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8:31: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动物产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动物产品追溯体系的策略研究
一、我国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已取得的成效
我国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阶段,即2001—2010年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阶段和2011年以来的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建设是对第一阶段建设工作的深化和拓展。
1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阶段:重在动物疫病防控自2001年以来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在经历了系统设计和技术攻关、四省市(四川、重庆、北京和上海)开展追溯试点工作以及市场流通牲畜必须佩带二维码标识等3个发展阶段后,于2007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该时期以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为中心,其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推进。主要表现为:
(1)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起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采购动物标识22亿套,财政投入4.4亿元。
(2)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组织和人员保障由各级兽医主管部门提供。
在政府主导推动下,我国基本建立了一个符合国情和国际惯例及技术要求的追溯体系框架:
动物产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环境中的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都会对动物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在种植过程中,施用违规农药化肥或农药化肥施用过量,都会导致农药化肥大量残留在作物上,将其制成饲料后,造成动物产品污染;在被工业“三废”污染的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先在植物或浮游生物体内富集,在食物链中一层一层向上传递,最终传递给人类,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2]。饲料中科学、合理地添加各种微量元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如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钙、磷等能提高产蛋量;在饲料中合理添加硒、铜、锌等能促进猪只生长,少量添加砷能使其皮光毛亮等。但一些不法生产厂家及经销商,为了谋求高额利润或抢占市场份额,过量添加某些微量元素。大量添加的这些微量元素,不仅会在动物体内聚集,通过动物产品传递给人类而危害人体健康,其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后,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伤害。全世界共有300多种动物传染病,其中可直接感染人体,对人造成损害的人畜共患病有100多种。其他非人畜共患病虽然不能直接侵害人体,但其分解可能产生的某些毒素,会间接造成人体伤害。我国,特别是部分相对偏远、落后地区,由于检疫制度执行不严或检疫疏漏而造成人们误食病、死动物或其产品,继而引发疾病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私自将患病的畜禽屠宰销售,这不仅给人们食肉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更给疫病的流行传播带来了风险隐患,极大地破坏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动物产品质量相关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随着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保障动物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涉及部门众多,各部门职责不同。只有各职能部门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加强监管,才能保证动物产品的安全。因此,要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强化政府监督、加强行业自律及社会监督,建立起一个以法律为主、道德为辅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管理机制,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公众参与”的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新局面[3]。先进的动物产品检验、检测手段和体系是动物产品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进行动物产品药物、添加剂等物质的检测,才能确保动物产品市场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安全。目前,我国动物产品检验手段相对落后、设备缺乏、费用较高都成为制约动物产品检验、检测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系统培训人员,提高检测水平,建立健全动物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把造成动物产品不安全的因素消除在最初阶段。风险分析和预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监管部门通过收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动物产品中风险最大的因素。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对该因素进行检测及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应用在日常管理中,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事故进行及时预报和处理,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动物质量安全风险的目的[4-5]。同时,应逐步建立起一个能够互联、互通,资源可以共享的动物产品安全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向公众公布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有关信息,收集有关建议,正确引导消费,从而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减少动物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5]。
本文作者:黎晓林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浅谈动物保护壁垒给予动物产品出口启迪论文
关键词: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农场动物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我国应一方面完善动物福利法规,加强行业领导,多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并参与制定WTO相关规则,反对他国滥设动物福利壁垒。从食品安全和人道主义角度看,动物福利的规定是合理的,但一旦进口国滥用本国的动物福利法,就演变为动物福利壁垒。动物福利壁垒也对我国畜禽产品、水产品和中药出口构成威胁。
动物福利内容和动物福利壁垒
动物福利概念是休斯(Hughes)于1976年提出的,指动物与其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1990年,台湾学者夏良宙把动物福利概括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
动物福利立法最早起源于英国,1822年英国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马丁法令”获得了通过,这是世界上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动物利益,保护动物免受虐待,是动物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如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这些法律大都是以英国动物福利法为基础制定的。
动物福利法中的动物通常可分为六类: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其中农场动物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最为直接密切。农场动物福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动物产品贮藏后检疫问题分析
摘要:在畜禽产品生产过程中,做好妥善的贮藏工作是保障动物制品科学供给的关键。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条款的变化,如何做好贮藏动物制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现阶段关于动物产品贮藏后的检疫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各项法律法规难以实施和操作,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产品质量难以有效把控,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加强产品贮藏后的检疫工作措施入手,通过规范开展检疫,完善相关检疫流程,对检疫工作作出有效调整,多方面提升动物产品贮藏后的检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市场当中的贮藏物制品的安全。
关键词:动物产品;贮藏检疫;存在问题;工作对策
现阶段市场当中的动物产品的流通渠道不断增多,并逐渐呈现多样化态势,市场当中存在诸多形式的动物产品,既包括了刚刚屠杀的新动物制品,也包括了贮藏后销售的动物制品。现阶段,我国关于贮藏后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规范,贮藏的动物制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如何开展针对性的检疫已经成为现阶段保证动物制品安全的关键。
1动物产品贮藏后检疫存在的问题
1.1动物检疫规定难以实施
现阶段我国动物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动物产品贮藏后的检疫还没有明确规范。有些检疫条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细则,宏观性较强,执行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动物产品贮藏后腐败变质情况的判定上缺乏实际操作标准,无法通过现场检疫对动物产品的变质情况进行有效判定,更不能够通过肉眼来观察该批次的贮藏洞制品是否存在病原携带的情况。
