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10:28: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动植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计划
根据《动植物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督查通报管理规范(试行)》和省局动植处《2013年度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督查计划》的相关规定,结合辖区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实际,现制定《2013年度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督查计划》,并提出相关要求,请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一、高度重视工作质量督查工作。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省局关于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整体部署和我局确定的具体工作要求,把工作质量督查作为全面提升辖区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和监管水平的有效手段,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局工作计划安排,开展充分调研,切实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精心组织,细化分解任务。
要根据《督查计划》的相关内容,结合业务实际和管理状况,对目标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量化,确保年度督查计划落实到人。
三、整改验收,全面提高。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以下简称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下列各物,依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实施检疫:
(一)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二)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
(三)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发言
同志们:正值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我们召开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和大熊猫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围绕“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思路,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讨论。一、回顾过去,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5年初,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召开的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管理成就和基本经验,明确了保护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近年来,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紧紧围绕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推进依法行政,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进一步规范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我们对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行政审批工作进行了清理,将行政许可项目17项全部纳入省政务中心集中受理,占全厅行政许可项目总数的40%。从而把全省野生动植物凭证猎捕、养殖、经营、收费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都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重点开展了黑熊、猕猴养殖经营行为的清理和整顿,取缔不规范的黑熊养殖场7家,取缔不规范的猕猴养殖场3家。实行麝香、熊胆成分产品专用标识制度,批准向医药企业发放熊胆成分产品专用标识2700万枚。加强松茸的采集管理,严格实行松茸采集证制度,先后为50多家出口企业办理了松茸采集许可手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水电站建设的管理,依法批准20个建设项目进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行政许可,首次对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建设设施项目实行社会公示制度。(二)加强能力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巩固完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功能放在首位,把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作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全省117个自然保护区中,已获得人员编制的有91个,占78%,编制人数共2665人;全省63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中,已完成本底资源调查的有46个,占73%;已完成总体规划的有56个,占89%;组织开展了全省自然保护区界范围的重新核定,完成了380多张地形图勾绘和数字化处理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积极争取国家、省以及国际援助资金投入自然保护区建设,累计达4.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3.1亿元,国际援助资金1.5亿元。全省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全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已开展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唐家河、若尔盖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完成第一期(或第二期)工程验收。自然保护区基础性工作的加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和水平,使由抢救性划建自然保护区向提升管护能力水平转变的工作思路得到较好落实,并取得重要成果。(三)就地与迁地保护相结合,大熊猫科研繁育工作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们在重视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同时,大熊猫科学研究和人工繁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达到40个,保护管理面积220万公顷。大熊猫人工繁育在攻克“发情难、配种难、育幼难”三大世界性难题的基础上,*5年繁育存活20只,*6年繁育存活29只,连续两年创造大熊猫人工繁殖历史最高纪录,今年截至目前已繁育存活24只。目前,全省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96只,占全国的85%。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且种群数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加。随着我省大熊猫圈养种群规模的快速扩大,已具备了复壮野外种群的能力。*5年8月8日,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联合在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将救护的大熊猫“盛林1号”放归野外。*6年4月28日,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又联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将全球首只人工繁殖大熊猫“祥祥”放归野外,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测,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和资料。两只大熊猫野外放归及其科研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省从重视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转入重视圈养种群对野外种群的补充,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大熊猫国家级实验室的揭牌,卧龙大熊猫黄草坪新基地的开工建设,大熊猫疫病防控中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开创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新局面,谱写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四)贯彻国办[*4]50号文件精神,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由林业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等9个部门,组织科研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6-2030),甘孜州、阿坝州也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完成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目前,全省已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5个,保护管理面积298万公顷。为加快湿地保护立法进程,我厅配合省人大农委,于*5年、*6年分别赴阿坝州、凉山州开展湿地立法调研工作,省厅起草了《*省湿地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力争纳入*8年省人大立法计划。*5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我省若尔盖、海子山等12个湿地保护项目已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一五”实施规划》,其中,部分项目已经国家批准建设。