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0 06:50: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方环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方环境

地方环境管理问题策略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改善环境状态,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论述造成我国目前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寻实现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查看全文

地方性知识下环境保护论文

一、嘉绒藏区及其林业资源保护状况

1.森林砍伐与林地面积变化情况

主要反映嘉绒藏区生态保护的内容就是当地森林砍伐数量与林地面积变化情况。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当地就有砍伐森林的活动。1949年以后,森工单位进驻当地,森林砍伐数量不断上升,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森林砍伐活动才逐渐趋缓直至停止。在此期间,由于受到各种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当地的宗教文化活动一度受到限制,这对当地的林业资源保护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通过最近几年的保护,野生动植物数量逐渐恢复,甚至还会因为野猪、猴子等动物过多来偷吃庄稼而成为当前一个难题。各种林下资源,如虫草、羌活、大黄等药材的保护也逐渐得以加强。通过对当地森林公安部门T所长的访谈,能够进一步了解到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情况。现在随着狩猎现象的不断减少,野生动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林业资源也得到了很好保护。以前几乎年轻的男人都会去打猎,一个村庄打猎的占到了70-80%,但是,现在几乎没了,我们这几年来只抓到了一起。从镇上开始一直到下面理县这一范围内的杜科河都算作是鱼类保护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当地的鱼类,这主要是当地庙子上的和尚们做的。现在,乱挖药材的情况减少了,很多村庄对药材挖掘都做出了地域上的划分,本村的药山、草山上只允许本村人来挖,其他人过来挖是要交草山费的。这样的话,对当地林业资源和生态保护也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相应的各种草山纠纷、林业纠纷也减少了很多。……总体上来看现在各方面的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比以前都要好一些了。(2014年9月对镇森林公安T所长访谈所得)

3.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查看全文

地方环境立法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西部开发,生态先行;西部开发,环境立法更要先行。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因而西部开发必须重视地方环境立法。各地应在坚持全国法制统一的条件下,根据本地具体生态环境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本地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规定具体的防范与治理措施,从而有效保障西部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西部开发、地方、环境立法

今天,不仅在亚洲,而且可以说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人们谈论中国的西部开发问题。其实,我国的西部开发,并不是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作出的造势、宣传,而是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战略步骤提出来的,是一项一经提出就准备立即付诸实施的战略决策。正是因它是一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自觉决策,所以,它在提出来的短短两年内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同样,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项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各个方面的影响,都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甚至人们的生存命运问题。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决策,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现在,对西部开发这项战略决策的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上,应当属于政策分析的范畴;对于实践来说,则是出于完善这项伟大决策的需要,以求切实把西部开发战略落到实处,使它得到成功的实施。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从环境立法的角度,提出对西部开发问题的思考。我们的观点在于提出地方立法的建议。应当说,当前关于西部开发的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思索和探讨。但是,如果不提出对地方立法的重视,是很难为我国的西部开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保证的。

一、西部开发应走开发与保护并行之路

我国的西部开发,是一个有着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时代课题,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中,西部开发都是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揭开的一页。在20世纪90年代末,或者,在新世纪的曙光即将展现的时候,中国奏起了西部开发的序曲,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它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恰恰是在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谋求新的启动杠杆的时候提出来的.有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中国对于西部的开发就具备了自主的条件;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外商外资才会对中国的西部开发保持信任的态度。但是,对于一项适时的工作,也不能够成为激起盲目热情的理由,特别是对于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长久大计的战略性决策来说,充分的理性和科学的构思是必要的。所以说,在西部开发的问题上,根据西部的现实条件,我们认为,这种开发是包含着双重含义的,那就是“开发”与“保护”的并行,开发中包含着保护。在某种意义上,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的。

我们知道,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两个大区,共有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藏,是西部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占全国的51%;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6%;矿藏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量130种,其中天然气、钾、盐等20多种矿藏储量占全国绝对优势,“西电东送”、“西汽东输”说明西部还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能源。这些资源将成为西部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其中,江河、湖泊水生态平衡失调、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林草植被覆盖率低等问题尤为严重,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不毛之地,不少地方失去生产、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西部特殊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发西部,使西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问题之一。

