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9:56: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东亚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东亚经济

美国对东亚经济的影响综述

摘要:由于美国和东亚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其在东亚地区不可取代的政治经济利益,美国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反对到有条件支持的变化。

关键词: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在影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各种因素中,美国因素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这种影响力来自于美国和东亚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军事上的联系和经济上的依赖。

从军事上来说,美国与东亚各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被许多东亚国家视为区域内防范军事冲突的安全保障。日本和韩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最亲密的盟友,东盟内部的许多国家也都与美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军事合作。这种政治上的特殊关系必然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战略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许多国家甚至东亚自身也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一种排除美国在外的区内经济合作及其对区内政治军事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保持疑虑。从日本和韩国以及东盟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踌躇犹豫亦进亦退的态度可见一般。

从经济上来说,亚地区各国经济对美国具有强烈的依赖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东亚各国最大的海外出口市场。甚至有人认为,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与美国市场之间具有直接关系。笔者收集了2004年和2007年中国、日本、韩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各自出口总额的比重,从这些数据对比关系中可以发现,相对于2004年的情况,虽然2007年东亚三大主要经济体对美国的出口比重略有下降,但实际上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对美国的出口比重仍然保持在20%,而且,美国仍然是中国和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不可否认,美国因素在东亚经济运行中确实具有重要地位。

查看全文

东亚经济金融合作障碍和挑战

[摘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国家推动了一系列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是,东亚经济金融合作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首先,东亚区域的贸易一体化进展有限,较为依赖区域外贸易。其次,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落后于贸易一体化。东亚各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联系远远高于与区域内其他经济体的金融联系。最后,与此相关联的,东亚国家的政治互信仍有待加强。

[关键词]东亚;经济金融合作;一体化;障碍

1997—1998年,东亚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合作和金融一体化的举措以应对外部冲击。如今20年过去了,尽管各类区域贸易和金融的合作机制在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强,然而考虑到当前资本流动波动性加大及其对经济金融体系潜在冲击的增加,东亚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进展仍远远不够,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东亚区域实体经济与金融一体化面临的障碍与挑战。

一、区域贸易一体化进展有限、仍然较为依赖区外贸易

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商品市场中的贸易渠道展开。然而,事实上,尽管区内贸易不断增加,但东亚地区的区内贸易扩张幅度有限,东亚地区各国的贸易仍主要依赖于区外贸易。ADB的亚洲区域一体化指数显示:1995年,10+3国家的区内贸易占比45.01%,2015年则是47.16%(2015年是最新数据)。也就是说,在上述20年当中,东亚区内的贸易占比仅仅只提高了2.15个百分点。而在同一时期,欧盟的区内贸易占比一直处于60%左右的水平。此外,东亚区内的加工贸易、中间品贸易占比较高,这是东亚区内贸易的一大特点。如果剔除掉这方面因素、只考虑最终需求,则东亚区内贸易占比还会有明显下调,东亚各国最终需求受到其他区域,特别是美国的最终需求的推动。可见,东亚经济还远远谈不上与其他区外经济的脱钩。基于现有的实体经济基础,东亚地区对区外的货币、汇率、金融市场的依赖性也较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般路径是从贸易、投资,再走向货币、金融领域。在二战后,出于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渴望,政治驱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从煤钢共同体、关税同盟、欧共体这样的合作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东亚财金合作的初始动力,则是基于对金融危机的反思,直接走向了货币金融合作,比如清迈协议及其多边化、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等。这种就金融合作来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难免忽略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实体经济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短视的做法。对于东亚各国而言,一直以来的出口促进战略使得贸易仍主要依赖于美国、欧洲等区外贸易,因此,各国政府更倾向于稳定与美国、欧洲之间的汇率,对区域内汇率的稳定主要是出于减少在区外贸易中的竞争的目的,从而造成了东亚各国对于稳定区域内汇率的动力不足,对东亚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形成障碍。

二、金融一体化发展滞后

查看全文

东亚主义与东亚地区经济统一化新动向

摘要:近年来,新地区主义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理论基础越来越受到研究界的重视。新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密切相关,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日渐清晰。目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化程度低,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由于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各国合作愿望更加迫切,特别是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加大了合作的力度,必将会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地区主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化

新地区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与二战后以欧共体为代表的传统的地区主义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

