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老师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8:57: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老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德育老师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全力配合下,本人认真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团结协作,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下面我就一年来履行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作以下述职:
一、提升个人素养
1、加强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德育工作者,面对变革的时代、膨胀的信息和多元的社会,我常常有一种危机感,要想扎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要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丰富自己,内练真功,外塑形象。为此,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坚持学习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政策水平和依法治教能力,不断提升个人学识和管理能力。一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学静心阅读了《如何提升学校的合力》、《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现代心理学》、《大教学论》、《发展性教学论》、《四书集注》、《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怎样解题》、《什么是数学》、《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怎样备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当代名家名著等书籍,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育人手段,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丰厚了个人的文化底蕴。本人有两篇教学研究发表于《福建教育》杂志上,一篇论文获市级三等奖。
2、摆正位置:在工作中,我能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组织纪律,做事敢负责任,不计报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以谦逊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努力当好校长的副手、教师的良友,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教师的成长导航铺路,为学生的发展夯土奠基。平时我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内省,坚持原则,与人为善,秉承公正,廉洁从教,廉洁从政,妥善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用心思考,用力做事,用脑行走,厚德载物,用高尚的操守去影响人,用正直的言行去感动人。
3、努力践行:一年来,在领导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下,我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不断提升学校的合力,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和发掘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弱肩担教育,拙笔著文章”,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校的发展倾力,鞠躬尽瘁,勤耕不辍。正是由于大家的鼎力支持,个人的不懈努力,主抓的德此育、综治、安全、文明创建、工会工作无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人也被评为区五好关工委先进个人。
二、铸造学校品牌
学校老师德育述职述廉
忙碌之中又共同走过了一个岁月轮回。共同艰苦奋斗的日子里,似乎在转瞬之间。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可以说是实实在展现在每个人的眼前,就不多说了而在处理每项工作时的想法及心理变化却是外人无法洞查的因此,就想跟大家说说我心里话,没经过太多加工的大实话。有不当或是欠思考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一、坚持最初的工作定位不改变
初接此项工作时,我就把德育处的工作定位为“服务、督导、协调”,经过第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感觉这个定位还是比较恰当和准确的。因此在这一年中,我仍然以这个定位来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
我觉得要想将一项工作做的出色,必须要有规范的形式,然后将形式行之有效的开展下去,使其能够为工作的效率服务,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应有的成绩。因此安排每项工作之前,为了实现最好的活动效果,我首先会全盘考虑各个级部之间的差异及能力范围,协调好各个级部的力量,然后再在开展的形式和要求上作反复细致地考虑,最后才将要求下发给各个级部和各位老师。我的目的就是想让每个级部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尽量做到让老师们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活动开展地流程和要求。为了使每项工作与活动做到有始有终,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我会努力做好老师们的后方服务工作,并按照此项工作一开始时制定的要求,完成督导检查的工作。服务的另一层含义是为领导服好务,不管是自己份内的工作还是临时安排的紧急性任务,我都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完成。
总结自己一年的工作,我可以坚定的问心无愧地说:自己真地是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也不是一个完人,而是一个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的俗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女人。因此,有时面对比较复杂、紧急性的工作时,面对老师们对某个问题的争执时,大脑便时常会发生短路现象,发点牢骚,说点怨言,甚至面部表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便会时有发生。但这真得是我无法控制的最真实的内心变化的表现,过了这一会儿也就又都忘了。在这里还是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能够体谅我的心情,同甘共苦的姐妹兄弟们原谅我的不成熟。
二、繁忙工作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
