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0 07:33: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方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方税立法管理改善

【摘要】地方税管理体制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地方税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的一种制度,它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税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在中央与地方间的不同划分厦组合方式形成了地方税管理体制的不同模式。在我国的分税制改革中,地方税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虽然确定了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但税权仍然高度集中于中央,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经济,也不符合分税制对于在中央与地方问合理划分税权的要求。

【关键词】地方税税收立法权税收管理权

一、我国地方税管理体制的现状

1.比较彻底的划分税种办法.主要税种归中央,零星税源归地方

建立中央与地方两大税务体系。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不含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税和赠予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等。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陆地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O%。

查看全文

地方税源监控调研报告

税源监控是税收管理的基础,完善的税源监控体系对提高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税源分布的领域越来越广,税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税源失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地方税源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地方税源监控的具体对策。

一、当前地方税源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源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在税源管理上,存在户籍不清、征管资料不全、数据信息不准的现象。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纳税户还存在重复登记,该注销的不注销等问题。户籍不清,不仅是不登记在册的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单个税种纳税户,而且还存在登记在册的固定纳税户户籍不清的现象。另外,征管资料不全,数据信息不准也是个突出问题。在征管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征管资料残缺不全、数据不准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一是纳税人不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纳税人的职工工资表、房产、土地等涉税资料。二是纳税人在购销商品、货物,以及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所签订的合同、协议书也不按规定报送备案。三是流动税源及代扣代缴单位申报纳税后未按规定设置征收台帐登记备查。四是企业改组改制、重组、合并、分立等事项不按规定报送相关文件和资料,致使大量的涉税信息与税源监控中断、缺失。

(二)税源监控手段比较落后。由于当前地税机关计算机专业人才少,计算机在地税系统未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充分利用,目前使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基础信息资料较为单一,信息准确性、可靠性、利用价值都不高。税源监控方式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以到业户了解情况、电话咨询、纳税人提供的税务登记资料、纳税申报资料以及企业财务报表等有限的静态基础资料,而对最具监控价值的动态资料掌握有限,缺乏全程动态监控机制,给税务机关对辖区内的税源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带来制约。

(三)税源监控能力明显欠缺。一是对纳税人的户籍管理不到位。纳税人数量多、分布广、税收管理员难以一一查证到位,一些规模小的企业和个体户,有不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的,也有不进行纳税申报而成为漏征漏管户的。有资料表明,基层征管单位每年在对纳税业户开展清查时,查出的漏征漏管户占登记户的比例在10—15%左右,税务登记户数与工商部门发照户相比差距甚远。二是税务登记信息不实。有的开业登记的信息本身就是虚假信息,有的是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也不作变更登记,税务部门守株待兔式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办法,只能是被动录入,无从监控。三是对纳税人生产经营、发展变化情况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纳税人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时常发生改组、改制、合并、分立、转让、转租、承包、租赁,特别是小型企业和个体户关停并转,税务部门常因缺乏有效的手段,而无法达到有效的监控,甚至出现有纳税人停业、转业、转让等,既不申报注销登记,也不缴销发票,连人带票出逃,查无下落的状况。

(四)监控方式缺乏动态和全方位。一是税务登记管理只停留在开业登记、填表的形式上,至于登记内容的真实性没有及时去审核、调查,税务登记的信息资料与实施税源监控管理之间处于脱节状态。例如,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税务登记业务并领取税务登记证后,往往不知道自己是属哪一位税收管理员管理,部分纳税人因为不明白该履行的具体税收义务又不知向谁咨询,造成拖欠申报。二是纳税申报侧重于对按时申报的管理,而对于申报质量的管理在深度和广度上离税源监控的要求还相差较远,导致纳税申报准确率不高。三是对纳税人的评估不及时、不全面。目前由于税务机关力量及技术的制约,难以对全部纳税人的财务资料进行准确地收集和分析,而纳税评估的财务资料均由纳税人自己提供,其准确性难以考证。四是“以票控税”机制不完善,在发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漏洞。由于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大多是一般群众,人们并无事事索取发票的习惯,而餐饮行业经营户大多无帐可查,普遍存在不开票和“大头小尾”的现象,从而造成税务部门对该类纳税人营业额难以确定,给计税和征税带来困难。

查看全文

地方税务局规则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履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赋予浙江省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省局)的职责,使省局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能,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工作规则》,结合省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省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决定、指示,坚持依法治税和以德治队,以信息化为依托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努力保持地税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三、省局领导成员(以下简称省局领导)要依法履行职责,保证政令畅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讲求效率;服从命令,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省局机关各处级单位(以下简称局内各单位)要认真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权。要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精简会议、公文,减少检查、评比,健全工作制度,简化办事程序。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加强政务公开,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省局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省局领导职责

查看全文

共享税调解中央地方税收比例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共享税设置现状;共享税设置必要性;现行分税制下共享税的设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有的国家设置共享税,有的国家不设置、共享税设置过多、地方固定收人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也带有收人分成的痕迹、共享税设置不规范、税负转移问题,会导致地区间税基与税源的争夺、共享税中中央所占比重过大、中央与地方税种的划分应建立在充足税源,税收体系健全的基础之上、共享税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央与地方税收比例的调解、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例为70%左右、中央与地方税种的划分一方面要考虑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度、企业所得税应设置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共享税应实行税基分享制等,具体请详见。

一、共享税设置现状

从国际上来看,有的国家设置共享税,有的国家不设置。目前,采用专享税形式的国家有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德国实行按比例分成的共享税;美国则按照共享税源、分率分征的方式建立独立的中央税与地方税体系。我国在分税制改革中,大体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但目前我国共享税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共享税设置过多。在我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均为共享税,甚至本应属于地方固定收人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也带有收人分成的痕迹。

