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0 02:08: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雕塑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雕塑艺术继承与蜕变
由于受到现当代西方视觉造型的主流冲击,中国传统雕塑的样式风格未能全面地传承和延展,对传统雕塑艺术如何传承和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宗白华先生曾就中国传统雕塑给予了深情的赞美,他说:“从六朝到晚唐宋初的丰富宗教艺术,有云冈、龙门、天门山的石窟,还有近来才被人注意的四川大足造像和甘肃麦积山造像。中国竞有这样伟大的雕塑艺术,数量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造诣之深,都足以和希腊艺术争辉千古!而这些艺术却被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所视而不见,就像西洋中古教士对于罗马郊区的艺术熟视无睹。”中国传统雕塑的功能与现当代的雕塑艺术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古代的雕塑基本上是用于宗教与神灵崇拜的。这种传统的雕塑理念与样式,在20世纪初西方雕塑体系传入中国后,便几乎中断了,自此,雕塑艺术都是以西方人所规范的准则来进行的。但是,这未必就是不好的。北京大学教授齐鸣曾经坦言,“拿西方的文艺理论来套中国的现实,虽然并不一定可行,但是作为一种思考和探索的努力,仍有积极意义。”
齐鸣认为,在经过了冲击、比较和反思等不同阶段后,雕塑艺术家会重新回归自我,把思考回归到“我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追问上面来。他说:“雕塑艺术依靠个人去表达。你是现代派,你就继续走下去;如果你不是,那么你就去找自己究竟是什么,适合怎样的语言方式,雕塑是个体在表达,既不是人群,也不是社会在表达,作为雕塑艺术家,首先要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根本。”所以,当中国的雕塑艺术家向西方雕塑艺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应该更清醒地、自觉地去认识自己,思考向现代转型的生长点。我们这一代人,跟我们的前辈以及后辈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会在雕塑艺术中寻找与自己的经历和认知相匹配、相协调的东西,然后围绕着它们来表现。中国雕塑向现代转型之后,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中国雕塑艺术家通过实践证明了中国雕塑正在一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前行。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有人突破自我,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长城怨》这件雕塑作品,就是结合西方的写实手法,将秦始皇塑造得栩栩如生,塑造了一个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君王,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震慑人心的气势;他脚踏长城,何等的威风凛凛,大有天下尽归的豪气。此外通过引据经典,作者增加了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为整个雕塑增添了不少内涵。
由于审美观念和趣味的差异,中国古代人物的塑造都不与真人相仿,也不以此为追求。而当代的雕塑艺术家群体大多受过学院教育,入学前就开始学素描,入学后学解剖、学透视之类,因此,这种体制下所培养的无论是雕塑家还是观众审美趣味都很难退回旧的传统里。提到素描,有人认为恰恰是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普及影响了传统雕塑自身发展的轨迹。对于这种说法,齐鸣并不认同,他说:“过去,我们只是简单把素描当成一种客观再现的方法引进来,确实存在千人一面的弊端。不过,一个问题不能只看一面,千人一面也有特定历史的原因。再则,还存在对于素描认识局限的问题,把素描的局部当成了全部。苏联的素描主要是解决他们在写实雕塑语言的基础造型问题,而我们把这种模式的素描拿来直接用在国、油、版、雕、设计等各门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其结果是失去了自我的特点,中国雕塑专业上的问题尤为难解。现在的专业基础都是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雕塑也有自己的造型基础教学。所以说素描训练无法与专业基础或雕塑艺术语言相对应,那是个人的认识能力和才能问题,而不能说是素描的问题”。作品《长坂坡》中,长山赵子龙一枪在手,那英发之气给人以深刻印象。作者曾经也尝试,画过多幅素描来确立表现手法,最后将形象定格在手执马缰,马蹄前踢的动态中。这样能给人一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感觉。但是要做好现代雕塑,不能只追逐前人的脚步,更重要的是寻找新的文化生长点,只有跳出现实主义的“桎梏”,挣脱后现代主义的“枷锁”,从当代文化的问题入手,摆脱雕塑存在方式上的迷惑,打破抽象、具像,东方、西方、传统、现代的疆域,才能重新找到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
要相信“无论以往的信仰多么坚定,成就又是如何的辉煌,但都阻止不了人类前进的步伐。传统雕塑是人类怀着一种严肃的态度,将其同生命中最神圣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艺术。神学时代,人在自身的形象上寄托了对神的崇拜,人文主义时期,人类又将自身提升到神的位置去塑造。”(摘引自汝信主编的《中国雕塑艺术史》)在几个时期里,雕塑形成了观念性、神圣性、正面性等特点,这使传统雕塑在表现范围和表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张扬雕塑家的个性。作为西方现代雕塑的先驱,罗丹打破了学院派雕塑的经典,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个人风格鲜明的雕塑作品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原创,在本质上并没有超越传统雕塑的规范。罗丹之后的大多数雕塑家都以极尽追求形式之能事为目标,他们从事雕塑的过程就是研究材料、形式和空间关系的过程。但是,对形式的追求终会有尽头,因此,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成品雕塑、废品雕塑、包裹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纷纷以“雕塑”的名义登上艺术舞台。
