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0:54: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震灾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震灾后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查看全文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三)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查看全文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第三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查看全文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方案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统计局关于<*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方案>的通知》(成办函〔2009〕3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条块结合、谁主管谁统计原则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按照总体目标和阶段进度目标要求制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全县灾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情况,重点反映城乡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和生态体系重建工程(以下简称“六大工程”)进展情况。

二、实施范围

本方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

三、统计监测内容及要求

查看全文

地震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透视论文

摘要: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资金的筹集是需要率先解决的基础性工作。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灾害重建资金筹集经验及技术的基础上,从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以及渠道与方式的结合等方面论述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筹资渠道;筹资方式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此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失,抓紧时间调动各种力量恢复重建不仅是幸存者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逝者最好的慰藉。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面对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充满挑战。灾后恢复重建的速度和重建水平与质量将全面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它不仅需要这个国家人民具有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力量,也需要国家具有迅速有效调集各种资源参与救灾与重建的制度保障,更需要集聚全国人民创造的物质及技术力量。而后者是救灾重建的重要基础。

据国家发改委测算,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约为1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2007年四川省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要筹集如此巨额的资金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研究并创新筹资方法与技术。

筹资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筹资的渠道与方式,而筹资方法与技术的创新也可循着创新拓展筹资渠道、综合利用各种筹资方式的思路展开。

筹资渠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哪里获取资金,根据重大自然灾害的性质与特征可为救助自然灾害提供资金的渠道主要有: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际组织援助资金、企业及其他社团、民间资金等。筹资方式解决的是用什么方式获取资金,常用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捐赠等等。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两者结合才会产生良好的筹资效果。一定的筹资方式可能仅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筹资渠道;但同一筹资渠道的资金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取得,而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筹资渠道。因此,在筹集灾害重建资金时应当实现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两者之间的合理配合。筹集重建资金可参照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配合关系(参见下表)。

查看全文

地震灾后共建家园工作报告

为扎实推进我市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重建美好家园,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在灾后重建中动员和组织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共建美好家园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就我办“5.12”地震灾后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安排意见报告如下:

一、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灾后帮扶工作的领导,成立移民办“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移民办主*全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围绕灾后重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认真指导和协助对口乡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努力抓好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恢复昔日美好生活。

二、明确帮扶对象,认真组织实施

我办对口帮扶单位是龙池镇云华村,该村位于龙池镇的高山上,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518人。在“5.12”地震中,云华村受灾十分严重,大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全村216户受灾(其中10户受灾特别严重),5人遇难,3人失踪,1476间35500平方米房屋垮塌,损失惨重。

根据安排,副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每人对口帮扶1户受灾较为严重的家庭户,其余机关干部职工每`3人对口帮扶1户受灾较为严重的家庭户,全办共对口联系10户(详细名单附后)。对口帮扶工作纳入机关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明确责任。做好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受灾户临时住房,落实定对象、定措施、定时限“三定”目标责任制,对受灾户进行帮扶。在灾后重建工作没有完成前,各干部职工联系帮扶对象原则上不再调整。

查看全文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举全国之力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明确政策、加强保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努力争取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让灾区人民满意,让全国人民满意。

