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评价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9:21: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评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德育评价

小学生德育评价变革研究

摘要: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于2019年9月开始智慧评价项目建设。该项目以微信公众号搭建的微校通平台为基础,利用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终端,结合大数据平台,及时有效地收集、处理学生的评价数据,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日常学习管理策略。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学校形成全面发展的素养评价体系,能够通过智能化平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继而以评促改进、以评促发展,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为破解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评价标准唯成绩、收集行为数据方式传统、缺少分析和整理数据的平台等现实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智慧评价;德育;微校通平台

一、引言

目前,学生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如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收集行为数据的方式传统、缺少科学分析和整理数据的平台系统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学生评价的变革。对于小学生评价而言,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综合评价方式。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于2019年9月起推出智慧评价项目,是以微信公众号搭建的微校通平台为基础,利用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终端,结合大数据平台及时有效地收集、处理学生评价数据,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日常学习管理策略。学校结合中央电化教育馆—英特尔“智能互联教育项目”立项课题“基于“智能互联”的小学生智慧评价应用研究”,对小学阶段智慧评价的开展做出了有益探索。根据智慧评价项目的设计理念,最终要实现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发展、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更科学、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有效保证该项目能够“落地生根”,学校采取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策略,将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作为第一阶段,学业水平、身心发展、兴趣爱好等作为后续阶段进行评价。“德为先”是学校启动思想道德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具体体现为对小学生一日常规行为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

二、建立评价体系与平台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前提,需要明确的是对学生一日常规中的哪些具体行为进行观测、评价。基于数据收集的客观性、易操作性需要,学校对已有的一日常规检查评价体系作了调整,形成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2.建立评价平台目前,手机微信扫码应用很常见,学校确立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建立微校通评价平台(见图1)。对照评价体系,设计评价班级的“德育评价”(见图2)与评价学生的“学生评价”(见图3)两个模块,两个评价模块使用相同的评价体系,对班级整体评价打分时进入“德育评价”模块操作,对学生个人评价打分时进入“学生评价”模块操作。“班级德育”“学生评价”模块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与认证,于2019年9月1日起正式应用,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指标全面、管理便捷的信息化评价环境。

查看全文

德育评价缺失及对策分析论文

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并不尽如人意,或者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令人尴尬的局面:学校、教师强调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谓用尽心思,又是上政治课、听报告、写心得,又是参观教学基地、邀请劳模作报告等等,然而,实际效果却不佳,不仅没有激发学生政治思想学习的热情,有时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与反感。整个德育工作缺失严重,而缺失最严重的莫过于“德育评价”。

一、德育评价的缺失

1.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缺失:单一

目前的德育评价,无非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辅导员篇幅短小的操行评语。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缺少的是学生,形成了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班主任或辅导员凭着对学生或深或浅或细或粗的印象进行德育评价,被评价者学生本人没有发言权,“任人评说”,即使出现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学生也只能忍气吞声,连申辩的权力、机会也没有。

2.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的缺失:简单

我们目前的德育评价方法简单,主要表现在:(1)评价程序的公式化。总是以先德育后智育,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顺序依次排列,仿佛放在最前面的就体现了重视一样。实际上真正引起评价者高度关注、重视的绝对是学生的智育,学生的分数、成绩。而德育之所以放在最前面,只不过是人们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格式而已。(2)评价表达方式的单一化。此前,评价只是干巴巴的几点条条框框。在提倡评语“人性化、散文化、温馨化”的今天,则又一概成为了“描述式”,以散文的方式描述学生有代表性的细节或生活中精彩的片段,仍表现为一种简单化的趋势。(3)评价方法的简单化。班主任或辅导员掌握着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基本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权”。

查看全文

小学德育活动激励性评价

[摘要]德育教育是孩子人生的一门重要课程,老师、家长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为塑造小学生“完全人格”,在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

