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9 07:00: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电视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与电视文化研究

摘要:作为传统娱乐方式之一的电视,在当前阶段已经越来越难有效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不仅是受到网络电视、直播等新媒体方式的竞争力影响,更是因为电视节目本身已经没有太多的创新,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电视要想在当前的媒体大融合时代保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电视编导能够做出足够的创新。但是,创新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地进行电视艺术的定位,发扬电视文化。本文就通过探究当前电视编导对电视艺术的定位,寻找电视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艺术;电视文化;电视编导

2010年以后,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电视台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就需要博得观众的眼球,因此,电视编导对电视节目的选材非常重要。与此同时,电视节目对于电视编导的审美也有很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编导的审美对节目的制作有决定性作用。

1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体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传统媒体在面对当前的新媒体的时候已经不具备以往的优势。当前,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可以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观看任何节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劣势更加突显。尤其是电视节目,许多电视节目都是要在特定的时间才能观看。而且,电视机一般较大,难以随身携带,也就制约了看电视的地点。同时,电视节目都是固定的,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点播功能,但是其收费标准相较于网络还是要高出很多。至于回看功能,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所以,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电视媒体已经因为自身的先天性不足而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电视编导的作用就突显了出来。首先,电视编导可以根据观众的各种喜好进行节目的编排,让电视节目呈现出更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电视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阵地,所以,电视编导可以在迎合观众喜好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其次,电视编导也能够保证电视节目的优质性。和新媒体相比,电视节目的审查力度是要远超新媒体的审查力度的,因此,就锻炼出了电视编导较高的编导能力,这样就能保证电视节目有更好的节目安排和思想性,这是新媒体所难以企及的。一般来说,新媒体主要的出发点是盈利,但是电视媒体更主要的任务是在娱乐人们同时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因此,电视编导对于节目的筛选就格外重要。最后,电视编导的工作还需要能够发掘优秀的作品,将其转化为电视节目。因此,电视编导的工作量就远超新媒体编导。尤其是在作品的改变中,电视编导的责任就更加重要。他们要根据作品的主要思想,尽量保持作品的内容不变,但是有侧重地展现出阳光的一面。然后就是电视节目的制作,通过各种后期技术进行节目的专业化和精品化。相对于新媒体节目,电视节目的投入是更大的,因此效果也更好。由此可见,在当前这个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电视编导在电视媒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2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广播电视艺术研讨

新的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关于广播电视文艺方面的节目。本文所述,意在对我国广播电视的繁荣与发展进行简单梳理和总结。

一、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的成长道路,经历了漫长的变化与发展。建国初期,广播文艺走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50年代,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自然也还没有电视媒体的出现。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大众的喉舌。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能充当配角。就那个时代的“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视媒体才在真正意义上出现。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这个时期,我们的文艺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电视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的模式、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还要充分显示音像制作各方面的优势,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体现:1、“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2、“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3“、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4、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5、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壮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6、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7、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二、电视“传播”与“喉舌”意识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媒体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和技术技巧。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视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视台与电台一样,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

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与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查看全文

电视幽默与艺术混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种或者是多种载体、媒介的优势方能得以迅速地传播。传播方式与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电视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介,为幽默提供了一个传播的平台。幽默,是高品位的精神现象;也是一种喜剧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一种适应环境的人生态度。幽默无处不有,欢乐无所不在。有时幽默是一句让人开心的话语;有时幽默是一段令您捧腹的台词;有时幽默是一个诙谐的动作,有时幽默是一副滑稽的表情。幽默可以是相声、小品中的一个笑料;幽默也可以是影视、戏剧中的一个玄机。

幽默的体裁千姿百态,而能与电视和“屏”共处的数不胜数。如喜剧、曲艺(相声、评书、快书、独角戏、二人转等)、戏曲、戏剧(哑剧、小品)、音乐(声乐和器乐)、舞蹈、杂技、文艺晚会等等。它们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置身于电视节目之中。虽然,因形式、内容的不同,电视对幽默的承载量和溶解度难求一致。各种形式也因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幽默含量的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形式中,具体节目间比重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对观众而言,介于口味的轻重有别,对幽默的感知程度也各有千秋。但人们总能或多或少地从中体会、感受、领悟到一种亲切、温馨与快乐的情趣,令人愉悦乃至兴奋。如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快乐驿站》、《春节晚会》及哈尔滨电视台的《幽默窗》;这些优秀的电视节目,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笑的渴望,并成为了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精神食粮。幽默进入电视,平添了几许轻松和朝气。电视的种种优势无限地丰富了幽默的表现力。