一时之间,传统的雕塑不停地进行着形式翻新和“主义”更替。这种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针对性。雕塑家用人的理想性代替神性,将雕塑神性变为雕塑“自身”。这种现象不是无止境的趋新或是简单的破坏,这是工业社会文明的需要所导致的。纯粹的架上雕塑出现后,雕塑家的个性在雕塑品中得到极大的张扬,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风格特点。当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对艺术的突破和对艺术的判断,最终还要得到社会的评判。罗丹提出“他晓得一个伟大的时代必须有伟大的艺术品,将时代精神表现出来就遗传后世”。传统可以变,却不可以被忽视,各自不同的民族渊源和民族情怀是不能磨灭的。对历史、现代、东方、西方的认识,关键在于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深层文化的对接。所以雕塑家亦应该学习当今的思潮以及贯穿古今的雕塑理论,不仅从技巧上提高自身,更应该在头脑方面武装自己。
当代抽象雕塑艺术材料语言探讨
【摘要】随着近现代艺术的更迭,艺术经过西方工业百年的发展,从毕加索的立构主义,到近当代达达派的抽象雕塑艺术,再到中国当代的写意雕塑,艺术从具象走向了抽象。工业近百年的发展丰富了物质材料的种类,雕塑艺术家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的表达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多种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通过抽象雕塑的艺术技法进行了融合,不同材料的运用更丰富了抽象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雕塑艺术在此有了新的意义,产生新的思想。
【关键词】抽象;雕塑;材料运用
一、抽象雕塑的概念
(一)抽象雕塑的起源
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具象雕塑的发展由于受波普艺术、塔西主义等一系列西方新兴艺术观念或流派影响,其本身的含义变得模糊,进而发展成为现在的抽象雕塑艺术。在这一时期,西方的思想与精神世界比以往的任何时期都更加复杂。新的思想和哲学流派的碰撞在这一时期交汇,涌现了黑格尔、拜伦、叔本华、尼采、卡尔·马克思、伯格森、瓦格纳、狄尔泰等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各自的观点与主张多样,探究哲学的方向也有所不同,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这无疑也带来了人们认知上的混乱。西方的文艺界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极大繁荣,艺术家作品的思辨意识与人文思考以及它的时代特性都发挥着新时代传教士的职能,承担着新时代思想传播的重要作用。艺术家与文学家都可以凭借文艺作品来获得极大的声望抑或是摆脱贫困。思辨家与艺术家通过创造新的作品带来新的思考,并为现实世界传达不同的艺术思辨与新的观念。西方百年工业的积累和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而雕塑艺术审美的发展却过于单一,传统写实雕塑艺术已满足不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促使一些艺术家从传统写实雕塑跳脱出来,尝试雕塑语言的新突破,敢于摆脱“再现”主义雕塑的束缚并在艺术内容上表现个人情感,涌现了像康定斯基这样的抽象画家,影响了一大批西方抽象雕塑家,衍生了立体主义、立构主义、解构主义等近当代抽象雕塑主义。
(二)抽象雕塑的艺术特点
古代雕塑艺术特点论文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象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象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纪念性雕刻在帝王上大夫染指绘画之前的西汉时代偶有创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欣赏教材都有介绍的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此外,东汉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现存的古代纪念性雕刻,实属凤毛麟角。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
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城市公共艺术现代雕塑研究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中的公共艺术。目前,城市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正在构建的重要标志,其艺术性来自人们的现实生活,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城市公共艺术景观有多样的艺术形式,既涉及地域文化的深层作用,又与国际趣味相联系。它是人们根据环境整体设计的,表现形式综合化、多元化,一般包括雕塑、园林、壁画等景观,是城市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其中,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设计和应用,不仅可以协调城市空间环境,而且可以使城市空间更加优美。设计时应根据现代雕塑的特点将它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为城市增添魅力和韵味。该文浅谈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雕塑。