[关键词]德育活动;评价;反思;成长

德育教育是孩子人生的一门重要课程,老师、家长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为塑造小学生“完全人格”,在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当教师给一个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要注重语言、方式,甚至是情绪的表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或肯定、或赞扬、或激励,使他们在内心获得自信和成功,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内在需要、动机、兴趣,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德育活动并合作分享成功果实,内化学生人格。教师不能用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学生的道德品格,不论学生品学兼优还是学困,都应让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学习、进步、发展,促进其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与品质养成,提高道德水平。小学德育要从小处着手,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区教育局的指导思想下,上学年,我校德育处主抓学生“文明书桌”,并开展了系列活动。为了使常规的德育活动不缺趣味性,我们针对各个活动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方式。

一、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培养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身的品德为评价对象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在自我评价中,肯定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知晓自己应该怎么做。如在案例活动“自己的书包自己洗”中,目的是让孩子摆脱娇生惯养的恶习。孩子们洗完书包可以跟父母反馈洗书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又如我们平时在校门口值班时,看见大多数孩子放学背着书包出门,父母甚至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顺手接过书包替孩子分担所谓的“负担”。针对此现象,我们又拓展了“自己的书包自己背”活动。先由少先队大队部给全体少先队员和家长们发出倡议,接着活动开展一个阶段后,让孩子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背书包的感受,让孩子自己明白这个书包到底是由谁来背才是正确的。这就是活动的自我评价,不管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我们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学会肯定自己、反思自己、鞭策自己。让孩子们在自我评价中形成自主意识,在自我评价中让自己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

二、在同伴评价中对比

查看全文

德育评价缺失分析论文

一、德育评价的缺失

1.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缺失:单一

目前的德育评价,无非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辅导员篇幅短小的操行评语。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缺少的是学生,形成了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班主任或辅导员凭着对学生或深或浅或细或粗的印象进行德育评价,被评价者学生本人没有发言权,“任人评说”,即使出现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学生也只能忍气吞声,连申辩的权力、机会也没有。

2.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的缺失:简单

我们目前的德育评价方法简单,主要表现在:(1)评价程序的公式化。总是以先德育后智育,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顺序依次排列,仿佛放在最前面的就体现了重视一样。实际上真正引起评价者高度关注、重视的绝对是学生的智育,学生的分数、成绩。而德育之所以放在最前面,只不过是人们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格式而已。(2)评价表达方式的单一化。此前,评价只是干巴巴的几点条条框框。在提倡评语“人性化、散文化、温馨化”的今天,则又一概成为了“描述式”,以散文的方式描述学生有代表性的细节或生活中精彩的片段,仍表现为一种简单化的趋势。(3)评价方法的简单化。班主任或辅导员掌握着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基本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权”。

3.学生德育评价内容的缺失:模糊

查看全文

理学德育思想评价论文

从发生学角度看,宋明理学德育思想产生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与宗法等级社会中。它契合于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思想统治的需要,显示出符合人的道德主体性不断高扬这一合乎历史、合乎逻辑进程的思想趋向,因而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历史合理性绝不等于现实合理性。由于“传统和现代化是生生不断的‘连续体’”,关键问题是对在封建社会后期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宋明理学德育思想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改造。这主要有三种立场:一是从文化本体论出发,把它看成是现代人精神发展的绝对的历史根据和逻辑起点;二是从政治批判出发,把对它的文化批判上升为政治批判;三是从价值认识论出发,把它作为未完成的意义系统看待,把它的思想精华融于现实当中,吸取其合理的精神因素从而形成现代人的思想飞跃。毫无疑问,只有第三种立场是科学的。本文拟从这种价值认识论出发,从人格发展系统、人与社会关系系统、人与自然关系系统三个角度对理学德育思想作一正反两方面的概括、粗略的评价。

