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责任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7:34: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董事责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董事责任

董事责任险需求研究论文

摘要:典型的董事责任险通常包括个人保障部分与公司保障部分。个人的保险需求可以用风险厌恶来解释,而公司的保险需求则一直是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理论的一大难题。最早,Mayers与Smith(1982)提出了公司购买保险的七大动机,经过后人的补充与引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命题。20世纪90年代之后,研究者对这些理论及其蕴涵的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董事责任保险;保险经济学;保险需求;公司治理

董事责任险(全称应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险”,本文简称“董事责任险”)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险,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被上市公司普遍地采用,美国某些行业的投保率甚至达到100%,因此,对这一广泛应用的险种进行研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董事责任险承保的是董事责任诉讼风险,而超过半数的董事责任诉讼是由股东发起的,是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董事责任险承保的实际上就是公司治理风险;另一方面,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许多假说,如薪酬说、监督说等同时也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研究必然大大推进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此外,董事责任险的买卖双方都是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机构,企业要决定买不买以及买多少,而保险公司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收取相应的保费。企业的决策是建立在明确具体的风险管理战略基础上,从而符合理性人的解释,还是纯粹出于惯性,从而更符合行为金融的解释?董事责任险为我们检验这些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基本理论及相关命题

传统上,人们将公司购买保险的动机归为风险厌恶。风险厌恶用于解释董事责任险的个人需求部分是有足够说服力的——董事和高管人员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股东诉讼的风险,而股东诉讼往往可能使董事面临巨额的赔偿,使其个人财富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之中。这样,风险厌恶的人要么不愿出任董事和高管,要么就采取过于保守的管理策略,以减少出错的机会,而这对于企业来讲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了吸引管理人才,并激励其开拓创新,企业就会为任职的董事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购买董事责任险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风险厌恶却无法很好地解释董事责任险的公司需求部分。因为公司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在公司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下,风险是由股东依据其股份多少来分摊的,而股东又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来规避这部分非系统风险。另外,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由于保费加成的存在,董事责任险的保费往往超过预期理赔成本,因而,作为一项投资,董事责任险的净现值为负。这就使得董事责任险公司需求部分的存在显得让人难以理解。

查看全文

董事责任保险需求研究论文

摘要:典型的董事责任险通常包括个人保障部分与公司保障部分。个人的保险需求可以用风险厌恶来解释,而公司的保险需求则一直是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理论的一大难题。最早,Mayers与Smith(1982)提出了公司购买保险的七大动机,经过后人的补充与引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命题。20世纪90年代之后,研究者对这些理论及其蕴涵的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董事责任保险;保险经济学;保险需求;公司治理

董事责任险(全称应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险”,本文简称“董事责任险”)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险,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被上市公司普遍地采用,美国某些行业的投保率甚至达到100%,因此,对这一广泛应用的险种进行研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董事责任险承保的是董事责任诉讼风险,而超过半数的董事责任诉讼是由股东发起的,是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董事责任险承保的实际上就是公司治理风险;另一方面,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许多假说,如薪酬说、监督说等同时也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研究必然大大推进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此外,董事责任险的买卖双方都是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机构,企业要决定买不买以及买多少,而保险公司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收取相应的保费。企业的决策是建立在明确具体的风险管理战略基础上,从而符合理性人的解释,还是纯粹出于惯性,从而更符合行为金融的解释?董事责任险为我们检验这些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基本理论及相关命题

传统上,人们将公司购买保险的动机归为风险厌恶。风险厌恶用于解释董事责任险的个人需求部分是有足够说服力的——董事和高管人员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股东诉讼的风险,而股东诉讼往往可能使董事面临巨额的赔偿,使其个人财富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之中。这样,风险厌恶的人要么不愿出任董事和高管,要么就采取过于保守的管理策略,以减少出错的机会,而这对于企业来讲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了吸引管理人才,并激励其开拓创新,企业就会为任职的董事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购买董事责任险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风险厌恶却无法很好地解释董事责任险的公司需求部分。因为公司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在公司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下,风险是由股东依据其股份多少来分摊的,而股东又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来规避这部分非系统风险。另外,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由于保费加成的存在,董事责任险的保费往往超过预期理赔成本,因而,作为一项投资,董事责任险的净现值为负。这就使得董事责任险公司需求部分的存在显得让人难以理解。

