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7:42: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育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德育观

生活德育观念

一是重灌输,轻体验。有人说儿童的头脑不会自发地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需要灌输,还说这是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于是把古今中外的美德与规范收集起来,一条一条灌输下去,但真正在儿童头脑里扎下根来,并影响他的人生轨迹的,必须通过他们自己努力探究并获得真实体验才有可能。

二是重防范,轻赏识。学校制订几大类几十项便于操作的规章是必要的,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不以赏识教育为主,却以防范为主,把重点放在检查和纠正错误行为上,一旦学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像交警对付违章车辆一样,唯章独尊,把儿童赶进机械服从的狭路。这样虽能取得短期的效益,但禁锢了儿童的思想,培养了奴性的人格。

三是注重大道理的说教,轻视基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首先要让他们遵守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国外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在回答记者关于“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等等。这些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习惯成为他成功的起点。

四是以往的德育工作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用同一目标培养儿童,用同一模式教育儿童,用同一标准评价儿童——以大工业标准化生产流程对待教育。

新的世纪对学校德育提出新的挑战,我们的对策是,确立“生活德育”思想,提出学校德育应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努力践行“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

德育应走到学生生活中去

查看全文

邓小平德育系统观

一、关于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早在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他说:“政治工作,在巩固新战士与提高其战斗力上,是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其极大作用的。”他还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对于发动群众,提高部队战斗力,对于巩固我党和军队政治经济基础,提高群众和党员的思想觉悟都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个传统不能丢,它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他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是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同志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坚决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对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行多次提出过严肃的批评。仅在&*-*年那场“政治风波”前后,就四次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他说:“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得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党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还从战略的高度,语重心长地提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关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科学地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人、教育人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有道德、有纪律是实现“四有”思想政治工作战略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有文化是形成正确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必要条件。有理想是“四有”新人的首要素质,处在最高层次,居于核心地位。其实,人一生下来,最先学习的不是文化知识,而是道德,首先必须学会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然后才去学习文化。有了文化,懂得纪律,然后才逐步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因此,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是一个渐进性的有机整体,这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要求的层次性特点。

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非常重视把广泛性与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他指出:“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仿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前进。”这说明德育要取得成效就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必须从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现阶段,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文化程度、所处环境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存在着先进、落后和中间状态的差别,这种状况决定了在德育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地用先进性的要求去对待具有不同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人。必须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德育不坚持先进性,就有背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危险,就难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不坚持广泛性,就有可能产生脱离大多数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德育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因此,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德育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查看全文

主体性德育观与职校德育创新

摘要: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观;职校;德育;创新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加强职校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历来是职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点课题。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吸纳现代德育理念,笔者认为,必须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用主体性德育观指导新形势下的职校德育工作实践。

一、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主体性德育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改革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思想得以确定。这种背景下,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社会规范立场、着眼于行为的善恶、着力劝导学生践履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规范性德育观受到极大冲击。与时俱进,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生活方式立场、着眼于生活方式的探究、着力使每个受教育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美好人生的主体性德育观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唤和追求。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地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能力。”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其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养成的客观规律,重视提高他们的判断、抉择能力,指导其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

主体性德育有如下特点:

查看全文

主体性德育观与职校德育

一、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主体性德育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改革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思想得以确定。这种背景下,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社会规范立场、着眼于行为的善恶、着力劝导学生践履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规范性德育观受到极大冲击。与时俱进,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生活方式立场、着眼于生活方式的探究、着力使每个受教育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美好人生的主体性德育观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唤和追求。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地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能力。”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其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养成的客观规律,重视提高他们的判断、抉择能力,指导其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

主体性德育有如下特点:

1.以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为主向。即重视学生主体人格提升,强调要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以挖掘潜能,促进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发展;遵循德育共性与个性、点与面相结合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层次性、能动性、差异性,因材施教,既注重群体性道德水平提高,又彰显学生个性,使每个人都成为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实践主体。

