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1 00:08: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底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师教学方法底蕴研究
摘要: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底蕴,即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智慧和学识。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具有意识、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的诉求,教师需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参加教师培训和自我研究等途径来养成。
关键词:教师;教学方法;底蕴教学方法
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但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经常有好的教学方法,老师用不好,用不出效果。这清楚地说明,教学方法本身不存在问题,而是教师使用教学方法需要底蕴。教师缺少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好的教学方法用不出应有的效果,从而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质量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教学方法本身和教师是影响教学方法运用的主要因素,而有关教学方法运用研究的着力点大都集中在教学方法本身和教学方法运用上,缺乏从运用者即教师来研究教学方法的运用,把教学方法与其运用者——教师割裂开来,使教学方法成了一般的、静止的、绝对的“方法”。本文提出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这一命题,将对教学方法的关注置于教师之上进行分析,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更客观地对待教学方法,特别是能使教学方法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的、相对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水平,进而让“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运用中得以焕发生命力。
一、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底蕴的内涵
“底蕴”一词有多个含义:详细的内容、内情;蕴含的才智、功力等;文明的积淀[1]。将其运用到教育领域,则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学识。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就是指教师在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时所具备的基本品质与学识条件,包括正确认识教学方法的本质、熟知教学方法运用的相关知识和运用教学方法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等。真正理解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需厘清以下几点:其一,教学方法的底蕴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积极运用。一般教学方法运用是从教学方法本身出发,忽略教师这一运用主体的重要性;而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则充分强调了教学方法中人(教师)的因素,强调了运用者———教师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运用”本身的释义中也有主体和客体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方法运用中,教师作为运用主体的这一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把控与应用,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根本,摒弃教师来谈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二,教学方法的底蕴离不开教师掌握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知识。教师运用好教学方法离不开教学方法底蕴的支撑。这里的底蕴是普遍意义上的关于事物的内情、蕴含的才智和文明的积淀的具体化,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认知、教学方法相关知识的熟悉度、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的积累。关于教学方法基本知识的认知,是指导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的基础条件。其三,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不等同于教师素养。教师素养与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有着密切关系。教师素养是教师所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包括教师的基本品质、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等,而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主要是指关于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时所具备的品质与条件。教师素养是对教师各方面普遍性的、一般性的、整体上的要求,而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底蕴则是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所要具备的专门素养。
二、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底蕴的诉求
人事管理文化底蕴增强论文
【摘要】怎样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底蕴是许多企业都在研究的课题。文章认为应该从明确企业性质、塑造企业灵魂、凝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强化企业道德、营造企业氛围等方面入手,来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底蕴、精神文化底蕴、价值文化底蕴、论理底蕴、人文底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柔性管理、让人力资源活力迸发、人企合一、人事和谐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底蕴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制定出来的制度得不到员工理解,管理办法受到员工抵触,企业对员工不信任,员工对企业也没有认同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冲突不断等等不和谐现象。究其原因,不仅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认识错位及素质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少文化底蕴。因为没有企业文化作为“指南针”、“发动机”、“黏合剂”和“润滑剂”,人力资源管理的盲目、散乱、生硬、低效及短效就凸现出来了。要根本改变这种现象,企业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底蕴。
1明确企业性质,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底蕴
明确企业性质,就是企业人应该深刻地理解“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应该如何存在和发展”,清楚地知道企业应该如何去做、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许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源于企业人对企业性质的迷茫。
大凡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成功企业,对企业性质都有深刻的理解,比如,被誉为“日本财神之王”、“企业之王”的涩泽荣一用“论语加算盘”的经营哲学来回答企业性质问题,认为企业应该追求“道德经济合一”,并把其作为经商的最高境界;松下公司用“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丰田公司用“既造车,又造人”的经营理念来回答企业性质问题,认为企业应该把生产产品和生产人有机结合起来;美国企业家不仅仅把企业员工看成“经济人”、“社会人”,而且看成是“文化人”,确立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中国不少成功企业,明确企业性质,自觉把社会责任、员工需求与企业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事业做得越大越强。正是企业人对企业性质的哲理性思考和正确的解答,使企业确立了正确的管理思想、管理者树立了正确的经营理念、员工形成了正确的工作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哲学,犹如企业发展的“指南针”,为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企业对发展经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认识与态度,同时决定了企业对各种事物的偏好及行动,决定企业对某类人才的偏好、招聘及使用,还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
