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6:37: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德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性德性党性动员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乡党委、乡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动员全乡深入开展“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暨“人性、德性、党性”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转变思想工作作风,振奋精神状态,树立良好形象,推进全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刚才,张兴汉同志宣读了我乡开展“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暨“人性、德性、党性”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深入扎实地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次在全市集中开展的“吸取教训、转变作风、重塑形象、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是在当前特殊时期,为应对“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反面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切实解决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方面、企业守法诚信方面、市民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塑石家庄的良好形象,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同时,区委区政府要求,要紧紧围绕“人性、德性、党性”三性育,查找我区乡村党政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刻剖析原因,采措施进行整改,建立并完善适应“三年大变样”,实现大发展的机制,进一步凝聚人,统一思想,实现思想工作作风的明显转变,责任心和事业心明显提高,全民素质明显增强,整体形象明显改善。
第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改进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工作作风的迫切需要。总体上看,我乡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是好的,但与全区主题教育活动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区委聂书记概括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八气”,在我乡不同程度,或多或少存在。比如说“惰气”主要表现是懒惰思想严重,再为不谋事、在岗不干事、拿事不当事,脑懒不想事,眼懒不看事,嘴懒不管事,腿懒不跑事,手懒不抓事。比如说牛气。一些村(居)的干部牛气冲天,遇事不请示、不报告,目无上级领导,无视党纪国法。比如说怨气。主要表现为主观上不努力,客观上讲条件,工作上不去,只知道埋怨上边不支持,下边不努力,没有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勇气。比如说土气。主要表现是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城市,但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言谈举止不讲文明,管理没有品味,土气十足,特别是我乡一些村的环境甚至还不如周边县的文明生态村好。也就是云川书记所说的“南方农村象城市,北方城市象农村”。比如说小气。主要表现是缺乏大局意识,心胸不大度,眼界不宽广,斤斤计较,只顾眼前利益、个人利益、本村利益,没有全局观念。我们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祛除部分干部在思想作风上的不良风气,在全乡干部中树立正气、弘扬正气,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
第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实现“三年大变样”的现实要求。“三年大变样”是省市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工作。怎样变样?我们以什么状态投身到“三年大变样”的工作中去?一年的实践使我们感到:一是对付支应变不了样。有的同志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只做官不做事。思想僵化,工作无特色、无创新,安于现状,满足于不前不后、不上不下的一般化水平精神萎靡。甚至有的干部一任过后,面貌依旧,毫无建树,这样的干部怎么向百姓交代?二是散漫无为变不了样。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位不在岗,人在心不在。不把工作当回事,对上级部署反应迟钝,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组织纪律性差,上午装迷糊下午不清楚,整天浑浑噩噩度时光,试问这样的干部拿什么带领群众大变样?三是粗拉漂浮实现不了大变样。在“三年大变样”工作中满足于马虎凑合,工作标准不高,用心不够,不善于抓细节、抓具体、抓关键,光说不练,浮光掠影,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这样的干部,这样的村,是不会有大作为的!四是软弱怕事也是不会有作为的。“三年大变样”如拆违、拆迁困难和阻力是很大的,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软弱怕事是肯定不行的。我们有的同志一遇到困难、碰到问题就上推下卸,生怕火星溅到自己身上,这样一种心态,也是在“三年大变样”工作中难有成绩的!所以,我们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使大家轻装上阵,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把“三年大变样”工作抓实、抓死、抓出成效。
孔子德性幸福分析论文
