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17:48: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电力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电力产业

电力电子产业现状与发展探讨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在绿色电源技术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它已经发展为电气工程学科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分支。近几年,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文中描述了电力电子的定义和应用,分析了电力电子技术产业现状与电力电子器件在我国的发展,对电力电子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电源技术;电力电子产业

电力电子技术,就是运用电力半导体器件以及电子技术对电气设备的电功率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它把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力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是一门交叉学科。经过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我国的电力电子产业发展的比较快速。自从第一个可控硅的出现,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已经持续了将近50年。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经了不控器件和半控器件,电流、电压全控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等几个时期,器件的体积在不断地减小,而且,功率损耗较大的开关时间也大大降低,工作频率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在电力电子技术上的新突破变为实际应用的时间也缩短。它涉足领域广泛,在电力、机械、通讯、交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如今高新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由于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60年,在这一阶段,半导体器件中重要的技术得到了完善;第二个阶段从1970到1980年底,关键的电力电子器件包括场效应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可关断晶闸管的发展,使功率变换的要求得以实现;第三个阶段是从1990年始一直到现在,电力电子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电压全控型的电力电子器件与智能型集成功率模块技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电力电子器件的水平基本上稳定在109~1010W/Hz的水平。为了超越器件的极限,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更换更新的器件构造,二是应用宽能带间隙的半导体器件,如SiC器件和GaN器件。

2对电力电子产业现状的分析

查看全文

电力产业的监管论文

摘要:电力产业作为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其特殊的经济地位以及技术经济特征与政府监管需求有直接联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技术变迁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电力价格和市场准入均体现了监管需求的演变,并进一步对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电力产业;监管需求;演变

一、电力价格监管需求

(一)输、配电价格监管的刚性需求。尽管电力产业经历了市场化改革,但输、配电领域显著的自然垄断特性仍决定了其价格监管需求的刚性。在包括电力产业在内的自然垄断产业中,政府“从资源有效配置和服务的公平供给观点出发,以限制垄断企业确定垄断价格为目的,对价格(在规制产业中称为收费)水平和价格体制进行规制”。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且拥有业务专营权和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企业来说,其所具有的强市场垄断力,很容易使其滥用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使消费者承担较高的价格,从而产生一种扭曲分配效率的潜在可能性,这也是价格监管的最根本原因。具体来看,若按照电力企业定价的利益取向,即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定价,将形成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但电量偏低的垄断电价,很明显,这是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所不能允许的。但政府进行的电价监管也并非一味地关注消费者利益而置企业的生存于不顾,公平地说,政府对电价的监管是试图兼顾到双方的利益。因为如果按照公众所期望的理想电力价格,应该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将避免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引起的效率损失,从而形成帕累托最优。但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成本是递减的,因此,这种定价必将导致电力企业亏损,除非政府给予长期特别补贴。而事实上,政府不可能长期为某个行业提供补贴,所以这种令消费者满意的定价又不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利益。因此,政府的电价监管必须围绕如何解决电力产品的企业最优价格与社会最优价格之间的矛盾展开。总之,政府对输、配电垄断环节的电价监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力求既能抑制垄断企业获取超额利润,保证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又能在保证企业正当利益的同时,有效刺激电力企业提高效率,且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逐步放开的发、售电价格监管。随着技术变迁等因素所导致发、售电领域自然垄断特征逐渐弱化,其电力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从而使其价格监管需求降低。按照规制经济学原理,在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竞争的业务领域内,政府应放松规制,力求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然而,政府对售电价格监管政策的放弃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由于电力产业的发、输、配、供四个环节之间需要高度的协调性,电力产品的生产价格及输、配电价格会通过转移价格影响最终的零售电价。因此,在售电领域还没有被完全放开的阶段,政府对电力零售供应小的环节仍实行价格监管显然是必要的。其二,电力产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作为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产业和公共部门,电力产品的准公共品特征使其无法摆脱政府监管的需求。电力产品的终端用户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价格变动的涉及面广、对社会经济影响大,公众的敏感性强,政府对电价的监管关系着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及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电价监管是电力产业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出于这种考虑,即使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出在发、售电领域引入竞争的情况下,电力准公共品的特性也会使售电的价格受到较多限制,不可能也不应很快放开。

二、电力市场准入的监管需求

查看全文

区域产业的电力营销目标研讨

大型产业的用电特点

工业用电有三大特点:a.用电量大。目前工业用电量的比重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5%左右;b.比较稳定;c.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用电量不平衡,如冶炼厂等高能耗企业用电量大、负荷稳定、负荷率高,而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用电量相对较少,负荷率较低。工业用户的用电量价格弹性小于1,即当电价降低1%时,用电量的增加不足1%。兴义供电局服务范围内的重点工业用户包括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农村用电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从负荷特性看。农业用电在日内的变化相对较小,但在月、季度和年度内负荷非常不均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三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用电总体水平逐年提高,农村家用电器数量的迅猛增长将成为农村电力市场新的消费热点,但传统消费意识局限和滞后的农村电网建设制约将影响农业用电市场的开拓。

