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1:23: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质公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质公园的发展形式与战略
一、熊耳山简介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主峰海拔483米,东西延绵6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其主峰远看像一只大熊耳,故称之熊耳山[1]。熊耳山隶属沂蒙山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岱崮群体。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是“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石灰岩地貌奇观。
二、熊耳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研究
地质旅游是指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利用地质遗迹进行旅游活动,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尤其是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和发展规律,以期提高人们的地学知识和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对其旅游开发的深入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概念、分类、资源及建议等方面法规建设、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还不成熟。结合中国地质公园科技旅游的开发现状,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开发经验,寻求地质旅游开发的理论和规范,探讨开展地质公园旅游的方式方法,对保护资源环境、释放资源潜能具有重要意义[2]。
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忽视地球科学的指导,缺乏地质专业人才。熊耳山地质公园只重视对游客的服务,而忽略了景区中广泛分布的地质资源,在景区的规划、设施设计和布置、游客的安全和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常常对地质因素缺乏考虑和说明。
开发地质公园实现招商引资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地质公园所在区域条件分析;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及地质构造分析;地质公园的开发利用价值分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邓州市杏山地质公园位于邓州市西约50公里,属杏山办事处杏山村管辖的朱连山脉、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出口基地县、本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农民人均纯现金收入1918元,同比增长15%,小麦总产16.5亿斤、邓州市已成立杏山地质公园等建领导小组,并编制了开发保护规划、邓州市杏山地质公园位于南阳盆地西缘,属南秦岭造山带荆师复向斜的南翼、有较完整的岩溶地貌,内容丰富多样,在北方较为罕见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对邓州市杏山地质公园未来开发利用前景进行相应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杏山地质公园;开发前景;价值分析
邓州市杏山地质公园位于邓州市西约50公里,属杏山办事处杏山村管辖的朱连山脉,该公园已于2002年12月31日经南阳市(地)级地质遗迹(地级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地质公园。
1地质公园所在区域条件分析
行政情况:地质公园所在的于邓州市,全市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16万公顷耕地,总人口150万。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出口基地县(市),是全国小辣椒生产第一市,江北最大莲菜基地,南阳黄牛中心产区。矿产资源主要有水泥灰岩和花岗石,储量大。工业有粮油、食品、建材、纺织、烟草、造纸、医药化工等六大产业。1993年邓州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发特别试点市,2001年被河南省定为“十五”期间优质发展的中等城市之一,2004年4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计划单列市,具较大的发展潜力。
做大做强##世界地质公园品牌
2005年2月11日,##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成为##省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获得了##历史上第一块世界级旅游品牌。##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对##旅游业发展来说,既是新突破,也是新起点。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紧紧抓住“申世”成功和京福高速公路2005年底全线通车的两大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实现“四个转化”,促进##旅游业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一、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发展旅游,客源是根本。要紧紧抓住##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这一契机,精心组织实施营销策划和品牌策划,树立良好市场形象。一方面,要创新宣传促销手段。以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公众媒体为主渠道,集中财力,加大##世界地质公园的公众宣传力度,利用“申世”成功和高速公路开通之际,配合省、市策划开展世界地质公园开园揭碑、国际丹霞地貌科技旅游开发研讨会、京福高速公路##二期通车庆典和全省生态文化旅游节等大的、有影响的主题活动,大张旗鼓进行宣传造势,在全国范围内打响“千古丹霞、灵秀##”品牌,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强力拓展客源市场。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市场研究不同的市场开发战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重点要加强在闽东南、上海、江浙、北京、广东以及京福高速公路沿线目标客源市场上的促销,主动进军北方及港、澳、台、海外市场,扩大客源市场幅度半径,增加客源总量,力争全县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30%以上。