2.在尊重、平等、民主中促进学生整体性进步。即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内心需求、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权利、个性、隐私与尊严等;要放弃居高临下的状态,不把学生当作“道德条目的容器”,而是朋友一样平等对话,进行真诚精神交流。使学生能在民主氛围下自觉、自愿地从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内涵、陶冶情操,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道德素质结构。

3.在自主教育中实现德育的内求自塑。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顾问,承担着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分析、比较基础上自主选择或拒斥一定道德价值的任务。其职责在于创设一种真实而深刻的道德激励境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在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顿悟中找到自我尊严和自我价值。德育课及其他课程教学、学校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为学生的自主教育提供了丰富土壤。

查看全文

主体性德育观与职校德育创新

摘要: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观;职校;德育;创新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加强职校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历来是职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点课题。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吸纳现代德育理念,笔者认为,必须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用主体性德育观指导新形势下的职校德育工作实践。

一、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主体性德育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改革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思想得以确定。这种背景下,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社会规范立场、着眼于行为的善恶、着力劝导学生践履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规范性德育观受到极大冲击。与时俱进,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生活方式立场、着眼于生活方式的探究、着力使每个受教育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美好人生的主体性德育观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唤和追求。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地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能力。”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其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养成的客观规律,重视提高他们的判断、抉择能力,指导其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

主体性德育有如下特点:

查看全文

职校德育创新与主体性德育观论文

摘要: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本文在阐述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基础上,就职校确立主体性德育观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主体性德育观开展职校德育创新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积极思考。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观;职校;德育;创新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改革的新时期,加强职校德育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历来是职校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重点课题。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吸纳德育理念,笔者认为,必须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德育思维模式,用主体性德育观指导新形势下的职校德育工作实践。

一、主体性德育观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主体性德育观是市场条件下德育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成果。改革的深入,引发了一系列生活、文化生活、道德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思想得以确定。这种背景下,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社会规范立场、着眼于行为的善恶、着力劝导学生践履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规范性德育观受到极大冲击。与时俱进,立足于重视道德的生活方式立场、着眼于生活方式的探究、着力使每个受教育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美好人生的主体性德育观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唤和追求。主体性德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从其内涵来看,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地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能力。”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其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养成的客观,重视提高他们的判断、抉择能力,指导其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

主体性德育有如下特点:

查看全文

德育过程观刍议论文

提要: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实践性过程,主体性过程,系统性过程。现今学术界对现代德育过程概念的阐述不多,本文率先从以上三个过程方面作了初步探索,权为引玉之砖。

正文:

德育过程是德育学或德育原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德育过程论是德育学中的基本理论,对德育过程作理论上的探讨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德育工作过程,作为德育学研究对象的德育并不同于我们一般日常意义上的德育,而是更概括、更抽象。由于德育过程涉及到诸如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德育也涉及到这些问题、因此德育过程观实质上也就是德育观,但两者在理论探讨的侧重点还是不一样。德育过程是把德育作为一种活动,在展开意义上探讨的,显然只是德育理论的一个层次,由于这一层次对德育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也是广大实践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一般的德育学著作都在德育过程理论中涉及到德育原则,即是从指导具体德育实践而言的。

学术界对现代德育、现代德育过程概念的阐释还不多,由于现代德育实质是培养现代人的德育,我们当今对德育理论的探讨实质上也就是在不同层次探讨现代德育本质,只是这种探讨尚需系统化、科学化。只有在此基础上,现代德育学体系才能形成,现代德育过程也是如此。

一、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

所谓实践过程,包括两个含义。其一,必须以实践观点审视德育过程;其二,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以往,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等基本原理简单化、概念化,把德育看作是单纯的阶级斗争工具,片面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往的德育过程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片面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德育的目标、内容、功能、本质、途径上都强调社会政治的需要,随着思想解放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的主体性问题得到了重视,现代德育过程不仅要强调其受社会制约的一面,还要强调其能动性、创造性的一面。不仅有服务性功能,还有其对人的自我解放、自我发展功能,这两个方面在实践上得到统一,实践是人的本质和活动方式,是物质存在和意识的中介,也即人的实践活动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现代德育过程的三个要素:教育者、教育内容方法、受教育者,在实践或活动中相互作用,构成德育过程的内部矛盾运动。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个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自然投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查看全文

