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9 03:22: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电视电影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视电影
一、讨论电视电影问题的前提
有一个事实或许能够打开我们的思路,就是电影界的一个新成员——电影频道这几年的发展态势。电影频道是靠国家贷款启动的,也就是负债经营。1996年1月正式开播,第一年就还清了贷款,第二年取得了丰厚的利润,第三年的广告收入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翻。而且这一年多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乃至电影频道在全国媒体利润收入上排名第五。更值得提出的是,位居前四位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都各自拥有多个频道,而电影频道只有一个频道。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电影频道的节目有很高的收视率。根据央视调查,这些年在中央八个频道中,电影频道的收视率始终排名第二。尽管全国有3000多家电视台,上星的电视台已近50家,电视竞争十分激烈,但电影频道的收视率一直平稳地保持在中央八套节目的第2位。电影频道有这么好的广告效益和收视率实在是说明电影光芒四射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观众。
为了满足观众对电影欣赏的需求,这几年电影频道一方面每年用一个多亿购买国产影片,买断了建国以来拍摄的几乎所有的国产片,还买了大量的二十至三十年代拍摄的国产片和各类短片。电影频道购买国产影片的电视播映权价格上在国内是力度最大的,为了让广大观众看上当年的优秀电影,曾多次拿出70万以上的高价购买电影的播映权。另方面电影频道不断加大投资拍摄国产影片的力度,仅去年一年就投资4000万与各电影厂联合拍摄了18部电影,从影片部数上看占去年国产片生产总量近五分之一。在今年华表奖获将的十部影片中,电影频道投资拍摄的影片就有四部,占总数近一半。为了丰富节目源,电影频道又开拓了新型态电影……电视电影,年产量在百部左右,而且制作力量主要依靠全国的电影厂家。电影频道以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电影厂家的造血功能。一个电视频道开办4年多对电影能有这么高的回报率,是创办者始料未及的,这个事实也是令人深思的。
从世界影视发展史来看,电视比电影的诞生晚40多年,它给世界各国电影业带来过重大的冲击,但它也给电影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在欧美国家早有经验。美国仰仗好来坞使电影显赫于世,可是在电视的重创下,也曾不得不屈尊向电视台卖老电影片以贴补电影的不足。开始在经济上并没有看到更多的实惠,直到1961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网在黄金段最先推出电影剧场《周六晚间影院》,播放的都是一些新影片,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见此情景,1962年、1965年另外两大电视网美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黄金段的电影剧场,使电影新片在电视上播出形成气候并获得非常好的收视率,一些影片的相对收视率达到了40%-50%,如希区柯克的《鸟》和《乱世佳人》。于是,更多的电影剧场出现了,带来了电视台对电影的极大的需求,电影的电视播映权费也随之大大提高,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桂河桥》的电视播映权竟卖到了300万美元的天价,这一切给美国电影补充了血液,带来了生机。
欧洲电影也走过类似的历程。根据专家的统计数据,法国电影在50年代,影院观众在4亿人次左右,70年代下降到1亿7千万,80年代又下降了50%。巴黎的电影院数目1982年为286家,到1988年就只有187家了。英国50年代、60年代影院上座率很高,但到80年代就有74%的人口不去影院看电影了。西班牙1966年影院观众是4亿人次,到90年代只有8000万人次,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每年都有将近400家影院关闭。欧洲人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是电视蓬勃发展的结果,开始他们想尽办法维持电影的地位,后来发现虽然影院的电影观众大量流失,但电视台的电影观众却大大增加。西班牙60年代是4亿电影观众,到90年代陡增到32亿电影观众,其中85.5%的观众是通过电视看电影的。电影院在大幅度减少,电视机却在翻倍地增加等事实,使欧洲电影人认识到电影可以在电视上获得更广大的观众群,不但扩大了电影的影响也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如法国电视四台每年播出电影在400部左右,使电影业获得利润上亿美元。
这些历史和事实提示我们的是,电影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不再仅仅是影院中的电影。我们急需改变传统的电影观念,从新的角度去延伸我们的电影概念,去讨论电影未来的发展。
电影和电视
这些新来源的收入很快就超过了剧场放映的收入。1980年,从剧院发行和放映的收入(包括美国国内和海外)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76%,但是1990年,这些收入只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32%。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收费电视的收入则从4.8%上升到9%。更富戏剧性的是:录像带的收入则从1%上升到45%(《银幕财经》1993)。(注:见《银幕财经》,“制片厂收入在1993年将成长6.9%”(1993年5月5日,第8—13页)。)因此,当同一时期电影票的收入在美国以及全球呈下降趋势时,这并不意味着电影没有人看了,而只是意味着它更多地出现在小屏幕上。
