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10:01: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德育问题

德育和育德问题思考

[摘要]德育又叫育德,它不是说教,而是品行筑垒。其基本途径不是课堂讲授,而是行为示范。行正为范,见贤思齐,这是育德的根本方法。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矛盾,不是日益增长的对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而是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大众化教育的展开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力、教育管理不善的矛盾。腐败教育是在教育腐败的环境中孳生的一种偷袭学生心灵的严重病害,若不赶紧制止和割除,必将祸国殃民。

[关键词]德育;育德;腐败教育

Abstract:Moraleducationcanbecalledcultivatingmorality.Itisnotpreachmentbutconuctmoulding.Thefundamentalwaytocultivatemoralityisnottheinstructioninclassbuttheconductdemostration.Correctconductistheexampleandwhenyouseeagoodmantrytoemulatehim,whicharethecardinalmethodforcultivatingmorality.ThemaincontradictioninChinesehighereducationisnot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continuousincreasingdemandforthescientificandtechnicalpersonnelandtheshortageofeducationalexpenditure,butthecontradictionbetweencontinuousexpandingscaleofenrollment,thepopulareducationandthepowerlessworkofideologyandpolitics,theimperfection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Corrupteducation,whichgrowsoutoftheenvironmentofeducationalcorruption,isaseriousdisease,whichinjuresstudents''''souls.Ifwecan''''tremoveit,itwillbringcalamitytothecountryandthepeople.

Keywords:moraleducation;cultivatemorality;corrupteducation

一、德育是一门行为课

下面我们讲关于德育和育德的思考,先讲第一个问题,德育是一门行为课。

查看全文

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生道德修养成为当前中学教学中工作重点,完善中学德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相关解决策略,以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德育;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较大困扰,中学德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工作重点。研究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且对我国道德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1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工作过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大多数教师所讲的德育内容仅局限于政治教育,强调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一味给学生讲社会主义理论,忽视了中学生的实际需求,中学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另外,大多数中学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情感、生活问题的重视,德育内容过于空洞。中学德育内容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质量。

查看全文

中学德育发展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中学德育中存在着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效果等突出问题。应把握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强化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性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中学德育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

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其表现有:(1)德育内容役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学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努力去达到,而对中学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役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教育者和学生都难以接受。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学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思想行为不沽边,其结果是德育课成了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捞总分的工具和敲门砖。许多中学的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赛”,“讲演比赛”。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教育,由班级、年级、学校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2、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查看全文

当代德育实施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学校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的实施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可以从受教育者、教育者、学校等方面去挖掘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所存在的问题中探析出一定的有效策略,以期认识到学校德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学校德育

1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在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便注重以德化人,道德教育也就成为全面教育的重中之重,并贯穿于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在素质教育思想和立德树人的理念影响下,学校德育的实施与展开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学校德育的实施与其他工作相比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并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1.1从受教育者角度分析在学校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作为是德育过程的主体兼德育过程的客体,其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内在因素。其身心各方面特征尚未定型,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学校在德育实施的工作中,受教育者自身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缺失。在网络传媒、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在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人的价值观以及判断事物本质的能力产生了不可规避的影响。网络新媒体充斥着学生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而网络信息的混杂性、传播的隐蔽性以及网络环境的诱惑性对处于发育时期且缺乏辨别能力、约束能力以及选择能力的学生而言,禁不住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各种形形色色的观念以及鱼龙混杂的信息侵染着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易在网络世界迷失自我,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所引导,致使道德规范丧失,道德意识被弱化。第二,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薄弱,当代学生不论中小学生或是高校大学生其思想素质方面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意志品质,撒谎、违纪、欺骗、逃避责任等不良品行成为其实现目的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还缺乏社会公德心以及“公共精神”,常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学生在面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公共意识不强,常表现出利己主义,缺乏一定的公共责任感。