谈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哲学底蕴
【摘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制胜法宝,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统一指导下,各省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指导扶贫开发工作,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成功经验。在脱贫攻坚这一涉及链条非常多的系统性工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始终如一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的总结与升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哲学底蕴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成为我国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国家综合治理不可忽视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当前我国的贫困问题,深入思考扶贫开发工作,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逐渐形成了以“七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一个理论品格鲜明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物质观、矛盾观与人民观。
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鲜活阐释
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特征是实践性,实践的观点内含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范畴,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核心的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哲学原理的深刻彰显。脱贫攻坚成就的人间奇迹,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实践力量,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脱胎于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具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物质世界联系的纽带。作为一项紧迫的历史性任务与复杂的现实性工程,消除贫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扶贫开发是一项艰难长远的历史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需要长期努力、耐心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使得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不过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暴露,需要用新的理论指导解决。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是俯身书案上的“灵光一现”,而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扶贫工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最根本的是为脱贫攻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实践性是最鲜明的指向。回溯其实践根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源于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切实探究和剖析贫困根源的躬身实践,并且围绕脱贫攻坚实践的需要展开。近年来,总书记就扶贫开发工作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和时代高度的思想,阐述了消除贫困的具体措施和根本任务,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问题,为带领人民摆脱贫困指明了目标方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基本遵循,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主义人学底蕴分析论文
一、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
1.对“人”的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绝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机械的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和活动着的人。
2.对“本”的理解。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原”,而是在价值论意义上使用的。
3.对“以人为本”的理解。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为本,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同时又不局限于人民范畴,在具体条件下应适当兼顾一定范围内类或个体的利益。其核心是以人民为本,其本质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同时对其他人也要讲人道主义原则,尊重一切人作为人的权利。其基本要求就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尊严、主体地位、利益和需求。因此,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就不能把它仅仅看作以简单的个人为本,看作以抽象的人为本,看作以社会中的强者或有贡献者为本,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否则都会背离以人为本的真谛。
二、“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底蕴溯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思想传统,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它所具有的人学意蕴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
和谐社会传统文化底蕴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蕴含着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它以追求社会和谐为旨归,意在培育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情怀。充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可为今日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某种哲学智慧和伦理启示。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散的精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文化,它以“仁”为核心、以“阴阳”矛盾运动为哲学根基,以“和为贵”为价值取向,融“天、地、人”为一体,蕴含着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它以追求社会和谐为旨归,意在培育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情怀,深为人们所推崇、留恋和怀念。正因为如此,从东方文字到日韩的生活习惯,从武术精要到儒家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宛如涓涓溪流流淌其中,那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正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理在事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教育、引导、鼓舞和塑造有和谐思想的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固然倡导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和谐底蕴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启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势必在广度、深度和速度上大打折扣。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任何执政方略,要想取得生命力,一定不可忽视时间沉淀下来的民族智慧,所谓“合则未必成、离则必然败”,故而大凡兴盛的历朝历代大都对文化采取了“逆取顺守”之策。
