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9 04:19: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电视纪录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视纪录片分析论文
一、多元性
电视纪录片本身,即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呈现出多元性的首要特征。
其一是内容的多元性。电视纪录片,可分为时事报道、社会新闻、文献纪录、传记、自然纪录、地理纪录、专题新闻、热点透视等各种内容的纪录片,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其二是传播功能的多元性。包括新闻信息功能、文艺娱乐功能、社会教育功能、生活服务功能等等。
其三是形式的多元性。电视纪录片既包括新闻纪录、时事纪录、历史纪录,又包括文化纪录、体育纪录,以及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曲艺、戏剧等)的舞台纪录等等。例如“娱乐报道”、“影视新闻”、“戏剧点击”等等。
其四是受众的多元性。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现在已有各级各类电视台近3000个,已覆盖了全国城乡,一些大城市可以收看数十个频道。看电视早已成为城乡居民首选的休闲娱乐项目和了解社会情况、获得多元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电视纪录片受众数量之多,收视率之高,都是不言而喻的。
纪录片电视文化论文
一、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一段时空跨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现实或历史。那么,无论是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都应立足当下,做到真实、可信,做到“真、善、美”。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纪录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纪录片纪实化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一)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运用纪实长镜头切入对文化与历史的表述,让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例如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以现实和过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饮食文化的交错叙述,让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所讲述的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现在一些文化类纪录片也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也令纪录片的讲述更加有理有据,让观众感叹,看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看一部电影,例如酒泉台摄制的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选取了玄奘取经路上最险恶的一段,讲述初唐时期玄奘为西行求法,置朝廷通缉于不顾,夜半偷渡玉门关,历经九死一生,终达伊吾的传奇故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剧情表演,再现了千年前的传奇故事。文化类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完整记录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例如,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等。
(二)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是表达的另一个主体,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声音语言的作用不可缺少。今年年初,笔者拍摄的《尕海湖边的故事》中,效果声的运用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在尕海湖边拍摄冬候鸟大天鹅时,清晨清亮的天鹅叫声,顿时让冬天的尕海湖边响起了候鸟的歌声。如何能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尕海湖边的这种场景,光靠唯美的画面是不可能做到的,《尕海湖边的故事》就将常规的效果声的音频指数略微提高一些,突出候鸟的叫声,充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各种声音元素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和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文化类节目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肃电视台10多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录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甘肃卫视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也在大大增加。
二、文学化是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
电视纪录片研究论文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改革本质上是触动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是波及全民族文化心理更新的历史伟业。其间的观念冲突、社会矛盾、人性困惑、道德理想,以及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等矛盾的转换生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与思考,而某些中国改革的抽象内容又确实在中国电视纪录片中都有形象的反映《村民的选择》讲述了一个农村选举村长的故事,真实记录了村民们选举前的心理状态,以及选举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和曲折,进而使作品敏锐地把握到发生在中国农村的民主改革进程。虽然作品没有选取重大的人物或事件,但也正是作品以小人物、小事件传达出大主题、大内涵的成功之处。
如果说,像反映政治民主之类作品往往体现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旋律,那么,更多的作品往往将普通人作为纪录的主角,将镜头聚焦在平凡的人生和平凡人的现代性体验上,并以此折射出沧桑巨变的社会时代。它们往往以平民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视点来寻找散布在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景观,发掘生活中被淹没的尊严和价值,而其对潜藏在平凡生活里的生命活力开掘又总能激发人们对于自身生存处境的回眸反顾和驻足深思。《德兴坊》《远去的村庄》《沙与海》《藏北人家》《重逢的日子》《茅岩河船夫》《舟舟的世界》《姐姐》《半个世纪的乡恋》等作品就以其平民式的叙事镜像和浓厚的人文情怀而获得人们的好评。
在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纪录片把焦点对准民族问题及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时,纪录片被更多地渗入了人文主义的色彩,因此站在人类学或民族学的高度来纪录生活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最后的山神》《神鹿啊我们的神鹿》《寻找楼兰王国》《流年》《影人儿》等作品,或记录了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的生活习俗,或追寻1000年前消失的古代王朝,或展示黄土地上剪纸艺人的风采与民间民俗,或表现西北民间皮影艺人的喜怒哀乐,都反映纪录片对少数民族的当代生活和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的人文关注和历史诗情。
