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影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10:19: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影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德育影响

“知行分离”对德育的影响

“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学校是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小学德育工作尤其重要,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形态,可塑性非常强。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阶段,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养成仁爱之心,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德育历经几代人的改革,一直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部分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知行分离”现象,这与教育家陶文浚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相背离。所谓“知行分离”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违背,道德修养动机多元化,道德评价充满矛盾和困惑。本文通过分析“知行分离”现象对小学德育的不良影响,提出解决方法,建设小学德育。

“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影响

教育模式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思想道德教育在经过教育家们长久的摸索、探究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不足。小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进行。这样的教育模式就是典型的“知行分离”。教师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在思想上给学生灌输认知概念,却不注重实际运用。这样的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小学德育建设。这使得学生对德育没有一个深刻认知,德育的概念只是存储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法真正的用德育知识严于律己,造成“知行分离”。小学生逐渐养成不良习惯,并且难以改正。这样会对他的未来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试教育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中国的莘莘学子很多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接受教育开始就存在考试,尤其近几年,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读小学时就开始进行课外辅导。学科知识虽然逐渐丰富了,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更不用说提升自身素养,加剧德育教学的“知行分离”现象,不利于小学德育建设,不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市场经济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繁荣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功利主义就不可避免的对孩子产生影响。他们会像大人一样,在思想上刻下“利益”两个字,而他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却是“舍生取义”,这就造成所学的思想观念和所做的行为不一致。市场经济影响小学生“知行合一”,不利于小学德育教育建设和发展。

不利影响的解决措施

德育与实际相结合 在明确了德育目标后,就此目标制定德育内容与开展德育建设的方法。具体来说,在确立目标后,我们应该怎么去实施。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时,在讲授德育知识的基础上,穿插进对日常发生的道德事件具体场景的描述,让小学生身临其境和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让小学生明白对与错的原因,而不只是对学生阐述对与错这种简单的概念。此外,小学的德育还缺乏具体的行为标准。这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选择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情的认知大多出于感性。凭感觉做事,缺乏理性认知的孩子是无法理解成年人的做事方式的。因此,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小学德育可以在方法上进行更多尝试,如故事法、体验法等,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会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对事情性质进行判断。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小学生德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还需要家庭、社区、乃至国家来辅助完成。家庭不能只要求孩子学习方面的成就,也应注重孩子在德育方面的培养。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社区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内成长。

随着我国日渐强大,国民素质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建设过程中,小学德育是国民素质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解决“知行分离”的问题。首先,要制定德育目标;其次,把德育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然后,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最后,拓展德育途径。

查看全文

影视文化对德育影响调研

当今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传递的迅捷及与此相关的信息量的巨大。这既为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又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和运用日益发达的大众传播媒介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德育课题。电影、电视,特别是电视,以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溶即时、纪实、直观和现场感等于一身,成为当今最具优势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高校学生易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对高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研究影视文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影响,笔者曾利用1994年暑假前后的时间在北京、成都、福州、广州、烟台、南昌等地的六所院校,做了一次调查.这六所院校中有五所为师范院校,一所为综合性大学.调查共发出问卷315份,回收有效间卷297份,有效率为94%。而后,在北京、成者两地召开了学生座谈会,走访了有关教师。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现将调查情况和调查分析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想根据信息、系统、控制的观点,学校教育过程是学生思想行为系统和知识系统接收并消化信息的过程。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自于环境的各种信息,被学生所接受,并通过学生自己的主观过程,影响并形成他们的思想行为,通过学生的不同行动反馈于社会.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设计“影视文化与大学生调查问卷”时主要是从信息途径、接收手段、信息强度、对信息接收的选择性、对学生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考虑的.由于调查的目的偏重于研究影视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问卷的设计也有所偏重。具体内容包括:影视媒介与其他传播媒介的比较、学生收看电视的动机、学生对电视内容的选择性接收情况、影视媒价对学生世界观、道德观及其它观念和专业知识的影响与帮助、影视在学生娱乐中的地位、娱乐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学校影视活动的现状等。