自古以来,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儒家核心观点“礼、仁”就是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西方德育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并在之后不断演变发展。由此看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德育都被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只有德育水平提高了,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智、体、美、劳诸育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很多学校都认同德育工作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且也给予了一定支持,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难取得实效。传统教育更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很多学校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程教学中。而且学校德育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德育而德育,仅仅把它当做一个教学任务,这样往往会使其流于形式[1]。如学校有时会安排德育实践活动课,但并没有为其配备具体安排和内容,很多学生只是把这类课程当做休息放松的课程,老师没能给予绝对重视,提出教学要求,最后直接影响德育成效。
(二)缺乏初中德育工作的技巧德育是一门艺术,必须首先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很多老师的德育都仅停留在口头单方面的说教上,这种方式百害而无一利。首先仅仅通过说教这种单调的手段是无法让学生欣然接受的,并且长期说教也会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单方面的方式更是无法和学生形成互动,走进学生心扉。作为恶性循环的后果,德育会越来越僵硬和封闭,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技巧,构筑与学生的心灵之桥格外重要,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功之匙。
二、当前初中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
(一)付出关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初中生的心智是不够成熟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孩子,并且正处于青春叛逆期[3],因此强硬的说教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关怀才能越过那堵心墙。当然这里的关怀并不是刻意显露的,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远比说教能感化学生。相关实践证明,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必须重视关心和关爱学生,将学生看成自己家人,主动走进学生的家庭生活,将学校、家庭结合起来,将德育与生活直接结合,真正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给予及时关心和帮助,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支撑,获得应有的温暖和关怀。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平等对待学生,用真心关爱学生。只有在关怀学生的基础上,德育之光才能照亮学生心扉。简言之,德育工作的艺术就是关怀。案例1:某班有一位男生,长期迟交或不交作业,而且每天都看起来很疲惫。老师调查以后才发现,原来他每天放学后都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一直到很晚才回家。于是老师决定家访,了解情况。刚开始,他很抵触,在老师的坚持下,还是妥协了。当老师来到他家之后才发现,其父母离婚了,现在他和父亲一起住,但是父亲每天工作很晚才回家。他每天去上网的原因其实就是寻找精神上的依托,很明显他缺乏关怀。于是,老师暗下决心帮助其走回正轨,首先老师建议他父亲以后多抽点时间陪孩子,不要一心只在工作上。其次老师可在平时经常鼓励该生。慢慢地,效果越来越明显,他开始认真学习了,成绩相比以前有了飞跃。
学校德育老师述职工作报告
一、提升个人素养
1、加强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德育工作者,面对变革的时代、膨胀的信息和多元的社会,我常常有一种危机感,要想扎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要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丰富自己,内练真功,外塑形象。为此,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坚持学习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政策水平和依法治教能力,不断提升个人学识和管理能力。一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学静心阅读了《如何提升学校的合力》、《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现代心理学》、《大教学论》、《发展性教学论》、《四书集注》、《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怎样解题》、《什么是数学》、《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怎样备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当代名家名著等书籍,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育人手段,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丰厚了个人的文化底蕴。本人有两篇教学研究发表于《福建教育》杂志上,一篇论文获市级三等奖。
2、摆正位置:在工作中,我能随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组织纪律,做事敢负责任,不计报酬,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以谦逊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努力当好校长的副手、教师的良友,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教师的成长导航铺路,为学生的发展夯土奠基。平时我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内省,坚持原则,与人为善,秉承公正,廉洁从教,廉洁从政,妥善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用心思考,用力做事,用脑行走,厚德载物,用高尚的操守去影响人,用正直的言行去感动人。
3、努力践行:一年来,在领导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下,我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不断提升学校的合力,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和发掘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弱肩担教育,拙笔著文章”,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校的发展倾力,鞠躬尽瘁,勤耕不辍。正是由于大家的鼎力支持,个人的不懈努力,主抓的德育、综治、安全、文明创建、工会工作无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人也被评为区五好关工委先进个人。
二、铸造学校品牌
以争创市级文明单位为契机,结合“爱心工程”,立足于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教育教学每一个细节抓起,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严实相济,养字为先,德育工作有声有色,扎实有效。
学校德育处老师个人总结
大家上午好!