一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观的典范,是一种所谓安贫乐道的幸福。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有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幸福并不是生活的清贫所带来的,贫困本身并不幸福,这里的幸福乃是“以道为乐”、“与道合一”的幸福。尤其是在宋明理学中,“孔颜之乐”被理解为与天地同体、与理合一、顺心任性、性情合一等高妙的境界,这在无形中突出了“乐道”的一面而弱化了“安贫”的意义。而在孔子这里,“安贫”和“乐道”是德性幸福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孔颜之乐”是纯粹之德性幸福,主要地就是依据“箪食”、“瓢饮”、“陋巷”、“饭疏食”、“饮水”、“曲肱枕”的生活而言的。此种生活立场鲜明地摒弃世俗功利幸福而追求纯粹的德性幸福,“孔颜的这种境界将精神的升华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幸福不仅仅取决于感性欲望的实现程度,从而进一步凸现了人不同于一般生物的本质特征。在理性对感性的超越中,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价值,也得到了更为具体的展示”。实现纯粹之德性幸福,感性欲望的满足必须尽可能地降低,“安贫”不仅是达到纯粹德性幸福的途径,而且也是纯粹德性幸福本身,“乐亦在其中”。摒弃世俗功利幸福、降低感性欲望要求,对常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在世人看来,孔颜境界固然高洁,但其实与苦行并没有多少分别。所以纯粹之德性幸福即使是儒家精英也少能企及,只是极少数圣人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但也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的理想境界清楚地展现着儒家幸福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排斥和摒弃功利幸福后,孔子的德性幸福纯粹地体现为“乐道”,以及由“乐道”派生出来的“乐学”,换言之,是“道之乐”和“学之乐”。
教师德性研究论文
摘要:教师德性是教师在长期教育论文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其发展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充实自我,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对教师德性的探讨对教师道德的自我实现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道德;教师伦理
在我们的国家里,教师一直受着人们的尊敬和厚爱。一提到教师,人们总是把其比喻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春蚕”、“蜡烛”、“园丁”。是什么让人们对教师如此地尊敬与厚爱呢?笔者认为,除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外,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个体所具有的道德特征,毫无疑问是人们尊敬教师的主要原因。然而,从教育的发展中我们看到,教师德性在追求形式与功利的教育中被分离出来:在追求以知识为主的智育中,被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所忽视;教师德性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教师对功利和权利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春蚕”、“蜡烛”、“园丁”等形象的内在价值的追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其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意义的正确把握必须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性”的内在意义。我国是一个重“德”的国家,“德”字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东汉之时刘熙就对“德”作了专门的解释。刘熙认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其意为“得到”,就是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能从中有所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其益,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而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得),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在“道”、“德”、“性”三级体系中,“道”处于最高级品位,是对世界普遍原理的概括;“性”处于最低级品位,是“道”的具体化,并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因此,“道德”是属于带普遍性的,对人类整个群体的一种要求,而“德性”却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教师道德也即是对整个教师群体,做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属于教师团体道德;而教师的德性则是单个教师所独具的一种内心状态,属于教师个人道德。不管是“道德”还是“德性”,又同时都归属于伦理这一领域,教师道德和教师德性都是在教师伦理这一特定领域内发展。从对教师道德的探讨上升到对教师德性的探讨,体现了教师伦理从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发展,从群体伦理规范向个体德性伦理自省的转变。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德性是教师伦理体系中的,教师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最高标准和理想的成分。
德性德行德政心得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官风决定民风。官风正,民风就淳;官德好,百姓就会起而仿效,正如孔子对季康子说的那样:“子欲善,而民善矣”。反之,官吏失德,官吏腐败,国家就会走向衰败,乃至崩溃。这是一条铁的规律。对共产党人、党的各级干部来讲,如何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是必须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要有德性。德性是个体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特征和品格,具有稳定一贯的特点。德性与人格密不可分。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用金子比喻人格,认为纯度越高、品位也就越高。这个“纯”,主要是德性之纯。是否有一用权为民的服务之心和淡泊名利的无私之心,是衡量每一位党员干部有无德性的基本标准。不断完善德性,塑造高尚人格,应是党员干部一生永恒的追求。只有千锤百炼,不断去除杂质,金子才能闪闪发光,党员干部才能成为受人信赖、德性高尚的人;只有“吾日三省吾身”,“日日弹尘”,党员干部才能拒腐蚀永不沾。
