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0 07:36: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方税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共享税调解中央地方税收比例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共享税设置现状;共享税设置必要性;现行分税制下共享税的设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有的国家设置共享税,有的国家不设置、共享税设置过多、地方固定收人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也带有收人分成的痕迹、共享税设置不规范、税负转移问题,会导致地区间税基与税源的争夺、共享税中中央所占比重过大、中央与地方税种的划分应建立在充足税源,税收体系健全的基础之上、共享税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央与地方税收比例的调解、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例为70%左右、中央与地方税种的划分一方面要考虑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度、企业所得税应设置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共享税应实行税基分享制等,具体请详见。
一、共享税设置现状
从国际上来看,有的国家设置共享税,有的国家不设置。目前,采用专享税形式的国家有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德国实行按比例分成的共享税;美国则按照共享税源、分率分征的方式建立独立的中央税与地方税体系。我国在分税制改革中,大体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但目前我国共享税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共享税设置过多。在我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均为共享税,甚至本应属于地方固定收人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也带有收人分成的痕迹。
2、共享税设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应该设置为共享税的税种设置为共享税。如增值税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主要是从兼顾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经济利益出发,但增值税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密切,而税基流动性很大,作为共享税存在税负转移问题,会导致地区间税基与税源的争夺。又如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收人再分配的重要工具,从其税种性质与功能来讲应该划归中央。又如资源税作为共享税也存在着不少弊端。资源税作为共享税不利于国家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环境治理、不利于打破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不利于地区间的公平竞争等。又如证券交易税作为共享税有失公平。证券交易税来自全国,而受益的只有中央与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共享税设置的不规范还表现在共享税的设置不是根据税种的性质、事权与财权相对等的原则,而更多考虑的是中央与地方财力的划分。如按照行业、所有制形式和重要性(是否重点企业)、行政隶属关系等标准设置共享税。
3、共享税中中央所占比重过大。中央共享比例过大削弱了地方可支付财力和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挫伤了地方政府和地税部门的积极性,而且打破了分税制改革中建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平衡格局,不利于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的完善。中央与地方税种的划分应建立在充足税源,税收体系健全的基础之上。我国财政体制的现状是地方税收体系尚不健全,但同时存在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共享税中中央所占比重过大也导致地方预算外资金的扩张。
增值税转型对地方税收影响及对策
一、增值税转型的利弊分析
(一)三种类型增值税功能比较。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税基最大,但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允许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其次。消费型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最终消费,税基最小,且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
(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主要弊端。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机器设备的购置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抑制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积极性,极大阻碍了基础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外,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当期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使一部分税款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分期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成为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造成重复征税,尤其对基础产业影响最大,由此形成了投资大、产出大、抵扣少、税负重的恶性循环。
(三)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调整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助于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次,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助于扭转我国生产型增值税抵扣不足,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的难题,有利于国内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第三,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值税转型的减税效应,有利于企业增加收入,扩大企业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总的来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扩大就业机会,还有益于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增值税转型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消费型增值税将使进项税额的抵扣大幅减少,它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又会如何?下面以实例进行比较:
地方税收保障总体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地方税收保障工作,整顿税收秩序,加强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推进依法治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税收属地征管为核心,以调动镇街发展区域经济及协税护税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推进镇街与税务征收部门在思想、职能、组织体系和财税利益上的一体化,有效解决税收征管力量单一的问题,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工作目标:通过深化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集中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活动,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查找税收管理漏洞,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保障机制,力促税收秩序持续好转。
二、工作内容
(一)实行煤炭税收专业化管理。凡在我市境内从事煤炭采掘、销售的单位和个人,除上级统一管理的大企业之外,必须在我市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等相关登记手续,其煤炭生产、经营税收,均纳入专业化管理范围,统一由市煤炭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管理。
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探析
×华文关于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探析
华文
×华文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表明税收占财政收入中地位的指标。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科学和准确地掌握分析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优化财政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税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于近日对县地税部门自年机构组建以来,地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期从中找出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华文一、华文基本情况
×华文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东北部。全县共有十个乡镇,万人。近十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确立“工业立县、农业富民、科教兴绛、优化环境促发展”的战略,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工业上形成了焦油化工、机械制造、精密铸造、冶炼冶金、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农业上,以建设农业特色县为目标,着力培育以牛鹿为主的畜牧业,以山楂为主的林果业,以中药村为主的种植业三大特色产业。全县以年均的速度增长,××年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元。
华文县地税局成立于年月,××年,随着县域内省级开发区——华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又分设了市地税局直属机构华信分局。按照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华信分局税收收入也一并归入当地财政收入中。因此,本文所说地税收入,指绛县地税局和华信分局的税收收入之和。
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探析
关于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探析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表明税收占财政收入中地位的指标。科学和准确地掌握分析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优化财政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税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于近日对*县地税部门自1994年机构组建以来,地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期从中找出有借鉴意义的启示。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东北部。全县共有十个乡镇,27万人。近十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确立“工业立县、农业富民、科教兴绛、优化环境促发展”的战略,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工业上形成了焦油化工、机械制造、精密铸造、冶炼冶金、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农业上,以建设农业特色县为目标,着力培育以牛鹿为主的畜牧业,以山楂为主的林果业,以中药村为主的种植业三大特色产业。全县GDP以年均%的速度增长,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元。