这意味着,从1895年电影第一次公开放映以来,电影——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录像带上——现在更多地是从家庭的电视机上观看,而不是在剧场里观看。那么,这个变化重要吗?它对于理解当前电影的状况有什么意义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考察一下有关电影和电视的关系发展得越来越紧密的种种分析和辨论,以及考察一下把这种发展看作是有“失”也有“得”的种种观点。
经济
以上分析显示,电影和电视融合的推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力量。虽然电影和电视常常被看作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是互相敌对的),但是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复杂的和多变的。威廉姆·拉弗蒂认为:“和传统的认识相反,电影和电视的经济关系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注:见威廉·拉弗蒂的“电影和电视”,载加里·爱杰顿编辑的《共栖中的电影和艺术:参考指南》(纽约,格林伍德出版社,1988)。)他把这种关系一直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好莱坞为了掌握潜在对手的发展,同时探索在剧场放映电视的潜在可能性,就投资于电视、广播和传播网络。但是由于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反对,这些策略没有成功。因为联邦通讯委员会当时就已经担心电影工业中的垄断倾向。后来,在50年代,威廉姆·拉弗蒂将这一时期确定为电影和电视工业终于结成了一种“象征性”的关系。在这一时期,电影制片厂开始把所属的电影资料馆完全对电视业开放,并开始直接为电视制作节目,这促成了60年代早期“电视电影”的出现。
皮特·克雷默认为,好莱坞大制片厂在这样做的同时,采用了一个“双重策略”。(注:见皮特·克雷默的“大银幕的诱惑:电影,电视和好莱坞”,载希尔和麦克罗尼编辑的《大银幕,小屏幕:电影和电视的关系》(卢登,约翰·利贝媒体和卢登大学出版社,1996)。)一方面,好莱坞大制片厂把原有制片厂体制下的生产程序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于针对电视观众的常规化生产;在另一方面,它们通过投资于专门的“巨片”(以使用最新的技术、特技,和奇观场面为特征)来探索一种不同于电视电影的“剧场电视”,希望以此继续吸引观众到电影院来。克雷默认为,尽管大制作电影在回收资金上现在也越来越依赖于小屏幕媒体,但是这和它的初衷并没有什么矛盾。因为正是“大片的引诱力”——“电影的壮观和神秘”——为电影和录像带的观众提供了电影的特有魅力。
这种“双重策略”也和变化中的电影消费模式有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比起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鼎盛期,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越来越变成一种“专门的”活动而不是一种经常的活动。观众的社会背景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观众都是15至24岁的年轻人。对比之下,年龄较大的和社会背景更为多样的观众则通过电视和录像带观看电影。这种观看电影的方式对于他们而言是经常性的和习惯性的。因此,就美国的电视电影而言,有人认为尽管它们在批评界不大受重视,但是它们常常吸引了比影院人数更多的观众。他们还认为:电视上“每周电影”和微型系列电影的巨大观众群可以和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举家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巨大而经常的观众群相媲美。(注:见劳伦斯·贾维克/南茜·斯特里克兰的“电视电影:比想像的更好”(载《美国电影》杂志,1988年12月,第41—43页)。)然而,尽管人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电视上看各种各样的电影,问题仍然存在。西尔维亚·哈维认为:重要的是不仅要重视花费在观看电影上的时间的“数量”,同时也要重视观看电影的时间的“质量”。(注:见西尔维亚·哈维的“电影是什么?感觉的,抽象的,政治的”,载克里斯托弗·威廉斯编辑的《电影:起源和未来》(伦敦,威斯特明斯特大学出版社,1996)。)这也联系到了电影和电视关系中的另外一些问题。
电视电影现状
一、
在60年代,美国的商业电视网还普遍信奉着所谓“最低公分母原则”和“最少抵制原则”,也就是坚持让自己的每一个节目,都要尽可能满足最大多数观众的需要,得到最大多数观众的喜爱,同时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反感和不满。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最初的电视电影很自然地走上轻松娱乐的路子。传统的好莱坞式惊险故事、浪漫故事和喜剧故事,是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电视电影的主流。只是由于这些专门为电视制作的影片预算很低,拍摄周期很短,而且播出时间基本上为90分钟,去掉广告时间只有普通影院电影长度的四分之三左右,因而是些名符其实的小制作,很少有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但从70年代起,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1970年1月,全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一部由百老汇戏剧改编的影片《我亲爱的查理》(MySweetCharlie)。这是一部讲述黑人青年与白人姑娘爱情故事的影片,动作性不强,其封闭式结构也不可能为将来的发展留下什么余地,更重要的是,这种黑白恋爱的内容肯定会引起南方保守的白人观众种族主义情绪的不满。但在经过60年代民权运动和社会大动荡洗礼后的美国社会和美国观众毕竟与以往不同了,全国广播公司在经过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上这部片子。结果这部影片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同时创下了很不错的收视率,在不久后还得到了3项艾美奖。