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0 06:14: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方财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方财政竞争效率
一、分权体制下财政竞争:一个理论综述
最早在理论上阐述地方财政竞争思想是美国经济学家蒂博特(Tiebout),在《地方支出的纯粹理论》提出了“以足投票”理论。他认为人们愿意在地方政府周围是由于他们想在全国寻找地方财政支出与税收的一种精确组合,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人们之所以在某一区域工作和居住,接受当地政府的管辖,是因为政府服务与税收符合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正如施蒂格勒指出的,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本地居民,同时在一个国家内,不同的人们有权利对不同数量的公共品服务投票选择①。
蒂博特之后,对于财政竞争的研究多从财政支出和税收竞争两线展开。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扑向底层的竞争”理论。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和各地区广泛采取积极财政政策鼓励投资,为了吸引资本的流入,各个地区政府主动减少自己应得的投资收益,这种税收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使得地方服务的产出水平低于有效率的产出水平。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采取的低税率,地方政府需要维持一个低于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的支出水平,特别是在提供那些不能为企业提供直接收益的项目上。奥茨(W.Oates)认为在各个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中,没有谁可以获得好处,最终都会陷入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之中。
高登和威尔森(GordonandWilson,2001)也认为,人员和资源流动或者流出某一地区,不仅仅取决于该地区的低税率,而且要看该地区的公共支出状况和社会福利水平,即便税率相对较高,但如果本地的公共服务更好,也可以吸引人才和资源的流入。他们的研究还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随着人员和资源在地区的流动性的增强,分权制将强化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面的竞争,从而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于财政支出竞争效率问题,公共选择学派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作为地方政府决策主体的官员,分权化导致地方官员作为中央政府的人在财政支出决策中易产生道德风险,企业与地方官员的寻租和腐败行为的结果不是福利最大化而是政府预算最大化。但是税收竞争可以增进福利,限制政府预算消费,因此税收竞争被看成一种有效的,旨在对高税率的内在压力的制约不充分的制度性约束的补充,这种税收竞争促进了税收制度的趋同,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成本。诺贝尔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更是指出税收竞争是“扑向顶层的竞争”,是限制了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且不是以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二、我国地方财政竞争现状及问题
地方财政决算报告材料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省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省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经财政部审核批复的年地方财政决算和省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省和省本级地方财政决算的主要情况
(一)全省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6.7亿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11.5%,比上年决算数增收106.7亿元,增长2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35.2亿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1.1%,比上年决算数增支241.6亿元,增长27%。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数与今年年初向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数相比,收入增加0.2亿元,支出增加1.6亿元。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决算整理期间中央分配的跨区经营企业所得税补交入库;支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国债转贷转为补助应增加支出2亿元,以及州(市)结算整理期间支出调减0.5亿元。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486.7亿元,加上中央补助收入689.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52.9亿元,调入资金36亿元,收入总计1265.1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135.2亿元,上解中央支出6.2亿元,增设预算周转金1.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21.9亿元,比年初报告数增加13亿元。年终滚存结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央财政在年终结算时增加了对我省的补助。
论美国防治地方财政危急
防治地方财政危急的实践——费城个案分析
费城是宾夕法尼亚州最大的都市(美国第五多数市)和工商业中心。1991年,费城初次发作了财政危急,当年当局预算出入缺口为1.54亿美元。同年6月5日,宾夕法尼亚州配合机构依法创建了宾夕法尼亚当局间相助机构PICA(PennsylvaniaIntergovernmentalCooperationAuthority)。
PICA作为州当局的派出机构常驻费都市,它由5位有投票资格和2位没有投票资格的成员组成办理委员会来办理。州长、上议院暂时主席、上议院少数党派向导人、众议院发言人和众议院少数党派向导人各任命一名士员承袭委员会投票职员,每人任期两年。其他两名没有投票资格成员由宾夕法尼亚州配合预算秘书和费都市财政局长组成,他们代表地点的部门来旁听集会。
PICA在调和州当局和地方当局方面发挥侧重要作用,它的职能是向财政陷入危急的地方提供经济救济和举行调和监视,以资助其克服财政危急。就经济救济成果而言,PICA有权发行债券向地方提供补贴或贷款。虽然PICA发行长期债券的权利被废止,但仍生存发行短期债券为地方筹集资金的权利。到现在为止,PICA已为费都市资助了10亿多美元。
PICA还有非常强的调和和监视成果,它可调和地方及其债权人达成终极讨论协议,它可使用某些提倡权利,考核地方财政变乱方面的陈诉,此中包罗对市当局每年的预算陈诉和中长期财政筹划的考核。
据称,未来PICA的作用将重要表现在监视上,即重要是维持财政平衡,进一步把办理改造制度化,并凭据地方战略筹划的要求调解其运行。至于PICA是否涉及学区的财政变乱需由法院裁定。
地方财政决算工作报告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预算法》和《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省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省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经中央财政审核批复的云南省*年地方财政决算和省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省和省本级地方财政决算的主要情况
(一)全省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0亿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8.6%,比上年决算数增收67.3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93.6亿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4.4%,比上年决算数增支127.3亿元,增长16.6%。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数与今年年初向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数相比,收入增加0.4亿元,支出基本持平。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决算整理期间中央分配的跨区经营企业所得税补交入库。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380亿元,加上中央补助收入513.2亿元,国债转贷收入2.4亿元,上年结余收入38.2亿元,调入资金24亿元,收入总计957.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893.6亿元,上解中央支出8.5亿元,增设预算周转金0.4亿元,拨付国债转贷资金2.4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2.9亿元,比年初报告数增加5.2亿元。年终滚存结余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央财政在年终结算时增加了对我省的补助。
