担保公司基本无法正常开展业务。不少中小企业开始探索采用互保、联保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资金的可得性,但其风险也在逐渐显现。一方面,中小企业对互保、联保理解不足,对连带责任认识不清,缺乏主动合作激励,导致个体信用难以发展成社会信用,总体违约率仍然偏高。另一方面,互保、联保企业间经营情况差距较大,企业间缺乏互相了解,对困难企业认识不足,单家企业经营风险易扩散至整个联保体。(四)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近年发展迅速,但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在银行贷款仍存在诸多限制的情况下,非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资金的重要补充来源。与日本相比,中国非银行融资机构主要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公司、咨询公司、寄售行、典当行等形式存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相对于日本非银行融资机构的平稳有序发展,中国针对中小企业金融的立法尚不完备,缺乏一部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基本法律,对中小企业金融的规范零散分布于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效力的各种法律法规当中,不同法律法规条文时有出入,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环境。法规前瞻性不足,对中小企业金融的快速发展应对不够及时,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造成一定时期的监管空白,非银行融资机构等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成本较高。

启示与建议

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较快,但中小企业金融改革进程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实际融资需要,简单的增设金融机构或搭设银企合作平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2012年3月,在国务院大力推动下,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改革,以温州综合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十二项主要任务为抓手,在金融体制规范、金融市场培育、金融机构发展、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为中小企业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落实这一改革措施,我们提出如下五点具体实施建议。(一)推动银行体系改革与治理,探索服务中小企业新模式1、强化地方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金融扶持。一是坚持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当地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监管机构应限制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前往大中城市扩张、开设异地分支机构。借鉴日本关系银行成功经验,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推进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二是通过定向调增中小企业信贷规模等手段,补充地方金融机构资金,提高地方金融机构服务当地中小企业能力。三是中小企业发达地区政府考虑设立专项基金,条件成熟时适度提高地方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补偿金,探索成立区域性政策银行,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发展。2、拓宽资金来源,完善考核体系,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首先,商业银行继续探索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金融债等手段拓宽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来源,将获得资金优先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其次,商业银行逐步改进中小企业贷款审核评价体系,考虑不同企业贷款的差异性,构建有针对性的客户评价体系,实施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抵押率实行差别管理,适度放宽抵押贷款审批条件。此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对中小企业贷后管理实行专项考核,适度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和坏账核销率,建立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3、积极改变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稳步推进金融创新。首先,大型金融机构利用资金雄厚、网点众多的优势,努力将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切实履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职责,减少外界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对中小企业金融的冲击,为中小企业正常发展周期创造相对平稳的资金平台。其次,改变贷款形式单一、金融创新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研发,将抵质押物范围扩大到动产和权利,发展应收账款、无形资产等多种新型抵押品(图5),引入供应链关系担保等新型担保方式(图6)。另一方面,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等合作,创新适合需求特点的联动模式,加大银团贷款力度,分散融资风险。同时,优化业务管理流程,给予中小企业票据业务方面的便利,或赋予中小企业更加灵活的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减轻企业还款压力。图5应收账款融资流程设计图6供应链担保融资流程设计(二)法规先行、探索创新,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总体规划、多方合力,建设更为完备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首先,全国统一规划和部署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指定牵头部门,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其次,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信采集制度、资信评定制度和资信评估制度,明确资信评估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制。同时,继续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中小企业信用查询中的优势,以企业基本账户为依托,争取覆盖更多企业,探索将非财务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努力扩大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信息量。加强人民银行、工商、税务、司法、海关、环保等一系列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横向沟通与协调,实现对中小企业监管信息的联网与共享。此外,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现有信息平台,提高村镇银行等基层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便利性。加强信息应用建设,引入针对性模型和软件,便于金融机构量化征信信息,进一步深入信息资源的分析利用。建立全国与区域信息流动机制,实现纵向信息共享。