要有德行。德行是德性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讲德行,就是要注意言行,重视形象,不流俗、不轻浮、不狂妄,待人处事有原则、讲分寸,立身行事、行为举动符合党员的标准。党员干部的德行标准归于一点就是先进性,就是时时处处事事走在群众的前头,为人民群众做出榜样。党员干部身上要体现出一种道德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现在形势发生了新变化,但党员干部的德行标准没有变,也不应变。至少要做到四个“一致”,即名实一致,职务与工作能力相一致,不能占着位子不干事;言行一致,不能口是心非,嘴上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里想的是一心一意只为自己;表里一致,人前人后一个样,不能人前是君子,人后是小人,台上讲艰苦奋斗,台下行挥霍浪费,当面说好话,背后告黑状。良好的德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离开一点一滴的躬行实践,道德修养的提高就无从谈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须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把自己的视、听、言、行纳入道德规范,真正使这些规范成为行动前的指挥官,行动中的检察官,行动后的审判官,反复实践,反复磨炼,经得住各种诱惑,经得起各种考验。
要行德政。这是对领导干部的特殊要求。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以什么样的方式行使这种权力至关重要。我们共产党人所说的行德政,不是封建帝王的“皇恩浩荡”,也不是旧时官僚的“大发慈悲”,而是要从党的根本宗旨出发,实行有益于人民的政策措施,要顺应民心,顺乎民意,要以民为本,爱民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政的内容极其广泛,最根本的内容至少有四条。一要重视人民的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二要牢记人民的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三要尊重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和依靠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四要关注群众意愿、反映人民呼声,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领导干部讲德性,重德行,行德政,就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状况。要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在实践的过程中,长期以这样一种自警、自省、自励、自强的精神和自己“过不去”,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
数字艺术传播的德性研究
1数字艺术传播的德性本身的相应特征
1.1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中的低成本性特征
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传播需依赖于相应的艺术媒介。所谓的艺术媒介是指相应的传媒介质,伴随大众传播的到来,其中的艺术传播机构以一种社会分工的形式从艺术生产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并很快地变成艺术进行传播时的通道,为艺术产品进行广泛传播的相关传媒媒介。如,影视艺术作品中出现的色调、画面、声音等,绘画作品中出现的光影、色彩、线条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节奏、旋律、乐音等,及文学作品中的出现的语法及文字等。其中,相关的质料媒介一般是指承载、显现艺术符号的相应的物质性材料。在以往的原子艺术系统中,一般情况下传媒介质是对实体文本媒介进行相应的传播,也就是说传播是依附于物质性材料上(质料媒介上)的一种形式媒介。这种文本媒介一般具有体积、重量的等相应的物理实体。如,要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传播时,就需出版社或者是杂志社或者是报社等相关的印刷传播机构对其进行相应的印刷,之后出厂运输,最终通过报摊、书店等一些设施性的传播机构将其出售流通,这一过程下来所消耗的成本较大,不及现在的数字艺术传播。
1.2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中的自由准入性特征
从本质上说数字艺术为人本主义的艺术。对于普通的网民来说,它在文化素养、技术及成本等各方面进行参与的门槛都比较低。在这一过程中,一般网民的话语权受到历史性的张扬和尊重,这不仅表明普通大众可成为艺术产品的主体,而且还表明数字艺术传播不是单纯地依赖于原子艺术传播的相应机构及组织等方面的局限。想传播自己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不管这种数字艺术是照片、文章,还是自己录的小视频、动画短片等,均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比价喜欢的贴吧、网站或者论坛等对其进行相应的传播。在对其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所依靠的贴吧、网站或者是论坛等传播平台对于数字艺术作品是以一种零门槛形式的准入点让其自由进入,也就是说不需要自己一定是有艺术修养的艺术家,也不需做出质量为艺术作品中的上乘。
1.3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中的传播主体身份多元性特征
剖析德性与制度化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德性与制度化规则相对应的角度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以制度化方式推行德性教化是一种原则上错误的道德建设思路,是泛道德主义思维方式的现代表现。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制度化规则与道德是整合社会秩序的两种方式,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但它们在方法论层面上确实具有完全不同的规定性,应该在运行方式上把二者区分开来;社会秩序的整合并不能通过二者的浑然无分来实现,而是应该通过德性与制度化规则在方法论层面的异构分立所形成的“张力构架”来实现。
关键词:德性制度化规则泛道德主义
