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9 18:17: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电子货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全面普及,电子货币已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造成了冲击,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调控变得更加复杂。央行不再是发行货币的唯一主体,而且电子货币部分替代了流通中的现金,让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变得更为困难。本文在对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电子货币下提高货币供给的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中央银行
一、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一)电子货币内涵。电子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用户将传统现金交给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而发行机构则把与传统现金相等值的信息存储在电子货币使用者持有的货币承载设备中。具体讲,这里提到的电子装置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具有IC卡功能的智能卡及基于计算机的电子货币设备。这类货币的价值体现为电子数据记录在设备上,由各种智能卡和使用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支付为代表。电子货币不是纸币,也不是电子资金转账。但是它能够避开银行,也就是说这种形态的货币能够离开银行所扮演的中间人角色,在使用中与商业银行存款基本没有关系。目前,主要有四种电子货币常用和受欢迎:储值卡、银行卡、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二)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电子货币支付机构得到创新发展。在中国的零售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支付机构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来电子商务的火爆及互联网、电子信息、移动通信的发展,支付机构不仅能借助这些科技进步让自己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还会为货币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支付服务。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批准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我国从事支付业务。银行卡的相关业务和网络支付等都取得了不俗的进步。2.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我国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据央行2017年最新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可以了解到,截止到2016年年末,我国银行发卡量持续稳定提高,相比去年增长12.54%,已经达到61.25亿张,就整个国家而言,每个个体所持有银行卡数量已经达到4.47张。就信用卡信贷程度而言,我国的信用卡用户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用户授信率连年提高。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同比增长6.27%,北京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35张。3.网络支付业务增长迅速。互联网和金融糅合在一起研发出许多与时俱进的金融产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京东的京东钱包、百度的百度钱包等。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飞速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50倍。下面就支付宝的数据作出介绍。在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支付宝在线下已经拥有100万左右的商家,而且淘宝天猫的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4.3亿。网上购物、交水电费和电信宽带已经变得很平常。群众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逛街购物,政府和事业单位也与各类电子支付企业进行合作,极大地方便了交易支付双方。目前中国的网络支付业务欣欣向荣,发展得特别迅速。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资金使用效率增加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使社会所需要的基础货币数量变小,这将大大降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大小,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愈加不易测控。电子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基于计算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产品生产销售、分配和公众消费环节,这样的发展形势会使社会中的现金数量减少。电子货币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集储蓄、转账、兑现、消费等多重功能于一身。而且在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互联网可以把数据以光的速度传递到地球的所有地方,所以不必保留传统货币时代那样多的金钱就可以实现货币的交换媒介、支付等功能。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必然降低。而且随着金融新产品的开发和信息化发展,以后的金融活动全部能够经由用户账户中的电子货币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传统货币势必会被电子货币所取代。2.电子货币对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主动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这样一来,虽然说货币当局来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量改变所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在这样的主动调整过程中,电子货币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来影响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表示了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货币乘数主要受到以下四个要素影响: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普遍来说,传统经济中的现金漏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传统经济中现金的大量使用。如今信息化发展和电子货币逐渐普及,大量的现金被电子货币代替,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和社会中流通的现金减少。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现金漏损率的减少,使得货币乘数增大。现金漏损率下降还有如下原因:①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交易总额连年提升,电子货币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性可以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系数;②由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可知,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会使公众储蓄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即边际储蓄倾向递增,人们去储蓄就使得自身所持现金减少,存款增加,因此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③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以及移动支付的完善大大降低了现金的使用率,提高了电子货币的使用,这样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2.