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途径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9:54: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途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学德育实效途径诠释
摘要:现代德育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而小学德育又是德育的基础阶段,在教学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四个途径,即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性;以课堂为阵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小学教师人格魅力,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德育途径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社会实践性,教学缺乏艺术性,加之部分教师缺乏人格魅力,导致德育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德育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双重考验。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就德育工作方法的改进作一些初步探讨。
1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小学德育实效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工作采用的基本上是学科教学模式,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获得的是道德知识,而不是美德本身,小学生成为道德知识的“容器”,成为一个个“美德袋”。要想提高小学德育实效,必须彻底革除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形式,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农村中学德育途径初探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因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等诸多因素所限,普遍存在德育途径单一,德育形式盲从城区学校的现象。许多德育活动背离了农村特定的社会环境,生搬硬套,致使德育效果事倍功半,难以达到德育工作预期要求。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我们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入探究整理,从红色文化、历史人文、孝老传统、古村落保护四个层面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开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育人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形成了彰显地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德育体系。
一、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红色抗战文化是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此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教材,更具教育意义。淄河中学依托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抗战遗址,将“弘扬马鞍山抗战精神,做英雄传人”作为学校德育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前辈不畏强敌的革命斗志和英勇献身的无私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马鞍山抗战纪念馆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仪式。并将入团宣誓和励志演讲等团队活动形式融入到仪式中。学生通过参观展室、听取讲解、敬献花圈、活动感受征文等形式接受教育。因临近村庄有很多村民参加八路军、游击队等革命队伍,有学生的祖辈就牺牲在马鞍山战斗中,因此也使仪式更贴近学生,更具有教育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学校还聘请了当地驻军参与学校国防教育。通过军训、参观军营等活动,优化了行为习惯,增强了纪律意识,加深了爱国情感。
二、挖掘人文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淄河地区民风淳朴,人文历史厚重,地处古齐鲁两国交界处,其辖域内存有大量古齐长城等遗迹,民间流传有“孟姜女哭长城”、“孙膑梦泉”等传说。淄河地区是被专家认证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起源地,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天然宝库,有丰厚的群众基础。淄河中学深入挖掘整理这些资源,编写校本教材《魅力淄河》,建立校园地域文化系列文化长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开展“孟姜女小调传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耳闻目染,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体现温良恭俭、忠孝节勇等传统美德的当地民间传说及孙廷铨、赵执信等文化名人游历淄河的文章诗句都成为潜移默化熏陶学生情感的教育内容。学校还聘请了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专家巩曰国教授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三、巧用孝老文化资源,进行孝老美德教育
探索小学德育的强化途径
[摘要]小学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面对新形势,必须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工作培养
一、当前小学德育基本状况
1.学生思想状况喜忧参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左右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青少年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动辄离家出走,动辄打架斗殴,动辄跳楼自杀,可见小学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教师思想认识不容乐观。教师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指导者和传授者,也是学生思想灵魂的铸造者和传播者,教师应模范地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调查和平时的了解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以身示范、严格要求,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3.家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之师。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教育观念与小学保持一致,但仍有一部分家长德育观念亟待加强。
中学德育途径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针对如何创新德育工作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学;多媒体;德育
“教育成就人才。”培养人才首先要接触的就是教育,其中德育可以说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学德育工作面对的群体是中学生,中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的年龄,所以把握好这一时期的教育意义重大。“把育人作为学校教育之本,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首位。”创新中学德育工作首先需要拓展工作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规范管理模式,争取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中学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首先,学生的学习情绪不稳定。面对升学带来的压力,同学们希望自身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但内心却对考试充满恐惧,从而学习后劲明显不足。其次,以个人为中心,团结意识欠缺。21世纪的孩子们普遍都是在家里被宠溺的,所以对团结这个概念不明确。第三,攀比心理。面对社会繁杂的诱惑,学生们的心理呈现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成熟,享受主义占据主导。第四,抗压能力较差。这点面向所有学生,不论是家庭富裕还是家庭困难的学生,这个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有些同学甚至采取极端方式。(二)学校方面。学校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的场所,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平台。如果德育方法不当,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德育,对学校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学校德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学方法陈旧,过分注重学科教学,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所以德育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和实际不符,视升学率为唯一;德育没有配备专门的教师。(三)家庭方面。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的地方,只需要将孩子带进学校就可以,剩余的教育交给学校。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家长与孩子缺乏交流沟通;家长教育方式不科学,采取体罚或者灌输“金钱至上”的思想,给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造成影响。