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立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精品,迅速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一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世界地质公园面积492平方公里,自然景观异常丰富,以水上丹霞、峡谷群落、洞穴奇观、原始生态等为主要特点,已开发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猫儿山、九龙潭、金龙谷、##古城七大景区,每个景区各具特色,都是精品。要继续按照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要求,做到规划先行,保护为重,完善提升现有景区,高起点开发新的景区,适应游客需求,真正把##建成一流旅游目的地、一流世界地质公园。二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三大文化(即地质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建设三大博物馆(即##地质博物馆、尚书第博物馆、红军街展览馆等),做足旅游文化文章,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打造文化##形象。三要发挥县城优势。##县城是历史古城,既是县域中心,也是游客集散地、人文游览区,是旅游区建设的重点。要坚持把城区当景区建,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城的定位,加大特色县城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古城综合开发、三星级##大酒店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旅游重点项目和省道205线##段改造、上清溪旅游公路改造等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各主要景区的旅游公路项目建设,提高旅游区接待能力,改善可进入条件,全力打造##最美丽的山区县城。
三、将自身优势转化为整体优势。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跳出##看##,注重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格局中找准##旅游发展定位,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全市旅游发展格局,加强旅游区域协作。一要加强与三明其它旅游区的合作。借助##世界地质公园品牌的影响,加快把三明碧水丹山、红色苏区、客家文化、城市风光、绿色之旅等产品特色有机融合起来,实行联手促销,把##建成三明“生态旅游胜地”的主体景区和龙头,为三明旅游发展作出应用的贡献。二要加强与武夷山的合作,形成强势旅游区域。目前,##仅有的“双世遗”、世界地质公园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都在闽西北,可以说,闽西北是##旅游资源最丰富、品牌最集中、品位价值最高、发展前景最好的区域。要主动靠前,举办武夷山—##世界品牌牵手日等主题活动,争取与武夷山共同组建“闽西北绿色旅游联盟”,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客源互送,利益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变单体优势为群体优势,打出在全国乃至海外都叫得响的的拳头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三要加强与江西、龙岩等知名红色旅游区的协作。##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工程”机遇,尽快将##编入闽赣两省区域红色旅游重点线路,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将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申世”成功,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旅游兴、百业旺”,要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关联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以旅游为龙头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一要依托旅游加快发展要素产业。重点发展购物和旅游娱乐业,尤其是扶持发展一批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加快开发富有##特色的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和纪念品,把购物引入旅游线路,扩大和刺激旅游购物消费。同时,规划建设旅游美食、文化娱乐专业街区,辅之以旅游文化节庆项目,活跃游客文化休闲活动,促进游客消费。二要依托旅游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找准工农业与旅游发展的结合点,鼓励兴办开发一批参与性强的农业旅游、工业旅游项目,引导推动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信息、金融、咨询等服务业在为旅游提供服务中谋求更大发展,促进三次产业互相渗透、共同发展。三要依托旅游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旅游促销、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人才、产业等交流与合作,着力策划、包装一批优势旅游项目,以特许经营、转让、承包等方式,加强招商引资,千方百计突破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借助外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四要依托旅游大幅增加群众就业。发挥旅游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的特点,通过扩大旅游规模来扩大就业规模,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来完善就业结构,通过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来建设就业体系,通过扩大旅游消费市场来推动就业市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地质公园依托型休闲农业发展探索
【摘要】河池市凤山县位于坡心村三门海景区,是截至目前世界洞穴协会确认为世界上唯一独一无二的水游天坑的景区,是一个天然石乳自然景观、长寿文化和革命历史遗存融为一体的具备国际级品位的旅游资源景区。景区及其周边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诸多优势。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世界级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一、凤山县地貌景区休闲农业开发背景概况