电子货币对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多手性是传统现金所无法比拟的,公众保有一定现金的宗旨是想要满足自身日常消费需求,电子货币具有传统货币功能的同时,比传统货币更便于实际应用,这就让公众对电子货币的需求提高而对传统现金的需求下降。一方面,定期存款比率决定于民众对定期存款形式货币的倾向,人们对电子货币需求提高,直接降低了对传统货币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货币作为定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使定期存款比率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率的制约,电子货币的面世普及,如京东支付的多领域应用,使活期存款需要量被降低。需求降低的同时,公众为了获得定期存款所带来的资本利得也会使得定期存款增加,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增加。3.电子货币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但随着电子货币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就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它由商业银行按照自身业务及其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人们去银行提取现金的需求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而降低,这样一来,银行拿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需求的备付金降低,使银行有更多的货币来进行放贷业务,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数量,从而社会的货币供应得以增加。
浅论电子货币影响
摘要: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与传统货币相比,能够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电子货币取代传统的银行券和硬币作为主要的交易和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些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其自身从发行到流通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有的属性。本文在解析电子货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电子货币的挑战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电子货币银行金融
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商品货币、纸张货币和电子货币。从货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货币制度的变迁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交易费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一体化使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使人类社会逐步向信息社会迈进。由于金融业对信息有超乎其他产业的特殊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这个网络经济时代,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在业务处理、顾客服务、经营决策、管理拓展方面的技术环境。这些革命性的变革无疑都必须依赖于货币及支付手段相应的电子化。电子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末支付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它正在并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银行的经营方式。由于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巨大优势,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当然电子货币对传统银行业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商业如何应对电子货币的冲击就成了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电子货币相关概念解析
20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其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也随之产生和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被称为是继中世纪法币对铸币取代以来,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应用与发展不仅会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金融体系。
(一)电子货币的定义
现在狭义电子货币本质准货币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文献回顾;电子货币层次的构想;电子货币本质的界定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致富的“储值”和预支付机制、广义电子货币、狭义电子货币、国际清算银行对电子货币的定义、电子货币定义为具备价值储藏职能的电子货币、流动电子货币、政治经济学对于货币的界定、从电子货币层次看电子货币的本质、广义电子货币、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银行有关的借记卡是否属于电子货币的存储工具、饭卡中储存的价值载体,都是狭义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若要实现对传统货币的完全替代,必须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而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等,具体请详见。
内容摘要:电子货币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货币的日益成熟必将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电子货币的层次构想,界定现在的电子货币只能算狭义电子货币,认为其本质只能是准货币,不可能替代传统货币。
关键词:货币层次电子货币本质
1文献回顾
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巴塞尔委员会(Basle,1998)提出: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致富的“储值”和预支付机制。欧洲中央银行在《电子货币》的报告(1998)中认为电子货币是“以电子方式存储在技术设备中的货币价值,是一种预付价值的无记名支付工具,被广泛用于向除电子货币发行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支付,但在交易中并不一定涉及银行账户”。
2电子货币层次的构想
电子货币中的问题与建议诠释
电子货币是传统货币在特定的电子设备中预先储存以用于多用途支付的电子记录形式,是持有人对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货币请求权。其中,“特定的电子设备”一般是指储值卡和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因此电子货币一般包括以储值卡为主体的卡基类电子货币和基于互联网的网基类电子货币。
一、电子货币业务的国内外发展
