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仪器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9 16:52: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电子测量仪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发展论文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成功研制出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我们已经成功地研制了被称为“世界电子测量仪器之王”的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随着我国新体制电子信息系统和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占领和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发展和军事电子技术及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中的电磁波幅度、频率、相位和极化信息是现代电子装备的核心特点。而现代电子装备的发展又急需能同时获得被测对象的幅度、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高性能矢量网络分析仪。特别是雷达相控阵列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测试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矢量网络分析仪便成为现代电子装备必备的、关键的测试设备,是其他测试设备无法取代的重要检测手段。另外微波毫米波有源器件CAD技术正在日益普及,而有源CAD的基础是提取有源器件的S参数,当前只有矢量网络分析仪有能力同时获得有源器件的S参数,使CAD的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应用。除此之外,矢量网络分析仪已走出传统的线性网络的应用领域,而在非线性、大功率网络的测试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以矢量网络分析仪为核心可以组成天线、RCS、大功率、T/R组件等自动测试系统,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将是非常广阔的。

为了适应我国的急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1研究所已成功研制成高水平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该仪器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频带宽,一次扫描即可完成45MHz~40GHz全频段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

2.测量精度高,由于采用误差修正技术,大大减小了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即使采用非理想的硬件电路,也能获得高精度测量。

查看全文

电子测量仪器发展分析论文

一、成功研制出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我们已经成功地研制了被称为“世界电子测量仪器之王”的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随着我国新体制电子信息系统和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占领和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发展和军事电子技术及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中的电磁波幅度、频率、相位和极化信息是现代电子装备的核心特点。而现代电子装备的发展又急需能同时获得被测对象的幅度、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高性能矢量网络分析仪。特别是雷达相控阵列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测试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矢量网络分析仪便成为现代电子装备必备的、关键的测试设备,是其他测试设备无法取代的重要检测手段。另外微波毫米波有源器件CAD技术正在日益普及,而有源CAD的基础是提取有源器件的S参数,当前只有矢量网络分析仪有能力同时获得有源器件的S参数,使CAD的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应用。除此之外,矢量网络分析仪已走出传统的线性网络的应用领域,而在非线性、大功率网络的测试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以矢量网络分析仪为核心可以组成天线、RCS、大功率、T/R组件等自动测试系统,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将是非常广阔的。

为了适应我国的急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1研究所已成功研制成高水平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该仪器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频带宽,一次扫描即可完成45MHz~40GHz全频段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

2.测量精度高,由于采用误差修正技术,大大减小了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即使采用非理想的硬件电路,也能获得高精度测量。

3.大动态范围,由于矢量网络分析仪采用高灵敏度幅相接收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小信号测试灵敏度,拓展了测试动态范围。

查看全文

电子测量仪器技术分析论文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成功研制出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我们已经成功地研制了被称为“世界电子测量仪器之王”的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随着我国新体制电子信息系统和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占领和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发展和军事电子技术及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中的电磁波幅度、频率、相位和极化信息是现代电子装备的核心特点。而现代电子装备的发展又急需能同时获得被测对象的幅度、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高性能矢量网络分析仪。特别是雷达相控阵列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测试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矢量网络分析仪便成为现代电子装备必备的、关键的测试设备,是其他测试设备无法取代的重要检测手段。另外微波毫米波有源器件CAD技术正在日益普及,而有源CAD的基础是提取有源器件的S参数,当前只有矢量网络分析仪有能力同时获得有源器件的S参数,使CAD的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应用。除此之外,矢量网络分析仪已走出传统的线性网络的应用领域,而在非线性、大功率网络的测试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以矢量网络分析仪为核心可以组成天线、RCS、大功率、T/R组件等自动测试系统,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将是非常广阔的。

为了适应我国的急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1研究所已成功研制成高水平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该仪器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频带宽,一次扫描即可完成45MHz~40GHz全频段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

2.测量精度高,由于采用误差修正技术,大大减小了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即使采用非理想的硬件电路,也能获得高精度测量。

