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1:58: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质力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施工图设计阶段,提出坝陵河悬索桥西岸隧道式锚碇及其边坡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建议,包括:锚碇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研究、锚碇围岩工程力学特性研究、锚碇围岩渗透及抗溶蚀特性研究、锚碇及其围岩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锚碇隧道钻爆开挖及支护的施工技术试验、锚碇锚固系统试验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防裂的施工技术研究。
关键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施工图设计阶段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建议
1前言
坝陵河大桥离拟建贵州省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起点约21km,地处黔中山原地带。高速公路在关岭县东北跨越坝陵河峡谷,峡谷两岸地势陡峭,地形变化急剧,高差起伏大,河谷深切达400~600m。桥址区属构造剥蚀、溶蚀中低山河谷地貌。岩石建造类型以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互层,以碳酸盐岩构成峡谷谷坡,以碎屑岩互层构成谷底及缓坡为基本特征。坝陵河流向与区域地质构造线方向(NW)基本一致。河谷西岸地形较陡,地形坡度40~70°,近河谷一带为陡崖。桥位区西岸(关岭岸)锚碇地段处于斜坡中部,出露的岩层有三叠系中统竹杆坡组第一段(T2z1)中厚层状泥晶灰岩和杨柳井组(T2y)中厚层状白云岩[1,2]。弱风化岩体直接出露于地表,微新岩体埋深30~50m。
坝陵河悬索桥主跨1068m,桥面总宽度24.5m,东岸锚碇采用重力式锚,西岸锚碇采用隧道式锚。西岸隧道式锚碇在技术设计中全长74.7m,最大埋深78m,主要由散索鞍支墩、锚室(34.7m)和锚塞体(40m)三部分组成,两锚体相距18~6.36m。锚塞体和锚室为一倾斜、变截面结构,上缘为圆形,下缘为矩形,纵向呈楔形棱台,矩形截面尺寸为10m×5.8m~21m×14.5m。西岸每根主缆缆力(P)约为270MN,水平夹角约26°。锚体中设预应力锚固系统,主缆索股通过索股锚固连接器与锚体中的预应力锚固系统连接。
悬索桥锚碇在承受来自主缆的竖向反力的同时,主要还承受主缆的水平拉力,是悬索桥的关键承载结构之一,其总体稳定性和受力状态直接影响到大桥的安全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坝陵河悬索桥是镇宁-胜境关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针对该大桥施工图设计阶段,本文提出坝陵河悬索桥西岸隧道式锚碇及其边坡的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建议。鉴于锚碇型式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国内外采用隧道式锚碇的大跨悬索桥为数较少[3-7],见诸文献报道的更少,本研究建议有不适当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管理论文
研究岩体稳定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工程类比法、地质结构分析法、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法和地质力学物理模型试验法等[1,2]。对于中小型工程,一般只采用前几种方法进行研究,但对于大型或超大型工程,地质力学物理模型试验则是必要的。模型试验尤其是三维模型试验与数值方法相比有它的弱点,如尺寸效应、试验难度大、费用高。然而,物理模型则由于是真实的物理实体,在基本满足相似原理的条件下,则更能真实地反映地质构造和工程结构的空间关系,更准确地模拟施工过程和影响。试验结果能给人以更直观的感觉,使人更容易从全局上把握岩体工程整体力学特征、变形趋势和稳定性特点,以及各洞室或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其次,也可以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各种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验证。与研究坝体、坝基和坝肩及边坡稳定性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3~6]相比,地下洞室群的岩石力学物理模型试验则有很大的差距。据文献检索,只有少数几个平面模型试验[7~11]和小型三维试验[12]。这些试验均未模拟洞室的施工过程。其原因主要是模拟地下洞室施工过程的三维模型试验难度太大,如三维地应力场的模拟原理和技术、洞室群开挖尤其是内部洞室隐蔽开挖技术的实现、内部物理量测量等。本文作者提出并研制了离散化多主应力面加载和控制系统,成功解决了复杂三维初始应力场模拟的难题;采用机械臂和步进微型掘进机技术、微型高精度位移量测技术、声波测试技术、光纤测量及内窥摄影技术等,解决了隐蔽开挖模拟及内部量测等关键问题,完成了水电站复杂洞室群模型试验。这一试验成果可应用于今后我国大西南地区的其它超大型地下水电站的研究。
1工程简介
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和云南视壤的金沙江峡谷中[13]。电站总装机容量12600MW,共计18台7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洞室群布置复杂、纵横交错,尤其是左岸地下厂房轴线与最大主应力呈较大角度相交,对厂房洞室稳定不利,而且厂房又位于高地震烈度区(高达Ⅷ度),如此超大规模的地下洞室群在施工期和运行过程长期安全稳定问题,都是前所未遇的。电站厂房采用全地下式,分左、右岸地下厂房,各布置9台机组。左岸地下厂房布置在大坝上游山体内,总装机容量为6300MW.厂房轴线为N24°W,三大洞室平行。
图1左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方案
主厂房尺寸为318.03m×31.9/28.40m×75.10m(长×宽×高),厂房总长度426.0m.主变室长325.52m,宽19.8m,高26.5m.尾水调压室长300.0m,宽26.5/25.0m,高95m,中间设两条岩柱隔墙,厚18.0m。如图1所示。