2、探索地方政府主导的再担保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一是着力改变当前信用担保机构监管实践中法律依据不足、主管部门不清的局面。在现有法规基础上,整合、优化其他地方性、部门性法律法规,为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充分发挥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不断扩大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逐步改善担保业发展环境,支持担保机构拓展担保业务、创新担保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给予税收优惠等奖励。三是建立银行与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在分散担保公司风险的同时促进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后续管理,防止道德风险。四是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主导、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担保自律性组织。在政府部分拨款的基础上,鼓励担保公司、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三方自愿出资参与,实现信用担保协会的市场化运作,并加强对担保机构日常运行的监测。(三)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着力发展导向明确、层次清晰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1、鼓励有发展潜力的初创期中小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募集资金,并通过政府专项基金给予支持。针对初创期企业的高风险特征,鼓励其发行高收益次级债或私募债募集发展资金。适度放宽高收益债准入标准,将传统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设定合理的债权人保护制度,建立政府专项偿债基金,并吸收发债主体、交易商和证交所资金参与,对发行企业不能偿债的风险进行一定程度补偿,增强市场参与者信心。2、鼓励稳定经营的成长期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对于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实力尚不足直接在债券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鼓励数家行业相同、规模相近、地理相邻的中小企业联合发行集合债。政府在中介、担保、承销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应优惠,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或在财政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允许政府部门审慎投资中小企业集合债。3、通过产业导向和政策扶持,引导风险资本投资新兴产业。对于符合国家政策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制订针对性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给予投资者相应优惠、赋予未来退出获利便利性,吸收风险投资基金及私募股权等风险资本,解决新兴产业的资金问题。(四)标本兼治,促进非银行融资机构的健康发展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非银行融资机构合法经营。一方面,尽快出台专门法律法规,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明确对非银行融资机构的注册资本、人员配置、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与处置等方面的准入要求,使其在规定范围内运作,严控民间融资过度扩张。同时,明确非银行融资机构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期限利率、交易方式、违约责任及纠纷解决途径,促进融资机构的规范化经营。另一方面,组织对现有机构进行重新审核,对不符合资质、未正常开展业务、风险系数较高的机构实行警示制度并限期整改,对确实不能达到要求的企业组织清盘退出。2、建立非银行融资机构监测体系,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在明确非银行融资机构经营范围的基础上,建立非银行融资机构登记平台与监测体系。一方面,逐步将中小企业与非银行融资机构间借贷关系在平台中录入登记,监测合约履行情况,记录不良情况,并纳入个人与企业信用记录。另一方面,加强对非银行融资机构资金的总体监测和调控,动态跟踪把握融资总量、资金来源与投向、利率水平、违约纠纷等数据。同时,注重对风险的早期识别、监测与预警,预判、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3、明确职责,切实履行对非银行融资机构的监管责任。根据机构注册属地管理原则和“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金融办为非银行融资机构的主管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注重监管队伍建设,吸收培养高素质、懂金融的专业监管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非银行融资机构的监管要求。(五)协调配合,加强货币当局与其他监管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的引导1、央行制订倾斜性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重视中小企业信贷。中央银行要继续贯彻“有保有压”的政策,通过货币信贷手段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并通过非对称降息减轻中小企业负担。首先,强化差别准备金率政策,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得力的银行适当放宽其准备金要求,为中小企业信贷释放更多可用资金。其次,加强窗口指导,要求地方金融机构制订有针对性的信贷投放计划。再次,重视核查督导,明确中小企业信贷考核标准,定期对重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情况进行检查评定。最后,探索实行逆周期的信贷管理模式,经济繁荣时对贷款严格管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泡沫;经济萧条时实施积极信贷政策,努力引导中小企业以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应对危机冲击。2、监管当局通过差别化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实施激励。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完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首先,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在风险整体可控的条件下,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强化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正向激励。其次,适当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不良比率的容忍度,综合考虑其风险、成本、核销等具体条件,对不良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

本文作者:凌涛冈崎久实子工作单位:日本银行国际局

查看全文

社会语言学词汇变异对比研究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兴的一种交际语言。汉语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在其各自的语言体系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网络用语。本研究基于社会语言学理论,实时在线收集近千条中英网络语言作为语料,从词汇方面对比分析英汉网络语言的词汇变异现象;并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分析两者在变异中出现的异同点,研究发现网络语言的变异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关键词]网络语言;中英对比;词汇变异;社会语言学