《我亲爱的查理》的成功,对以后相当一部分电视电影转向更严肃的题材,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1971年,美国广播公司在其“每周电影”的栏目中播出了《布里安之歌》(Brian''''sSong),讲述了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布里安·皮科罗和盖尔·赛耶思的故事。与以往的电视电影不同,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是以真实的生活为依据的,据影片的制作者说,这部作品中只有5%是虚构,其余全是事实。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布里安由于身患癌症,在26岁时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而在一个故事中主要讲述这样一个情节,在电视节目的传统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尽管由于预算低、工期短(实拍只用了14天)、时长有限(实际时长73分,播出时长90分),这部影片算不上特别精彩,一些内容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还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在电视中播出之后,这部影片后来又被释放到电影院中放映,从而创造了美国影视业一项新的制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比较优秀的电视电影会在电视播出过一段时间后进入影院。尽管从总体来看,这类影片数量不多,也从来没有创造过骄人的票房成绩。
这部影片还在另外两个方面为以后的电视电影提供了模仿的样板。首先是这种以真实事件为依据的故事后来被认为特别适合于电视电影的样式,成为以后许多电视电影的基本题材,这类影片在美国有一个专称,叫作“纪录剧”(docudrama)。其次是讲述生理和精神疾病的故事成为后来电视电影中一种重要的类型,以至于被人们称作是“每周疾病”(diseaseoftheweek)故事。从70年代起,以真实生活为故事基础的电视电影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这种样式的一种主流形态。这些作品在处理真实与虚构的比例时虽然各有不同,但大都以当前的或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或真实事件为核心内容,而且一般都使用原人物的真名实姓。其中既有历史或当代名人的传记,如《约翰·保罗二世教皇》(PopeJohn&nb
sp;PaulⅡ),或是新闻热点人物的故事,如《辛普森的故事》(TheO.J.SimpsonStory);也有描述普通人不平常经历的作品,如讲一位不懂英语的柬埔寨移民小姑娘在几年时间获得英语拼写大奖的《拼写自由的女孩》(TheGirlWhoSpelledFreedom),或是讲真实的强奸并杀害未婚妻案的《加利福尼亚命案》(ADeathinCalifornia)。
电视电影: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
电视电影的起点是生存
电视电影这一电影形态在中国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敏锐洞察和果断抉择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它的逻辑起点是生存,不是学术。
在视听艺术中,电影一直以老大自居,因为它有百年的资历,新中国建立50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又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艺术创作和管理的体系及观念。电影大师的地位使得它在历次社会变革中坚强而有效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仅就改革开放以来几次较大的艺术或经济的变革来说,除了80年代中期的电影语言变革在当时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之外,后来80年代末对电影类型化(娱乐性)的探索、90年代初对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改革都遇到重重阻力。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80年代中国电视剧兴起,电视台需要大量的制作队伍甚至制作基地,向电影厂频送秋波,当时报刊上已有一些以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研究员马向前为代表,撰写的关于影视合流是世界影视发展的大趋势的文章,而电影厂还是只把拍摄电视剧放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眼看着失去了一次占领电视市场,求得经济文化更大发展的机会。这期间,欧美电影已经或正在经历电视对电影的冲击。美国发生在60、70年代,好莱坞在电视的重创下,也不得不向电视台卖电影以补贴电影经济的不足。欧洲发生在70、80年代,据专家统计,法国在50年代影院观众在4亿人次左右,70年代下降到1亿7千万,80年代又下降了50%;英国50、60年代影院上座率很高,到80年代就有74%的观众不到影院去看电影了;西班牙60年代影院观众是4亿人次,到80年代末只有1亿人次左右。在80年代欧美国家有些已经解决了、有些正在解决影视合作的问题。这些前车之鉴在80年代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依然我行我素。
在这样一个固执的机体内,电视电影何以能破土而出呢?只有四个字:生存需要。
90年代初,在电影局及电影局副局长陆兆亨的大力推动下,在1995年乘中央电影台成立四个有线专业频道的风,中央电视台电视频道开通了。可是电影频道开播的第三年就把建国以来拍摄的近3000部国产电影几乎全播过了,有些播了近10遍。尽管电影频道的收视率在中央电视台的8个频道中一直排行第2,但没有足够的国产电影供播放已经显而易见。这里的原因很简单,电影频道每年电影节目的播出量很大,国家对国产电影与外国电影的播出比例有严格规定:(国产电影)3:(外国电影)1。如果按每天播出1部国产新片来计算,一年至少要制作365部国产新片。这对目前国产电影不到100部的产量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开播的前三年观众已经把电影频道看成是播放老古董的频道。1998年初,笔者当时因负责电影频道节目的总编排,把国产电影片源危机将影响到电影频道的生存危机向领导做汇报,并提出制作电视电影以弥补国产电影片源不足的设想。电影频道领导当机立断,1998年下半年就开始实施拍摄电视电影的计划。1999年春节第一次播出了我们制作的电视电影《岁岁平安》。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标志着一种新形态的电影在中国诞生了,在中国电影界,这应是一个革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意义,即使是始作俑者也始料不及。