当年,央视《曲苑杂坛》节目打造的相声TV,可以说是电视幽默的一枚助燃剂。它以电视短剧的形式,再现了相声原作的故事情景,配以原声使其更加本色生动;节目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如相声TV《扔靴子》、《钓鱼》等。后来,央视的《快乐驿站》节目推出了Flash动漫小品,把电视幽默又带入一个新的领域。经典的小品,时尚的演绎;音乐、声效、动画以及富有新意的界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高品质的动态效果。既保留了声音的原汁原味,又展现了动漫的艺术魅力,电视观众为之耳目一新快乐无比。如动漫小品《女老师与男大侠》、《功夫》等。不论是新颖的相声TV,还是时尚的Flash动漫小品,无疑都是艺术“混搭”所能够演变释放的一点希冀。“混搭”,(英文MixandMatch)是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的喜好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性化的风格。“混搭”被广泛运用于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一直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变化,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可以说“混搭”是来自截然不同的技术、学科的结合的创新。而艺术“混搭”,则较多运用的是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形式的混搭;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与外来的西洋艺术形式的混搭等等。

“混搭”这个洋溢着极为个性又时尚的搭配方式,无一不渗透于历届央视春晚的每个角落。从1991年的杂技魔术小品《争先恐后》、1995年的小品《如此包装》、2001年的相声《戏迷》、2003年的杂技与舞蹈《化蝶》到2009年的“英伦组合”(宋祖英周杰伦组合),2011年的混搭《非常1+1》,2012年的群口相声《小合唱》等等。

艺术“混搭”的创新之举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央视多年积累的创新经验给了人们极大地启发,值得我们仔细的思考、研究和借鉴。随着时代的飞速转变,传统文化渐现乏力、新旧媒体相互冲击的势态显而易见。只有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艺术的时尚不断地进行混搭整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和谐美满;方能更好地促进电视幽默和文化艺术的蜕变和发展。如今,艺术“混搭”已经成为吸引电视观众眼球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如果说,电视促进了幽默艺术的不断创新;那么,电视与幽默的融合、艺术与形式的跨界混搭必将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一个最大亮点。

查看全文

电视编辑艺术性

现在的人类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等为电视创作宅问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新技术应用下的电视编辑实践取得r丰硕的成果,尤其需要新思维的切实指导,需要思维的推动激发和创造性构思。另一方面,媒介竞争也迫使电视编辑更新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电视编辑在电视整体制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做好了电视编辑工作才能将高效率的电视节目呈现在受众面前,才能将艺术性与技术性这两种因素完美的结合。任何一部成功的、有看头的电视节目都与编辑是紧密相连的,电视编辑者在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实践工作经验。实际上,电视编辑工作也在艺术创作的范围之内,其主要是将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情况创作于艺术之中,从而在受众群体面前所呈现的电视作品非常好看,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本文着重阐述了电视编辑所具有的艺术性,旨在为电视编辑的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