语言是不断发展和进化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然而,语言也存在相对稳定性和惰性。语言的惰性意味着语言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立刻发生改变,语言中所负载的社会传统和社会习俗是相对稳固的,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是高度稳定的。因此,语言和社会的共变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个同步的过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网络语言作为现代社会新兴的一种交际语言,其发展盛况空前,已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基于社会语言学的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本研究通过在线收集到的上千条中英网络语言的基础上,从词汇变异方面对英汉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探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并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解析。对中英网络语言的语言变异研究不仅有利于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沟通与深入,同时也从理论层面促进了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

一、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现状

国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起步早于国内。早在1997年,关于网络语言的研讨会已经在美国哈特福德大学的世界语言中心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邀请到许多有国际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会议讨论了一些有关网络语言的问题,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网络语言的现状和网络语言教学等问题。之后,在2003年9月18日,一个关于国际网络语言的研究在西班牙举行。这两次会议是网络语言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使得全球语言学家逐步开始关注网络语言这种特殊语言。在2001年,《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的编辑DavidCrystal在他出版的著作《语言与因特网》是第一本研究网络语言现象的学术专著。同时,这本书也使得Crystal成为网络语言研究的带头人。在该书中,他讨论了网络环境、邮件中、聊天室和网页上的用语、虚拟语言。他指出互联网的革命是也是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它仍然影响着语言的未来。在2002年和2003年间,丰富的网络语言较多出现在《语言与英语语言教学》杂志中。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对网络语言的研究。LisaShaw(2004)在《网络语言如何影响英语和我们交流的方式》一文中给出了网络语言的定义,分析了为什么网络语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越来越受欢迎,并讨论了网络语言的优缺点。她指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以区分网络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的差异,而许多儿童和青少年却不能完全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受网络语境的限制,因此,在课堂上对网络语言的传播能够影响到新一代年轻人的英语能力。另一位学者Sanel(2008)指出网络语言的词汇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他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传播工具,具有全球化、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此外,各种在线词典突然开始流行起来。总之,国外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范围较广。然而,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只是简单介绍了网络语言的定义及其对社会生活和人民产生的影响,对网络语言的一个系统地分析却很少见到。我国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大约从2000年开始,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网络语言词典的编写、网络语言的现状、网络语言的修辞手法、网络语言及教学等等。2000年,由易文安编著出版的《网络时尚词典》是中国第一部汇总网络用语的词典。根据网络术语的类型,该词典将词语分为俚语、行话、技术术语和其他类型的数字网络语言,共收集了1000多个新的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词汇。2001年,应用语言学届的于根元教授编撰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是我国第二部网络语言词典,词典收编了1305个网络词汇。2003年,一部名为“金山鸟语通”的网络专用词典正式启用,是我国第一部网络词典和非正式出版的动态词典。本词典是网络的一个创新,它收集了数千个聊天中的网络词汇,并以开放式网络文本为载体。通过超链接,它成为BBS(公告板系统)中的热点问题,不断向网民提供修改和补充的机会。201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网络语言词典》收录了网民在网络传播、交际过程中高频使用的网络词语,计2946条,另收网络符号280条。这几本词典内容丰富,释义详尽,是广大网民和广大读者查阅网络文章、阅读网络文献的便利工具。更重要的是,网络语言词典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和研究对象的标志,网络语言已经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填补了中国出版的网络词典的空白。目前,许多有关网络语言的学术著作已经在我国出版发行。第一部是于根元教授(2001)的《网络语言概说》,这本书探讨了因特网的历史和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的简介、网络词语的分类和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优势和劣势、对网络语言的态度等。之后,另一位权威学者刘海燕(2002)主编的《网络语言》系统地阐述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包括环境、风格及其标准化,同时探讨了网络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网络术语的形成。

二、语言社会共变理论

查看全文

BNC语料库的近义词对比研究

摘要:近义词辨析一直是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义词意思相近但是在具体使用上却有细微的差别。学生在记忆相近意思的单词时,一般都会选择死记硬背或者一概而论,教师在教授近义词时也大多进行字面解释。而语料库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真实的材料,这将为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该文选取近义词acknowledge和ad⁃mit,以BNC(英国当代语料库)为工具,从语域、搭配、语义韵等方面研究这一对近义词的搭配和使用,旨在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提供学习近义词的方法,并为英语词汇教学带来启示。