地区主义实践的经典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冷战期间,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开展协调与合作,成功地实现了一体化,建立了一体化组织欧共体。欧共体组织带有明显的区域保护的内向封闭色彩。为了与后来的地区主义相区别,人们称上世纪60、70年代欧洲的地区主义为传统的地区主义(或旧地区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酝酿和欧共体内部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一种新地区主义开始出现在世界舞台。发达国家为了扩大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愿意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密切经济领域合作,签订紧密的经贸合作协议。美国通过促使墨西哥开放市场而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在推动与中东欧国家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要求新成员必须进行自身改革以适应欧盟的规范。这些现象改变了传统地区主义注重在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相一致基础上推进贸易融合的“浅一体化”做法,而是通过在不同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推行贸易、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全面合作的“深度一体化”,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由此“新地区主义”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现象在亚太地区表现为一系列跨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1980年建立“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the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Council,PECC),1989年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1994年分别建立半官方性质的“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ouncilForSecurityCooperationintheAsiaPacific,CSCAP),和第一个官方对话机制的东盟地区论坛(ASEANRegionalForum,ARF)。上述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和安全对话机制的突出特点是其成员包括了东亚、北美、南太平洋甚至南美洲国家,几乎覆盖整个太平洋地区。在分析这种过去没有出现过的合作机制时,美国学者诺曼?帕尔默(NormanD.Palmer)在《亚太地区的新地区主义》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新地区主义”这一新概念,以区别于传统的地区主义。他认为,地区主义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在“修正的民族主义和相互依存的时代”,地区组织和一体化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的地区主义不仅仅是旧的地区主义的简单复兴,而且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因素。他强调“新地区主义”的突出特点是跨区域性,即地区合作应超越单一地区,实现跨区域国家间的合作与融合。

查看全文

东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多样性的,还是单一的,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经济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和越南十个东亚经济体。)。在浩瀚的学术文献中,有关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极其混乱。因此,在探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问题之前,必须区分“东亚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和“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上的差别。

笔者认为,东亚模式这个概念属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范畴,是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是指“亚洲四小龙”在相似的历史、宗教、文化(尤指儒教)的背景下,在强政府的干预下,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实行赶超战略,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则是属于经济学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规律及其增长源要素,包括劳动投入要素、资本投入要素以及扣除劳动与资本投入后的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经济发展状况。其本质内涵是分析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包括研究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NP的发展趋势;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经济的外部平衡能力;主要由本国(地区)人民而非外国人参与的经济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收入分配关系;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注:参见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第一、三、四章。W.W.Norton&Company1987年第二版;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译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经济学家在考察一国经济发展时,已将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展到社会发展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同时,为了简便,在国内外经济论文中,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通常被统称为“东亚模式”。

阅读有关英文论文或著作时,可以发现,东亚模式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述:即EastAsianModels和EastAsianModel,虽然仅相差一个字母,但是二者的概念与内涵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意为东亚地区的各种模式,后者则指东亚地区单一的模式。

认同于单一“东亚模式”的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内涵包括了以下六个重要特征:(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投资;(2)合格教育与人力开发的高投资;(3)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4)促进出口的自觉政策(即在经济增长初级阶段,采取本国本地区货币贬值政策,在经济起飞阶段,则采取有利于出口制造业的工业政策);(5)注重公平增长,避免了西方国家在早期经济增长阶段出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6)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和在对外经济政策支持下的稳定康健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幸的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单一“东亚模式”的内涵似乎又变为“裙带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与国家垄断”、“道德公害与道德败坏政权所致的劣质银行业”、“私人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腐败关系”、“经济基础脆弱”综合体的代名词(注:Montes,M.F.,TheCurrencyCrisisinSoutheastAsia,SingaporeInstituteof.Southeast

AsianStudies,1998;Stiglitz,j.,"Boats,PlanesandCapitalFlows,"FinancialTimes,25

March,1998;Mckinnon,R.andPill,H.,"InternationalBorrowing:ADecompositionofCredit

查看全文

小议东亚领土和海洋权益的政治经济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安全形势持续趋缓,在总体上保持了和平与稳定。然而,地区内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定因素,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中国和日本则是地区内与邻国相关争议最多的两个国家。长期以来,中国与邻国曾既有陆上争议也有海上争议,日本则只有海上争议。此外,东南亚国家之间也有一些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作为两个地区大国,中日在传统上分别被视为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其与周边国家的争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基本上反映了地区相关争议的概貌。

本文围绕东亚中日俄韩及东南亚国家间争议的6个主要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争议发生的原因,概述争议演变的状况,探讨导致演变的主要因素,总结争议演变反映的相关国家间及整个地区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决定了东亚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的过去与现在,而且将决定其未来;而后者的演变也将对前者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中苏/俄边界争议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苏边境上存在着三条界线:条约线、苏图线和实际控制线。条约线是19世纪中后期中俄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定的国界线,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沙俄把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据为己有;苏图线是苏方地图所标示的边界线;实际控制线是中苏双方实际控制的边界线。从条约线到苏图线再到实际控制线,苏俄占领了中国更多的领土。由于三条界线并存,中苏国界形成了许多争议地区和争议岛屿,总面积超过3.5万平方公里。①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双方争议隐而不露。1958年,中国政府决定逐步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问题。此后,中苏两国政府开始进行勘界工作。最初的勘界工作基本是在友好、信任的状态下进行的。然而,随着中苏两党发生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分歧,两国关系开始趋向紧张,边境摩擦也随之上升,1960年发生了中国新疆6万多居民逃往苏联的严重事件。60年代初,两国边界问题被正式提到了谈判桌上。