电视电影: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
电视电影的起点是生存
电视电影这一电影形态在中国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敏锐洞察和果断抉择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它的逻辑起点是生存,不是学术。
在视听艺术中,电影一直以老大自居,因为它有百年的资历,新中国建立50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又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艺术创作和管理的体系及观念。电影大师的地位使得它在历次社会变革中坚强而有效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仅就改革开放以来几次较大的艺术或经济的变革来说,除了80年代中期的电影语言变革在当时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之外,后来80年代末对电影类型化(娱乐性)的探索、90年代初对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改革都遇到重重阻力。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80年代中国电视剧兴起,电视台需要大量的制作队伍甚至制作基地,向电影厂频送秋波,当时报刊上已有一些以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研究员马向前为代表,撰写的关于影视合流是世界影视发展的大趋势的文章,而电影厂还是只把拍摄电视剧放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眼看着失去了一次占领电视市场,求得经济文化更大发展的机会。这期间,欧美电影已经或正在经历电视对电影的冲击。美国发生在60、70年代,好莱坞在电视的重创下,也不得不向电视台卖电影以补贴电影经济的不足。欧洲发生在70、80年代,据专家统计,法国在50年代影院观众在4亿人次左右,70年代下降到1亿7千万,80年代又下降了50%;英国50、60年代影院上座率很高,到80年代就有74%的观众不到影院去看电影了;西班牙60年代影院观众是4亿人次,到80年代末只有1亿人次左右。在80年代欧美国家有些已经解决了、有些正在解决影视合作的问题。这些前车之鉴在80年代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依然我行我素。
在这样一个固执的机体内,电视电影何以能破土而出呢?只有四个字:生存需要。
90年代初,在电影局及电影局副局长陆兆亨的大力推动下,在1995年乘中央电影台成立四个有线专业频道的风,中央电视台电视频道开通了。可是电影频道开播的第三年就把建国以来拍摄的近3000部国产电影几乎全播过了,有些播了近10遍。尽管电影频道的收视率在中央电视台的8个频道中一直排行第2,但没有足够的国产电影供播放已经显而易见。这里的原因很简单,电影频道每年电影节目的播出量很大,国家对国产电影与外国电影的播出比例有严格规定:(国产电影)3:(外国电影)1。如果按每天播出1部国产新片来计算,一年至少要制作365部国产新片。这对目前国产电影不到100部的产量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开播的前三年观众已经把电影频道看成是播放老古董的频道。1998年初,笔者当时因负责电影频道节目的总编排,把国产电影片源危机将影响到电影频道的生存危机向领导做汇报,并提出制作电视电影以弥补国产电影片源不足的设想。电影频道领导当机立断,1998年下半年就开始实施拍摄电视电影的计划。1999年春节第一次播出了我们制作的电视电影《岁岁平安》。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标志着一种新形态的电影在中国诞生了,在中国电影界,这应是一个革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意义,即使是始作俑者也始料不及。
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思索
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业的发展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且为许多行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然而传统的院线电影也是不会被电视和其他新型媒体所取代的,它拥有其一些特殊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是其他发展起来的媒体所不能取代的。超大的屏幕、特定的播放场所、完美的音响效果等。基于国内外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与电影在这股影视艺术行业发展的潮涌中产生了交集,由此而生的一种新型的电影模式诞生了,也就是电视电影。电视电影(MoviemadeforTV)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电视电影风格的多样化和题材接近现实,主要关注于热点新闻、人们关心的话题,使得受众对于电视电影的偏爱,使它拥有了相对稳定的一部分收视群体,保证了电视台的收视率。电视电影也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能。所以,电视、电影以及电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是影响观众喜好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1.交集式