邓小平德育系统观分析论文

一、关于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早在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他说:“政治工作,在巩固新战士与提高其战斗力上,是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其极大作用的。”他还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对于发动群众,提高部队战斗力,对于巩固我党和军队政治经济基础,提高群众和党员的思想觉悟都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个传统不能丢,它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他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是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同志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坚决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对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行多次提出过严肃的批评。仅在&*-*年那场“政治风波”前后,就四次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他说:“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得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党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还从战略的高度,语重心长地提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关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科学地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人、教育人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有道德、有纪律是实现“四有”思想政治工作战略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有文化是形成正确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必要条件。有理想是“四有”新人的首要素质,处在最高层次,居于核心地位。其实,人一生下来,最先学习的不是文化知识,而是道德,首先必须学会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然后才去学习文化。有了文化,懂得纪律,然后才逐步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因此,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是一个渐进性的有机整体,这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要求的层次性特点。

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非常重视把广泛性与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他指出:“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仿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前进。”这说明德育要取得成效就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必须从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现阶段,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文化程度、所处环境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存在着先进、落后和中间状态的差别,这种状况决定了在德育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地用先进性的要求去对待具有不同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人。必须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德育不坚持先进性,就有背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危险,就难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不坚持广泛性,就有可能产生脱离大多数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德育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因此,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德育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查看全文

浅议高校德育观的建构

本文作者:郭峰工作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新时期高校教师德育观影响因素分析

德育观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毋庸置疑,德育观应受到国家整体德育方针的指引,但这不排除客观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德育观具有强烈的情感评价性,表现为德育过程中突出的主观性特点。(一)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认知是一个从“知”到“信”,再到“行”的过程。高校教师在生活实践中也会遇到常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各种问题,有时也存在迷茫与困惑。因此,必须考虑社会环境的影响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乐观、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认同环境对致德成才的作用,把美化环境看作德育的重要环节。这里的环境不仅指情境,也包括心境和氛围。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和谐、温暖的工作氛围以及宁静、平和的内心世界可以让教师心情舒畅,可以让德育之美在他们的心田中得以积淀,可以让德育工作做到耐心细致、润物无声。韩愈认为“:左右前后皆正人也,欲其身之不正,乌可得邪?”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才能培植爱心,也正是这一道理。(二)校园文化的影响道德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不能通过行政、司法的手段强制推行,也不能完全通过说教加以劝导。德育观的形成需要教师必须有切身感受,德育观的建构需要在校园文化中提升与养成。因此,德育观的建构与校园文化建设者的智慧、建设载体的选择、建设方案的设计以及阶段目标的设定和过程管理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德育观的培育是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以德治校、以德立教的具体体现,要以德育观的构建为目标,对校园进行有序管理和文化架构。德育观的构建应围绕教师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文化的积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来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德育观构建的保障,直接影响到构建的进程和效率。(三)自我认知的影响教师如果对德育工作缺乏深刻认识,那么任何德育技巧都是徒劳的。高校教师自身有较强的自我反省和价值取舍能力,这本身也就为教师德育观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德育观的建构是一种践行道德的“识见”,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主体积极的参与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4]高校教师应明了德育的社会责任,应能够切实感受到德育内含的文明性和进步性,应能够对现实的德育目的有透彻的理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构建出自己的德育观。(四)德育方式的影响传统的道德教育,注重为社会政治服务。道德教育只是政治的一个手段。传统的德育方式过分注重外在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和个体的遵从。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这种德育方式只遵奉具体的现实感受,而把理论的抽象和丰富的实践变成独断的教条,使师德建设活动化、表面化、形式化。目前,德育建设中以群众考评和开展具体的活动代替师德建设,必然导致德育观的僵化与脱节,自然也背离了师德建设的实际意义。高校教师应主动学习那些社会发展中的先进理念,注意对工作的研究和总结,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德育观。