2、共享税设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应该设置为共享税的税种设置为共享税。如增值税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主要是从兼顾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经济利益出发,但增值税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密切,而税基流动性很大,作为共享税存在税负转移问题,会导致地区间税基与税源的争夺。又如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收人再分配的重要工具,从其税种性质与功能来讲应该划归中央。又如资源税作为共享税也存在着不少弊端。资源税作为共享税不利于国家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环境治理、不利于打破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不利于地区间的公平竞争等。又如证券交易税作为共享税有失公平。证券交易税来自全国,而受益的只有中央与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共享税设置的不规范还表现在共享税的设置不是根据税种的性质、事权与财权相对等的原则,而更多考虑的是中央与地方财力的划分。如按照行业、所有制形式和重要性(是否重点企业)、行政隶属关系等标准设置共享税。

3、共享税中中央所占比重过大。中央共享比例过大削弱了地方可支付财力和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挫伤了地方政府和地税部门的积极性,而且打破了分税制改革中建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平衡格局,不利于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的完善。中央与地方税种的划分应建立在充足税源,税收体系健全的基础之上。我国财政体制的现状是地方税收体系尚不健全,但同时存在大量的预算外资金,共享税中中央所占比重过大也导致地方预算外资金的扩张。

查看全文

增值税转型对地方税收影响及对策

一、增值税转型的利弊分析

(一)三种类型增值税功能比较。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税基最大,但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收入型允许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其次。消费型允许一次性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基相当于最终消费,税基最小,且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

(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主要弊端。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机器设备的购置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抑制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积极性,极大阻碍了基础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外,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当期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使一部分税款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分期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成为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造成重复征税,尤其对基础产业影响最大,由此形成了投资大、产出大、抵扣少、税负重的恶性循环。

(三)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调整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助于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次,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助于扭转我国生产型增值税抵扣不足,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的难题,有利于国内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第三,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值税转型的减税效应,有利于企业增加收入,扩大企业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总的来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扩大就业机会,还有益于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增值税转型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消费型增值税将使进项税额的抵扣大幅减少,它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又会如何?下面以实例进行比较:

查看全文

地方税税源管理论文

优化税源管理方式的原则应该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职责到位。具体应掌握以下几点:

1.税源管理方式要与税源结构、税种特点相适应。在税源管理上,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税源的不同形态、不同特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税源监控。

2.税源管理方式要与现行征管模式相适应。要以管理为重点,兼顾征收、稽查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税源监控,为征、管、查提供可靠的税源资料和信息。

3.税源管理方式要与现代化、信息化相适应。要提高税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覆盖整个税源分布点和所有纳税户,形成信息联网,实行有效的税源监控。

4.税源管理方式要与地方税务机构设置和征收网点布局相适应。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目前江西省地税系统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城市地税征收单位按征管查三分离的原则设置,农村基层征收单位由原来按行政区划设置改为按经济区域设置,征收单位数量相应减少,但税源管理任务并未减轻。税源管理方式要适应这个变化,既管住户又管住片,既抓住重点又不出现漏管。

在贯彻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税源管理要注意几个结合:

查看全文

地方税收保障总体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地方税收保障工作,整顿税收秩序,加强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推进依法治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税收属地征管为核心,以调动镇街发展区域经济及协税护税的积极性为重点,着力推进镇街与税务征收部门在思想、职能、组织体系和财税利益上的一体化,有效解决税收征管力量单一的问题,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工作目标:通过深化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集中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活动,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查找税收管理漏洞,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保障机制,力促税收秩序持续好转。

二、工作内容

(一)实行煤炭税收专业化管理。凡在我市境内从事煤炭采掘、销售的单位和个人,除上级统一管理的大企业之外,必须在我市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等相关登记手续,其煤炭生产、经营税收,均纳入专业化管理范围,统一由市煤炭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管理。

查看全文

私人建房地方税征管方案

第一条为加强我县私人建房地方税收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号)、《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号)等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私人建房是指本县范围内的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合伙(不含房地产开发企业)出资建设的房屋。

以上出资建房的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及个人合伙各方统称为建房人。

第三条为建房人提供建筑劳务(包括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按日计酬等各种形式)的单位和个人为本办法所规定的建筑业纳税人,依法负有纳税义务。

建房人雇请未办理税务登记或临时税务登记的建筑业纳税人施工,建房人为扣缴义务人,依法负有扣缴税款义务。

第四条建房人存在销售、转让或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行为均应依照本办法缴纳与房地产有关的各项税收。

查看全文

地方税收保障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地方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方税收保障,是指地方税务机关以及有关机关、单位和个人为保障地方税收及时、足额收缴入库所采取的税收预测、控管、协助、监督以及举报奖励等措施的总称。

第三条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决定。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涉及地方税收内容的,应当征求同级地方税务机关的意见,并按规定上报备案。

第四条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无偿提供纳税咨询服务,依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滥用职权不征、少征、多征税款或者刁难纳税人。

第五条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举报。地方税务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予以查实,依法处理。

查看全文

地方税收综治保障指导方案

为了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依法治税环境,真正形成“税收管理社会化,税源监控多元化”的治税环境,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聚合力量,加强征管,全面构建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切实增强全社会依法治税意识,努力实现税收征管方式由注重征收管理向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治税,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坚持执法主体地位不动摇,由地税局依法行使税收检查权、定额核定权、行政处罚权、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权;坚持合法获取和利用涉税信息,实行委托代征。

三、工作目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