查看全文

地方党报生态环境新闻报道探索

在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的媒介环境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闻报道进入新时期,把握新闻舆论主动权,积极做好舆论引导与传播工作,是地方党报的重要使命和功能。因此,地方党报不仅要充分发扬党报的新闻报道优势,保持党报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也应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环境新闻报道途径,努力做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传播者、记录者以及探路者。

一、融合专业性与通俗化

《中国环境报社》原社长许正隆认为,环境新闻是环境事件的科学性、多变性与新闻本身特征的完美结合。美国环境新闻记者迈克尔?弗洛姆认为环境新闻是“一种为公众而写的、有目的的、在准确严谨的数据基础上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从两位不同国别的环境新闻资深从业者的表述来看,生态环境新闻报道建立在严谨的科学调查之上,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可以说,专业性是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的立足之本。正是因为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新闻稿件中常常存在专业术语多、理念艰涩等难以通俗化表达的问题。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又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生态环境新闻报道既要专业、科学,又要通俗、易懂。那么,如何融合专业性和通俗化,是对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新闻记者的考验和挑战。不可否认,如今在大部分地方媒体,生态环境跑线记者一般不是环境专业出身,面对艰涩难懂的环境专业术语、理念,难以对其作口语化的解释。对于非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来说,专业术语过多的新闻稿件可读性很差,难以理解,从而削弱了生态环境理念的传播。同时,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生态环境新闻的信息内容与获取渠道更加多元,人人都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多元”不仅对信息接收者产生影响,对信息传播者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通信工具的升级让新闻记者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但互联网信息庞杂、真假难辨。比如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炒剩饭”的现象,千篇一律的转载与效仿使得新闻信息的大量重叠;有的甚至为了博取眼球,对一些问题进行过分夸大或片面化解读等,混淆受众视听,从而给社会和公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因此,生态环境新闻记者必须通过对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把握与精确表达,以严谨且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事实,真实、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政策、知识和数据,记者只能在自己理解、吃透的基础上,翻译成读者看得懂、愿意看的信息,写出通俗易懂、能被广泛传播的报道。

二、平衡“问题意识’’与“建设心态”

目前,党报媒体中,正面、中性的环境报道依然占绝大多数,报道内容主要以政府工作、政策解读和成果展示为主。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呈现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做法、成功经验是其功能和使命。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由政府部门主导、媒体响应的采访也占到了大多数。尽管这种形式可以让公众从权威渠道更清晰的了解政府决策、部署,也能够使环境新闻报道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用。但是一些环境报道依然存在“资料化”倾向。这种被动的采访模式,也会让记者缺乏主动性和深入思考,习惯于在采访过程中跟随领导听汇报、视察工作,直接将相关部门准备好的资料作为采访素材,从而以偏概全,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地、当时的环境问题。目前,各生态环境部门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与电视台合作拍摄专题片,与报纸合作开设专栏,专门针对环境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曝光、追踪、整改报道。公开报道的姿态积极主动,但却存在只谈成绩、淡化问题的趋势,将问题整改行为报道为成绩作为,党报舆论监督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因此,记者在生态环境报道中要带着“问题意识”。看事情带着“问题意识”并不是所谓的“找茬”,只观其外,不思其里,有些问题只会被掩盖得越来越深,不能及时解决,甚至相关部门都无法意识到问题得严重性和重要性。地方党报要将对生态环境新闻的正面宣传和监督报道结合起来,加强舆论监督。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记者也可以伸长触角,去获取更多来自企业单位、环保组织、环保专家或民众的声音,更全面地展现地方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也能对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和地方政府决策有更清醒的认识甚至是指导意义。但光有“问题意识”还不够,还得有“建设心态”。建设心态不仅指提出建设性意见,还包括总结建设性经验。生态环境问题不同于普通问题,异常复杂,与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各方面交织在一起。在破解生态环境相关困境时,往往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阵仗”,其中困难险阻密布、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因此,只要有突破,就是值得总结的经验。笔者曾参与报道湖北省多地探索破解跨界流域治理难题。跨越多个行政区划,一直是河流生态治理的难题。如何克服互相推倭甚至以邻为壑的现象,携手形成流域治理的合力。我们探访了省内多条跨界流域治理情况,解析我省跨流域生态治理的体味与收获,让笔者新闻业务上收获颇丰,稿件本身也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关注。在报道问题的同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才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作为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德守望者的媒体人,更应成为社会成长的一束光源。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现象、找准原因,又怀着“建设心态”去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意见,就不会让自己迷失在“材料海洋”中,而是抓住事情的本质,切中要害,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报道。