而作为电视栏目播出的纪录片往往也以“关注普通人”相号召。央视《生活空间》有一句电视观众熟悉的导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如果从中国电视纪录片历史发展的总体线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句导语暗含的“革命性”价值,成为新人文理念的一种典范。上海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也在此定位上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并创作出诸如《毛毛告状》《德兴坊》《远去的村庄》等优秀作品。北京台的《百姓家园》栏目以“老百姓自己讲述的故事”为栏目定位,以老百姓自己的眼光和角度来拍摄自己的生活。《我大爷的小铺》《我的三口之家》《老何过年》等作品虽以其对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为内容,却从其深层透露出时代生活在细微层面所发生的变化和意义。
尽管立足于“普通人”,高扬人文精神的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还存在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惑,·视听天地·电视纪录片的人学之思但其艺术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形成了比较成型的艺术风格。其中,既有在某一特定环境、特定生存状态下展现生命力冲破巨大阻力创造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美好业绩过程的崇高风格,也有展现生命经历与社会、与自然的剧烈磨合,却最终能与历史的、自然的必然要求保持和谐一致地向新境界发展和谐风格,还有展现美好的生命衰微、消亡、毁灭或美好的事业遭受扼杀过程悲剧风格,等。《王振举——一个共产党员的纪实》纪录了税务干部王振举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中坚持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感天动地的崇高气节。《藏北人家》透过藏北牧民那恬静淡远、和谐安宁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纪录了藏北牧民始终与自然环境保持着和谐一致的劳动与生活。《远在北京的家》表现了一群小保姆的艰辛历程,折射出普通人为争取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那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呼唤》纪录了上海癌症俱乐部一群癌症患者最后的生命拼搏……在某种意义上,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在真与美、纪实与造型、再现与表现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实现其“纪录历史的伟大使命”是中国电视纪录片人学命题的重要含义和发展前景。
电视纪录片荧屏管理论文
纪实性的内容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是近十几年来荧屏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电视纪录片也因此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一致重视。本文拟结合
纪录片的特点谈谈电视纪录片的荧屏“亮点”与“禁忌”。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确立了电影纪录片的最初风格。艾伦在《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中给电影纪录片作出如下描述:“纪录片是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在这个形式中,电影制作者放弃了对电影制作过程的某些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控制,并以此含蓄地像人们昭示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先后经历了声画两张皮的“画面加解说”、“长镜头加同期声”等阶段。形象地说,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现场直播”。“纪录”一词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纪录。概言之,电视纪录片的特点有三:从表现对像看,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拍摄对像和表现内容。从艺术追求看,视真实性为创作的生命,既要反映出表象的真实,更要揭示出本质的真实。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纪实主义的手法,以长镜头和同期声纪录生活的自然形态,反对摆拍和虚构。
纪录片的魅力源于所展示内容的本色自然,因而,如何营造客观真实的氛围是其面临的首要课题。
在此,有一个问题经常被误解,那就是纪录片的客观性,不少人认为,纪录片是客观纪录,因而反对创作者创作个性的表现、否定创作者对内容的解释权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也是对客观性最为肤浅的理解。“在纪录影片工作者里面有大力提倡‘客观性’,这像是一个否定解释作用的说法,这种主张也许来自战略需要,但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纪录片工作者和使用其他任何手段的传达者一样,可以进行无限制的选择……这种选择不管是有意识的抑或是无意识的,不管他承认还是不承认,都是他的观点的表现。”“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意念表示。作为观察者、年代史编者,或采取其他某种立场,他都不能避免自己的主观。他要对世界提出自己的解释。”①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摘引,就是为了说明那种“纯客观”的想法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生活是极其丰富复杂的,而我们的镜头不可避免地要对所摄对象进行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和取舍,这就在事实上体现了创作者有意无意的诠释角度和立场,当然,这种诠释绝不是所心所欲的,而是要用镜头语言、同期声真实而含蓄地表达创作者的观念。
1、长镜头
电视纪录片荧屏管理论文
纪实性的内容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是近十几年来荧屏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电视纪录片也因此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一致重视。本文拟结合
纪录片的特点谈谈电视纪录片的荧屏“亮点”与“禁忌”。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确立了电影纪录片的最初风格。艾伦在《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中给电影纪录片作出如下描述:“纪录片是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在这个形式中,电影制作者放弃了对电影制作过程的某些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控制,并以此含蓄地像人们昭示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先后经历了声画两张皮的“画面加解说”、“长镜头加同期声”等阶段。形象地说,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现场直播”。“纪录”一词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纪录。概言之,电视纪录片的特点有三:从表现对像看,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拍摄对像和表现内容。从艺术追求看,视真实性为创作的生命,既要反映出表象的真实,更要揭示出本质的真实。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纪实主义的手法,以长镜头和同期声纪录生活的自然形态,反对摆拍和虚构。
