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9:50: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体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德育体系
(一)创设条件,搭建e时代平台。
在校领导的绝对重视和倾力支持下,网络德育在我校拥有了雄厚的技术支持平台。
其一,建设设备先进的校园网。经过半年多的筹划与实施,我们学校建成了在全市小学中最为先进、完善的多媒体网络语音教室,这间教室于2002年9月被评为天津市联想多媒体网络教室样板间。随着它的建成使我校网络教育的优势更加突出。目前,学校已经配置奔4586计算机106台,设计出了人性化的计算机专用桌椅,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与辐射的接触,为学生提供记录的空间,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我校是和平区首批校园网建设试点校之一,两个校区的光纤连接现已基本搭建完成,光纤速度达到百兆,我们的每间教室和办公室均有信息接入点,师生可以通过服务器直接登陆到互联网上。学校还投资3万元,购进了先进的vod视频点播系统,正在逐步向社会推出我们首创的“空中课堂”,它可以使学生在教室、家中和世界每一个地方直接和学校联系在一起,观看到学校的影像教育资料。
其二,我校现正在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研究与实验》,实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挑战性。科研领路,使得我们的网络德育工作如虎添翼。
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在区内小有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单位的热切关注。经过两年来的软硬件建设,我校已奠定了信息化教学的良好基础,组成了一支在信息革命前沿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进入了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他们不仅创作出优秀课件,还总结出了很有价值的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经验。
(二)加强宣传走近e时代
网络德育体系
(一)创设条件,搭建e时代平台。
在校领导的绝对重视和倾力支持下,网络德育在我校拥有了雄厚的技术支持平台。
其一,建设设备先进的校园网。经过半年多的筹划与实施,我们学校建成了在全市小学中最为先进、完善的多媒体网络语音教室,这间教室于2002年9月被评为天津市联想多媒体网络教室样板间。随着它的建成使我校网络教育的优势更加突出。目前,学校已经配置奔4586计算机106台,设计出了人性化的计算机专用桌椅,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与辐射的接触,为学生提供记录的空间,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我校是和平区首批校园网建设试点校之一,两个校区的光纤连接现已基本搭建完成,光纤速度达到百兆,我们的每间教室和办公室均有信息接入点,师生可以通过服务器直接登陆到互联网上。学校还投资3万元,购进了先进的vod视频点播系统,正在逐步向社会推出我们首创的“空中课堂”,它可以使学生在教室、家中和世界每一个地方直接和学校联系在一起,观看到学校的影像教育资料。
其二,我校现正在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研究与实验》,实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挑战性。科研领路,使得我们的网络德育工作如虎添翼。
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在区内小有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单位的热切关注。经过两年来的软硬件建设,我校已奠定了信息化教学的良好基础,组成了一支在信息革命前沿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进入了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他们不仅创作出优秀课件,还总结出了很有价值的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经验。
(二)加强宣传走近e时代
价值哲学德育体系探析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所作,乃是儒家德育的重要著作。《大学》于宋时被朱熹编入《四书章句集注》,而后正式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为“四书”。自宋之后,因其包含深刻儒家思想及所具备系统的德育体系,《大学》便被统治者列为官方教科书。回顾古代的教育,其中就包含有“小学”和“大学”。“大学”原意为“大人之学”,其中“大人”特指君子、大丈夫,所以“大学”也含有使年轻男子成为君子和大丈夫的意味。一直以来,《大学》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从价值理论的维度对它的德育体系的价值问题进行探析,这对于当今德育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目标
“德育”即道德教育,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个“德”,此“德”并非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化孕于万物之间、体察万物之根性的实践意义上的价值现象。而“育”则是一种具象化的以人为价值主体的完善化过程。德育正是“德”和“育”这两者的相互交融,既是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性的价值交互,也是以“现实的人和现实人的活动”为基本点的旧价值的不断革新和新价值的不断求索,我们先来探求《大学》德育体系的价值目标,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1、明明德“明德”即是光明之德性,明明德乃是显扬主体的美好德性。人出生之后先天携带着种子,其中就包括“明德”与“非明之德”的种子,种子随着人后天在不同环境的修行而不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光明的德性并非只成长而不衰减,它很容易被人的各种欲望杂念所遮蔽,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于是就须去蔽。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提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民万事者也。但为气案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礼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1]因此“明明德”正揭示了洗垢除尘以将人那光大的德性敞开彰显的价值目标。2、亲民“亲民”,根据郭店楚简,“亲民”作“新民”解,所谓“新民”,意为价值主体将明德推己及人,“明明德于天下”而德化万民。正如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2]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社会中普遍联系的人以己之“明德”驱动他人涤污除垢,而使人们精神面貌革故鼎新,“澡雪而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方是强调了人动态性的弃旧图新,肯定了革新的运动发展状态。因此“亲民”便揭示了要求价值主体与时俱进、弃旧图新的价值目标。3、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指的是达到一种最美好完善的境界。《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4]黄鸟知道它应栖息于山岗之上,人也有选择临近都城处为居住之所的目标追求,栖息地仅是人和鸟的物质生存目标,而人比动物高明之处在于人有精神目标追求,正如“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圣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文质彬彬的君子止于有明德且精神崇高,这也就已到达美好完善的境界,这类人终会被人民群众所铭记于心,于此鲜明展现了“止于至善”的第三个终极价值目标。通过对《大学》德育体系的三个价值目标探析,我们能够看出,从“明明德”、“亲民”再到“止于至善”这恰是价值主体由内而外、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过程,“三纲领”乃是价值创造到实现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至此主体的三个价值目标已然确立,那么具体的价值实现路径也理应顺势开辟。