查看全文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发展论文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成功研制出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我们已经成功地研制了被称为“世界电子测量仪器之王”的微波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随着我国新体制电子信息系统和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占领和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发展和军事电子技术及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中的电磁波幅度、频率、相位和极化信息是现代电子装备的核心特点。而现代电子装备的发展又急需能同时获得被测对象的幅度、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高性能矢量网络分析仪。特别是雷达相控阵列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相位和群时延特性的测试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矢量网络分析仪便成为现代电子装备必备的、关键的测试设备,是其他测试设备无法取代的重要检测手段。另外微波毫米波有源器件CAD技术正在日益普及,而有源CAD的基础是提取有源器件的S参数,当前只有矢量网络分析仪有能力同时获得有源器件的S参数,使CAD的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应用。除此之外,矢量网络分析仪已走出传统的线性网络的应用领域,而在非线性、大功率网络的测试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以矢量网络分析仪为核心可以组成天线、RCS、大功率、T/R组件等自动测试系统,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将是非常广阔的。

为了适应我国的急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1研究所已成功研制成高水平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该仪器的突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频带宽,一次扫描即可完成45MHz~40GHz全频段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

2.测量精度高,由于采用误差修正技术,大大减小了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即使采用非理想的硬件电路,也能获得高精度测量。

查看全文

浅淡高职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工作

1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余届,参赛学校和学生逐年递增。各省、市积极配合,大力宣传,也成为每年对各高校的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阅标志。

2培训学生的选择及参赛选手的选定

首先,新生入校后,对其大力宣传大学生电子竞赛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树立信心。以自愿和培训指导团队教师推荐方式相结合进行广泛、初级选拔。在指导老师的培训下,对一些理论扎实,善于动手,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进行全方面进培养。在参赛的五至六个月前,从众多的培养学生中再次选择写作水平较好的,理论和电路设计制作能力强的三人小组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在报名参赛时,选择一个最佳小组队伍参赛。

3培训内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本科组和大专组。纵观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类型:有电源类、信号源类、高频无线电类、放大器类、仪器仪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类和控制类七大类。其知识范围广,涉及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电机控制、电子测量、单片机应用、电子CAD技术等内容。培训具体内容包含以下一些内容:A/D、D/A转换器,专用集成放大器,信号变换电路,开关电源知识;各种集成传感器,霍尔元件等及传感器调理电路知识;混频器、模拟乘法器,锁相环,锁相频率合成器,DDS技术知识;各种交、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驱动电路的设计知识;各种计量电路、测量电路等测量知识;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仿真软件的使用知识;电子CAD、电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PCB板图设计,EDA技术应用知识等。电子系统的基本方法、制作步骤,硬件、软件设计,制板装配,调试与测试等知识;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总结报告写作的方法与要求等。

查看全文

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设计研究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从1994年的首届试点到今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届,受到了各大专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中持续时间最长、竞赛规模最大、颇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对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高职院校从成立之初,对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非常重视,派队参赛的高职院校逐年增加。从2007年开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采用了本科生组与高职高专组分开竞赛的形式,大大增加了高职生的参与人数和获奖机会。电子设计竞赛对推动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许多院校以竞赛的内容、要求与形式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对电子设计竞赛高职组试题的探讨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命题一般是以电子电路(含模拟和数字电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EDA软件工具和PC机(主要用于开发)的应用。题目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与调试”两部分,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制作、调试)。具体的竞赛试题一般具有特定工程背景,其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综合应用性强。在给定功能和性能参数要求的情况下,由一个参赛队在四天内共同设计、制作完成。起初在竞赛的选题上,高职院校的参赛选手与本科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从同一组试题中进行选题,其竞赛的成绩与本科生差距明显,多数参赛队伍都难以按要求完成其中的理论设计部分。从2007年开始,组委会采用了本科生组(甲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乙组)分开的两组竞赛题目,高职组的题目相对本科组除难度小些,要求降低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大区别,仍然是以电路的综合设计与制作为主,评分标准也大体相同。从今年9月份举办的竞赛来看,仍是这种情况,给人的感觉只是本科生试题要求的缩水。竞赛对高职生在理论设计上的要求分量显得过重,与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似乎有些偏离。高职教育在我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成立之初,课程的设置与本科院校同类专业差别不大,许多课程只是本科课程的压缩。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其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定位越来越清晰。教育部对高职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维护、维修、安装、调试等工作,这与就业市场对高职生的需求是相符的。高职的课程改革也逐渐走上了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在这种趋势下,大学生电子竞赛对高职生在电路综合设计方面的要求则难以发挥导向作用,以至于一些院校为了应付竞赛而另外为参赛选手开设培训课程的情况。既然竞赛专门开设了高职高专组,在题目的设计和要求上是否能多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不仅在难度上与本科组有所区别,在竞赛的侧重点和评分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本科组可侧重综合设计,高职组侧重制作和测试,这样更符合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