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化育思想与和谐社会健全人格主体的培育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化育思想,闪耀着真善美,凝聚着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传统文化认为,社会的稳定靠家庭的和睦相处,而家庭的和睦靠个人的身心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即形体与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天下大同的首要条件,所以古人一直倡导“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要实现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求得身心的和谐。孔子把“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看作是君子的五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基调。
今日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期,旧有的秩序已被打破,而新的规范和平衡尚未建立。面对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的鸿沟,个人心态失衡在所难免。富人骄横,贫者仇富,人人心里充满怨恨和忿忿不平。孔子倡导富而好仁,贫而无怨,以平衡个人心态。因为为富不仁易引起众怒,招致杀富济贫,好仁能缓解社会矛盾。贫者存在怨恨心理,妒火中烧便会犯罪,甚至揭竿而起,故孔子教人贫而无怨。
文化底蕴支撑名牌提升效益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名牌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要素;名牌的塑造离不开企业文化底蕴的支撑;打造企业名牌文化,确保名牌之树常青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创名牌几乎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和努力方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名牌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三、靠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公认和信任才成为名牌的、得到社会公认的“自身价值”又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名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上述企业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强化名牌意识、在行为文化层面上,要狠抓名牌管理、在器物文化层面上,要打造名牌品质等,具体请详见。
时下,随着名牌企业丰厚的利润回报,创名牌几乎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和努力方向。但是,许多企业在这过程中存在着创建理念或运作上的误区,认为创名牌就是给商品“起个专有名称”,或是“打打广告”,以为“名声就是名牌”,还有的热衷于炒作各种概念,而忽视商品的质量品质和服务信誉等。鉴于此,本文就名牌的本质、名牌的底蕴以及名牌的培育等有关问题作以探讨。
一、名牌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要素
名牌是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社会公众认可、受到法律保护、能够产生巨大效益的产品品牌、商标和商号。其本质属性有两个:一个是它的技术属性,如设计精湛、质量超群、包装考究、功能独到、使用方便等,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表明以下五种社会关系:企业与顾客之间高度的信任关系;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互利互惠的关系;同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在企业扩张过程中与银行之间的信誉关系;在生产、营销和传播过程中企业对社会的奉献关系。
名牌的核心要素主要有三:一是个性。即独一无二,特色鲜明。二是文化。每个品牌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既体现着民族精神,又体现着自身的企业文化。它深藏在品牌里层,又显现在品牌各构成要素中并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三是资产。名牌本身就意味着价值,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厂房、设备、产品、管理者等许多有形资产,成为企业最珍贵的特殊资产。
二、名牌的塑造离不开企业文化底蕴的支撑
浅谈伟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蕴
摘要: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伟大抗疫精神的提出和形成,有着内在的逻辑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根基,伟大抗疫精神蕴藏着“仁爱和谐”的人文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公”的文明底蕴。革命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灵魂,伟大抗疫精神全面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追求、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实事求是优良作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指引,马克思主义为伟大抗疫精神提供方法论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伟大抗疫精神。
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文化自信;底蕴
2020年我国暴发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勇拼搏夺取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阻击战和总体战的胜利,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其背后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根基,革命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方向指引,深入全面地理解伟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蕴,有利于讲好“抗疫”的中国故事,发挥好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根基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征程风自强不息,是因为我们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中,蕴藏着深厚人文精神、家国情怀以及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根基。(一)伟大抗疫精神蕴藏着“仁爱和谐”的人文精神。“仁爱”“和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其蕴藏着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在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中得到生动体现。1.讲仁爱,以尊重生命为本中华传统文化“仁爱”思想强调的是将对待亲人的仁爱之心,扩展到他人、民族乃至万物,正所谓“民胞物与”。从仁爱出发,自然而然地引申出尊重生命之意。尊重生命才能心生体恤他人之情,才能做到爱人。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从朝廷回来看到马厩失火,询问“伤人乎”,而不问马。