试探地方财政困境化解策略
【摘要】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地方财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地方财政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克服种种困难,如何配合国家宏观财政政策,重返经济发展快车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政府职能
一、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我国财政收入在经历了五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8月首现拐点,同年10月更是出现了负增长。2008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3248.6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756.16亿元,同比下降15.5%;地方本级收入2492.53亿元,同比增长10.8%。2009年1月,全国财政收入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964.82亿元,下降28.4%;地方本级收入3166.79亿元,下降2.7%。从数据对比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全国财政收入自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地方财政收入由同比增长10.8%到同比下降2.7%,下降幅度更加明显。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收入一直占据着全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收入来源稳定,中央财政一直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相比之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分散,支出压力过大,有些甚至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虽然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小,但地方财政收入的刚性较强,这不到三个百分点的变动,可能对地方政府的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2009年一季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亿元,同比下降21.6%,三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下降达到了惊人的43.6%。濮阳市的情况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足以向我们展示金融风暴已经对我国的地方财政造成的巨大危害,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的深化。
二、地方财政困境的原因分析
1、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
地方财政重点问题考究
实施分税制财税体制以来,各级财政收支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但是,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收入增长乏力、支出使用低效、资金分配不公、财政体制不顺等方面,应引起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足够重视。
问题之一:财源萎缩,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受宏观经济运行不畅、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目前湖南省地方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原有的财源趋于萎缩,新的财源成长缓慢。从产业结构看,湖南省一产业gdp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o个百分点,二产业gdp所占比重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目前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效益型主导产业群尚未形成,作为省五大支柱行业的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化工、食品加工行业并未起到“支柱”作用,其缴纳的“两税”总额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财政收入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属于“夕阳产业”的卷烟工业的增长。1998年卷烟“两税”占上划中央“两税”的51.75%。剔除卷烟税收后,全省“两税”实际上是负增长。而卷烟税中80%属消费税,是中央财政收入,形不成地方可用财力。同时,由于税收执法约束不严,导致税收“虚增”现象严重。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财政收入上台阶,采取所谓预缴、空转等手段做大“蛋糕”;有的地方无视税法的严肃性,按人口数量、土地面积摊派有关税收;有的地方由于税收征管漏洞很多且手段滞后,存在着大量的征管死角。这些现象造成了新的税负不公,不但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而且造成了财政收入的严重流失。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收入总量小,人均水平低。1995-1998年,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
问题之二:监管不严,财政资金使用低效
近些年来财政分配职能被部门肢解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职能部门凭借其行政权力,在国家税收之外收取各种收费和基金,数额巨大。如1998年,湖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就达147.6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94.2%。这部分资金名义上是国家财政性资金,而实际上归部门所有,政府难以调控,财政无权分配,游离于国家预算之外,既扰乱了国民经济分配秩序,又侵蚀税基,削弱了财政调控职能,同时还增加了企业和人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在进行财政预算资金分配时,财政不得不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一惯做法,将相当一部分数额资金切块给各部门,名义上是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两家共管,实际上是主管部门自主安排使用,造成财力在预算安排之前就已被瓜分得所剩无几。政府在决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方向时,往往被部门意志和利益左右,难以突出政府支出的宏观目标,政府领导疲于充当各种“调解人”角色,致使行政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同时,一些单位违规使用财政资金、铺张浪费甚至贪污挪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上,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和操作尺度,支出预算的随意性强,造成单位之间严重的苦乐不均,为挥霍浪费、损公肥私、重复购置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缺乏跟踪管理和有效监督,钱支出去了是否专款专用很少过问,一些大额专项资金大都没有按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挤占、挪用现象比较严重。归根结底,是由于现行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财政资金比较效益不高,损失浪费严重。
地方财政改革途径研究论文
(一)适当减少地方行政和财政级次;在我国的具体情况下,为了精简行政机构、提高财政效率,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层级。地方政府采取省一县(市)二级制,扭转地区一级行政单位“由虚转实”的趋势,使之重新定位为介于省与县之间的“虚设”的派出机构,或者完全取消地区一级建制。这对于强化中央的宏观调控地位,对于合理配置地方的权力,对于科学地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地方政府财政级次减少之后,今后地方分税制的建设应以县级为重点完善的级次。县级政府在我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自秦始皇率先推行郡县制以来,县级行政区划已历时两干余年,其间其他行政层次多有变更,惟独县级行政区划一直稳定不变。目前尽管国家对县级政府的职责未作统一规定,但从目前我国县级财政支出结构看.其主要职能是承担文教卫生事业等支出,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是由县级财政承担的,这方面的支出一般占全部县级财政支出的40%以上。