在国外,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和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将电子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进行小额支付方面。从全球来看,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并不一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卡基电子货币已经在很多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在公交、公用电话、停车计费和自动售货机领域。相对于卡基电子货币,网基电子货币的发展则较慢。目前,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在部分国家开展或正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在用途、范围和应用上有很大的限制。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稍晚于发达国家,但基本上是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储值卡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由于监管实践不允许银行发行储值卡,因此储值卡发行主体均为非银行机构,小到中小商户,大到电信企业、大型商场、公交公司等等,其产品形式则为电话卡、商场购物卡、公交卡等等。储值卡产品中单用途储值卡居多,多用途储值卡较少。截止目前,国内典型的卡基电子货币主要有香港八达通卡、上海公交卡、广洲羊城通卡、厦门易通卡等等。
国内网基电子货币发展较快。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年均15%-20%的速度成长。概括起来,国内网基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二是各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发行的电子货币。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货币界定分析论文
一、前人对电子货币的界定
电子货币最早的构想是德国发明家提出的IC卡,而真正的产品化是在1984年由法国一家通讯服务公司将之应用在电话卡上,当消费者进行消费时,可从电子装置上直接扣除相应量价值,因此在零售支付是十分方便。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货币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欧盟支付系统工作小组1994年5月向欧洲货币当局提交的《预付价值卡》报告认为:"(电子货币)是一种最近出现的新型支付工具,被称为多用途卡或者''''电子钱包'''',它是包含着真实购买力的塑料卡片,为了获得该卡片,消费者必须预先支付其价值。"欧盟工作小组的这个报告侧重于智能卡。
经过4年的进一步调查和研究,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8月的名为《电子货币》的报告正式使用了"电子货币"这一概念,并对1994年报告中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该报告把"电子货币"定义为:"以电子方式存储在技术设备中的货币价值,是一种预付价值的无记名支付工具(bearerinstrument),被广泛用于向除电子货币发行人以外的其他人的支付,但在交易中并不一定涉及银行账户。"同1994年的定义相比,这个报告对电子货币的含义作出了两个重要的修止:第一,电子货币不仅包括1994年报告中所称的"电子钱包",还包括另外一种类型的电子货币,也就是使用个人计算机和特殊的软件,在计算机中存储货币价值,通过电子通信网络(主要指开放式的互联网)传输货币价值的电子货币;第二,明确提出当储值卡的发行人同时又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时,比如电话卡、乘车卡等,用于支付发行人提供货物或服务的支付工具不属于电子货币的定义范畴。
针对用于支付发行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支付工具,即封闭系统的储值卡,如电话卡、乘车IC卡等是否应列入电子货币的范畴的问题,理论界有着与欧洲中央银行的不同的观点。如王春富(2007)认为手机冲值卡、公交IC卡和食堂饭卡等不能向发行人以外的商家支付的储值卡是狭义电子货币的一种。
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曾组织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和有关技术专家对电子货币进行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了一系列报告,在1996年8月《电子货币的安全》报告中认为:"''''电子货币''''一词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用来描述种类繁多的支付工具和技术。"这个报告将电子货币称为"预付价值产品",是"预付价值的支付工具.消费者所有的或可以得到的资金被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并由消费者占有,当消费者使用该设备从事交易时,所存储的价值数额随之增加或者减少",它包括"储值卡或者电子钱包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类似产品,后者有时又被称为''''数字现金''''"。
电子货币法律问题论文
内容摘要: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给我国的金融机构、法律执行机构等提出了新问题。只有对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给予解决,才能使其在我国得到更大的发展。由此,笔者指出电子货币是我国货币的一种形态,并提出要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予以监管、加强电子货币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等设想。
关键词:电子货币法律性质发行监管风险防范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电子商务支付手段之一的电子货币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电子货币在我国得到健全的发展,关于电子货币的若干法律问题,如对电子货币的法律性质的认定、如何确认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如何防范电子货币运行风险等问题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电子货币的法律性质
电子货币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是指以电子设备和各种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非现金流通的货币。电子货币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具有支付适应性强、变通性好、交易成本低廉等优点。关于电子货币是否为货币的一种形态,在我国银行法中尚无明确规定。但根据电子商务在现实中的发展来看,我国实际上已经认可其作为货币的一种形态。电子货币与现有货币并不相斥,实际上电子货币是以现金、存款等货币的现有价值为前提,通过其发行者将其电子信息化之后制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货币是以现有通货为基础的二次性货币。
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管问题
电子货币法律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商平台被人们广泛使用,这种依赖于网络信息化而发展起来的网络交易,也推动了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支付体系的出现。电子货币作为网络支付体系的核心要素,它的进一步普及拓宽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有效解决电子货币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为电子货币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基础。文章简要叙述了电子货币的基本情况,并针对电子货币的相关法律问题作出分析,提出要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进行严格监管、加强电子货币风险防范等对策。
[关键词]电子货币;法律性质;发行监管;风险防范
一、电子货币概述