关键词:现代雕塑;城市公共艺术;实践;探讨
一、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
雕塑有很多传统的制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艺术影响,又有所改进和创新,产生一些新的创作方式和存在形式。如保罗•塞尚对物体的色彩、结构、空间等加以研究和探索,这对雕塑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雕塑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雕塑创作主要模仿苏联雕塑。那个时期,雕塑形象主要是代表了那个时期人民形象、英雄楷模等。当然,雕塑也以写实为主,材料主要是水泥和石材,这样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更符合那个时期的审美。如,许多纪念碑就是那个时代最具有说明性的代表作。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雕塑主要以“改革开放”和“奋斗拼搏”为主题。这是与当时人们的思想发展趋势相吻合的。这时,雕塑也有了很多表现手法,造型出现了很多的几何体形状,如星状、球状、三角形、月牙形等,形象以抽象为主,材质主要是玻璃钢、不锈钢。这个时期,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城镇乡村,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些雕塑,特别是在广场上、学校里和公园里。这是我国雕塑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第三阶段,新时期,雕塑从粗糙、趋同逐渐变得精致、有个性,创作手法也逐渐偏向个性模式。雕塑创作、建造既契合公共场合整体的规划和建设,也结合了艺术环境等多元手法,材质不限于石头和金属等,还应用了一些具有动感、光泽的材料来增强装饰性。在城市里,人们可以看到那些雕塑普遍具有人文、抽象、多元等特征,以形象、象征和寓意的手法表达出城市的某个特定环境和建筑物的主题。
二、公共艺术空间中的雕塑
如果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能力的指标是造城的速度和规模,那么衡量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的标准不仅是这个城市的建筑,还包括这个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品。所以,人们在城市里建造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时,不仅应该关注建造的速度和规模,而且应该关注它的装饰是否有价值和意义。然而,如今一些城市雕塑所存在的问题是,艺术创作和环境是割裂的,艺术家按自己的固定套路去创作,城市规划者再拿到城市里摆放。对此,城市规划者应该增强前瞻意识,不满足于直接把艺术家现成的作品拿来摆放在城市里,而是要提前介入,注意引导艺术家进行和环境相符合的艺术创作,为城市的部分景区专门设计艺术品。同时,政府可以加大投入一定比例的公共艺术资金,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一种长效机制,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公共艺术空间与生活成功融合,在这里,建筑和公共艺术品没有边界,自然地融为一体,大到雕塑,小到门框、楼梯扶手,都是一件件艺术品。在一些城市的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设计没有给环境带来画龙点睛的美感,一些规划者没有考虑到文化艺术品的安置问题,雕塑被盲目摆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环境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因此,规划者应该充分做好准备,规划好公共艺术品的设立和摆放。如,在广州的花城广场,规划者可结合城市的自身特点,摆放与水有关的雕塑,达到与环境的无缝对接。又如,在打算开发地下空间时,规划者应该想到此处地面是否必须放置雕塑,如果必须放,雕塑重量要在地面承重范围内,对园林、树木栽植的规划也应考虑到承重、浇灌等问题。城市中的公共艺术景观,如建筑、环境、园林等,往往处在打包给承建商的总项目中,是工程项目附属的一部分。一些城市没有明确的公共艺术品的规划,也没有明确的设计、建造的标准和定位,这样就造成了价低者得,出现雕塑作品空洞、制作粗糙没有艺术性可言的情况。在法国马赛街头,有雕塑《旅行者》——人物缺失中央的一部分,让人感觉仿佛被掏空的身体,像是在漫长的旅途中被时间消磨了一般。在匈牙利布达佩斯,雕塑家鲍乌埃尔•久洛按照死难者的遗物制作了60双不同的铁鞋,固定放置于当年发生屠杀的地点之一,取名叫《多瑙河畔的鞋》。这是为了纪念1944至1945年间匈牙利约60万被杀的犹太人。这种情景式雕塑,都是应环境来创作的,与环境互相阐发,让人过目不忘。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是公共艺术景观,注重该建设,不仅可以协调城市空间环境,还可以使城市空间更加具有魅力。应该注意的是,这需要政府、开发商、设计师、公共艺术专业机构以及公众多方协调沟通、共同参与。
城市公共艺术中装饰雕塑艺术的运用
早在远古时期出现的陶器、玉佩等雕塑就可以被称作装饰艺术的雏形,它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公共艺术装饰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城市中心建筑、雕塑艺术直接体现着城市的文化,代表群众的品味,也是一座城市给游客带来的第一印象。广州最著名的五羊石像、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雕塑铜像一直以来都是旅游者必去的热门景点之一,这些建筑物体现着城市的文化,是历史的传承。但是现如今,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装饰雕塑却出现了雷同化趋势,大量的雕塑艺术非但没有吸引人们,反而降低了作品的质量和特色。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各大城市必须对公共艺术中的装饰雕塑进行研究,结合城市特点和群众的需求,基于城市的文化底蕴设计雕塑作品,体现城市魅力。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概述