而后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到,孔子“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十分肯定生命的价值,强调生命的难能可贵,这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战疫斗争伟大实践中党和政府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尊重人的生命的生动体现,正如指出,“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2]。2.尚和谐,以敬畏生命为根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主张天地万物、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论语•阳货》)孔子突出强调“生”字,明确肯定了自然万物内在的生命意义,换言之,人与天的生命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该像天那样善待生命,善待一切事物。而“和”是“生”的基础,“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天论》),人类生活在天地万物之间,与天地自然遵循着同样的生命节律和变化规律,要敬畏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关爱其中的一草一木,才能实现天地自然保持和谐。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559人类相继暴发的瘟疫病毒之战,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又一次警告,从SARS、MERS、埃博拉,再到肺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野生动物相关,要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唤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敬畏理性精神。(二)伟大抗疫精神蕴藏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儿女精神世界的家国情怀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流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血脉,“小家”与“大国”始终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名相依的,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而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1.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中华儿女自古以来的爱国之情源自并超越于对家庭、儿女的爱,当爱国与爱家两种情感发生冲突时,爱国则会优于爱家的道德义务。这就是中华儿女面对家国矛盾、公私矛盾时所高扬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家国情怀源远流长,譬如,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墨子“义,利也”,成为中华儿女始终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疫情突然暴发,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激励着一批批中国儿女投身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中,以生命赴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操融为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这其中有牺牲在救治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妈妈,有永远无法向妻子兑现婚礼承诺的丈夫,也有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而自己错过救治的医院院长,用大爱护众生,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2.冲锋在前、为国担当的英雄主义真正的勇士是在困难面前冲得上、豁得出、扛得住,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还不断践行自己肩负的责任,正所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亦是如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英雄豪杰的忠诚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人墨客的大任担当。在疫情防控战场上,中国儿女用约1个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用约3个月的时间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接连又打赢几个局部地区的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冲锋在前、为国担当的英雄主义。(三)伟大抗疫精神蕴藏着“天下大同”的文明底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着眼于人类文明,描绘了协和万邦、公正美好的社会。伟大抗疫精神蕴藏着“天下为公”的文明底蕴,充分彰显树道义、扬正义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各国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1.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道义担当疫情伊始,就强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疫情不分种族,病毒没有国界;在应对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唯有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因为“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4]中国自古以来都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主张肖珍,李青嵩论伟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蕴国与国之间应该建立不可分离的伙伴关系,“合则强,孤则弱”,“人心齐,泰山移”;凝心聚力才能克敌制胜,发挥出巨大的正能量。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2.团结合作、协和万邦的正义守护疫情来势汹汹,在全世界肆虐蔓延,中国秉承合作共赢的态度,毫无保留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不仅对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心尽责。“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其在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得以生动体现,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国紧紧站在一起,为世界各国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二、革命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灵魂
和谐发展哲学底蕴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要重组、整合和优化各种关系并使之处于恰当的比例关系当中,因此,只有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平衡和和谐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协调发展。