第一次谈判于1964年举行。当时中苏关系尚未彻底破裂,双方就东段边界走向一度达成初步共识,后因意识形态斗争因素加重而未能签署协议。第二次谈判(1969-1978年)因两国关系全面破裂,并已发生过边境军事冲突,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第三次谈判(1987-1991年)随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而较快取得了进展。1991年5月,中苏签订《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基本解决了双方边界争议最大也是最困难的部分。苏联解体后,日益加强友好合作关系的中俄两国继续谈判,先后达成《中俄国界西段协议》(1994年)和《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2004年)。以2005年6月互换补充协定批准书为标志,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4300公里的边界问题。

查看全文

论东亚经济合作制约因素

东亚(东盟十国、中、日、韩)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近些年来明显减缓。但无可否认,就全球范围内来说,东亚仍然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我们知道,随着某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东亚经济合作在近些年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说,它的成效依然难以令各方满意。那么,当前面临着什么样的制约因素、下一步合作应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探讨。

一、东亚经济合作的基本框架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东亚经济合作的既定框架,不难发现,政治家选择的这些合作框架虽各有各的侧重,但在机制上是有所重叠的;在时间上虽然有承接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新旧替代。所以,我们要理清这些合作框架各自的内涵,我们才知道下一步的政策选择应该侧重在怎样的框架内,采取何种步骤。

1.东盟(ASEAN)。它成立于1967年7月,是政治色彩比较浓的一个区域集团。它成立以后一直致力于一个多边安全合作体制的构建。特别在1992年1月的东盟第四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宣布它的目标是加强与地区外的国家进行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对话,实现东南亚的和平自主和建立中立无核区。

2.东盟地区论坛(ARF)。这个论坛自从1994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的第二次会议进一步确定了它的目标是逐步增加大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建立处理地区冲突的安全机制,维护和保证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看上去这一论坛似乎政治性十足,但很多经济合作都建立在这一框架规则的庇护和引导之下,所以,它也是东亚很重要的合作框架之一。

3."10+10"会议(东盟与全体对话国会议)和"10+1"会议(东盟与单一国会议)。这两种对话机制虽然一直进展缓慢,但在地区安全协调和大国关系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亚的其他经济合作框架的建立一般都要照顾到这一框架的范围和影响力。

查看全文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探讨论文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和越南十个东亚经济体。)。在浩瀚的学术文献中,有关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极其混乱。因此,在探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问题之前,必须区分“东亚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和“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上的差别。

笔者认为,东亚模式这个概念属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范畴,是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是指“亚洲四小龙”在相似的历史、宗教、文化(尤指儒教)的背景下,在强政府的干预下,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实行赶超战略,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则是属于经济学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规律及其增长源要素,包括劳动投入要素、资本投入要素以及扣除劳动与资本投入后的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经济发展状况。其本质内涵是分析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包括研究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NP的发展趋势;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经济的外部平衡能力;主要由本国(地区)人民而非外国人参与的经济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收入分配关系;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注:参见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第一、三、四章。W.W.Norton&Company1987年第二版;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译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经济学家在考察一国经济发展时,已将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展到社会发展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同时,为了简便,在国内外经济论文中,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通常被统称为“东亚模式”。

阅读有关英文论文或著作时,可以发现,东亚模式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述:即EastAsianModels和EastAsianModel,虽然仅相差一个字母,但是二者的概念与内涵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意为东亚地区的各种模式,后者则指东亚地区单一的模式。

认同于单一“东亚模式”的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内涵包括了以下六个重要特征:(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投资;(2)合格教育与人力开发的高投资;(3)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4)促进出口的自觉政策(即在经济增长初级阶段,采取本国本地区货币贬值政策,在经济起飞阶段,则采取有利于出口制造业的工业政策);(5)注重公平增长,避免了西方国家在早期经济增长阶段出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6)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和在对外经济政策支持下的稳定康健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幸的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单一“东亚模式”的内涵似乎又变为“裙带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与国家垄断”、“道德公害与道德败坏政权所致的劣质银行业”、“私人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腐败关系”、“经济基础脆弱”综合体的代名词(注:Montes,M.F.,TheCurrencyCrisisinSoutheastAsia,SingaporeInstituteof.Southeast

AsianStudies,1998;Stiglitz,j.,"Boats,PlanesandCapitalFlows,"FinancialTimes,25

March,1998;Mckinnon,R.andPill,H.,"InternationalBorrowing:ADecompositionofCredit

查看全文

后雁行模式时期东亚区域经济研究论文

一、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建立与东亚经济圈的事实形成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由于成功实施了以政府主导性、出口扩张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重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作为在东亚地区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日本开始逐步向东亚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在东亚地区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亚雁行发展模式”。