左岸厂房顶拱围岩由P2β4、P2β5、P2β6层玄武岩组成。岩体新鲜较完整,无大的断层切割,层间错动带一般不发育。层内错动带以P2β6下部及P2β4、P2β5层内相对较发育,错动带一般宽5~10cm,挤压紧密,为岩块岩屑型。裂隙以陡裂和缓裂为主,中倾角裂隙一般不发育。
工程地质学对工程建设的作用
1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各建设部门制定自己的勘察规范,以山区工程建设为主,对工程地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岩土测试技术提高,定量评价有所发展。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方面的建设蓬勃发展,工程地质在已往在基础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勘察质量提高,新的勘察规范制定,向着工程领域拓展,承担勘测、工程处理的系统工作。新型、巨型工程向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创立了自己的新的理论,引入有关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2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的任务就在于为工程建筑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为建筑的位址选择和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是:任何工程建设不进行勘察工作就不准设计,没有设计不准施工。这就赋予了工程地质重大而光荣的职责,避免了不顾地质条件是否适宜而盲目兴建工程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建筑设计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施(工)设计等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也随之分阶段进行,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愈来愈深入,这是完全符合认识规律的。建筑位址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起着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不利条件的作用。位址选得好,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而且工程处理也较简单,经济上合理。位址的地质选择只是一个方面,还要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最后综合考虑选定。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查来实现的,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阐明建筑地区的丁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解决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间题,为建筑物的设、施工以至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它的主要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冈京;(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计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职配段各个注筑物;(4)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纠构和施工力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5)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义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山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顶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工程建筑的类型很多,如工业民用建筑物、铁路、公路、水运建筑、水利水电建筑、矿山建筑、海港工程和近海石油开采以及国防工程等。每一类型建筑又有一系列建筑物群体组成,如高楼大厦、工业厂房、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运河、海港、堤坝、电站、矿井、巷道、油库、飞机场等。这些建筑物有些位于地面上,有的埋于地下,都脱离不开地壳,无不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形式不同、规模各异,对地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复杂。我国的各类工程、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城乡建设、工业、国防、矿山、港口等建筑,尤其是大型建筑,都是先做了反复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才进行设计、施工、修建完成的,因而基本上没有因为地质问题而失败。
3我国工程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地质问题是可以预测的,只要查清工程地质条件,又有了规划设计部门所提供的有关工程建筑的类型和规模,尤其是建筑物作用力的大小和性质,就可以建立二者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进而建立计算模型,做出问题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建筑场地给予工程地质评价,指出问题的严重,哪些地质因素不利,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应当采取何种措施予以补救,是减小建筑物的规模以适应地质条件,还是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改善条件,以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消除不良影响。这要从技术条件上和经济合理性上进行比较才能确定。由上述可知,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目标在于协调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关系,既保证工程建筑造福人类,又避免它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李四光--新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