为加大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我省自*5年以来,先后在绵阳仙海湖湿地、成都北湖公园、成都植物园组织开展了“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多家新闻媒体深度报道,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今年,我厅拟稿的《关于将川西北防沙治沙纳入国家重点治理工程的请示》已由省政府报国务院,若经批准立项,将对我省阿坝州、甘孜州湿地保护产生重要影响,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的贡献。(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旅游和野生动植物产业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省九寨、黄龙自然保护区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卧龙自然保护区依托大熊猫这一知名品牌,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王朗、唐家河、若尔盖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驶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5800多万人,收入70多亿元。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实验猕猴驯养繁殖为突破口,做大做强实验猕猴产业,带动全省野生动植物产业的发展。目前,全省有野生动物养殖场110家,养殖种类30多种,主要包括猕猴、黑熊、麝、梅花鹿、虎纹蛙等;有观赏类动物养殖单位27家,有加工、销售类企业82家,主要产品有熊胆胶囊、含麝香类药品、鹿产品、红豆杉、松茸等,年产值约18亿元。据初步统计,*6年全省野生动植物产品(含木竹制品等)进出口总额19.4亿元,其中,创汇13.5亿元。(六)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彰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形象近年来,我省先后与世界银行、美国动物园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湿地国际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且也进一步扩大了我省的国际知名度。目前,参与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的大熊猫已达62只。其中,有30只大熊猫在美国、日本、泰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地开展合作研究,为国家对外交流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5年,原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祖国大陆,中央从我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挑选一对大熊猫“团团”、“圆圆”赠台;*6年,大熊猫申报*8年奥运会吉祥物成功,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将“献给地球的礼物”荣誉奖项颁发给*省政府,以表彰我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今年,时值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中央再次从我省卧龙自然保护区选送一对大熊猫“乐乐”、“盈盈”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我省围绕大熊猫开展的一系列国际国内宣传活动,不仅宣传了大熊猫,也宣传了我国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国内形象。二、分析形势,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党的十七大赋予林业部门建设生态文明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使命,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把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野生动植物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崇尚生态文明已初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其关注度和显示度日益提高。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目前,全省林业系统已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7个,保护管理总面积达73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8个。这些自然保护区基本涵盖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自然风光最优美、珍稀物种最富集的区域。九寨、黄龙、卧龙、王朗、唐家河、若尔盖等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大熊猫作为和平、友好的使者,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物种保护的旗舰,使我省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和重要。但是,要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谋划和思考,当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经济快速发展,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热情高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过度开发,部分地方的公路建设、输电线路建设、输气管道建设等活动或多或少都涉及自然保护区。个别地方生态意识不强,在开发利用中没有做到以保护为前提,甚至违反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违法违规占用林地和湿地;个别地方政府违规擅自与开发商签订生态旅游开发协议,甚至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为了所谓的班子政绩,零转让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剥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统一管理权和收益权,造成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受损,国有资源和资产流失;个别地方政府擅自出让自然保护区内水能资源,在不履行有关报批手续的情况下,业主违法强行开工建设。有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不执行内外有别的规定,或为了蝇头小利,擅自将国外人员或国际组织人士带入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猎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现象屡禁不止,非法买卖、非法经营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大要案时有发生,涉及野生动物行政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形象。(二)林业内涵拓展,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使命近年来,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上,国家赋予林业部门部分新的职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管理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实施《行政许可法》,国家取消了建设部门核发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项目,强化了林业部门在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方面的职能,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野生动物园的监管和指导;*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赋予林业部门湿地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职能,这就需要我们据此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来强化湿地保护管理职能,确立林业部门综合管理湿地的法律地位;特别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是新形势下国家赋予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禽流感、犬瘟热等流行疾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制定完善林业部门和驯养繁殖单位的野生动物安全管理办法和疫病处置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能力,确保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安全。(三)推进新农村建设,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多分布在边远贫困地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推进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周边社区群众的利益,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认真探索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方式,研究解决野生动物对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危害的补偿问题,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积极帮助社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的生态产业。野生动植物的利用繁育是正在发育壮大的一个生态林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途径。