三、坚持大格局与小落点

查看全文

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校成为了智慧教育的节点。教学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在线学习的优势,开辟了学生自主学习教育形式——“掌上课堂”,通过视听、观摩、交流、测验的多样化学习,有效解决了传统学习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被动的局面,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教育;融合创新

互联网与教育结合能够提高教育资源优化利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伴随着时展的快速发展,网络移动数据发展讯速普及利用,信息网络与现代教育结合势在必行,将现在教育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现代教育的各领域之中,互联网开发应用于专业示范课程、精品课程等优质资源,采用网络教学、视频直播、微课等形式,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有效的进行查漏补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实现网上教研交流、备课在网上、网上布置和批阅作业、在线辅导等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掌上课堂自主学习、完成作业、讨论协作等活动。随着互联网成果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互联网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广泛应用于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促进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各行各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一、“互联网+”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融合应用

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教育两个方面的有利资源进行完美的融合,将大数据、云平台等强大功能应用于平时的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有力的促进教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最终要以学习者职业发展为核心,接受社会评价。着力点在实现专业与地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对接,人才目标培养与当地行业需求实现对接,培养规格与具体岗位需求对接,积极邀请当地企业参与当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强化专业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要结合企业需求、培养学生能够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新技术新资源的融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特色教育为主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凭借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展,发展“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重点掌握非文本呈现方式的评价手段与环境设计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为环境设计发展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修养,能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的环境设计人才。地方高校结合互联网资源实现智慧教育,突出特色培养创新能力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当今的设计师不但应具有环境专业知识,同时还具有应用互联网科学技术、整合社会人文、艺术理论、传播与管理、经济金融、计算机技术等相应技能和理论知识,必须具有全方位的文化视角,足够的智慧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积蓄,做一个设计市场上真正需要的设计人才。

二、“掌上课堂”将教学工作和互联网深度融合

查看全文

地方环境噪音整顿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点,提拔噪声污染防治和声情况质量治理程度,强化噪声排放源监视治理,实在处理噪声扰民凸起问题,不时改善城乡声情况质量,起劲建立恬静舒适的城乡情况,维护居民身体安康,促进调和社会建立。

二、任务准则

城市和村庄情况噪声污染防治相连系,促进声情况质量具体改善;促进噪声达标排放和削减扰民胶葛相连系,减轻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涯、任务、进修的影响;情况噪声污染防治和声情况质量治理相连系,健全情况噪声治理准则和政策办法;一致监管与部分分工担任相连系,构成情况噪声污染防治分工联动的任务机制。

三、首要目的

到2015年,情况噪声污染防治才能获得进一步增强,工业、交通、修建施工和社会生涯噪声污染排放具体达标,居民噪声污染投诉、信访和胶葛下降;声情况质量治理系统不时完美,城市声情况功用区达标率分明进步,国度情况维护重点城市声情况质量契合国度规范要求,乡村地域声情况进一步改善。

查看全文

地方经济环境与金融策略

2012年,我国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将继续在动荡与萎靡边缘徘徊。欧债危机的持续深化,或将世界经济进一步拖入泥沼,全球经济正在步入低速增长时期。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方式、经济、金融和财政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欧债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加,加之欧、美许多国家面临选举的压力,在政治、经济政策方面难以实施有效的改革与调整,致使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缺失,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黯淡。

从国内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步伐将整体趋缓。外围经济不景气将导致外需进一步萎缩,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汽车、住房、消费低速增长,难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内需弥补外需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制约了未来投资的增长。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呈现长期化趋势。加之全球流动性充裕,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增长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出口增速放缓,对产能释放形成压力。房地产市场将在“限购”“、限贷”以及“整顿市场秩序”的持续压力下继续调整,与房地产关联的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的风险隐患将进一步显现。

