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家庭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0 04:34: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低保家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镇低保家庭生活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最近一个时期,各地猪肉、鸡蛋、蔬菜、食用油等副食品价格上涨较快,给城镇低保家庭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对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妥善安排好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确保其生活水平不降低。为切实做好城镇低保家庭生活保障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就有关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妥善安排城镇低保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多数城镇低保家庭都存在着年老、残疾、多病、体弱、上学等困难,收入普遍较低,主要靠领取低保金生活。购买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占低保家庭的支出比例较高。副食品价格上涨对低保家庭生活影响最大,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低保家庭不敢购买副食品或尽量少购买副食品的现象。对此,各地民政部门应高度重视,要从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认真分析副食品价格上涨对当地低保家庭产生的影响,及早向党委、政府汇报,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低保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因副食品价格上涨而降低。
二、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预案制度。鉴于粮、肉、菜、禽、蛋等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对城镇低保家庭带来的重大影响,各地要尽快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预案制度。当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及时启动应急救助预案,为城镇低保家庭提供应急生活救助。各地民政部门要按照年初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劳动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编制工作,为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提供依据。
三、实施城镇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制度。针对物价有升有降的波动特点,各地可根据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对低保家庭实施动态补贴。即当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达到一定幅度时,对城镇低保家庭实施一次性或者有固定期限的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补贴。当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下降到正常水平后,取消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和补贴期限由各地民政部门商有关部门后,报同级政府确定。
四、适当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各地要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的有关要求,合理确定低保标准。要建立完善城镇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等因素,适时调整低保标准。调整城镇低保标准既要慎重、科学,又要精心测算,避免影响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的就业积极性。同时,各地要继续抓好20**年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有所提高。
低保家庭住房管理意见
规范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规范廉租住房保证对象。要严格依照廉租住房保证方法的有关规定。实行严格的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年度复核制度。对享受廉租住房保证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情况,由区房管局会同民政等相关部门进行年度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确定保证对象的资格、方式和标准。
切实解决乡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为认真做好惠济区住房保证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乡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4号)和《市解决乡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年)郑政办〔〕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区住房保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惠济的要求,把解决乡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继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乡村居民住房保证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乡村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其中:人均月收入低于520元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2平方米的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证范围,其余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保证范围。
(三)主要目标: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规范运作。全面建立包括面向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保证和经济适用住房保证等多层次住房保证体系,使符合保证条件的家庭买得到买得起或租得到租得起合适的住房,逐步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目标。
低保家庭收入核定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依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第二条存在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一并核算家庭收入;虽户籍相同,但不存在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的,应当剔除后再单独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
第三条申请人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获得的货币、实物收入的总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应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城市低保家庭收入评估意见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计算和核定,维护广大城市贫困居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我省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评估核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核定评估的基本原则
(一)按实际收入核定的原则。对城市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的核定,要按照其家庭的实际收入进行计算,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功能真正得到发挥。
(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搞好部门配合,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做到不错保、不漏保。
(三)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常补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和老、弱、病、残者)的家庭收入可每年审核一次;对“非常补对象”(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的家庭收入可每季或半年审核一次,以达到鼓励就业的目的。
(四)计算家庭收入与核定家庭生活状况相结合的原则。城市低保待遇的条件,不仅要有非农业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还要对家庭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评估。家庭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也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诠释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摘要:通过对孝陵卫社区低保家庭主观活质量的调查表明,该区城市低保家庭总体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表现的比较适中,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性别与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和家庭收入与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关系更显而易见,相关性较强,而婚姻状况与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则稍弱;同时,工作生活、健康生活和家庭生活对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环境生活和社会交往对总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则较弱。