目前,我省实验猕猴、黑熊、林麝、梅花鹿、虎纹蛙等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已形成一定的基础,我们要在规范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人工驯养繁殖,培育壮大野生动植物产业,研究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机制问题,以此丰富林产品供给,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由现在主要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向主要利用人工培育资源的转移,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四)推行依法行政,给保护工作带来新的考验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新要求,我们在实施《行政许可法》和推行依法行政过程中,无论是执行法律法规还是制定法律法规,都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在执行法律法规方面,一是涉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行政许可项目多,需要不断夯实行政许可的基础依据,切实做到科学审批、廉洁审批和安全审批;二是现行法律法规确定的部门职能有的存在交叉现象,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沟通与协调,有理有节地妥善处理,确保本部门的职能不被弱化。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各部门都不断通过立法程序来强化自身的职能,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赋予林业部门湿地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职能,这就需要我们据此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并通过立法来强化林业部门综合管理湿地的法律地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立法工作,对有可能出现职能范围变动的,就需要多方努力,多做工作,做好工作。三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与当前实际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条款和行政许可项目,需要我们积极提出修改意见。三、强化措施,努力开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新局面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是促进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正处在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认识领域和工作领域。我们要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恢复,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作为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培植、科学发展利用的方针,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从过去单纯强调保护继续转移到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上来,把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发展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以建立和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典型生态系统的修复,力争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备的保护管理体系,使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95%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建立起较为发达的野生动植物产业体系,为社会奉献出更多的生态产品。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大熊猫保护为重点,带动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是全世界人民喜爱的珍稀动物,是世界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加强大熊猫的保护,始终是*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要以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来带动其它珍稀物种的保护,达到保护好金丝猴、扭角羚、林麝等伴生珍稀物种的目的。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推进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站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植被恢复和强化管理,推进黄土梁、施家堡、土地岭等大熊猫走廊带的建设,为大熊猫种群之间创造良好的基因交流环境,促进野生种群繁衍壮大;通过积极努力,尽快实现大熊猫生态监测的全覆盖。各大熊猫分布县和自然保护区,要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大熊猫救护管理,加强保护大熊猫的宣传教育和栖息地的保护,确保大熊猫的安全。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要在继续做好大熊猫人工繁育、扩大圈养种群规模的同时,切实加强大熊猫健康安全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在认真分析总结“盛林1号”、“祥祥”两只大熊猫野外放归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大熊猫野外放归研究工作,尽快实现从重视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转移到重视圈养种群发展、种群安全和对野外种群的补充复壮上来。第二,以自然湿地为重点,抓好典型生态系统的修复。湿地和森林是维系我省国土安全最重要、最典型的生态系统。自然湿地又是非常脆弱和特殊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一是抓好湿地保护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一五”实施规划》和《*省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若尔盖、曼泽塘、日干乔湿地自然保护区,要在加快现有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积极谋划湿地恢复、湿地移民、湿地持续利用示范项目,做好项目储备;海子山、卡莎湖、乐安、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要做好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滩湿地自然保护区要抓紧理顺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尽快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二是推进自然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我省湿地仍处在急需抢救性保护的阶段,各地要因地制宜,对适宜建保护区或湿地公园或湿地保护小区的,应积极划建,并实行严格保护。三是川西北湿地保护还需要高度关注国务院对省政府《关于将川西北防沙治沙纳入国家重点治理工程的请示》的批复情况,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准备。第三,以提高能力为重点,抓好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肩负着保护好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重任,肩负着保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可持续利用的重任,肩负着为科学研究、生态文明教育提供重要场所的重任。*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8700万人民与自然是否和谐。我们现在的历史性任务,首要的就是继续下大力气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和水平,努力把保护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一是认真组织自然保护区开展满足保护管理需要的本底资源调查,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划定统筹兼顾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明确主要保护对象、保护目标、保护措施和资源利用方案等。二是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切实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三是开展省级示范保护区建设,指导一批代表性强、积极性高和基础条件好的保护区,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发展方案,提高保护和发展水平,带动全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的提高。省厅按照兼顾地域平衡、机构和人员能力、示范和辐射潜力等原则,确定了我省首批省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并将在这次会议上授牌。各地也应开展市州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监测数据统计,加强档案管理,搞好巡护记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促进保护区基础工作全面改善。五是开展自然保护区形象工程建设。明年,我厅将根据国家林业局等部委印发的自然保护区徽章,聘请专业的形象设计公司和服装设计公司,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设计工作制服的式样和臂章、胸标与身份标志,推荐给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着装。六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岗位培训执证上岗制度,对管理、生态监测、巡护、环境教育、科研等管理和技术岗位实行执证上岗。明年,省里将在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尝试生态监测、环境教育两类岗位的执证上岗。七是通过资源调查,建立自然保护区资源数据档案,为保护管理与科学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各类资源,为人们奉献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奠定基础。