2.样本数的检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喜欢和比较喜欢电视的超过80%。(见表1),取置信系数为。.95,最大误差不超过10%,根据公式.计算,只要样本数大于或等于64,即能反映样本总体.本文的调查共发出问卷315份,收回有效问卷297份,远大于64。可以认为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总体有良好的代表性。

3.样本基本情况为了使样本所反映的情况尽可能全面,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信息环境的差异,调查对象选择了位于我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的学校.调查对象包括各年级、多种专业的男、女学生。调查以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为主,侧重代表东部开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这两地的样本数均超过64,可以作为独立的样本进行讨论和做分析比较.其它四所院校分别是:烟台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表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查看全文

环境因素对中学德育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许多崭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开始不断地渗透到学校这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中来。这当中固然有许多积极因素,却也难免诸多的消极因素,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给整个学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学校德育体系中的某些固有原则、方法,不能对其中的积极因素做出及时反应和吸纳,使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受到学生消极抵制;另一方面对部分消极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无所适从,致使德育工作逐渐失控。因此,研究和解决中学德育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控制,已经提上中学德育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尤其是党政部门领导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完全排除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它,抵制其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诸多的传统道德理论开始逐步丧失其权威性,旧的道德理论体系开始逐步转型,而新的道德体系尚处在发育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接受还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而且不善于做出选择,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兼而取之的现象,反映到学生身上便是对部分问题认识的混乱,以及对这种模糊的混乱思想的传播,使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表现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曾采用测验法、评定法与谈话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作风关系甚为密切。

父母的态度、家庭的作风是影响青少年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因素。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被家庭教育者普遍认识和接受。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对子女的了解研究;过度的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庭因素的积极优势和效应不但未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不少家庭最终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环境成造成的认识混乱,往往又通过家庭反射到了子女身上,使他们过早地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社会伦理思想形成定格。一旦发生错误定格,将会给今后的学校德育增加更大的负担。

查看全文

微博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一、微博有利于德育空间的拓展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使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教育场所、教育手段等因素的制约,这种传统模式大大限制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也抑制了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兴趣。相比之下,微博的使用则不会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利用微博进行德育对于学生来说更具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德育的乐趣。微博的便利不单单只是在时间与地点上具有随意性,而且能打破时空限制进行沟通与交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增进师生感情,在德育的空间上也具有一定开拓性。例如,教师与学生在微博互相关注以后,可以经常交流对学习的看法,老师可以通过微博向学生传递他的德育理念,或者根据微博上的热点进行交流,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观念有失偏颇便可立即对其加以引导,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微博有利于德育模式的革新

传统德育模式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模式在过去是屡见不鲜的,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所谓“灌输式”就是强迫式地去授予学生知识,不管学生是否真正接受,“灌输式”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被动者接收者,这种传统模式本质上是落后的,其渠道单一,方法简单,尽管小学生们会被动去接受,但收效甚微。但是,教师利用微博平台去开展德育工作则有很大的优势,能确保发言者与接受者间适度的隔阂感,打破了二者间的壁垒,有利于受教育者主动接受信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它的出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去交流与沟通,微博的出现革新了德育模式,让传统教育模式退到幕后,实现了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微博有利于德育内容的丰富

传统的小学德育内容往往来源渠道单一,导致教育内容贫乏,教育资源有限,老师与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知识。而微博的利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打破传统模式中“坐井观天”的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小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德育的乐趣,对于教师而言,微博的使用能够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德育工作乏味、空洞的缺点,对于德育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丰富,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微博上的热点,丰富德育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中,采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感受德育内容的趣味性,在润物无声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美德的熏陶。