查看全文

董事责任保险的法律思考论文

摘要:董事责任保险是以董事、经理向公司或第三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董事、经理等经营者的风险、义务、责任日益加重。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励经营者大胆从事工商业活动,为股东谋取最大的盈利,西方国家公司法往往规定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对董事、经理经营中的某些过失责任运用构建保险机制分散其风险。本文就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建立的必要性以及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现存缺陷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董事责任;责任保险;保险制度

董事责任保险,是指以董事或高级职员对公司及债权人应负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一种保险。是一项发源于英国,在美国被广泛推广使用的保险品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董事履行职责时可能引致的风险,减少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给正常的经营活动所造成的压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等措施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如何保护董事及救济董事的经营责任的问题。尽管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有其得以实行的必要性,但毕竟由于董事责任保险尚属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对于这样一个在国外实施和推广过程中曾饱受非议的制度,我国在实行该制度时也难免存有一定的缺陷。而针对这些缺陷加以修改和完善,对于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和进步必然具有推进作用。

一、建立我国董事责任制度之理论依据

(一)董事责任扩增引发的利益失衡后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结构的细微变化,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了分离,因此各国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已由原先的“股东会中心主义”逐步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变。董事会作为公司运作的中心机构,职权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扩增。但若其职权不加限制,势必会在一定层面妨碍和损害股东、第三人甚至社会公众的利益。纵观各国立法实践,对公司董事责任和义务的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明文规定董事对于公司和社会公众的义务,如忠实义务、注意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是给予股东和第三人以救济的权利和措施,如股东派生诉讼、提案权等,并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以限制董事权力,防止职权的滥用。

查看全文

董事职责任务素质模型分析论文

一、董事个人特征与公司绩效

董事会的任务是指导(Direct),“董事”(Director)一词就是这么来的。董事的职责和任务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框架进行

董事会被看作是公司内部一种重要的治理结构机制,它对经理作出的决定进行管理,评价经理人的业绩;它决定公司的主要战略、政策和制度制定,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系统。显而易见,如果董事会能有效地指导(Direct),这样的公司的业绩将会超过那些董事会未发挥作用的公司。

那么,为了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董事人才队伍?为完成这些职责和任务,董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怎样?

董事会人才队伍对公司业绩有重要的影响。瑞克·海斯(1997)调查了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和质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这个问题。结果表明,董事会质量较高的公司具较董事会质量较差的公司有高的累积股票回报。

就董事个人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考察,美国《商业周刊》1978年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服务能力、任职经历、个人形象、资产联系、连锁关系、持股情况等11项董事的个人特征,每个特征都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报告以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样本公司在《财富》杂志上的排名作为绩效衡量指标。共有43家公司的近100名董事接受了调查。结果表明:跨国经营经验、社会责任、共同管理等个人特征日益成为新的评价热点,对董事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在强化。

查看全文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论文

[摘要]:董事责任保险是以董事、经理向公司或第三者(股东、债权人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董事、经理等经营者的风险、义务、责任日益加重。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励优秀的经营者大胆从事工商业活动,为股东谋取最大的盈利,西方国家公司法往往规定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对董事、经理经营中的某些过失责任运用保险机制分散其风险。本文就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建立的必要性以及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框架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公司法,董事责任,经理责任,责任保险,保险制度

一、建立我国董事责任保险之理论根据董事责任保险是指以董事、经理向公司或第三者(股东、债权人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美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最为典型。目前,美国大公司中的90%以上已实施董事责任保险。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乃是基于市场的内在要求。

1.董事责任多样化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为彻底,出现了所谓的“董事会中心主义”,董事会成为公司运行机构的中心,其职权得以急剧膨胀。种种情况表明,董事、经理的职权必须受到约束,否则,股东、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都无从保障。