2综合设计型人才难以成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虽然高职生也是从每年的高考中录取的,但是在入学分数上毕竟比本科生差了一个等次,这个差距反映出他们的中学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与本科生的差距。许多学生读高职是想学一门专业技术,希望在动手能力上强于本科生,在今后的就业市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基础、能力和心理上的定位预期决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难以在电子电路的综合设计上有所作为。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高新技术,其理论抽象、高深,初学者不容易理解和掌握。高职生由于中学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较差,教学中他们普遍反映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难度大,感到内容抽象、难以掌握,理论考试不及格的情况在各高职院校都较为普遍。另外,高职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也制约了他们深入、全面地学习电子信息技术和相关知识。许多高职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或2年半,最后一年或半年学校安排到企业实习。所以每届参赛的高职生,多以二年级的学生为主,以他们的课程安排来说,还只是学了一些基础理论,加上近年来的高职教学改革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许多理论课程被压缩,或降低要求,有设计要求的课程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高职生大多数不具备综合全面的设计能力。因此,课程难度与学习时间的限制决定了难以将高职生培养成为电子电路方面的设计型人才。就业市场对高职生的需求和定位也越来越清晰,多数电子企业并不要求高职生具备设计开发电子产品的能力。以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在电子行业工作的大多数毕业生都是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与维修工作,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有机会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因此,就业的导向也决定了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不能以培养设计开发型的人才为目标。

3以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设计高职竞赛题目

查看全文

林业信息化建设可视化技术微探

[摘要]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迅猛提高。信息化是新型背景下林业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突破口,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微探可视化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多个方面就微探可视化技术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探可视化技术;林业信息化建设;应用

现代林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现代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微探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林业信息化建设中,但是,在目前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微探可视化技术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微探可视化技术概述

微探可视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其主要是以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通过多门技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将得到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数字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将数据信息转换成图像或者图片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最终以电子地图的形式进行绘制。微探可视化技术在进行交互的过程中,是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结合,还需要使用数字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拍摄测量仪器以及电子测量仪器全站仪等采集巩固。在微探可视化技术形成初期,它就被运用到计算机领域当中,成为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和决策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传统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1],大型测绘工程测量对于微探可视化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要求就显得十分迫切。微探可视化技术可以通过抽象信息的图形来表现,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三维世界中的物体,并且对三维物体的各种信息可以进行自动收集和处理,以便找出数据和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微探可视化技术的优势主要是借助于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传入,通过仿真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构建某个特定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微探可视化技术的共享性较强,各个领域和相关人员都可以使用,处理方便及时。另外,微探可视化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手工劳动规模小,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以自动对特定区域和特定地形进行选择,测量精度高。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最真实的视觉效果获得可靠的信息,以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微探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将特定空间信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及时处理,将不具几何属性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视化的曲线或者统计图,使美观形象的图形便于理解和使用,使用者就可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地理环境的变化。

2微探可视化技术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查看全文

电子信息类课程实验思考

实践教学环节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它让学生学会横向思考、联系实际地学习,对系统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处理好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学会团队合作。同时,还能促进理论教学,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来讲,强的实践能力是专业的特点也是社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2016年6月我国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成员,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高等教育必须将以完整知识体系培养为目标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目前,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于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高校中积极展开;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等能力的基础,因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事实上,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技能需要通过训练来培养,能力则要在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中逐步形成。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促成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普通高等院校的实践环节主要由校内的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校外包括各类实习等组成,几部分互补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课程实验是所有实践环节的基础,是延续时间最长、是涉及知识面最广、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提高实践能力,首先要向课程实验要效果,结合目前课堂实验的问题,以下是几点思考和做法。