(一)电子货币的定义。电子货币又被称为电子化现金、数字化货币等,它是基于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与我国法定货币保持1:1兑换比例的,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储于电子介质的,用于资金支付和划拨的一种支付手段。(二)电子货币的特征。1.电子货币是一种虚拟化的货币。电子货币是通过用数据信息替代金属货币、纸质货币等介质进行资金支付和转移的无形货币。由于电子货币是基于数据芯片进行处理的,其并没有传统货币的常见物理形态,使用者对其没有持有的感觉。2.电子货币通过网络流通。电子货币通常用电子设备和多种交易卡作为中间载体,通过电子数据进行存储,然后借助一些高科技手段来将其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达到支付和流通的目的。电子货币的传输具有特定的方式,一般是通过POS机、ATM机等设备进行在线处理的货币。由此可见,电子货币其实是在现有的纸材质货币、金属材质货币、支票本的形式以外,通过网络进行流通的货币。电子货币的保管、交换、安全使用都需要专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支持。3.电子货币是一种概念化的、特殊的信息型货币。电子货币的构成主要包括持有者的身份、交易的密码、账户的金额等相关内容的数字信息。支付方式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仅具有强适应型,而且价格低廉,无论是作为接收方还是交易方,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非常方便。(三)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由于电子货币的方便快捷性,有效减少了资金的交易产能,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具体交易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对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降低电子货币在发展中的风险,电子货币只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商业银行来发行。(四)电子货币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有人民币才是合法的货币。因此,电子货币其实并不是货币,只是一种进行网络结算的工具,其使得资金的支付更加方便快捷。虽然电子货币并没有取得法定货币的法律地位,但是也应当获得法律的保护。(五)电子货币的法律性质。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电子货币并未被规定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但是就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来说,电子货币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货币形式。现有货币和电子货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互斥的关系。电子货币要想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必然要以人民币和存款作为基本载体。发行者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电子货币的发行桥梁,将其电子化然后使用,所以它可以称之为二次货币。
二、电子货币涉及的法律问题
(一)电子货币的安全问题。电子货币的安全性是各大商业银行和使用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虚拟性,具有很大的风险,在消费者、商户以及发行者中都有可能出现以下几个安全问题:行为人非法盗用消费者和商户的POS机设备、通过伪造的支付设备对消费者的电子货币数据信息进行非法复制、通过非法设备对电子货币的交易数据进行篡改等。如何进一步提高电子货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二)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管问题。1.限定电子货币的主体。现今电子货币的发行由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它金融机构进行。可以将电子货币理解为存款,如果货币的发行主体产生经济上的危机时,直接的受害主体是广大在用户,用户的利益会直接受到损害。同时,由于电子货币具有高科技属性,若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受到束缚,人们会对电子货币的技术革新失去兴趣,可想而知,电子货币的发展也会出现新的危机。由于每个国家一一一一一一的基本现状各不相同,所以各国各区域对于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我国,央行和一些金融机构都可以发行电子货币。但是在笔者看来,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电子货币的发行进行约束,所以为了保证发行者在财务运转上的安全可靠,防止不正当手段的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应该规定只有银行信用机构才具有发行电子货币的资格,国家也应该对电子货币的发行进行一些法律约束,从而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安全性。①2.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应缴存存款准备金。在我国的银行法中,商业机构、某些金融机构要根据自己的存款总额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缴存到央行,这笔资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在电子货币的流通中并没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因为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会对电子货币用户产生影响。例如,金融机构的资本扩张在缴存完准备金后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时金融机构很可能通过发行的电子货币作为自己融资继续发展的一种手段,这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电子货币的发行没有限制。因此,央行应该根据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准备金比率,从而规范电子货币的发行情况。3.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条件及投资限制规定。传统货币的发行主体是央行,所以安全性较高,但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不如央行权威,所以其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央行制定更加严格的审核标准来确保金融交易和存款人的利益。所以,本文认为除了不同机构的准备金标准不同外,电子货币的发行人还要具有完整的财务结构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对电子货币的风险有深刻的了解,接受央行的管理。此外,电子货币的发行有着不可避免的风险性和流动性,所以要想避免不必要危险的发生,降低货币发行人的风险,切实保证使用者的利益,对电子货币发行人使用电子货币的情况也要严加管制。(三)货币法偿性问题。由于电子货币的虚拟性需要使用特有的技术设备以及网络等方面的支持,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因为特定条件的限制而出现无法进行交易的情况。例如,由于商户的POS机设备出现问题,使得消费者无法通过电子货币进行交易;由于商业银行的ATM机设备出现问题,消费者无法通过ATM机进行资金的划拨和取现等问题。(四)电子货币交易的隐私保护的问题。要想使电子货币能够更加长久地生存下去,用户的信任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当用户在使用时自己的隐私遭到泄露,会降低对电子货币的信任感,从而影响电子货币未来的发展。在人民币进行交易划拨的过程中,除了经由银行进行资金转账的情况以外,交易双方以外的人并不能了解交易的金额及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交易双方的隐私不受侵犯。电子货币由于其使用条件的限制,在交易过程中必须要留下交易息以及交易双方信息等数据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护交易双方隐私权的难度。(五)洗钱犯罪问题。电子货币存在洗钱的问题,即电子洗钱,但是电子货币的发展目前处在不太成熟的阶段,没有完整的法律体系,所以只能在理论上去探究。随着电子货币使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为犯罪组织的非法洗钱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犯罪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将大量的资金在地球的任意两点之间进行传送。犯罪组织可以将非法所得以电子货币的形式转移到金融监管力度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在那里将非法所得进行合法化的处理。目前,如何应对非法洗钱等违法行为并进行有力的应对,已经成为电子货币发展中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电子货币中的问题与策略