一、坚持最初的工作定位不改变
必须要有规范的形式,觉得要想将一项工作做的出色。然后将形式行之有效的开展下去,使其能够为工作的效率服务,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应有的成绩。因此安排每项工作之前,为了实现最好的活动效果,首先会全盘考虑各个级部之间的差异及能力范围,协调好各个级部的力量,然后再在开展的形式和要求上作反复细致地考虑,最后才将要求下发给各个级部和各位老师。目的就是想让每个级部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尽量做到让老师们能够非常清楚地了解活动开展地流程和要求。为了使每项工作与活动做到有始有终,具体地实施过程中,会努力做好老师们后方服务工作,并按照此项工作一开始时制定的要求,完成督导检查的工作。服务的另一层含义是为领导服好务,不管是自己份内的工作还是临时安排的紧急性任务,都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完成。
就把德育处的工作定位为“服务、督导、协调”经过第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接此项工作时。感觉这个定位还是比较恰当和准确的因此在这一年中,仍然以这个定位来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
总结自己一年的工作,我可以坚定的问心无愧地说:自己真地是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也不是一个完人,而是一个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的俗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女人。因此,有时面对比较复杂、紧急性的工作时,面对老师们对某个问题的争执时,大脑便时常会发生短路现象,发点牢骚,说点怨言,甚至面部表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便会时有发生。但这真得是我无法控制的最真实的内心变化的表现,过了这一会儿也就又都忘了。在这里还是真诚地希望各位领导能够体谅我的心情,同甘共苦的姐妹兄弟们原谅我的不成熟。
二、繁忙工作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校老师德育教育述职报告
(一)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
倡导“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以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服务学生为切入点,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在求知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步成长.小学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孩子成长成才起点,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加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以“学生为本”,决不等于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最近,我们时常都被学生天真;可爱感动,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和崇敬之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每个学生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学不到知识,而影响他们的人生.我们要时刻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我经常鼓励学生:他们都是可爱的,也是真诚的.只要努力,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但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切实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采取更优的措施,并且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积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到学校工作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去年以来,我有意识地增加了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每次和学生在一起,总是感到精神振奋,活力倍增,总是能够听到不少情况和得到许多新的收获.孩子是可爱的,也是真诚的.
(二)确立“教书育人”的理念
老师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常常是巨大的.我们回忆起自己在大学时代的生活,总会首先想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老师,他们治学的风范,讲课的风采,高尚的人格和思想境界,总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近年来,我们有些老师满足于传授课本知识,在育人上存在“不重视,不到位”的现象,有的错误地认为育人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工作队伍的责任.这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之所以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知识的工程师”,甚至也不仅仅是“智慧的工程师”,就是因为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在育人上,在我们的精神境界上有更高的要求.中央强调,“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你可以选择不做教师,但一旦选择教师这份职业,就必须承担起“育人”的当然职责.
