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14:50: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电价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前电价改革思考
随着我国第一部《电力法》的诞生,电力作为商品已载入我国法律。电力法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早将电力经营推向了波澜壮阔的大市场。但是,由于现行电力价格的种种弊端,使电力变成了一种奇异的商品,既违背了市场规律,又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1、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其经营成本是相同的(水、火、核等电力生产成本是由电力经销企业内部平衡的),但由各地政府拟定的各种电价政策,目录价格是五花八门。仅**省为例,现行目录价中,最高的商业电价0.932元/千瓦时,最低的农业排灌电价0.22元/千瓦时,单价相差达0.712元/千瓦时,农民照明0.508元/千瓦时,非居民照明0.687元/千瓦时,相差0.179元/千瓦时,商业电价与居民照明电价则相差0.41元/千瓦时,大工业电价与普通工业电价也相差0.1元/千瓦时。而同一用电性质的照明用电,就有三类价格:居民照明0.52元/千瓦时,农民照明0.508元/千瓦时,非居民照明0.687元/千瓦时,分类十分复杂。
2、价格的不公平性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一是过于细化的目录电价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符合电力市场化的发展要求,过多的分类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
二是由于许多地方国有企业买断经营,所有权变成了私有,尤其是高能耗和小化肥企业,绝大部分都变成了私有经营,但是国家对于这些企业的电价仍然执行的是优惠电价,而这些厂的产品最终销售都参予了市场调节,电价的优惠部分变成了私有收入,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原来考虑的优待对像没有得到实惠。比如在**市化肥厂的全年用电量就占了全市用电量的1/4,电价却只有0.2元/千瓦时左右,供的越多,贴的就越多。
三是造成电力价格腐败现象。由于电力商品的交易是瞬间完成的,其交易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供电量的瞬间不确定性是永远存在的,而对同时具备几种用电性质的用户的电价,则是由电力营销部门根据用电比例来确定一个均价,形成了一个混合电价的格局,混合电价有人为因素。一些不法者就利用这一点,内外勾结,高价低供,在计量方式上动手脚,降低高电价比例,这样不可避免的给经营带来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等腐败现象。
电价制度改革论文
【关键字】电价电价改革电价监管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几个比较典型国家的电价制度及电价监管情况,并结合我国电价制度现状,提出了对我国电价改革的建议。
备受瞩目的电价体制改革方案已尘埃落定,但如何具体实施和操作依然是悬念重重。其中,理顺电价机制是此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电价作为电力市场的支点,在电力市场中对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在吸收国内外电价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我国电价的改革,以促進我国电力工业同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
1国外电价模式
由于世界各国的电力行业改革采取的方法与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电价制度以及电价形成机制等也相应的有所不同。
1.1英国的电价模式
改革销售电价调研报告
近期,在我们组织对部分供电营业所进行了营业普查时,发现现行销售电价类别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困难,出现很多隐患,供用电双方都呼唤,尽快改革现行销售电价类别的内容。由于对政策理解的深度不一,在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多收费和少收电费,要么增加用电客户负担,要么使供电企业利益受损。再则,由于电力商品的交易是瞬间完成的,其交易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使一些不法分子有空可钻。他们与供电企业内部少数员工内外勾结,谋取私利。为何出现此弊病,根子就在于现行销售电价的类别及其内容有漏洞。
1.各电价类别的内容交叉重叠,造成随意性。
在我们抽普铁路系统的用电中,就出现错综复杂的格局。比如火车站,明显是商业经营,各类信号灯,应该按非居执行,但该系统由铁路分局供电段统一管理,作为315千伏安以上的用户,执行大工业也可以,类似的情况,供用双方都很难有政策依据说服对方。在我们普查的民营加工企业发现,改制后的影剧院,办公、住宿混杂,一些顾请人员居住房的用电到底属于非居,还是属居民照明;对这些地方,你说是值班也好,还是居民室也好,很难界定,现行的电价类别内容使基层供电基层供电营业人员不好操作,很多地方存在随意性。它除了供用双方不规范,还给不法分子制造机会。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统管物资实行了两条脚走路,像钢材、煤碳、大米等,比如一吨钢材,国家计划价与市场价相差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使当时“批条子”盛行,出现了一批贪官,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行的国家目录电价构成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以湖北省电网为例,最高的商业电价0.951元/千瓦时与最低电价的排灌相差0.731元/千瓦时,非居民照明0.859元/千瓦时与居民照明0.52元/千瓦时相差0.339元/千瓦时,商业与居民照明相差0.431元/千瓦时,在现实生活中,像一些加工企业的生产与生活、个体经营户的经商与照明一个用户,一些不法者也就抓住了这一点做文章,内外勾结,高价低供,因为这些用户的计量主要是人为因素所致。虽然各供电企业在这方面都加强了管理力度,但由于在供电企业内部改革仍不到位,使独家垄断经营的供电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大锅饭,使少数员工做出损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假公济私,肥自己的腰包。因此,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同时,对现行的国家目录电价也必须同步改革,按照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这些都为腐败分子创造了基因。
2.价格类别的混用造成定价不规范。
在一个用电客户,有商业、有居民照明、有非居,又有非普,类别混乱,不易界定。比如在我们普查中遇到的学校、医院、非居里面有非普,非普里面有照明,装计量表计无法从何处下手。比如在某乡村中学,守门人开了个小卖部,名曰方便学生;该守门者往往既是值班室,又是居住室,又兼小卖部,很不好界定。再则,在某校的学生食堂内,承包者自己又安装了一套设备加工,名曰方便学生,这到底该是执行什么价,是商业,还是非居或非普。供用电双方都有争议,自然或不自然地出现定价不规定。
3.概念模糊,操作困难。
电力体制改革过渡期电价思考
目前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过渡期。过渡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电力市场价格体系。在新的价格管理制度尚未确立而旧的管理制度正逐步退出之际,各地的电力企业都自行调整了一些收费项目,各级政府部门也不断推出一些临时政策以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同时,中央也在会同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尽早制订出理想的电价政策。
