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0 23:21: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役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役权设定契约书

立契约书人xxx(以下简称甲方)xxx(以下简称乙方),兹为签订地役权设定契约书,经当事人协议,订立条款如下:

第一条供役地所有人甲方,对于地役权人乙方所有的xx市xx号的土地,为便于通行,将其所有下记土地设定地役权给乙方。

宅地面积x平方米。

第二条前顷土地拥有地役权部分如下:

土地东部xx地号的边界线起,往西xx平方米,从乙方所有的土地边界线起向南方公路30米,面积20平方米,附图表于后。

第三条甲方对于前项土地的部分,以其费用,每年修复一次,以便通行。

查看全文

中国地役权法律机制探索

本文作者:林娟工作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地役权制度。但由于地役权制度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我们有必要对地役权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地役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一)地役权的法律概念

《物权法》第156条第一款规定:“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因此,地役权的产生必须有两个不同权属的土地存在。

(二)地役权的法律特征

查看全文

地役权的适用范围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国内学者将地役权适用范围界定为不动产利用之调和。但笔者在对罗马法以及各国立法实证考察的基础上认为,地役权适用范围绝不仅限于此,而可依当事人的目的调整各种物之利用形式,并提出若干实例。

关键词:地役权;适用范围;权利结构;物权法定

地役权是一种古老的他物权形式,为各国物权法所承认。依目前国内通说,地役权是指为了增加自己土地的利益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供他人土地使用的土地为供役地,享有地役权的土地为需役地,其与相邻关系制度适用范围相当,均为“调和

相邻不动产权利用所生的制度“,只是法律调整的方法不一,一为意定,一为法定。〔1〕新近公布的民法典大纲(草案)也将地役权适用范围定位在因不动产利用而生的通行、取水、通风、采光、眺望等问题。〔2〕

然而,参照罗马法以及各国立法例,笔者认为将地役权适用范围限定在“因不动产利用所生关系”,过于狭隘,没有真切地把握地役权内涵并认识到其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这里,笔者不揣粗陋,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以冀能够引起法学界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地役权可适用于各种物之利用情形,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查看全文

用材林地役权制度设计综述

用材林以以生产木材为主要日的的森林,它种类多,数量大,分布普遍,材质好,用途J,是森林中的主要林种之~。可分为一般用材林和专用用材林两种。前者指培育大径通用材种(主要是锯材)为主的森林;后者指专门培育某一材种的用材丰木,包括坑木林、纤维造纸林、胶合板材林等。培育用材林总的目标足速生、丰产和优质。用材林除了具有经济上的功能以外,还有涵养水源、固碳、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功能。因此,森林生态建设巾,不能只关注生态林建设,用材林生态建设不可或缺。而用材林保护地役权正是实现用材林生态建设的合适的法律制度。

一、用材林保护地役权的含义

林地地役权就是对传统地役权进行变通来保护环境的一种手段。“用材林保护地役权”是在用材林上设置的一种保护地役权。设定保护地役权后,采伐木材及其它森林产品要永久地受相关保护价值的限制。用材林保护地役权可以满足林地权利人的特定需要,也可以保护财产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还可以阻止破坏森林的管理行为,实施可持续林业,改善森林条件,实现景观保护,维持本地森林广:品经济。

二、用材林保护地役权的资金来源

(一)国家资金

国家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保护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用材林林地。美国的“森林遗产计划”就是一种联邦与州政府或其它主体合作来保护森林环境的方案。通过该森丰小遗产计划联邦会支付高达用材林保护地役权项目费用的75%。美国的这一举措值得借鉴。国家对保护公众利益负有主要责任,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取得私人林地权利上的部分利益(例如保护地役权)。我国目前已经设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但是该基金只能用于生态公益林的管护,难以体现林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可以说,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无法确立对森林资源保育的激励机制。用材林在森林资源巾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能通过保护该部分用材林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那么将会产生更大的生态效益。为此,建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应扩大适用到材林,通过用材林保护地役权的形式投入资金,限制川材林的管理行为,从而实现特定的保护目的。国家可以在该厢材林上设置“管理‘划”以引导用材林的管理行为,使其遵循可持续林业原则。

查看全文

浅析环境地役权制度建设

摘要:自我国《物权法》颁布以来,地役权制度主要运用于眺望、采光、通风、日照等方面。伴随着环境方面的问题突出,环境地役权制度开始被运用到环境保护当中,这也是新时代地役权制度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性方面。如何构建起我国环境地役权制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地役权制度这一本质出发,分析讨论环境地役权的实质,分析我国近年来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借鉴国外环境地役权制度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环境地役权制度建设的构想。