(一)旅游资源丰富。三门海世界级风景名胜景区位于广西北部及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类型,光照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在21℃,降雨量充沛。地势方向特点是由东南倾斜,山群多地少,树林植物丰富及地质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大石山面积区占比为74%,土山区面积占比为26%,耕地面积约为101800亩。该地区风景资源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民族文化价值之高,其自然生态环境也得天独厚。三门海景区距县城西南面的22公里处,总面积约14.2平方公里,属于较为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它由波心河、飞龙洞、水源洞、社更天桥、南天门、雷劈岩、等众多景点资源组成。景区以山奇、水秀、洞秘等特点而令人神往。波三门海源头其实是一条地下暗河,只是在波心逐步露出形成奇特的波心河,它由凤山境内的平乐乡、金牙乡、江洲乡三支暗流汇集而成,地下流程52多公里,平均流量5.2立方米/秒,是广西流程最长且流量最大的溶洞暗河。波心河全程62多公里,地下暗流蜿蜒曲折,偶尔外露明流,形成规模宏大的岩溶景观和地下水群景观。从岩溶地下出的明流犹如一条蛟龙缠绕波心河下流枝流,又经波心桥转入袍村溶洞长廊。(二)交通条件优越。三门海景区距县城西南面22公里,距离巴马长寿乡45公里。处于两县的交界处,巴马至凤山县交通线已全线贯通二级公路,同时距离百色市革命老区也不过3个小时的路程,景区群带优势凸显。除此之外,河百高速已在建设开工,河百高速公路是凤山县连接河池至百色公路的重要通道,全长41.37公路,凤山境内公路长16.75公路,项目投资4.6亿元,目前路基已完成72%,主要线路基本完成,预计2018年底全线贯通。介时景点至广西首府南宁市由原来的5小时路程缩短至3小时,至百色革命老区景点只需2小时。交通网络发达,无论是外省游客或广西本省游客进行旅游,都会顺心顺事,再也不担心弯曲的山路环境而不适应开车。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探索
(一)环境资源得天独厚。本地域农业环境优势,景区地处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方向,云贵高原南缘,气候特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北有云贵高原作屏障阻挡,削弱了冷空气寒潮的侵入,又因为地形特点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有利于东南暖湿季风的输入,所以呈现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冬短而干,夏长而湿,春秋相当的气候特点。若遇晴雨,气候亦随之而变,有时晴则暖,雨则凉,故有谚“四时皆似夏,一雨变成秋”之称谓。而景区土地类型繁多,有平地、丘地和少量的沼泽地,发展休闲农业的环境资源得天独厚。可适合发展茶油、核桃以及西瓜、草莓等种植物。据调查研究,当地不少居民已种植茶油,当地的山茶油是属于纯天然绿色食用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茶油,当地的茶油宜可做食用油,炒的菜香醇可口;同时宜可作医治外伤的药品,涂抹伤口可起到消毒的作用。如果配合当地的河流生态油鱼,那可是少有的美食。因此,当地的茶油获得当地和游客的认可和抢购。(二)依托世界级风景名胜,发展休闲农业。景区依托型休闲农业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其意是利用景区水系周边的田园风光,挖掘出具有价值的独特风景。进而利用休闲农业作为景区的附加品,比如种植葡萄、自助摘草莓等。扩大旅游者的活动空间,学习其他著名景点,建设风景古镇购物街,增加旅游者逗留时间,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景区的劳动力转移。据了解,目前景区旅游类型、形式单一,而发展休闲农业以传统的农耕产品,传统的民族资源和乡村的田园风光使众多旅游者感受跟大城市不一样的生活农味,达到回归淳朴自然,绿色、享受的体验,获得了城市旅游者的青睐,但必须突出回归自然主题。例如可在当地景区门口种植草莓,让游客在等待的时间内自行采摘草莓,体验快乐,特别是带家庭旅游的成员,小孩的兴趣是非常高的,而且草莓也是大众受欢迎的果实。(三)建立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在景区的旁边,拥有一处小山丘;目前此山丘处于荒滞的状态,可转变农业方式承包此山丘进行生态果园建设和生态养核桃鸡,吸收当地的气候资源,打造特色产品优势,建立示范特色基地。据悉当地政府目前大力扶植农民进行养殖核桃鸡,可免费提供鸡苗和养殖技术指导服务;除此之外,水果可以对外销售,核桃鸡销售渠道有两方面,一是依托当地的餐馆销售,目前当地餐馆有20家,餐饮旺盛,还有距离景区有两处房地产,人口约2000人;二是在销售渠道上可让游客现场进入果园自行抓鸡营销,平均按每只鸡40元销售,在景点每天平均游客量500人左右,如在节假日旅游旺季游客量更是翻倍。据估算,每年获得纯利润可达到15万元以上,促进当地居民经济收入,走向富裕的道路。(四)树立协同意识,正确处理好景区和休闲农业的关系。旅游景区都是有自身的特色和大自然赐予的鬼斧神雕的资源,而休闲农业是建立在乡村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同时拥有传统特色性的体现和乡村景观地方性。是乡村旅游景点核心。因此,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一定要保留原汁原味大自然给予的生态环境和挖掘出当地传承下来的人文文化。但是景区生态开发具有固有的脆弱性,所以开发休闲农业资源理念要有意识地坚持保护原生态环境第一、景区旅游开发第二的原则。不要一昧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地搞商业性建设,破坏大自然给予风景名胜资源的原貌,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和珍贵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千古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故应该把景区旅游和休闲农业找到相似的融洽点,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五)注意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三门海景区获得世界级地质公园称号是当地旅游资源所赐予的。所以要利用这个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宣传景点,可利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景点资源、人文资源和休闲农业资源宣传。做到省内人人知的效果,可学习桂林阳朔的旅游发展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影响力的道路。同时也可在特别的节日举办活动,例如山歌跳舞、包粽子活动、重阳节的老人慰问活动方式。吸引游客前往旅游休闲养生。
地质公园创建工作方案
创建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是全市20*年的一项重点工程。镇平地质遗迹丰富,自然景观秀美,历史文化厚重,是参与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县市之一,也是借助这一平台宣传镇平、彰显优势、提升形象的受益者。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创建任务意义重大、责无旁贷。为确保我县*世界地质公园创建任务的圆满完成,现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为目标,以完成四项环境治理、建设任务为重点,坚持集中突击整治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宣传疏导与依法查处相结合,强化责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确保312国道沿线及周边环境质量全面改观,圆满完成我县承担的各项创建任务,以良好的形象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月中旬的考察验收。
二、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当前我县需要落实以下四项任务:
(一)完成彭雪枫纪念馆??菩提寺??老庄镇??牡丹垛??赵河湿地??五垛山北顶景观群旅游线路建设,完善玉文化中心功能。