二、《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实现路径
《大学》德育体系以“八条目”作为价值实现路径,《大学》中“八条目”从微观到宏观可作以下概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再加以凝结为内修之路和外治之径两大方面,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修之路,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治之径。1、内修之路第一步,“格物致知”。孔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5]价值主体的内修之路主要依靠个人自觉地一步一阶的践行。在《大学》一书中“格物”、“致知”并未作出相应释义,根据历朝不同时期相关学者的阐释,不难发现,“格物”含有对世间万物进行研究之意,“致知”则正是主体研究自然事物而得到的客观认识。朱熹曾在《四书章句集注》内作出如下解释:“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至,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显然,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就是,人要对外界事物的钻研探究达到一个很高深的层次,甚至是穷尽其事物之道理。第二步,“诚意正心”。在迈出内修之路的第一步后,《大学》便接着提出“诚意”、“正心”的行为路径。在“正心”方面,《大学》中有比较详细地阐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6]《大学》此处强调,愤怒、恐惧和忧虑等不“中正”的情绪易蒙蔽人的认识功能和思维功能,使其无法分辨真假,判断正误。所以“正心”即是抵制不良情绪的干扰,扫除外界环境对理性思考的蒙蔽,让“心”能够发挥对事物的辨别、认知功能,也就是要能够做到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诚意”而言,《大学》提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主体首先存有对社会道德伦理的透彻领悟,方可于个人心中竖立端正的“修己”之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7]“诚意”就是意念发乎自然精诚,不欺我,也不欺他,达到文质彬彬境界,内外如一。在已迈出格物致知的步伐后,主体对事物发展之道理已有深刻认识,还知晓个人处社会之中所要践行的内容,如若主体有追寻理想境界的决心,那么就必须先要设定追求的目标与理想,而后就要在日常之中自觉严格地恪守对己的承诺。“诚意”还应讲究“慎独”法,此法所要阐明的是主体在处于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要反思自我而不任性妄为,更要保持对内心道德的外化践行。通过“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阶段性跨越,主体由认知判断正向的价值理念,到设定正向价值目标,而后主体自觉自省地进行实践历练,中正地居于天地之间。内修求于己的发展之路以抵达修身目的,但是这并未抵达终点线,紧接着将继续启程由近向远地跋涉。2、外治之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应用实践,是从内到外的转向。《大学》中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着重提出“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表明了治理家庭的关键性。在家庭内部所遵循的“孝”、“弟”和“慈”乃是家庭内部的重要关系准则。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子女理应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间理应要做到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做长辈的要慈爱自己的晚辈。一个家庭只有调和好内部的关系,才可以成其为敦睦团结的家庭。“孝”、“弟”和“慈”原则也同样对国家内部的君与臣、臣与民间的关系适用。一方面,“孝”与“事君”,“弟”与“事长”,“慈”与“使众”彼此紧密地联系,另一方面,则又巧妙地把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同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联结起来,共同构建成命运共同体,“力图做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8]《大学》德育体系把“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作价值实现路径的外治步骤。《大学》说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其为父子兄弟足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三、《大学》中德育体系的价值评价
德育课程体系
一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中职德育教学体系构建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德育教学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压力,使得德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生源质量偏低,家长与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并存在严重偏科现象,基本上都没有考上高中,而上中职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是受教师冷落,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中职学校就是来学技术的,不愿意学习文化课。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考虑到孩子还小,在学校有老师管着就行,孩子不上中职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可做,甚至还有可能在社会上惹事生非,来中专就只想混个毕业证。
(二)德育课特色不明显
照搬普高德育经验,认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阶段,两者在身心特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自然有共性。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经验,偏离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有调查表明: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与现实不合拍。
制造业德育体系构建
1构建德育的长效机制
1.1强化运行质量管理,建立德育目标管理系统。德育质量是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中职院校德育工作与普通高校相比,更具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适用性的特点,与岗位实际紧密相连,因而德育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德育调控机制的发挥。学校管理者要建立、健全德育目标管理系统。推行德育工作目标管理,赋予各德育职能部门和德育工作者以清晰的、明确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目标,施行学校德育工作责任制。通过德育目标管理,把德育工作具体细化,明确德育工作方向,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而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把德育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德育部门和德育工作者,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责任体系。另外,应加强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系统的层级管理,将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能作用区分。