一、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在“统筹兼顾”中,“统”指的是统揽、总揽,就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地干预;“筹”指的是筹划、协调;“兼顾”则强调,既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又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方方面面的矛盾。要求我们在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其一,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的事物,一般都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在多种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的。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不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不容易解决好;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又影响和制约着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发展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抓住主要矛盾,又必须注意掌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在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其二,统筹兼顾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多方面、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些众多方面和诸多要素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在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运动中,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统筹全面发展,做到全面考虑、全面兼顾、全面规划,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全面进步;统筹协调发展,做到周密计划、平衡统一、合理安排、比例适当,实现从非均衡型发展不断走向均衡发展;统筹可持续发展,做到瞻前顾后、从长计议,保持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久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统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动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一事物离开与他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发展必然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的辩证发展,因此,只有兼顾其他方面,协调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事物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就会导致事物的停顿和倒退。而这种协调平衡也是动态的,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然后,又走向不平衡,再走向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促使事物向前发展。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层次上实现和促进动态平衡协调发展,就必须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不平衡来看待平衡,不能把协调直接等同于平衡。不平衡的存在是平衡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1]因此,不包含非平衡在内的平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协调发展就是包含不平衡在内的平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平衡来看待不平衡,借口不平衡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平衡,进而否认协调。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平衡了又不平衡,必须注意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不能随意扩张。一旦条件具备,就必须及时跟进,力求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虽然允许在短时期某一方面问题可重点把握、适度超前,但这种重点把握和适度超前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的条件而过度超前。一旦某个方面出现过度超前发展的情况,引起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必然最终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始终注意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只有保持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才能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跃迁。
三、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高校美术教育文化底蕴研究
【摘要】文章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从认识论之维探寻文化发生,从本体论之维探寻文化特质,从实践论之维探寻文化践行,进而解析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样态中探求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谱系、明晰文化特质,使符合时代潮流、中国立场、教育需要和学生发展要求的文化资源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发挥各种文化的效力,最终实现“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的教育期盼。
【关键词】认识论;本体论;实践论;美术教育;文化底蕴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着诸多价值选择,多种文化元素介入美术教育,其在丰富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与表达形式、扩展文化边界与国际视野的同时,也为高校美术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因此,人们需要戍守高校美术教育文化选择的边界,感知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底蕴,进而增强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自信与精神自觉。
一、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它既是时间意义上的新阶段,也是空间意义上的新样态,更是精神意义上的新追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时间是一种在场的存在。”这种“在场”的社会存在决定着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质,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这种“存在”。基于此,高校美术教育在新时代的现实环境中,应在新的时空方位体认自身的文化实质,观测其所具和应具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内涵。(一)从认识论之维探寻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发生。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旨在通过美术知识教育与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认识论之维探寻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性,应先明确高校美术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其内在应具备“化人”“树人”“育人”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理论形态文化和实践形态文化的介入和参与。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文化内涵的理论形态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微观上通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教化学生、宏观上通过学科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滋养学生。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文化内涵的实践形态意为以造型能力训练为主题的美术实践活动,造型能力的训练过程就是学生将内心中的文化精神外化于行的过程。从外部环境来看,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途径不断拓展、载体不断创新,外在物质发展将促进内在精神充盈,势必将顺应时代潮流,更加注重文化性,实现“技艺”向“文化”、“扁平”向“立体”、“他律”向“自律”、“千城一面”向“百家争鸣”的时代转型。(二)从本体论之维探寻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特质。高校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相较于高校的其他学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文化性,即“以对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1]。