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地质公园区位、类型及成因,探讨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部分产品开发的不合理以及社区居民参与有限性等问题,提出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进一步参考。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喀纳斯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阿尔泰山的主峰——海拔4374m的友谊峰南坡中山带,行政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面积2500km2,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三国接壤,西与新疆哈巴河县毗邻,东与阿尔泰市相邻,南与吉木乃县相连。地理坐标48o43′00″-54′00″N,87o00′00″-10′00″E。
地质公园所属类型
地质公园类型划分目前还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等级、面积、功能和地质地貌),对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类型进行了划分。
资源的地质成因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包容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已上升为一种哲学高度的当代伦理观,因此它可以渗透到人类意识和理念之中,并能指导人们去思维和实施行动。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特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论文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包容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已上升为一种哲学高度的当代伦理观,因此它可以渗透到人类意识和理念之中,并能指导人们去思维和实施行动。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特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地质环境司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一、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精神,在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按照《国土资源部2004年工作安排》的要求,全体同志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地质环境管理水平,使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需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扩大了国土资源部门对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影响
4月18日-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会。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部领导在会上对地质环境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总结交流了建部以来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经验;展示了近五年来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表彰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104个、先进个人199个,并颁发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报特别奖41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形势,研究部署了2004年及未来五年的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这次会议,对加强全国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会后,各省(区、市)相继召开了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结合实际进行了贯彻落实。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国务院领导表扬
2004年,我们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在各级地质环境管理部门及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86起,避免人员伤亡约29000人,避免经济损失数亿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加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脱贫攻坚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2016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围绕赣南矿业经济发展、特色农业发展、饮水安全、特色旅游业、绿色矿业等需求,开展了矿产地质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资源综合利用、地质遗迹调查等工作,支撑赣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已见实效,形成了行业特色明显的“地质调查+”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地质调查+”扶贫新路。
关键词:地质调查;精准扶贫;扶贫模式;赣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黄承伟,2017)。高度重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从河北阜平、湖南湘西、陕西延安到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青海海东、山西吕梁,从政治局学习会、中央全会、全国“两会”、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到新年贺词、联合国峰会等等,在历次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关键节点都会持续强调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对扶贫开发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公丕宏和公坯明,2017),明确了战略目标,强调了战略举措,阐明了战略保障,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等重要思想(张楚和张守夫,2017),开启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全新局面。赣州等一些革命老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脱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16)。