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11:40: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断代工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论文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宗旨是什么?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历史悠久、文字发达、文化面貌多采多姿。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流传,而且从未间断,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自豪。古代文献中清楚地记录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其中,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商汤灭夏之后建立了商代;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又建立了周代。历史学家将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简称为"三代"。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还清楚地记下了夏商周三代君王的世系,其中商周两代的君王世系,已被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所证实,说明三代的存在是肯定的、不容怀疑的。
可是有关中国的历史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在西周时期,它已处于西周晚期。在此之前的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年代、更早的商代和夏代的年代就说不清楚了。很多人在编写历史时,只能按自己的认识去估算,常常写上一个"约"字或在年代之后打个"?"号,表示有关年代的不确定性。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当然也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就有学者对三代的年代进行研究。以后,历代的学者仍孜孜不倦地对三代年代进行探索。到了近代,还吸引一些国外的汉学家也投身到三代年代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他们在利用历史文献的同时,还尝试引入天文学的方法对天象材料进行计算,试图在三代的年代学研究中取得突破。不过,过去的研究者所用的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凭个人的力量进行研究,难度极大。虽也提出了各种结果,但受材料的局限和方法的不完备,缺乏必要的证据而不能形成共识,致使三代的年代一直未能解决。
中国古代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不少涉及三代年代与天文历法及天象的资料,这是研究三代年代的重要素材。以往的研究,主要靠这些材料进行年代学研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国考古学获得飞速发展。对三代遗存的研究、特别是对三代物质文化的分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起代表遗存早晚的文化分期序列。虽然它们只说明遗存间的相对早晚,但它包含有重要的年代信息。从这个分期序列中采选含碳样品进行碳14测年,就可得到与分期序列一致的年代序列。这就使原本反映相对早晚的分期序列,形成有一个个年代数据支持的年代框架。因此,将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与高精度测年相结合,为我们找到了另一条研究夏商周年代的途径,使三代年代学研究进入新阶段。近20年来,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积累,分期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碳14测年技术的不断改进,使精度大为提高;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研究也取得长足进展。因此,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条件逐渐成熟,建立三代年代框架已成为可能。
1995年秋,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邀请在京的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从事碳14测年的物理学家们一起座谈,提出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问题。与会学者也认为研究三代年代、制定夏商周年表,是各学科学者的共同愿望,已具备了进行三代研究的基本条件。继而就"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1996年5月16日,李铁映、宋健代表国务院宣布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对重大学术课题进行联合攻关的项目。它的目的在于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把200余位学者组织在"工程"设置的9个课题之中,用不同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将夏代、商代和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框架建立起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以单一学科或单一手段进行研究的状况。采用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形式,以期对中国历史上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三代年代学研究有所突破,使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一大段,为进一步开展文明探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夏商周断代工程探讨论文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宗旨是什么?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历史悠久、文字发达、文化面貌多采多姿。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流传,而且从未间断,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自豪。古代文献中清楚地记录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其中,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商汤灭夏之后建立了商代;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又建立了周代。历史学家将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简称为"三代"。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还清楚地记下了夏商周三代君王的世系,其中商周两代的君王世系,已被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所证实,说明三代的存在是肯定的、不容怀疑的。
可是有关中国的历史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在西周时期,它已处于西周晚期。在此之前的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年代、更早的商代和夏代的年代就说不清楚了。很多人在编写历史时,只能按自己的认识去估算,常常写上一个"约"字或在年代之后打个"?"号,表示有关年代的不确定性。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当然也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就有学者对三代的年代进行研究。以后,历代的学者仍孜孜不倦地对三代年代进行探索。到了近代,还吸引一些国外的汉学家也投身到三代年代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他们在利用历史文献的同时,还尝试引入天文学的方法对天象材料进行计算,试图在三代的年代学研究中取得突破。不过,过去的研究者所用的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凭个人的力量进行研究,难度极大。虽也提出了各种结果,但受材料的局限和方法的不完备,缺乏必要的证据而不能形成共识,致使三代的年代一直未能解决。
中国古代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不少涉及三代年代与天文历法及天象的资料,这是研究三代年代的重要素材。以往的研究,主要靠这些材料进行年代学研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国考古学获得飞速发展。对三代遗存的研究、特别是对三代物质文化的分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起代表遗存早晚的文化分期序列。虽然它们只说明遗存间的相对早晚,但它包含有重要的年代信息。从这个分期序列中采选含碳样品进行碳14测年,就可得到与分期序列一致的年代序列。这就使原本反映相对早晚的分期序列,形成有一个个年代数据支持的年代框架。因此,将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与高精度测年相结合,为我们找到了另一条研究夏商周年代的途径,使三代年代学研究进入新阶段。近20年来,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积累,分期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碳14测年技术的不断改进,使精度大为提高;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研究也取得长足进展。因此,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条件逐渐成熟,建立三代年代框架已成为可能。