各国公司立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强化董事、经理的义务和职责。一方面,法律首先在公司法及其他法律中明定董事对公司、股东及社会公众法定义务,如:董事的忠实义务、董事的注意义务、董事及时支付雇员工资的义务等,并对董事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予以规定;另一方面,法律亦赋予股东、债权人及社会公众各种权利及相应的救济措施,如:股东提案权、质询权、派生诉讼等,同时建立监事会、独立的审计人、外部董事等制衡机制对董事的权力予以约束,以抑制经营者滥用权力的行为。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董事责任研究论文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规范董事的行为,使董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发挥董事会作为公司执行机构的作用。董事与公司之间形成法律上的委任关系,董事以公司的名义进行职务行为,后果由公司承担。董事在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权限。董事处理公司事务,负有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而要保证董事依法适当地履行其受任人的义务,董事责任的承担和追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和手段。目前,确定我国上市公司董事的责任,特别需要统一认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董事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

责任是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而承担义务的同时当然应享有相应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法律的一般原则,这一点也应体现在董事责任的制度上。同时,亦应明确,董事的权利,在许多情况下,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比如,出席股东大会和表决等。

由董事的受任人的法律地位所决定,董事享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权利,负有相应的义务,也就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董事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与其享有的权利不对称。在法律规定上,董事的义务和责任比较明晰,而董事的权利则较为模糊,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通常只有对董事会整体职权的一般规定,而没有对董事个体权利的具体规定。董事的权利通常只是出席董事会和对董事会决议进行表决的权利,在董事会会议之外,董事到底应享有哪些权利,比如董事是否享有董事会的召集权、提出议案权、股东大会的召集权和提出议案权,是否享有公司管理人员任免的提议权、公司管理事务的质询权、财务账册的查阅权,是否享有报酬请求权等,都缺少具体规定。因此,在公司法修订时,增加关于董事权利的具体规定,将是非常必要的。

二、公司责任和董事个人责任的关系

我国对公司和董事实行双罚制,即对上市公司董事的处罚通常与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同时进行,对公司的处罚是对行为当事人的处罚,对董事的处罚是对直接责任人的处罚,二者各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效果。其理由在于:其一,公司是法人,是拟制人格,公司的行为是通过董事的行为实现的,因此,规范公司行为的关键是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其核心是强化董事的个人责任;其二,公司行为有过错,即意味着董事行为有过错,无论是董事会决议,还是股东大会决议出现违法,董事均应负责,因为上述决议的议案或者是董事提供,或者是体现董事的意志,董事行使了意思决定权。所以应当对公司和董事实行双罚制。

查看全文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和民商法冲突与协调

摘要: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是一种将民事赔偿作为标准的保险方式,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首先介绍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其次,分析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民商法的冲突,其中主要包括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在民事责任制度的冲突、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董事负担责任之间的冲突、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董事免责制度之间的冲突。最后,研究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民商法之间的协调,其中主要包括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民事责任制度的协调、保险费用支付行为的协调、保留被保险人承担的责任以及限制董事责任保险的范围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民商法;民事责任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实际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应用,能够促进董事履行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将自身的管理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但是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民商法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导致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面对此种现象,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确定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民商法之间的冲突,同时对其展开相互协调,本文将重点研究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民商法之间的冲突以及协调。

一、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是一种特殊的保险方式,在此过程中,保险对象为董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对公司以及第三方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董事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属于一种补充制度。除此之外,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董事责任免除制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这就要求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实际应用中对其展开区分。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一家保险公司,在上个世纪中旬流传到美国,随着时代的发展,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也不断得到了完善。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果风险出现,导致的后果,董事以及管理人员个人将无法承担,因此需要在此过程中实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另外,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在发展中的要求逐渐提升,这对董事会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定的挑战,提升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危险性。因此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董事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将自身的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则需要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降低风险对董事成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影响,最终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企业发展以及管理人员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与民商法的冲突

查看全文

董事责任保险现状分析论文

一、序言

董事责任保险(DirectorsandOfficers''''Liabilityinsurance),是指以董事、经理向公司或第三者(股东、债权人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是基于不断强化的董事赔偿责任而建立的。在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这样一种尝试,即将董事责任保险作为主要的董事和高级职员利益保护机制。时至今日,“财富500强”中有95%的公司为其董事和高级职员投保责任保险。据美国Tillinghast-TowerPerrin公司200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中,96%的美國公司和88%的加拿大公司购买了董事责任保险,其中,科技、生物类和银行类公司的购买率更是高达100%.我国于2002年1月引入董事责任保险,由平安保险公司与美国丘博保险集团联合推出国内第一个董事责任保险,但从两年来的销售情况看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市场反响热烈,但真正投保者寥寥。