关键词:地役权;环境地役权;实践问题;制度构想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其目的。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方面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在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到达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纵观当今世界,空气污染、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若要追溯其根源,可以说环境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不合宜的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在通常情况下,人类往往会为了自身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去忽视社会或者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来看,完全放弃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是不现实的;完全舍弃环境、只顾经济发展是不理智的。唯有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兼顾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既保证人类正常的生存发展需要,又保证环境的协调稳定,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项世纪难题。当我们认真反思解决方法时,不难发现物权法专注于解决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利用问题,二环境法则着力解决自然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传统的法律规制手段在解决经济与生态的平衡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急需创造或者改造出一门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的法律制度。面对这样的难题,源于美国的环境地役权制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应当说,结合生态环境的需要,在传统的地役权上施加改造与变化,从而实现物权的生态化,这对解决我国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建立在对于传统地役权的概念、特征的分析上,推出环境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其次,在环境地役权的概念、特征为基础上就其在我国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如何,就问题探寻美国为首的国外环境地役权制度,以此为启示,寻找具体的解决办法。最后,就环境地役权的制度方面的设计提出适当的建议。

二、环境地役权概述

(一)地役权概念解析及其特征。作为最古老的他物权制度,地役权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虽然古老却也能够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近代以来,地役权得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继承与发展。[1]从民法的学理来讲,通常地役权是指土地上的权利人,为自己使用土地的便利和自身不动产价值的提高,利用他人的土地的一种权利。关于地役权的具体客体,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规定。例如台湾地区的民法就规定:“地役权者,谓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之权。”这是将地役权的客体限于土地。《法国民法典》第637条规定:“役权是指为供他人动产的适用或便利而对一个不动产所加的负担。”这是将地役权的客体认为是不动产。因为我国在原则上坚持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与该土地上房屋所有权的主体必须要一致,所以在我国《物权法》的156条就规定了:“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的效益。”[2]基于此,地役权的概念可以高度概括为:不动产使用人为提高不动产的效益而使在他人不动产上的设立的用益物权。地役权属于用益物权,在具有用益物权的同时,也具有着一些自己的特征。第一、地役权的权利主体具有广泛性。地役权的权利主体既可以是不动产的所有权人,也可以是不动产的使用权人。第二、地役权的权利具有从属性。[3]地役权必须要依附在他人所有或使用的不动产,在原则上不得与之相分离。第三、地役权具有不可分性。[4]地役权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该权利不可分割,其获取、变更以及消灭应该是其的全部。(二)环境地役权概念解析及其特征。环境地役权是将地役权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种新型的法律概念,这是一种在环境问题凸显的时代的、对于传统地役权的拓展与升华。作为一种用益物权,传统意义上的地役权是为自己不动产效益而利用他人不动产的一种权利。[5]由此类推,环境地役权是指国家、集体、公益组织、企业为了某种环境保护和生态利益而与土地的实际权利人签署地役权合同,在限制其土地利用权、要求其积极作为并且发挥土地生态效益的同时,给予其一定的补偿的一种特殊的地役权。环境地役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地役权,但在某些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第一、环境地役权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其主体可以根据具体生态环境的需要,由当事人双方自由约定地役权的内容,在做到既能够利用环境地役权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价值,以致物尽其所用、地尽其所利、人尽其所需。第二、环境地役权具有稳定性。环境地役权具有物权的特质,即物权地稳定性。环境地役权为环境权的实现提供了物权法的保护途径,在某些方面优于环境侵权制度对于环境的保护效果。

查看全文

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立法建议

自然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整体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如何利用产权制度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尚须进一步的探索。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中引入地役权,是一种保护创新。

海外:地役权功能不断扩展,并开始用于保护自然资源

地役权源于罗马法。起初,地役权仅用于调整私人之间土地利用的关系[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地役权的主体、客体和功能不断扩展,越来越多地服务于公共利益。如德国的限制竞争地役权、法国的行政地役权、意大利的强制地役权、俄罗斯的公共地役权、美国的自然保护地役权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自然保护地役权制度是值得借鉴的,其应用领域更广泛,包括了农地、森林、湿地、流域和水资源、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景观等方面。美国还专门出台了《统一保护地役权法》。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是指基于自然资源保护目的,国家、地方政府、公益性组织或私人主体(保护地役权人)与自然资源权利人(供役地人)签订合同,支付一定费用或采用其他税收减免等措施,取得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永久性或一定时期内限制自然资源权利人的一些权利,从而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开放空间。如农地保护地役权,是将土地开发权利从中分离出来,农地保护地役权被转让后,土地所有者仍保留耕种、出售、遗赠以及转让等全部权利,但土地所有者不能在土地上建造任何建筑物和进行非农性土地开发。