第四,以监测为重点,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总书记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强调做好疫源疫病工作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止疫病传播,确保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鼠疫等野生动物疫情表明,野生动物疫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声誉的重要因素,加强野生动物防疫和卫生检验工作,是当前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编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规划,完善监测和防控体系建设,制定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方案,完善监控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监测站点,扩大监测范围,消除监测盲区。要与卫生、畜牧等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开展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性野生动物疫情的防控能力。第五,以拓宽融资渠道为重点,加大保护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进一步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资金筹措方式,多渠道筹集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发展资金。一是要按规定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护费落实到工程实施单位,兑现到自然保护区;二是要积极争取落实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优先将自然保护区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做好保护区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储备,通过工作成效争取国家投入,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更多保护资金;四是进一步拓展国际援助资金渠道,寻求与国际跨国大公司直接合作,继续抓好与世界银行、美国动物园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湿地国际、香港保育协会、世界雉类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切实搞好项目申报和项目管理。第六,以加强协会建设为重点,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宣传和不断提高保护意识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各地要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保护组织和团体的指导和协调,在资金、技术和人员上给予扶持,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在宣传方面的作用。还没有成立保护协会的地方,要创造条件,尽快成立协会,发展会员,搞好组织建设;协会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的地方,要推荐精干人员到协会中去,充实协会力量,通过协会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大力支持协会举办野生动植物夏令营、科普讲座等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和“国际湿地日”等时机,扩大社会影响,增强公民生态道德、生态文明意识,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光荣的良好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对破坏野生动植物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第七,以加强执法监督为重点,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我省个别地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繁育单位、集散地、交道干线、经营场所的监管,加大野生动植物案件查处力度,继续保持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非法猎捕、非法经营、非法采集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未经许可开展旅游、毁林开矿、修筑设施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资源。各地要严格执行案件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辖区内发生的大要案、新闻媒体曝光的案件,要及时上报,认真查处。第八,以培育利用为重点,抓好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我们要按照《*林业产业发展纲要》和全省林业产业大会提出的要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引导扶持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加工为龙头,加快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和植物培植为主的第一产业,加快发展以人工培育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加工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依托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的第三产业。我省有野生动植物1万多种,每一种生物都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大产业。在资源开发利用上,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开发利用,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鼓励和支持高起点、高科技含量的深度合理开发。浅层次的粗放型开发,将极有可能破坏景观和资源。景观和资源一旦遭到毁损或破坏,将难以恢复,不复再有。------以保护区生态旅游为重点,抓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是要紧紧围绕全省旅游发展规划,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骨干,在保护区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应突出抓好卧龙、龙溪――虹口、瓦屋山、王朗、雪宝顶、唐家河、小寨子沟、若尔盖、喇叭河、蜂桶寨、米亚罗、白河、贡嘎山等保护区特色生态旅游和观光生态旅游示范项目建设;二是在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要把牢管理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形成自然保护区、地方政府和业主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坚决反对和杜绝生态旅游资源的“零转让”或“低价转让”。三是通过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带动周边社区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开发利用水能等资源,必须确保自然保护区应有的长效收益。------以人工驯养繁殖为重点,抓好野生动物产业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是野生动植物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关系到种群扩大和野生动物产业发展,还关系到野外资源保护成果的巩固,以及医药和食品原料供给。与其它林业产业相比,野生动物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多样、社会需求大等特点,产业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本着规范管理、积极扶持和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建立统一标记、推广标准化养殖等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和扶持猕猴、鹿类、黑熊、虎纹蛙和雉类等人工繁育成熟动物养殖场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对经批准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要引导企业减少初级产品销售,重点开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人工培植为重点,抓好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对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要积极开展野外引种试验,通过组培技术及其它无性繁殖手段,缩短人工培植周期和工艺成熟年限;对以利用植物枝、叶、液等非主干成份的植物,要加强科技攻关,提高产品产量。各地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找准自身优势和特色,着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种植业主,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保健、中医药等领域提供丰富产品,增加林农收益。通过野生植物的培植,促进以野生植物观赏为主的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以珍稀野生动物资源为重点,抓好品牌运用。大熊猫、金丝猴、鹿类、黑颈鹤、绿尾虹雉等一批国家珍稀濒危动物是我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保护动物,各地要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这些动物观赏价值高的特点,卓有成效地开展特色旅游,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大熊猫的故乡和主要栖息地,重点是抓好大熊猫品牌战略的实施。而实施大熊猫品牌的核心是生态和谐,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文化和环境优势,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大熊猫品牌来促进和带动我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建设生态*。