1电视编辑的思维能力

1.1电视编辑思维的重要功能实际上,电视编辑思维属于一种选择性、存储、加工以及传递电视信息的具有较高意识的过程,其所涵盖了以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在选择信息与调动电视方面;电视编辑在实际工作之前不仅要有良好的注意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与理解程度。电视摄像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拍摄出有感情的对象;而电视编辑的工作任务就是从视听的角度出发挑选出具有影响力的信息,以此将其传达给观众,其实,电视编辑就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同时,电视编辑在选择信息时主要是根据观众的实际需求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作者选择信息的权利。其次,加工信息;电视编辑应将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充分全面的发挥出来,然后将信息进行加工组合,这在电视编辑中属于关键部分。另外,存储信息;采用适当的记忆形式,根据实际规律将信息全面的协调,以此通过镜头的对列冲突产生出新的意义,来引导观众的理性思考,这是电视编辑将信息进行加工与组织后最终体现出来的;在这里,创作者的认知等能力水平都会全面的反映出来,他们的思维观念与思维习惯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这时观众的实际需求与认知程度就会进一步的得到满足。最后,输出信息;根据电视编辑与观众之间存在的交互能力,将储存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这样电视编辑工作就算完成了。由于当前各个媒介的竞争十分强烈,因此使得电视编辑不得不将以往的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改变。一直以来,报纸、广播与电视之间都在不断的竞争,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从而对电视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受到各种媒介之间竞争激烈带来压力的同时,电视如果不将其传统的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转变,那么,其就难以在电视界中持续良好的发展。任何一部电视作品都与电视编辑紧密相连,因此,电视编辑具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会对电视作品的质量造成影响,相关学者曾经以纪录片的编辑为例子指出:“实际上,纪录片的编辑过程就是对事件整理的过程。纪录片在初期拍摄阶段呈模糊状态,只有经过编辑之管理科学后,其才会有清晰的脉络。在对真实事件进行记录时,主观上的理解与客观上的事实通常都是相背离的,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编辑。当有些涵盖了感情因素的事实无法被解释时,通常需要在理智的阶段将其澄清,假如纪录片的前期制作属于一种情感创作,那么,后期的编辑工作就是一种理智的思维创造。”由此可见,思维在编辑环节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核心地位。

1.2电视编辑思维的分类首先,电视编辑思维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形象思维,也就是说,其是在抽象思维的作用下,选取、综合表象的结果。形象思维活动主要以真实的形象作为对象,在电视制作的整体过程中,它都会存在;只要充分的运用好想象思维,就能够全面的对实际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与比较、综合、概括,最后创造出新的物化形象。其次,逻辑思维;其主要是以一种判断、推理的方式来反映事物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同,都属于认识的最高级别阶段,可以说,艺术创作靠的是形象思维,但是在一些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逻辑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逻辑思维并不只是在纪录片中存在,其他的电视节目中也会经常的使用到它。电视编辑的逻辑思维实质上指的是将事物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作为核心部分,以此建立组织信息的思维活动,其主要是以逻辑为基本思维方法的一种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另外,创造思维;其是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情况下而形成的,是这两者互相补充、互相督促的过程,是人们通过丰富的联想同时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想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创造性的新形象。电视节目在实际编辑过程中应采取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的思维方法,采用新的视角对各种客观形象进行全面的审视,采用新的方法来诠释各种内容,采用新的手段将各种有利的信息传递给观众,以上所述的内容是当前电视编辑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现实生活中,电视常常与报纸、网络等进行合作,其之所以与报纸进行合作,主要是因为其想通过报纸的方式将其多样灵活性全面的发挥出来,以便优势互补。

2电视节目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2.1编辑稿件时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电视新闻已经由过去的预制式向现在的直播式迈进,在新闻节目播出中直接插播由现场同步发回信号已成为各台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编辑就需要具备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计算、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位置切入播出。所以,身为一名电视节目的编辑者,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新闻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要想知道一条新闻具有多大的价值,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判断标准,不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胡乱的进行组合。我们应以社会效果作为核心,以此对新闻具有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判断,在实际编辑过程中,要充分的判断社会实际效果,要采取好的社会效果;只有具有较大价值并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才能真正带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走党的方针路线。另一方面,在编辑过程中要抓住与众不同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和遵循。输出信息。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

查看全文

电视艺术定位与电视文化后现代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电视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影视文化顺理成章的上升至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文化形态之一。依托于科技的发展,当下正处于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背景之下电视体现出与其他新媒体相互融合的特征,使得电视的传播方式得到了扩张,传播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归根结底,电视文化是媒介文化的一种,电视艺术体现的是电视传播以及与传播对象水乳交融的大众传媒艺术形态。从事实出发辩证的看待电视艺术的定位以及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有助于电视文化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媒介文化;电视文化;后现代