首先,从人格发展系统看。现代型人格是健全型人格,人作为行为主体是政治主体、经济主体、权利主体、道德主体的统合,是理性与非理性、精神(心理)与生理的平衡拓展,是适应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开放型人格,而理学德育要塑造的人格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同现代人格发展趋向相背离。第一,德性人格对权利人格的僭越。这种僭越是理学把道德与人的关系进行颠倒、并进一步把道德抽象化、绝对化的必然结果。理学不是从“道德为人存在”的唯物史观立场而是从“人为道德存在”的唯心史观立场展开其人格理论,剥掉了人的丰富的对象性关系,使人仅仅作为道德的附属物,现实的道德关系被抽象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变成万世不移之理:“三纲之要,五常之本”是“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②以先验的德性人格规定人,强调人对封建道德规范的无条件遵从,这就导致其对权利人格的僭越,从人格内涵中排除人的社会参与的权利。宋明时期农业社会的文化结构,造成了权利意识的虚幻性和财产关系的不确定性。到明代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萌芽和市民意识的觉醒,理学内部一度出现了重视权利人格的思潮,如王艮的“重身”、“珍生”等思想,但总体上局限在自我保存范围,缺少参与社会的开拓精神。第二,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僭越。主体的价值理性侧重于对其自身及其环境存在的价值意义认知,而工具理性则侧重于对对象世界的客观事实认知。前者偏向价值论,后者偏向认识论。就理学德育思想本身而言,它属于心性修养之学,与近代西方德育思想尤其是康德、黑格尔等人以明确的主客分离的认识论为理论前提的德育思想不同,它以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为理论前提,“基本上不把主客关系和认识论放在视野之内”,这样,所谓认识就只能是道德认识,只能是对先天存在的道德之“理”的反思与体认,“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知倒妨害了对天理的体认,科学技术被贬为奇技淫巧也是必然的了。第三,心理发展对生理发展的僭越。同理学先验唯心的理气观相对应,其德育思想注重的是人的心性修养、人的道德品格形成,即人的精神(心理)发展,而忽略甚至轻视人的生理发展。我们知道,理学德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天地之性”或“道心”,而“人欲”则为气质的“攻取之性”,是基于人的属物质的生理而产生的。由于人的心理品质(精神)先天完满,它只需要生理(物质)为载体使其现实化。

因此,本质上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这样,人的心理两者之间并不是动态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而是封闭性的恢复过程。人的发展被简单地理解为纯心理发展,被认为是在克服人的感性生理欲求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此一来,理学德育思想就如同中世纪基督教教育一样轻视甚至贬低个体生理发展的必要性。即使持有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张载也持有这种看法:“医书虽圣人存此,亦不须大段学,不会亦不害事,会得不过惠及骨肉间,延得倾刻之生,决无长生之理,若穷理尽性则自会得。”重视心理发展无可厚非,但心理发展只有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常进行,忽视生理的发展是理学德育思想的重大失足之处。在明清之际颜李学派的军体教育思想就是对前者的批判与改正。第四,道德实践对社会实践的僭越。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只有在实践中,人才有可能显示自己的本质,人才能成其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是人的本质。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并不是孤立静止的,他是在日常生活中践履封建道德规范的社会的人,是道德实践的主体,王阳明甚至提出了道德实践本体的思想,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显露自身的本质,这是理学德育思想的深刻之处。但它根本上属于“内圣”之学。在这里,个体的道德实践有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意义,它专门追求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便是不必要且不应该的,这从朱熹对陈亮的“义利双修王霸并用”的批判中表现得很清楚。这样,理学德育思想以个体道德实践排斥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只能阻碍个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而在片面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只能有片面的发挥,人只能是片面的人。