纪录片的魅力源于所展示内容的本色自然,因而,如何营造客观真实的氛围是其面临的首要课题。
在此,有一个问题经常被误解,那就是纪录片的客观性,不少人认为,纪录片是客观纪录,因而反对创作者创作个性的表现、否定创作者对内容的解释权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也是对客观性最为肤浅的理解。“在纪录影片工作者里面有大力提倡‘客观性’,这像是一个否定解释作用的说法,这种主张也许来自战略需要,但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纪录片工作者和使用其他任何手段的传达者一样,可以进行无限制的选择……这种选择不管是有意识的抑或是无意识的,不管他承认还是不承认,都是他的观点的表现。”“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意念表示。作为观察者、年代史编者,或采取其他某种立场,他都不能避免自己的主观。他要对世界提出自己的解释。”①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摘引,就是为了说明那种“纯客观”的想法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生活是极其丰富复杂的,而我们的镜头不可避免地要对所摄对象进行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和取舍,这就在事实上体现了创作者有意无意的诠释角度和立场,当然,这种诠释绝不是所心所欲的,而是要用镜头语言、同期声真实而含蓄地表达创作者的观念。
1、长镜头
电视栏目纪录片管理论文
【摘要】综观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滚动播出的新闻,不同档的电视连续剧,群星荟萃的电影,花团锦簇的综艺节目……还有电视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它的第一个高峰已经完成,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更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纪录片栏目,像《生活空间》、《纪录片编辑室》等。然而1996年以后,这一发展从高峰走向低谷,当年的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收视率普遍比较低,但是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
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关键词】电视;栏目;纪录片;特性
一、“回到眼前”——由远古部落转向现实生活
20世纪20年代初,探险电影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安德烈·巴赞在《电影与探险》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探险电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即赫伯特·邦丁随斯考特踏上大无畏的探险历程开赴南极拍片10多年后,影片《永恒的寂静》向观众描述了美丽的极地风光,随即,这类影片纷纷问世,并且获得成功。弗拉哈地完成于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一直是其中的杰作。不久,大约由于表现北极地区茫茫冰雪的影片大获成功,一大批“热带”影片和“亚热带”影片纷纷出现……[1]
弗拉哈迪的另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摩阿拿》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亚兰岛人》描绘爱尔兰人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纪录了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远古部落”的“异国情调”,这一方面源于卢梭的人本主义,他们信奉“最原始的及最少开化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不会堕落的一群”,他们认为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所谓文明,其实是将人类拥有的善良本质毁损殆尽,所以他们更愿意在纪录片作品中展示异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人类在依靠直觉和传统中所学习的技巧来生存。[2]另一方面,当时大众传播还不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以此类内容来组织影片,比较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收视率。
电视栏目纪录片管理论文
【摘要】综观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滚动播出的新闻,不同档的电视连续剧,群星荟萃的电影,花团锦簇的综艺节目……还有电视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它的第一个高峰已经完成,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更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纪录片栏目,像《生活空间》、《纪录片编辑室》等。然而1996年以后,这一发展从高峰走向低谷,当年的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收视率普遍比较低,但是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
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关键词】电视;栏目;纪录片;特性
一、“回到眼前”——由远古部落转向现实生活
20世纪20年代初,探险电影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安德烈·巴赞在《电影与探险》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探险电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即赫伯特·邦丁随斯考特踏上大无畏的探险历程开赴南极拍片10多年后,影片《永恒的寂静》向观众描述了美丽的极地风光,随即,这类影片纷纷问世,并且获得成功。弗拉哈地完成于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一直是其中的杰作。不久,大约由于表现北极地区茫茫冰雪的影片大获成功,一大批“热带”影片和“亚热带”影片纷纷出现……[1]
弗拉哈迪的另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摩阿拿》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亚兰岛人》描绘爱尔兰人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纪录了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远古部落”的“异国情调”,这一方面源于卢梭的人本主义,他们信奉“最原始的及最少开化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不会堕落的一群”,他们认为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所谓文明,其实是将人类拥有的善良本质毁损殆尽,所以他们更愿意在纪录片作品中展示异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人类在依靠直觉和传统中所学习的技巧来生存。[2]另一方面,当时大众传播还不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以此类内容来组织影片,比较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收视率。
电视栏目纪录片特性分析论文