电视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它要遵循电_钡和电影两种媒介的特点,不仅在表现方式上而且在艺术审美特征上和电视、电影有区别之处也有共通的地方。在电视电影的时间长度上,电视电影与电影也比较相似,大多数电影是90分钟长度的,而电视电影一般也是90分钟,要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尽量把一个故事讲述的精彩,因此要相对简练、紧凑,电视电影在叙事强度上和电影也比较接近。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电视电影的兴起,似乎正从另一方向弥补了电视短剧创作极其匮乏的缺憾,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正在替代电视短剧尤其是单本剧的功能,但每一种表现形式又都存在着它们自身所独有的一些艺术特征和优势。当然,电视电影也有它自身的艺术特征,因为这些艺术特征也逐渐受到了一批观众的喜爱。
2.叙事的节奏感强
通过对电视电影和电视剧的比较、电视电影和电影的比较得出,电视电影和电影一样具有叙事的节奏感比较强,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完整的叙事结构和制造气氛,所以要求电视电影必须具备很强的节奏感,在电视电影的时间长度上,电视电影与电影也比较相似,大多数电影是90分钟长度的,而电视电影一般也是90分钟,要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尽量把一个故事讲述的精彩,因此要相对简练、紧凑,电视电影在叙事强度上和电影也比较接近。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电视电影艺术特征题材
一、引言
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业的发展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且为许多行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然而传统的院线电影也是不会被电视和其他新型媒体所取代的,它拥有其一些特殊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是其他发展起来的媒体所不能取代的。超大的屏幕、特定的播放场所、完美的音响效果等。基于国内外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与电影在这股影视艺术行业发展的潮涌中产生了交集,由此而生的一种新型的电影模式诞生了,也就是电视电影。电视电影(MoviemadeforTV)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电视电影风格的多样化和题材接近现实,主要关注于热点新闻、人们关心的话题,使得受众对于电视电影的偏爱,使它拥有了相对稳定的一部分收视群体,保证了电视台的收视率。电视电影也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能。所以,电视、电影以及电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是影响观众喜好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1.交集式
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一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电视传媒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被电视的魅力所吸引,电视成为当时公众最为时尚、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消费标志之一,在不断地改变着亿万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异的电视播出台,以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深深滋养了美国电视传媒业的茁壮成长,也更加刺激和悬吊起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期待。为了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也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适时新闻报道栏目、电视专题栏目外,把竞争和吸引观众的焦点聚集到利用电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上来。然而,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大量空白的时间段,即便庞大的、年产数百部影片的好莱坞生产厂商也似乎难以满足其胃口。当然,好莱坞电影业出于同已显峥嵘的电视市场竞争的原因,在电视播出电影问题上设置了种种限制,致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到的电影,一般多是早已超过放映档期的影片。此外,好莱坞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颇高,致使其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目标紧紧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对电视播出电影多带有抵制行为和轻视情绪。迫于无奈,美国一些电视台、电视制作机构便着手自己拍摄一些成本颇低、但又兼具电影故事片艺术特质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于是,一种被称做“电视电影”的影视艺术形式就这样在电视与电影的“竞争夹缝”中应运而生了[1]。