1995年秋,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邀请在京的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从事碳14测年的物理学家们一起座谈,提出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问题。与会学者也认为研究三代年代、制定夏商周年表,是各学科学者的共同愿望,已具备了进行三代研究的基本条件。继而就"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1996年5月16日,李铁映、宋健代表国务院宣布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对重大学术课题进行联合攻关的项目。它的目的在于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把200余位学者组织在"工程"设置的9个课题之中,用不同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将夏代、商代和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框架建立起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以单一学科或单一手段进行研究的状况。采用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形式,以期对中国历史上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三代年代学研究有所突破,使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一大段,为进一步开展文明探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夏商周的工程探究论文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宗旨是什么?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历史悠久、文字发达、文化面貌多采多姿。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流传,而且从未间断,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自豪。古代文献中清楚地记录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其中,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时代;商汤灭夏之后建立了商代;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又建立了周代。历史学家将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简称为"三代"。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还清楚地记下了夏商周三代君王的世系,其中商周两代的君王世系,已被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所证实,说明三代的存在是肯定的、不容怀疑的。
可是有关中国的历史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在西周时期,它已处于西周晚期。在此之前的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年代、更早的商代和夏代的年代就说不清楚了。很多人在编写历史时,只能按自己的认识去估算,常常写上一个"约"字或在年代之后打个"?"号,表示有关年代的不确定性。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当然也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早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就有学者对三代的年代进行研究。以后,历代的学者仍孜孜不倦地对三代年代进行探索。到了近代,还吸引一些国外的汉学家也投身到三代年代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他们在利用历史文献的同时,还尝试引入天文学的方法对天象材料进行计算,试图在三代的年代学研究中取得突破。不过,过去的研究者所用的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凭个人的力量进行研究,难度极大。虽也提出了各种结果,但受材料的局限和方法的不完备,缺乏必要的证据而不能形成共识,致使三代的年代一直未能解决。
中国古代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不少涉及三代年代与天文历法及天象的资料,这是研究三代年代的重要素材。以往的研究,主要靠这些材料进行年代学研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国考古学获得飞速发展。对三代遗存的研究、特别是对三代物质文化的分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起代表遗存早晚的文化分期序列。虽然它们只说明遗存间的相对早晚,但它包含有重要的年代信息。从这个分期序列中采选含碳样品进行碳14测年,就可得到与分期序列一致的年代序列。这就使原本反映相对早晚的分期序列,形成有一个个年代数据支持的年代框架。因此,将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与高精度测年相结合,为我们找到了另一条研究夏商周年代的途径,使三代年代学研究进入新阶段。近20年来,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积累,分期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碳14测年技术的不断改进,使精度大为提高;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研究也取得长足进展。因此,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条件逐渐成熟,建立三代年代框架已成为可能。
1995年秋,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邀请在京的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从事碳14测年的物理学家们一起座谈,提出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问题。与会学者也认为研究三代年代、制定夏商周年表,是各学科学者的共同愿望,已具备了进行三代研究的基本条件。继而就"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1996年5月16日,李铁映、宋健代表国务院宣布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这是中国第一个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对重大学术课题进行联合攻关的项目。它的目的在于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把200余位学者组织在"工程"设置的9个课题之中,用不同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将夏代、商代和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框架建立起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以单一学科或单一手段进行研究的状况。采用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形式,以期对中国历史上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三代年代学研究有所突破,使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一大段,为进一步开展文明探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文明的源流研究论文
三月中旬,从网上看到一则《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讯》报道:去年八月已成立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启动文明探源工程,中心聚集了很多享有崇高声誉的学术权威,前不久开会进行过研讨。据介绍: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又一多学科结合,联合攻关的国家级重大项目。
见此消息,教人不胜喜悦。看完整个报道,下面直率地谈谈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主流不是源
研讨会上,有人主张从已知推未知,顺着夏商周断代工程往前推。有的专家明确讲:从夏商周三展情况看,中原文化是主流,探源工程应把考古龙山文化研究作为重点。这与我国史学界有的专家"重河轻江"、"重黄轻炎"的思想类似:认为"结合古代传说来考察龙山时代各种文化,将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有进一步的阐发。"
诚然,"中原文化是主流",主流是流,但源是否就在这里?我们要做的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
从这次研讨会上反映的这种倾向探下去,就会探出"黄帝是人文初祖",可能将古史前移四、五百年,虽然离"中国五千年"也差不离了,但依本人多年研究的结果:炎帝才是我国文明史的鼻祖,我国文明的根源早在5200年前!
文物局工作者事迹材料
安金槐先生(1921—2001)河南省登封市人,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4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49年参加工作,1950年调到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工作。安金槐先生于1952年参加了由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此后,他长期担任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副队长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并历任河南省政协第五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考古学科组成员、河南省科技史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等职。1996年,又被国家科委聘为全国“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担任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组组长。2000年8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学术顾问。