国内外市场的巨大反差,预示着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在我国现行市场环境下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国内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董事责任保险的现状及问题的根源做一番梳理,并尝试性地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二、理论描述

本段的内容旨在对董事责任保险做全面的描述,并重点阐述其作用和对我国市场发展的意义。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各国的法律一般都规定董事级高级职员具有维护股东权益的法律义务,如果他们违反了这一义务,就可能以个人名义对股东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从总体上看,强化董事、经理的义务与责任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种普遍趋势。在欧美公司法中,董事的义务主要有:

查看全文

董事责任险需求分析论文

一、基本理论及相关命题

传统上,人们将公司购买保险的动机归为风险厌恶。风险厌恶用于解释董事责任险的个人需求部分是有足够说服力的——董事和高管人员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股东诉讼的风险,而股东诉讼往往可能使董事面临巨额的赔偿,使其个人财富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之中。这样,风险厌恶的人要么不愿出任董事和高管,要么就采取过于保守的管理策略,以减少出错的机会,而这对于企业来讲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了吸引管理人才,并激励其开拓创新,企业就会为任职的董事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购买董事责任险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风险厌恶却无法很好地解释董事责任险的公司需求部分。因为公司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在公司这样的企业组织形式下,风险是由股东依据其股份多少来分摊的,而股东又可以通过资产多元化来规避这部分非系统风险。另外,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由于保费加成的存在,董事责任险的保费往往超过预期理赔成本,因而,作为一项投资,董事责任险的净现值为负。这就使得董事责任险公司需求部分的存在显得让人难以理解。

对公司保险需求的经典解释来自Mayers与Smith(1982),他们从MM定理出发,提出了公司购买保险的七大动机:

第一,保险公司是最佳的风险承担者。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了公司的风险具体由哪一方来承担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不可分割性,公司管理者和员工要求的风险补偿往往较高,而股东和债权人尽管可以利用资本市场来规避风险,但受资本存量制约,其风险承担能力有限。保险公司是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在风险评估和防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能够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从而提升公司的价值。

第二,保险可以降低期望破产成本。公司破产时要发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费用,将主要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企业破产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而,只要预期破产成本减少的现值超过保费加成的现值,企业就有动力购买保险。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董事责任分析论文

上市公司是公司组织的一种,是证券市场上最主要的主体,上市公司的治理是中国近年来公司法和证券法研究最集中的课题之一,而对上市公司董事责任的追究和予以相应的处罚恰是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证券市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监管的,它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监管的一个过程。证券市场发展的数百年历史经验教训,使人们终于确立了市场并非万能的理念,促成了现代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并直接催生了证券法制。在证券市场的维护上,政府的目标就在于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连续和公正地运作,保证参与交易各方的合法利益。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的手段主要体现在追究违法行为人(上市公司和/或董事)的责任之上,在对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追究的过程中,通常追究的责任人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在这里,之所以要追究董事的责任,这是因为,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就必须要规范董事的行为,董事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人员,其通常对上市公司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强化董事的责任,才能更好的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

现代法律责任由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不同责任形态的功能虽各有侧重,但均具有惩罚和救济功能以及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威慑功能。具体到规范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的行为上,刑事责任旨在惩罚严重违法行为人;行政责任旨在惩罚一般违法行为人;民事责任旨在赔偿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显然,前两种法律责任侧重于对违法行为人的惩罚,发挥着重要的威慑功能。民事责任的首要目标在于受害人获得赔偿,但也具有阻却违法的功能。

虽然在三种责任中民事救济应当占居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证券民事救济立法的结构性障碍,证券民事赔偿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而对于众多的证券违规行为,如果按照刑事证据标准去定罪,又面对着罪行认定方面的严格要求,行为人虽然从事某些违法行为,但由于难于举证等原因将可能免于刑事处罚。因此,短期内行政监管之下的行政责任还将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

然而,追究上市公司董事责任的立法根据是什么,对董事的处罚应具备何种法律要件,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应适用怎样的处罚程序,以及董事的行为在何种情况下应予免责等却是上市公司董事责任追究亟许需研究的现实问题。本课题和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和实务上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意见和相应的立法建议。

一、关于董事行政处罚一些重要问题的基本意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