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令,明确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孙新博和左朝阳,2017)。自然资源部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对脱贫攻坚工作及时进行了全面部署(袁国华等,2016)。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入学习党的精神,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秉承自然资源部“翻箱倒柜,倾囊相助”的理念,按照自然资源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为统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赣南苏区重大民生问题、特色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调查与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旅游资源规划等方面,布置实施了一批地质调查项目,探索了一条地质调查工作服务脱贫攻坚的模式,总结了地质行业技术优势与扶贫区资源优势相结合的扶贫经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地质调查+”扶贫新路,收到了显著成效(钟自然,2017;龚磊等,2018;潘晓东等,2018;宋绵等,2018;孙智杰等,2018;王新峰等,2018;杨斌等,2018;中国地质科学院,2018)。
1主要工作
1.1“四个全覆盖”赣州市域全区农用土地面积15000km2,其中赣州六县农用土地面积8640km2。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在赣州四县开展过试点工作(王会敏,2017)。2017年全面开展赣州六县1:5万土地质量调查工作,截止到2017年11月,赣南苏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完成工作面积9543km2,其中赣州六县完成面积8583km2,到2018年,基本实现赣南苏区农用地土地质量调查全覆盖。1:5万水文地质调查2016—2018年以赣州六县为重点陆续安排主要问题区1:5万水工环综合调查13812km2。2016—2017年,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完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面积2300km2,水环中心完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面积8423km2,2018年布置工作面积2750km2,总工作面积将达到13473km2,基本完成赣州四县主要问题区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全覆盖。赣州六县已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40幅,正在开展10幅,尚有20幅未开展工作。围绕整装勘查区、找矿远景区和扶贫找水区,以赣州六县为重点,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4141km2。武夷山成矿带龙泉—上杭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2017年布置赣南1:5万地区域质矿产调查2612km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7000km2,根据赣南苏区脱贫攻坚2018年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计划落实情况,部署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062km2,基本完成赣州六县1:5万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按照2018年覆盖赣州六县重要远景区、2020年覆盖赣州六县全区的原则,优先安排完成整装勘查区、重要矿集区、找矿远景区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为靶区优选、提供基地、促进商业地质的开展提供基础,需要部署矿产远景调查评价总面积18926km2(含周边部分区域),涉及41个5万图幅。武夷山成矿带龙泉—上杭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2017年布置赣南1:5万矿产地质调查3088km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布置赣南1:5万矿产地质调查2287km2,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部署1:5万矿产地质调查面积1000km2,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部署1:5万矿产地质调查400km2。根据赣南苏区脱贫攻坚2018年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计划落实情况,部署1:5万矿产地质调查5150km2。基本完成赣州六县重要远景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全覆盖。1.2示范引领开展了支撑服务赣南苏区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和示范工程或基地建设,确保支撑赣南精准脱贫攻坚地质工作能为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脱贫起实效。一是深化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提出了63处农业基地建设的建议,并支撑服务于都禾丰万亩富硒蔬菜基地、兴国县高多千亩蔬菜基地、于都县梓山万亩农业示范基地等3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二是深化了矿产地质调查成果,整装勘查工作、矿集区找矿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圈定了一批找矿靶区,在一些地区钻探验证取得找矿成果,为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方向;三是深化了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为赣县和兴国县各建成了1处安全用水入户示范工程,实施完成了64个探采结合井,总涌水量超过2万吨/天;四是在于都县润鹏、兴国中萤两处矿山建立了示范工程,开展选冶技术研发改进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工作,为两处矿山的多个矿种建立了新的选冶技术和综合利用示范,直接为企业增加千万元的效益;五是开展地质遗迹专项调查,支撑上犹县五指峰地质公园、兴国县丹霞地质公园、宁都翠微峰地质公园、信丰香山地质公园成功通过省级地质公园资质,支撑于都盘古山矿山公园申报成功国家矿山公园;六是开展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在寻乌建立一处稀土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开展废弃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七是通过面上调查,提交了4处地热水找矿靶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地热钻孔施工勘查工作,为建立新能源开发示范基地服务。
2脱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