安金槐先生在其50余年的考古生涯中,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吃苦耐劳、勤劳钻研的精神,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在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考古与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对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进步,对河南省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曾先后主持发掘了泌阳板桥水库、郑州商城、郑韩故城、淅川下王岗、洛阳含嘉仓、登封双庙沟、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密县打虎亭汉墓、南阳杨官寺汉墓等数十处大型古遗址古墓葬。还主持参加了密县和登封古瓷窑址、丹江库区、颍河上游等许多地方的考古调查。安金槐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与隞都说的提出、原始瓷器起源于商代说、登封王城岗的发掘与夏文化探索等作为代表。
20世纪50年代初,安金槐先生主持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先是发掘了二里岗遗址,随后在郑州发掘了一系列的商代遗存,包括有商代铸铜和制陶遗址。1954年他编写《郑州二里岗》时,就完成了郑州商代二里岗文化的考古学分期。还指出“郑州在商代当不是一般的小村落,很可能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城邑”。并认为“郑州在殷代应属隞”。随着郑州商代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又发现了商代的夯土,并经钻探大体搞清了由夯土围成的长方形城址。在我国第一次找到了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王都。1961年,他发表了《试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都》的论文。后来又在城内发现了宫殿遗址,并最终确认了郑州商城是一座周长近7公里,城墙保存最高处约5米、一般高为1~2米的商代重要城址。郑州商城的发现开创了商代考古的新局面,而二里岗商文化的发掘研究,更成为商代考古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原始瓷器起源于商代说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安金槐先生在研究商代器物时,发现有的器物表面有釉,这些器物的胎质呈灰白色且很坚硬,经化验为瓷土。这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有可能不是陶器,应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白陶和几何纹硬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青瓷器。为此,他于1960年发表《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的论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瓷器起源于东汉或魏晋时期,而商代原始瓷器的发现,将中国瓷器起源的历史至少提早了1500余年,引起国内、外文物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的关注。安金槐先生于1978年发表的《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进一步阐述了原始瓷器起源于商代的观点,他的这一观点被1981年出版的《中国古陶瓷史》所采用,为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研究,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世纪70年代中期,安金槐先生主持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发现一座龙山文化晚期的古城址,他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考证,提出了该城址为夏代禹都阳城的观点,但因其面积较小而引起争论。近年,在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研项目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这里发现一座同时期的大城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北墙城壕长630米,向东延伸将王城岗古城址围护其中,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并发现夯土基址和玉礼器等遗存,为夏代禹都阳城提供更重要的佐证。早在郑州商城发掘获得收获,商文化研究有重要进展的时候,安金槐先生已开始考虑探索夏文化。文献资料中有关夏的记载不多,为探索夏文化而开展的考古工作也是比较有限的。他就凭着这不多的文献和原来有限的工作,以极大的学术勇气和深邃的学术眼光,把探索夏文化的重点放到登封。王城岗古城址的发现,迎来了1977年国家文物局在登封召开的夏文化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对王城岗古城的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使之成为探索夏文化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出版于1992年的《登封王城岗与阳城》考古报告,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鼓励奖,就是学术界对他的学术成就的最好褒奖。可以说安金槐先生首先发现的郑州商城,拉开了商代城址考古的序幕;那么登封王城岗第一座龙山古城的发现,同样开创了龙山城址发现与研究的新局面。由城址研究商文化,到从城址寻找夏文化,这不能不说是找到了一条从考古学研究夏、商史的新路。
同时,安金槐先生在登封双庙沟遗址的发掘中,最早发现了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在淅川下王岗遗址的试掘中又在河南首次发现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豫西南考古学编年史的确立树立了标尺。此外,他在河南两周、秦汉以及魏晋、隋唐考古的发掘与研究中,都有重大建树。
老作家纪念新中国60周年演讲稿
惟兹清季失柄,宇内沸腾。外戈扰攘,内患频仍。九州倏乎造昧,四海忽焉夺明。风飘飘而木落,天惨惨而云凝。生民煎迫,万姓悸惊。凶岁辛丑,受辱异邦;哀年庚子,见覆神京。土崩瓦解,堪虞国步;水深火热,待拯民生。积贫积弱殆百年,割土割地近万亩,西北失蔽翰,东南丧藩屏,可不谓危乎?遂令怀宝国士,奋拳攘臂;蕴奇书生,画策陈情。乃有,辛亥革命,废千年之皇权,希一朝之和平。无奈挽颓柱而心瘁,救覆澜而力罄。哀离黍,喟空城,痛郢都,伤新亭。力岂恶乎出于己?术未得也功难成。于是嘉兴舟泛,上海会开,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昌旗扬,长沙义举,组建人民子弟兵。合工农,聚群众,建部伍,申号令,井冈山头点燃星星野火;打土豪,分田地,驱日寇,反围剿,大渡河边高悬熠熠赤旌。红旗展,白日荧,兵马壮,枪弹精;士气足,军心齐,组织密,纪律明。处军民若鱼水,驱敌虏似鹯鹰。犯寒冒暑,斩棘披荆。妙绝帷幄,张良谋运万里;勇冠甲胄,樊哙功震千营。更赖壶浆遍荐,具瞻道路;兜鍪齐戴,踊跃击铛。善俘虏不忍京观,缚苍龙早备长缨。四渡赤水,三大战役,廿载攻讨,万里长征。尚记否?南昌城上旌旗猎猎,宝塔山下战鼓彭彭,平型关旁坦克隆隆,泸定桥边炮弹声声。未敢忘,锦州城中烈风飒飒,孟良崮里霰雪霏霏,小李庄外围困重重,江阴渡口冲锋阵阵。壮宇宙而长记,感山河而同铭。乃至廓灭雾氛,澄清区宇,羁长蛇,翦巨鲸,天下分裂三十八年,而一朝复归于静。遂建国共和,定都北京,重理疆界,更划州省。农桑再秉锄耒,士子复持书经。斯功至伟,瓯裂而璧合于唐;厥业岂细,瓜分而玉成于秦。
方今建国六十岁矣,正汉武扬威之日,唐高崇文之年。人至花甲,稍叹老耄;国逢五纪,犹称弱冠。踔厉奋发,昂藏伟建。切磋兮琮璧,华彩渐美;煊赫兮日月,光芒正眩。蓊蔚兮积云,荫翳天衢;剽疾兮怒风,冲腾霄汉。勃郁兮菁草,含熙破土;夭矫兮翠松,挺秀出涧。猛捷兮乳虎,乍啸出谷;回舞兮飞龙,正跃自渊。念兹明时,何惭子云之赋咏?躬此盛世,当效太白之书剑。深惟此何以致之者,实赖改革开放之功焉。改革三十年来,突破枷锁,摆脱束缚,涤除计划旧制,开启市场新篇。劝农兴商,去陋纳善,力行改革开放路,树立科学发展观。乃至庶物丰盈,贸易活跃,经济增长,人民乂安。
若夫民为国本,农为民先。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古义斯在,今亦为然。衣食之重,国家凭赖;改革之功,农村肇端。破除集体主义大锅饭,实行家庭联产大包干。遂界畎亩,画畛甽,兴垄畦,刳沟洫,濬漕渠,引溉灌,艺禾黍,垦良田。水库往往而有,河道历历可观。东北黑壤,颇宜种稻;新疆沃野,尽使植棉。更有推行机械化,愈增工效;倡导科技化,倍增亩产。实行产业化,巩固市场;促进国际化,突破篱藩。传统农业,力树桑麻,自给自足,自封自闭,当年曾见饱腹少;现代科技,杂交水稻,自主自立,自种自产,从此不谓吃饭难。尝谓以微薄之耕地,活烝众之人口,亦非易也。至于松竹麻枲,麦稷粱豆,瓜茄菇笋,桃李杏柿之属,随处皆见,不可尽记焉。香椰芒果,荔枝龙眼,丰殖两广;松茸紫薯,竹荪椪柑,富产四川。青鲫鲤鲳之鱼,犬豕牛羊之肉,陈城乡之店铺,走往来之商贩。自羲农稷契以来,稼穑之事,未有如此之盛也。
若乃创新思维,改变观念,活跃市场,鼓励工商。有无贸迁,供销两旺。西陲珍货,顺康衢而东进;南域奇宝,浮舟楫而北上。丽都名会,不乏瑰异;闾阎乡廛,时见琳琅。辐辏所及,毂轮所到,皆成通衢大邑,各雄一方。若南有广州深圳,北有北京沈阳,西有成都重庆,东有南京苏杭,并人烟阜密,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店铺栉比,远轶汉之宛洛,绝胜唐之蜀扬。更兼合肥武汉、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堪称繁华者,则星罗棋布,车载斗量。渔村深圳,崛起通天富邑;芜城上海,陡为吞洋巨港。改革之后,频惊新变;开放以来,不复旧样。设特区,引资本,建城市,办工厂,小企业若雨后春笋,大公司似阳来草长。加工车间,绵绵流水线;制造企业,轰轰机车床。税出名区,财开多道,宝泉流转不息,银行出纳无妨。古谓食货为先,食有余而货乃足,以今日观之,良有以也。
至若食赡货富,国家乃思经始,造道梁,兴土功。建国伊始,有周台之谋,惧秦宫之力;改革之后,修汉道之远,筑唐殿之雄。斯非穷竭人力,乃因百业兴隆。地有贫富,丰殷于此而疏于彼;国如棋局,运筹乎外而总乎中。是以五纵七横,连都邑而有达;二滩三峡,蓄能源以无穷。西气东输,酌油烷而损益;南水北调,沟江河以交通。遂令北方民众,无嗟缺水之苦;东省家庭,不虞乏气之用。九州一家,正当如此,四海无外,理应攸同。更有火箭绝霄,尽人皆知长征号;卫星绕地,举世犹称东方红。神九飞天,远揖织女邈汉;嫦娥探月,近窥玉兔桂宫。珠峰测绘,度量穹柱;南极科考,舟乘雪龙。伟功今造,揽历史而绝无,视世界亦仅有,可不为颂?