事实证明,这种影视合流的艺术形式,后来竟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看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电视电影,观众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约200多部电视电影[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电影后,也迅速成为电视传媒业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2]。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这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实也是一部电视电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国演员福莱德·德雷尔(FredDryer)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90年代享誉国际影坛的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执导拍摄了轰动欧洲影视界的电视电影系列片《十诫》,他又根据其中的《第五诫》和《第六诫》改编成增长了的电影版《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两部影片再度轰动了世界影坛,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此跻身于国际电影艺术大师之列。此外,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视电视电影的拍摄,他曾于2001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Hanks)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题材的电视电影《兄弟乐队》,投资1亿2千万美元,此片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电视电影。
二
中国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与美国当年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这一专业化电影频道迅速吸引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渐培育着观众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习惯。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已经显示,中国当代电影观众的主体已经在向家庭方面转移,中国观众观看电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经变成从电视里收看。调查还显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收视率高达2000万人次,远远高于同等影片在电影院的观众上座人次。因此,电影频道此举,无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看方式和习惯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抑或是变革与创新。据有关部门199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能够收看到电影频道的观众约达4.3亿人,占全部电视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万人,晚间有4600万人收看电影频道。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电影频道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时间里,就购买了建国后拍摄的3600部国产影片总量的61%,约为近2200部影片。虽然国内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与电影频道每天近20个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日吞量约10部影片,年吞量约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国产影片同样也存在先争取影院票房、争取收回成本、赚取票房利润的“首要任务”,因此无暇顾及电视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电影频道于1999年起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为此,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多万元拍摄电视电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时间里,电影频道已经摄制完成了350部电视电影[3]。
为了促进电视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树立品牌、明确导向、奖励先进、鼓舞士气,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批准,电影频道于2001年设立并举办了电视电影“百合奖”,并启动了首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评选活动。
小议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数年以前,当我们刚刚听到“电视电影”(TVmovie)这个陌生名词的时候,还把它完全当作一个遥远的舶来品;今天,当我们再度说起电视电影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竟离我们这么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熟知了众多外国的电视电影作品,而且,还因为我们也有了国产的电视电影作品。伴随着艺术家们的辛勤探索,电视电影作为影视合流新型的艺术形式,已经或正在成为现代电视传媒和电影艺术整合发展的新亮点。
一、20世纪60年代