2012年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突出的是房地产市场、融资平台潜在风险或将形成风险共振,向相关领域蔓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压力将会增大。随着实体经济面临困难的显现,并开始向金融体系转移风险,将对银行形成三方面压力:企业效益滑坡、偿债能力下降,导致银行信贷风险上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加强金融保障,将带来信贷资产质量趋于下降;行业产能过剩与节能减排刚性约束,致使银行体系面临新的行业性风险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流动性管理压力增大,可能诱发新一轮“存款大战”,监管部门将以遏制违规揽存冲动为重点,强化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增强银行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加大对商业银行业务指引与服务监督的力度。

贯彻调控政策,切实统筹兼顾,规避市场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多重职责与任务,将对商业银行的工作水平做出新的考量。浙江的挑战与机遇《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是1947年12月25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集的中共中央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在中国革命浪潮空前高涨的形势下,为准备夺取全国胜利,中共中央举行会议,分析和总结全国形势,的报告就是对当时形势的一种分析和判断。报告在分析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需要解决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政策问题。考量今年浙江的经济与信贷形势,银行业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同时,努力增加信贷供给,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将成为今年开拓市场的重要任务。这与当年的分析形势颇有相似之处,资金投放与军事运用,都是促进形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资金短缺和监管趋严是融资难的主要原因。2011年前三季度,一方面浙江社会融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2.8%,另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4.2%。现行的银行存贷比的按月考核,使得企业“再贷款”等待周期明显拉长,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不得不借助民间借贷进行资金补缺。浙江以民营经济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特征,决定了经济面临的困难,相比于全国可能会更多样、更突出。一是出口增幅继续下滑带来的困难。由于去年外需疲弱,导致浙江企业出口订单同比减少了20%-30%,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使得企业经营成本上升20%-25%。我省传统出口的美、日、欧等市场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低迷,新兴市场的开拓与维护又面临较多变数,出口增长的拉动能力趋于下降。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成本高企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出口增幅继续下行的概率较大。二是全省投资增速回落带来的困难。随着房地产调控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的持续深化,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建设项目也将面临资金筹措的压力。三是内需增长缺乏持续支持带来的困难。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而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造成的财富缩水、物价上涨,进一步制约居民的实际购买力,短期内实现内需明显增长难度较大。四是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带来的困难。按照国家核定目标,我省“十二五”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以节能指标为例,能源消费年均仅能增长4.7%左右,而去年前三季度平均增长已超过7.4%,来自能源要素的保障压力在进一步增大。

从调研情况来看,企业最为关注银根收紧带来的资金链紧张问题。预计今年浙江地区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程度将会超过2011年。当前,国务院新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企业与银行的信心,避免了银行恐慌式回收贷款可能导致的企业大面积的破产。但是,从中期来看,实施此项政策措施没有增加新的贷款额度,而央行将继续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存贷比考核,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依然较大,融资难将成为今年浙江企业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

查看全文

地方投资经济环境与法律策略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赤道以北,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国土面积约70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3个小岛组成,常住人口约500万,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新加坡资源比较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和生活必需品依赖进口。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也是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一、经济发展概况

新加坡属于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市场,是亚洲“四小龙”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加坡凭借健全的金融体制和着眼长远的发展战略,自身所受冲击较小,但由于其经济总量小,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形势恶化使其1998年经济增长大幅下降。2001年,遭遇世界经济下滑、国际市场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和受美国“9•11”事件影响,新加坡经济出现自独立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刺激经济发展,新加坡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制定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战略规划,由新成立的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讨论经济发展政策——高科技战略、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目的在于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对外经贸活动的空间,同时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积极对外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确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保持GDP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控制通货膨胀、构建富有活力与稳定的知识型产业枢纽、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新加坡投资的经济环境优势