至夫建国未几,庠序之谨一度沉沦,幸赖改革之力,文科之教重又回春。忆兹三中全会,复开高考;千万学子,再试经纶。于是礼乐备,学校密,文化兴,教育敦。处穷困之士,岂遇穷困之时?建非常之功,唯待非常之人。慨长沙之堕马,赋相如之凌云。青山绿水,勿为严子;朱门紫闼,正待终军。堂集俊彦,才展芳芬。乃有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定华夏五千载;清朝史重修盛举,再论沧桑十二君。夺首金于洛城,洗雪体坛屈辱;邀百国于北京,弘扬奥运精神。如斯种种礼节复兴者,非仓廪丰实,孰能致之哉?
老作家新中国60周年征文
惟兹清季失柄,宇内沸腾。外戈扰攘,内患频仍。九州倏乎造昧,四海忽焉夺明。风飘飘而木落,天惨惨而云凝。生民煎迫,万姓悸惊。凶岁辛丑,受辱异邦;哀年庚子,见覆神京。土崩瓦解,堪虞国步;水深火热,待拯民生。积贫积弱殆百年,割土割地近万亩,西北失蔽翰,东南丧藩屏,可不谓危乎?遂令怀宝国士,奋拳攘臂;蕴奇书生,画策陈情。乃有,辛亥革命,废千年之皇权,希一朝之和平。无奈挽颓柱而心瘁,救覆澜而力罄。哀离黍,喟空城,痛郢都,伤新亭。力岂恶乎出于己?术未得也功难成。于是嘉兴舟泛,上海会开,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昌旗扬,长沙义举,组建人民子弟兵。合工农,聚群众,建部伍,申号令,井冈山头点燃星星野火;打土豪,分田地,驱日寇,反围剿,大渡河边高悬熠熠赤旌。红旗展,白日荧,兵马壮,枪弹精;士气足,军心齐,组织密,纪律明。处军民若鱼水,驱敌虏似鹯鹰。犯寒冒暑,斩棘披荆。妙绝帷幄,张良谋运万里;勇冠甲胄,樊哙功震千营。更赖壶浆遍荐,具瞻道路;兜鍪齐戴,踊跃击铛。善俘虏不忍京观,缚苍龙早备长缨。四渡赤水,三大战役,廿载攻讨,万里长征。尚记否?南昌城上旌旗猎猎,宝塔山下战鼓彭彭,平型关旁坦克隆隆,泸定桥边炮弹声声。未敢忘,锦州城中烈风飒飒,孟良崮里霰雪霏霏,小李庄外围困重重,江阴渡口冲锋阵阵。壮宇宙而长记,感山河而同铭。乃至廓灭雾氛,澄清区宇,羁长蛇,翦巨鲸,天下分裂三十八年,而一朝复归于静。遂建国共和,定都北京,重理疆界,更划州省。农桑再秉锄耒,士子复持书经。斯功至伟,瓯裂而璧合于唐;厥业岂细,瓜分而玉成于秦。
方今建国六十岁矣,正汉武扬威之日,唐高崇文之年。人至花甲,稍叹老耄;国逢五纪,犹称弱冠。踔厉奋发,昂藏伟建。切磋兮琮璧,华彩渐美;煊赫兮日月,光芒正眩。蓊蔚兮积云,荫翳天衢;剽疾兮怒风,冲腾霄汉。勃郁兮菁草,含熙破土;夭矫兮翠松,挺秀出涧。猛捷兮乳虎,乍啸出谷;回舞兮飞龙,正跃自渊。念兹明时,何惭子云之赋咏?躬此盛世,当效太白之书剑。深惟此何以致之者,实赖改革开放之功焉。改革三十年来,突破枷锁,摆脱束缚,涤除计划旧制,开启市场新篇。劝农兴商,去陋纳善,力行改革开放路,树立科学发展观。乃至庶物丰盈,贸易活跃,经济增长,人民乂安。
若夫民为国本,农为民先。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古义斯在,今亦为然。衣食之重,国家凭赖;改革之功,农村肇端。破除集体主义大锅饭,实行家庭联产大包干。遂界畎亩,画畛甽,兴垄畦,刳沟洫,濬漕渠,引溉灌,艺禾黍,垦良田。水库往往而有,河道历历可观。东北黑壤,颇宜种稻;新疆沃野,尽使植棉。更有推行机械化,愈增工效;倡导科技化,倍增亩产。实行产业化,巩固市场;促进国际化,突破篱藩。传统农业,力树桑麻,自给自足,自封自闭,当年曾见饱腹少;现代科技,杂交水稻,自主自立,自种自产,从此不谓吃饭难。尝谓以微薄之耕地,活烝众之人口,亦非易也。至于松竹麻枲,麦稷粱豆,瓜茄菇笋,桃李杏柿之属,随处皆见,不可尽记焉。香椰芒果,荔枝龙眼,丰殖两广;松茸紫薯,竹荪椪柑,富产四川。青鲫鲤鲳之鱼,犬豕牛羊之肉,陈城乡之店铺,走往来之商贩。自羲农稷契以来,稼穑之事,未有如此之盛也。
若乃创新思维,改变观念,活跃市场,鼓励工商。有无贸迁,供销两旺。西陲珍货,顺康衢而东进;南域奇宝,浮舟楫而北上。丽都名会,不乏瑰异;闾阎乡廛,时见琳琅。辐辏所及,毂轮所到,皆成通衢大邑,各雄一方。若南有广州深圳,北有北京沈阳,西有成都重庆,东有南京苏杭,并人烟阜密,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店铺栉比,远轶汉之宛洛,绝胜唐之蜀扬。更兼合肥武汉、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堪称繁华者,则星罗棋布,车载斗量。渔村深圳,崛起通天富邑;芜城上海,陡为吞洋巨港。改革之后,频惊新变;开放以来,不复旧样。设特区,引资本,建城市,办工厂,小企业若雨后春笋,大公司似阳来草长。加工车间,绵绵流水线;制造企业,轰轰机车床。税出名区,财开多道,宝泉流转不息,银行出纳无妨。古谓食货为先,食有余而货乃足,以今日观之,良有以也。
至若食赡货富,国家乃思经始,造道梁,兴土功。建国伊始,有周台之谋,惧秦宫之力;改革之后,修汉道之远,筑唐殿之雄。斯非穷竭人力,乃因百业兴隆。地有贫富,丰殷于此而疏于彼;国如棋局,运筹乎外而总乎中。是以五纵七横,连都邑而有达;二滩三峡,蓄能源以无穷。西气东输,酌油烷而损益;南水北调,沟江河以交通。遂令北方民众,无嗟缺水之苦;东省家庭,不虞乏气之用。九州一家,正当如此,四海无外,理应攸同。更有火箭绝霄,尽人皆知长征号;卫星绕地,举世犹称东方红。神九飞天,远揖织女邈汉;嫦娥探月,近窥玉兔桂宫。珠峰测绘,度量穹柱;南极科考,舟乘雪龙。伟功今造,揽历史而绝无,视世界亦仅有,可不为颂?