以上是就理学德育思想中人格发展论的消极意义而言的。而其积极意义,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人的道德主体性,肯定了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理学德育思想继承先秦儒家“为仁由己”的主体能动精神,通过抽象的哲学思辩,使道德品格成为个体先天主导心理构成,个体自身成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如果说在程朱理学中,天理的权威化使得人的道德行为带有被迫为善的性质从而主体性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陆王心学中人的道德主体性便高扬起来,主体道德行为不仅是克己,更为重要的是成己,是主体先天道德本性的自然流露,这无疑在更深的层面上体现了对自我的关注,自我的“良知”成为准则。“他人文字议论,但漫做公案事实,我却自出精神与他披判,不要与他牵判,我却会斡旋运用得他,方始是自己胸襟,”“只致良知,虽千经万典,异端曲学,如执权衡,天下轻重莫逃焉。”这种自做主宰的精神显示了他们不同凡响的主体性倾向。此外,在理学德育思想中人的存在具有恒定和普遍的价值,它不是在对每个人的经验真实(行为)的归纳总结中判定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而是从先验唯心的角度演绎出“人本善”即每个人先天地具有存在价值的命题。在这个关切人类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的唯心主义命题中包含着深刻的真理。我们知道人作为道德存在是在人类已攀上自身本质的高度后表现出来的,虽然理学德育思想把人抽象化为道德人而失于片面化,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其主要方面,则是毫无疑问的。理学德育思想用片面化、极端化的形式揭示出人人为道德性存在这一绝对真理。第二,注重培养知、情、意、行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理学德育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注重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的传统。理学家大都认为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但由于他们的本体论、认识论、知行观以及时代背景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知、情、意、行在德育中的次序和地位有所不同,大致要分为三类:其一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知先行后”德育模式。先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最终、最重要的是道德实践,要在整体上保持知行并进,而情、意贯穿其中,但由于情有善与不善,必须加以约束和控制。其二为陆九渊强调先立大志与“知先行后”的德育模式。

由于他坚持性情合一,“性、情、心、才、都只是一般事物”,情既为道德情感,也是道德理性,是性的自然流露,故为善,它贯穿于整个德育过程中。其三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真知必行,不行不可谓知。王阳明也是性情合一论者,但他把二者看成体用关系,性必有情,情也有过与不及,所以重视性对情的自我调停。至于道德意志,王阳明同其他理学家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主体的道德意志具有“无规定”的特征,是自发的,也是自由的,是“不器”,即不“执一”、不“意必”,也就是不执于形而下的一事一物,使主体意志超越于一切现实目的性,随感而应,率性而为,以至无为无不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王阳明的意志便是无意志,是超意志。总的来说,理学德育思想注重培养知、情、意、行统一的道德心理结构,基本上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我们当代德育有一定借鉴价值。其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系统看。理学德育思想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个体,而在于社会;不在于个体心性修养,而在于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当时社会主要包括:人类整体;封建等级制度;家族;作为人类整体一部分的集体等几方面。

因此,所涉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其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就其不合理之处看,第一,由于理学德育思想本身的价值倾向、思维途径等是建立在种族血缘基础上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等级制度,它的基本原理便是把血缘关系伦理化,把伦理关系政治化、层层递进,形成了伦理道德政治化的基本格局。因此,它与现代民主政治与人权平等观念格格不入,个体对国家、对社会的关系,化约为以忠君为核心的各种道德关系的集结,个体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只能依从而不能改变或破坏。这些表现在理学德育思想的人格建立与人格生长理论上,便是讲求德性与政治的贯通,“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也就是《大学》所概括出的“三纲”、“八目”的“大学之道”。

查看全文

打造高校生德育评价体制平台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查看全文

德育课程一体化评价路径研究

本文所讨论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指的是思想政治课、学科德育、德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四类德育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贯通,德育空间的校内外融合,形成“知行合一”的德育课程一体化结构。这个结构反映了四类德育课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相比较而言,其中的思想政治课和学科德育更加突出道德认知的培养,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强调德育的践行。认知与践行相匹配的德育课程结构使道德课程一体化,实现了全科育人、全员育人。[1]“知行合一”的德育课程一体化结构,决定了其评价的指标也是“知行合一”的。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暨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的《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报告(2017)》提示我们,“知行合一”应该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的核心指标。[2]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路径属于教育路径的范畴。教育路径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组成学习共同体,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及教育介体的良性生态互动下,实现教育目标的逻辑指向和实践过程的统一,即知与行的统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学生品德评价的基本路径是:明确德育目标—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方式—形成评价结果。

