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效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9:39: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实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德育实效

德育实效性

一、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原则等,并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给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了我国教育的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还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同志也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同志更充分地指出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历来都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重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作为学校,我们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复合型人才。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党给学校在新教育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任务。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在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少年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将满腔的热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接班人。

二、端正思想,以德育为首,将学校德育教育摆在首要地位。

查看全文

中职德育实效性分析

摘要:德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中职教育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建设,中职德育实效性问题日益重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职德育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德育评价模式决定教学方式改革。目前中职德育教学存在重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需要促进教学内容方式的改革,提高德育实效性。考察中职学校德育实效性现状,分析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德育方法,提升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德育;实效性;研究分析

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取得的实际效果,是教育者通过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产生的效果,包括德育投入与收效的比例。德育课实效性是德育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中职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中职教育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目前中职德育体系沿袭过去的管理方法,实效性不强,随着高校扩招规模加大,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较差,德育工作重视度较低,缺乏效果评估。随着现代化建设加快,我国教育改革面临新形势,十八大以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升新的高度,中职院校学生德育尤为重要,要求德育工作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本文对中职德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剖析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中职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中职德育实效性概述

德育基本含义是道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蕴含的内容不断拓展,德育包含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将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中职德育是中职院校开展的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培养爱国主义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大致包括德育教学成功率,引起学生素质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界定德育实效性应明确实效性范围,把握实效性的衡量尺度,德育实效性是教学效果与期望效果的符合度,按照德育目标达成要求与实际完成情况衡量其效果。中职德育大纲指出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德育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对象特殊性,目标特殊性与内容特殊性。中职德育实效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产生效果与教育目标最大化程度[1]。中职德育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提升中职德育的实效性是中职学生生源成分复杂的要求,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国家颁布的教育文件反复强调学校德育工作,《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通知》指出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必须将德育放在素质教育首要位置。中职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全国中职德育工作会议对中职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深入开展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教育进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发展道路,随着时展逐渐成为面向社会的教育,中职教育对象复杂化,大多数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其思想状况关系到产业工人素质,中职学校必须审视学校教育质量,大力加强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二、中职德育实效性调查分析

查看全文

德育实效性思考探究

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也是城市学校和山区学校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更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关键。中小学教材改革今年已逐步过渡到毕业班,基本完成改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新课改的实现并不意味着教育改革的实现,怎样扬弃过去因要分数而亵渎了教育断送了德育的弊病;怎样避免德育操作中“一说就通,一做就空”的局面;怎样科学地把实际操作与课改精神相结合,办好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落后山区素质教育要解决的迫切课题。

一、引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抓住机遇,寻求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我国的种种因素造成人才稀少,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才问题的解决是目前一个关键问题。广义上的人才,并不仅只是指掌握尖端技术的几个精英,它还包括着全民的整体素质,整体形象,以及精英们的道德水平等多元状况。因此,要解决我国人才问题,首先就得提高国民素质,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得把基础教育及其基础教育中的德育放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中国正在走“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经济的飞跃,随之就要靠人才,要靠教育,而中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9亿多,占绝大多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任务艰巨。因此,农村教育和教育的科学性更应去关注,特别是思想教育的实现,它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的稳定与发展。

也因此,顺应历史潮流,贴近中国国情,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①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使道德的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题,处于普遍的和统治的地位。”②洛克说:“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缺少的。”③可见,以德育人是育人的关键和核心,思考它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根本,特别是新课改推行的今天,学习科学方法,应用科学去实践,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更显得负责和务实。

以德育人是教育事业最大的根本,分析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探究则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新课改的改革是多方面的,就德育这一块而言,大体有以下一些精神:

查看全文

小学德育实效途径诠释

摘要:现代德育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而小学德育又是德育的基础阶段,在教学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四个途径,即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性;以课堂为阵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小学教师人格魅力,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德育途径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社会实践性,教学缺乏艺术性,加之部分教师缺乏人格魅力,导致德育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德育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双重考验。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就德育工作方法的改进作一些初步探讨。

1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小学德育实效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工作采用的基本上是学科教学模式,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获得的是道德知识,而不是美德本身,小学生成为道德知识的“容器”,成为一个个“美德袋”。要想提高小学德育实效,必须彻底革除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形式,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查看全文

德育实效探析论文

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里。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刘铁芳指出:“不关心世界和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与外在的目的,功利主义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应该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实惠和享受,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不能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

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此外,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反而有可能有副作用。金一鸣指出“内容决定了方法。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死记教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④

三、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查看全文

增强德育实效探究论文

一、加强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决定着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但凡统治阶级都需要通过德育来塑造社会成员的思想品质,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利益。