电力改革过渡期出现的新形势新局面,过渡期的电价政策,过渡期如何制订新电价政策,都密切地影响着电力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经营、发展乃至于生存,值得电力企业、政府部门和全社会认真研究。
电力体制改革过渡时期的电价走势
一、引起电价走低的因素
电价走低是改革的动力、目标,也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以下因素可导致这种结果:
1、发电企业在顺应“竞价上网”的形势,在科技上、规模上、管理上加大投入,降低了发电成本,引起电价降低。
我国电价改革分析论文
【关键字】电价电价改革电价监管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几个比较典型国家的电价制度及电价监管情况,并结合我国电价制度现状,提出了对我国电价改革的建议。
备受瞩目的电价体制改革方案已尘埃落定,但如何具体实施和操作依然是悬念重重。其中,理顺电价机制是此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电价作为电力市场的支点,在电力市场中对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在吸收国内外电价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我国电价的改革,以促進我国电力工业同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
1国外电价模式
由于世界各国的电力行业改革采取的方法与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电价制度以及电价形成机制等也相应的有所不同。
1.1英国的电价模式
我国电价改革研究论文
【关键字】电价电价改革电价监管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几个比较典型国家的电价制度及电价监管情况,并结合我国电价制度现状,提出了对我国电价改革的建议。
备受瞩目的电价体制改革方案已尘埃落定,但如何具体实施和操作依然是悬念重重。其中,理顺电价机制是此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电价作为电力市场的支点,在电力市场中对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在吸收国内外电价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我国电价的改革,以促進我国电力工业同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
1国外电价模式
由于世界各国的电力行业改革采取的方法与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各国的电价制度以及电价形成机制等也相应的有所不同。
1.1英国的电价模式
电网购售差价分析论文
摘要: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电价受到电网购售差价影响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在总结我国电力行业的改组格局和电价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电网购售差价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用自然垄断理论对电力行业的垄断经营进行解释。
关键词:上网电价;自然垄断;政府规制
一、我国电力行业的“五加二”格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改组,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改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五个独立的发电企业、两家电网公司和四家辅业集团公司。五个发电企业分别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两家电网公司分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管理除南方电网公司以外的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所有电网资产。这就是所谓的“五加二”格局。五家发电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两家电网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从事电力销售的业务,负责所管辖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等。之所以形成“五加二”的格局,其目的就是在五家发电公司之间和两家电网公司之间的业务形成竞争。
二、我国电价定价机制的形成和演变
1995年以来,受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双重的影响,一些地区在部分时间段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此时,以个别成本为基础定价的还本付息电价政策显示出了弊端。随着电力项目造价的不断提高,“八五”期间的发电机组平均造价比“七五”提高了约一倍。小火电盲目发展,劣化了资源配置。电价节节攀升,90年代中后期新投产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己超过每千瓦时0.4元。为改变成本无约束、价格无控制的状况,国家适时调整电价政策。
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论文
2002年的电力改革虽然实现了拆分国家电力公司的目标,但事实上,由于电力项目和电价的审批都是在政府有关部门,中国电力垄断的根源是在于行政性垄断。因此,尽管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但是却仅是"改体不改制"。电力有钱(当然是相对的)、服务不规范不到位显然与垄断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服务质量差,与垄断有着极大关系。长期垄断性质使电力形成“皇帝的姑娘不愁嫁”,“门难进,脸难看”,近几年,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及电力营销观念和措施改变,电力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在百姓中的形象有了改观,但是没有质的变化。不打破垄断,不改变体制和机制,没有市场竞争,要想将服务水平提高到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和国外电力公司那种水平是很难的。
显而易见,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不但对社会和百姓有利,对电力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利的。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发明显。因为中国入世以后,开放电力市场是迟早的事。改革电力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不打破电力垄断,就不能建立电力市场;不建立现代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从我们的国情和电力现状看,从打破垄断到建立开放的电力市场,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这与加入世贸后的适应期相差不多,所以打破电力垄断迫在眉睫,决不能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将电力改革放一放。推迟电力改革,将会错失电力可持续发展机遇。
电力现存的问题决不仅仅是个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个体制和机制问题,应该以产权多元化为突破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