我国保护地役权的实践探索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地役权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主要是地役权被限制在土地权利范围内,并且只能为了私人利益约定地役权,没有为了公共利益的法定地役权。这种立法状况明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不适合我们将土地与建筑物区分为两个独立交易物的立法现实;二是不适应我国土地公有制现实,更难以适应深化改革背景下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出现的新需求。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益事业,例如:“川气东送”“南水北调”及高铁建设、国家公园建设等重大工程,若采取以与私人协商而取得地役权的立法模式,将面临极高的谈判成本。此外,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开放空间、农地、林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等的保护,也为不特定利益或公共利益的保护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若采取法定地役权取得方式,允许国家、公益组织或者愿意做公益事业的企业购买这些自然资源的保护地役权,能够更好地实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2]。因立法限制,地方实践中保护地役权更多的是通过协议来实现,法定性和约束力不足。一是四川平武老河沟公益保护地。2012年1月,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与平武县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试点项目。在合作协议框架下,基金会先后与平武县林业局签订国有森林资源委托管理合同,无偿获得了国有林场和周边零星国有林的50年排他性管理权,与平武县高村乡人民政府签订流转合同,通过有偿流转获得高村乡集体林46年的管护权。二是钱江源国家公园地役权改革。2016年6月,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行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在不改变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经济补偿,限制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将其管理权通过决议和合同形式授权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3]。

加快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建设

查看全文

公物二元产权结构研究论文

关键词:行政地役权/财产/公共利益

内容提要:行政地役权起源于传统民法地役权,但又在性质、目的、取得方式、救济途径等方面区别于民法地役权。行政地役权可以通过管制方式设立,但最好通过行政合同模式或捐赠奖励模式设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公物,它都存在行政地役权与私法财产权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一般应由公法物主和私法物主分别行使,且服务于特定公共利益的行政地役权优先于服务于供役人私人利益的私法财产权,并排挤私法财产权。

当笔者在探讨公物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行政主体或社会公众对公物(直接服务于特定公共利益的财产)享有何种权利。这是大陆法系国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经过进一步研究,竟然发现它与理论上鲜有研究的行政地役权或公共地役权是如此相似,那么行政地役权理论对于我们剖析公物上的财产权结构将有什么帮助呢?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一、行政地役权概念的构建

在优士丁尼法中,役权这个词从总体上是指对他人物的最古老的古典权利,包括人役权(servitutespersonarum)和地役权(servitutesrerum)。地役权是一类以不动产为对象的、有限度的享益物权,他们一般表现为一块土地(需役地)的所有主在有限的范围内利用邻居土地(供役地)满足自己的利益的权利。[1]“地役权是为一块被称为需役地的土地而设立的,它几乎被视为该需役地的附属品和它的一种品格。这种权利当然归需役地和所有主所有,权利随需役地所有主的更迭而更迭。”[2]地役权最初产生于罗马农业经济生活的需要,集中体现为通行权和用水权等乡村地役权。后来,为了维护需役地所有主或建筑物所有主的一般生活需求,保障或改善其生活环境,出现了排水役权、加高或限制加高役权、禁止妨碍采光或观望役权、搭梁役权等城市地役权。

在传统民法中,当两个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不动产相邻,一方为自己土地利用的便利,必须使用对方土地时,有相邻权制度和地役权制度可供利用。“然在相邻关系,为法律上当然发生之利用调节,可认为所有权本身之范围,而在地役权,则系超过此法律所规定最小限度之调节,依当事人之意思,为较大之调节,而有由外部从属于所有权之特权性质。”[3]这就是说,相邻权制度乃出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其运用范围有限,所能包容的仅限于传统地役权,基本上可以用法定地役权称之,有学者主张用“邻地权”概念来取代[4]。但是当需要超出相邻权的范围利用他人土地(相互之间的土地并不相邻)时,则应通过合意方式设立地役权以解决利用他人土地的特别需要,这种地役权可称为协定地役权。“地役权的客体范围广泛,权利内容也不确定,为当事人灵活协议、更好地进行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了空间。”[5],弥补了物权法定原则的不足,适应了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许多国家都陆续将地役权予以法定化,如《美国财产法重述(1944)》第450条就规定:

