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9:39: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冬小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冬小麦

冬小麦抗旱技术意见

去年秋播期间,小麦主产区土壤墒情较好,小麦播期集中,出苗整齐,冬前苗情较好。但目前小麦生产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旱情持续发展。去年11月份以来,北方麦区降水偏少,华北和黄淮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9成,加之大风天气多,土壤失墒快,旱情持续发展。二是冻害频繁发生。去年12月初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前后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温过程,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旱冻交加,部分地区麦苗发黄,严重地块出现死苗现象。三是病虫早发重发。去年秋播种期间,气温偏高,墒情较足,小麦条锈病发生显著早于常年,发生面积大,扩展快,是近几年最重的年份。

目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西南麦区小麦已拔节,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即将拔节,黄淮海麦区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返青,北部冬麦区和西北冬麦区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小麦生产进入了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冬小麦在返青期开始长出春季分蘖;拔节期分蘖两极分化,大蘖成穗,小蘖死亡,这一时期是促弱苗转壮苗、控旺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今年春季麦田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突出抗旱保墒,强化防冻防灾,抓圩病虫防控,促弱苗长根增蘖,稳壮苗稳长保蘖,调节群体协调发展,力争夺取小麦丰收。

一、黄淮海麦区田间管理技术

(一)受旱麦田的管理

对于受旱严重,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次生根长不出来或很短,出现点片黄苗的麦田,早春土地解冻后要立即浇水保苗,同时适量施用氮素化肥,最好施用磷酸二铵,氮磷配施,能有效地促进次生根喷出,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应注意,不要大水漫灌,不要地面积水,防止夜间结冰冻伤麦苗;浇水后表土墒情适宜时,要精细锄地,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二)水浇地一、二、三类苗和旺苗的管理要点

查看全文

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

为了计算方便,各站冬小麦全生育期均取10月1日翌年6月10日。

1.2研究方法

1降水量负距平百分率:冬小麦全生育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的差值占常年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的百分率的负值,能直观反映降水异常引起的干旱,计算公式如下[20]:Pa=P-PP@100%1式中,Pa为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负距平百分率%;P为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mm;P为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mm。2作物水分亏缺率:冬小麦全生育期水分亏缺率为冬小麦全生育期自然供水量与需水量的差占需水量的百分比的负值,计算公式如下[20]:G=W-EE@100%2式中,G为冬小麦全生育期水分亏缺率%;E为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mm;W为冬小麦全生育期自然供水量mm,它包括两部分:播种前土壤有效储水量W1和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W2近似取实际降水量,计算公式如下:W=W1+W23W1=播前N旬降水量总和-K@播前N旬可能蒸散量的总和一般选播种以前3个旬来计算土壤有效储水量即N=3,取K=0.1[21]。E=Kc@ET04式中,Kc为作物系数,全生育期取0.85;ET0为可能蒸散量mm,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FAOPenmanMonteith公式[22]求得。3冬小麦减产率:采用逐年的实际产量偏离其趋势产量的相对气象产量的负值表示。计算公式[20]为:yw=y-ytyt@100%5式中,yw为冬小麦减产率%;y为冬小麦实际产量kg/hm2;yt为冬小麦趋势产量kg/hm2,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方法计算[20]。4正态性检验与偏态分布正态化:本研究采用偏度系数、峰度系数检验样本序列是否遵从正态分布[23],对于不遵从正态分布的样本序列,采用一种简化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正态化处理,即/偏态分布正态化0[24-25],经/正态化0处理的样本序列就可以视为/正态序列0,以新的均值和方差作为特征参数。5概率的估算:对/正态序列0选取正态分布模型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序列的风险概率估算[26]。6风险度:对风险的定量表达称为风险度。由于对自然灾害风险有不同的定义,相应风险度的表达也有一些差异[3],气象上对冬小麦生产干旱风险的评定常使用不同干旱强度与其出现概率的乘积的总和表示,表达式为:I=Eni=1PeiPi6式中,I为干旱风险度,其值越大干旱风险越高;Pei为以干旱指数划分的干旱等级;Pi为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概率;n为干旱等级总数。

2结果与分析

查看全文

冬小麦收购价格汇报

一、收购价格

**年乌鲁木齐市执行自治区的信息参考价,与**年冬小麦收购价格相同。

二、收购数量

**年乌鲁木齐市粮食储备库冬小麦收购数量为1824吨,比**年的8400吨减少了6576吨,减少了78.29%。收购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冬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西郊五一、三坪、头屯河3个农场今年冬小麦面积为3600亩,比**年的34000亩减少30400亩,降幅为89.41%。冬小麦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年夏粮收购期间自治区粮食收购政策尚未明确;加之社会上又有**年将取消粮食直补政策的谣言,广大粮农减少了冬小麦的播种面积。