电力市场营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常用于分析和研究企业经营状况。可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找出企业优劣势和核心竞争力。电力市场SWOT分析结果如下。a.供电市场增长率高,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较明朗。b.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员工工作热情高、执行力强。自上而下营造了积极创先的良好氛围,电力营销体系初步建立,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城乡电网供电的基础设备进一步增强,一些制约电力需求增长的瓶颈基本被消除。a.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供电负荷的持续增长,部分电网结构不合理性逐步显现,负荷结构不尽合理。存在一城两网问题,供电可靠性降低、供电质量差。b.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企业营销管理、营销体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电力在体制和机制上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框架,机构设置尤其是营销体系建设仍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变化。

构建基于需求侧管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力营销目标

第一产业。目前我国农村的用电水平较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消费升级及新农村建设、农网改造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等因素的拉动下,农村电气化水平将面临空前的发展时机,这将直接带动全国能源和电力消费的强劲增长。第二产业。通过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等手段刺激第二产业的电力消费,移峰填谷,并广泛宣传需求侧管理凹],对不同的用户实行个性化服务,实现高效用电、清洁用电、安全用电。根据“十二五”规划,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目标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加强PDSM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PDSM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PDSM的意识,促进终端用户采用先进、高效的节能技术和其他PDSM措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加强有序用电管理工作,提高社会整体效益。编制有序用电简报.定期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有序用电情况,推动政府在有序用电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实现把电力企业建设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基地,使电力企业成为现代化的制造业名城、生态化的绿城,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和谐的区域性开放式、创新型主中心城市的目标,就必须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推进工业生态化。

查看全文

电力产业发展对策分析论文

一电力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电力产业综合利用资源的有效方式。电力产业是优质、清洁能源的转换与生产行业,其电力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产品,主要特点是生产、输送、消费同时完成,无污染、无法大量存储。电力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地转换一次能源,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减少自身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及废物的产生,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废物资源化等。二是在输送过程中,如何提高输送效率,减少输送成本及占地,减轻电场、磁场及电磁场的影响等。由于电力发、输、用瞬时完成的特点,电能的合理使用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电力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1电力需求十分强劲,电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近几年,电力需求十分强劲。2000-2004年,全国GDP分别增长8.0%、7.5%、8.0%、9.1%、9.5%,同期电力增长分别达到10.1%、8.4%、11.5%、15.3%、14.9%。电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除东北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局部地区季节性、时段性严重缺电。

今后20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电力需求将有大幅度的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人均装机预计0.6千瓦左右,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全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将达到4.2万亿千瓦时左右。

查看全文

产业结构优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区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式,文章利用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优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可实现电力消费总量的削减,但是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源于沿海地区产业发展阶段的优势,泰尔指数的微弱变动并未引发电力消费的增长,整体呈现负相关关系。基于此,文中提出现阶段需要继续强化产业结构优化,并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电力消费总量的削减,最终实现结构转型与绿色发展。

关键词:合理化;高级化;电力消费;区域异质性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廉价的要素投入,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长期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导致结构失衡问题凸显。因此,党的报告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研判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电力消费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能源支撑,反言之,高质量发展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也势必会影响电力消费需求,那么,产业结构优化是否会降低经济运行的电力消耗呢?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呢?有鉴于此,文章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等问题,以期就产业结构和电力消费优化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1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和能源消耗的与日俱增,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并逐渐将研究领域由石油、天然气扩展至电力消费,当然,早期文献还是主要集中于考察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关系。Rong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在长期内,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而从短期来看,二者间因果关系则不明确[1]。Cheng的研究也表明电力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稳定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2]。刘生龙、高宇宁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在长期内,电力消费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在短期内,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需求显著[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学者逐渐开始关注电力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张梦飞、文成业利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电力消费与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电力消费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抑制作用[4]。陈理、虎陈霞等以浙江省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考察了电力消费与产业结构的空间关联度,结果表明二者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但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地市的电力消费量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5]。李佳、周荣荣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过高的第二产业占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即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充分发挥电力消费的经济增长作用[6]。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已经针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或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联进行过研究,但更加关注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双向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所导致的电力消费需求变动关注不足。当然,虽然也有部分文献开始关注产业结构优化与电力消费的关系,但是并未有效区分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形式,可能会使得研究结论出现偏差。因此,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区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式,实证考察产业结构优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

2研究设计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电力产业良性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电力工业发展受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要实现电力工业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电力工业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根据循环经济的特征,实施循环经济,大力促进节能减排是电力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关键词:电力产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加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以及农村城市经济水平不均衡等众多特殊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现阶段存在较为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循环经济,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同时,应努力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电力工业上大力实行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和谐、率先发展的客观要求。

1、循环经济解析

1.1何为循环经济

一般认为,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行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

查看全文

电力企业多经产业发展问题论文

摘要:通过对目前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现状的分析,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多种经营