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就是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其他能力及习惯。”[2]据此,艺术隶属于文化,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从本体之维探赜理应具有文化的属性。从新时代高等美术教育的现实语境窥视其内在的文化性,体现为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人文取向,即以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为目标;教育内容的文化取向,即以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内容呈现;教育使命的价值取向,即美术教育作为文化教育肩负着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崇高使命。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特质从本体论视角可归纳为目标的主体性、内容的多样性、使命的崇高性,在文化逻辑中展现着“以文化人”“百花齐放”“文化自信”之势。(三)从实践论之维探寻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践行。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实践探索。从文化实践的初衷来看,一是丰富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蕴含,需要提升文化张力。二是抵抗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工具化和功利化演变,需要注入文化力量。三是廓清理论迷雾、催生新的理论,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需要文化实践。从文化实践的过程来看,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更加注重文化实践品质的提升,多以“文化浸染—实践养成—国际交流”三维并举的教育形式展开。一是通过文化浸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革命文化传统的启迪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二是通过实践养成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主要体现在艺术实践课程的锤炼、校企合作平台的体验以及前沿艺术文化的考察。三是通过国际艺术文化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主要体现在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多元文化的机会。从文化实践的产物来看,学生思维能力、创作能力与造型能力的高低是评价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而学生创作的文化产品直接反映其思维能力、创作能力与造型能力。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产出的文化产品日趋多元,从传统的绘画、设计、雕塑等艺术样态到当代的跨界艺术、先锋艺术和观念艺术,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在文化产品导出的过程中,必须兼顾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因形式多样而忽视文化内涵、不因边界拓展而忽视学科立场、不因艺术特质而忽视教育使命。
二、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文化源泉
演员的文化底蕴对表演的重要性
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一个人内在涵养的外在体现往往就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修养并不是一种表面功夫,而是内在的不自觉的外露。一个人如果败絮其中,即使金玉其外也无法掩盖他的浅薄。一个演员的文化修养,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身上就可清楚地看到。演戏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技能技巧,更需要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修养,一个修养浅薄的演员很难诠释一个内心经历复杂人物,一个文化欠缺的演员甚至可能因为读不透剧本而无法理解人物,更谈不上创造了。如果没有了对于艺术的鉴赏力和辨别力,那么表演水平就会停留在平庸甚至成为扭曲。因此提升内涵和文化修养是我们演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演员的文化修养,除了体现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上,还体现在演员对台词的理解上,演员只有拥有过硬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加深入的挖掘剧本、分析剧本,研究剧中角色身份背景,性格特征,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感受和情绪变化,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的去创造角色。无论是角色性格特征的把握,台词中潜台词的挖掘,还是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和研究,都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自身修养,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就从注意阅读它的台词开始吧……主要的是它的字句的中心包含着剧本和角色的精神实质。用智慧好好地,深入地去加以思考吧。”这种智慧来源于演员修养的深度,一个富于内容的词,是很有分量且被缓慢地说出来的,是因为演员大量的内在情感,思想,视象,总之是在内心创造了全部潜台词后才表现出来的,“空洞的词儿好像筛豌豆那样迅速地往外撒,而内容充实的词儿却像装满水银的球那样缓慢地转动”。[1]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来相互交流,传递思想,表达情感……语言在表演创作中的位置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语言是表演艺术创造最有利,最得力,最便利的信息产生和传达的手段与工具之一,因此演员创造人物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运用演艺语言技巧,将剧作笔下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真实,鲜明,丰富,生动地一并释放和传达出来。同时要认识到语言艺术的内在实质,那些最美妙的语言,就是在学习和工作,研究自己的创作中体会得来的。只有如此表演才会成功,而不会是昙花一现。演员在艺术创作中的主体意识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文化修养有着密切联系。演员作为一个二度创作者,要受到文学剧本、导演构思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制约可以剥夺演员在创作上的主体意识。归根结底,演员才是在舞台上、银屏上活跃着的人物形象的创作者。一个演员是否能够真正成为自己所创造的人物形象的作者,那就要看演员的文化修养能否给自己所创造的角色以充分的依据,特别是在思想上能否对所创造的人物角色有独特的解释及构思。演员在剧本与导演思想的制约下,不应成为导演的傀儡和剧作者的传声筒,而应该是这个集体创作过程当中的一个参与者。有着丰富生活素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演员对于剧本与人物会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剖析,可以丰富与充实剧本的创作和导演的构思,完善而优秀的剧作与拍摄又能够更加突显人物色彩,并透过人物展现出演员自身的素质能力。
提高文化修养的途径