关键词:语料库;近义词;语义韵;词汇教学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二语教学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能力,词汇是提高英语写作、阅读、会话等技能的关键[1]。然而对于词语的研究到近代才刚刚开始,“Lexis”一词在英语中只有相对短暂的历史,直到大约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在英国英语中使用[2]。Firth提出了著名的“语境论”,他认为词的意义不在人的大脑里,而是在语境之中。近义词在二语词汇教学和习得中是一个重难点,因为它们在结构、词形、词义和语义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近义词在英语词汇中占比较大,在中学阶段,英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也在于如何辨析这类词汇。传统的词汇教学采用中文释义或同义词讲解的方法,学生利用汉语意思记忆和归类单词,忽略了单词所处的语境。学生在使用近义词时,也会因为语境不当,概念模糊而导致误用。语料库中有大量的语言事实,也就是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的真实的语言。因此,语料库将单词与真实语境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辨析近义词之间的异同,因此学生能理解词汇的准确内涵并正确使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查看全文

学前教育学习成绩对比研究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学前教育专业招生的普高生源和中职生源都来自本省,都是通过各自类别高考录取到本专业学习,两类生源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三年学习中,除个别学生因退(休)学、缺考、缓考等原因导致部分学习成绩数据缺失外,学生的成绩数据完整。2010~2013学年虽然根据生源类别的差异实行分类教学,但由于教学目标统一,各课程考试试卷及评价标准一致,因而具有可比性。根据本研究设计,对学前教育2013届学生三年所学的22门课程的学习成绩进行汇总。为便于统计分析,将跨学期课程(如音乐、口语、舞蹈、美术等)的学习成绩进行了合并。选择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分x、标准差s,对两组均值作配对资料t检验。取显著性水平α=0.05,采用双侧检验,对他们的总平均成绩和各门课程的成绩按生源类别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处理结果

(一)不同生源类别总平均成绩比较

22门课程总平均成绩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中职生源学生总体平均成绩略高于普高生源学生总体平均成绩,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不同生源学生分课程成绩比较

查看全文

商务英语书面语与口语对比研究

摘要:语义韵是当代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近义词的辨析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基于商务英语语料库(BEC),通过对商务英语主题词increase及其近义词improve和raise在商务英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的搭配分析,揭示其语义韵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近义词的语义趋向是不同的,它们在商务英语书面语和口语中具有相同或相异的语义韵特征,这些特征还可以帮助理解隐含的商务信息。

关键词:商务英语;近义词;语义

韵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承载着特定的社会功能。随着语料库的广泛应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持续和深度发展,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拟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以商务英语高频词“increase”及其近义词improve和raise为例,以Nelson博士的BusinessEnglishCorpus(BEC)中书面语语料库(BWEC)和口语语料库(BSEC)两个子语料库为语料研究来源,探讨近义词在商务英语书面语和口语中语义韵的异同,并试图发现这些异同所反映的商务信息,以期对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和词典编纂提供帮助。

一、相关研究述评

1.语义韵的语料库研究。“语义韵”现象是1987年由Sinclair首次提出,正式运用这一术语,20多年来语义韵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并成为当代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其概念的界定仍存在诸多争议,根据定义,语义韵为两个或更多词语的习惯性共现,并将语义韵分为消极、积极和中性三类。2.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义韵研究。一开始,研究者主要考查单个词在普通文本中的语义韵特点(Louw1993;Stubbs,1995;Partington,1998)。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以及专门用途语料库的建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语义韵对语域的依赖性。商务英语词汇的语义韵研究中,Nelson.M博士的研究较具有前沿性。他自建了百万词的“商务英语语料库(BEC)”,对商务英语词汇特点进行研究,列出了商务英语正负核心词前100词词表。他还就“interestrate”这一词对商务英语词汇的语义韵进行了探讨。他发现,商务英语词汇的语义韵体现的是商业人士的所思所想,印证了语义韵的普遍性及其语用意义。3.近义词的语义韵研究。近义词指的是一组具有非常相似的认知或指称意义的词,但其搭配或韵律行为可能不同。因此,近义词是不可搭配互换的。Tognini-Bonelli对比近义词搭配发现,一组近义词除了搭配行为不同,其语义韵也不同,如“fickle”和“flexible”,fickle表现出消极语义韵,而flexible则表现出积极语义韵。国内研究者主要关注于学习者英语近义词搭配行为及语义韵研究和双语视角下的近义词语义韵研究(杨梅,2013)等。