吸引外资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其投资规模不拘,是一个促进商贸,方便创业的国家。新加坡吸引的前十大直接投资来源地分别是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瑞士、挪威、印度、马来西亚、德国和法国。新加坡吸引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酒店餐饮业,约占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87%。全世界7000多家企业已捷足先登,来自中国的企业超过1600家,居中国向东盟国家投资的首位,其中上市的中资或含中资的企业已达100多家,新加坡具备了适合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寻求发展机会的良好环境。

(一)国际化环境良好新加坡是世界上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和29个战略伙伴国家和组织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议,具有相当强的国际商业辐射能力。其中,新加坡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是美国首个与亚洲国家签署的协议,自2004年起,驻新企业在美国拓展业务时更加便利。1985年,中新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为两国的进一步经济合作,特别是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摒除商贸障碍,使货物、服务和劳务的流动都能更畅通无阻,保障驻新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进一步向世界各地拓展。

查看全文

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标准

摘要:立法后评估又被称为“立法回头看”,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法治化表现为:确立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其核心评价标准设定为环境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按照磋商、监督与审查、后评估报告作出的法治程序进行立法后评估活动。立法后评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既包括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解释、修改、补充与废止,又包括改进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行政执法方式以及促进区域环保立法协作的新发展。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环境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

立法后评估又被称为“立法回头看”,指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定并实施一段时间后,由立法机关、执法部门、第三方机构等主体采用社会学方法进行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成本与收益相比较等多种方式,对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实施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衡量与评价,针对其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修缮与完善[1]。从世界范围看,立法后评估制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称之为“日落法”,该条款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活动,包括规章与计划,“日落法”对之设定一个日期,政府制定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行政法律文件到了该日期非经批准不得再次生效,从而迫使政府部门定期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继美国之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相继开展了立法后评估活动,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相继出台了《日落法》或在部门法中规定了‘日落条款’”,从而在客观上确立、实施了立法后评估制度。我国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同样兴起于行政法领域,经历了一个从试点实践到试点立法再到一般立法的过程。2018年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的出台表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逐渐成为一项一般性法律制度,立法后评估对象从地方规章到特定的部门规章再扩充至一般性部门规章与行政法规。2019年9月1日施行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36条正式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法后评估程序。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63条规定了系统性立法后评估制度。至此,立法后评估制度在行政法领域全面铺开,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法律文件。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第72条第二款将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扩充至设区的市。在我国现行的立法体系中虽然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在实践中已铺开,但尚未纳入正式的立法后评估法律体系,立法的空缺绝不意味着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制度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止步,而应以法治化为圭臬促进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二、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以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主体

“不同的立法后评估主体会体现立法后评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同价值取向,并影响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具体评估内容、评估程序以及评估报告”[2]。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定取决于立法后评估制度改进立法工作,考察问题背后的原因,有利于促进立法预期目标的实现。从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客观公正性而言,似乎以无利益相关方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组成的第三方机构作为立法后评估主体较为妥当。但此种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1)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主要涉及具体区域不特定公民的公共利益,立法后评估依赖于该类地方性法规实施状况的宏观考察,第三方机构的立法后评估相对于立法机关、执法部门缺乏权威性、公信力。(2)从立法后评估主体掌握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信息的广度与深度来看,第三方机构难以获得或理解(尤其是立法中的博弈情形),他们掌握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3)立法后评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赖于立法主体对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解释、修改、补充与废止,立法主体缺位的立法后评估制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设区的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多元化立法后评估主体,并不必然排除行政执法部门、第三方机构及公民个人独立开展的设区的市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活动,相反,后者是前者的必要补充。但是“立法后评估需要全面、充分而丰富的知识、信息与经验,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立应当有利于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获取和利用这些散布于各类社会主体之手的知识、信息与经验,以克服自身知识、信息与经验的不足”[3]。为增加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法专家及公民个人应纳入第三方机构,以更好地投入到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中。

查看全文

地方建筑群因素与环境美学分析论文

摘要: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完整的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关键词:乌镇建筑群因素环境

乌镇概况

乌镇位于浙北平原桐乡市,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此处地势平坦,密如珠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荡漾,使乌镇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给人一种雅致而不张扬、清新而不繁琐的自然美感。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一。乌镇格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