李四光教授是中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889年诞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私塾教师家庭,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在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造船。1907年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辛亥革命后,因不满袁世凯、黎元洪篡夺革命果实的行径,辞去政府高官,于1913年再次出国留学,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师从包尔顿教授学习地质,从而与地球科学结缘,走了艰巨而又光辉的科学道路。
1920年李四光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教授。执教期间,他对中国北方,特别是山西虫科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求揭示石炭二叠纪太原系的地层层序和煤层层位,满足煤田工作的需要。后来又把这项研究延伸到华南,因为华南石炭纪和二叠纪灰岩分布广泛,虫科化石丰富,他采集了大量虫科化石标本,详细研究了它们的壳体构造,从而建立了虫科化石分类标准,该标准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1921年他带领学生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东麓首次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此后,在长江中下游、江西庐山、安徽黄山和华南其他地方,开展进一步调查,收集到更多冰川流行的证据,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的文章,其中《冰期之庐山》是其代表作之一。经他根据调查的大量资料鉴定后,确定了鄱阳、大牯、庐山三次冰期和两次间冰期,后又提出鄱阳冰期之前还有更老的亚冰期存在。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在生产实践上对地下水资源、砂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有成效的。
在他致力于华东石炭----二叠纪地层工作时,发现这些地层北方主要是陆相碎屑沉积,夹有海相灰岩,而在南方则主要是海相灰岩。这表明从北往南,海水加深。经他对大陆上海水进退规程的初步探索,得出一种假说:大陆上海水的进退有可能由赤道向两极和由两极向赤道的方向性运动。这种方向性运动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在漫长的地质时代中反复发生了时快时慢的变化所引起的。从而提出构成大陆的岩石受到长期地应力作用会发生刚性和塑性形变,他根据多年野外工作经验,发现存在于地球表面的一切形变(构造)现象,它们的方位,对地球自转轴来说,是有规律的。他指出:一切具有成因联系的构造体系,经常按照一定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特殊的体系构造,即构造体系。他把构造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纬向构造体系;在中国境内有三条东西走向的构造带,即天山----阴山东西构造带,昆仑山----秦岭东西构造带和南岭东西构造带。第二,经向构造带;第三,各种扭动构造,包括山字型构造、多字型构造、人字型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和旋扭构造,其中规模较大的扭动构造体系是中国东北部----北东向的新华夏系,以及各种旋卷构造等。并建立了地质力学的工作方法和步骤,他提出,岩石对应力作用的反应,主要决定岩石的力学性质,应力作用的时间长短以及岩石所处的物理条件,特别是所在地的热状态。李四光关于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思想,先后较系统地发表在《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中,对这样一门边缘学科,他觉得用“地质力学”这一词更为确切。
1927年,李四光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邀请,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并首任所长,任职二十余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带领全所人员,辗转数千公里,坚持地质科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他对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不辞艰辛、呕心沥血,培养了大量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不依赖洋人,不迷信权威,在第四纪冰川、微体古生物、地质力学等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
李四光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造就了一批著名的地质学家,同时还担任北京大学评议会评议员、聘任、财务、庶务委员会委员和仪器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协助蔡元培校长为北京大学校务建设做出了贡献。此外,他还筹办了武汉大学,任过中央大学代校长、教授,京师图书馆副馆长等职。
地质工程特征与教学综述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中直接面向工程应用的一个力学分支,是将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正确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完善保护地质环境,即探讨地质体面向工程活动时其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我国的地质工程研究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大规模建设发展起来的,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加深了对地质工程的学科特点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地质工程的学科特点的讨论和思考,分析了关于地质工程的教学问题。