一、制定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德育目标

对学生品德的评价要保证评价的效度,首先要明确学校德育目标,因为德育目标是学生品德评价的依据和基础,是一切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确定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德育目标之前,学校必须清楚自己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由国家层面的、对所有学生有共同规定性要求的共性目标和学校层面的、对本校学生有特别要求的个性目标组成。共性目标寓于个性目标之中,个性目标又包含了共性目标。比如学校有爱国主义传统,那么学校德育目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就有特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求。1.学校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以中央颁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政策文件为基础,以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育人目标为依据制定,具有校本特色。如表1中,上海市F中学以“贤文化”为特色内涵,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维度确定的德育目标,就具有学校自身培育“贤人”的德育特色,高中三个年级的德育目标在四个维度的目标中分层递进形成序列化。[3]2.德育课程的功能目标。三个年级十二个德育子目标由具有认知功能与践行功能相结合的德育课程来实现。一般而言,思想政治课和学科德育更加突出道德的认知功能。其目标属于教学的认知性目标,是基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比如布卢姆(BenjaminS.Bloom)将认知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维度。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认知过程”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结果,不仅可以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可以预期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简而言之,思想政治课和学科德育的相对功能目标是: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层面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突出道德的践行功能。参照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和美国教育评量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GrantWiggins&JayMcTighe)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论著中对学习结果及理解能力的阐2018-13半月刊述,道德践行的目标可以包括迁移(transfer)、应用(applications)、同理心(empathy)和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4]简而言之,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对功能目标是:重点要求学生在迁移、应用、同理心和自我认识方面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然,两种功能性目标的界限不是泾渭分明的,有时是相互交融、难以分开的,只不过为了叙述的方便分开阐述而已。上海市F中学在学校德育目标的统领下,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资源共享,集群备课,对学校十二个德育子目标进行两种功能的大致梳理,并且落实在具体学科课程或德育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思想政治课和学科德育中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在德育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践行。在此基础上,德育处对两种功能的德育目标进行统整,形成十二个德育子目标的两种功能德育目标的相匹配关系。比如语文学科阅读《大学》《中庸》的德育目标是:能够理解“修身立德”的具体内涵;能说出修身立德的具体表现;能分析修身立德对社会稳定的意义;能懂得修身立德对己、对人、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这样,学科德育对“修身立德”的认知与在社会实践中做志愿者的“修身立德”践行相结合,解决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脱节的问题。3.德育课程一体化目标。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定义,认知功能目标和践行功能目标是目标的类别,体现的是认知和践行的过程维度,它们不是德育的具体内容目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德育目标,从形式上看,是将道德认知目标与道德践行目标相融合的目标,是认知与践行指向相同的目标。从内容上看,是将有具体内涵的认知目标与有具体内涵的践行目标融为一体的目标,是认知与践行内容贯通的目标。在上海市F中学的德育目标中,每个年级四个维度的德育目标都是认知与践行内容相贯通的目标。比如高一年级“爱国”维度的德育目标是“修身与立德”。这个目标的达成,一般是将思想政治课或学科德育与德育主题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认知与践行的结合,最终能将“修身与立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认知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学校德育目标中,四个维度三个年级的十二个目标都要确定其知行合一的具体内涵。当然,目标是动态变化的,具体内涵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可以依据校情或学情的变化而变化。“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是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是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统一目标。从心理运行机制来看,知行合一有助于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践行。践行既是一种物质的活动,也是一种心理的体验,通过体验,学生能在身临其境的心理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习惯,乃至道德信念。