(二)基本原则。

查看全文

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管理机制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管理机制,为建设规范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深入灾区了解卫生防疫的管理机制,与基层卫生防疫队伍进行访谈。结果:灾后的卫生防疫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卫生防疫队伍缺乏统一指挥,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行以及资料收集管理混乱等。结论:我国应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从人员配备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卫生防疫管理混乱的问题。[关键词]灾后卫生防疫管理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了避免“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发生,全国各地无数个卫生防疫队齐聚四川,他们在消杀防疫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保证了灾区没有大的疫情发生。但是,这支庞大的公共卫生队伍的合理管理与调度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虽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却也走过了不少的弯路。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其中一些问题提出来以供大家认真思考,并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一、灾后卫生防疫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卫生防疫队伍缺乏统一指挥地震灾后,全国各省市积极组织卫生防疫专业队伍参与到灾区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中去。这支庞大的防疫队伍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由于缺乏总体上的统一指挥,也就造成了工作中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现象。以都江堰为例,笔者曾于5月25日和26日两天在都江堰从事消杀工作,当时的局面是某些地方同时存在几支防疫队伍进行消杀,这样的重复消杀造成了消杀药品的极大浪费,而在另一些地方却没有人去进行消杀,这样的消杀真空则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二)卫生防疫队伍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行为了避免“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卫生防疫队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消杀防疫,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但是某些卫生防疫队伍在工作中却带有一定的盲目行,不尊重科学。5月25日这天都江堰下着中雨,某些卫生防疫队伍像往常一样,依然背着消毒液进行消杀,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如果不下雨,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进行消杀是正确的,而如果下雨,则应该用消毒粉末进行消杀。因为消毒液被雨水稀释后达不到有效浓度,这样的消杀工作是没有成效的。(三)资料收集管理混乱为了有效、有序地开展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各支卫生防疫队伍每天都要将当天的消杀内容做记录,但是由于某些地方对资料收集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不进行指导,导致数据资料的不统一,不能真实反映灾后卫生防疫的实际工作情况。笔者曾于7月18日至8月1日在彭州市通济镇为当地某些卫生防疫队伍录入数据,在其中的消杀记录表上有一栏名为“消杀人数”,对于这一栏,不同的消杀小组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为从事消杀工作的人数,有的则理解为消杀地居住的人数,这样就有了两种数据类型,为卫生防疫的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2][][]二、江苏省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后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的探索(一)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的形成鉴于灾后第一阶段卫生防疫工作管理方面混乱的局面,江苏省卫生防疫部门提出了“承包责任制”的工作方案,这一方案迅速被其他省市的卫生防疫队伍采纳。这种方案是指,一个乡镇的卫生防疫工作由一支卫生防疫队负责,该卫生防疫队又分为若干卫生防疫小组分散到各个村去,一个村由一个卫生防疫小组负责,这种制度使责任明确,方便管理,杜绝了遗漏和重复的现象,使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逐步过渡到有序的状态。(二)对该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的认识这种“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在灾后第一阶段作为卫生防疫应急机制是取得了显著成果的,它使灾后混沌的卫生防疫管理体系得到改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当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进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灾区的正常秩序开始恢复这一过程中,我们则应该逐步弱化“承包责任制”这种思想,应该是由外来的卫生防疫队伍来培训本地的卫生防疫人员,让本地的卫生防疫人员逐步的接手卫生防疫的工作。毕竟外来支援的卫生防疫队伍是要撤走的,灾区人民最终还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重建家园,如果现在让灾区的卫生防疫系统产生了依赖外来支援的思想,那么以后的重建之路将会备加艰辛。三、对灾后卫生防疫管理机制的思考(一)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1]这次地震后灾区虽然没有大的传染病流行,但还是暴露了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这一问题。地震后,全国各地的卫生防疫队伍在灾区聚集,但是工作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开展,而且还造成了很多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与我国缺乏一整套公共卫生应急制度有直接联系,这也是造成灾后卫生防疫混乱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总结经验,探索一条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道路,为以后我国在遭遇大灾时进行卫生防疫提供依据。(二)组建一支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防疫的专家队伍这次灾后进行卫生防疫工作具体工作时,遇到过一些消杀药品浪费和消毒液有效浓度不够,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消杀防疫的现象,这与部分卫生防疫人员不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卫生防疫具体工作有一定联系。所以,我国应该组建这样一支专家队伍,专门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防疫工作的研究,在灾害来临时可以正确指导卫生防疫队伍在各种环境下开展科学的卫生防疫工作。(三)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管理[2]灾后卫生防疫的过程中及时收集资料,进行卫生防疫的阶段性研究,对完善卫生防疫管理体系,为政府进行卫生防疫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灾后某些地方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不同的卫生防疫队伍有些时候对同一地方得出不同的统计数据,这与灾后这种特定的环境条件有一定联系。所以,我们应该对如何在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状态下最准确地收集与整理资料进行研究,为以后我国在遭遇大灾时卫生防疫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供帮助。参考文献[1]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8.[2]孟小捷,灾后卫生体系重建需要科学决策[N]健康报,2008-07-10.

查看全文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重建。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的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在国家、各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重建家园。

(二)基本原则。

查看全文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举全国之力,加快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并使各地的对口支援工作有序开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

一、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区树立地方为主的思想,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互帮互助,苦干实干,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二)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央统筹协调,组织东部和中部地区省市支援地震受灾地区。

(三)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依据支援方经济能力和受援方灾情程度,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在具体安排时,尽量与安置受灾群众阶段已形成的对口支援关系相衔接。

(四)对口支援期限按3年安排。在国家的支持下,集各方之力,基本实现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目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