1课程实验的几点思考

1.1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明确课程实验的目标。课程实验从形式上主要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以掌握对应课程的内容为主导,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1)加深理论知识理解;通过验证类实验的开设,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基本的定理、规律加深理解;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测量系统的组建方法;3)通过实验,建立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学习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很多课程实验的目标,仅仅着眼于当前课程的需求,没有从专业的定位、学科发展的需求上,做好目标的修订,因此,使得学生对实验要求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对基本技能掌握的重视程度上、以及教师对实验效果的要求上都会大打折扣;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培养目标的需求出发,明确课程具体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目标,要让让学生清楚,实践环节是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是逐步积累和训练的过程。1.2按照认知规律,做好实验内容的设计。一般情况下,每个实验的内容都是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来安排;实际上每门课堂提供的是相关学科的基本的实验方法,因此,有必要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仪器仪表操作技能的提高上、以及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上要精心策划和设计。要改变原有实验课学生只是照图连线、照指导书一步一看的被动实验过程;要设计情境,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如何达到此目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实验内容和方式上的设计,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另外是加强考核(此问题后面讨论);在内容上,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技能的渐进性,由基本概念到定理,再到综合应用;由基本仪器的使用、简单物理量的测量到多个仪器综合应用以及间接测量的设计;具体实施可借鉴姜大源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2]。实验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特有的方法、步骤;从最简单的开始,详细介绍实验方案、步骤、分析方法提出的依据等,然后逐步提升复杂实验度、仪器的种类,但实验的方案设计方法、步骤、分析方法等重复前面的过程,对于讲过的知识、使用过的仪器在后续实验中仅讲异同部分;在形式上,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积极推荐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把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这样做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1.3加强实验过程质量监控,做好评价工作,持续提高实验效果。有了实验内容,效果怎么样,要看实际中的执行情况,因此加强实验过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而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不同于课堂教学,有其特点[3],但总体量表指标的设计仍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几个维度进行,同时考虑实验课程本身的特点。在评价主体上,据我们的调研,有相当部分院校的实验课程都采用督导随机抽查方式,而很少考虑学生的评价、体现学生为中心,忽略了效果的真正反映者。因此可采用学生评价和督导随机检查评价方式进行。针对评价结果,重点在于发现问题,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持续改进实验教学;以下十点是我们制定的学生进行实验课程质量评价的指标:①认真负责、准备充分、严格管理、组织有序;②遵守教学纪律,无迟到早退离岗等,严格执行实验学时安排;③对实验中的问题重视,对学生指导有耐心;④实验分组合理,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⑤教师能强调重点内容,解释清楚正确的操作规范;⑥教师能熟练掌握实验仪器(或软件工具)操作和使用;⑦实验任务的指导清晰而具体;⑧教师能及时发现实验中出现问题,并合理解决;⑨实验报告批改认真,发还迅速,并且有建设性的评价;⑩实验成为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和锻炼动手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4采用多种实验考核形式,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通过各种教育环节和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程实验,很多院校都是依附于理论课程,期终成绩中实验课程的成绩只占15%-20%左右,考核主要依靠实验过程和报告,根据“三分之一”理论,该法对前、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有效,但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可能存在应付和抄报告的问题;因此实际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外,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应该是较好的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具体操作方案是,首先将课程实验从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状态剥离出来,进行单独考核,从根本上会调动学生重视实验的主动性;另外在考核方式上,可选用报告、过程、答辩、考核等多种形式;比如针对综合设计型实验可以引入答辩的形式、针对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可引入考核的方式等。

2实验课程改革实践

2.1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开发简介。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上看,该课程是学生系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关键课程、是掌握通信系统构成、原理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电子系统的设计能力、学生掌握时域、频域测量仪器与方法的测试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将该门实验课程设为独立实验课,并对实验内容开展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探讨。2.1.1基本思路。采用项目式教学,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提升学生对通信系统整体概念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理解;实现学生对单元电路参数的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电子线路理解能力;通过不同任务的实施,加深学生对单元电路的理解和训练学生对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通过项目的构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2实验课程的项目与任务设计。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整个实验课程设计为四个项目。项目1—1W短波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与测试;项目2—短波AM接收机的设计与测试;项目3—调频收音机性能测试;项目4—频率合成器;针对项目1,我们完成了以下5个任务的开发,任务1—发射机机系统的组成及参数分配设计;任务2—放大器的原理与测试;任务3—C类功放的原理与测试;任务4——AM、DSB调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任务5—发射机输出特性测试。实验以项目为单元组织,实验首先完成各任务,最后完成项目要求的指标;在每个任务的设计时,遵循基本电子系统测试规程,实验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单元到系统;仪器操作上,基本操作不断重复,新的仪器随着系统的引入不断增加。2.2关于课程实验考核与评价。我们在陕西科技大学信工131、信工132班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实验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2.2.1实施方案。对参加试点的班级,不强行要求做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但必须提交规范的实验数据记录数据与分析结果,学期末进行考试确定该课程实验课程成绩。考试内容通过对本学期所要求实验内容进行分解成小题目,规定学生在30分钟内对随机所抽题目完成实验与报告,考核主要在常规仪器的使用、课程内容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选信工131班同学进行试点,信工132班同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要求和考核方式。为了比较效果,在对131班进行考核的同时,在信工132班选取班级学习成绩在中上的10名同学同时进行考核。2.2.2效果分析。1)成绩比较比较两个班级处于类似位次同学的考试可以看出,信工131班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比132班高约5分左右;其中差距比较大的得分点在于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对于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差距不大。2)学生对教师实验课堂的评价信工131班的学生对实验老师在实验的准备、仪器的使用、测量的技能、问题的解答等方面对教师的评价要高于132班的同学;同时对于教学效果,信工131班很多同学表示,过去在示波器使用中没有搞清楚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表示对该门课程基本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动手能力提高方面觉得这门实验课程非常必要。3)督导对实验教师的评价为了比较改革效果,实验期间,要求教学督导对两个班级的实验过程进行随机检查。从督导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131班同学的实验纪律明显好于132班、实验效率和效果好于132班。