电子货币是传统货币在特定的电子设备中预先储存以用于多用途支付的电子记录形式,是持有人对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货币请求权。其中,“特定的电子设备”一般是指储值卡和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因此电子货币一般包括以储值卡为主体的卡基类电子货币和基于互联网的网基类电子货币。
一、电子货币业务的国内外发展
在国外,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和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将电子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进行小额支付方面。从全球来看,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并不一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卡基电子货币已经在很多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在公交、公用电话、停车计费和自动售货机领域。相对于卡基电子货币,网基电子货币的发展则较慢。目前,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在部分国家开展或正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在用途、范围和应用上有很大的限制。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稍晚于发达国家,但基本上是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储值卡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由于监管实践不允许银行发行储值卡,因此储值卡发行主体均为非银行机构,小到中小商户,大到电信企业、大型商场、公交公司等等,其产品形式则为电话卡、商场购物卡、公交卡等等。储值卡产品中单用途储值卡居多,多用途储值卡较少。截止目前,国内典型的卡基电子货币主要有香港八达通卡、上海公交卡、广洲羊城通卡、厦门易通卡等等。
国内网基电子货币发展较快。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年均15%-20%的速度成长。概括起来,国内网基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二是各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发行的电子货币。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简析电子货币金融发展思考论文
电子货币是传统货币在特定的电子设备中预先储存以用于多用途支付的电子记录形式,是持有人对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货币请求权。其中,“特定的电子设备”一般是指储值卡和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因此电子货币一般包括以储值卡为主体的卡基类电子货币和基于互联网的网基类电子货币。
一、电子货币业务的国内外发展
在国外,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和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将电子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进行小额支付方面。从全球来看,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并不一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卡基电子货币已经在很多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在公交、公用电话、停车计费和自动售货机领域。相对于卡基电子货币,网基电子货币的发展则较慢。目前,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在部分国家开展或正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在用途、范围和应用上有很大的限制。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稍晚于发达国家,但基本上是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储值卡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由于监管实践不允许银行发行储值卡,因此储值卡发行主体均为非银行机构,小到中小商户,大到电信企业、大型商场、公交公司等等,其产品形式则为电话卡、商场购物卡、公交卡等等。储值卡产品中单用途储值卡居多,多用途储值卡较少。截止目前,国内典型的卡基电子货币主要有香港八达通卡、上海公交卡、广洲羊城通卡、厦门易通卡等等。
国内网基电子货币发展较快。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年均15%-20%的速度成长。概括起来,国内网基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二是各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发行的电子货币。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论我国电子货币发展建议
电子货币是传统货币在特定的电子设备中预先储存以用于多用途支付的电子记录形式,是持有人对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货币请求权。其中,“特定的电子设备”一般是指储值卡和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因此电子货币一般包括以储值卡为主体的卡基类电子货币和基于互联网的网基类电子货币。
一、电子货币业务的国内外发展
在国外,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和官方机构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将电子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进行小额支付方面。从全球来看,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并不一致。根据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卡基电子货币已经在很多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在公交、公用电话、停车计费和自动售货机领域。相对于卡基电子货币,网基电子货币的发展则较慢。目前,网基电子货币已经在部分国家开展或正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在用途、范围和应用上有很大的限制。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稍晚于发达国家,但基本上是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目前,国内储值卡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由于监管实践不允许银行发行储值卡,因此储值卡发行主体均为非银行机构,小到中小商户,大到电信企业、大型商场、公交公司等等,其产品形式则为电话卡、商场购物卡、公交卡等等。储值卡产品中单用途储值卡居多,多用途储值卡较少。截止目前,国内典型的卡基电子货币主要有香港八达通卡、上海公交卡、广洲羊城通卡、厦门易通卡等等。
国内网基电子货币发展较快。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年均15%-20%的速度成长。概括起来,国内网基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二是各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发行的电子货币。
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