德性是人类内在生活世界秩序的表征,而制度化规则则是人类外在生活世界秩序的筹划。秩序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管是内在生活世界还是外在生活世界,基本的秩序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两种秩序性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但它们并非绝然隔离,而是以各种复杂的关联方式构成一个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来显现的相对统一的张力构架。内在秩序和外在秩序不仅有着不同的规定性,而且它们的获得方式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要真正深刻地理解这个张力构架,就必须对不同秩序的获得方式和不同方式之间的关系作出恰当的理解。
一
德性是内在秩序的根源。它使人类超越自然属性的羁绊和生理本能的绝对驱使,成为一种能够自我节制的社会存在。德性使人类具有了道德意义上的自我创设能力,它以其根源于超越性的观念力,永远深情地眷注着人性的提升、人情的陶冶和美好习俗的护养,承担起为人类构筑精神家园,为人之为人确立形上基础的历史使命。德性建构了人的品格,纯化了人的心灵,为人的尊严奠定了基础,每个真诚的灵魂无不深情地眷恋着它。德性作为人的一种稳定的精神品格,积淀在人的自我意识之中,指导人们的价值选择,通过人们的道德实践,在人的行为模式中呈现为个体存在的现实形态。它唤醒人仁人惜物的“善端”,使人定廉耻之心,行“忠恕”之道,最终向自由自觉的境界升华。
自由是人类意志的本性,也是德性发生的前提。但自由不是任性,而应该理解成人的理性的自觉,意志的自律。道德虽然具有某种“律令”的表现形态,但本质上却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是人自身生发出的一种内在需求。德性不应该被外在地强加于人,而是应该通过个人的人格自觉来实现。道德最根本的规定性正在于人的行为出于自由自觉的内在需求,而非受制于物欲,沉湎于声名。德性既不是冰冷理性的算计,也不同于刺激反射型的技术层面上的因果机制,而是与人的意志和情感体验密切关联的。德性所崇尚的是人的善良的意志倾向,合宜的行为模式和仁人惜物的情感。德性自身虽然与人的理智能力有关,但更主要地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心灵感受方式和情感归向。德性在人的行为方式上的具体表现即是人的心灵品质的整体表达。德性的外化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发生,道德行为本身就是在社会环境中彰显生活的本己意义,是对行为的整体价值和意义的创生。德性通过对“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来展现自身,因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义务这样一种意识”。(黑格尔,1979:157)自由使人拥有了担负责任和义务的逻辑空间,而德性的用心正在于唤醒人对责任和义务的自觉。
宪政的德性研究论文
[英文名]OntheMoralityofConstitutionalism
[摘要]宪政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之上,对人的不完善性假定是宪政的伦理预设。同时,宪政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道德,具体包括十项准则,即存在宪法,确立人民主权原则,实行代议制民主,确立法治原则,宪法具有最高权威,政府有限,以保障人权为目标,权力制约,建立违宪审查制,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这十项准则是判断宪政自身合法性的依据,而具有合法性的宪政又成为宪政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制度及公民行为的合法性的供给者。
[关键词]宪政内在道德合法性
前言:宪政不可无德
宪政,不仅是一个政治学、宪法学上的概念,而且也应当是一个道德上的概念。宪政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之上。有学者精辟地指出:“实行宪政要有‘宪德’”,所谓“宪德”,即“实行宪政(或宪法)所应有的政治道德、民主法治观念和人权意识”,其核心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观念、民主精神和刚正品质”〔1〕(381页)。在别处,该学者将“宪德”简述为,“实施宪法和法律所应具的政治道德”〔2〕(序一)。依笔者理解,这里的“宪德”应是宪政或宪法实施主体所应具有的道德品格。本文所谓“宪政的德性”,不排斥上述“宪德”的涵义,但它还包含更为重要的内容,它主要指称宪政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品格。宪政自身的道德品格与其实施主体的道德品格是两个截然有别的概念。宪政自身的道德品格之所以更为重要,是因为,一方面它意指宪政的内在规定性,宪政之为宪政的特质隐寓其中,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评判宪政自身的基本尺度;另一方面,它还意味着宪政的普适性价值,近现代各国宪政的确立是对这种普适性价值的全面认同。虽然各宪政国家对宪政实施主体的道德品格,也有一些大致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宪政实施主体道德品格状况也会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宪政实施的效果,但它只是一种外在因素。实施宪政,不仅需要一定的道德基础,需要适宜的道德环境,而且关键在于宪政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道德。
1.人的不完善性:宪政的伦理预设
高校体育之德性教育研讨
1体育教学中德性的诠释
1.1德性的内涵分析
对德性的认识,东西方理论界尽管概念界定不尽相同,但是殊途同归意义上存在一致性。“德性”一词源于中国,在已有的文献中对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把“德性”的主旨外化理解为“道德”;二是认为“德性”是以人的一种内在的“品质”;三是认为“德性”是人内在真善美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力量。这些理解的关系式层层递进式的,德性是不同于一般行为习惯的品质特性。根据不同学者对德性的共识,我们以此为基础对德性作这样的阐释:德性是人运用理智为谋求更好的生存为指向培育的,以心理定势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并使人的主体及活动成为真善美的品质。体育教学中的德性即为通过教学所形成的学生品质的善性。需要指出的是德性不同于品德,前者具有褒性,后者具有中性。
1.2德性的特性分析
1.2.1德性的指向性。