依托于科技的发展,当下正处于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背景之下电视体现出与其他新媒体相互融合的特征,使得电视的传播方式得到了扩张,传播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深入的渗透到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弗•杰克逊说过,“在电视这一媒介中,一切其他媒介所包含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感完全不见了”,通俗来说指的电视的传播方式可以使得数以亿计的观众在同一时间关注同一话题,获得事件的参与感。影视文化顺理成章的上升至具有主导作用的文化形态之一。在当今这个时代,以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APP客户端作为电视舆情传播的载体,电视观众的形象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区别于以往的“沉默的大多数”,现如今电视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关于电视剧的评价。“互联网+”时代也推动着电视影像的传播方式的变迁,进一步拓宽了传播途径,将电视影像的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是一种用于图像和声音传播的技术型产品,依托于其特有的传播方式,电视传播的影响力超出图像或声音自身的影响力。从技术原理上来看电视利用电子技术作用于静止或活动景物的光点交换环节,传递电子信号并在远程覆盖的接受屏幕上出现影像重现。

一、电视艺术的定位

电视究竟是艺术还是传播媒介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相关学者,一些观点认为,从本体上来看,电视以较高的效率对文化信息进行了传播,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媒介。与电影相比电视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传播影响力更强。电视是一种更为逼真,极具立体感的全息化的信息传播媒介,电视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具备了影像、声音以及运动多个方面的信息,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独特的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全息性上来看,电视与电影均体现了这个特性,但这种共性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电视的全息性所展现的内容,其真实性更突出;而电影的全息性旨在营造出一个逼真的虚幻空间,具体而言,电影展现的内容更多的是出于迎合观众精神世界的需求的考量,电视更偏向于展现现实的生活,提高观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本质上说,电影更加注重艺术文化性,媒介性位于次要位置,电视的媒介性居于首位,艺术文化性居于次位。大多数电视节目,如新闻、体育比赛转播等,做大限度的呈现出事物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如艺术人生等节目也体现了电视的艺术表现功能。综合来看,电视艺术是电视的传播功能同传播内容相互影响、融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形态,主要指的是凭借电视的载体功能,以观众审美为出发点塑造审美对象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电视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退一步而言,尽管电视的艺术性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然而把电视舞蹈、电视歌唱等节目归入艺术是不可辨驳的。

二、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

查看全文

谈论电视编辑艺术

后期编辑是一项十分辛苦而又繁累的工作,编辑制作人员必须在前期拍摄的大量素材中,按照编导的意图完整构思,通过编辑设备创作出最后的成品,可以说这是一部电视作品展现灵魂的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面对众多纷繁的素材,编辑怎样做到心领神会、驾轻就熟?除了专业的编辑技术,更多的是要具备独立的创作意识和综合素养,将编导的思路贯穿于作品始终。电视编辑需要做哪些工作呢。在动手编辑一部作品前,首先要熟悉节目、浏览素材,把握住编导的创作意图,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考虑所采用的编辑手段,确立节目的编辑风格和基调,做到心中有底。确立风格和基调的方法有多种,但都必须紧紧围绕编导的思路和意图,必须为内容服务,必须与节目的主题、内容、形式、结构达到有机的统一。

电视剪辑的过程是繁杂的,需要挑选有用的素材、编排段落、根据构思完成叙事,而且要有节奏感的排列,是一个很痛苦的创作过程,每一个步骤都需反复斟酌、几经推敲。就如写作起笔,画面的开篇决定了全篇的基调与质感,是很伤神一件事,而且编辑过程中除考虑画面效果外,还得注意声音的效果,所以说编辑本身是一项系统的创作工程。具体从步骤上讲,主要是:根据编导脚本熟悉素材,与编导协商确立编辑提纲,粗编素材,然后对镜头进行精编组合。在正式进入编辑阶段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很必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越细致,编辑时就越省力、越有底,这样才能对所完成的编辑工作理解透彻、通情达意。后期编辑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掌握好节目的节奏。要实现节目整体节奏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在节目创作时对影响电视节目视觉与听觉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把握,也就是说,要使画面的节奏、文字的节奏、解说的节奏、音乐的节奏以及主持人的节奏等达到完美的统一。正如音乐的乐章有高低起伏、弦律回转,富有节奏的美感,音乐电视节目也同样讲究节奏,有平叙、有高潮、有紧有松,目的只有一个,在有节律的节奏中吸引观众的注意,赢得眼球。