有人说电力的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是机制和管理方法上的问题。实际上机制和体制是紧密相联的,没有体制的改革,机制创新不可能实现,没有机制创新和新机制的运作,就不可能使体制改革切实到位。怎么能说电力的问题是机制而不是体制的问题呢?实际上这种说法,说到底是要说电力的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是管理方法的问题。电力系统的问题大致有:在电力建设方面建设成本过高,成本控制手段落后;在发电方面,电源结构不合理,成本核算过粗,管理有广度无深度;在供电方面,可靠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经营观念淡薄;多产业包袱重,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有人说“这些问题属于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上的问题,不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是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可以通过加强科学管理逐步解决的问题”。这样回避电力体制存在问题,显然是不实事求是的。可以这样说,国有企业在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电力企业都存在,由于它的自然垄断性,其制约经济发展的弊端更显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电力建设成本高、电源结构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多经产业竞争力低等问题,绝不仅仅是管理方法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个体制问题。电力部门长期以来既是经营企业,又作为政府的行政管电部门,政企不分,电源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的决策都没有完全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办,有的不是专家集体决策,而是长官意志决定,决策不当,重复建设也不鲜见。电价虽由国家控制制定,但是电价制定的基础和建议权在电力企业,同时电力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偏高,是一个重要的价格制约因素。电力成本高,电价确定的基数就高。电力建设成本和发电、供电成本高,单纯归结为管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电力服务
质量水准低,管理也并非是根本所在。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电力系统并没有放松管理和少抓管理,企业整顿、企业升级、创一流企业接连不断地进行,为什么总是不能彻底地解决电力的根本问题?究其原因,体制是根本所在。没有竞争,不愁市场,谁会长年自觉地去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别无分店,没有对手,用户求电力,不养成门难进脸难看的习气那才不正常。所以,在这种体制下,无论你怎么加强管理,都难以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相反,倘若抓住体制和机制创新,能够展开有效竞争,通过加强管理,就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今年2月和4月,为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情况,以及改革后电力立法和电价机制情况,我们先后去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和欧盟总部作了一些调查。综观世界各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既有降低电价、提高服务质量的成功经验,也有像美国加州电力危机这样的教训。那么,我们应该从这些国家电力改革的实践中学些什么呢?
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探讨
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在逐步展开,改革的核心是电价。《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包括输电电价、配电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的电价改革的目标。但是,没有涉及如何处理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引起的搁浅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输电电价、配电电价和销售电价的形成机制不仅要能够与中国现实的电力市场对接,而且要处理好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引起的搁浅成本的问题;否则,多半会事与愿违。
本文在分析输电电价、配电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应对之策。文中不妥之处,欢迎商榷指正。
1输、配电价
1.1输、配电价的改革目标和定价原则
改革的目标是: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价格机制。
按《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输、配电价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
发电企业上网电价论文
【摘要】价格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伴随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现行电价政策、制定电价的方法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已阻碍了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上网电价改革的不足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上网电价;厂网分离;煤电联动;联系
一、厂网分离时的上网电价遗留问题
(一)多种上网电价并存,使电力生产企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基础
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电力厂网价格分离实施办法》(发改价格[2003]352号)中,电价改革方案对离网电厂是按成本费用、零利润设计的,其核定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普遍较高,当时出于较快地进入市场竞争和便于操作考虑,而现在看,大部分地区建立电力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而零利润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因此,显然不应让离网电厂“临时价格”长期化。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同时电网内保留了用于支持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的预留920万千瓦发电权益资产和用于补充电网建设资本金的预留647万千瓦发电权益资产。由于“920”、“647”发电资产的特殊性,其上网电价更是普遍偏低,即使经过两次煤电联动亦是如此。同一电网内多种电价并存且差距巨大,则不仅增加了国家电价管理的难度,而且使电力生产企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基础,妨碍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开展,增加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复杂性。
(二)零利润原则使现行上网电价无法合理反映发电企业的成本支出,使价格与成本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