德性的指向性我们不能就其自身来理解德性,而应该根据生活的实际意义来理解。任何一种德性不是目的本身,而是有所指向。德性的目的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德性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对于德性的指向性是肯定的。尽管很多现代的伦理学家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赞同,但是归根到底德性的目的指向人生存的更好。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作为学生锻炼的一种手段,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将来更好的生存和服务社会。
会计出纳职业德性培植心得体会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强会计职业德性培植的须要性;会计职业德性的根基内容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强会计职业德性培植是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体例的必要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体例的核心义务有三条、加强会计职业德性培植是进步会计事项质量和会计队伍团体素质的必要、爱岗敬业,毋忝厥职、熟习礼貌,依法供职、脚结壮地,客不美观合理、耿介牵公,不谋私利、能干营业,自强不休、更始立异,搞所长事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会计职员的职业德性是指财务职员在其会计事物中精确措置赏罚赏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相关的举动总和。既是会计职员从事会计事项应依照的德性标准,它浮现了会计事项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
加强会计职业德性培植是对会计职员强化的束缚,灌注贯注和杜绝会计职员在事项中呈现不品操举动的有师法子。会计职员在事项中应做到耿介、朴重、老实,不得为
谋取私立而弄虚作假。会计职员理当熟习财经纪律、礼貌和国家统一的会计轨制。根据会计法令、礼貌、规章规定的措施要求举办会计事项,保证所供应的会计信息真实切确、实时、完备。这是财会职员职业德性类型的紧张基本。依法供职,是会计职员职业德性类型的重中之重,财务事项以法令、礼貌为引导,以听从《会计法》和相干的会计轨制为指针,这是财会职员的职业德性类型的魂灵。
一、加强会计职业德性培植的须要性
《会计法》第39条明晰规定“会计职员理当听从职业德性,进步营业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加强会计职员职业德性培植,对付更好地处事于市场经济系统体例培植,进步会计事项质量和会计职员的团体素质有着紧张的意义.
德育人文关怀与青少年德性养成论文
【内容提要】德性本质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获得性品格。青少年的德性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塑造。德育人文关怀的指向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德性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德性人格的人。德育人文关怀对于青少年德性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道德情感、启迪理性自觉、引导精神自律和完善心灵和谐。
【关键词】德育人文关怀/青少年/德性养成
德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人作为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正如冯契先生所说:“人性就是由天性发展为德性。”①德性标志着一个人在任何情境中都能表现出来的尊严、价值和品质,显示了人的道德自律主体地位,表明人具有履行道德义务和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培根曾说,善的德性是人类一切精神品性中最伟大的品性。
德性本质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获得性的品格。青少年的德性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塑造。古希腊哲人指出:“优秀的天性若得不到适当的教养,则所产生的结果愈坏,大奸大恶的事迹从不出自庸才。”②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也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③他强调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是一个人人生实践和人生修养的产物。中国伦理文化中也有“性非教化不成”④的说法,强调后天教化的重要性。
德性需要培育。培育德性的活动即德育。德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的学科,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德育人文关怀的指向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德性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德性人格的人。德是对道之自得、自适,逐步涵厚其心,与道俱化,这也是德育的最根本含义,它是一种上进、上升的过程。《说文解字》释德为“升也”,最得其意。德育人文关怀的目的是使人对自然本能取得距离,从而使人心获得一个可以无穷发展的空间,可以不从属于物欲,而是超越物欲变得自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对人情、理义普遍尺度的恰当感觉,从而使心灵得以涵容和化通。以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德性养成,建构完美的德性人格,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洁的表述,也是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德性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人格的发展、完善。德育人文关怀对于青少年德性的培育,核心是指涉青少年个体心灵的转变,使其心灵受到来自教育者富于某种伦理关切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引导与塑造,潜移默化,习与性成,“使人心与所教之事相融相洽,由此使心灵得以转变并被充实提升,即个体能认识到善(好)的价值的优越性,把它整合为自己的本质,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⑤。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德育人文关怀对青少年德性养成主要可发挥重要作用。
一、培养道德情感