城市公共艺术的两大特征就是城市性和公共性,该词语最早是从国外传入的词汇,它最具特征的表现就是具有公共性质,也是整个城市的融入载体,人们可以随意欣赏和评价。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是关注文化特色,体现群众的审美特点,在人们参与的互动中传播美、认识美,并具有承担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从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划分,城市公共艺术包括园林雕塑、浮雕、城市雕塑等、等。在功能上又分为纪念性公共艺术、实用性公共艺术、装饰性公共艺术等,它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是其它建筑所不具备的。站在狭义的角度思考,城市公共艺术被认为是安放在公共空间中的独立艺术作品,站在广义的角度思考,这类艺术形式除了包含狭义内涵中提到的艺术建筑,还包括由民众自发组织和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公开的艺术活动。
二、城市公共艺术与装饰雕塑的关系
各地区的文化内涵不同,城市定位不同,对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异,从城市公共艺术角度探究装饰雕塑的设计,是丰富城市空间的一种有效对策,也是城市最出彩的地方。从艺术本身发展的方向而言,公共艺术装饰雕塑就属于城市艺术细节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推动城市向前发展的基石。城市如果被认为是一幅画,那么雕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画眼,对城市魅力的彰显具有重要的意义。装饰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无论是从艺术哪个角度作为出发点,都与其他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等同。城市公共艺术是一门大众的艺术科学,大众都能够参加的重要艺术门类之一。它必须符合人们生活所提出的艺术需要和审美爱好,并富有独特的艺术感,集中体现了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严格来说,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的融合就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种双向交流和互动下,凸显城市的文化内涵,找到两者的关系,才能体现城市的艺术性与互动性。另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艺术特征的体现也与装饰雕塑的介入息息相关,城市公共艺术的行为对象就是人,通过城市与人的结合,可以展现当地的风土风貌,展现高技术特点。
三、装饰雕塑蕴含的文化底蕴
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特征探究
摘要:城市雕塑以其所具有的文化性、艺术审美性,成为当代城市公共环境建设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当代城市雕塑艺术为研究对象,就其创作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助力雕塑艺术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当代城市;城市雕塑;创作特征
城市雕塑作为环境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公共环境艺术形式是雕塑艺术家基于时展下对社会认知的外在表达,是思想、理念、情感等精神需求在公共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随着城市雕塑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雕塑艺术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人文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认知当代城市雕塑艺术的创作特征,实现其在人们美好生活建设中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
1当代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特征之“题材”
当代城市雕塑艺术创作过程中,其题材的选择与确定离不开城市历史、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1]这就要求当代城市雕塑艺术家以传承与弘扬城市文化精神为原则,进行当代城市雕塑设计主题的把控,使当代城市雕塑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凸显城市个性美、文化美。与此同时,当代城市雕塑艺术作为当代人对生活、文化、艺术等感知的理性表达,其设计内涵与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存在密切关联。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具备前瞻性,能够对时代变化下人民群众对城市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具备充分的了解,从当代人的心理期许入手,进行当代城市雕塑的创作,促进当代城市雕塑教育、装饰、娱乐、沟通等作用的有效发挥。以美国自由女神像为例,设计师立足城市历史,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00周年”为创作主旨,将“向往和平与自由”这一永恒理想渗透到雕塑创作中,让那位身着古希腊服饰,头戴七道尖芒冠冕,手举自由火炬与法律典籍,脚踩破碎锁链的美丽女神深入人心。