关键词:主观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低保家庭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开始凸现,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保证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国家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定的群体,作为城市居民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或下岗失业、生活困难,或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没有着落,只能依靠政府发放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在基本生活有了制度保障的前提下,他们如何评价自己及家庭的现有生活?影响他们对自己及家庭生活质量评价的因素是什么?这都是本文将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西方学者大都倾向于用反映人们生活态度和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来测量与评估生活质量,因而他们积累了大量关于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其中又以对主客观两类指标间联系的研究最为广泛。坎贝尔的研究发现,客观指标对主观生活指标的解释充其量只能达到17%左右。[1]他又提出了关于主观生活质量的“差距解释理论”,即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期望与现实差距越远,主观满意度就越低,两者呈负相关;现实状况的改善与过去状况、他人状况等比较,参照标准的差距越大,主观满意度就越高,两者呈负相关。[2]Veenhoven通过对93个国家的主观生活质量调查,发现HLE(即幸福生活预期)与失业、国民收入、收入平等或者人口特征并没有特别大的联系,教育对满足和幸福也没有影响。[3]蒂埃纳(Diener,1993)发现收入同主观幸福受益指数的关联值非常低(r=0.12),当人均收入达到6000—8000美元,主观幸福受益指数几乎没有变化。[4]埃德格顿(Edgerton,1990)指出:对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报告更多地取决于个人内在的性情而不是外部条件,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与生活条件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全心全意服务 用足用好政策 促进零就业家庭和低保家庭就业
一天门社区依托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各项就业服务功能,促进了各类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截止2006年底,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3%,享受低保人数减少591人,降幅达77%,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了至少一人就业。
一、摸清底数,明确帮扶对象
社区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和登记表册,把社区分为8个片区,由劳动保障协理员带领8位居民小组长及楼栋长,采取挨家挨户上门摸底和电话排查的方式,摸清各类人员底数,做到“六必清六必访”。即下岗失业人员本人情况清、家庭状况清、生活状态清、就业愿望清、技能状况清、就业去向清;零就业家庭必访、低保家庭必访、“4050”人员必访、家中有特殊情况必访、有就业愿望的必访、有就业愿望者就业后必访。
二、开展爱心服务和承诺服务
社区对每户零就业家庭实行上门服务,推行“24小时就业承诺制”,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零距离”援助,对零就业家庭推荐就业不限次数,直至就业为止。目前,社区7户零就业家庭已全部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另外,社区还实现了职业介绍、培训报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申报“四不出社区”。社区在贴近服务的过程中,一是坚持做到“接待群众热心、解释政策耐心、处理问题细心、帮助群众诚心、处处体现爱心”,“一个门接待、一把椅子坐下、一杯热水送上、一张笑脸相迎、一腔热情感动”,把“家”的温暖送到每个下岗失业人员的心中。二是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开展“两承诺、三回访”双向跟踪管理。“两承诺”即社区向用人单位推荐的人选,“承诺”踏实本分、爱岗敬业;同时,社区也要求招聘企业“承诺”兑现应聘人员应享受的各种待遇。对已就业的人员,社区定期开展“三回访”,即实行“回访本人、回访单位、回访家庭”的后续跟踪管理。
三、用足用好政策,开展重点援助
有线电视安装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我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我区农村户户通有线电视的目标,认真完成年区政府实事工程,特提出今年500户农村低保家庭有线电视安装工程的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分别成立区农村低保家庭有线电视安装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和有关镇协调小组。
项目领导小组由区发改委、区文广局、区民政局、有关镇分管领导以及区有线电视中心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区文广局广电科。有关镇工作协调小组由镇分管领导、文化中心或广电站负责人及相关行政村领导组成,办公室设在镇广电站。
二、总体目标
实事工程于年4月正式启动,10月底全面完成。
民政局长自身廉政述职
确保救助长效。给予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探索有效形式。通过建立低保专干队伍、培育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发放爱心联系卡、区团员青年与受助学生结对“1+1经常性的关怀行动”等途径和形式,切实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精神上的关怀与帮助,鼓励和引导他树立创造生活,改变命运的信息和勇气,确保救助活动取得长效。
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区民政局以高标准为民办实事为统领,以人为本、勇于实践,扶贫济困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和谐。
一、总体情况和主要做法
改善民生,围绕“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促进和谐”这条主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户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居民低保标准从最初的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目前的300元,1城乡低保多次提标扩面。自1997年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农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元提高到200元,全区低保对象从144户331人,全年发放保障金14.555万元,扩大到今年10月份统计的3735户7275人,其中,城市低保2885户5602人,农村低保850户1673人,1-10月份累计发放低保金1129.4万元。城乡低保十年间多次提标扩面,为广大困难群众筑牢了最后一道保障网”此外,针对征地拆迁的失地农民,降低门槛,减化程序,确保符合入保条件的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有效保障。
三次调整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五保老人月生活标准,2五保供养不断规范。年以来。目前,区集中供养五老人月生活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350元,分散供养五保老人月生活标准达到200元;全区143名五保对象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五保对象,由政府资助个人缴纳的部分,同时区财政按照每个五保对象不低于200元的标准,供养经费中增列五保对象医疗补助预算,用于参加合作医疗之外负担的医疗费用的救助,切实解决了五保对象医疗难问题。
城乡低保对象复核通知
各村委会:
为做好我镇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根据区民政局《关于开展城乡低保对象复核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我镇年城乡低保对象复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范围、时间
本次低保复核的范围为年6月底以前所有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复核时间为年8月10日至8月31日。
二、复核内容
复核低保家庭人均收入。即城市低保家庭月人均收入(包括已婚子女赡养费)是否低于316元,农村低保家庭年人均收入(包括已婚子女赡养费)是否低于1500元(即月人均收入是否低于125元)。对城市低保家庭月人均收入超过316元、农村低保家庭月人均收入超过125元的低保对象,要坚决取消保障资格。
居民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在今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关系到社会公平体系的创建与和谐社会建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区物价局对区内部分低保家庭的生活消费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抽样调查,现将相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低保家庭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涉及区内斜土、龙华、康健、长桥等街道的低保家庭,总体上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本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低保人员的日常生活现状。
1、家庭构成及年龄结构:在这次抽样调查的低保家庭中,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里有子女在校就读,另外,还有单亲和残疾人家庭,以及因家中有人长期患重大疾病而因病致贫的家庭。在上述被调查对象中,没有适龄工作者、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等是造成他们难以摆脱贫困的主要原因。
就年龄结构来看,低保人员中,18岁以下的占28.6%,18岁至退休年龄的人群占64.3%,占到了低保人员的绝大多数,而退休年龄以上的只占7.14%。这说明,大多数人退休以后都已进入社会统筹,可以领取退休金,有稳定的收入,能够维持日常生活,如果没有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至成为低保人员,因此,从年龄结构的角度分析,低保人群中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所占比例是比较小的。而现实生活中,最为困难的是18至退休年龄段的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离岗、失业,没有收入,但又未到退休年龄,无法进入社会统筹,这部分人很多都只能靠领取低保金,维持最基本的温饱。如何采取有效救助措施帮助这类人走出困境,是政府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
2、就业结构:年度,抽样调查的低保人员中,已经就业的占16.66%(根据市低保人员就业状况调查统一口径,已就业人员比例=就业人员数/被调查人员总数)与去年的4%相比提高了12.66个百分点;此外,离岗人员占16.66%,与去年的4%相比也提高了12.66个百分点。无业人员占50%,与2005年相比有所上升;协保人员占5.56%,略高于去年4%的比例;退休人员占11.12%,与去年56%的比例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