1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现状问题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是基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封闭经营和长期单一经营方向而提出的,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近年的发展和经验告诉我们,电力企业走多业并举,多元并重之路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的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主要形成了依靠或依赖主业生存和发展的称之为“眼睛向内式”的专业化产业结构模式。有电力安装、电力修试、简单的电力制造、金具加工、电力物资、物业后勤管理、宾馆(招待所)、旅游、高耗能产品生产等产业支柱。总体上,不乏有山东鲁能电力多经的成功典范,但大多数还仅局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况。既无可参与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又无具体实体可言,基本上是人们常常称之为以辅助生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模式。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探索、研究,并加以解决。

查看全文

新时期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思索

一、引言

长期以来,电力产业被认为是自然垄断产业,各国政府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制,不仅是对经营权进行垄断,而且按照电力本身的技术特点,包括了从发电、输电、配电到售电的电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甚至还垄断了发电企业的规模及电网的建设。这种垂直一体化的结构在电力产业的发展中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电力产业结构。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在逐渐弱化,人们意识到电力产业垂直一体化的结构是缺乏效率的,会促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产品价格偏高、服务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经济学家在对具有相似结构的电信、供水、铁路等以网络为特征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不断深入地研究,提出传统的规制给电力产业带来的是竞争缺乏和激励不足,造成产业效率的低下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即产生了所谓的规制失灵。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电力产业进行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我国也对电力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撤销了电力工业部,经营权完全交给国家电力公司,实现政企分开。2003年,全国主要发电资产与电网分离,成立了五大发电公司和国电公司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力产业已经大致形成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格局。表面上,国家对电力产业的改革决心可见一斑,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对电力产业的规制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仅可以说完成了改革的第一步,即发电环节的拆分,而对于构建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仍然处于最初的尝试阶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目前,政府依然对电力市场准入干预过多,对现行电价的规制缺乏科学的依据,没有确立适当的电力规制价格模型等,这样的问题在电力产业中依然存在,并且成为阻碍电力产业改革的绊脚石。

二、电力市场结构双向拆分过程

从2002年至今,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电力市场结构改革过程,此阶段是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建立电力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电力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但并不是发电、输电、配电、售电所有环节都属于自然垄断。为了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输配电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将电网企业定位于自然垄断企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发电环节是电力行业的非垄断部分,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条件成熟时,电力销售环节也将成为电力行业的非垄断部分,同样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为了解决国家电力公司垂直一体化经营带来的发电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2002年,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对电力工业实现了横、纵双向分拆的改革模式,实行厂网分开,重组了发电和电网企业,成立国家电监会,按照国务院授权,行使电力监管行政执法职能,并统一履行全国电力市场监管职责,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电力投资审批权和定价权。2002年12月,由国家电网公司拆分出来的五家发电公司、两家电网公司和四家辅助公司挂牌成立。至此,我国在体制层面上实现了发电侧的公平竞争。图1详细地解释了厂网分开的模式。

查看全文

整治规范电力多种经营产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现状问题;电力企业多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发展的措施;结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多种经营是基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封闭经营和长期单一经营方向而提出、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管理模式的不足、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规划不足、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管理新体制、科学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解决好多经企业的用人机制问题、制定严密有序的多经企业人才规划和职工教育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通过对目前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现状的分析,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多种经营

1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现状问题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是基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封闭经营和长期单一经营方向而提出的,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近年的发展和经验告诉我们,电力企业走多业并举,多元并重之路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的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主要形成了依靠或依赖主业生存和发展的称之为“眼睛向内式”的专业化产业结构模式。有电力安装、电力修试、简单的电力制造、金具加工、电力物资、物业后勤管理、宾馆(招待所)、旅游、高耗能产品生产等产业支柱。总体上,不乏有山东鲁能电力多经的成功典范,但大多数还仅局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况。既无可参与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又无具体实体可言,基本上是人们常常称之为以辅助生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模式。

查看全文

西方电力产业监管制度特征研究论文

摘要现代电力监管体系主要目的是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解决输配电环节电网公司的垄断问题,降低资费,改善服务。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力监管制造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因此,借鉴国际电力监管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和电力改革进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电力监管制度上的模仿和创新,成为我国现代电力监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路径之一。

关键词电力监管基本特征

1西方电力监管制度的基本特点

1.1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和属性

国外电力监管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独立的电力监管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以及受英美法系影响较深的澳大利亚和南美国家大多数采取的是单独设立监管机构模式,集中监管职能于一体,监管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中立性。二是非独立监管模式。日本以及1998年以前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德国等)总体上采取监合一的监管模式。

在独立监管模式中,由于中央和地方监管机构的关系不同,又存在着两种类型:其一是垂直监管模式,即成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监管机构并设立若干分支机构进行监管,如英国、阿根廷、新西兰等国家只设立国家电力管制机构,根据电力管制的实际需要,在各地设立若干办事机构。其二是分级监管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家一般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联邦制国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