“雁行模式”的提法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呈倒"V"型,在图表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得此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日本学者引用赤松要“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将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分工体系和经济发展过程也喻为一种“雁行形态”或“雁行模式”。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战后以来,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依次把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后者又将其成熟的产业依次转移到东盟诸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80年代初,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参与东亚国际分工体系,勾勒出一幅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图景,在他们之间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

随着东亚区域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逐步建立,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深。纵观整个东亚地区,就地区对外贸易来看,东亚区域内相互出口由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30.2%增加到90年代前期的38.3%,同期的相互进口由28.2%增加到34.5%。1994年,整个东亚地区内部相互贸易的比重已占全部贸易的43%。而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迅速波及到其他东亚国家(地区),也充分反映了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经济关系的紧密程度。

由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基于传统雁行分工体系之上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加之地缘上相近,文化传统上相亲,因此,二战以后,在东亚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的非制度性经济圈。

查看全文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论文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作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过渡和补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之后,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近来也呼声高涨,但是东亚各国之间所特有的一些状况依然对一体化进程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一下外部因素:(1)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导致国际市场的竞争与风险加剧,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巨额游资充斥其间,如果某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就有可能使投机者有机可乘,从而给该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而东亚地区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东亚任何一国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迫切需要紧密合作来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2)作为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浪潮过渡和补充的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浪潮汹涌澎湃,加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大大激发了东亚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它们对区域合作的信心。当初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该地区形成了约3.6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部贸易额达到2250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而东亚地区如果能形成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则会形成约19亿人口的更大市场,内部贸易额必定会大幅度上升,运行良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取得超过NAFTA的成就,这极大地诱惑了东亚各国。

在外部因素驱动的同时,东亚各国自身对区域合作意识的加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东亚整体意识”在区域内达成了共识,寻求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东亚被“割裂”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两者之间来往很少,个体意识较强,东南亚国家更多的是寻求内部合作。从1967年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到1992年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到如今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得有声有色,其内部贸易确实做得不错,但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却十分有限,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发现东北亚国家也被波及,这让它们了解到东亚各国的经济依存度其实是较高的,加上中国在危机期间毫不犹豫地向东南亚受灾国伸出援手以及所表现出的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让东盟国家转变了地域观念,将自身置于东亚整体区域之内,转而谋求区域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这种主观意识的转变奠定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其次,由于美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姿态以及操纵IMF对援助方案提出苛刻条件的所作所为,让受灾国从惨痛的经历中意识到必须依靠东亚内部自身的合作才能生存发展,外部的力量并不一定靠得住。而在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更加深了东亚国家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是由于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才造成了如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

查看全文

东亚汇率协调的选择诠释

[摘要]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汇率无论是对单个国家经济还是对国际经济整体而言,都是影响巨大的经济变量。但是它能否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上,则取决于合理的汇率安排。所以,东亚国家和地区应积极、有步骤地加强成员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货币合作,逐步推进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的进程。

[关键词]东亚;汇率协调;单一货币区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东亚货币合作在近年来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其中,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东亚货币合作至关重要,是东亚货币合作不可逾越的阶段。所谓东亚汇率协调是指通过东亚国家的汇率协调与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区域汇率安排,既能够维持本地区的金融稳定,又为建立东亚货币联盟打下坚实基础。

一、东亚各国汇率制度选择面临的困境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前,大部分东亚国家的汇率制度事实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危机期间,这种固定汇率制度被采用的国家所放弃,转而实行浮动的汇率制度。而危机之后,在东亚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存在“浮动恐惧”(fearoffloating)的现象,其实际汇率事实上均有回归盯住美元的倾向。目前,东亚各国汇率制度选择面临困难。一方面,东亚各国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如果说在经济发展初期,出于促进贸易发展而选择的盯住汇率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随着时间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盯住美元不再是东亚各国理想的汇率制度选择。自1985年广场协议以来,东亚各国与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大大削弱,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导致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成本较高。同时,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易受投机资本攻击,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浮动汇率制度也并非东亚各国的合理选择。首先,从对外经济依存度看,浮动汇率无法满足东亚地区稳定国内价格水平和贸易商品价格的要求。东亚各国主要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在浮动汇率下增加了贸易风险,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其次,浮动汇率往往具有过度波动性,出现汇率“超调”(Overshooting),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常常亏损巨大。最后,“浮动恐惧”心理决定东亚各国不可能实行真正的自由浮动汇率。目前,东亚各国在名义浮动下对汇率波动实施比较严格的管理,同时又大力积累外汇储备的做法,正是“浮动恐惧”的表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