二、制定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学生品德评价标准

评价需要评价量表。评价量表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给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评价标准。学生品德评价量表的构成要素是德育目标的维度和品德评价标准的指标。维度是如前所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德评价标准是指依据价值尺度和界限,对学生作出的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反映了道德的价值倾向,具有引导学生完善德性的作用。泰勒(RalphW.Tyler)认为,教育目标其本质上是指人的变化,而评价就是确定变化程度的过程。这里的评价主要是评估学生的认知和践行的变化。学生品德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评价学生道德认知的变化和道德践行的变化。通俗地说,就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变化。制定评价标准就是依据目标的具体内涵,判断学生道德认知或道德践行是否有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标准制定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委员会成员。以“修身与立德”目标中的第三点“做到见贤思齐,树立道德榜样,把榜样的精神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道德信念和意志,转化为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例,评价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指标:优秀、良好、有待改进。优秀: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古代或现代贤人的具体内涵,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道德榜样的具体内涵,并能找出与道德榜样的差距,明确道德榜样的哪些道德品质值得自己学习,明确通过向道德榜样学习,提升了自身的什么道德品质、信念和意志,明确这些品质、信念和意志在实践中用以克服了什么困难,或取得了什么成功。良好:能大致清晰地说出古代或现代贤人的具体内涵,能大致清晰地说出道德榜样的具体内涵,并能找出一些与道德榜样的差距,大致明确道德榜样的哪些道德品质值得自己学习,大致明确通过向道德榜样学习,提升了自身的什么道德品质、信念和意志,大致明确这些品质、信念和意志在实践中用以克服了什么困难,或取得了什么成功。有待改进:能模糊地说出古代或现代贤人的内涵,能模糊地说出道德榜样的内涵,只能模糊地说出一些与道德榜样的差距,不能明确道德榜样的哪些道德品质值得自己学习,不能明确通过向道德榜样学习,提升了自身的什么道德品质、信念和意志,不能明确这些品质、信念和意志在实践中克服了什么困难,或取得了什么成功。上述三个等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在学生品德评价量表中,用以衡量学生道德认知和践行的变化程度。“修身立德”目标的其他四点内涵,均有三个等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不赘述。

三、设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学生品德评价方式

查看全文

学生德育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分析

【摘要】本文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德育教育,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并且对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撑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教育课程授课模式、丰富校园实践活动。

【关键词】德育素质;考核;评价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德育教育在高职中的运行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的。通过建立了一套德育考核体系,使学生德育素质评价具有客观依据。此德育考核将每一名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学习表现以及参与活动表现作为考核指标,每周在班级内进行公示确认,每月一总结,在学期末让学生本人对自己一学期的德育情况根据相关考核指标进行自我考核,由班级评定小组核查,并在全班公示,广泛听取同学们的意见,通过周评、月总结、自评、核查、公示,使德育考核评价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并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改正和提高。德育考核测评表中基础分值为60分,总分为100分。