*县地税局成立于1994年9月,2002年,随着县域内省级开发区——华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又分设了市地税局直属机构华信分局。按照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华信分局税收收入也一并归入当地财政收入中。因此,本文所说地税收入,指绛县地税局和华信分局的税收收入之和。
二、近十年地税税收收入绛县财政收入相比的几个特点
地方税收综治保障指导方案
为了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依法治税环境,真正形成“税收管理社会化,税源监控多元化”的治税环境,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聚合力量,加强征管,全面构建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切实增强全社会依法治税意识,努力实现税收征管方式由注重征收管理向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税,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坚持执法主体地位不动摇,由地税局依法行使税收检查权、定额核定权、行政处罚权、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权;坚持合法获取和利用涉税信息,实行委托代征。
三、工作目标
地方税收保障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地方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方税收保障,是指地方税务机关以及有关机关、单位和个人为保障地方税收及时、足额收缴入库所采取的税收预测、控管、协助、监督以及举报奖励等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决定。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涉及地方税收内容的,应当征求同级地方税务机关的意见,并按规定上报备案。
第四条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无偿提供纳税咨询服务,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滥用职权不征、少征、多征税款或者刁难纳税人。
第五条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举报。地方税务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予以查实,依法处理。
地方税收优化问题研究
一、优化地方税收体系的重大意义
首先,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是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体系的客观需要。国家税收制度体系是国家经济政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其系统的子系统;同理,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也是国家税收体系的两个子系统。必须清醒认识,不管缺少中央税收体系还是缺少地方税收体系,国家税收体系都是不完整的系统。进一步讲,在国家税收制度体系中,如果只重视强化一个子系统,而弱化另一个子系统,必然造成两个子系统都得“病”,一个是“营养过剩”,一个是“营养不良”,不利于国家税收组织政府收入和实施宏观调控职能的充分发挥。
其次,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是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分税制的核心是在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基础上,将政府收入划分为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并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征收管理。按照分税制最基本的要求,中央和地方都应当有基本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就是要有自己固定的税收。这种固定税收应当由若干税种构成,其中包括各自的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
再次,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是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一,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存量的主体和增量的最大生长点。四川省地税机关组织的收入,从1994年的62.97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53.73亿元,年均增长19.54,在地方财力中的占比也由38%上升为目前的50%左右。第二,地方税收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财力状况等都有很大差异,且东部地区在“梯级发展理论”指导下,具有率先发展的优势,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协调,贫富差距悬殊。为贯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很有必要优化地方税收体系,合理界定地方差别税收管理权限,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对高收入者实施有效调控,利用地方税收支持勤劳致富,消除两极分化,促进社会稳定。第三,地方税收是地方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地方税收是地方固定财政收入,随着财税改革的深化和财权与税权的统一,地方政府完全可以运用地方税收调节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如通过开征或停征税种,调高或调低某些税率,增加或减少某些税目,制定某些优惠政策,全面强化税收管理等,一方面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另一方面诱导资源投向“朝阳产业”、大开发地区,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优化地方税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尚存分歧
地方税收分析论文
一、税制改革中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1994年分税制的建立,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明确划分税收收入(也即划分事权),顺应了现代市场经济环境,是我国规范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事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但是,在分税制运行将近10年的实践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在良性改变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并没有完全的重新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还在不同程度上介入商品性生产,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也不清楚。我国宪法虽然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作了大致的规定,但在经济方面的事权和财力划分不明确,上下级政府间事权相互交叉,混淆不清。事权划分具有不确定性,致使财源划分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完善分税制中处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摆在我们面前最关键的难题,就是确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究竟要如何明确划分,进而具体确定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来源,划分好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二)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下,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划分大致如此:中央税包括了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等;地方税包括了地方企业所得税、企业税、个人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遗产赠予税等。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这是分税制改革初期必须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前提下的划分。而且,为了使地方税收保持一定的规模,还把一部分中央税基让渡给地方。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财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这种划分越来越不合理,阻碍着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积极协调发展。比如,个人所得税划归地方,不利于其收入再分配作用发挥;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易导致各级政府对其所属企业进行干预。
(三)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迅速增加,超过了地方财政,这符合分税制的指导思想,但这种从我国原有的财政包干制下地方税收收入多于中央税收收入的状况的转变,使得地方政府一时间难以适应,199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地方财政收支都出现逆差,并依赖于中央“税收返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虽然这正是中央调控能力增强的显示,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1、下一级政府为了争取较多的上级政府财政“补贴”,不时要花费大量精力、时间或其他资源,政府系统内部的“公关工作”增多了。
市委地方税收保障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切实加强全市财源建设,强化地方税收税源监控,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地方税收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地方税收税种多、税源零星分散,征收难度大、成本高,大量的涉税信息掌握在包括经济主管部门在内的第三方手中,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不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量涉税信息,影响了地方税收的征管质效。《条例》的颁布实施,信息共享、部门配合、税收协助等协税护税措施已上升为法律责任,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为地方税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贯彻落实《条例》一年多来,全市地方税收保障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尤其是围绕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培植壮大税源采取了多项措施,在促进财政增收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聚财增收的责任感,立足实际,依法履行职责,主动参与地方税收保障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夯实物质基础,为将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地方税收保障工作必须坚持政府领导
各级政府要按照《条例》规定,根据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经费保障关系,切实保障在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政策宣传等工作方面的经费;要加大《税收征管法》和《条例》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地方税收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依托全市财源建设工作,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地方税收保障职责,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承办机构,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地方税收保障工作,依法履行相关的涉税行政协助义务。各级税务部门要将接收的涉税信息及时纳入征管范围,建立纳税信息反馈制度和税收评价制度,按时向政府报告税收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和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对招商引资项目税收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价,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提高税收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