专业技能包括了表演理论水平及专业基础技巧,首先演员需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注重表演理论学习,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发展表演艺术。而对于专业基础技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此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演员形体和发声训练的方法,并称之为“培养演员业务技巧的体系”。他说“没有一种艺术是不需要技术的,技术的完美是没有最后尺度的。”[2]他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大部分是谈语言和形体训练,谈节奏、控制等表演技术的。作为演员应重视表演理论与实践的积累,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演员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诸如应变力、观察力、辨别力等基础素质。一个演员,首先要有操纵自己的能力,达到声音可塑、身体协调,其次,还须具备稳定而又积极的注意力,灵敏细腻的适应性等专业技能素质……除了这些一般性要求外,演员还需要具备观察和感悟人生的能力、情绪记忆和动作想象力。[3]每个人的基本素质可能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先天的因素,当然各方面素质可以通过后天有目的地实践来逐步提高,比如说反应能力低,那么可以有意识的选择需要灵活反应的事情来进行训练,一方面体验了生活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自身的反应能力。斯琴高娃从影30年来,不断挑战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或忍辱负重,或心狠手辣,或威严,或高傲,这些角色被她演绎得丝丝入扣,以至于这些强势的女中豪杰形象渐渐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斯琴高娃。而这也正基于斯琴高娃高深的表演技能,深厚的文化修养所造就的高超的人物创作能力。在专业基础素质方面,演员还应该特别注意肢体表现力的培养。正如美国戏剧家乔治•贝克所说:“动作是激起观众感情的最迅速的手段”,[4]演员可通过提高肢体表现力,来达到动作准确、丰富、自然,从而在舞台上动作到位,活动有机。一个演员是否具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也能体现演员的文化修养。世界观的正确与否,常常会导致一个人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与评价的正确与否;导致对艺术形象的解释与评价的正确与否。因此,演员都应该学习一点哲学,特别是应该认认真真地学习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容易的事,除了要具有一定的表演技能技巧,还要具有—定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分析理解能力。文化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有了文化基础,才能读书看报,我们阅读的书越多,眼界就越开阔,分析理解能力也相应提高。[5]要想提高演员创作角色的能力那便需要全面学习各类知识,演员应当注重对其他门类艺术有所研习和借鉴,包括对人文风情的研究、历史知识的研习等。于是之老师在讲自己演剧生活时说到:对演员来说技巧是第二性,而修养是第一性。这里所指的修养,包括理论修养和艺术修养两方面,他认为演员的技术就在于认识生活,演员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助于对剧本、角色、生活的理解,还可以从相近艺术中借鉴到体现生活的技巧和规律。演员应当培养自己阅读的兴趣,定量的读一些有用的书籍,增强自身对文学文字的理解,从书籍中自省,发现自身优缺点,使自己扬长补短。同时还可以去读一些散文,那里面的优美句子和词语会对演员今后在人物情感等方面有帮助。大量阅读后,思维和感官会更为灵敏。演员还应多阅读各种经典文学作品,聆听一些高雅的音乐,欣赏高雅的绘画艺术等等,从各个角度去增强自身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对人生较深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研究角色和表现人物;才能更清楚地体现出表演艺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演员的魅力,实现独特的艺术个性。于是之先生说过:“学语言学能使人耳朵敏锐,容易抓住别人说话的特点;学绘画能培养人的观察能力,通过人的外形特征窥见内心活动;学文学则更是提高演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似可称“儒伶”。老一代的有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等,中年的有李保田、陈道明、唐国强等,青年演员里有黄磊等。时下青年演员无心读书,儒雅演员越来越少,此势头应及时改正,因为如果没有文化积淀,顶多也就能成为一名演员,而成不了表演艺术家。经验是指源于感官知觉的观念和源于反思的观念。经验能左右演员的观念,所以演员文化修养的高低与经验的多寡也大有关系。演员在表演生涯中会饰演到不同类型角色,而每经历一段人物创造的过程,对于演员来说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演员应该珍惜对待每一次角色的创造,在表演前认真分析挖掘人物思想、性格,在表演时仔细感受时代环境、人物关系,在表演后勤于总结心得体会、积累经验。演员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不仅了解了不同类型角色的生活特征及人物内心思想,而且学习到了角色所处时代环境的知识,增加了演员的知识面。修养还体现在演员的生活阅历上,如果演员对生活中的事物未曾思考过,对扮演的人物在生活中都不曾观察过,那么他的表演容易流于简单和表面,缺乏感染力。而现在很多演员的表演越来越流于表面化,越来越缺乏深度,缺乏感受,流于形式的挤眉弄眼,装模做样,这样的表演是无法打动观众的。表演是研究人、表现人的艺术,而人又是最复杂的。作为演员,不仅需要有广博的学识和对历史、文学、各门类艺术、心理学、社会学有所了解,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观察和体验生活,揣摩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各种生活素材来充实完善自我,才能深入地研究人和表现人。演员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增加人生阅历,体验人生中不同的角色,尝试社会中不一样的生活,并且注意观察生活,因为影视戏剧来源于生活,多体验生活中的人情百态就能体会到人物内心,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让自己掌握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气质的人的生活习性及思想特点,最终达到拓展自身的思想和技能。一位优秀的演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精神。演员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知识与能力,这也就要求演员要具备不畏艰难,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勇于开拓的精神,要热爱艺术,必须将一切磨难看成是一种通往艺术圣殿的石阶,一种提炼艺术的不可多得的生活素材,无论演员遇到多具有挑战性的角色,都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只有具备坚韧向上思想精神的演员才能保持不断进取,促进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文化修养。
人们常说“演戏演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和修养”,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而成为一个好演员的重要因素便是必须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首先是职业道德品质,一个好演员要重视案头分析,案头分析是演员创造角色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重要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与编导以及其他演员有效地合作,按时完成案头工作计划和任务,自觉进行案头分析是每个演员有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另外,对于演员来说高度重视自身道德品质是至关重要的。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曾经说过:“戏比天大”,一个德行不好的人,是塑造不出好的艺术形象的,常先生从一个旧社会的“戏子”成长为新中国的人民艺术家和一代豫剧宗师,这与他一生热爱祖国人民、勇于开拓进取、弘扬高尚品德、保持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常先生的崇高艺德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精神让其成为了一代名家。对于如何做演员,于是之先生是这样说的:“演员在台上一站,你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艺术水平以及对角色的创造程度,什么也掩盖不住……因此,热爱生活、爱憎分明这一条很重要。演员必须至少是一个好人:忠诚老实,敢爱敢恨,不大爱掩饰自己,我不是说随便去骂街,我是说他的心应该是透明的,他的感情是可以点火就着的———指正确的感情,不是那邪火。对生活玩世不恭、漠不关心,就不大能够演好戏。”于先生所言。词浅意深,真实表达出了做演员的道德标准。“文如其人,戏如其人”,只有品德高尚的演员才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牢记表演的目的与意义,使表演传达出其所应当传递给人们的积极健康的信息,只有这样演员才能被观众接受和喜爱,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戏路宽广、德艺双馨的优秀演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底蕴的深浅对演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影片能不能被大家记住,就是要看其是否有深度,是否将这个深度以最好的方式表现出来为大众所理解。作为一个电影人,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汲取养料来充实自己,用更好的、更精彩的表演来回馈大众,不仅娱乐还要寓教,要给大众一个正确而积极的指向。只有这样,我们的表演才真正的拥有传播的意义,我们的表演事业才会越来越强盛。
本文作者:宋红玲张璇工作单位: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