1.2从教育者角度分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1]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其角色定位的不清晰以及对德育方法的“固步自封”,使实际产生的德育功效与教师预定的目标相差较大,学生也未充分地吸收教师所教的道德知识,更达不到自我内化的程度。教师对其角色定位仍然存在模糊性,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铸造者、净化者,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然“重智轻德”,把自己定位成“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中片面地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造成知识与德育相脱节,忽视了自己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参与者、示范者的角色定位,使德育培养学生向善美好的道德情感功能得不到完全发挥,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造成道德情感缺失。与此同时,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固步自封”的德育方式使教师在教化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时,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道德说教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堂进行“照本宣科”地灌输德育内容,把成文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注入给学生并让学生熟悉记忆,这样进行德育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的道德具体问题没有作具体分析,与学生内在的道德体验难以达到共鸣,正如杜威所言“知识没有和寻常的行为动机和人生观融为一体,而道德就变成道德说教———成为各自独立的德行的组合。”[2]378教师之所以会存在德育方式的偏执,是因为“道德之所以是可教的,就在于它以知识为基础。”[3]

查看全文

当前中学德育问题初探

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社会及学校对德育的不重视

当今社会,不管学校还是家长,都很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一味追求升学率,偏离了学生发展的规律,把德育放在边缘地带,忽视学生思想、行为、心理的发展。另外,教育评估制度的不合理,使分数成了教师的生命线,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成了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而成绩的好坏也成了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

不少家长每天都疲于忙碌自己的事业,对孩子的教育完全扔给学校、教师,忽略了家长是孩子永远的第一任教师的角色,对孩子思想、行为、心理的变化,视而不见。还有些家长,自身言行不注意,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又缺乏对孩子合理的教育,慢慢形成孩子过度自我、偏执、自私等不良性格,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3.德育形式单一,缺乏教育连贯性

查看全文

学校德育问题及对策

作者:汪建兵申笑梅何新林

摘要:为全面贯彻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必须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本文反思了目前学校德育在德育认识、内容和目标上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校德育;问题;对策

为进一步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必须全社会行动起来,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反思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德育认识上,存在着对德育的狭隘理解

查看全文

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

摘要:德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的中学教育中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所以,针对目前中学德育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使学生的德育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德育关乎学生的长远发展,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就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逐渐步入成熟的阶段,所以此阶段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前进,中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德育。

一、丰富学生的感情

目前学校的德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而且对友情和亲情的认识没有十分的深刻,这些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从而影响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塑造。教师想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从丰富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多种感情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联系生活渗透德育

查看全文

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分析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还需要意识到家庭和社会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针对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社会和家庭提出改进对策,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结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环境,做好中学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学德育;现状与问题;德育环境;道德修养

一、重视中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年轻一代的道德素养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性影响。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德育[2]。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我们不仅要培养先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指引着青少年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德育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未来社会将是年轻人的社会,做好中学的德育工作,为今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可以减少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发生,也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德育工作,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3]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们不仅需要反思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偏差,也需要深刻意识到社会和家庭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当前中学德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查看全文

社会转型期德育问题

一、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年轻一代思想状况、基本特点的指导思想。循着这一思想去分析,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

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作用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完善之间的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其中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和道德哪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二是,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质是义与利的问题。用当代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讲奉献还是讲索取”。在奉献和索取二者之间的取向不同,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千差万别,导致道德取向的多元性。

年轻一代道德取向的多元性,可以具体分为: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有奉献就应有索取,多奉献就应多索取,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这种奉献与索取并重的观念,是对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道德取向的一种否定和超越。那些年代只能讲奉献,不能谈索取,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自身价值。这种道德取向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的。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性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们道德观念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是当前社会主义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查看全文

乡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方面的问题

1.1道德方面的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和思想水平最根本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外在思想的总体表现。经过调查发现,不服从管教、小摸小偷、拉帮结派、抽烟、赌博、酗酒、放任自流、违反校规校纪等等是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1.2道德方面的情感冷淡

所谓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在评价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时,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经过调查发现对生活缺少热情、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对生活不满意是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冷漠的主要表现。经常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不懂得感恩、不信任他人、对朋友、社会、家庭、邻居无情,没有社会责任感。

1.3道德方面的认识很模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