节奏的掌握是艺术创作带普遍规律的问题,节奏对编辑来说,主要是时间、镜头速率、时间流逝的节律问题,剪辑节奏的形成是从熟悉剧本、分解摄录素材直到综合构成的全过程。节奏的构思阶段是从全片、场景进入单个镜头;节奏的完成阶段又是从单个镜头、场景直到构成全片。因此,在电视节目剪辑节奏总体设想时,一定要具体到小的单元,而在每一层次的组合取舍直到形成整场戏和全片时,也一定要在总的节奏指导下规范局部的节奏安排,比如场面的内容是激动人心的,节奏要求快,镜头短促,镜头之间直接切转,使一个细节跳到另一个细节、一个场景跳到另一个场景、一个动作突变为另一个动作,反之在一个沉静的片段中,场面是安宁、平静的,这时节奏要求慢,往往采用长镜头,加大组接点的间距,使用叠化、淡入淡出来代替“切”,延续时空场景转换的速度。现代社会,观众可选的频道很多,可看的节目也很多,一部电视作品被观众选择之后,吸引观众的不仅是画面、素材和故事,还要在短时间内吸引住观众,这非常重要。比如电视剧,在平铺的叙事后,十分钟左右就必须有高潮和转折或者是台词上的精彩与音乐的烘托,让观众有兴趣继续欣赏下去。再比如专题片,音乐的使用是变换节奏的一种有效手段,舒缓的音乐让人心情舒畅,但是大段相似的音乐会减弱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这就要求在合适的时候,变换音乐或者采用同期声的现场效果进行转换,音乐变换了,画面组合的方式、编辑的节奏也就改变了。

我一直认为,编辑的节奏和美感与音乐的使用得当有很大的关系,音乐的使用本来就存有个人的喜好,在选择音乐和音乐的使用上就有编者的创作与主观情绪。音乐以及声音元素的使用决定了编辑的手法,影响画面的组接。当然,改变节奏的手段有很多种,如编辑画面的逻辑顺序、电视包装手法的运用,有时特效的使用也是改变节奏的一种有效手法。在合适的时候用字幕干扰的方式光效转场以及其他三维手法,都可以改变作品的节奏,这取决于编者的能力、取决于编导的思想。一部好的独立作品,往往编者就是编导本人,这样才能达到作品思想的完美统一,将创作意图贯穿于作品始终。

查看全文

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数年以前,当我们刚刚听到“电视电影”(TVmovie)这个陌生名词的时候,还把它完全当作一个遥远的舶来品;今天,当我们再度说起电视电影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竟离我们这么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熟知了众多外国的电视电影作品,而且,还因为我们也有了国产的电视电影作品。伴随着艺术家们的辛勤探索,电视电影作为影视合流新型的艺术形式,已经或正在成为现代电视传媒和电影艺术整合发展的新亮点。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电视传媒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被电视的魅力所吸引,电视成为当时公众最为时尚、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消费标志之一,在不断地改变着亿万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异的电视播出台,以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深深滋养了美国电视传媒业的茁壮成长,也更加刺激和悬吊起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期待。为了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也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适时新闻报道栏目、电视专题栏目外,把竞争和吸引观众的焦点聚集到利用电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上来。然而,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大量空白的时间段,即便庞大的、年产数百部影片的好莱坞生产厂商也似乎难以满足其胃口。当然,好莱坞电影业出于同已显峥嵘的电视市场竞争的原因,在电视播出电影问题上设置了种种限制,致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到的电影,一般多是早已超过放映档期的影片。此外,好莱坞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颇高,致使其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目标紧紧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对电视播出电影多带有抵制行为和轻视情绪。迫于无奈,美国一些电视台、电视制作机构便着手自己拍摄一些成本颇低、但又兼具电影故事片艺术特质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于是,一种被称做“电视电影”的影视艺术形式就这样在电视与电影的“竞争夹缝”中应运而生了[1]。