二是每亩单产减少。**年乌鲁木齐市冬小麦每亩单产平均为385公斤,较**年的425公斤减少了40公斤,降幅为9.41%。单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影响,冬末初春气温回升较快,冷暖交替明显,降水偏多,影响了小麦的返青和灌浆,造成小麦单产减少。

查看全文

冬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论文摘要黄淮冬麦区是我国最主要麦区,介绍了该区小麦主要高产种植模式。

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为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我国小麦种植区可划分为10个主要区和30个副区。其中,黄淮冬麦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及50%以上,为我国最主要麦区地区。研究该区小麦主要种植模式,可为各地发展小麦生产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1小麦-玉米-大白菜立体种植模式

9月下旬在大畦内种12行小麦,行距20cm,选用矮秆、早熟、耐寒、抗病、抗倒伏、丰产性强的“晋麦53号”等品种;翌年4月下旬,在小畦内种2行玉米,行距41cm,选用中晚熟、增产潜力大的“农大60”、“掖单13号”等品种,玉米和小麦间距21cm,9月下旬收获;6月下旬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耕翻大畦;8月上旬在大畦内复播4行大白菜,行距约60cm,选用早熟、丰产性好的“太原二青”或“晋菜三号”等品种,10月下旬捆菜,11月上旬收获上市或贮藏。该模式下,一般每公顷产小麦3t、玉米6t、大白菜90t,纯收入4万元以上。该模式适于在山西潞城及其他无霜期180d,年积温3500℃以上的肥沃土地种植。

2“一膜两用”小麦甜菜带状种植栽培模式

查看全文

冬小麦种植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09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冬麦种植任务20万亩。其中,灵武市8万亩,贺兰县8万亩,永宁县4万亩。主推品种为:“5010”、“5012”、“5088”。

二、资金来源及补助政策

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机播补贴,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5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任务。推广种植冬小麦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被列为2009年自治区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保证任务的落实,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农业、财政、水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协调工作,有任务的县(市)区要加强对冬麦种植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各乡镇考核内容,明确责任,确保把冬麦种植落到实处。

查看全文

透析冬小麦苗期生理性畸形苗发生因素及防控

摘要:冬小麦苗期易出现立针苗、疙瘩苗、缺苗断垄、死苗、黄苗、冻苗等生理性畸形苗,针对这些畸形苗的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技术,以为冬小麦苗期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苗期;生理性畸形苗;发生原因;防治技术

冬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期,该期气候寒冷,如果管理不好,往往造成一系列生理性畸形苗的发生,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最终降低小麦产量[1]。为此,现将冬小麦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立针苗(一根针)

1.1发生原因

立针苗的长相特点:似一根针立在土壤中,分蘖少,叶片少,麦苗长的细,长相差。播种质量不好、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或播前整地不好、播种后地块压苗严重都易形成立针苗。有时为防止麦苗受冻,施用土杂肥盖麦苗,盖的厚,到春季起身时,容易形成立针苗[2]。

查看全文

小黑麦越冬率及产量状况

小黑麦(Triticale)是由小麦(Triticum)和黑麦(Secale)属间杂交及杂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一个新物种,它结合了小麦和黑麦双亲的特性,具穗大、粒多、抗寒、抗病和抗逆性强等优良特征。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西南、西北高寒山区作为粮食种植,而今小黑麦又发挥了它的生物产量高和营养品质好的特性,使它在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作为新的饲料作物种植数十万公顷[1-2]。连云港市位于江苏东北部,北纬33°59''''~35°07'''',东经118°25''''~119°48,土壤主要为滨海盐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4%~1.0%,表层含盐量0.2%~0.7%。现有滩涂10.67万hm2,其中潮上带8.6万hm2,已开发利用7.8万hm2,尚有待开发面积0.8万hm2[3-4]。因此,在连云港引进抗性强的作物种类与品种,评价其抗逆性及产量,筛选适合于在当地种植的品种,对开发与利用后备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引进春性小黑麦3个品种在连云港种植,考察其越冬率及主要产量性状,探讨在连云港种植小黑麦的可能性,为沿海滩涂的开发与利用供理论依据和品种资源。