至夫建国未几,庠序之谨一度沉沦,幸赖改革之力,文科之教重又回春。忆兹三中全会,复开高考;千万学子,再试经纶。于是礼乐备,学校密,文化兴,教育敦。处穷困之士,岂遇穷困之时?建非常之功,唯待非常之人。慨长沙之堕马,赋相如之凌云。青山绿水,勿为严子;朱门紫闼,正待终军。堂集俊彦,才展芳芬。乃有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定华夏五千载;清朝史重修盛举,再论沧桑十二君。夺首金于洛城,洗雪体坛屈辱;邀百国于北京,弘扬奥运精神。如斯种种礼节复兴者,非仓廪丰实,孰能致之哉?
老作家建国60周年感赋征文
惟兹清季失柄,宇内沸腾。外戈扰攘,内患频仍。九州倏乎造昧,四海忽焉夺明。风飘飘而木落,天惨惨而云凝。生民煎迫,万姓悸惊。凶岁辛丑,受辱异邦;哀年庚子,见覆神京。土崩瓦解,堪虞国步;水深火热,待拯民生。积贫积弱殆百年,割土割地近万亩,西北失蔽翰,东南丧藩屏,可不谓危乎?遂令怀宝国士,奋拳攘臂;蕴奇书生,画策陈情。乃有,辛亥革命,废千年之皇权,希一朝之和平。无奈挽颓柱而心瘁,救覆澜而力罄。哀离黍,喟空城,痛郢都,伤新亭。力岂恶乎出于己?术未得也功难成。于是嘉兴舟泛,上海会开,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昌旗扬,长沙义举,组建人民子弟兵。合工农,聚群众,建部伍,申号令,井冈山头点燃星星野火;打土豪,分田地,驱日寇,反围剿,大渡河边高悬熠熠赤旌。红旗展,白日荧,兵马壮,枪弹精;士气足,军心齐,组织密,纪律明。处军民若鱼水,驱敌虏似鹯鹰。犯寒冒暑,斩棘披荆。妙绝帷幄,张良谋运万里;勇冠甲胄,樊哙功震千营。更赖壶浆遍荐,具瞻道路;兜鍪齐戴,踊跃击铛。善俘虏不忍京观,缚苍龙早备长缨。四渡赤水,三大战役,廿载攻讨,万里长征。尚记否?南昌城上旌旗猎猎,宝塔山下战鼓彭彭,平型关旁坦克隆隆,泸定桥边炮弹声声。未敢忘,锦州城中烈风飒飒,孟良崮里霰雪霏霏,小李庄外围困重重,江阴渡口冲锋阵阵。壮宇宙而长记,感山河而同铭。乃至廓灭雾氛,澄清区宇,羁长蛇,翦巨鲸,天下分裂三十八年,而一朝复归于静。遂建国共和,定都北京,重理疆界,更划州省。农桑再秉锄耒,士子复持书经。斯功至伟,瓯裂而璧合于唐;厥业岂细,瓜分而玉成于秦。方今建国六十岁矣,正汉武扬威之日,唐高崇文之年。人至花甲,稍叹老耄;国逢五纪,犹称弱冠。踔厉奋发,昂藏伟建。切磋兮琮璧,华彩渐美;煊赫兮日月,光芒正眩。蓊蔚兮积云,荫翳天衢;剽疾兮怒风,冲腾霄汉。勃郁兮菁草,含熙破土;夭矫兮翠松,挺秀出涧。猛捷兮乳虎,乍啸出谷;回舞兮飞龙,正跃自渊。念兹明时,何惭子云之赋咏?躬此盛世,当效太白之书剑。深惟此何以致之者,实赖改革开放之功焉。改革三十年来,突破枷锁,摆脱束缚,涤除计划旧制,开启市场新篇。劝农兴商,去陋纳善,力行改革开放路,树立科学发展观。乃至庶物丰盈,贸易活跃,经济增长,人民乂安。
若夫民为国本,农为民先。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古义斯在,今亦为然。衣食之重,国家凭赖;改革之功,农村肇端。破除集体主义大锅饭,实行家庭联产大包干。遂界畎亩,画畛甽,兴垄畦,刳沟洫,濬漕渠,引溉灌,艺禾黍,垦良田。水库往往而有,河道历历可观。东北黑壤,颇宜种稻;新疆沃野,尽使植棉。更有推行机械化,愈增工效;倡导科技化,倍增亩产。实行产业化,巩固市场;促进国际化,突破篱藩。传统农业,力树桑麻,自给自足,自封自闭,当年曾见饱腹少;现代科技,杂交水稻,自主自立,自种自产,从此不谓吃饭难。尝谓以微薄之耕地,活烝众之人口,亦非易也。至于松竹麻枲,麦稷粱豆,瓜茄菇笋,桃李杏柿之属,随处皆见,不可尽记焉。香椰芒果,荔枝龙眼,丰殖两广;松茸紫薯,竹荪椪柑,富产四川。青鲫鲤鲳之鱼,犬豕牛羊之肉,陈城乡之店铺,走往来之商贩。自羲农稷契以来,稼穑之事,未有如此之盛也。
若乃创新思维,改变观念,活跃市场,鼓励工商。有无贸迁,供销两旺。西陲珍货,顺康衢而东进;南域奇宝,浮舟楫而北上。丽都名会,不乏瑰异;闾阎乡廛,时见琳琅。辐辏所及,毂轮所到,皆成通衢大邑,各雄一方。若南有广州深圳,北有北京沈阳,西有成都重庆,东有南京苏杭,并人烟阜密,街道纵横,高楼林立,店铺栉比,远轶汉之宛洛,绝胜唐之蜀扬。更兼合肥武汉、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堪称繁华者,则星罗棋布,车载斗量。渔村深圳,崛起通天富邑;芜城上海,陡为吞洋巨港。改革之后,频惊新变;开放以来,不复旧样。设特区,引资本,建城市,办工厂,小企业若雨后春笋,大公司似阳来草长。加工车间,绵绵流水线;制造企业,轰轰机车床。税出名区,财开多道,宝泉流转不息,银行出纳无妨。古谓食货为先,食有余而货乃足,以今日观之,良有以也。
至若食赡货富,国家乃思经始,造道梁,兴土功。建国伊始,有周台之谋,惧秦宫之力;改革之后,修汉道之远,筑唐殿之雄。斯非穷竭人力,乃因百业兴隆。地有贫富,丰殷于此而疏于彼;国如棋局,运筹乎外而总乎中。是以五纵七横,连都邑而有达;二滩三峡,蓄能源以无穷。西气东输,酌油烷而损益;南水北调,沟江河以交通。遂令北方民众,无嗟缺水之苦;东省家庭,不虞乏气之用。九州一家,正当如此,四海无外,理应攸同。更有火箭绝霄,尽人皆知长征号;卫星绕地,举世犹称东方红。神九飞天,远揖织女邈汉;嫦娥探月,近窥玉兔桂宫。珠峰测绘,度量穹柱;南极科考,舟乘雪龙。伟功今造,揽历史而绝无,视世界亦仅有,可不为颂?
至夫建国未几,庠序之谨一度沉沦,幸赖改革之力,文科之教重又回春。忆兹三中全会,复开高考;千万学子,再试经纶。于是礼乐备,学校密,文化兴,教育敦。处穷困之士,岂遇穷困之时?建非常之功,唯待非常之人。慨长沙之堕马,赋相如之凌云。青山绿水,勿为严子;朱门紫闼,正待终军。堂集俊彦,才展芳芬。乃有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定华夏五千载;清朝史重修盛举,再论沧桑十二君。夺首金于洛城,洗雪体坛屈辱;邀百国于北京,弘扬奥运精神。如斯种种礼节复兴者,非仓廪丰实,孰能致之哉?