一、地质工程研究对象的特点
地质工程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赋存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的岩体和土体,就属性来说,其属于自然造物,是一种具有工程意义的地质体,是地质历史的产物,其形成是受地质作用支配。同时,作为工程所依存的地质体而言其又赋存于地质系统中,保持着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对地质体的组成、结构、特性和分布,以及发育规律的认识,要求有深刻的地质研究。地质工程是从根本上以地质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动态研究过程,对它的分析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包括地质的规模、动力模式、演化规律等。工程地质体是复杂的,其演化过程也是复杂多变的,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的复杂。系统的复杂性源于地质体是特殊的开放复杂巨系统。
(2)实践手段的复杂。为解决复杂的现实的工程问题采取的工程手段复杂多变,并且多具有不完善、与地质体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等。
(3)地质体内在的复杂性。地质体内部是复杂的,其演化过程包含大量的相互关联、相关影响、相互作用,甚至有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地质体内部来说,它的演化本身是统筹兼顾的,全面协调发展的。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案例对比研讨
[摘要]:本文以《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课三个典型教学案例的对比研究为例,对“专横牵牛式”、“趣味领羊式”、“科学策马式”三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三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优劣,并对有效体现新课程标准和要求的的“科学策马式”教学模式作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牵牛领羊策马个性
一、三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及策马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近三年来,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笔者除了自己钻研教材外,还听取了各地区、各校不同教师的公开课,参加了课后的交流研讨,经研究比对,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教学模式:专横牵牛式——基本不变的硬性灌输模式:牵着牛鼻子,硬拽着牛儿跟主人往前走。趣味领羊式——应用艺术引导的趣味灌输模式:引导着羊儿们跟主人往前走。科学策马式——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颖教学模式:鞭策马儿们自由驰骋。
牵牛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没有自主性,也无主观能动性,只是一味的盲目地跟着教师走;领羊式作为有一定改革的引导型教学模式,学生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自主性体现不够充分,总体上依赖教师的引导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只有策马式教学模式,是在新的理念指导下,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预案,以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推动学生向着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奋勇前进的新模式。牵牛式和领羊式教学模式,属于某个时期的产物,实际也顺应了高考恢复初的应考和改革开放深入后的应用需求。本着21世纪世界协作创新发展的需求,分析现有教学模式,探讨实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策马式”则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新课标对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①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正是这样的课程理念促使笔者不断的实践、反思、探索教学的方式。
国土科技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按照国务院和科技部的部署,国土资源部在科技部的指导下,结合地质科技工作的特点,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一、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国土资源部所属地质科研机构共有50个,其中原地矿部在各省的科研机构23个,部直属科研机构27个。在职职工7496人,其中在各省的2483人,部直属5013人。离退休职工5743人。直属的27个研究机构按科研机构类型划分,有6个属开发研究类型,19个属社会公益和开发混合的多种类型,社会公益和管理机构各1个。
建国50多年来,这支科研队伍涌现出了李四光、黄汲清、程裕淇为代表的一大批国际知名科学家,提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发现了大庆、大港和塔里木等一批油田,铀矿资源的突破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队伍庞大,公益性科研与具有市场能力的部分长期混存,公益性工作得不到加强与保障。二是管理体制陈旧,机构重叠,分工过细,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趋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运行机制落后,创新能力差,地质科研与地质调查工作严重脱节,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机构面向市场能力薄弱。四是科研单位包袱沉重,活力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科研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二、科研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