查看全文

浅谈新媒体对中学德育的影响

摘要:在了解新媒体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的分析,试图探索解决中学德育工作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中学;德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当代的中学生,这一群处于青春迷茫期的“祖国花朵”们正值好奇心强的年纪,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但是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无法很好地辨别,极易受新媒体中负面消息的冲击。如何应对新媒体背景下中学德育的机遇和挑战,是教育工作者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一)新媒体的概念。要了解新媒体是什么,就要知道与新媒体相对的“旧媒体”的概念。说起旧媒体,大家可能不陌生,我们平时看的书籍、报刊等就是“旧媒体”。“旧媒体”的存在形式是静态的,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则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比如,手机微信可以随时接收朋友的短信,家里的数字电视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最早提出“新媒体”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他在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的商品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新媒体”的概念由此而生。其实,如果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导致“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都是依托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当前新媒体主要是包括三种类型: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二)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在于受众者无法传播信息,只能选择别人所给的信息,也只能在所给信息这个有局限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更不能说可以与这个信息者进行互动和其他信息接受者互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情况就改善了很多,信息的者可以和信息的接受者进行双向互动,信息受众者之间也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互动。比如,发送一条微博信息时,好友、甚至于一些陌生人都可以在微博底下通过留言评论、转发或者点赞进行互动。新媒体的包容性体现在它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既有社会名人,也有普通老百姓。在新媒体这个领域内,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群众占了话语权的绝大部分。每一个人在新媒体时代都有自己的空间,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抒发情感、表达自己、提出建议、发表评论等。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传统媒体的信息到信息反馈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就比如,买一份报纸,从信息的到读者购买再到读者将反馈信息通过书信的方式寄到报社,是比较周转的。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受众者从信息的接受到信息的反馈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除了及时性,新媒体还具有便捷性。如今在网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搜不到的内容;而且网络几乎达到全覆盖,只要手中有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取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新媒体具有非大众化和直观性的特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是极具特点的,是非大众化的。比如,中学生大部分人都喜欢腾讯QQ空间,每个人的QQ空间界面都是不一样的,极具个人特色,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聊天气泡、主题背景、字体风格、挂件类型等。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而且还可以选择自己空间的开放权限。除此之外,新媒体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App,浏览自己想要的信息。除了非大众性,新媒体所具有的直观性指的是新媒体可以将自己所获得信息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大家。比如,中学生的课堂上,教师非常喜欢用PPT授课。因为PPT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播放一段相关的音频或视频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

二、新媒体对中学德育的影响

查看全文

班级文化在小学德育的影响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现阶段的小学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班级文化是构建良好、和谐学习环境的前提,班主任应积极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促使学生在小学德育中得到个性化培养,全面强化学生的德育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探寻班级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影响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德育;教育教学

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中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态度及信念的综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举止、班级人际关系、班级风气等属于其主体特征,班级的活动角、墙报、教室内外环境、黑板报等则为其物化呈现。[1]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和中心,是每个班级特有的,具有约束、调节的作用。班级文化涉及和班级相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班级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班级文化渗透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和限制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心理发展等均处于初级阶段,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阻碍和难度较大。小学生缺乏对自我的准确认识,在集体生活中极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缺乏约束自我的能力,在未能形成科学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前,班级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小学阶段属于培养德育的基础阶段,大多数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单纯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传导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得德育工作过于片面、枯燥及机械,导致学生对德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逆反心理。[2]以往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中,升学率才是教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以自我为主导,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德育品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班级文化的形成和构建不够准确和全面,会影响和限制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二、小学德育工作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查看全文

环境因素对中学德育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许多崭新的社会观念、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开始不断地渗透到学校这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中来。这当中固然有许多积极因素,却也难免诸多的消极因素,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给整个学校德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学校德育体系中的某些固有原则、方法,不能对其中的积极因素做出及时反应和吸纳,使学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受到学生消极抵制;另一方面对部分消极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无所适从,致使德育工作逐渐失控。因此,研究和解决中学德育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控制,已经提上中学德育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尤其是党政部门领导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完全排除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它,抵制其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诸多的传统道德理论开始逐步丧失其权威性,旧的道德理论体系开始逐步转型,而新的道德体系尚处在发育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接受还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而且不善于做出选择,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兼而取之的现象,反映到学生身上便是对部分问题认识的混乱,以及对这种模糊的混乱思想的传播,使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表现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曾采用测验法、评定法与谈话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作风关系甚为密切。