高中德育教育运用分析
一、高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学生无法理解老师口中所说的道德的有关内容,也无法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一无所知时,他们就会认为德育与他们自己的实际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不会接受德育。老师对学生的德育使得学生把德育当成一种高大上的东西,当与他们实际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时,他们也不会把道德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也不会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学校必须要把德育落到实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更加理解德育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德育课程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在德育课上,老师一般会对教材进行讲解或者抒发自己对于这个课程的理解,但是老师绝对不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关于今天所学课程的感想,课堂的主体本应该是学生,但老师在教学时只教给孩子们关于道德的理论知识,没有把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他们对道德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理论方面,老师应该带学生去进行真正的实践,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道德的重要性。3.高中的德育应该渗透到高中生所学的每一个科目当中,而不应该局限于道德这一个学科的学习。老师自己认为德育应该独立出来,道德本身就是融入生活当中的,所以道德教育也应该融合在学习的每一个小细节、小方面。德育不应该只要求政治老师、德育老师把这种教育传播给学生,应该对学校所有的老师都做出要求。
二、对高中生运用道德体验进行德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深,运用道德体验对他们进行德育,可以让他们在这种体验中,明确地分辨是非对错,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判断是非的标准,这样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必须在高中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德育,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就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2.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运用多种形式,将德育融入高中生所有科目的学习中,可以让他们在悄无声息中接受德育,把自己培养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在学校的学习中他们可以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不因为一点小事与他人产生矛盾。当学校里所有的学生都受到德育变成有道德的人时,学校会变成一片和平的净土。当高中培养的所有学生进入社会时,他们依然会把这种道德带入社会中,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三、怎样将道德体验更好的运用到高中德育教育
1.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创建更好的课堂氛围。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一个很好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老师的努力。老师必须改掉以前在德育中所用的教学方法,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在德育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道德体验更好地感受到德育。老师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对一些道德事件进行真实的体验,让他们在模仿中感受到事情发生的真实过程,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其中,也可以更明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想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道德的人,老师必须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让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相关的道德与素质要求,让孩子们从自己身上就感受到德育体验,这种教育是耳濡目染的,效果也是最好的。高中德育的开展对高中老师的德育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德育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性,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道德与素质。学校也可以定期聘请专家到学校对老师进行德育培训,教会他们怎样将德育更好地融入课堂当中。德育可以帮助高中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德育是现在高中的重点,学校和老师必须对德育加以重视。
礼仪教育课堂设计论文
摘要:德育课与礼仪教育相互渗透,德育作为培养人礼仪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德育教育与礼仪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德育教育与礼仪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两者不可分割,对学生素质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暴露出学校教育流于形式,只为了追求学生的成绩提高,不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也不重视德育教育课,自暴自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德育课渗透礼仪教育的课堂提出了新要求,强化老师的言行举止,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的影响着学生,老师日常的行为比在课堂上讲道德更有影响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礼仪;对学生也要有一定的约束,强化学生的言行举止,逐步养成一种习惯;增加实践课程环节,能够有效的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德育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课;礼仪;设计
德育教育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性,德育教育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意义,德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人的德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德育教育具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学生的主要场所,掌握良好的方法,良好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形成良好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德育教育与礼仪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同,但是德育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德育教育对形成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仪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礼仪是德育教育的表现形式,礼仪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表现。
二、学生素质低下的原因
高校思政课教师德育导师角色困境分析
摘要:思政教育是现阶段高校教育实践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在高素质人才的价值观培养、正确思想意识树立以及法治意识强化实践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不容忽视。结合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实践做分析可知,为了实现思政教育的稳定、持续,各高校积极进行思政课程体系的设计并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思政教育实践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对教学的最终成果有显著影响。高校思政课实践承担着德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导师扮演者重要角色,从各方面的资料分析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导师存在着角色困境。文章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师;德育导师;角色困境;原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育才,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强调专业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分析,教材、教师以及教学方法是三大影响因素,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关注这三大要素对思政教育的具体影响,并进行积极的教学调整和优化。思政教育还有德育的目的,因此思政教课老师还要充当德育教师角色。对思政课老师的德育教师角色扮演进行分析,发现有不少老师面临诸多困境,这影响了思政教育实践中的德育工作推进。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老师面临的德育导师角色困境并挖掘导致困境的原因,同时讨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导师的角色困境
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导师的角色困境做分析,对全面分析思政课教师在目前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具体现状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结合目前的实践进行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德育导师的角色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冲突频繁
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思考
一、英语教学过程中负担的德育任务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也负担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任务。人的观念态度都是和其道德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的。英语教学和德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能够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英语学习的水平。
二、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的途径
1.树立良好的学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只有勤奋努力不畏艰难才能学好英语这门课程,而良好的学风和学生良好的品德状况是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养成良好的学风,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仔细认真,努力钻研,能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并且品质良好、虚心好学、永不自满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2.老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