至乃文教敷宣,武备不櫜。卫江山以永固,缮甲兵而勿韬。英雄浴血,青简不灭;国家遭辱,丹心常表。矻矻于民主独立,反帝反寇;孜孜于和平自由,援越援朝。国有利器,方能长保。导弹装,机枪配,潜艇深,舰船巡,坦克冲,飞机啸。震迩慑远,两弹爆炸;游天窥地,一星环绕。同根同祖,两岸孤峡,怎限台湾?顺天顺人,一国两制,回归港澳。兵不可玩,然不可不威,衅不可生,然不可不防。当今和平之世,尤非忘危之时也。
棉花工艺经济研究论文
l949年之后的中国人所穿的“司炉工作服”,使他们赢得了某些不了解情况的西方记者赋予他们的“蓝蚂蚁”的称号。这些服装实际上仅仅是自五六个世纪以来由庶民们穿用的粗棉织服装。该国北方是蓝色衣服,南方则着黑装(北蓝南皂)。中国棉花史很久以来就吸引了史学家们的注意力,首先是日本人,其后是中国人。他们主要是接触了这部历史的技术和经济方面。从此之后,这部历史的基本线条已为人所熟悉,尽管史学家们(个别人除外)都不大关心其社会和制度的方面。本文陈述某些观点的抱负,仅仅是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的两部著作为根据,而对该内容做一番总结,这两部著作对某些未曾做过多少研究的方面进行了新的阐述。
虽然棉花这种植物从古代起就为西域绿洲的居民所熟悉,他们又是从其近东的邻居那里获得这一切的。棉花丝毫未引起古代汉人的注意,他们的衣着方式受丝与麻这一对基本对衬物支配。丝绸这种珍贵的织物出自蚕对桑叶的加工,当时就已经被比定为一种植物产品。它仅限于供贵族和上流社会的人穿戴,从而确保了它的一种特殊地位。与生产或制造丝线有关的所有技术操作(养蚕、采摘供幼虫食用的桑叶、缫丝、纺纱和织绸布)均属于“女红”的范畴。从仪礼观点来看,这是非常明确的。纺织丝绸是于座落在封闭院落中的作坊里完成的,对绸匹要实施非常严格的质量监控。平民百姓只能仅满足于比较粗糙的纤维织物,诸如线麻或芝麻,其加工和纺织相反却属于可以由男子完成的“农”或“工”的劳动范畴。因此,用于制造麻布的粗纤维属于一种不受法规条律控制的农村手工业之范畴。这些织物并不被计算在由古代社会稽核家们制订的“标准预算”之中,因为这些稽核们首先将农民视为谷物种植者。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很早就进入了商品流通系统,这种特征便意味着纤维植物是做为“经济作物”而种植的,以供应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生产活动。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到了一件被断代为后汉的文书,其中提到了商贩包裹中的麻布的存在,这些商贩能在不同程度上自由地往来并于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相反,我们只掌握很少一点有关使用动物原料做为制作衣服的原料的资料,诸如褐布和毛皮等。
织物的地位于公元5世纪左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当以“均田法”之名而著称的土地制度建立时,将它们纳入到一种直到那时尚仅仅由粮食和贷币组成的财税收入的范畴中。我们没有必要在此于有关确定使“粮民”获得可耕地的程序问题上过分耽搁了,同时也无须在需要知道这些条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确实落实的棘手问题上长篇大论了。反之,最重要的却是要强调从此之后被接受交纳第三种税(调)的布帛那几近于货币的地位,这里确实是指生丝绸帛,但同样也有诸如线麻和芝麻那样的粗纤维织物。除了暂时分配给农民的谷物田(露田)之外,他们还会分到种植纺织原料的田,根据地区不同而分别称作“桑田”或“麻田”,它们形成了“永业田”。养蚕业当时在比当代要辽阔得多的土地上实施,因为它明显能大大升值。线麻和苎麻的较粗纤维仅仅在那些已证明无法生产丝绸的地区才做为替代品而被接受。用已被接受的织物来纳税,同样也获得了官方事实上的承认,它们从此之后被确定了一种法定的价格。在家庭基本经营内部,种植粮食作物、纺织纤维和织物生产的结合,使中世纪的中国农民变成了“农民一手工业者”,这与西方社会所熟悉的农民一牧民则大相径庭。但我还必须指出,当时是植树才使农民的所有权合法化了。其它某些目前则很难提供明确答案的问题,则涉及到了中世纪农村社会内部的性别地位问题。一方面,如果大家还记得养蚕女工在其中嬉戏的野生桑林与耕田距离较远的话,那么在耕田中种植桑树的新技术则将养蚕业与谷物种植业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了,可能有助于将女子们置于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控制之下。此外,大家于上文已经看到,与纺织业有关的生产活动在古代就已经变成了在性别间进行劳动分工的对象,它们被人深信不疑地视为女性劳动。这就导致女子们获得了对男子们的某种经济平等地位,她们在一种布匹几乎具有货币地位的经济中成了织物独有的生产者。