查看全文

益物权的效力论文

内容摘要用益物权的效力是用益物权的基本问题之一,目前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物权效力的一般理论入手,认为物权效力应包括物权效力、排他效力、优先效力、物权请求权效力,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这四种效力在用益物权中的体现,探讨了用益物权效力的特殊性和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用益物权物权效力排他效力优先效力物权请求权效力

一、物权效力概说

物权的效力是法律赋予物权的作用力与保障力,是由物权的内容和性质所决定的,反映着物权的权能和特性,也是物权依法成立后所发生的法律效果。物权是一个复杂的权利系统,不同的物权各有其独特的效力。但由物权的直接支配性这一共同的本质所决定,不同的物权之间又具有某些共同的效力。因此,通常所称物权效力仅指物权的共同效力而言。关于物权的效力,理论上主要有二效力说、三效力说、四效力说等不同的观点。二效力说认为,物权的效力包括物权的优先效力和物上请求权效力;三效力说又有不同的主张,有学者主张包括优先权、追及权和物上请求权,有学者主张包括物权的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物权请求权,还有学者主张包括物权对标的物的支配力、对债权的优先力和对妨害的排除力;四效力说也有不同的主张,有学者主张包括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和物上请求权,也有学者主张包括支配效力、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物权请求权。

我认为,确定物权的效力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应区分物权的内容、性质与物权的效力。物权是以物的直接支配为内容的权利,支配或支配力是物权的内容,从权利特性的角度讲,也是物权区别于债权的质的规定性。因此,支配力应属物权的内容和物权的性质范畴,与物权的效力是两个层面的概念。物权效力应是物权内容或性质的体现并由物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将支配力作为物权的效力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第二,物权的效力应能反映物权的权能和特性。换言之,物权的效力要与债权的效力区分开。物权与债权区分的结果,是使物权效力与债权效力必须区分开。据此要求,要将某一法律效力作为物权的一种独立效力,必须考虑这一效力与债权效力的区分问题。如果其能区别于债权的效力,或者其是物权所独有的效力,则可将其单列为物权的效力之一,反之则否。第三,构造物权的效力体系应选取一个相对较为科学合理的标准。确立这样一种标准的要求应包括逻辑清晰、周延,各单独效力间衔接紧密、重叠最小,并且该种效力体系能最充分地体现物权的作用力与保障力。对物权效力体系的构造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或线索,但我认为其中有两个角度最为重要:一是以物权从产生到消灭的不同阶段为线索,物权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效力。如此标准,使得不同的物权效力前后连贯衔接,逻辑周延清晰,而又不致相互冲突或重叠。二是严格限定不同的物权效力在发生上的条件。物权的所有效力都来自于物权为支配权的根本属性,物权效力的同源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如果对各不同效力的适用条件不作严格限定,而给予过于宽泛的解释,则将导致各不同物权效力之间相互包含、重叠或冲突。

基于以上考虑,一个科学合理的物权效力体系应包括物权的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和物权请求权效力四个方面。首先,物权的支配力乃物权的内容和本质,物权的效力由其决定或派生,与物权效力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因此不应列入物权的效力体系之中。其次,物权的排他效力不能纳入物权的优先效力之中,其理由有二:一是物权的排他效力所要解决的是物权在成立上的冲突问题,即已成立的物权排斥在性质或内容上与其不相容的物权再为成立;而物权的优先效力要解决的是既存数个物权在实现(或行使)上的冲突问题,二者分别发生于物权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分别独立的必要性。二是物权的排他效力侧重的是比较两种以上的物权间性质可否相容,是否为冲突排斥的关系;而物权的优先效力则是在上述范畴之外,对于两种以上物权之间可相容和性质不对立的前提下,分析何者效力强弱的问题,或者在物权与债权之间,如何确定其先后行使顺序问题。再次,物权的追及效力不能包含于物权的优先效力与物权请求权效力之中,其理由有二:一是物权效力应反映物权的本质特性,将追及效力单列为物权的一项独立效力,将更有助于理解物权的本质,更有助于理解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二是物权的优先效力、物权请求权效力与物权的追及效力各自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优先效力适用于数个在性质和内容上相容物权在依法正常实现或者物权与债权发生冲突时,何者效力优先实现的问题;物权请求权适用于物权之圆满状态受到不法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为恢复物之圆满状态而行使的返还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而追及效力与以上二者都不同,追及效力适用于物权在正常实现时,不论物因非法的(如违法转让、被盗)或合法的(如被依法转让与第三人)原因而归于他人之手,物权人都可追及物之所在行使物权。因此,不可将追及效力归于优先效力或物权请求权效力之中。