二、研究设计

查看全文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对比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倍受重视。本研究从“脱钩”理念的角度,采用概括与比较分析的手段,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评价方法进行概括梳理总结,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五类和三个维度,对比各评价方法的性能差异,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环境;脱钩;对比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却被严重的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关键是解决如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脱钩”理念被引入到资源环境领域并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成为评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目前研究采用“脱钩”的理念较多的是对国家层面或省市层面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1、2]、碳排放等的理论研究,但是并没有学者对这些“脱钩”方法进行总结性的研究,本文将对各脱钩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为相关学者开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

2“脱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由于知识背景等的不同,不同学者对“脱钩”的理解有所差异,建立的“脱钩”评价方法也不甚相同,通过对脱钩评价方法相关成果进行概括、梳理和总结,根据评价模式的不同,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五类。

查看全文

文化差异对比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习者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交往时尽可能照顾对方的文化禁忌和交际规则。事实上,即使交际者了解和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禁忌和交际规则,也难以完全消除文化冲突。其原因在于,交际者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传统沿袭、思维模式、风俗习惯、交际规则、价值观念等,没有“知己知彼”的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容易造成交际信息的误解,甚至产生文化冲突。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忽略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培养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解决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的能力。

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毕继万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与应用》一书,从文化差异对比研究的视角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书将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三个方面的内容融合起来,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法。作者的主要观点有:要学习第二语言就必须学习跨文化交际,必须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第二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学会识别和处理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书共有七章。

第一章梳理了近20年国内文化教学研究成果,评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内涵与意义。第二章评介了中外九部相关论著,讨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第三章评析了文化差异与文化对比研究,强调文化差异对比研究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第四章提出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新阶段与新展望,指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整方向,不断排除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与障碍,将我国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推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破除欧美中心论的统治,从东方文化的角度探索适合中外交往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体系。第五章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跨文化比较论和跨文化交际论的异同和关系。第六章延续前两章,讨论了“面子”与“关系”两种研究理论分歧带来的启示。第七章总结归纳并讨论了语言与文化教学和习得问题,强调对跨文化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道怎么办,要“学会三个‘什么’(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从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保证跨文化交际正确而得体。

各个章节结构缜密、逻辑清晰,开头部分都从研究问题入手,介绍和分析相关研究理论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本章节将讨论的问题,引导读者对章节主要内容有一个思考性认知;正文部分通过理论研究分析、案例阐述和分析,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的各种表现,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结语部分则阐明作者的观点,最后都落脚到如何恰当应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不断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

总体而言,该书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成果,既澄清了相关概念,也突出了自我观点,能够帮助读者充分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将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相融合,进行了大量的实例分析,应用性和操作性强,能够指导广大第二语言的教学者和学习者通过文化差异对比研究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值得第二语言的教学者和学习者认真研读。

作者:陈莉娜

查看全文

本科学生管理与事务对比研究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高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西安石油大学ACA现象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学生事务和国内学生管理模式的比较,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工科院校学生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ACA;学生事务;学生管理;对比研究

习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而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高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和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时期也会面对不同的问题。预计到2019年,高校毛入学率将超过50%,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种形势下,高校录取人数持续扩张、学生素质差异化严重、高校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使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相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我国存在较大经济文化差异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一些有效的工作思路值得借鉴[1]。我国学者将“学生管理”界定为“由专门组织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学生正确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英国则定义为“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目标为“培养学生通用技能,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学生福利”。英国高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建立综合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重视学联在学生事务中的作用。美国没有“学生管理”的说法,更多地称这种非学术性的事务工作为“学生事务”[2]。西安石油大学作为一所工科院校,管理类学科并非其主干学科,但基于其重要性和发展规模,该校于2013年引入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课程,开办ACA实验班。该班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采用“学历+国际注会证书”的培养方式,以期充分发挥ACA的国际平台和该校会计学专业教学优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ACA实验班借鉴国外学生事务模式,以区别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管理模式,表现出独特的ACA现象。