中世纪的中国人绝非是对棉花一无所知,他们可能从汉代起,在后来成为丝绸之路的道路沿途进行开拓的第一阶段时,就已经发现了棉花。他们后来利用赴佛教圣地方向朝山进香的机会,与南亚和东南亚的关系日趋密切起来时,又在这些地区重新发现了棉花。由于经常往来于唐朝那国际性大都市的大客商以及在东南港口的胡族骆驼队商人贩运的货物,棉织品传到了中国。这些布匹织物被视为具有异国情调的珍异物,可以达到很高的价格。但在仍是高质量的丝绸大批流向西方的时代,这些布绝不会引起消费者们的注意。早在晚唐,棉花这种作物就已在福建省被引种成功,但棉织品的首次风靡只能断代为宋元两朝。当时生丝的生产和丝绸的制造又缩退到了某些地区,而这些地区在这段时间内又变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由棉逐渐取代麻的过程首先应被重新置于一种广泛的经济和体制的背景中。正如陈钟毅和赵同于其《中国棉业史》中所指出的那样,麻被取代的过程大致开始于北宋时代,当时的中国人口首次突破l亿大关,而进入了一个人口增长达几个百分点的阶段。考虑到人均耕地拥有量的减少,但由于引入占婆早熟品种的水稻以及推广双季稻,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这样一来,农民们便被迫用很大比重的耕田种植谷物以及他们更喜欢的油麻品种。相反,其用途仅限于生产纤维的苎麻却开始衰落。因此,从麻向棉(一种直到当时始终在荒芜得难以改良的沙土地上种植的植物)的过渡。在早期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使人收回部分麻田,并且将之改造为粮田。因此,对于一个已经是人口集密的农民阶级来说,棉花的种植从此之后将代表着一次实施收益要大得多的商品农业的机会,因为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棉田收获的棉花纤维数量要明显高于麻田所提供的纤维量。最后,棉花的种植可以使人不必去忧患麻田所特有的那些生态条件的限制。因为在沤麻劳作时,泡制麻杆则必须在炎热的气候中进行,同时还必须拥有活水。由此而产生了移植棉花的颇有意义的可能性。做为一种当年生植物,棉花适应了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
这种或然性在许多方面都是新颖的,明显受到了出自近期演变的启发。在这种演变之中,经济作物(首先是棉花)是一种将重点放在粮食自足上的农业政策的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种比较不会使研究当代农业问题的经济专家们感到惊讶。但它也只能不深不透地解释这种形势的复杂性,因为它似乎是低估了与农具有关的各种技术状况。棉花在中国社会中获得成功的缓慢程度,确实应与涉及到加工纺织纤维而使用的“土工具”的落后程度有关。两种操作技巧显得特别棘手:脱棉籽壳和纺纱。因棉纤维要比中国女子(由她们完成主要任务)所习惯的那种纤维短得多。意味深长的是,我们发现了加工棉花工艺的两条主要传播渠道:“南路”自东南亚起,经云南和海南岛;“西路”则取道于河西走廊。由于棉花传播的重要时代恰恰相当于元朝由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时代,所以也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工艺借鉴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一名女子黄道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传播棉花加工工艺的“神话”传说,可以被视为由赐婚于当地内附政权的汉公主在西域和吐蕃传播丝绸以及与缫丝织锦的故事记述(无疑也是神话般的)之对衬。有关黄道婆的故事,在传播一种“外来”工艺方面很明确,她是种植和纺织棉花的倡导者,可能是从海南岛黎族那里学到其技术的。黎族是一个接近于东南亚的“南岛人”的土著集团。
我国棉花史研究论文
l949年之后的中国人所穿的“司炉工作服”,使他们赢得了某些不了解情况的西方记者赋予他们的“蓝蚂蚁”的称号。这些服装实际上仅仅是自五六个世纪以来由庶民们穿用的粗棉织服装。该国北方是蓝色衣服,南方则着黑装(北蓝南皂)。中国棉花史很久以来就吸引了史学家们的注意力,首先是日本人,其后是中国人。他们主要是接触了这部历史的技术和经济方面。从此之后,这部历史的基本线条已为人所熟悉,尽管史学家们(个别人除外)都不大关心其社会和制度的方面。本文陈述某些观点的抱负,仅仅是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的两部著作为根据,而对该内容做一番总结,这两部著作对某些未曾做过多少研究的方面进行了新的阐述。
虽然棉花这种植物从古代起就为西域绿洲的居民所熟悉,他们又是从其近东的邻居那里获得这一切的。棉花丝毫未引起古代汉人的注意,他们的衣着方式受丝与麻这一对基本对衬物支配。丝绸这种珍贵的织物出自蚕对桑叶的加工,当时就已经被比定为一种植物产品。它仅限于供贵族和上流社会的人穿戴,从而确保了它的一种特殊地位。与生产或制造丝线有关的所有技术操作(养蚕、采摘供幼虫食用的桑叶、缫丝、纺纱和织绸布)均属于“女红”的范畴。从仪礼观点来看,这是非常明确的。纺织丝绸是于座落在封闭院落中的作坊里完成的,对绸匹要实施非常严格的质量监控。平民百姓只能仅满足于比较粗糙的纤维织物,诸如线麻或芝麻,其加工和纺织相反却属于可以由男子完成的“农”或“工”的劳动范畴。因此,用于制造麻布的粗纤维属于一种不受法规条律控制的农村手工业之范畴。这些织物并不被计算在由古代社会稽核家们制订的“标准预算”之中,因为这些稽核们首先将农民视为谷物种植者。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很早就进入了商品流通系统,这种特征便意味着纤维植物是做为“经济作物”而种植的,以供应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生产活动。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到了一件被断代为后汉的文书,其中提到了商贩包裹中的麻布的存在,这些商贩能在不同程度上自由地往来并于市场上销售他们的产品。相反,我们只掌握很少一点有关使用动物原料做为制作衣服的原料的资料,诸如褐布和毛皮等。