事实证明,这种影视合流的艺术形式,后来竟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看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电视电影,观众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约200多部电视电影[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电影后,也迅速成为电视传媒业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2]。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这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实也是一部电视电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国演员福莱德·德雷尔(FredDryer)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90年代享誉国际影坛的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执导拍摄了轰动欧洲影视界的电视电影系列片《十诫》,他又根据其中的《第五诫》和《第六诫》改编成增长了的电影版《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两部影片再度轰动了世界影坛,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此跻身于国际电影艺术大师之列。此外,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视电视电影的拍摄,他曾于2001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Hanks)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题材的电视电影《兄弟乐队》,投资1亿2千万美元,此片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电视电影。

中国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美国当年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这一专业化电影频道迅速吸引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渐培育着观众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习惯。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已经显示,中国当代电影观众的主体已经在向家庭方面转移,中国观众观看电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经变成从电视里收看。调查还显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收视率高达2000万人次,远远高于同等影片在电影院的观众上座人次。因此,电影频道此举,无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看方式和习惯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抑或是变革与创新。据有关部门199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能够收看到电影频道的观众约达4.3亿人,占全部电视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万人,晚间有4600万人收看电影频道。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电影频道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时间里,就购买了建国后拍摄的3600部国产影片总量的61%,约为近2200部影片。虽然国内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与电影频道每天近20个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日吞量约10部影片,年吞量约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国产影片同样也存在先争取影院票房、争取收回成本、赚取票房利润的“首要任务”,因此无暇顾及电视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电影频道于1999年起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为此,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多万元拍摄电视电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时间里,电影频道已经摄制完成了350部电视电影[3]。

查看全文

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电视电影艺术特征题材

一、引言

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业的发展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且为许多行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然而传统的院线电影也是不会被电视和其他新型媒体所取代的,它拥有其一些特殊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是其他发展起来的媒体所不能取代的。超大的屏幕、特定的播放场所、完美的音响效果等。基于国内外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与电影在这股影视艺术行业发展的潮涌中产生了交集,由此而生的一种新型的电影模式诞生了,也就是电视电影。电视电影(MoviemadeforTV)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电视电影风格的多样化和题材接近现实,主要关注于热点新闻、人们关心的话题,使得受众对于电视电影的偏爱,使它拥有了相对稳定的一部分收视群体,保证了电视台的收视率。电视电影也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能。所以,电视、电影以及电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是影响观众喜好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1.交集式

查看全文

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数年以前,当我们刚刚听到“电视电影”(TVmovie)这个陌生名词的时候,还把它完全当作一个遥远的舶来品;今天,当我们再度说起电视电影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竟离我们这么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熟知了众多外国的电视电影作品,而且,还因为我们也有了国产的电视电影作品。伴随着艺术家们的辛勤探索,电视电影作为影视合流新型的艺术形式,已经或正在成为现代电视传媒和电影艺术整合发展的新亮点。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电视传媒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被电视的魅力所吸引,电视成为当时公众最为时尚、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消费标志之一,在不断地改变着亿万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异的电视播出台,以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深深滋养了美国电视传媒业的茁壮成长,也更加刺激和悬吊起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期待。为了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也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适时新闻报道栏目、电视专题栏目外,把竞争和吸引观众的焦点聚集到利用电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上来。然而,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大量空白的时间段,即便庞大的、年产数百部影片的好莱坞生产厂商也似乎难以满足其胃口。当然,好莱坞电影业出于同已显峥嵘的电视市场竞争的原因,在电视播出电影问题上设置了种种限制,致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到的电影,一般多是早已超过放映档期的影片。此外,好莱坞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颇高,致使其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目标紧紧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对电视播出电影多带有抵制行为和轻视情绪。迫于无奈,美国一些电视台、电视制作机构便着手自己拍摄一些成本颇低、但又兼具电影故事片艺术特质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于是,一种被称做“电视电影”的影视艺术形式就这样在电视与电影的“竞争夹缝”中应运而生了[1]。

事实证明,这种影视合流的艺术形式,后来竟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看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电视电影,观众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约200多部电视电影[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电影后,也迅速成为电视传媒业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2]。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这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实也是一部电视电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国演员福莱德·德雷尔(FredDryer)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90年代享誉国际影坛的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执导拍摄了轰动欧洲影视界的电视电影系列片《十诫》,他又根据其中的《第五诫》和《第六诫》改编成增长了的电影版《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两部影片再度轰动了世界影坛,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此跻身于国际电影艺术大师之列。此外,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视电视电影的拍摄,他曾于2001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Hanks)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题材的电视电影《兄弟乐队》,投资1亿2千万美元,此片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电视电影。