2当代城市雕塑艺术创作特征之“布局”
传统动物雕塑艺术表达方式
摘要:中国传统动物雕塑艺术历史悠久,融汇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随着工艺水平、审美能力及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中国传统动物雕塑发展形成多个文化体系,其中不同时期的动物雕塑其文化特点及艺术特征区别较大。通过分析传统动物雕塑艺术的元素构成,了解中国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从艺术表达的维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内容,进一步从多元化视角传承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思想。
关键词:动物雕塑;艺术表达;思想核心;传承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构建了多元化、多维度的文化思想体系。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发展,通过基于对不同时代背景下艺术审美的传承,集成中国历史文化中多种文化元素,针对传统动物雕塑的艺术表达进行内容分析,可以提高现代艺术创作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对探索传统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动物雕塑的发展与传承
中国传统动物雕塑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由于早期阶段雕刻工艺较为简单,加之缺乏具有广泛实用性工具,石器时代动物雕塑艺术形态较为单一。而在距今6000年的后洼遗址中,动物雕塑俨然形成多个不同文化体系,动物类型也从家禽向野生动物、昆虫进行拓展,该阶段仍然是以石雕为主。随着动物雕塑工艺的逐步研究及雕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商代动物雕塑开始向玉石、玉器进行过渡。同时,该阶段大部分动物雕塑逐步与宗教文化产生联系,铜器动物雕塑也在这一时代得到充分传承与发展。战国时期动物雕塑则更多以保留实用性原则为主,尤其在酒樽与青铜鼎中有大量动物纹饰,近代出土的战国晚期青铜器甚至将部分动物进行立体化雕塑设计,使其所呈现的艺术效果、观赏价值得以大幅提高。汉代的动物雕塑在艺术形式、艺术内涵上基本保留秦代、战国时期特点,但在艺术表达方式及艺术内容上有所拓展,陶塑、木雕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运用。汉代动物雕塑不再局限于传递贵族阶层文化艺术思想,部分园林、建筑中开始应用常见的动物雕塑,逐渐在文化艺术创作上向大众艺术兼容,使中国传统动物雕塑艺术元素丰富性得到再次提升。到唐代为止,中国传统动物雕塑颜色使用方面一直缺乏创新,直至唐代中期漆雕的兴起,使中国传统动物雕塑在艺术发展中逐渐向艺术写实进行靠拢,以写实艺术为主导的雕塑艺术发展,也在这一时期对我国动物雕塑发展产生部分间接影响。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宋代动物雕塑艺术发展已然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宋代《梦粱录》中部分内容,对面塑进行了明确记载,呈现了南宋盛世的时代景象。虽然面塑起源于汉代,但由于工艺相对复杂,加之艺术传承难度较高,导致面塑未能在汉代得到广泛关注,在汉代文学作品及诗词中也对面塑少有提及。[1]宋代面塑不再拘泥于器物及景象塑造,人物、动物面塑是宋代面塑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宋代动物雕塑艺术传承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明清两代对于动物雕塑的传承,可以说承继了我国各个朝代雕塑艺术精华,仅明孝陵中的动物雕塑便集成了多个雕塑艺术流派,对材料的使用包含花岗岩、大理石及砂岩等多个材质,在雕塑形式方面同样融入圆雕、浮雕等多种样式,地宫结构也多采用动物雕塑进行装饰,充分显示出雍容华贵的文化特点。随着对历史文化艺术挖掘深度的逐步提升及工艺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近现代传统动物雕塑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为我国传统动物雕塑艺术发展传承夯实了基础。
二、中国传统动物雕塑的文化艺术构成元素
坭兴陶雕塑艺术风格传承与发展
摘要:广西钦州坭兴陶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审美效果的雕塑陶艺。本文首先分析了坭兴陶雕塑艺术的特色和类别,然后分年代对坭兴陶雕塑的艺术风格表现进行论述,最后分析了坭兴陶雕塑的艺术风格传承与发展应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坭兴陶;雕塑艺术;风格;传承
坭兴陶是我国广西钦州地区的传统陶艺,据考,在距今1400多年前隋唐时期,钦州陶艺就比较繁盛,但是坭兴陶的雏形出现在唐朝开元二十年,坭兴陶和更早的钦州陶器相比,在选料和制作工艺上更为考究,其不像那些新石器时期的出土文物那样粗糙,而是制作精良、表面光滑。因此,专家一致认定坭兴陶兴起于1300年前的唐代,而“坭兴陶”名称则出现于清朝咸丰年间。
一、坭兴陶的雕塑艺术概述