此外,农村的大量公共产品,典型的如道路建设、救灾、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由县级财政承担的。因此,地方分税制应以县级为重点完善的级次。基本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县(市)政府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县(市)的财政自主权:二是要坚持事权、财权下放与规范运作相结合,使省与县两级政府在事权、财权等划分上更明确、更规范、更合理。基本原则可采用“受益原则”,即以受益大小为界定的标准。而对于现在的乡镇政府,可将其作为县级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管辖区域小,人口也不多,相对于县级政府而言,具有更多的服务性质和辅助性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因此,乡级财政职能的重点应该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比较简单的管理,在县与乡的职能划分中,尤其应突出乡级政府的服务职能,重点放在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公益和培育法治精神等方面。对于管理职能,尽可能由县级政府直接承担。
(二)优化地方税体系;针对现行税种划分办法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势,并借鉴国外多年形成的有效经验,重新确立税种划分的依据。具体而言,有以下依据:
(1)政府职能。把与地方公益事业、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有密切联系的税种,划归地方政府;
(2)税基流动性。应把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如增值税等划归中央:把那些税基流动性较小的税种,如房产税、土地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牌照税等划归地方。同时,税种划分要考虑征收的难易程度,要便于课征;
(3)财政需要。对于地方财政,虽不要求地方税收与本级财政支出完全挂钩、自求平衡,但地方税种和税收规模也不能过小。否则,如果地方支出大部分依靠中央转移支付解决,那么就可能影响地方税体系的健全,增加资金上解下拨的成本;
地方财政研究论文
关键词:财产税地方财政税收归宿
一、引言
按照受益范围的大小,公共产品可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覆盖整个国家,每个区域的居民都能同等消费,因而代表区域居民利益的地方政府不会自愿提供,只能由代表整个国家居民利益的中央政府提供。相反,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受益仅局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因而其他区域的地方政府不会提供,只能由代表该地区居民利益的地方政府提供。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因而税收收入和税收权限的划分也应当与公共产品的提供相对应。为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征收的税种,其税收收入和税收权限应归属于中央政府;为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而选择在区域范围内征收的税种,其税收收入和税收权限应归属于地方政府。
作为地方支出项目的资金来源,财产税在世界各国地方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①。然而,目前各国学者对财产税是否属于受益税的争论尚未停止,一些学者也在试图寻找能够替代财产税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其他税种(Oates,2001)。财产税税负最终由谁负担?用于何处?能否采用其他收入予以替代?通过研究财产税归宿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有利于明确财产税的经济效应和在地方财政中所应发挥的作用,从而合理制定财产税政策,改善地方财政状况。
从研究方法上看,税收归宿可以分为绝对税收归宿、平衡预算归宿和差别税收归宿。绝对税收归宿考察当其他税和政府支出不变时某种税收的经济影响,是最基本的税收归宿分析方法。平衡预算归宿考察的是税收与政府支出计划相结合所产生的分配效果。也就是既分析税收的归宿,又考虑通过税收取得的政府支出的用途。差别税收归宿考察的是政府预算保持不变时,以一种税替代另一种税的归宿差异。本文从的财产税绝对税收归宿入手,对平衡预算归宿和差别税收归宿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
二、绝对税收归宿:谁负担了财产税
中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地方区别剖析
摘要:从财政支农规模、支农力度、支农结构与支农效率等方面,对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均小于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区域差异;资金使用
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所承受的风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农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我国自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地区间财政支出和服务呈现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差距也以较快的速度拉开,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与力度上,也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与效率上。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整体或某省财政支农状况进行分析,鲜有文献从地方财政的角度对我国区域财政支农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拟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区域差异的形成进行解释,以寻求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增长的财政支农政策路径选择。
一、地方财政支农规模区域差异
财政支农支出也即财政农业支出,从统计口径上讲,财政农业支出通常有大、中、小口径之分。小口径仅仅限于财政用于纯农业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这也是各级财政落实《农业法》的口径。在小口径的基础上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以及农村救济费,就构成了中口径计算的农业财政支出。大口径的财政农业支出即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支出范围,包括了农村教育卫生支出、农村基层政权的转移支付等。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故选择小口径范围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净额及其增长速度来对比分析区域财政支农规模。
(一)各地农业支出总额与增长速度比较
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云南省*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级财税部门严格依法理财治税,狠抓增收节支,扎实推进改革,加强监督管理,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财政预算收支任务。
(一)全省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9.6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29.6亿元,增长8.4%,比*年决算数增加67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99亿元,比*年决算数增长21.4%;非税收入完成80.6亿元,比*年决算数增长21.2%。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93.5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50.9亿元,增长6%,比*年决算数增加127.2亿元,增长17%。财政收支均超额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全省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一般预算支出增长1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