是美国电视传媒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受众被电视的魅力所吸引,电视成为当时公众最为时尚、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消费标志之一,在不断地改变着亿万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接受心理等。那些形式各异的电视播出台,以及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栏目和节目,深深滋养了美国电视传媒业的茁壮成长,也更加刺激和悬吊起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亿万观众的欣赏期待。为了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也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除了制作大量日常适时新闻报道栏目、电视专题栏目外,把竞争和吸引观众的焦点聚集到利用电视播出电视剧和电影上来。然而,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大量空白的时间段,即便庞大的、年产数百部影片的好莱坞生产厂商也似乎难以满足其胃口。当然,好莱坞电影业出于同已显峥嵘的电视市场竞争的原因,在电视播出电影问题上设置了种种限制,致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到的电影,一般多是早已超过放映档期的影片。此外,好莱坞电影由于制作成本颇高,致使其将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目标紧紧盯在影院票房上面,而对电视播出电影多带有抵制行为和轻视情绪。迫于无奈,美国一些电视台、电视制作机构便着手自己拍摄一些成本颇低、但又兼具电影故事片艺术特质的节目在电视上播出,于是,一种被称做“电视电影”的影视艺术形式就这样在电视与电影的“竞争夹缝”中应运而生了。
事实证明,这种影视合流的艺术形式,后来竟被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所看好。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几乎全部是电视电影,观众平均一周能看到5部,每年可看到约200多部电视电影[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电影后,也迅速成为电视传媒业一个突出的新增长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2]。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这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神探亨特》,其实也是一部电视电影系列片,主演“亨特”的美国演员福莱德·德雷尔(FredDryer)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90年代享誉国际影坛的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也曾于1988年执导拍摄了轰动欧洲影视界的电视电影系列片《十诫》,他又根据其中的《第五诫》和《第六诫》改编成增长了的电影版《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两部影片再度轰动了世界影坛,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此跻身于国际电影艺术大师之列。此外,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也十分重视电视电影的拍摄,他曾于2001年与好莱坞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TomHanks)合作拍摄了反映二战题材的电视电影《兄弟乐队》,投资1亿2千万美元,此片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昂贵的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与美国当年电视电影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大致相近。自1995年起,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六频道——电影频道开播,这一专业化电影频道迅速吸引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并逐渐培育着观众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习惯。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已经显示,中国当代电影观众的主体已经在向家庭方面转移,中国观众观看电影的最主要方式已经变成从电视里收看。调查还显示,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收视率高达2000万人次,远远高于同等影片在电影院的观众上座人次。因此,电影频道此举,无疑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看方式和习惯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抑或是变革与创新。据有关部门199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能够收看到电影频道的观众约达4.3亿人,占全部电视家庭的40%以上。白天平均有1900万人,晚间有4600万人收看电影频道。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收看电影的需要,电影频道仅在1995年底到1996年底的一年时间里,就购买了建国后拍摄的3600部国产影片总量的61%,约为近2200部影片。虽然国内各电影制片厂每年都有不少佳片新作,但与电影频道每天近20个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日吞量约10部影片,年吞量约3600余部影片的“海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国产影片同样也存在先争取影院票房、争取收回成本、赚取票房利润的“首要任务”,因此无暇顾及电视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电影频道于1999年起开始自行制作电视电影。为此,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每年投资6000多万元拍摄电视电影。截止2002年上半年,短短3年多时间里,电影频道已经摄制完成了350部电视电影。
电影和电视的融合