3结束语

查看全文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实施意见》,加快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产业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产业现状。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扶持下,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相继被命名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5-2008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6%。到2008年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在统企业149家,从业人员3.28万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税14.4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工业增加值30.6亿元,同比增长16.8%。形成了以通信、计算机信息服务、软件与系统集成、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专用仪器和设备、电力电子、光电子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中电科集团13所、54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半导体照明芯片、硅外延材料、微波功率器件、射频集成电路、卫星导航通信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永生华清液晶有限公司、河北冀雅电子有限公司、河北四方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国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液晶材料、液晶显示模块、光纤活动连接器、高性能电源等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全市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90家,通过登记的软件产品375项,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企业41家,分别占全省的35%、24%和69%。*信息产业基地是河北省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合作建设的重点项目,自2005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投产项目14个,在建项目5个,产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这些都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小,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二是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少;三是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周期长;四是高附加值电子信息整机产品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五是投融资体系不完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扶持创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投融资管理等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二)面临形势。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我市电子信息行业部分企业经济指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部分项目投资计划放缓。但危机和挑战中也同时蕴藏着机遇,经过新一轮的洗牌后,全国各地电子信息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我国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宏观形势,国家、省分别出台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和实施意见,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电子信息产业高渗透性、高融合性和先导地位不断催生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三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依托中电科集团13所和54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和省大力支持下,拥有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在市所合作有效机制建立后孕育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四是一批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正在加快发展,将成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查看全文

电子信息产业行业管理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大关于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指导精神和加快“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实现“”期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的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理顺和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管理。市信息产业局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行业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软件业行业管理。行业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从事电子雷达产品、电子通信产品、广播电视产品、计算机产品、家用电子产品、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电子专用产品、电子元器件产品、电子应用产品、电子材料产品及软件产品的制作和加工行业。行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行业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目标,确定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具体负责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软件业年度发展计划及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工作,监督执行军工电子装备中长期生产发展计划,提高宏观决策与行业管理水平。二是建立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行业指导管理体制。确定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建立以产品分类为轴线的指导管理体制。负责对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和软件企业的经济水平、规模、结构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信息的归集和,加强对企业的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服务。三是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整合信息资源,建立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统计报表联系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搭建以行业归口企业为主体的统计信息平台。市、县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或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凡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软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的企业,无论其行业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如何变更,均应按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当地信息产业部门统计,并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统计资料。市信息产业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做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和加工整理,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建立电子信息产业统计网上直报系统,理顺行业报表统计渠道,完善重点企业网上直报制度。

二、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支持力度。建立项目审核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我市信息产业重点项目需由部门联席会议商议审核通过后方可立项、上报。依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省信息产业厅、省发改委、省科委的专项资金指南,市信息产业局与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委组成项目联席审核组,负责对电子信息产品项目进行审核。市信息产业局负责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重点项目的申报和推荐工作,争取国家、省两级电子信息产业专项资金及相应的地方资金。市发改委、科技局、经委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前景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软件业重点项目实现产业化,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认真落实信息产业优惠政策。要发挥政府宏观协调功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认真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信息技术(IT)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号)、《省人民政府转发省信息产业厅等部门关于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有关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发〔〕17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发展信息产业若干政策的意见》(政发〔〕26号)精神,切实保证税收、用地、资金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金融机构要做好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扶持工作。对同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符合国家和省规定可享受优惠政策的,有关部门应认真执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