查看全文

建设局规划管理中的思考

摘要: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经常面临要求日照时间大于国家最低标准的要求,以及保证眺望权等问题,本文根据《物权法》,分析了阳光权与眺望权在物权法定原则下的异同:国家最低标准的日照要求,属于所有权中相邻权的范畴,是规划管理必须满足的法定义务;而高于国家最低标准的日照要求以及眺望权,则属于用益物权中地役权的范畴。规划部门在对规划方案审批时,若没有得到相邻地块的许可,不能轻易满足开发商或城市居民的高标准日照要求以及眺望权要求,否则,规划部门看似提高了规划管理水平,实则已侵犯了相邻地块的法定物权。

关键词:物权法,阳光权,眺望权,相邻权,地役权,城市规划

一、问题的提出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我们对日照问题并不陌生,规划部门在规划方案的审批中也特别注意日照时间问题,一般都是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的要求,对规划方案予以审批。但在规划管理中经常出现利害关系人提出其日照标准应大于2小时(如苏南地区大城市、大寒日)的要求,理由是其房屋现有的日照时间为6、7小时或更高,在相邻地块开发之时,应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日照标准不能降低,或即使降低也不能按国家最低标准予以实施。当其要求规划部门不能满足其高标准的要求是时,有的则提出要对其日照时间的减少予以赔偿,有的甚至提出,因地块的开发影响了其眺望权,造成其房地产的贬值,于是提出索赔甚至上访。

对此类问题,规划部门内部本身也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规划部门只需要严格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予以审批就可以了;但有的提出从规划管理水平提高的角度出发,应当尽可能地提高日照标准;还有的同志认为原有住户的眺望权应当得到补偿;但也有同志认为眺望权没有法律依据,可以不予理睬的观点,等等不同的看法。

笔者认为,对日照权、眺望权产生分歧这一事实,说明我们对日照权与眺望权的基本法律属性还没有分析清楚,下面,本文根据《物权法》,对该问题予以详细分析。

查看全文

传统益物权制度研究论文

[摘要传统民法上的用益物权制度对后世立法的影响颇为深远,本文作者从指导思想的定位、名称选择以及内容设计几方面试图对其进行现代立法的改造,并对现行物权法草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评议。

[地上权农地使用权地役权

用益物权,“系对他人所有物享有以使用收益为内容的他物权。”[1用益物权制度在整个法律制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和所有权制度、担保物权制度一起构成了传统物权制度的三大基石。传统民法上的用益物权制度主要包括地上权、永佃权和役权。传统制度的基本理念和体系构造对后世立法的影响颇为深远。在现在的中国,要在尊重用益物权的平等和独立、以构建财产归属和财产利用并存的二元结构体系为必需的外部环境、尊重传统、体现时代精神和实际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下,构建完备的、合理的并符合中国实际的用益物权制度是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尊重用益物权的平等和独立是建立现代用益物权制度的应有理念

在传统民法中,我们一直生活在所有权高于一切的物权理念下,按照所有权派生其他物权的理论,所有权的地位毫无疑问的高于其他定限物权,所有权被认为是其他物权的母权,其他的物权不仅时间有限、内容优先、效力有限,而且首先是为了所有权的利益而存在。例如在用益物权体系中的地上权,为双方所约定,至于土地所有权而言,这也不过是实现土地收益的一种方式,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地上权人以一定的对价实现土地的权利。这种理解成为构筑所有权和地上权关系的指导思想,不难发现,被认为是他物权中最绝对的地上权,依然是在所有权的光环笼罩之下,从无平等关系之说。同时,之余所有权而言,用益物权更无独立性可言,存在的只是一种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财产所有权并不能容纳和解释当今社会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一切,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具体实现并不一定需要以所有权为前提,那么,所有权就没有理由凌驾于其他物权之上。因此,物权平等和独立的原则,是最基本的物权价值取向,也是将传统用益物权制度加以现代立法改造的逻辑起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