一、德育考核评价指标说明

(一)加分项目(加分上限为40分)。1.“班级集体活动参加情况”满分为3分,各班根据本班活动开展情况自行掌握;2.被评为文明宿舍,或在年级宿舍内务检查中表现优良的(登记在册),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2分,最多不超过10分;3.“上课、自习课、实训课无迟到早退旷课情况”符合加满3分,不符合不加分;4.“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情况”必须在“志愿汇APP”上记载,一次(或时长0.5-1小时内)加1分,时长每超1小时依次累计,无偿献血一次加2分,总分不超过10分;5.“参与学校组织活动”,参与牵引动力学院和西铁院组织的活动的,每次加0.5分,参加运动会团体操训练和方阵训练的,加2分,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内的活动,如活动的组织、主持等不加分,总分不超过4分;6.“担任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班级班干、社团干部等学生干部干满一学年的,每人加3分,课代表干满一学年,每人加2分(职位重复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7.“好人好事”,拾金不昧、协助班主任辅导员管理日常事务的,每次加0.5分,总分不超过3分;8.“获得荣誉、比赛获奖”中参与学校组织活动并在其中获奖的不重复加分,计最高分数。获得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次加2分,“年级学习标兵”每次加2分,“班级学习标兵”每次加1分。荣誉类奖项加分:二级学院级别1分、学院级别2分、市级4分、省级7分、国家及国家以上级10分;比赛类奖项加分:二级学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2、1.8、1.6、1.4分,学院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3、2.5、2、1.5分,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6、5、4、3、2分,省级特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9.5、8、6.5、5、3.5分,国家及国家以上级特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14、12、10、8、6分。(二)德育考核测评减分项目(减分上限为60分)。1.“宿舍内务通报批评”一次扣5分;2.上课、自习课、实训课迟到早退旷课情况中,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旷课每次扣5分;3.“违反课堂纪律”,上课吃东西、玩手机、睡觉、说话被老师批评,每次扣2分,顶撞老师扣5分;4.旷宿每次扣8分,晚归每次扣5分;5.考试舞弊/无故旷考,每次扣5分;6.抽烟,宿舍有烟头,落实到个人,每人每次扣5分,发现一次则在助学金评定中直接取消评定资格;7.校园不文明着装每次扣5分;8.酗酒打架斗殴每次扣8分;9.其他违反校规校纪活动:参与偷盗活动每次扣10分;赌博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音像制品扣20分;非法传销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扣20分;故意损坏学校设施设备扣10分;未获批准参加游行示威活动扣10分。通过德育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意识得到普遍增强,能够自觉地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并且能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高职德育考核评价的环境支持

查看全文

小学德育评价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当今教育界大规模推广素质教育,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引领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科学的德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生的德育问题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可是,如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经济推动的行为,在社会上形成了许多不良风气,致使小学生德育面临了更多的挑战。探索一个具有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价体系,是当前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德育;评价;现状;策略

小学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时期,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时期,对今后他们的人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时期进行科学的道德浇灌,可树立其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所以,小学德育的实施是不可忽略的,相关教育部门应当继续完善德育机制,对当下已形成的德育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改进。

一、当下小学德育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德育评价的开展在应试性教育的残影下难以开展

如今,国家为提升人口素质,大力畅行推广素质教育,但是在大多数院校中应试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不仅家长不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也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忽略了德育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就校方而言,学生的应试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升学率和声誉,且认为延续应试性教育的习惯保证升学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大肆压榨了道德教育的工作时间。而在大多数老师眼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体现出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而老师是学生教育的直接施加者,自行主导应试教育便导致了学生道德教育的不足。甚至在家长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他们最应该关心的,望子成龙确实无可厚非,但人中龙凤的思想道德境界也非常人能比。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德育工作逐渐由于人们的思想习惯而被边缘化,只有在教育官方抓起时,偶尔做做表面工作。

查看全文

小学德育评价面临困境及对策

摘要:当今教育界大规模推广素质教育,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引领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科学的德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生的德育问题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可是,如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经济推动的行为,在社会上形成了许多不良风气,致使小学生德育面临了更多的挑战。探索一个具有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价体系,是当前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德育;评价;现状;策略

小学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时期,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时期,对今后他们的人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小学时期进行科学的道德浇灌,可树立其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所以,小学德育的实施是不可忽略的,相关教育部门应当继续完善德育机制,对当下已形成的德育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改进。

一、当下小学德育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德育评价的开展在应试性教育的残影下难以开展

如今,国家为提升人口素质,大力畅行推广素质教育,但是在大多数院校中应试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不仅家长不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也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忽略了德育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就校方而言,学生的应试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升学率和声誉,且认为延续应试性教育的习惯保证升学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大肆压榨了道德教育的工作时间。而在大多数老师眼中,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体现出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而老师是学生教育的直接施加者,自行主导应试教育便导致了学生道德教育的不足。甚至在家长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他们最应该关心的,望子成龙确实无可厚非,但人中龙凤的思想道德境界也非常人能比。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德育工作逐渐由于人们的思想习惯而被边缘化,只有在教育官方抓起时,偶尔做做表面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