明确德育工作系统中,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同一层级中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使德育工作组织结构系统中目标结构、权力结构与信息结构达成一致,保证组织活动的续展性、有序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地加强德育工作运行质量管理,就是要求做好中职学校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机构、德育实施管理部门和基层党政工团、学工组织、德育教研室的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着力发挥德育工作系统纵向控制协调能力,使各德育管理层级的目标、权力、信息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互相促进,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位置,把育人作为学校的第一职责。1.2构建德育反馈体系,建设评估指导机制。为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学校管理者应构建德育工作的多级评估制度,对学校相关部门德育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地督促与检查,对整年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对新一年的德育工作进行指导,以此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校要重点抓师德、师风建设,修订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完善师德考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师德社会监督机制,设立师德信箱及师德举报投诉电话,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都参与师德监督。管理者还可制订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落实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开展教学行为规范管理。引进师德表现公开承诺制度,此制度要求各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及党员教师率先垂范,抵制和反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并作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监督,以此不断提升教师思想境界和专业化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大内驱力。根据中职学校的自身特点,对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以及实训实验中的思想道德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分析、反馈,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德育工作效果。德育评估是德育工作正确决策的基础、有效管理的关键和德育全面总结的依据,德育评估体系是整个高职院校德育系统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中职学校德育评估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则是有效发挥德育评估作用的前提,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为确立德育评价机制奠定了基础。中职学校要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运用先进的测量、统计和评估方法,对德育的现状和实效进行判断和评价,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获得对评估对象全面客观的认识。只有以德育评估的客观结果为依据,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实际情况,科学地总结德育工作的成败得失,积累经验,改正错误。通过德育评估指导,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目标,调整德育计划和相关政策,实现德育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2加强队伍建设
2.1培训专职德育工作者,发展德育能力。我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把德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作为系统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精干高效、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专职德育工作者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逐步发展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学校要对优秀德育工作者及时地进行考察,将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德育工作者作为党政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并逐步选拔到各级领导或管理岗位上。2.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升工作成效。学校管理者应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班主任的教育、培养,制定培养规划,有步骤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培训,组织全校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理论素养、班级组织管理工作水平与工作效果。
3加强校园综合治理
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突出学生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大力开展学生自救自护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与培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开展法制知识讲座,搞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合好校园周边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大力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好心理咨询室,让心理辅导进课表,确保校园秩序稳定。
整体德育课程体系分析论文
一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
整体德育课程体系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德育课程建设是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缺陷,比较中外德育课程的得与失,提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由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组成。
关键词:整体德育;德育课程;课程体系
Contentabstract:The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onstructionwasmustthedeepresearchtopic.Theauthorinviewofthetraditional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flaw,andlosescomparedwiththeChineseandforeig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proposesthewholebi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Thisnewcurriculumsystembyinth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nthesystem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atmospheresignificance’smoraleducationcurriculum,therecessiveunderstandingmoraleducationcurriculumandtherecessiveactivity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scomposed.