德育观建构的理论性探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个人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因此,德育观的建构既要通过外在的“灌输”,也需要通过内在的自觉意识来实现。事实上,道德教育不够好是因为教育不够“道德”。(一)德育观建构的时代性近代以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经历了三次大的洗礼。维新派“拨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道德教育思想,为资产阶级德育思想的确立做好了准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国民要以人格救国》中指出:“我们要造成一个好国家,便先要人人有好人格。”在革命派的推动下,“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教育思想逐步被群众所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科学”与“民主”旗帜的引领下对旧道德的批判,触及到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它标志着中国德育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育人为本”将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新时期德育观建构的基本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二)德育观建构的主体性教师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道德认知结构,形成于某一领域的道德认知力不可能完全无条件地迁移到另一领域。因此,道德教育要考虑不同教师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首先,要贴近社会,要赋予德育以新的魅力。教师不仅要从中知晓社会变迁的方向,还应对道德的新内涵表示认同。其次,要贴近实际,要有针对性,要从身边的典型事例入手,真正在教师的心灵中产生共鸣。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实际。道德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再次,要贴近教师,要有亲切感。内容要新,形式要活,要真正让道德的内容入脑入心,不能让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道德“灌输”。应通过外在的教育使教师能够从众多的理论和学说中选择对德育实践最有价值的思想,并逐渐从实践经验中形成科学的德育观。(三)德育观建构的职业性教师专业水平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而师德修养又可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内在动力。因此,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建设的起点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认知,师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教学实践的进程,而师德建设的终点表现为教育活动的最终业绩。因此,德育观建构的职业性应表现为能以养德、德艺双馨。教师通过提高职业素养为德育观的构建奠定基础,通过教育实践使德育观更趋完善,通过教育成果验证和评价构建效果。这样,教师德育观的科学性也才能够真正反映到教育主体的道德实践中。哈里斯认为:“教师同时也应是道德上的权威。换言之,他应该懂得更多相关知识,掌握科学领域的新进展,了解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开展道德判断的依据。”[5]因此,教师不仅要懂得何为完美的道德,而且要懂得如何教授学生理解和实现这种道德。(四)德育观建构的实效性道德不可能自然长成。当然,也绝非单纯接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产物,是活动和实践的结果。因此,个人成长包括道德修为的养成绝不能离开个体评价这一平台。具体而言,职称的评定、职务的任用、奖项的设定都直接影响到道德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而学校作为德育观构建的主体正是要通过这套体系逐步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逐渐帮助道德主体对相应的道德情境做出理性的道德推理,并解决相应的道德问题,最终在教师身上形成一种社会性格或信仰。“单讲社会的目的,其意就是要养成一种人品,能对社会有益,能做社会有用的一分子,这个目的自然就是道德的目的了。”

查看全文

邓小平德育系统观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德育系统化实效性

论文摘要:邓小平的德育思想立足于社会大教育、大德育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德育的地位、目标层次、内容体系、途径方法及管理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是对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新发展,为构建新时期德育系统化,增强德育实效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立足于社会大教育、大德育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德育的地位、目标层次、内容体系、途径方法及管理评估等方面的问题T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等时代特征。当前,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德育系统化思想对于促进德育系统化,构建德育系统工程,提高综合育人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关于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早在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他说:“政治工作,在巩固新战士与提高其战斗力上,是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其极大作用的。”他还认为,政治思想工作对于发动群众,提高部队战斗力,对于巩固我党和军队政治经济基础,提高群众和党员的思想觉悟都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认为这个传统不能丢,它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他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是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同志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坚决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对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行多次提出过严肃的批评。仅在&*-*年那场“政治风波”前后,就四次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他说:“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得不够一贯,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太差。”“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党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还从战略的高度,语重心长地提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