成都、雅安、阿坝等大熊猫重点地区,要充分利用大熊猫品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积极支持地方发展名特优新林产品,及时依法注册大熊猫商标、标识或企业名称;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以及相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要对科研成果、设计图案、网络域名以及有关名称等及时申请专利、商标、标识或进行著作权登记,依法保护好相关权利。各地要按照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特点,挖掘潜力,切实利用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无形资产,抓好品牌运用,带动产业发展。------以规范狩猎场为重点,抓好经营性狩猎活动。近年来,我省相继批准建立狩猎场7个,但总体水平较低,大多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各地要大力宣传合法有序的狩猎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野生动物合法狩猎活动。同时,要通过论证,科学确定狩猎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猎捕方式、方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建立高水平的国际狩猎场,邀请国际国内狩猎爱好者来我省开展狩猎活动。通过建立狩猎俱乐部的方式,规范和促进经营性狩猎。今后,要对上报的“护青保秋”猎捕申请进行专家论证,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指标。同志们,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事业光荣,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主题和“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思路,加强资源保护,科学发展利用,推进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谢谢大家!
区动植物管理处总结参考文本
提高火灾扑救综合实力。处(办)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组建市森林消防队伍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5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今年初从森林武警和部队择优招聘退伍官兵45名,组建完成了市森林消防专业大队,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抓好队伍培训和管理,加强“以水灭火”技战术的研发和演练,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今年来,市、区各级森林防火部门组织举办各类森林防火知识培训班共20多期,参加人员共1500多人次;组织举行各种森林防火实战演练活动18次,参加人数共900多人次。其中,市森林消防大队采取多种形式,先后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17次,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以水灭火”演练活动7次。同时,还结合实际抓好高压潜水泵、柱塞泵等“以水灭火”技术的研发更新工作,经多次试验,已完成潜水泵一次性供压输水达到00m距离,扬程达到260m利用高压柱塞泵灭火出水快、流量大、成本低,一次性供压输水可达到2520m距
也是市政府大部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一年来,经济特区成立周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城管局的工作部署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强教育,强化管理,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快推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加强党风廉政和行政执行力建设
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积极消灭”方针,市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严格执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狠抓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林火监控指挥系统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好成绩。据统计,全市发生一般森林火灾共起,总过火面积为20.9亩,受害森林面积.7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9%、89%和92%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1‰,远低于省下达的1‰控制指标。全市没有发生较大、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狠抓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月日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1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抓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月日,张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总结了森林防火工作,对今冬明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认真落实上级领导指示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做到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今年全市新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共192份。
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全市加大了森林防火宣传力度,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力争做到家喻户晓。元旦和春节期间,处(办)广播电台播放公益广告共次;同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活动中共派发各类安全手册、卡片、画册等宣传资料余份。各区也通过制作和树立广告牌或警示牌、悬挂宣传标语、印发和张贴各种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新设立宣传警示牌共486块,派发张贴新《森林防火条例》及宣传资料万多份,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彩旗900多条(面)利用电视媒体播放宣传短片600多次。市森林防火办还制作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宣传对象的森林防火宣传动漫画册1万册,派发到各中小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森林防火知识教育。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以下简称病虫害)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进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依照本法规定实施检疫。
第三条国务院设立动植物检疫机关(以下简称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的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依照本法规定实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贸易性动物产品出境的检疫机关,由国务院根据情况规定。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
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进口或者出口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遵守本条例。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依照本条例有关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国务院林业、农业(渔业)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全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工作,并做好与履行公约有关的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代表中国政府履行公约,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经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批准出口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批准进口或者出口的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进口或者出口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遵守本条例。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依照本条例有关出口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国务院林业、农业(渔业)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管全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管理工作,并做好与履行公约有关的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代表中国政府履行公约,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经国务院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批准出口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批准进口或者出口的公约限制进出口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核发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讲话