一、基于学生事务模式的ACA现象

(一)ACA专业培养特点ACA专业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国际化视野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培养中、高端的国际会计精英型人才,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为构建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平台奠定基础。因此,ACA专业呈现不同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特点。1.师生比合理师生比优于其他管理类专业。ACA专业培养计划中,其ACA会计的课程占大量学分,而这些课的授课老师,采用校外机构配备与校内优秀教师结合的方式,每位老师每学期的授课任务非常集中,一个人一般不超过2门课程,每门课授课也不超过50人,专业教师加课现象普遍。2.培养重过程ACA培养方式受到欧美培养方式影响,对过程教育较为严格。如LAW这门课,某位教师采用周考方式,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的70%,每周成绩与其他高校同年级班级进行对比。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相比,ACA学生作业量较大,ACA教师对作业批改、辅导用时较长。3.考核极严格ACA教育极为重视诚信,对考试作弊0容忍。同时,考试费很高,考试不通过会增加成本。每名同学每门课只有4次机会,如果4次都未通过,将无法完成该阶段的考核,对学生压力较大。4.就业形式较少ACA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出国深造,故ACA学生普遍雅思成绩较好,但雅思学习也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另一个是会计事务所。ACA毕业生签约其他工作单位的反而较别的管理类专业少,该校第一届ACA实验班毕业生共42人,其中出国和签约会计事务所共19人,占45%。5.对GPA要求较高由于无论是出国还是会计事务所,均看重学生的GPA,导致ACA学生平时学习较为刻苦。故ACA学生普遍具备高强度下的学习能力,有刻苦学习的决心,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二)ACA现象1.学习过程ACA是平均学习时长最长的专业,也是在校课程最多的专业。除了完成课表上的安排外,ACA教师还会主动在学生课余时间采用教室集中授课或网络直播解题方式加课辅导。另外,学生采取小组化的学习方式,每组设有小组长,负责督促和检查组员作业完成情况,并组织开展组内讨论。2.管理过程ACA专业是管理效果较低的专业,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相比,它呈现以下表象:部分学生是由其他院系转专业过来的,还在原宿舍居住,使得宿舍分布不集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崇尚个体自由,使得班委作用不明显,核心能力较弱;从大学第二学期开始,ACA专业课的加入,使得学生对学校各类活动不够热衷,参与积极性明显下降;学生主见较为鲜明,对利益诉求能力强。3.引导过程ACA专业没有相关专业人士负责,仍由学工干部负责,但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而言,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不明显。ACA学生对自身的优劣势认识得更清楚,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和激励。对ACA学生的引导不能借鉴其他专业,只能参考国外高校。另外,ACA专业费用较高,招生时家庭经济条件也作为选拔条件之一,故而该专业学生享受国家和学校资助很少。4.学习效果ACA专业学生的平均绩点明显高于其他管理类专业。在2016~2017学年,该校共有4名管理类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中2人为ACA专业学生,占50%。ACA专业采用全英文教材,双语授课,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该专业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明显高于其他管理类专业。通过ACA的学习,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明显加强,目标较明确。

二、学生事务与学生管理的区别

查看全文

文学与狐形象发展历史对比研究

【提要】在东方国家,如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动物变身为人类,或者人类变身为动物的故事。其中,狐狸经常作为各类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写作对象而为人所知。本文以狐狸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作品中的狐狸形象出发,分析其形象发展历史,探究形象背后的历史、文化、宗教因素。

【关键词】狐狸;志怪小说;形象;宗教;文化

一、狐狸形象的演变

(一)远古、先秦时代

关于狐狸的有关记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狐狸的形象大多是神圣、高洁或是讳莫如深。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狐狸便是作为这里提到的六种动物之一,成为了远古时期部落图腾中的一员。《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道:“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此处记载的狐狸虽然声音像婴儿一般,却会吃人,相差迥异的对比使得人们对狐狸心怀敬畏和尊崇,赋予其神的力量。同样的,日本这个时候属于弥生时代,开始了以稻作文化为主的农业。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狐狸是守护稻作的神灵,具有神秘的力量,备受当时的日本人民崇拜和尊敬。而后,到了先秦时期,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编订的《周易》解卦第四十中写道:“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大意是,九二,田猎时捕获好几只隐伏的狐狸,并获得黄色的箭矢(它象征刚直中和的美德);守持正固可获吉祥。狐狸神圣化的形象被先秦君王不断强化,他们以此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狐狸也成了封建统治者的象征,带有祥瑞之兆,具有积极、向上的形象。

(二)汉至南北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