中国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美国当年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这一专业化电影频道迅速吸引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渐培育着观众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习惯。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已经显示,中国当代电影观众的主体已经在向家庭方面转移,中国观众观看电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经变成从电视里收看。调查还显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收视率高达2000万人次,远远高于同等影片在电影院的观众上座人次。因此,电影频道此举,无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看方式和习惯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抑或是变革与创新。据有关部门199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能够收看到电影频道的观众约达4.3亿人,占全部电视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万人,晚间有4600万人收看电影频道。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电影频道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时间里,就购买了建国后拍摄的3600部国产影片总量的61%,约为近2200部影片。虽然国内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与电影频道每天近20个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日吞量约10部影片,年吞量约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国产影片同样也存在先争取影院票房、争取收回成本、赚取票房利润的“首要任务”,因此无暇顾及电视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电影频道于1999年起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为此,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多万元拍摄电视电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时间里,电影频道已经摄制完成了350部电视电影[3]。

查看全文

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电视传媒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被电视的魅力所吸引,电视成为当时公众最为时尚、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消费标志之一,在不断地改变着亿万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异的电视播出台,以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深深滋养了美国电视传媒业的茁壮成长,也更加刺激和悬吊起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期待。为了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也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适时新闻报道栏目、电视专题栏目外,把竞争和吸引观众的焦点聚集到利用电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上来。然而,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大量空白的时间段,即便庞大的、年产数百部影片的好莱坞生产厂商也似乎难以满足其胃口。当然,好莱坞电影业出于同已显峥嵘的电视市场竞争的原因,在电视播出电影问题上设置了种种限制,致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到的电影,一般多是早已超过放映档期的影片。此外,好莱坞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颇高,致使其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目标紧紧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对电视播出电影多带有抵制行为和轻视情绪。迫于无奈,美国一些电视台、电视制作机构便着手自己拍摄一些成本颇低、但又兼具电影故事片艺术特质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于是,一种被称做“电视电影”的影视艺术形式就这样在电视与电影的“竞争夹缝”中应运而生了[1]。

事实证明,这种影视合流的艺术形式,后来竟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看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电视电影,观众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约200多部电视电影[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电影后,也迅速成为电视传媒业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2]。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这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实也是一部电视电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国演员福莱德·德雷尔(FredDryer)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90年代享誉国际影坛的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执导拍摄了轰动欧洲影视界的电视电影系列片《十诫》,他又根据其中的《第五诫》和《第六诫》改编成增长了的电影版《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两部影片再度轰动了世界影坛,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此跻身于国际电影艺术大师之列。此外,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视电视电影的拍摄,他曾于2001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Hanks)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题材的电视电影《兄弟乐队》,投资1亿2千万美元,此片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电视电影。

中国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美国当年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这一专业化电影频道迅速吸引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渐培育着观众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习惯。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已经显示,中国当代电影观众的主体已经在向家庭方面转移,中国观众观看电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经变成从电视里收看。调查还显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收视率高达2000万人次,远远高于同等影片在电影院的观众上座人次。因此,电影频道此举,无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看方式和习惯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抑或是变革与创新。据有关部门199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能够收看到电影频道的观众约达4.3亿人,占全部电视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万人,晚间有4600万人收看电影频道。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电影频道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时间里,就购买了建国后拍摄的3600部国产影片总量的61%,约为近2200部影片。虽然国内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与电影频道每天近20个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日吞量约10部影片,年吞量约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国产影片同样也存在先争取影院票房、争取收回成本、赚取票房利润的“首要任务”,因此无暇顾及电视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电影频道于1999年起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为此,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多万元拍摄电视电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时间里,电影频道已经摄制完成了350部电视电影[3]。

为了促进电视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树立品牌、明确导向、奖励先进、鼓舞士气,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批准,电影频道于2001年设立并举办了电视电影“百合奖”,并启动了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评选活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