1材料与方法

供试春性小黑麦品种为东饲小黑麦1号、北联7号、新小黑麦5号,种子由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提供。以当地种植冬小麦品种烟农王和烟农19作对照,种子购自连云港种子公司。在10月份水稻收获后秋播小黑麦和冬小麦,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定点调查冬前和冬后的苗数,计算越冬率。麦田管理同大田,翌年6月份收获。收获前每小区取10株样本,考察株高、有效分蘖数、主穗长、有效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粒重等性状,并测定千粒重和小区产量。用SPSS17.0处理试验数据,并做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小黑麦与冬小麦的越冬性能春性小黑麦品种东饲小黑麦1号、北联7号、新小黑麦5号的越冬率分别是94.44%、88.78%和90.72%,高于冬小麦品种烟农王和烟农19(见图1)。对越冬率进行方差分析,F=3.05,小于F0.05=3.26,即小黑麦与冬小麦间的越冬率没有显著差异,小黑麦在连云港种植能够正常越冬。

2.2小黑麦与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对小黑麦和冬小麦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各性状参数的平均值、标准误及差异显著性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有效分蘖数小黑麦与冬小麦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他各性状值小黑麦均高于冬小麦,小黑麦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主穗长、主穗粒数各品种间差异显著;株高、主穗小穗数、主穗粒重、千粒重、产量在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Duncan检验发现,在株高、主穗长、主穗小穗数、千粒重等性状上小黑麦均显著高于冬小麦;主穗粒重和产量以新小黑麦5号表现最好;北联7号和新小黑麦5号的千粒重较高,显著地高于其他3个品种。新小黑麦5号产量最高,为5999.11kg/hm2,显著地高于北联7号、烟农19和烟农王。

查看全文

小麦施肥产量管理论文

摘要:喷灌均匀系数是喷灌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而喷灌洒水与施肥的均匀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是确定均匀系数设计值的重要依据。1998~1999、1999~2000两年的喷灌洒水与施肥均匀系数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冠层以上均匀系数小于76%时,冠层以下喷灌均匀系数大于冠层以上喷灌均匀系数。灌溉季节内,累计灌水量均匀系数大于平均喷灌均匀系数,因此用平均喷灌均匀系数表示灌溉季节的灌水均匀程度会低估实际灌水的均匀性。喷灌施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化肥施入量与灌水量的分布都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且它们的分布比较接近。田间试验还表明,对华北平原种植的冬小麦而言,在试验的喷灌均匀系数变化范围内(62%~82%),喷灌洒水及施肥的均匀性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喷灌施肥灌溉均匀系数华北平原冬小麦产量

喷灌洒水的均匀程度通常用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来定量描述[1],其定义为:

喷灌均匀系数的选择在喷灌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喷灌系统田间设备的投资与喷灌均匀系数密切相关,提高设计均匀系数会增大系统投资;第二,降低喷灌均匀系数设计值可能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并有可能引起深层渗漏,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构成威胁。设计均匀系数的选取除了需要考虑喷头本身的水力性能以及环境因子(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外,还必须考虑喷灌均匀系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有关喷头水力性能对喷灌均匀系数的影响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而卓越的研究[2~9],在喷灌均匀系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田间试验[10,11]和数学模拟[12~14]。随着作物的生长,冠层对喷灌水量分布的潜在影响会逐渐增大,研究冠层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对确定合理的喷灌均匀系数设计值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15,16]在1999年冬小麦生育期内对不同喷灌均匀系数条件下土壤储水量空间分布进行了监测,研究了冬小麦冠层截留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喷灌均匀系数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是前述论文的继续。

喷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进行施肥灌溉,但关于喷洒肥料溶液时喷灌洒水均匀性与肥料在田间分布均匀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肥料喷施均匀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却很少。

本研究的目的是:(1)继续就喷灌均匀系数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研究;(2)分析冬小麦生育期内喷灌均匀系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累计灌水量分布与各次灌水量分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冠层截留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3)初步分析喷灌施肥时化肥的分布与洒水分布之间的关系,探讨喷灌施肥均匀性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查看全文

市政府防御降温天气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据*市气象局12月19日16时《重要天气预报》,目前在贝加尔湖地区有一股较强冷空气,未来向东南方向移动。

22日,晴天间多云,温度:零下8度--3度,西北风3—4级。

23日,晴天间多云,温度:零下6度--8度,西南风3级。

24日,晴天间多云,温度,零下4度--12度,偏东风2—3级。

25日,晴天到多云,温度,零下1度--10度,东北风3级。

查看全文

冬春小麦死亡防治策略论文

[关键词]冬小麦冬春死苗原因防治措施

一、冬小麦冬春死苗原因

1.品种的抗寒性。一般冬性强的品种,抗寒能力较强;冬性弱的品种抗寒能力较差,容易冻死。

2.播种时间不当,易造成死苗。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播种过晚,麦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

3.外界因素。如不利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夏秋季节降雨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又少雨雪、多寒风等加剧了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

二、减少死苗的栽培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