有关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知
各村(居)、养殖场: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加强我镇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畜牧业生产的有序发展。现结合我镇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组织领导
近期央视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工作,按照“属地管理”落实责任,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是《食品安全法》确定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一,承担着从动物产品生产环节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责任。畜牧兽医站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充分认清当前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做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覆职尽责,将法律法规确定的各项职责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处;要明确目标,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意思,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场和牲畜屠宰场(点)的监管,加大畜禽和畜禽产品的检疫和检测力度,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环节的管理,对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监管,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为全面做好年我镇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镇成立“拿口镇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
拿口镇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加强动物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我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动物源性食品消费安全,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现结全我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就全面加强2010年我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组织领导
畜牧兽医部门是《食品安全法》确定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一,承担着从动物产品生产环节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责任。畜牧兽医部门一定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畜牧业经济可持续以展出发,充分认识当前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做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履职尽责,将法律法规确定的各项职责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处,要明确目标,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动物养殖场、屠宰场的监管,加大畜禽和畜禽产品的检疫和监测力度,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环节的管理,对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监管,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为全面做好2010年我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局成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全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
县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切实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世博会动物卫生及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宗旨,以保障供世博会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为契机。按照“强化源头监管、完善产销对接、建立区域互动、保证全程监督”要求,进一步规范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监管行为,强化措施,重点监控,点面结合。工作内容,世博会供应基地的登记备案、养殖基地的监管、屠宰加工场、冷库监管、运输环节监管等确保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产品安全事件,确保供应上海市场动物卫生、动物产品安全。具体材料请详见:
世界博览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为切实履行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上海世博会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医〔2009〕62号)精神,结合我是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宗旨,以保障供世博会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强化源头监管、完善产销对接、建立区域互动、保证全程监督”要求,进一步规范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监管行为,强化措施,重点监控,点面结合,全面提升全市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水平,确保世博会期间全市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确保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产品安全事件,确保供应上海市场动物卫生、动物产品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动物防疫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及其他与动物防疫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本市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综合防治、严格检疫、重点控制、全程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区、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开展本区域内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动物防疫证照填写制度
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我部统一设计并监制了一批动物防疫证照。为规范动物防疫证照的填写和作用,特制定本规范。
一、动物防疫证照填写和使用的基本要求
1、出具证照的机构和人员必须是依法享有出证职权者。动物防疫证照须按规定签字盖章方为有效。
2、严格按适用范围出具动物防疫证照,混用无效。
3、涂改证照无效。
4、证照所列项目要逐一填写,内容简明准确,字迹清晰。
当代卫生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作者:周科工作单位:江苏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2012年3月底,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法制工作研讨会,兽医局有关领导根据近几年《动物防疫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在会上强调指出,动物卫生立法工作要随着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断创新,抓紧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框架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人根据长期从事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所积累的感受和认识,结合国内外相关部门在行业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从市场准入的角度,就创新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法律制度进行了粗浅思考,提出动物卫生监督应全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的初步构想,并对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了简要概述,供同行在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框架时借鉴参考。
1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概念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准入制度已成为政府管理市场和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为适应国际贸易需要,依据各自的职能,对参与市场的主体(单位或个人)和客体(产品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主体和客体才准予进入市场,以提高参与市场的主体的素质和客体的质量。因此,为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参与者的素质和保证进入市场的动物、动物产品的质量,应全面建立我国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即为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对具备规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才能允许其进行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对具备规定来源的动物、动物产品,才能允许其进入市场流通销售的一种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制度[1]。
2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特点
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是突破现有法律规定的创新性制度,具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