1、德育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教育必须体现并服从于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人才优势。竞争型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更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而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德育才能实现。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并通过德育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学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有用的东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德舆论与价值观念,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2、德育是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精神文明既渗透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学校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通过实效德育,培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优良道德风尚和品质,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对于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中华民族的政治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德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导航标和助推器。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作用,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德育所涵括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世界观及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将解决劳动者为谁服务的问题。德育保证人的各方面发展沿着一定的政治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德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并坚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信念。

二、当前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德育实效分析论文

一、教育者移情在德育工作中的教育功能

(一)有利于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人们的内心世界虽然归根结底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由于内心世界掺和了主观因素,内心世界的变化往往同客观世界的影响并不同步或对应,内心世界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潜隐性。因此,教育者如果不了解受教育者复杂和潜隐的内心,科学、正确的教育判断和决策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良好德育效果的获得了。通过移情,教育者把自己置身于受教育者的位置上,知觉、体验、分享受教育者的情感,明白受教育者的喜怒哀乐,了解受教育者的爱憎悲欢,搜集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心理信息,并据此分析其思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能避免主观臆断,减少德育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相反,如果教育者不注意利用移情,主动探究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仅仅凭主观推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其德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有利于消除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增强对教育者的认同和接纳

德育过程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并最终达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目的。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提高德育效果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特点相似是影响人际关系、增强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而在所有特点中,态度或观点的一致具有特殊意义。当人们发现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近时,会造成一种“我是正确的”奖励效果,或强烈的“自己人效应”,从而大大增强人际吸引,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利用移情,从受教育者角度考虑问题,获得与受教育者一致的观点、看法,并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在相似情境中也会产生或理解与之相似的观点或做法,那么,会陡然拉近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为后续的德育效果的获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移情本身也表现出了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和理解,为受教育者接受德育影响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提供了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受教育者容易接纳、认同教育者提出的德育影响。只有理解了受教育者,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者才能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去努力,最终使德育成为成功的德育。

(三)教育者所创造的移情氛围,有利于受教育者相关品质的发展

查看全文

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

一、小学德育课教育实效性现状

(一)重智商轻德育

很多小学德育教师在德育教学课堂上素质培养不到位,教学内容的讲授仅仅是围绕着考试而来进行的。家长也不够关注对孩子德育的培养,教育的关注点也仅仅在于考试成绩是否理想上。这一现状,显然不利于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二)师生互动性差

在德育教学课堂上,往往存在着教师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育,但与学生交流不足的现象。单方面的说教会使得教学工作空泛无力,教学效果不佳。

(三)家庭与社会支持度不佳

查看全文

提升院校德育管理实效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纵观当今国内外的教育改革,我们不难看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我们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校德育管理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树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汇集了中外先进教育的优点,顺乎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应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或者说指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简单地说,素质教育的中心就是“两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同志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素质教育要求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然而,创设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是什么?无疑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目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已成共识,但在德育方面,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注重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德育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比如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科技创新与电脑网络的普及、教育自身的变革等等。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式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因此,学校必须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应以管理育人为目的,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充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实效。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应相信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发展的主体,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将各方面的教育内化为学生发展的自觉需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通过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首先,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其次,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

(二)把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是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即认识是基础,是对品德内容的"知与不知"的环节。情感和意志是关键,是品德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学生对品德内容理解之后才能升华为品德情感,是对品德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解问题;具有了品德情感,并在日常中不断实践品德要求,坚持磨练,这就体现品德意志。行为是目的,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学生在认识与理解品德要求之后,通过坚持实践,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形成品德行为。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观念、原则、信念和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好坏、善恶的道德判断。道德认识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要根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例如:给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等等。而道德观念的发展,正是主体对善恶、良心、荣誉、正直等道德规范的认识的变化。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是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催化剂。学生的道德情感需要教育工作者热情、积极地予以引导和培养。一是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启发刺激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的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伴有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二是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三是要注意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理论水平。四是注意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学生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例如,认识到拿别人东西不对,也感到羞愧,但还是出现了偷盗行为,这就是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因此,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坚强道德意志培养,使之能抵御各种诱惑,能克服困难,坚定道德目标,坚持道德行为,最终达到目标。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查看全文

德育实效研究论文

一、知行脱节成因的分析

(一)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上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可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却做得很不够。社会的精神产品当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但总的来看,适合青少年的却较少。宣扬色情淫秽、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读物和音像制品仍有出版发行,而且青少年能轻易买到这些读物和音像制品。有些地方以经济利益为重,对学校周边的游戏室、台球室、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违规经营睁一眼闭一眼。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提高了青少年的效益观念,但同时可能误导青少年的精神价值取向,容易诱导青少年急功近利、重利轻义,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社会文化活动中的消极现象、不同价值观不断出现,青少年思想冲突加剧。此状态下,青少年笃行学校教授的道德准则便心力不足。

(二)家庭方面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是德育的一个困难之处。缺少了家长及时的关心、教育、监督;缺少了家长榜样的力量,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失去了重要的依托。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家长自身的言行无不对青少年的品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三)学校方面的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