二、初中德育开展的必要性
中小学德育途径分析论文
[摘要]德育途径是德育取得良好实效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着教学途径主渠道不畅通,活动途径走过场,班主任工作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明确各项活动的育人目的,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方能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中小学德育途径研究论文
[摘要]德育途径是德育取得良好实效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着教学途径主渠道不畅通,活动途径走过场,班主任工作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明确各项活动的育人目的,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方能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小学德育方法与途径探讨
摘要:小学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生理年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人生阅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德育一直存在着众多问题,特别是在途经、方法上存在着突出问题。教育的多样性、德育的丰富性,教育对象(学生)的多变性、成长性及现实生活的复杂性等,要求德育要通过多途径来实施。德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充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完成,切实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方法;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德育工作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小学各科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专业发展和的德育发展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本文就小学教育应该如何较强学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单分析。
1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德育的发展与学校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必须要求学校能够从内部管理着手,创新内部管理理念,重视小学的德育工作。在过去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均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是固定化管理、效率低。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了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学校必须要创新“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还要将德育工作当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监督系统和执行系统,即创建德育处,使德育处和教务处对各班级和年级的德育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要求各年级和各处室必须要严格按照新的管理思想进行教学,同时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方便年级教师或者处室人员进行德育相关信息的反馈。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分析论文
一、隐形课程的涵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研究论文
[摘要]利用隐性课程实施道德教育是符合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道德教育的好方法。本文从隐性课程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育的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接着分析美国高校德育主要途径,最后针对我国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德育隐性课程比较
一、隐形课程的涵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小学德育中之所以出现知行背离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德育置于真实的道德事件、场景和冲突中。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他们去感悟和思考。比如低碳环保这个热门话题,教材中诸多实例的讲述,远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来得真切。比如可以开展用水用电统计分析、变废为宝发明大赛、节能标语设计展览等,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看到生活由此所产生的变化,知道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现了德育的目标。其次是回归真实的道德事件。德育课程资源中,不能仅仅是一些空洞乏味的知识和说教,而是应该由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道德事件串联而成。比如在献爱心捐款的活动中,很多学生都要求家长多捐一些,但是实际数目却与自己的预想有很大差距。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道德事件。经过教师或家长的引导后,学生意识到,献爱心的前提是力所能及,要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才是真正的献爱心。只有这种基于真实道德生活中的真实道德事件,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考,然后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3.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师生角色的转变,对于德育生活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模式方面,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对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摒弃,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德育作为这个主体生活的一部分,将主体行为的意义置于主体生活中。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探索、勤于动手,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认识、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也只有当主体是自觉自愿的,才能对他们的一系列行为负责,并主动去践行。在教学理念方面。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质疑,并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而不是之前的“你的想法很可怕”,“你这样下去很危险”之类的说教和训斥。在教学方法上,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不能再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这也是由德育的实际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道德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的,每一个学生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对此都应该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和评价。而不是传统德育中“这样对”、“那样错”的笼统和绝对,由此才能体现出德育生活化的本质意义。
综上所述,近年来,无论是国外德育理念的发展,还是国内德育中本身存在的问题,都使德育生活化这一概念得到了凸显,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之后,其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化对于德育生活化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为合适的方式和方法,使德育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行背离到知行合一的转变,让德育之花真正在生活中绽放。
作者:李少校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