岩体结构工程地质模型论文
摘要:岩体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其结构特性是岩体力学行为、变形和破坏形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工程的基础理论。本文从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出发,总结了现今较广泛应用的岩体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岩体结构控制论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岩体结构控制论工程地质模型分析方法
一、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模型
岩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伴随着各种内、外地质营力的作用,从成岩的类型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由于结构面的存在使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其结构特性控制着岩体的性质和变形破坏,因此,我们在解决岩体工程问题时,应该从岩体的地质模型出发。孙广忠教授建立了8个基本的地质模型:水平层状岩体、缓倾层状岩体、陡倾层状岩体、陡立层状岩体、弯曲层状岩体、完整块状岩体、碎裂块状岩体和岩溶化块状岩体。孙玉科在研究了大量露天矿和水电工程的边坡滑坡资料后,归纳出5种具典型意义的工程地质模型,即:金川模型、葛洲坝模型、盐池河模型、白灰厂模型和塘岩光模型。目前,这些模型广泛的应用在岩体工程中,从地质模型建立的角度考虑,首先应该调查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特征以及与结构体的组合特征,查明岩体的赋存地质条件,如地下水、地应力条件等,再与上述的基本类型进行对比,选择适合岩体工程的模型。为了便于后面的力学分析,在建立地质模型时从各基本模型的共性特征入手,并根据工程自身的特点充分体现其个性的一面。因此,建立岩体的工程地质模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二、岩体结构力学模型
孙广忠提出了四种岩体介质,并根据介质的特性提出了四种岩体力学的分析方法,表1中是四种力学介质岩体特性。
水利地下洞石围岩分类目的及特点论文
摘要:地下洞室围岩分类是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也是地下工程规划选点、可行性评估、加固设计、工程造价、定额预算及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利水电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的常用方法、分类目的、分类特点,以及水利水电地下洞室围岩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岩石学;围岩分类;岩体质量类别
引言
地下洞室围岩分类是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也是地下工程规划选点、可行性评估、加固设计、工程造价、定额预算及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这种分类是以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与岩石力学建立了一定关系并同支护设计相结合的一种分类,它既能客观反映各类围岩的稳定性差别,又能满足支护设计的要求。它考虑了围岩二次应力场的变化,但一般没有包含工程因素、施工因素的影响。
一、地下洞石围岩分类目的及特点
1.1地下洞石围岩分类目的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级,另外还有一些目的:①地下洞室规划选点、可行性评估;②地下洞室岩土体加固设计;③地下洞室工程造价定额预算;④地下洞室工程施工。当然不同的分类目的,要求的分类精度不同,采用的分类方法也不同。为规划选点、可行性评估服务的围岩分类,要求工作范围大,因此分类方案比较粗糙。为设计、定额预算服务的围岩分类,应能反映岩体的基本特征、开挖后的稳定性、围岩与支护系统的相互作用等,因而应比较细致。为施工服务的围岩分类则要考虑开挖的难易程度,具体的支护方案,因此要求分类方案更加细致、准确。可见,一种符合客观实际、正确的围岩分类是对岩体基本特性的客观反映和正确认识的结果,也是进行隧洞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研究
1工程和水文地质的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含:水文地质、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建筑材料等。水利工程的建筑地基一般是岩石和土,其类型对工程的安全稳定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岩石的岩体的结构主要是第四纪的土层,并且包含各种类型的土层的特征、变化以及空间分布。工程的地质结构按构造的形态可以分成褶皱、倾斜、断裂三种构造。地貌地形主要是指地表的形态以及类型,具体指地表的森林植被、山脉和水系以及建筑的分布。水文条件主要包含:地下水水质、水运动特性、岩层的透水和溶水性、含水层的厚度以及隔水层的深度。水文条件对坝基的稳定性、水库的严密性以及地下水的影响等工程相关因素都有极大的影响。另外,对于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对材料的开采、质量以及运输等进行详细的勘察,以保证施工过程高效且顺利的进行。
2工程地质的问题分析
2.1坝体的地质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针于不同类型的坝型,由于地质要求不同,导致工程施工的工作特点也不相同。如果大坝的岩体存在某些地质方面的缺陷,那么在工程施工中就可能导致坝基的渗漏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岩体结构的影响,大坝的边坡就可能出现错落、倾倒等现象,另外如果有泥石流的发生,也会对边坡产生极大程度的破坏。边坡的变形以及破坏。
2.2水库的地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