织物的地位于公元5世纪左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当以“均田法”之名而著称的土地制度建立时,将它们纳入到一种直到那时尚仅仅由粮食和贷币组成的财税收入的范畴中。我们没有必要在此于有关确定使“粮民”获得可耕地的程序问题上过分耽搁了,同时也无须在需要知道这些条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确实落实的棘手问题上长篇大论了。反之,最重要的却是要强调从此之后被接受交纳第三种税(调)的布帛那几近于货币的地位,这里确实是指生丝绸帛,但同样也有诸如线麻和芝麻那样的粗纤维织物。除了暂时分配给农民的谷物田(露田)之外,他们还会分到种植纺织原料的田,根据地区不同而分别称作“桑田”或“麻田”,它们形成了“永业田”。养蚕业当时在比当代要辽阔得多的土地上实施,因为它明显能大大升值。线麻和苎麻的较粗纤维仅仅在那些已证明无法生产丝绸的地区才做为替代品而被接受。用已被接受的织物来纳税,同样也获得了官方事实上的承认,它们从此之后被确定了一种法定的价格。在家庭基本经营内部,种植粮食作物、纺织纤维和织物生产的结合,使中世纪的中国农民变成了“农民一手工业者”,这与西方社会所熟悉的农民一牧民则大相径庭。但我还必须指出,当时是植树才使农民的所有权合法化了。其它某些目前则很难提供明确答案的问题,则涉及到了中世纪农村社会内部的性别地位问题。一方面,如果大家还记得养蚕女工在其中嬉戏的野生桑林与耕田距离较远的话,那么在耕田中种植桑树的新技术则将养蚕业与谷物种植业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了,可能有助于将女子们置于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控制之下。此外,大家于上文已经看到,与纺织业有关的生产活动在古代就已经变成了在性别间进行劳动分工的对象,它们被人深信不疑地视为女性劳动。这就导致女子们获得了对男子们的某种经济平等地位,她们在一种布匹几乎具有货币地位的经济中成了织物独有的生产者。
中世纪的中国人绝非是对棉花一无所知,他们可能从汉代起,在后来成为丝绸之路的道路沿途进行开拓的第一阶段时,就已经发现了棉花。他们后来利用赴佛教圣地方向朝山进香的机会,与南亚和东南亚的关系日趋密切起来时,又在这些地区重新发现了棉花。由于经常往来于唐朝那国际性大都市的大客商以及在东南港口的胡族骆驼队商人贩运的货物,棉织品传到了中国。这些布匹织物被视为具有异国情调的珍异物,可以达到很高的价格。但在仍是高质量的丝绸大批流向西方的时代,这些布绝不会引起消费者们的注意。早在晚唐,棉花这种作物就已在福建省被引种成功,但棉织品的首次风靡只能断代为宋元两朝。当时生丝的生产和丝绸的制造又缩退到了某些地区,而这些地区在这段时间内又变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由棉逐渐取代麻的过程首先应被重新置于一种广泛的经济和体制的背景中。正如陈钟毅和赵同于其《中国棉业史》中所指出的那样,麻被取代的过程大致开始于北宋时代,当时的中国人口首次突破l亿大关,而进入了一个人口增长达几个百分点的阶段。考虑到人均耕地拥有量的减少,但由于引入占婆早熟品种的水稻以及推广双季稻,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这样一来,农民们便被迫用很大比重的耕田种植谷物以及他们更喜欢的油麻品种。相反,其用途仅限于生产纤维的苎麻却开始衰落。因此,从麻向棉(一种直到当时始终在荒芜得难以改良的沙土地上种植的植物)的过渡。在早期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使人收回部分麻田,并且将之改造为粮田。因此,对于一个已经是人口集密的农民阶级来说,棉花的种植从此之后将代表着一次实施收益要大得多的商品农业的机会,因为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棉田收获的棉花纤维数量要明显高于麻田所提供的纤维量。最后,棉花的种植可以使人不必去忧患麻田所特有的那些生态条件的限制。因为在沤麻劳作时,泡制麻杆则必须在炎热的气候中进行,同时还必须拥有活水。由此而产生了移植棉花的颇有意义的可能性。做为一种当年生植物,棉花适应了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
这种或然性在许多方面都是新颖的,明显受到了出自近期演变的启发。在这种演变之中,经济作物(首先是棉花)是一种将重点放在粮食自足上的农业政策的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种比较不会使研究当代农业问题的经济专家们感到惊讶。但它也只能不深不透地解释这种形势的复杂性,因为它似乎是低估了与农具有关的各种技术状况。棉花在中国社会中获得成功的缓慢程度,确实应与涉及到加工纺织纤维而使用的“土工具”的落后程度有关。两种操作技巧显得特别棘手:脱棉籽壳和纺纱。因棉纤维要比中国女子(由她们完成主要任务)所习惯的那种纤维短得多。意味深长的是,我们发现了加工棉花工艺的两条主要传播渠道:“南路”自东南亚起,经云南和海南岛;“西路”则取道于河西走廊。由于棉花传播的重要时代恰恰相当于元朝由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时代,所以也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工艺借鉴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一名女子黄道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传播棉花加工工艺的“神话”传说,可以被视为由赐婚于当地内附政权的汉公主在西域和吐蕃传播丝绸以及与缫丝织锦的故事记述(无疑也是神话般的)之对衬。有关黄道婆的故事,在传播一种“外来”工艺方面很明确,她是种植和纺织棉花的倡导者,可能是从海南岛黎族那里学到其技术的。黎族是一个接近于东南亚的“南岛人”的土著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