同志们:正值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省林业厅召开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切实推进新时期新阶段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健康发展。前面,柏阳同志就做好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结合实际贯彻执行。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系统总结和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写入了全党的政治报告,实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科学发展新的手段和方式,也是新的目标和任务。总书记在报告中十二次提到“生态”一词,强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林业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林业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自加压力,以实际行动推动我省林业工作实现新的跨越。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基因库。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直接表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上,我认为,就是要重点做到“四个结合”。(一)从全局利益上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发展生产力,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以人为本”中最大的“人”就是农民。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主要地域在农村,基本方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当地群众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要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出发,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保护区周边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社区共管”等模式,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引导群众参与生态旅游、现代种植等生态产业活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让社区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结合扶贫开发,尽力为保护区周边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和支持周边群众改善生活条件。要积极探索野生动物造成当地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补偿办法,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要求尽快颁布实施*省野生动物危害补偿办法,维护好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加强同当地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广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激发群众共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努力做到保护为了人民、保护依靠人民、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二)从外部环境上讲,要坚持发展第一要义,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取向是发展,既有保护事业自身的发展,更有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利用。从根本上讲,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不仅是为了长远利益上的利用,也是为了当前的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保护法颁布20年来的辛苦工作,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全社会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但是,由于我们在注重保护的同时,忽视了对野生动植物开发的正确引导和宣传,缺乏分类指导政策,导致社会上对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开发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致使正常的开发活动不完全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产品上餐桌不能被部分市民所接受,正常狩猎活动不被社会所理解。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握好我省林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等地的生态旅游已被列入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各地要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在现有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鼓励社会组织和业主驯养繁育野生动物、培植珍稀野生植物。要通过鼓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种源繁育和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狩猎场为主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建立狩猎俱乐部的方式,促进经营性狩猎活动的开展,规范狩猎活动的管理。要正确引导公众树立合法消费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理念,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保护事业的继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三)从内部关系上讲,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把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数量与质量和效益结合起来。从规模上看,我省现有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已超过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保护区建设质量却无法相提并论,差距非常明显,影响了保护效果。在推进全省保护区建设的进程中,要始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既要看自然保护区增长的数量和面积,更要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看保护区机构是否健全,人员编制是否落实,关系是否理顺,管护责任是否到位,保护对象是否增加,保护效益是否最大化,社会保护观念是否进一步增强。这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检验一个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的基本标准,必须贯彻落实到位。要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生产方式和规模,正视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要逐步提高保护区自身科研、监测能力和水平,随时了解和掌握重点保护对象种群数量和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确保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四)从行业发展上讲,要坚持统筹兼顾,把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林业其他工作结合起来。我省自1998年先后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以来,林业实现了由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全省2153万公顷森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30.27%。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区117个,保护管理面积达到734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5.15%,基本涵盖了我省典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精华地带,组成了类型多样、保护价值极高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更好的生态条件,以大熊猫为代表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今后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林业重点工程成果,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特别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将集体林地落实到各家各户,明确权利和责任,强化林农保护和壮大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自觉性。二、狠抓薄弱环节,切实履行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职责林业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主要主管部门,依法行使法律法规赋予林业部门的管理职能是林业行政部门的权力,更是责任,放弃管理就意味着失职。管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决定其盛水量的不是为数众多的长板,而是短的那块木板。