坭兴陶的生产需要先制泥再烧制,而制泥工艺和烧制工艺都直接影响着坭兴陶的造型表现。现如今,坭兴陶的制泥和烧制一般都借助于专业的机械工具和电窑,而且也有专业的模具。坭兴陶的艺术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独特的雕塑装饰艺术,让坭兴陶具有不同一般的造型效果。而坭兴陶之所以能够实现“雕塑”,原因在于其陶质本身的特点———细腻、软硬适度、可塑性强。具体来看,坭兴陶的雕塑方法主要有平雕、浮雕、镌刻、镂雕、捏雕这几种,这些不同的雕塑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一)平雕。平雕是在坭兴陶陶胚上先把需要雕刻的花纹印上去,然后用扁平的刻刀来雕刻花纹,而且是要采用半插刀的方法,把各种线条先展现出来,然后用小斜刀来雕刻细节,使雕刻的纹样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层次和视觉效果的变化。(二)浮雕。浮雕和平雕在展现效果上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平雕属于平面视觉效果的雕塑,而浮雕就具有了三维立体效果,但是也同时兼具一定的平面效果。浮雕表现出来的就是在平面陶胚上凸出的雕刻纹样,有一定的厚度感。在坭兴陶的浮雕工艺中又可以分为半浮雕和全浮雕两种形式,全浮雕就是一般常见的浮雕效果,而半浮雕是利用浮雕工艺,但展现出来的仍然是偏平面的效果。(三)镌刻。镌刻工艺是采用镌刻的手法,在陶胚上进行字样、花纹的雕刻,其往往应用于人文效果比较浓厚的陶艺作品中,比如在陶艺作品上雕刻字样以及一些吉祥如意的花纹。其和平雕有一定的类似之处,但是平雕可以大面积地进行雕刻。(四)镂雕。镂雕是在陶胚上对其进行特定部位、特定花纹的镂空雕塑,这种雕塑工艺难度较高,不仅要雕塑出一定的镂空效果,还不能使陶艺作品发生变形,这需要提前预估陶艺作品本身的受力情况。在镂雕时,要先用水湿润雕刻处,然后用打磨得十分锋利且最薄的雕刻刀来进行雕刻,才能实现镂空效果。(五)捏雕。捏雕,顾名思义是边捏塑、边粘贴,是将用其他泥胚制作好的雕塑作品粘贴到原有的陶胚上,这种方式对于泥料干湿度的把握比较严格,如果泥料本身过干或者过湿的话,都不能使之顺利地粘贴上。而且粘贴后,还需要利用工具修整粘贴处,使之光滑。
二、坭兴陶雕塑的艺术风格表现
雕塑艺术管理论文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我们会发现,中国雕塑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一种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也就是说,把中国雕塑放在改革开放的大社会背景中考察,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中,解读出社会变革的轨迹,寻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丰富的表征;反过来,社会的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思想能量和产生的社会变革,又成为中国雕塑发展、变化的时代根源。
沉默的雕塑“活”起来
1979年,王克平的木雕《沉默》、《呼吸》、《万万岁》等作品不仅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还成为这一时期最能体现雕塑创新和变革成就的代表性作品。王克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个人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批判和干预。这种尝试对当时中国雕塑走出“法式”、“苏式”桎梏,进行现代转型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王克平作品所表达的批判精神恰好是被中国雕塑长期忽略的。王克平还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语言方式,他背离了传统的雕塑方式,大胆地引入了“荒诞”和“变形”的概念,这对后来雕塑艺术在形式上的创造也有着重要作用。
80年代初期高校招生制度的改变,对中国雕塑格局重新洗牌。新一代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雕塑专业的学生进校后,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思考、学习、探索的风气在校园形成。
80年代的雕塑创作呈现出了各种活跃的状态。从作品的整体面貌看,主要分为四个基本类型。一是补课型:学习西方古典雕塑的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倾向于视觉审美。二是形式探索型:这类人比较多,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西方现代雕塑的资讯,从事形式语言的探讨,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和语言,进行抽象、半抽象的实验,进行新材料的尝试。三是民族型: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在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体系之后,一部分雕塑家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影响的同时,自觉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雕塑进行嫁接和融合,希望完成民族雕塑的现代转化。四是观念型:在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的同时,寄寓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叛、批判的立场。观念性和颠覆性比较强的雕塑作品,出现在“八五新潮”时期的一些艺术社团和群落中。例如“厦门达达”、“厦门五人展”、“上海首届青年美展”、“八五新空间展”、“太原现代艺术展”、“观念21艺术展”等,其中参加展览的雕塑家,大多有学院教育的背景。
雕塑观念和文化转型
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环境雕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体现了城市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文章仅从尺度、材料、形式等方面对城市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作一些探讨性研究,目的是使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关键词: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