keyword:Overallmor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curriculum;Curriculumsystem
前言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对于促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推动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增强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教育必须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特点相适应,忽视或违背这条规律,只能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片面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儿童青少年自身成长规律,德育工作中的成人化、运动式、一刀切等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就是由此产生的。因此,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必须建立在尊重教育对象与遵循德育规律的基础上。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首先要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德育的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目的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理论制订的。它是一个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在内的多维结构。据此,必须坚持全面培养教育的原则,在各个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文明行为、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信念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教育,都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一以贯之。但是坚持全面培养教育并不等于否认层次性。各种教育的深浅程度和侧重点,还必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龄层次的可接受能力,实事求是地予以确定。以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必须贯穿干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各个阶段,并随着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社会经验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步深化。对小学生,要通过他们身边周围大量的可感知的、生动具体、形象鲜明的事物,培养他们对祖国的依恋感、归属感,应力戒讲空泛的大道理,否则那些被我们视为神圣的东西会因此变成没有意义的空谈;对初中学生,则要依托历史、地理、文化、国情等知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祖国,培养高度的民族自尊感、自豪感,并初步形成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观念;对高中学生,要使他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奋斗目标,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必须处理好小学、中学、大学各教育阶段之间的关系,使之既有分工,又加强衔接。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基本上处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状况。有些教育,简单地重复,有些教育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要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校内外各种德育途径、教育方法、管理方式以及品德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还要在实际操作中建立保证这种衔接的权利。现在,各地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序列建构模式,通过制订德育大纲,构建各阶段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序列体系。再如,交接与反馈模式,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之间进行毕业班学生的情况交接与反溃像马鞍山二中对高中毕业班学生的表现进行连续3年的追踪了解,?据此改进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此外,交流与沟通模式:大中小学的有关人员共同研讨学校德育课题,交流研究成果,相互听取意见,建立学生到高一级学校参观、访问、恳谈制度;还有管理衔接模式:配备骨干教师担任新生班的班主任或辅导员,以防止管理环节上出现空白……以上这些探索都是十分有益的,应该进一步形成稳定的制度。
整体规划德育体系还要求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道德是做人的基础,一个缺乏良好道德的人,不可能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的人生观,更不可能献身于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主义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变革时期,在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建和高扬社会主义道德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文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中小学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打基础的阶段,尤其要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在复杂现实生活中分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即使是对大学生,也仍然要强调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自律精神。那种认为强调道德教育就是淡化政治教育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培养“四有”新人,还必须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就不可能达到更高的程度,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甚至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道德品质、思想品质、政治品质之间既是循序发展,逐步提高的,又是相互渗透、互为条件的。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各种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
提要:德育课程建设是个尚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缺陷,比较中外德育课程的得与失,提出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由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隐性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和隐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组成。
***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一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