父母的态度、家庭的作风是影响青少年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因素。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被家庭教育者普遍认识和接受。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对子女的了解研究;过度的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庭因素的积极优势和效应不但未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不少家庭最终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环境成造成的认识混乱,往往又通过家庭反射到了子女身上,使他们过早地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社会伦理思想形成定格。一旦发生错误定格,将会给今后的学校德育增加更大的负担。

查看全文

德育工作影响分析论文

一、社会“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世纪之交,我们的国家、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改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成人的变化,特别是价值趋向的变化,这些都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5+2〈5”有人这样看待学校和社会教育,也有人更加悲观这样诠释:“5+2≤0”当然,社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我们从业人员认真分析和探讨。

1.人们的功利性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背离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实利、实效,它通过市场来实现自己的产值、效率、效果,因此必然使人们强化功利意识,人们很少去追求徒有虚名的"义"。而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协调学校德育工作,克服社会功利倾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是德育工作者艰巨的任务。

2.社会上重智轻德、升学竞争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不和谐。

重智轻德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很大的市场。过去是"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天是学好中考、高考科目就行了,还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参加英语特长班准备将来“考研”,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对政治不够关心,对参加集体活动、公益劳动不感兴趣。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政治思想表现。从目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情况看,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人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人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有的学校为了追求知名度,创“名校”不得不狠抓教学质量,把德育置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实际上是看谁成绩好,"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

查看全文

“微时代”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一、网络微时代的特点分析

1.信息传播速度剧增随着4G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微博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便携式通讯设备实现信息“裂变式”的传播,信息的动态性空前增强,其传播速度大大快于手机短信和传统博客等网络媒介,其影响力也将与日俱增。2.信息表达的即时性微博既是一个承载个体话语的私人空间和向外传递信息的公共舆论平台,用户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在微博上信息,由于手机的便携性,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状态、更新信息,表现出非常强的即时性。

二、微时代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微博在思想相对活跃的中学校园也是发展迅猛,不仅学生教师大量使用微博,就连很多学校也都在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开通了校方的官方微博。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在学校中的迅速流行,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考验。

1.学校舆情的管控成为难题

微博的普及,给中学舆情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学校的舆情管理难度增大。由于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微博信息的者是大量隐身在网络背后的个体,一般人难以识别其真实身份,这使得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发生的几率提高。由于中学也只是一个教育机构,并无任何额外特权或者强势地位,使得学校舆情变化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易管控。因此,中学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应对、控制和化解学生可能出现的舆情,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筹划。

查看全文

文化传播对德育的影响思索

一、文化和文化传播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的问题,就象钱钟书老先生说的那样:“文化到底是什么?本来还清楚呢,你一问倒糊涂了!”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这说明,在每一个学者心日当中,都有一个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化定义。我国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主要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大维度。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总之,不论是“广义文化”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成果。

文化不仅需要创造,还需要传播。任何文化的发明创造,都凝结着人类巨大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为私有财产藏匿起来,那它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化的价值,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要创造文化,还需要传播,让更多的人分享它,实现它的价值。即文化是传播的产物,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其价值。由此可见,文化与传播是互动的、一体的。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传播指的是文化从一社会到另一社会、从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实现文化的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人们共享文化的过程,是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不断被传送、强化和使人们接受的过程。

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文化传播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和行为。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语言是人类早期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相互理解的主要方式;然后是书籍;接着是广播、电话、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二、文化传播与德育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说来,德育是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文化的社会活动。文化传播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阔了德育工作的视野,增强了德育的感染力,推动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