当前,我们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上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保护的整体效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加强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动植物疫病防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次更是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近年来,我省野生动植物疫病在得到有效防控的同时,老问题、新情况仍不断出现,野生动物禽流感全球关注,蜀柏毒蛾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前段时间发生的大熊猫疫病和最近在德格县发生的动物间疑似鼠疫疫情,更是反映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秋冬季节正是野生动物特别是禽鸟疫病的危险期,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切实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要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必须编制防控体系规划,制定监测方案,完善监控应急预案。要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与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鸟类环志、生态观测、宣传教育等功能整合起来,实现一站多能,搞好监测和防控工作。二是要提高防控能力。省林业厅除抓好大熊猫疫病防控基地建设外,还将积极争取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重点发生区建立国家级重点检测鉴定实验室,在成都建立省级野生动物检测鉴定实验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卫生、畜牧等部门的互相交流与合作,提高野生动物疫情整体应对能力。三是要加强物资和人员准备。今年蜀柏毒蛾大面积暴发及德格县动物疫情都暴露出我们防控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和专业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做好物资储备工作,想办法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开展疫源疫病专业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防控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建设平安林业。(二)加强湿地保护和荒漠化治理工作。湿地和荒漠是陆地上除森林之外的重要生态系统,同样是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生长地。治理好荒漠,保护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又是非常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旦丧失或者破坏将很难恢复,目前我省湿地大多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顺,权属不清,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大量开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年来有的地方盲目开发湿地资源,建设水电设施,造成河流湿地断流,严重影响湿地生态功能和湿地生态平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赋予林业部门湿地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职能。我们要加快湿地保护立法进程,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保护好有限的湿地资源。对重要的湿地区域,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努力做到应建尽建,应管尽管。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通知要求,着力抓好自然湿地保护与恢复,探索可持续利用示范、社区共管等管理模式。在荒漠化治理上,要加强技术攻坚,积极实施植树种草等治理活动,积极推进我省防沙治沙立法工作。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彰显林业部门的管理能力,巩固和扩大管理职能,更好地履行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三)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我省地理和气候类型多样,野生珍稀植物十分丰富,拥有珙桐、攀枝花苏铁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和松茸、桫椤等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9种。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就是以保护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来促进保护,做到保护、发展、利用的有机结合。与野生动物保护相比,我省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相对薄弱。过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乱采滥挖、非法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现象屡禁不止,破坏了大量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也损害了我省保护事业的公众形象。由于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涉及农业、建设、环保等多个部门,部门职责存在交叉现象,一些地方的林业部门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管理权限。根据《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规定,林业行政部门是林区内各种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主管部门,农业行政部门是其他野生植物的主管部门,并被赋予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采集审批、行政处罚等多方面职权。其他相关部门则是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责任部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负起责任,切实加强野生植物保护。有条件建立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的,要想办法尽快建立。特别是要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园林绿化区等区域野生植物保护的监督检查,做好植物疫病防治、种类标识、技术栽培等服务工作,切实履行起主管部门的责任,不断强化管理和服务职能。(四)依法加强对其他保护区域的执法监管。目前,除林业部门建立的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保护区外,一些相关部门也建立了其他类型的保护区。一些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生长地被划为旅游景区或归入其他部门建立的保护区内。由于区域管理权限或者已不属于林业部门,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林业部门便放弃了对这些区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监管职责。这同样是我们的失职。实际上,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属于类别管理,不是区域管理,区域总体管理权限归属并不影响林业主管部门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专项执法权限。林业部门所属的自然保护区同样也不能阻碍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管理。因此,凡是法律法规赋予林业部门管理和建设的权力,要严格执行。要利用好现有的执法资源,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执法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通过执法监督树立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形象和威信。与相关部门有职能交叉的工作,要争取主动;现有法规还没有完全明确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我们要站在对国家、对人民、对生态保护认真负责的高度,积极工作,做好工作。既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又要坚守阵地,防止无原则的退让。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注重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结合,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发挥林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切实负起各个区域的野生动植物保护责任。三、加强组织领导,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生态建设快速推进,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大面积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大熊猫为代表的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得到了国家和世界的认可,全民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关爱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崇尚生态文明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省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克服困难,顾全大局,创新工作思路,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一)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发展保护事业,关键在领导。