但是,如果我们把电视、录像带和光盘上的电影也考虑进去的话,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虽然一段时间以来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人数是减少了,但是实际看电影的人数并没有减少,而且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从电影、电视、录像带和其他音像制品的市场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现象中可见一斑。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好莱坞的大制片厂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但是,到80年代末,它们重新恢复了经济和财政上的良好状态。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好莱坞大制片厂逐渐适应并开发了新的录像带和收费电视的市场。这些新来源的收入很快就超过了剧场放映的收入。1980年,从剧院发行和放映的收入(包括美国国内和海外)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76%,但是1990年,这些收入只占好莱坞制片厂年收入的32%。相比之下,同一时期收费电视的收入则从4.8%上升到9%。更富戏剧性的是:录像带的收入则从1%上升到45%(《银幕财经》1993)。(注:见《银幕财经》,“制片厂收入在1993年将成长6.9%”(1993年5月5日,第8—13页)。)因此,当同一时期电影票的收入在美国以及全球呈下降趋势时,这并不意味着电影没有人看了,而只是意味着它更多地出现在小屏幕上。
这意味着,从1895年电影第一次公开放映以来,电影——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录像带上——现在更多地是从家庭的电视机上观看,而不是在剧场里观看。那么,这个变化重要吗?它对于理解当前电影的状况有什么意义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考察一下有关电影和电视的关系发展得越来越紧密的种种分析和辨论,以及考察一下把这种发展看作是有“失”也有“得”的种种观点。
经济
以上分析显示,电影和电视融合的推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力量。虽然电影和电视常常被看作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是互相敌对的),但是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复杂的和多变的。威廉姆·拉弗蒂认为:“和传统的认识相反,电影和电视的经济关系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注:见威廉·拉弗蒂的“电影和电视”,载加里·爱杰顿编辑的《共栖中的电影和艺术:参考指南》(纽约,格林伍德出版社,1988)。)他把这种关系一直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好莱坞为了掌握潜在对手的发展,同时探索在剧场放映电视的潜在可能性,就投资于电视、广播和传播网络。但是由于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反对,这些策略没有成功。因为联邦通讯委员会当时就已经担心电影工业中的垄断倾向。后来,在50年代,威廉姆·拉弗蒂将这一时期确定为电影和电视工业终于结成了一种“象征性”的关系。在这一时期,电影制片厂开始把所属的电影资料馆完全对电视业开放,并开始直接为电视制作节目,这促成了60年代早期“电视电影”的出现。
皮特·克雷默认为,好莱坞大制片厂在这样做的同时,采用了一个“双重策略”。(注:见皮特·克雷默的“大银幕的诱惑:电影,电视和好莱坞”,载希尔和麦克罗尼编辑的《大银幕,小屏幕:电影和电视的关系》(卢登,约翰·利贝媒体和卢登大学出版社,1996)。)一方面,好莱坞大制片厂把原有制片厂体制下的生产程序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于针对电视观众的常规化生产;在另一方面,它们通过投资于专门的“巨片”(以使用最新的技术、特技,和奇观场面为特征)来探索一种不同于电视电影的“剧场电视”,希望以此继续吸引观众到电影院来。克雷默认为,尽管大制作电影在回收资金上现在也越来越依赖于小屏幕媒体,但是这和它的初衷并没有什么矛盾。因为正是“大片的引诱力”——“电影的壮观和神秘”——为电影和录像带的观众提供了电影的特有魅力。
这种“双重策略”也和变化中的电影消费模式有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比起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鼎盛期,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越来越变成一种“专门的”活动而不是一种经常的活动。观众的社会背景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观众都是15至24岁的年轻人。对比之下,年龄较大的和社会背景更为多样的观众则通过电视和录像带观看电影。这种观看电影的方式对于他们而言是经常性的和习惯性的。因此,就美国的电视电影而言,有人认为尽管它们在批评界不大受重视,但是它们常常吸引了比影院人数更多的观众。他们还认为:电视上“每周电影”和微型系列电影的巨大观众群可以和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举家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巨大而经常的观众群相媲美。(注:见劳伦斯·贾维克/南茜·斯特里克兰的“电视电影:比想像的更好”(载《美国电影》杂志,1988年12月,第41—43页)。)然而,尽管人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在电视上看各种各样的电影,问题仍然存在。西尔维亚·哈维认为:重要的是不仅要重视花费在观看电影上的时间的“数量”,同时也要重视观看电影的时间的“质量”。(注:见西尔维亚·哈维的“电影是什么?感觉的,抽象的,政治的”,载克里斯托弗·威廉斯编辑的《电影:起源和未来》(伦敦,威斯特明斯特大学出版社,1996)。)这也联系到了电影和电视关系中的另外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