【摘要】综观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滚动播出的新闻,不同档的电视连续剧,群星荟萃的电影,花团锦簇的综艺节目……还有电视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它的第一个高峰已经完成,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更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纪录片栏目,像《生活空间》、《纪录片编辑室》等。然而1996年以后,这一发展从高峰走向低谷,当年的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收视率普遍比较低,但是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
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关键词】电视;栏目;纪录片;特性
一、“回到眼前”——由远古部落转向现实生活
20世纪20年代初,探险电影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安德烈·巴赞在《电影与探险》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探险电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即赫伯特·邦丁随斯考特踏上大无畏的探险历程开赴南极拍片10多年后,影片《永恒的寂静》向观众描述了美丽的极地风光,随即,这类影片纷纷问世,并且获得成功。弗拉哈地完成于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一直是其中的杰作。不久,大约由于表现北极地区茫茫冰雪的影片大获成功,一大批“热带”影片和“亚热带”影片纷纷出现……[1]
弗拉哈迪的另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摩阿拿》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亚兰岛人》描绘爱尔兰人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纪录了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远古部落”的“异国情调”,这一方面源于卢梭的人本主义,他们信奉“最原始的及最少开化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不会堕落的一群”,他们认为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所谓文明,其实是将人类拥有的善良本质毁损殆尽,所以他们更愿意在纪录片作品中展示异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人类在依靠直觉和传统中所学习的技巧来生存。[2]另一方面,当时大众传播还不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以此类内容来组织影片,比较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收视率。
电视栏目纪录片分析论文
【摘要】综观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滚动播出的新闻,不同档的电视连续剧,群星荟萃的电影,花团锦簇的综艺节目……还有电视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它的第一个高峰已经完成,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更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纪录片栏目,像《生活空间》、《纪录片编辑室》等。然而1996年以后,这一发展从高峰走向低谷,当年的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收视率普遍比较低,但是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
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关键词】电视;栏目;纪录片;特性
一、“回到眼前”——由远古部落转向现实生活
20世纪20年代初,探险电影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安德烈·巴赞在《电影与探险》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探险电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即赫伯特·邦丁随斯考特踏上大无畏的探险历程开赴南极拍片10多年后,影片《永恒的寂静》向观众描述了美丽的极地风光,随即,这类影片纷纷问世,并且获得成功。弗拉哈地完成于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一直是其中的杰作。不久,大约由于表现北极地区茫茫冰雪的影片大获成功,一大批“热带”影片和“亚热带”影片纷纷出现……[1]
弗拉哈迪的另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摩阿拿》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亚兰岛人》描绘爱尔兰人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纪录了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远古部落”的“异国情调”,这一方面源于卢梭的人本主义,他们信奉“最原始的及最少开化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不会堕落的一群”,他们认为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所谓文明,其实是将人类拥有的善良本质毁损殆尽,所以他们更愿意在纪录片作品中展示异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人类在依靠直觉和传统中所学习的技巧来生存。[2]另一方面,当时大众传播还不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以此类内容来组织影片,比较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收视率。
电视文艺纪录片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中国的电视文艺类纪录片数量较少且成就不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视文艺界在传统美学和商品文化偏颇的常识体系与价值观的误导下,将人类艺术极其多样的风格种类和多元的文化功能,削减为以经济发达民族、阶层或区域人群为中心的职业舞台艺术,和单调的审美或娱乐功能。这一偏颇观念和物质利益驱动下的电视实践,正在严重损害着各民族多样而鲜活的传统艺术文化这一多功能文化生存方式,并因此无形中损害着人类的文化生存能力。因此,电视文艺纪录片的出场,就不仅仅意味着某种电视体裁的补阙或强化,而是意味着一种更为真实健康的电视传播观念的确立——而这一观念的确立,有助于使我们在诸如树立艺术传播的相对宽容的价值观,揭示“艺术”文化的本来面目及其功能价值,保护和传承宝贵的人类传统艺术资源,乃至开拓“常销”型电视艺术商品等多个方面,弥补现有电视文艺的阙失与不足。
[关键词]电视文艺;纪录片;艺术价值观;职业艺术;生活艺术
前言
虽然脱胎于电影纪录片的中国电视纪录片迄今约有40年历史了,但在电视文艺领域内,这类体裁的应用则较少且成就不大。究其原因,应主要从电视文艺界的主流观念上去探寻。
在电视文艺界普遍认为纪录片体裁不太适于“艺术”表现的同时,近20年来电视新闻纪录片却在逐渐向艺术靠拢——题材的多样化、体裁的裂变、篇幅的系列化、技巧的艺术化等,使一本正经的纪录片也描眉勾唇狐步蜂腰起来。譬如在全球引起反响的历史纪录片《失落的文明》,其中复原历史场面的艺术性扮演及蒙太奇技巧的全面应用,使人不得不感叹电视新闻纪录片“离新闻远了,距艺术近了”。①若因此而联想到“艺术新闻化”(此仅取“新闻”概念的纪实而非时效内涵)的可能性,“电视文艺纪录片”这个体裁概念,就理所当然进入了我们的意识。
对电视文艺纪录片的关注,乃鉴于以下现实背景:商品文化通过电视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以“现代性”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悠久传统文化(艺术)的扼杀者,把人类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艺术)推入绝灭的深渊。古老的艺术那无限多样的文化功能和形态,被电视简化为单调的娱乐(或“审美”)功能和复制形态,用以残害“大众”的智商,腐蚀“大众”的趣味,从而把电视观众变成贪玩无知的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