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生态保护特别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像抓造林绿化和林木林地的保护那样,重视和加强保护工作。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构建和谐*的进程中,切实加强和重视对保护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多向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保护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努力做到领导心中有位子、规划计划有盘子、资金投入有份子。要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发挥好林业部门的主导作用,利用好其他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合力。(二)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动植物保护的重要场所,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总体投入不足,渠道单一。据统计,国家已投入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3亿多元,主要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还有许多保护面积大、生态功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未能获得应有的投入。加之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财政事业经费没有保障,致使部分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差、技术装备落后,无法正常开展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二是机构设置不健全。一些地方管理组织体系薄弱。全省117个保护区中,人员编制落实到位的只有91个,而有专职领导、正常运行的只有42个,“批而不建”的问题十分严重。三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有效保护的需要,内部机制还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至今仍有部分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县未设立专管机构和配备专管人员,更未能全面、系统地开展野外救护、宣传教育、巡护监测等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充分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努力协调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问题,杜绝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现象。要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坚决杜绝非法征占用保护区土地,严格禁止在区内非法开展建设项目,坚决打击破坏自然保护区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要配强领导班子,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使保护区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的和谐发展。(三)重视保护队伍人才培养。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涵盖多学科、多领域,需要相应的人才队伍承担。要搞好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不断创新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和机制。要从培育、使用、关心、激励环节着手,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针对全省保护事业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要坚持从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入手,突出实用人才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激发现有保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培养上,要做到引进人才和培训现有人员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壮大和提高保护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同志们,野生动植物保护是林业部门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抓好保护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人与野生动植物和谐发展,为我省林业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制度
为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积极性,鼓励公众举报乱捕滥猎滥食、乱挖滥采、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线索,提高执法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举报奖励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林护发〔2021〕2号)和省、市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奖励对象
奖励对象是指举报本县范围内涉及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线索,协助林业局执法大队查处涉及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嫌疑人,符合本办法规定奖励条件的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举报人”)。
二、奖励原则
(一)举报奖励对象原则上限于实名举报。对于匿名举报的,在查处后能够联系到举报人,且举报人愿意领取奖励的,应当给予奖励。
(二)同一案件由多人分别举报的,奖励第一时间举报人;多人举报但是举报内容有重大区别,对于案件查处确有不同帮助的,酌情分别给予奖励。
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处按照厅党组工作部署和年度工作目标安排,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团结合作,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年上半年度所做的工作
1、组织开展“爱鸟周”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宣传重点的第二十七届“爱鸟周”宣传教育活动。各地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2、积极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按照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和省高防办的安排,认真开展监测工作,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日报告制度,派出督查组对部分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冰雪灾害后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应急值守工作做出明确要求,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上半年没有发生野生动物疫病疫情。
3、组织完成项目申报工作。今年上半年共申报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野生动植物监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4类项目23项,总投资11603.28万元,申请国家投资9261.8万元。一是新申报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项,总投资额度1039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入8312万元;二是申报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4项,总投资354.4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60万元;三是组织开封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焦作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等11个单位完成了2009年野生动植物保护监管项目的申报工作,项目总投资691.7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569.8万元;四是组织*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灵宝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汝南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3个国家级监测站的2009年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67.09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20万元。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编制了自然保护区及2009年投资计划。
4、组织指导国有林场灾后重建工作。20*年春节前后,我省信阳、南阳、洛阳、驻马店等11个省辖市遭遇50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雪袭击,由于受灾国有林场大多在深山区,海拔高、气温低,平均积雪厚度达50余厘米,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60余厘米,致使全省58个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基础设施、野生动植物和国有林场职工个人财产遭受严重损害,直接损失达28902.8万元。针对我省国有林场受灾情况,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国有林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指导全省国有林场恢复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